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制备及G带观察及核型分析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分子医学实验 指导老师: 成绩: 实验名称: 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制备G 带观察及核型分析 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及原理三、实验结果二、操作步骤 四、讨论分析一、 实验目的及原理熟悉人类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方法。
初步掌握人类染色体标本培养和制备的基本方法。
通过实验掌握G带标本制备的基本方法,学会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G 带分裂相。
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染色体的结构不同,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呈现细长的丝状结构,分散于细胞核中,且交织成网状,难以识别其数目和每个染色体特有的结构;在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凝缩形成短的棒状结构,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的形态、数目最清楚,所以一般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来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
在人类遗传分析中,普遍采用外周血培养的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
但是在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几乎都处在G1期或G0期,因而外周血细胞中是没有分裂相的。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ytohaemagglutinin, PHA) ,可以刺激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变为淋巴母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再通过秋水仙素处理,将细胞阻断在有丝分离中期。
再通过离心、低渗、固定和滴片,就可以获得大量有丝分裂相。
最后通过染色就可以观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
本方法已为临床医学、病毒学、药理学、遗传毒理学等方面广泛应用。
有许多显示G带的方法,最常用的是将已经过老化的染色体制片放到37℃胰酶中进行处理,然后用Giemsa 染色。
胰酶可以从染色体上抽取蛋白特定的组成部分。
通过胰酶处理使G带区的疏水蛋白被除去或使它们构型变为更疏水状态。
由此可见在G带区中抽取的蛋白往往是疏水蛋白。
关于显带机理有多种论点,总的来说,还不能完全解释显带的机理问题。
二、操作步骤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制备1、采血2、培养RPMI1640培养液,37℃ 0.5℃恒温中培养72小时。
3、秋水仙素(colchicine)处理在终止培养前2-3小时,加入秋水仙素。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
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一、实验目的(1)、熟悉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原理。
(2)、掌握人体微量血液体外培养技术。
(3)、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制备染色体标本的方法。
(4)、观察人类染色体的形态,并计数、配对、分类和绘图。
(5)、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外周血液中的小淋巴细胞几乎都处在G1期(或Go期)一般情况下是不再分裂的在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血素 (PAH) 时这种小淋巴细胞受刺激转化成为淋巴母细胞随后进入有丝分裂。
这样经过短期培养秋水仙素的处理低渗和固定就可获得大量的有丝分裂细胞。
本方法已为临床医学、病毒学、药理学、遗传毒理学等方面广泛应用。
细胞培养是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培养从机体中取出的细胞,并使之生存和生长的技术为细胞培养技术。
要使细胞能在体外长期生长,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是供给细胞存活所必需的条件,如适量的水、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及其有关的生长因子、氧气、适宜的温度,注意外环境酸碱度和渗透压的调节。
二是严格控制无菌条件。
染色体是组成细胞核的基本物质, 是基因的载体。
人类细胞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染色体。
本实验采用了微量全血培养技术,既方便又节省人力物力。
在正常情况下, 人外周血中是没有分裂相的, 只有在异常情况下才能发现。
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 是人类淋巴细胞有丝分裂的刺激剂,在 PHA 作用下, 原处于 G0期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 进而进行有丝分裂。
利用 PHA 这一特性, 淋巴细胞经过含有 PHA 培养液培养, 在体外便可获得丰富的含有丝分裂的生长活跃的细胞群体, 终止分裂中期的淋巴细胞, 经过短期培养,秋水仙素的处理,低渗和固定,就可获得大量的中期有丝分裂细胞。
最后经空气干燥法制片,便可得到质量较好的染色体标本。
即可得到所需的人体染色体图形。
染色体组型,又称核型,是指将动物、植物、真菌等的某一个体或某一分类群(亚种、种、属等)的体细胞内的整套染色体,按它们相对恒定的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
人类外周血染色体标本制备及核型分析
100毫升生理盐水中。高压灭菌,冰箱保存备用。
3 、 KCl : 0.075M , 0.559 克氯化钾溶于 100 毫升双蒸水中。
4 、秋水仙素: 10 微克 / 毫升,作为有丝分裂的阻止剂,
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称 10
毫克秋水仙素溶于100毫升生理盐水中,配成100微克/毫升的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常用方法以及G带的带型
特征和识别技巧,初步学会识别G带染色体。 二、实验原理 将一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构成的图 像就称之为该细胞的核型(karyotype)。核型分析有多种方法, 如G带,R带、C带等。将染色体标本用显带方法处理后, 再用Giemsa染色,这类技术就称为G分带,通过显微摄影,
10、再固定,加入5mL固定液(甲醇:冰醋酸=1:3),室温固定
10-15分钟
11、再离心 1000转/分离心10分钟,弃去上清液。 12、再固定 加入固定液(甲醇:冰醋酸1:1)5mL,打匀, 固定 10-15分钟。 13、制片
固定后,1000转/分离心留下0.2ml沉淀物,吸取细胞悬液滴
在已用冰水浸泡的洁净载玻片上,立即用嘴吹散,在洒精灯焰上 通过几次,使细胞平铺于载玻片上,空气干燥(air drying)。
体遗传学命名的国际体制
(ISCN)排列编号。粘贴时短 臂向上,长臂向下。 3.在分析结果中,写出该 细胞的核型式,注明性染色体。
PHA、灭活小牛血清和双抗。
3 、接种的血样愈新鲜愈好,最好在 24 小时内培养。如果
不能立刻培养,应置于4℃冰箱,保存时间过久会影响细胞活力。
4、温度和培养液的酸碱度十分重要。人的外周血中淋巴细胞 培养最适温度为37℃0.5℃,温度过高过低都将影响细胞的生长, 但细胞对低温比对高温耐受力强;若是中途停电,可相应延长培
3015例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嵌合体分析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15卷第2期·论著· 3015例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嵌合体分析张孝乾 张艳萍 周玉侠 吴玉苏 古晋(青岛大学附属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生育调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000)【摘要】 目的 探究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嵌合类型、嵌合比例及其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3015例来自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不同嵌合类型、嵌合比例个体的身高、体重、智力及生殖能力。
结果 3015例外周血样本中染色体核型嵌合体27例,嵌合比例0.9%。
致病性嵌合体21例,多态性嵌合体6例。
致病性嵌合型中,X染色体嵌合体19例,多于常染色体嵌合体数量。
X重复型嵌合体身高大于X丢失型嵌合体(犘=0.032)。
X嵌合体嵌合比例3%~5%,显著低于其他类型嵌合比例(犘=0.000;χ2=23.5)。
结论 纳入研究的样本中X染色体较常染色体嵌合比例更高;X染色体低比例嵌合体在所有嵌合体中占比大,且可能会影响个体身高发育。
【关键词】 X染色体嵌合;嵌合体;嵌合比例;卵巢发育不全综合征【中图分类号】 R715.5 【文献标识码】 A犇犗犐:10.13470/j.cnki.cjpd.2023.02.002 通信作者:张孝乾,Email:Ziv2019@163.com基金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202002081383)犃狀犪犾狔狊犻狊狅犳狆犲狉犻狆犺犲狉犪犾犫犾狅狅犱犽犪狉狔狅狋狔狆犲犮犺犻犿犲狉犻狊犿犻狀3015犮犪狊犲狊狅犳犵犲狀犲狋犻犮犮狅狌狀狊犲犾狅狉狊犣犺犪狀犵犡犻犪狅狇犻犪狀 ,犣犺犪狀犵犢犪狀狆犻狀犵,犣犺狅狌犢狌狓犻犪,犠狌犢狌狊狌,犌狌犑犻狀犓犲狔犔犪犫狅狉犪狋狅狉狔狅犳犅犻狉狋犺犚犲犵狌犾犪狋犻狅狀犪狀犱犆狅狀狋狉狅犾犜犲犮犺狀狅犾狅犵狔狅犳犖犪狋犻狅狀犪犾犎犲犪犾狋犺犆狅犿犿犻狊狊犻狅狀狅犳犆犺犻狀犪,犕犪狋犲狉狀犪犾犪狀犱犆犺犻犾犱犎犲犪犾狋犺犆犪狉犲犎狅狊狆犻狋犪犾狅犳犛犺犪狀犱狅狀犵犘狉狅狏犻狀犮犲犃犳犳犻犾犻犪狋犲犱狋狅犙犻狀犵犱犪狅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犑犻狀犪狀250000,犛犺犪狀犱狅狀犵,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犗犫犼犲犮狋犻狏犲 Toinvestigatethechimerismtypesandchimerismratiosofkaryotypesfromcounseledpatientsperipheralblood,anditsrelationshipwithclinicalphenotypes.犕犲狋犺狅犱狊 Weretrospectivelyanalyzedperipheralbloodkaryotypesfrom3015geneticcounselingpatients,andanalyzeditsheight,weight,intelligenceandfertility.犚犲狊狌犾狋狊 Therewere27casesofchimerismin3015samples,withachimerismratioof0.9%.Therewere21casesofpathogenicchimerismand6casesofpolymorphicchimerism.Amongpathogenicchimerism,thereis19casesofX chromosomechimerism,whichismorethanautosomalchimerism.TheXrepeatchimerismwashigherthanX losschimerism(犘=0.032).ThepercentageofX chimerismchimerismwas3% 5%,whichwaslowerthanthepercentageofothertypeschimerismsignificantly(犘=0.000;χ2=23.5).犆狅狀犮犾狌狊犻狅狀 Comparedtotheautosomeschimerism,theXchromosomechimerismhadmorequantity.H;LowproportionofXchromosomechimerasaremoreprevalentintheXchromosomelowpercentagechimerismmayaffectindividualsheight.【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X chromosomechimerism;Chimera;Chimericratio;Ovarianhypoplasiasyndrome 染色体核型嵌合体是常见染色体异常类型,约占染色体异常的0.2%~2.5%[1]。
39对不良孕产史夫妇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r (3 1 ) o 1 ; 的患者结婚 3 , b 4 年 其妻已 自 发流产 3 , 次 且均 在孕 3个 月 内流产 。 染色体多态性主要表现为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态 结构、 带纹宽窄和着色强度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 一般 认 为变异 只涉及异 染 色 质 区 , 有 明显 的表 型 或病 没 理 学意义 。但 是 , 目前 关 于染 色 体 多态 性 究 竟 与 不
3 讨 论
1 对 象与 方法
11 研究对象 .
妇 产科 、 儿科 、 泌尿 外科 就诊 的 3 9对 (8例 ) 7 有不 良 孕 产史 夫妇 的外周 血标 本 , 中原发性 不 孕者 5对 , 其 原、 继发 反复 流产 ( 以上 )死 产 者 1 2次 、 6对 , 良生 不 育 史者 1 8对 , 括 生育 唐 氏儿 、 包 脑瘫 、 天 畸形 儿 、 先
1 资料 与 方法
1 1 皮质类 固醇诱发 的开角型青光 眼 ( ) . 1 一般 情况 : 例 (2眼) 占5 .% , 2 7 3 , 29 发病年龄 8~ 7岁 , 6 平均 2 . 。男 性 l , 性 l 。 ( ) 27岁 5眼 女 7眼 2 原发 病
因: 局部 疾 病 含 春 季 结 膜 炎 9眼 , 敏性 结 膜 炎 4 过 眼 , 性结 膜炎 3眼 , 慢 葡萄 膜 炎 4眼 , 膜 屈 光术 后 角 7眼 ; 身疾病 含 肾病综 合征 2眼 , 全 系统 性 红 斑狼 疮 1眼 , 风湿 性 关 节 炎 2眼。 ( ) 类 3 用药 情 况 : 局部 使 用2 5眼 , 含地塞 米松 眼液 、 典必 舒 眼液等 ; 全身 使 用
约 2m , l在酒精灯火焰旁 , 向装有 5m 外周血淋 巴 l 细胞 培养 基 的培养 瓶 中 注射 0 5~0 7m 外 周 血 , . . l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项目简介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项目简介临床应用:用于染色体遗传病的诊断、不孕不育、先天畸形、智障诊断、胚胎植前筛选等。
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我国,人口中有20-25%的人患有各种遗传病,其中由染色体病导致的有近1400多万人。
染色体病主要表现为不孕、不育、反复性或自发流产、死胎、生育异常儿、闭经、智力发育不全或智力低下、多发畸形等。
然而,染色体病至今没有特殊、有效的疗法,主要在于预防和早期干预,所以做染色体检查,对于遗传咨询、降低出生缺陷、正确的生育指导及提高人口素质均具有重要意义。
适检人群1.不明原因的生长、发育迟缓,异常面容,多发畸形,身材矮小,两性畸形和智力发育迟缓的病人。
2.不明原因死产和新生儿死亡。
10%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导致。
3.具有原发性闭经或不明原因的继发性闭经的女性。
4.原发性不育或习惯性流产的夫妇。
约3%~6%的原发性不育或习惯性流产的夫妇,其中一方存在染色体异常。
5.一级亲属中携带已知的或者可疑的染色体异常。
6.肿瘤。
几乎所有的肿瘤都与一条或多条染色体异常相关,肿瘤组织的染色体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
7.高龄妊娠。
孕妇年龄大于30~35岁时,其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应对高龄孕妇的胎儿常规进行染色体分析。
标本采集要求1.采集要求:无菌采静脉血3ml,使抗凝剂与静脉血充分混匀,防止凝固,等待本中心配送人员收取,应在室温4~25℃保存。
采样和送检过程要严格无菌操作,严防溶血、凝血。
2.化疗期间病人和大剂量或长期使用抗生素病人需停药半个月后采血。
3所有样本应在保质期内及时送检(保存24小时)。
过了保质期样本不能保证培养效果。
或通知临床重新抽血送检。
4.如有大量饮酒或有酗酒习惯,采血期间尽量避免。
临床项目收费标准。
人类外周血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人类外周血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一、实验目的:1.学习外周血淋巴细胞悬浮培养的原理和方法;2.利用培养后进行分裂的细胞制备人类染色体标本;3.利用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软件进行核型分析。
二、实验原理:1、植物血凝素的作用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几乎都是处在G0或G1期,一般情况下是不分裂的。
当在培养基中加入植物血凝素(PHA)时,这种小淋巴细胞受到刺激后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进而开始进行有丝分裂。
2、秋水仙素的作用:秋水仙素(colchicines)可以抑制细胞纺锤体的形成,使处在分裂的细胞停留在中期。
因此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可以获得许多同步的中期分裂细胞。
使用秋水仙素处理会引起染色体在一定程度上的收缩,因此在处理时间和浓度上要合适。
3、低渗的原理:徐道觉(T.C.Hsu)等于1952年发现在固定细胞之前使用低渗液进行处理,可以使细胞的核膜吸水膨胀,滴片后细胞破裂,染色体分散开来,在显微镜下易于观察和统计,染色效果也明显提高。
这种技术被广泛采用后,使人类染色体分析技术得到了发展。
4、核型和带型:核型(karyotype):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 是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
在对染色体进行测量计算的基础上, 进行分组、排队、配对, 并进行形态分析的过程叫核型分析。
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条按其特征画下来,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称为核型模式图,它代表一个物种的核型模式。
带型(banding pattern)即染色体带型。
借助细胞学的特殊处理程序,使染色体显现出深浅不同的染色带。
染色带的数目、部位、宽窄和着色深浅均具有相对稳定性,所以每一条染色体都有固定的分带模式,即称带型。
常用的显带技术所显示的带有Q带、G带、C带、R带、T带等。
就每一种分带技术而言,每一染色体的带型是高度专一和恒定的。
三、实验用具及试剂:1.实验仪器及用具:恒温培养箱、离心机、恒温水浴箱、冰箱、显微镜、显微数码摄像系统、染色体分析仪;培养瓶、注射器、微量移液器、枪头、吸管、离心管(10ml)、载玻片、烧杯、量筒。
实验八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加入1ml新配制的固定液,轻轻混匀后以与前面相同的转速和时间 离心,吸去上清液
人类外周血培养和染色体核型 分析
实验步骤------2. 染色体制片:
加入8mL固定液并充分将细胞混匀,室温固定至少半小时,重复 离心后,去掉上清液
加入新鲜固定液再次固定至少半小时(最好过夜)
经离心和去上清液后的细胞沉淀中加入约0.2ml新鲜固定液混匀
1 染色体相对长度=单条染色体长度/正常单套常染色 体+X染色体的总长度
2 染色体臂率(比)=q/p 3 着丝粒指数=p/单条染色体总长 根据上述三个重要参数,将染色体分成7个组,即A-G
组,X染色体长短在C组内,Y染色体长短归于G组内。
思考题:
人类染色体畸变的类型 制片质量的关键步骤 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标准
0.5mg/mL秋水仙素溶液(以无菌的生理 盐水配制)
Giemsa染液(1g Giemsa粉不断添加少量 甘油充分研磨,甘油总量为60mL,倒入烧 杯中于55-60oC水浴加热2小时,冷却后加 入60mL甲醇,混匀后室温放置2-3天过滤, 在棕色瓶中长期保存。
* Giemsa工作液(10%)需要新鲜配制(以蒸馏水或 1/15M 磷酸缓冲溶液配制)
细胞悬液滴于预冷的载玻片上(以每张玻片3滴细胞悬液为宜)
酒精灯烘烤滴片,冷却后进行分带处理
人类外周血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
根据第五次人类遗传学国际会议讨论通过的内容, 1978 年 发 表 了 ISCN ( An 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Human Cytogenetic Nomenelature)根据规定的内容, 非显带方法的人类染色体的核型分析依据如下:
人类外周血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
试剂:
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如何
遗传咨询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如何1咨询对象和方法对2000年1月~2003年12月来我们省妇保所进行遗传咨询者888例患者做了外周血染色体检测及核型分析。
1、1咨询对象888例受检者均来自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遗传咨询门诊、男性科、儿科、妇产科等科室。
其中男433例,女455例,年龄从新生儿到50岁不等,而40岁以下患者占98。
51%,以生育年龄及16岁以下儿童为主,其就诊原因包括不良孕产史、智力低下、原发闭经、无精症及其它。
1、2方法针对每个受检者的情况,我们分别进行常规询问病史、体检、抽取外周血,在含25%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中培养68~72h,低渗、固定、制片、G显带,每例镜下观察30个分裂象,分析3个核型,对异常者加大计数及分析量。
2结果888例中检出染色体异常74例,异常核型检出率8。
33%,其咨询原因及异常核型检出率情况见表1。
表1888例咨询原因及异常核型检出情况略在888例遗传咨询患者中,发现异常染色体13类,其类型分布见表2。
3讨论优生遗传咨询是检测遗传病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细胞遗传学的检查发现染色体异常者,提供诊断依据和生育指导。
对提高人口素质有较深远的社会效益。
表2异常染色体核型分布略3、1智力低下与染色体异常本资料在智力低下者中检出染色体异常29例,异常核型检出率为27。
88%,居异常核型高位,大部分为21-三体综合征,这主要说明染色体异常特例是21-三体,是引起智力低下的重要原因。
因此由于智力低下而就诊者应先进行染色体检查。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不论其结构或数目的改变均会引起智力发育障碍或疾病。
国内报道染色体异常引起智力低下约占10%~15%[1~3],本资料检出率为27。
88%,大大高于国内平均水平,这可能与检测的选择条件不同有关。
从染色体畸变类型观察,国内报道是以21-三体综合征为主,占90%,与本资料全部为21-三体综合征,基本相符。
21-三体综合征是最常见的染色体疾病。
临床生殖异常患者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养 ,制备染 色体标本 ,作 G显带检查后进行分析。结果 7 8 1 名患者共检 出异常核 型 5 名 ,检 出率为 71 1 . %,高于正常人群体的检 出 率。结论 染 色体核 型异常是 不 良孕育或 不孕不 育的原 因之一 ,对产前诊断和优生遗传有诊断意义。 关键词 :流产 ;不孕不育;染色体 ;核型异 常;中西医病 因 d i 03 6 0i n17 —7 92 1 . .1 o :1 . 9 .s.6 22 7 .0 21 13 9 s 4 文章编号 :17 —7 9( 02)一40 6 —2 6 22 7 2 1 1—1 30
屁 锄 z B ou 幻 ah a
(undnMehu i a f P ni SrcCne Me hu OLCi ) Gagog i o Ct m y l nn e i et; i o M42 h a z yF a g ve r z , n A src: jcie T n ls b oma crmoo l ay tp a et a ddsusterlt nhpb t e et o M eh d G b ta tObet oaayea n r l ho sma kroy e t ns n i s ea o si ewent . t o s v pi c h i h w
Cl ca al s s o rp r lBl od Chr o m e Kar ot p ong t e Ab r a e an t t i ni l An y i fPe i he a o om so y y e Am h no m l Pr gn tPa i en
2 结果
共统计 患者共 7 8名,其中检 出染色体核 型异常者 1 共 5 1名,总检 出率 为 71 . %。其中, 自然流产 患者中检 出2 4例异常,检 出率为 73 ( 43 6 ;不孕不育患者 .% 2/2 ) 中检 出 2 例异常 ,检 出率 为 6 % (73 2 。见表 1 7 . 9 2 /9 ) 。 3 讨论 造成 自然流产 、死胎 、畸形 、不孕不育等 不 良孕产 史 的原因很多 ,主要包括环境 因素 、感染 、内分泌 失调 等, 而染色体异常则是引起 异常孕育史 的重要病 因之一 。 本组试验共 7 8 1 名患者中有 2 1 ( 5 2 ) 6 对 共 2 人 夫妇。 试验结果表 明, 只要夫妇其 中一人染色体核型异常就能导
小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小儿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作者:张传英李文楷陈俭辉来源:《饮食与健康·下旬刊》2016年第07期【摘要】目的:对10岁以下儿童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
方法:外周血染色体培养,细胞收获制片及G显带核型分析。
结果:155例受检者检出染色体异常61例,异常率39.35%。
其中21三体综合征者54例,其他异常占7例。
结论:受检者染色体异常率较高,因此,开展和普及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极为重要。
【关键词】染色体分析;唐氏综合症;产前筛查The peripheral blood chromosome analysis of childrenZHANGChuan-ying LIWenkai CHENGjian-huiSuining Central Hospital SichuanSuining 629000Abstract Objective To offer examtion about cytogenetics for the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10. MethodsThe ways of cytogenetics examtion include peripheral blood chromosomes culture, cell harvesting and smear, and Giemsa banding karyotyping analysis. Results 155 children of chromosomal findings in peripheral blood, totaled cells chromosome abnormality disorders 61 (abnormlity ratio 39.35%),including Down’s syndrome of 54 cases and others abnomal karyotype of 7 cases. Conclusion The abnormity rate was very high in the subjects, and developing and popularizing prenatal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is very important.Key words Chromosome analysis Down’s syndrome Prenatal screening唐氏综合征是常见的一种染色体病,患者常表现为严重先天智力障碍伴多发畸形,唐氏儿在我国出生率高,成为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5blood实验5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实验5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核型分析5.1 相关基础知识人外周血液中的小淋巴细胞,几乎都处在G1期(G0期),一般情况下是不再分裂的。
在培养液中加入植物凝血素(PAH)时,小淋巴细胞受刺激转化为淋巴母细胞,随后进入有丝分裂。
这样经过短期培养、秋水仙素的处理、低渗和固定,就可获得大量的有丝分裂细胞。
目前本方法已为临床医学、病毒学、药理学、遗传毒理学等领域广泛采用。
人类每个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男子是46,XY;女子是46,XX。
根据各组染色体的特征予以分组:A组:(N01~03)是最大的一组染色体,它们的着丝粒在中部或几乎在中部;B组(N04~05)为两对大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它们有显的长臂和短臂;C组(N06~12+X)为中等大小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它们大小相差不多,X染色体大小介于期间,一般难以区分;D组(N013~15)为中等大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它们的一个重要形态特征是随体,随体是一对着色很深的小球,处于短臂的末断,随体与短臂之间的区域很少着色;E组(N016~18)包括一对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一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F组(N019~20)为两对小的中着丝粒;G组(N021~22+Y)为最小的一组端着丝粒染色体,在N021~22的短臂上可见随体,Y常呈现异固缩状态,着色更深,可以识别。
5.2 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人体微量血液体外培养技术和制备染色体标本的方法;(2)观察人类染色体的形态,并计数、配对、分类和绘图。
5.3 实验材料和仪器5.3.1 实验材料和试剂(1)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2)Giemsa母液:量取33ml甘油,先在研钵内加入少量甘油与0.5g Giemsa粉混合,研磨至无颗粒为止,再将剩余甘油倒入,搅拌后于56o C水浴保温2小时,再加入33ml甲醇,搅拌均匀后储存于棕色瓶中;(3)Giemsa染色液:将Giemsa母液用0.1M pH7.4磷酸缓冲液稀释至10倍。
〖医学〗人类外周血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
人类外周血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
主要仪器: (1) 超净工作台 (2) 大容量低速离心机 (3) 二氧化碳培养箱和电热恒温培养箱 (4) 电热恒温干燥箱 (5) 水浴锅 (6) 天平 (7) 显微镜
人类外周血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
试剂:
培养基(含80% RPMI-1640营养液,20% 胎牛血清,每5mL中加1-2%植物血球凝 集素和各500单位的青、链霉素)
2 染色体臂率(比)=q/p 3 着丝粒指数=p/单条染色体总长 根据上述三个重要参数,将染色体分成7个组,即A-G
组,X染色体长短在C组内,Y染色体长短归于G组内。
思考题:
人类染色体畸变的类型 制片质量的关键步骤 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的标准
精品课件文档,欢迎下载,下 载后可以复制编辑。
根据第五次人类遗传学国际会议讨论通过的内容, 1978 年 发 表 了 ISCN ( An International System for Human Cytogenetic Nomenelature)根据规定的内容, 非显带方法的人类染色体的核型分析依据如下:
1 染色体相对长度=单条染色体长度/正常单套常染色 体+X染色体的总长度
* Giemsa工作液(10%)需要新鲜配制(以蒸馏水或 1/15M 磷酸缓冲溶液配制)
人类外周血培养和染色体核型分析
0.0125%胰蛋白酶(效价1:250,以生理盐 水配制)
0.2M HCL 2.5% Ba(OH)2:新鲜配制并经65oC热过滤 2×SSC(0.3M NaCL + 0.03M 柠檬酸钠)
编辑本段明清时期(df肺25s血液f369血小板t5172红 血球gdf55m白 血球fd2)
是中医学理论综合汇编、深化发展,临 床各科 辨证体 系丰富 、提高 阶段。 如明代 楼英的 《医学 纲目》 和王肯 堂的《 证治准 绳》, 清代吴 谦等编 著的《 医宗金 鉴》和 陈梦雷 主编的 《古今 图书集 成·医部 全录》 等。王 清任著 《医林 改错》 ,注重 实证研 究,( df高血 压958心脏病983u6糖 尿病87fr)纠 正了古 医籍中 关于解 剖知识 的某些 错误, 肯定了 “脑主 思维” ,发展 了瘀血 理论。 温病学 说的形 成和发 展,标 志着中 医理论 的创新 与突破 ,吴有 性著《 温疫论 》,叶 天士著 《温热 病篇》 ,吴鞠 通著《 温病条 辨》等 ,在药 物学研 究方面 ,(45传染病q566丙 肝964jo乙肝28jgs x甲 肝gh)李时珍 著的《 本草纲 目》, 总结了16世纪 以前我 国药物 学研究 的成就 。医的 诊察疾 病能参 考现代 医学的 微观分 析,将 辨证与 辨病相 结合, 实现宏 观与微 观的统 一,使 中医诊 断客观 化,即 把分析 与综合 相结合 的方法 引入中 医理、 法、方 、药的 研究, 使二
染色体核型检查报告分析
染色体核型检查报告分析染色体核型检查是一种常见的遗传学检查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染色体的核型结构,可以了解个体的遗传信息和可能存在的染色体异常。
本报告将对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1. 样本信息本次染色体核型检查样本为一名患者的外周血液样本。
通过之前的临床询问和初步筛查,怀疑患者可能存在染色体异常。
为了准确分析问题,我们进行了染色体核型检查。
2. 检查方法染色体核型检查采用了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
首先,将外周血液样本中的淋巴细胞或骨髓细胞培养,并在细胞分裂的特定阶段进行采样。
然后,利用染色体着色剂对染色体进行标记,最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摄影记录。
3. 检查结果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染色体核型为46,XX/XY,即正常女性/男性核型。
在我们的检查中未发现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的情况。
这意味着该患者的染色体组成符合正常人类性别特征,并且不具备明显的染色体异常。
4. 结果分析该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正常,排除了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一些遗传性疾病的可能性,例如唐氏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等。
然而,染色体核型检查并不能排除一些微小基因变异或变异型染色体,这些变异可能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因此,在染色体核型正常的情况下,患者仍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5. 建议和注意事项染色体核型检查作为一种常规遗传学检查方法,能够帮助医生了解个体的遗传状况。
然而,染色体核型检查并非适用于所有疾病的筛查方法。
对于特定的遗传性疾病,可能需要进行更加精细和深入的检查,例如单基因突变检测、FISH技术等。
总结: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显示该患者的染色体核型正常,未发现明显的染色体异常。
这对于了解患者的遗传状态和排除染色体异常性疾病非常重要。
然而,遗传疾病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染色体核型检查并不能完全排除遗传风险。
因此,在临床上,医生仍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评估和判断。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
西南大学《细胞生物学自主实验》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年级班级:2010级5班校区编码:北区姓名:陈建坤二零一二年十二月四日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摘要】: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具有贮存和传递DNA、控制基因活动和调整基因重组的作用。
本文着重介绍通过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初步了解到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与人类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方法。
该实验采用人工离体培养的方法,采集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加有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刺激小淋巴细胞转化为淋巴母细胞而进行有丝分裂)的培养基中培养。
经过(72±2)恒温培养,秋水仙素处理、低渗和固定,获得大量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最后经过空气干燥法制片,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关键字】: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人工离体培养一.引言: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具有贮存和传递DNA、控制基因活动和调整基因重组的作用。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将人的一个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在技术的基础上,按照染色体的大小和形态特征(主要根据着丝点位置),对染色体进行分组、排队和配对。
这对于探索人类遗传病的发病机理,探讨动物和植物的起源,以及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直到上世纪50年代,科学家对染色体本身的细致深入研究才成为可能。
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研究物种演化、分类以及染色体结构、形态与功能之间,人类G显带核型图谱关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1952年徐道觉用低渗法使细胞膨胀,使染色体充分分散开来。
1956年,Tjio等用秋水仙素使细胞分裂固定在分裂中期,增加了细胞分裂相。
之后,有科学家建立了人体外周血培养法,使得染色体取材变得更加容易,大大推动了人类对染色体的研究。
二.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与染色体核型分析1.实验依据:.细胞培养是在体外模拟体内的生理环境,培养从机体中取出的细胞,并使之生存和生长的技术为细胞培养技术。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培训课件
项目介绍 (Project) -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Cont.)
实验操作: Test Procedure
5)用离心机以2200转/分钟离心7分钟,吸弃 上清,加入10ml 固定液轻轻混匀(两管合一) ,2200转/分钟离心7分钟。
6)弃上清,加入适量的固定液轻轻混匀使成 细胞悬液。
➢恶性血液病患者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简介 (Cont.)
染色体核型技术检测 (产前婚前孕 前诊断):
Eg. 猫叫综合症 (5P综合症), 特 纳综合症,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综 合症,超雄综合症 (XYY综合症), 超雌综合症(XXY综合症)。
➢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可直接在染色体上显 示带型,不仅可以检测染色体数目上的变化, 而且可以观察到缺失、重复、倒位、异位等 结构上的异常,因而其检测可用在遗传病以 及产前婚前孕前的诊断上。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简介 (CoΒιβλιοθήκη t.)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背景知识(Background information)
染色体与遗传病: Genetic Disease
染色体的多变性: Variability
染色体的畸变: Aberration
多达300多种因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 遗传疾病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 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简介 (Introduc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500条带
6: 好 (600条带) 7: 700条带 8: 优良 (850条带) 9: 900条带 10: 条带决定高于9级的额外带能在 900bphs水平看到,一致视为双方同源。
项目介绍 (Project) -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Cont.)
实验操作: Test Procedure 1.接种:先在每瓶含有PHA的5ml培养基的 培养瓶中接种0.5ml的外周血,接种2瓶。 2.培养:37℃全封闭式培养68-72h。在细胞 收获前加入0.1ml浓度为20ug/ml秋水仙素培 养1-1.5h。 3.细胞的收获: 1)用离心机以22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后弃 上清液。 2)加入0.075M的KCl溶液10ml,充分混匀 ,低渗时间为15-18分钟 。 3)预固定:低渗后加入固定液1ml充分混 匀(固定液是甲醇与冰乙酸按3:1混匀), 以2200转/分钟离心7分钟。 4) 吸弃上清液,加入10ml的固定液,混 匀。
8)用吸管吸取细胞悬液在适当的高度滴于预 冷的清洁玻片上,玻片的头体尾各一滴即可。
9)每滴完一张片后,用纸轻轻将底面擦干, 放至滴片柜中,10分钟后拿出贴上细胞遗传小 标签。
4.烤片:置于75摄氏度烤箱烤3小时。 5.染片:在胰酶中消化20-25s,在生理盐水中 漂洗,在吉姆萨溶液中染色1-2分钟即可。
简介 (Cont.)
染色体核型技术检测 (产前婚前孕 前诊断): 多发性流产,死胎和不孕不孕的夫 妇
35岁以上高龄孕妇
已生育过染色体异常患儿的夫妇, 或双方或一方具有遗传病家族史
Eg. 猫叫综合症 (5P综合症), 特 纳综合症, 先天性睾丸发育不良综 合症,超雄综合症 (XYY综合症), 超雌综合症(XXY综合症)。
夫妇双方或一方为可疑或已知的染 色体数目或结构异常的患者
婚前孕前检查希望进行优生优育检 查的人群
项目介绍 (Project) -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临床应用: Application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胚胎停止 发育,不良孕产史和不孕不育及发育异常 的重要原因,对优生优育门诊就诊的患者 进行染色体分析,在临床诊断和优生优育 方面有重要意义。
Unusual structure
缺失:染色体臂中段或末端丢失。 倒位:某一染色体中间片段发生两 个断裂,断片倒转180°后重接。 易位: 转位,平衡易位,罗伯逊易 位
简介 (Introduction)
概念: Concept 染色体核型分析是分析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 的长度、着丝点位置、臂比、随体大小等特 征,其分析以体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为研究 对象。
检测方法:
Method
培养法G显带
样本量:
Sample
肝素抗凝全血2.0ml
项目介绍 (Project) -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Cont.)
实验原理: Test Principal 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在含有植物血 凝素(PHA)的培养基中培养68-72 小时,进入生长旺盛的有丝分裂 期; 之后加入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 成,使其停留在细胞分裂中期; 再经过氯化钾溶液低渗、固定、 滴片制片、胰酶消化、姬姆萨染 色,在油镜下可观察到每个分裂 期的染色体形态及数量。
外周血
秋水仙素
淋巴 细胞
PHA
离心 5mins
弃上清液
细胞增殖 3x甲醇 1x冰乙酸 KCL氯化钾 溶液 0.075 离心 7mins
弃上清液
吸管吸取
离心 7mins 固定 染色 吉姆萨溶液 染色1-2mins
滴入载玻片 烘烤 75摄氏度,3hours
胰酶消化25s 生理盐水漂洗
项目介绍 (Project) -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Cont.)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D区,合作共建团队,大客户团队
2018.06.23
背景知识(Background information)
染色体与遗传病: Genetic Disease 多达300多种因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 遗传疾病
染色体的多变性: Variability
46条染色体在不同的人体内存在恒定 的微小变异 (无表型效应or病理学意 义) 一定条件刺激下 (Eg. 药物、射线、 病毒或母亲年龄),染色体会发生数 目或结构畸变。
目的: Purpose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可直接在染色体上显 示带型,不仅可以检测染色体数目上的变化, 而且可以观察到缺失、重复、倒位、异位等 结构上的异常,因而其检测可用在遗传病以 及产前婚前孕前的诊断上。
简介 (Cont.)
染色体核型技术检测 (遗传病诊 断): 明显体态异常,智力低下,发育障 碍,多发畸形或皮纹明显异常,性情 异常 第二性征异常或外生殖器两性畸形。 Eg. 唐氏综合症 (21-3体),Patau 综合症(18-3体), Edwards综合症 (13-3体)。 女性原发性闭经、继发性闭经或男 子无精 长期接触X线、电离辐射、有毒物 质的人员 恶性血液病患者
染色体的畸变: Aberratio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背景知识 (Cont.)
染色体畸变 – 数目改变: Quantity changes 多倍性: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成倍增 加。 原因: 双雄受精,双雌受精, 核内复制。 非整倍性: 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增加 或少一条或数条。原因: 减数分裂 染色体不分离或丢失。
染色体畸变 – 结构异常:
项目介绍 (Project) -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 (Cont.)
实验操作: Test Procedure
5)用离心机以2200转/分钟离心7分钟,吸弃 上清,加入10ml 固定液轻轻混匀(两管合一) ,2200转/分钟离心7分钟。 6)弃上清,加入适量的固定液轻轻混匀使成 细胞悬液。
7)取出在4℃冰水中预冷的清洁玻片,对玻片 进行标识,每标记完一块滴片板上的玻片,就回 顾一下是否编号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