实验二 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Rep.20141029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摘要黄连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抗菌作用。
其中的盐酸小檗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广谱抑菌活性。
本研究旨在提取纯化黄连中的盐酸小檗碱,并探究其抑菌活性。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黄连中的活性成分,然后使用TLC和HPLC对提取物进行纯化。
通过红外光谱(IR)和质谱(MS)对纯化产物进行鉴定。
采用平板扩散法和微量平板法对盐酸小檗碱的抑菌活性进行评价。
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对黄连中的盐酸小檗碱具有高效的提取效果,提取物中的盐酸小檗碱含量较高。
TLC和HPLC纯化方法能够有效去除提取物中的杂质,提高盐酸小檗碱的纯度。
红外光谱和质谱结果表明,通过超声波提取和纯化得到的产物确实为盐酸小檗碱。
抑菌实验结果显示,盐酸小檗碱对多种常见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其抗菌活性与目前常用的抗菌药物相当。
本研究成功提取纯化了黄连中的盐酸小檗碱,并证明其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这为开发利用盐酸小檗碱作为抗菌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AbstractIn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ccessfully extracted and purified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from Huanglian, and demonstrated i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 This provides a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as an antibacterial agent.Keywords: Huanglian; berberine hydrochloride;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tibacterial activity。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实验七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Erane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teetoidesC.Y.cheng)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
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
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目的要求]1.学习和掌握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2.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柱色谱分离方法。
3.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化学检识及薄层色谱的鉴定方法。
[实验原理]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
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OC H3C H3N HC H OOOO C H3O C H3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醛式(黄色)N+OOO C H3C H3小檗碱(黄连素)掌叶防己碱又称巴马亭,为黄色结晶,溶于水、乙醇、几乎不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
盐酸掌叶防已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并有强烈的黄色荧光。
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也比盐酸小檗碱大。
N+H3COH3COOCH3OCH3掌叶防己碱本实验是利用小檗碱和掌叶防己碱的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性质,用硫酸水提取出来总生物碱,再利用其盐酸盐难溶于水及盐析作用,使生物碱盐析出,以除去水溶性杂质。
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实验报告
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从黄连中提取盐酸小檗碱,并对提取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掌握盐酸小檗碱的提取方法和相关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盐酸小檗碱是一种季铵型生物碱,能溶于水,较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难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本实验采用溶剂提取法,利用盐酸小檗碱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将其从黄连中分离出来。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黄连(_____g)、浓盐酸、乙醇(95%)、石灰乳等。
2、实验仪器电子天平、圆底烧瓶(_____mL)、回流冷凝管、布氏漏斗、抽滤瓶、蒸发皿、玻璃棒、烧杯(_____mL、_____mL)、容量瓶(_____mL)、移液管(_____mL)、pH 试纸等。
四、实验步骤1、黄连的预处理将黄连粉碎,过_____目筛,备用。
2、提取称取_____g 黄连粉末,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_____mL 95%乙醇,装上回流冷凝管,在水浴上加热回流_____小时。
回流结束后,趁热过滤,滤液置于烧杯中。
3、酸化向滤液中滴加浓盐酸,调节 pH 值至_____,此时有黄色沉淀析出。
4、过滤将上述混合液用布氏漏斗抽滤,得到黄色沉淀。
5、重结晶将沉淀用少量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然后溶于适量热乙醇中,趁热过滤。
滤液放置冷却,使盐酸小檗碱结晶析出。
再次抽滤,得到盐酸小檗碱的结晶。
6、干燥将结晶置于干燥箱中,在_____℃下干燥至恒重,得到盐酸小檗碱成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产量经过干燥后,得到盐酸小檗碱成品的质量为_____g。
2、纯度通过化学分析方法(如熔点测定、薄层色谱分析等),对所得盐酸小檗碱的纯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纯度为_____%。
3、结果分析(1)产量方面,影响盐酸小檗碱产量的因素可能包括黄连的质量、提取时间、乙醇用量等。
如果产量较低,可能是提取不完全,需要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
(2)纯度方面,若纯度未达到预期,可能是在提取过程中引入了杂质,或者重结晶的操作不够完善。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中主要有效成分是小檗碱。
小檗碱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在医药、保健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提取黄连中的小檗碱,并进行鉴定,以了解其化学组成和性质。
一、实验材料1.原料:黄连(购自当地中药店)2.试剂:乙醇、浓盐酸、石油醚、乙醚、甲醇、氢氧化钠、醋酸铅、明矾、醋酸铜、硅胶G、三氯甲烷、甲酸、乙酸乙酯二、实验步骤1.提取:将黄连粉碎后,用乙醇浸泡2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干,得到乙醇提取物。
将提取物溶于少量水中,用石油醚和乙醚分别萃取,得到石油醚和乙醚萃取物。
2.分离纯化:将石油醚萃取物用硅胶G进行柱层析分离,以三氯甲烷-甲酸-水(80:10:10)为洗脱剂,得到A组分。
将乙醚萃取物用硅胶G进行柱层析分离,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7:3)为洗脱剂,得到B组分。
3.鉴定:对A组分和B组分进行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测试,确定其化学结构。
同时,进行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分析,以确定组分的纯度和含量。
三、实验结果1.提取物得率:经过称重和计算,得到黄连乙醇提取物的得率为5.8%。
2.组分纯度:经过柱层析和洗脱剂洗脱,得到A组分和B组分。
经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A组分的纯度为92%,B组分的纯度为85%。
3.鉴定结果:经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测试,确定A组分和B组分的化学结构分别为小檗碱和黄连碱。
四、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从黄连中提取并鉴定出了小檗碱和黄连碱。
实验结果表明,黄连中含有较高浓度的小檗碱,这为其在医药和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同时,实验中使用的柱层析方法能够有效分离纯化小檗碱和黄连碱,为进一步研究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实验建议与展望本实验中使用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相对简单易行,但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提取效率不高、分离纯度不够理想等问题。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优化提取和分离纯化工艺,提高小檗碱和黄连碱的提取率和纯度。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设计性实验)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设计性实验)实验二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和鉴定(设计性实验)一、前言黄连为毛茛科黄根茎含多种生物碱, 主要是小檗碱, 又称黄连素约为5%~8%, 其次为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巴马亭)、药根碱、非洲防己碱.尚含黄柏酮、黄柏内酯、木兰花碱、阿魏酸等.叶含小檗碱1.4%~2.8%.此外, 黄连中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从三角叶黄连中分离鉴定了黄连碱、小檗碱、掌叶防己碱和药根碱.连属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中有效成分是生物碱,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
小檗碱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淋球菌和弗氏、志贺氏痢疾杆菌等均有抗菌作用,并有增强白血球吞噬作用,对结核杆菌、鼠疫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大鼠的阿米巴菌也有抑制效用。
小檗碱在动物身上有抗箭毒作用,并具有末梢性的降压及解热作用。
小檗碱的盐酸盐(俗称盐酸黄连素已广泛用于治疗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对肺结核、猩红热、急性扁桃腺炎和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疗效。
中医常用黄连、黄柏、三颗针及十大功劳等作清热解毒药物,其中主要有效成分即小檗碱。
二、目的要求1.通过对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掌握天然产物的提取技术。
2.通过对小檗碱的鉴定,掌握一般生物碱的鉴别方法。
3.通过查阅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初步了解并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
三、实验原理黄连主含小檗碱,含量为5.20%-7.69%,还含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等,由于它们有相似结构,常统称为黄连生物碱。
小檗碱异名为黄连素,在水或稀乙醇中结晶所得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
游离小檗碱微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几乎不溶于冷乙醇、氯仿和乙醚。
小檗碱和大分子有机酸生成的盐在水中的溶解度都很小。
小檗碱有季铵式、醛式、醇式,3种能互变的结构式,以季铵式最稳定。
小檗碱的盐都是季铵盐,于硫酸小檗碱的水溶液中加入计算量的氢氧化钡,生成棕红色强碱性游离小檗碱,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醚,称为季铵式小檗碱。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Eraneh)、三角叶黄连 (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teetoidesC.Y.cheng) 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 (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其 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 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小檗碱有 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 檗碱相似。 一、目的要求 1、掌握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的原理和方法;小檗碱精制的方法。 2、学习渗漉法提取方法。 3、熟悉小檗碱的化学性质和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 为 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 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 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盐酸盐为 l:500,枸橼酸盐 1:125,酸性硫酸盐 1:100,硫酸盐 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掌叶防己碱
本实验是利用小檗碱属于季铵碱,其游离型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而它们的 盐类以含氧酸盐在水中溶解度较大,不含氧酸盐难溶于水,其盐酸盐在水中溶解 度则更小。利用此性质结合盐析法,可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再利用两种生物碱 极性不同,采用柱色谱分离。 三、仪器与试剂
1、试剂:黄连粗粉 50g,0.2%-0.5%硫酸溶液,乙酸乙酯溶液,甲醇溶液,10%NaOH 溶液,丙酮溶液,氨水,饱和石灰水,氯化钠。
(3)取自制精制盐酸小檗碱少许,加水 1ml 待溶解后,加浓硝酸 1-2 滴,即 产生绿色硝酸小檗碱沉淀。
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
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
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目的要求]1.学习和掌握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2.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柱色谱分离方法。
[实验原理]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
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O33NHCHOOOOCH3OCH3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醛式(黄色)N+OOOCH3OCH3小檗碱(黄连素)掌叶防己碱又称巴马亭,为黄色结晶,溶于水、乙醇、几乎不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
盐酸掌叶防已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并有强烈的黄色荧光。
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也比盐酸小檗碱大。
N+H3COH3COOCH3OCH3掌叶防己碱本实验是利用小檗碱和掌叶防己碱的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性质,用硫酸水提取出来总生物碱,再利用其盐酸盐难溶于水及盐析作用,使生物碱盐析出,以除去水溶性杂质。
再利用两种生物碱极性不同,采用柱色谱分离。
[实验内容]一、提取分离黄连粗粉50g500ml,浸渍20分钟加石灰乳调PH值至中性放置10分钟,抽滤滤液加HCl调PH2~3加滤液体积4~5%的NaCl,放置30分钟,抽滤沉淀滤液(主要含小檗碱、掌叶防己碱、黄连碱等生物碱)加200ml水加热至澄明趁热抽滤滤液放置、抽滤沉淀二、生物碱类检识1.化学检识:(1)丙酮加成反应:取样品0.05g,溶于50ml热水中,加入10%NaOH 溶液2ml,混合均匀后,于水浴中加热至50℃,加入丙酮5ml,放置,即有柠檬黄色结晶析出。
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实验报告
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实验报告
黄连是中草药中常用的一种,其提取物中含有小檗碱,是一种有
效的天然抗菌剂。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通过提取黄连中的小檗碱,探
究其抗菌性质与应用价值。
实验方法:
1. 准备材料:黄连粉末、甲醇、石油醚、白芷粉、蒸馏水、灭菌
无菌培养皿、灭菌细菌平板、细菌悬浮液。
2. 制备提取液:将10g的黄连粉末加入500ml的甲醇中进行浸泡,搅拌均匀后过滤取液,加入少量的石油醚进行分离,得到黄连中的小
檗碱提取液。
3. 检测小檗碱含量:将白芷粉与提取液混合,通过显色反应测出
小檗碱的含量。
4. 测试抗菌性:将细菌悬浮液涂于灭菌培养皿上,加入小檗碱提
取液后进行培养观察其是否有抗菌作用。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黄连中的小檗碱含量为10.2%,表明提取方法效果良好。
同时,小檗碱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抗菌性,对多种细菌具有
较强的杀菌作用,且对病原微生物的细胞膜有毒性作用,能抑制细胞
膜功能。
实验结论:
黄连中的小檗碱具有很高的抗菌作用,可以作为天然抗菌剂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食品等领域。
此外,提取小檗碱的方法简易,成本低廉,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朱顺劲, 殷瑛. 小檗碱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J].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2008, 24(2):201-203.
李芳, 何波, 马立文.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方法及其抗菌性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15, 50(12):1047-1049.。
实验二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和检识
实验二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和检识一、实验目的要求(一)掌握小檗碱的提取和精制方法。
(二)熟悉小檗碱的性质和检识方法二、实验原理本实验是根据游离小檗碱可溶于水,其盐酸盐难溶于水的性质进行提取的。
提取的原料可选用黄连、三棵针、十大功劳、黄柏皮等。
三、实验材料黄连粗粉层析滤纸(6×20cm)或薄层层析板稀硫酸(0.3%)石灰乳(新制)浓盐酸氢氧化钠试液丙酮稀硫酸(10%)漂白粉精制食盐广泛pH试纸活性炭浓硝酸正丁醇:醋酸:水(7:1:2)或(4:1:1)四、实验内容1、提取称取黄连根粗粉50g,用0.3%硫酸溶液(药材:酸液=1:10)室温浸泡24h,过滤,收滤液;药渣同法操作一次,合并两次滤液,用石灰乳调滤液pH 10~12,静置过夜,过滤,滤液加入精制食盐使含盐量达6%的浓度,静置过夜,布滤,即得小檗碱粗品。
2、精制将上述得到的粗制小檗碱(勿需干燥)置于烧杯中,加入约50倍纯化水(的80ml),煮沸1分钟,搅拌使充分溶解,迅速抽滤,不溶物可再加纯化水30~40ml再煮一次,滤过,合并滤液,加浓盐酸调声pH1~2,放冷即可析出盐酸小檗碱精制品,减压过滤,并用少量70%乙醇洗涤结品,于80℃以下干燥,称重,计算提取率。
粗制品盐酸小檗碱亦可用乙醇为溶剂精制,将粗制品加50~60ml 95%乙醇,活性炭0.5g,水浴上回流煮沸半小时,抽滤,滤液放冷即析出盐酸小檗碱精制品,于80℃以下干燥即得。
3、检识反应(1)取盐酸小檗碱(实验产品)约50mg,加纯化水5ml,缓缓加热使溶解,加氢氧化钠试液2滴,产生橘红色,溶液经放冷后,过滤,滤液中加丙酮数滴,即产生黄色丙酮小檗碱的浑浊或沉淀。
(2)取盐酸小檗碱(实验产品)少许,加稀硫酸2ml温热溶解,再加漂白粉少许,振摇后即产生樱红色。
(3)于盐酸小檗碱的水溶液(3~4ml),滴加浓消酸数滴,溶液产生黄绿色硝酸小檗碱沉淀。
4、纸层析检识(或用薄层层析检识)层析材料中速层析滤纸(5×20cm)展开剂正丁醇:醋酸:水(7:1:2或4:1:1)显色剂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或自然光下观察黄色斑点对照品0.1%盐酸小檗碱醇溶滤供试品实验产品醇溶液层析操作取层析滤纸或薄层板(己活化),于一端2cm处用铅笔画起始线并画出等距离两个原点标记,然后用毛细管分别点样(供试品与对照品各一个)在原点上,待样点溶剂挥干后,进行展开,当展开滤纸或薄板1/2~2/3距离时,即可取出,用铅笔画下展层的前沿,用电吹风冷风吹至干,观察黄色斑点位置和数目,比较样品与对照品的R f值。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实验报告
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习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方法;
2.探究提取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
3.掌握纯化黄连中小檗碱的方法。
实验原理:
黄连中含有大量小檗碱,而小檗碱是一种药效成分,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提取小檗碱的方法可以采用醇提法。
在适当温度下,黄连粉末与
乙醇溶液进行浸提,通过过滤、蒸干等步骤,可以获得小檗碱提取物。
为了进一步纯化小檗碱,可以采用乙醇溶液进行结晶。
实验过程:
1.取一定量的黄连粉末加入至适量的乙醇溶液中,搅拌均匀;
2.将混合物进行浸提,保持适宜温度(约70℃)下反应一段时间;
3.将浸提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得到过滤液;
4.通过蒸干过滤液,得到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物;
5.将提取物加入适量的乙醇中,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并冷却结晶;
6.通过过滤分离得到纯化后的黄连中小檗碱。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条件的不同,提取率会有所差异。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对黄
连粉末与乙醇溶液的浸提,得到了一定量的小檗碱提取物。
通过纯化
的过程,得到了较纯净的黄连中小檗碱。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探究了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方法,并实验结
果近似地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黄连中小檗碱的提
取和纯化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我们还发现,实验条件对提
取率有一定的影响,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本次实验为进一步研究
黄连中小檗碱的应用提供了基础。
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
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
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目的要求]1.学习和掌握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2.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柱色谱分离方法。
[实验原理]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
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OO33NHCHOOOOCH3OCH3季铵式(红棕色)醇式(黄色)醛式(黄色)N+OOCH33小檗碱(黄连素)掌叶防己碱又称巴马亭,为黄色结晶,溶于水、乙醇、几乎不溶于三氯甲烷、乙醚等有机溶剂。
盐酸掌叶防已碱为黄色针状结晶,并有强烈的黄色荧光。
易溶于热水或热乙醇,在冷水中的溶解度也比盐酸小檗碱大。
N+H3COH3COOCH3OCH3掌叶防己碱本实验是利用小檗碱和掌叶防己碱的硫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大的性质,用硫酸水提取出来总生物碱,再利用其盐酸盐难溶于水及盐析作用,使生物碱盐析出,以除去水溶性杂质。
再利用两种生物碱极性不同,采用柱色谱分离。
[实验内容]一、提取分离黄连粗粉50g500ml,浸渍20分钟加石灰乳调PH值至中性放置10分钟,抽滤滤液加HCl调PH2~3加滤液体积4~5%的NaCl,放置30分钟,抽滤沉淀滤液(主要含小檗碱、掌叶防己碱、黄连碱等生物碱)加200ml水加热至澄明趁热抽滤滤液放置、抽滤沉淀二、生物碱类检识1.化学检识:(1)丙酮加成反应:取样品0.05g,溶于50ml热水中,加入10%NaOH溶液2ml,混合均匀后,于水浴中加热至50℃,加入丙酮5ml,放置,即有柠檬黄色结晶析出。
黄连中提取小檗碱
O N + OCH3 OCH3
O
感 想
经过调查可知,小檗碱很有药用价 值,在提取的过程中得阴性对照没有抑 菌效果,阳性对照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效 果。应不断的改善对提取小檗碱的方法, 使其过程更加完善,从而更好的利用, 为人们造福!
The End
谢 谢 大 家 !
黄连
学名:RhizomaCoptidis 学名 叶 含 小 檗 碱
8%
黄 连 为 毛 茛 科 植 物
1.49
% 。
产地
黄连主产于四川、湖北、陕西、湖南、云南、贵州、甘 肃及西部地区。
性味与功效
俗话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形容黄连的味道极 苦,又有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说明其药用价值大。 性寒。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沉淀用蒸馏水洗加 热至澄明(中性 中性)趁 热至澄明 中性 趁 热抽滤, 热抽滤,由于小檗 碱易溶于热水中, 碱易溶于热水中, 其它的生物碱难容, 其它的生物碱难容, 所以取其滤液。 所以取其滤液。在 滤液中 滤液中,用浓硝酸 试验: 滤液, 试验:取4ml滤液, 滤液 置于试管中, 置于试管中,滴加 浓硝酸数滴, 浓硝酸数滴,显樱 红色, 红色,说明药渣中 含有大量的小檗碱, 含有大量的小檗碱, 继续往下做实验。 继续往下做实验。
定性分析
对照品: 对照品:盐酸小檗碱对照品乙醇溶液 样 品:盐酸小檗碱乙醇溶液 显 色:紫外灯下观察荧光
图1图
据图1、图2 可以看 出:样品的吸收光谱与 对照品的吸收光谱形状 相似,只是吸收程度不 同,可以确定提取物含 有盐酸小檗碱。也可以 从紫外光谱图中推测精 制后的小檗碱中几乎不 含有掌叶防己碱、黄连 碱。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pka11.53),能溶于 小檗碱常以季铵碱形式存在,碱性强( ),能溶于 ), 水中, 水中,其水溶液有三种互变形式。
黄连中小檗碱的萃取技术
黄连中小檗碱的萃取技术微波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萃取方法,具有省时、高效和经济的优点。
标签:黄连小檗碱提取技术黄连是一种著名的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之为上品,具有抑菌、消炎、健胃、降压和抗肿瘤等作用。
其中以小檗碱的含量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成分之一,其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具有良好的治疗和保健作用,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
微波是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萃取方法,具有省时、高效和经济的优点。
无论是萃取速度、萃取效率还是萃取物质量均优于常规工艺,并以其投资少、设备简单、适用范围广、选择性高、重现性好、无污染等特点而受人瞩目。
本研究采用微波技术,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研究黄连中小檗碱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黄连药材的充分利用奠定基础。
1 器材黄连为味连Coptic chinensis Franch;盐酸小檗碱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WP700型微波炉(乐金电子电器有限公司);722-型光栅分光光度计(山东高密彩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2 方法2.1 小檗碱标准曲线的制备以盐酸小檗碱标准品为对照,用95 %的乙醇定容于50 ml的容量瓶中,配制成一系列不同浓度梯度的溶液,用分光光度计在348 nm下测定不同浓度的小檗碱溶液的吸光值。
2.2 传统稀酸浸提法提取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称取2 g黄连粉末于一个大烧杯中,按固液比(1∶30)加入60 ml 0.2 %的H2SO4溶液,泡1 h,过滤。
用石灰乳调pH 7~8,静止后抽滤,滤液再用10 %的盐酸调pH 2~3,最后加入滤液体积4 %~5 %的NaCl静止30 min,抽滤。
按标准曲线计算出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2.3 微波条件下单因素实验对提取率的影响先用单因素实验对影响黄连中小檗碱的几个因素微波功率、作用时间、料液比分别进行实验,以确定正交实验的最佳因素水平。
2.4 正交实验设计在单因素基础上,本实验选取3个有代表性且对小檗碱的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作为正交设计的三因素,即功率、作用时间、加水量。
一种黄连根茎中小檗碱的提取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黄连根茎中小檗碱的提取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丁素君,何新蕾,周海洋,张会芬,睢超霞申请号:CN201510101261.7
申请日:20150309
公开号:CN104650071A
公开日:
2015052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黄连根茎中小檗碱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黄连根茎粉加入到有机提取剂中,加热、搅拌、回流提取;(2)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硫酸溶液;(3)静置分层,分离出水相备用;(4)向步骤(3)分离出的水相中加入浓盐酸,并降温至10-25℃;(5)过滤得盐酸小檗碱。
本发明能够将黄连根茎粉中的大部分小檗碱提取出来,并且得到的粗产品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高,适宜规模化推广应用。
申请人:丁素君
地址:462002 河南省漯河市大学路148号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权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王道川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内部沸腾法提取黄连中的盐酸小檗碱
实验二内部沸腾法提取黄连中的盐酸小檗碱一、实验目的: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12cm。
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
主要用于湿热内蕴、肠胃湿热、呕吐、泻痢等病症的治疗。
通过本实验,了解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内部沸腾提取方法。
二、实验原理内部沸腾法提取首先应用解吸剂将原料细胞中的有效成分解吸出来,变成游离态有效成分溶入细胞内解吸剂中,再加入沸腾的提取剂使细胞内的解吸剂气化,冲破细胞壁的阻碍将有效成分带出到细胞外面,加快提取过程。
三、实验仪器、药材、试剂及黄酮的分析方法1、实验仪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电子分析天平;集热式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高速万能粉碎机,旋转蒸发器,水循环式真空泵,真空干燥箱。
2、实验药材黄连(产于安徽)3、实验试剂对照品:盐酸小檗碱;试剂:无水乙醇。
4.试剂配制标准品配制:取约0.01g盐酸小檗碱标准品于10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
溶液配制:80%乙醇按标准方法配制。
5、标准曲线的制备取0.0108g盐酸小檗碱标准品于100mL容量瓶中,用无水乙醇定容,取0.5mL、1ml、2mL、3mL、4mL、5mL定容于25mL比色管中,以无水乙醇为空白,在350.6nm 处测定,绘制标准曲线。
(回归方程中R2>0.999)四、实验步骤:1、称取10.0g的黄连粉末铺平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80%乙醇溶液8mL使之湿润均匀,加盖静置20min,使溶剂充分渗入黄连组织内部。
并取100mL沸腾蒸馏水,95 ℃提取20 min,提取两次(第二次提取滤渣也解吸20min),减压抽滤合并滤液,待用。
2.滤液用旋转蒸发器处理去除溶剂(70℃)。
将旋蒸后的浸膏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到绝干后称取浸膏质量,计算产率D 。
4.取大约0.4 g 浸膏用蒸馏水溶解,定容到50mL ,取1mL 层析柱(5.00g 中性氧化铝,湿法装柱25mL 无水乙醇预洗,加入25 mL 无水乙醇做流动相)分离,分离液定容到50 mL 容量瓶中,吸取2 mL 放入25 mL 比色管中定容,检测。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
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实验黄连中盐酸小檗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Erane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c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teetoidesC.Y.cheng)的干燥根茎。
黄连具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连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已分离出的主要生物碱有小檗碱(berberine)、掌叶防己碱(palmatine)、黄连碱(jatrorrhizine)等。
其中小檗碱含量最高,可达10%左右,是以盐酸盐的状态存在于黄连中。
小檗碱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掌叶防己碱也作药用,其抗菌性能和小檗碱相似。
[目的要求]1.学习和掌握水溶性生物碱的提取方法。
2.学习和掌握生物碱的化学检识。
[实验原理]小檗碱为黄色针状结晶,mp为145℃,游离的小檗碱能缓缓溶于水(1:20)及乙醇中(1:100),易溶于热水及热醇,难溶于乙醚,石油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其盐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尤其是盐酸盐。
盐酸盐为l:500,枸橼酸盐1:125,酸性硫酸盐1:100,硫酸盐l:30,但在热水中都比较容易溶解。
[实验内容]一、提取分离黄连粗粉20g加0.3%硫酸200ml,浸泡20min煎煮30min,滤过药渣加石灰乳调pH值11-12放置10min,抽滤滤液加HCl调pH2-3加滤液体积4-5%的NaCl,放置30min滤液沉淀加200ml水加热至澄明趁热抽滤滤液静置,抽滤二、精制盐酸小檗碱粗品水,加热溶解,趁热过滤不溶物pH1-2沉淀(盐酸小檗碱)三、检识精制小檗碱溶液滤过,抽干,用少许蒸馏水洗涤,70℃以下干燥,得小檗碱精品。
称重,计算提取率。
1. 浓硝酸、漂白粉实验取盐酸小檗碱少许,加稀硫酸8ml溶解,分置两支试管中,一支加入2滴浓硝酸,观察颜色变化;另一支加入少许漂白粉,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二 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rep.20141029
实验二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一、实验原理:黄连为我国名产药材之一,抗菌力很强,对急性结膜炎、口疮、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等均有很好的疗效。
黄连中有多种生物碱,除以小檗碱(黄连素)为主要有效成分外,尚含有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棕榈碱和非洲防己碱等。
随野生和栽培产地的不同,黄连中的小檗碱含量约4%~10%。
含小檗碱的植物很多,如黄柏、伏牛花、南天竹等,但以黄连和黄柏的含量最高。
小檗碱是黄色针状体,微溶于水和乙醇,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中,几乎不溶于乙醚。
小檗碱存在3种互变异构体,其结构如下:自然界以季胺碱的形式存在。
小檗碱的酸式盐、硫酸盐、硝酸盐均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其各种盐的纯化都比较容易。
二、主要仪器与试剂1、仪器:旋转蒸发仪,250ml圆底烧瓶,回流冷凝管,水浴锅,布式漏斗,抽滤瓶。
2、试剂:黄连,1%乙酸,浓盐酸,丙酮。
三、操作步骤1、提取。
称取10g中药黄连,切碎、磨烂,放入250ml圆底烧瓶,加入100ml95%乙醇,装上回流冷凝管,热水浴加热回流40min,静置浸泡,过滤或抽滤,滤渣重复上述操作处理两次,合并3次的滤液。
2、浓缩。
上述滤液在水循环真空泵减压下蒸馏出乙醇和水,回收,直到呈棕红色糖浆状为止。
3、产生结晶。
再加入1%乙酸(约20~30ml),加热溶解,抽滤以除去不溶物,然后于溶液中滴加浓盐酸至溶液浑浊为止(约需10ml),冰浴冷却即有黄色针状体的小檗碱盐酸盐析出(晶体不好可用水重结晶一次),抽滤。
结晶用水洗涤两次,再用丙酮洗涤一次,加速干燥,烘干后称重。
4、测定熔点。
熔点文献值为200℃左右。
思考题:1.黄连用95%乙醇在热水浴中加热回流浸泡后,应如何进行抽滤(趁热抽滤、冷却后抽滤、或是冷热抽滤都可以)?为什么?2.在小檗碱的整个提取过程中,影响产品得率的因素有哪些?。
盐酸小檗碱的分离纯化论文
黄连中盐酸小蘖碱的提取分离及鉴定姓名:王倩系别:信息工程系班级:13级生物二班指导教师:孙静日期:2014年11月30日摘要 (2)第1章前言 (3)1.1小檗碱特性 (3)1.2小檗碱作用 (3)1.3小檗碱提取纯化鉴定方法 (3)1.4本项目研究的意义 (4)1.5 研究内容 (4)第2章黄连中小檗碱的提取 (5)2.1实验材料及方法 (5)2.2 结果及分析 (6)第3章盐酸小檗碱的分离纯化 (6)3.1实验材料及方法 (6)3.2 结果及分析 (7)第4章盐酸小檗碱的鉴定 (7)4.1实验材料及方法 (7)4.2 结果及分析 (9)第5章结论 (9)参考文献 (10)摘要生物碱是植物中含氮的碱性有机化合物,大都有明显的生理活性,是许多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
小檗碱是一种季铵碱,其游离碱为黄色针晶,Mp.145℃(乙醚),微溶于水,能溶于热水和乙醇中,难溶于苯、丙酮、氯仿,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小檗碱及氯仿、丙酮、苯在碱性条件下均能形成加成物。
小檗碱盐酸盐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硫酸盐易溶于水。
溶解度分别为:小檗碱,1∶20(冷水),1∶100(冷乙醇);盐酸盐,1∶500(冷水);硫酸盐,1∶30(冷水),利用这些特性提取盐酸小檗碱。
主要研究结果为:1.盐酸小檗碱精制2.氧化铝柱层析分离纯化盐酸小檗碱。
3.盐酸小檗碱的鉴定。
关键字:盐酸小檗碱提取分离第1章前言1.1小檗碱特性小檗碱是一种季铵碱,其游离碱为黄色针晶,Mp.145℃(乙醚),微溶于水,能溶于热水和乙醇中,难溶于苯、丙酮、氯仿,几乎不溶于石油醚。
小檗碱及氯仿、丙酮、苯在碱性条件下均能形成加成物。
小檗碱盐酸盐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硫酸盐易溶于水。
溶解度分别为:小檗碱,1∶20(冷水),1∶100(冷乙醇);盐酸盐,1∶500(冷水);硫酸盐,1∶30(冷水),利用这些特性提取盐酸小檗碱。
1.2小檗碱作用小檗碱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抗菌药,抵抗多种原因引起的腹泻,并具有抗病原体作用,通常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消化性溃疡和2型糖尿病等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从黄连中提取小檗碱
一、实验原理:
黄连为我国名产药材之一,抗菌力很强,对急性结膜炎、口疮、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等均有很好的疗效。
黄连中有多种生物碱,除以小檗碱(黄连素)为主要有效成分外,尚含有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棕榈碱和非洲防己碱等。
随野生和栽培产地的不同,黄连中的小檗碱含量约4%~10%。
含小檗碱的植物很多,如黄柏、伏牛花、南天竹等,但以黄连和黄柏的含量最高。
小檗碱是黄色针状体,微溶于水和乙醇,易溶于热水和热乙醇中,几乎不溶于乙醚。
小檗碱存在3种互变异构体,其结构如下:
自然界以季胺碱的形式存在。
小檗碱的酸式盐、硫酸盐、硝酸盐均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其各种盐的纯化都比较容易。
二、主要仪器与试剂
1、仪器:旋转蒸发仪,250ml圆底烧瓶,回流冷凝管,水浴锅,布式
漏斗,抽滤瓶。
2、试剂:黄连,1%乙酸,浓盐酸,丙酮。
三、操作步骤
1、提取。
称取10g中药黄连,切碎、磨烂,放入250ml圆底烧瓶,加
入100ml 95%乙醇,装上回流冷凝管,热水浴加热回流40 min,静置浸泡,过滤或抽滤,滤渣重复上述操作处理两次,合并3次的滤液。
2、浓缩。
上述滤液在水循环真空泵减压下蒸馏出乙醇和水,回收,直
到呈棕红色糖浆状为止。
3、产生结晶。
再加入1% 乙酸(约20~30ml),加热溶解,抽滤以除
去不溶物,然后于溶液中滴加浓盐酸至溶液浑浊为止(约需10ml),冰浴冷
却即有黄色针状体的小檗碱盐酸盐析出(晶体不好可用水重结晶一次),抽滤。
结晶用水洗涤两次,再用丙酮洗涤一次,加速干燥,烘干后称重。
4、测定熔点。
熔点文献值为200℃左右。
思考题:
1.黄连用95%乙醇在热水浴中加热回流浸泡后,应如何进行抽滤(趁热
抽滤、冷却后抽滤、或是冷热抽滤都可以)?为什么?
2. 在小檗碱的整个提取过程中,影响产品得率的因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