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危险源

合集下载

危险源文档

危险源文档

危险源1. 简介危险源是指能够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以及环境污染的因素或物质。

在工作场所、居住区域、交通路线等各个环境中都可能存在各种危险源。

对于个人和社会来说,了解和识别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和应对危险源的威胁至关重要。

2. 工作场所中的危险源2.1 物理危险源•机械设备:例如旋转部件、移动部件、切削部件等,存在夹伤、切割、撞击等可能。

•高处作业:存在坠落、高空物体掉落等危险。

•电气设备:存在电击、电弧等危险。

2.2 化学危险源•化学物品:例如腐蚀性、易燃性、毒性等。

•气体泄漏:例如气体泄漏产生的有害气体。

•污染物质:例如废水、废气和废物。

2.3 生物危险源•传染病:例如流感、疟疾、艾滋病等。

•有害生物:例如蚊虫、害虫等。

3. 预防措施3.1 管理措施•风险评估:对工作场所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对应的风险等级。

•安全培训:对工作人员进行危险源识别、安全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对危险源的能力。

•紧急预案: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包括事故应对措施、紧急疏散计划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3.2 技术措施•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机械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使用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减少危险源对人身的直接伤害。

•安全标识:标识危险源、安全警示等信息,提醒人们注意危险源的存在。

3.3 个人防护措施•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安全程序和操作规程,如正确佩戴防护设备、遵守工作控制措施等。

•定期体检:定期接受身体检查,预防或及早发现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健康问题。

•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身的危险源识别能力,及时避开危险源,保护自己的安全。

4. 应对措施4.1 应急预案•发生突发事故时,及时启动紧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并进行救援。

•配备应急设备和药品,如防毒面具、急救包等。

4.2 事故调查和分析•发生事故后,及时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3 安全意识培养•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增加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知识,减少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

实验室危险源的识别(汇总表)

实验室危险源的识别(汇总表)

实验室危险源的识别(汇总表)危险源是指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通过对实验室中存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进行分析,根据引发事故的原因对实验室内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分类。

1、物理性危险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工作环境不良;2、化学性危险易燃、易爆、有毒化学药品;3、行为性危险操作失误、管理不善。

实验室使用种类繁多的化学药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剧毒物品、包括放射性物质等,有些实验需要在高温高压或超低温、强磁、真空、微波辐射、高电压和高转速等特殊环境和条件下进行;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实验设备在运行中也存在诸如光、电、热、射线、高压气体、电磁波等,这些都可以被列为危险源。

以上危险源的存在,决定在围绕实验室开展的各项工作中,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火灾、毒害爆炸的发生。

人是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的主题,各种环境因素往往都是人为造成的,据统计,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比例为98%,对于参与实验室活动的人进行培训和控制,是实验室安全管理最重要的内容。

为保证实验室日常工作的安全,实验室应开展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及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检查,安全检查应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人员能力与健康状况、环境、设施和设备、物料、工作流程等的安全检查。

实验室活动所有阶段可预见的危险源,如机械、电气、高低温、火灾爆炸、噪声、振动、呼吸危害、毒物、辐射、化学等危害;或与任务不直接相关的的可预见的危险,如实验室突然停电停水,地震、水灾、台风等特殊状态下的安全。

针对不同的危险源及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实验室有毒有害药品的使用首先为防止试验室内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最理想的方法是不使用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的化学品,但是这很难做到,因而可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有毒有害的化学品或改进工艺。

例如在用重辂酸盐法检测化学需氧量(COD)时,为消除或减少氯化物的干扰需加硫酸汞进行去除,而硫酸汞是极毒物质。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与分级在工业生产、化工、建筑等行业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这些危险源是对员工身体安全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威胁。

因此,对这些危险源进行科学辨识和分级显得尤为重要。

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指生产、使用、运输和储存等活动中可能引起事故的物质、设备、工艺、场所、环境等因素,通常具有以下特征:1.可能引起事故2.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失和环境破坏3.可以被科学合理的辨识与分类如何辨识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是对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通常采用“风险评估”的方式进行。

1.了解企业工艺流程和作业场所。

2.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3.评估危险源引起事故的风险等级。

4.列出可能的控制措施,进行方案制定和跟踪实施。

危险源的分级危险源的分级可以优先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和建立不同级别的管理制度,常见的危险源分级体系有以下方法:等级划分法按危险源可能带来的损失的不同定义不同等级,通常分为三级:特别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

风险评估法把危险源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结合起来进行评估,得出不同等级的危险源。

行业标准法按照行业标准的规定进行分类。

例如在石化行业,按照《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程》的规定进行分类。

未来危险源分级的趋势未来危险源分级的趋势是综合使用多种方法,以达到更加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和分类。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分级标准也将不断更新完善,对于企业安全生产至关重要。

结论危险源的辨识和分级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员工身体安全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采用科学合理的辨识和分类方法,可以有效的预防和应对危险源产生的风险,提高企业的安全水平。

危险源-相关基础知识

危险源-相关基础知识

危险源-相关基础知识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事故或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物质、设备、环境或行为等先天的或后天的因素。

在生产活动中,危险源是对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直接威胁的源头和根源。

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可以按照种类进行分类,便于对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按照性质分类1.物理危险源:由于物理因素所形成的危险源,如电、高温、辐射等;2.化学危险源:由于物质本身或其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危险源,如易燃、易爆、有毒等;3.生物危险源:由于病原体或害虫等的存在而形成的危险源,如疫情、传染病等。

按照来源分类1.内部危险源:生产活动中的设备、物质、人员等因素;2.外部危险源:天气、交通等自然因素或外来人员、物品等因素。

按照行业分类根据行业不同,危险源也可能会不同,如煤矿、化工、消防等行业所涉及的危险源也不同。

危险源管控要点为了避免危险源造成安全事故,必须对危险源进行管控。

这里介绍危险源管控的要点。

识别危险源首先要从生产活动中识别危险源并记录下来,包括危险源的种类、位置、性质等信息。

行为控制在人员进入高危作业区或接触危险物品前,必须进行行为控制,如佩戴安全带、穿戴防护设备等。

技术控制通过技术手段,对危险源实施控制,如加固、隔离、保护等措施。

管理控制建立危险源管理系统,对危险源进行分类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应急措施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处理并减少损失。

危险源是生产活动中的重要问题,如果不加以管控,则有可能发生重大的生产安全事故。

在危险源的管控上,需要通过识别、行为控制、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应急措施等方面来保障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潜在危险,这些危险可能会对我们的生命、健康、财产和环境造成威胁。

因此,有效地识别危险源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因素。

例如,在建筑工地上,未固定好的脚手架、高空掉落的建筑材料、电气设备漏电等都是危险源。

在工厂里,运转的机器部件、高温高压的容器、易燃易爆的化学品等也属于危险源。

二、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1、物理性危险源如设备设施的缺陷、防护缺陷、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电磁辐射等。

2、化学性危险源包括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害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3、生物性危险源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4、心理生理性危险源例如,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等。

5、行为性危险源比如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等。

三、危险源识别的方法为了有效地识别危险源,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现场观察法直接到工作现场进行观察,了解工作流程、设备运行情况、人员操作等,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2、询问交流法与一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进行交流,询问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潜在的危险。

3、查阅资料法查阅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事故案例、技术文件等,获取有关危险源的信息。

4、安全检查表法根据相关标准和经验,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表,对工作场所和设备进行逐一检查。

5、事故树分析法通过分析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和逻辑关系,来识别危险源。

四、危险源识别的步骤1、确定识别范围明确需要进行危险源识别的区域、活动、设备、人员等范围。

2、收集相关信息收集与识别范围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工艺流程、设备清单、人员操作手册、事故记录等。

3、划分作业活动将工作过程划分为不同的作业活动,便于更细致地进行危险源识别。

4、识别危险源运用上述的识别方法,对每个作业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逐一识别。

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

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

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风险?什么是危险源、事故隐患?一文读懂!(一)危险源《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11》中,把其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危险源一般分可为两类:一类是能量或有害物质所构成的第一类危险源,如行驶车辆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以及电能等等,都属于第一类危险源,它是导致事故的根源、源头。

另一类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监管缺陷等在内的第二类危险源,也即危险源定义中的不安全的状态、行为。

它就是防控屏障上那些影响其作用发挥的缺陷或漏洞,正是这些缺陷或漏洞致使约束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屏障失效,导致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失控,从而造成事故发生。

例如,煤气罐中的煤气就是第一类危险源,它的失控可能会导致火灾、爆炸或煤气中毒;煤气的罐体及其附件的缺陷以及使用者的违章操作等则为第二类危险源,因为正是这些问题导致了煤气罐中的煤气泄漏而引发事故。

(二)隐患与安全生产有关系的隐患称为“事故隐患”,一般也称为“隐患”。

《现代劳动关系词典》把“事故隐患”定义为:企业的设备、设施、厂房、环境等方面存在的能够造成人身伤害的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15236-1994)把“事故隐患”定义为: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

1995年,劳动部出台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定义“事故隐患”为:劳动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008年,国家安监总局颁布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定义“事故隐患”为: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综上所述,“隐患”一词最初的含义就是隐藏的祸患,而安全生产领域所指的“隐患”,并非是隐藏的祸患,而是指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的缺陷。

A04014安全生产系列危险源

A04014安全生产系列危险源
湿度、采光等; • 8)同时还应考虑:所属地域、地质水文、地形、周围环境、道路交通、社区环境、气
象条件、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公司所属地域内所有建筑物、道路、运输线、装卸区、 消防通道、生活区域以及运动场所;事故应急的设备设施,抢救措施及辅助设备设施。 考虑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13页/共22页
从工作岗位及环境上辨识危险
其中:照明光线不良; 通风不良; 作业场 所狭窄;作业场地杂乱;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 设计或配置不安全;地面滑;贮存方法不安全; 环境温度、湿 度不当;
第3页/共22页
3、什么是事故? 事故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
• 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质,事故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突然发生的。 • 出乎人们意料的意外事件。 • 事故的后果是违背人的意志的。 • 在一起事故发生之前,我们无法准确地预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人会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包括各种能量 源和能量载体);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 、限制能量措施失效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 物—环境)
第2页/共22页
2、什么是安全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 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 故发生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三、危险有害因素辩识方法与要求
1、辩识分析方法
直观经验分析法
对照、经验法 — 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 — 依靠人员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经验 。 类比法
利用相同或相似信息来进行类推、分析、评 价:
— 工程系统; —系统作安业全条分件析的方经法验; --—- 事劳件动树安全卫生的统计资料 ----事故树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什么是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在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危险源是指可能引起事故、损害人身安全或健康的物质、能量、设备或工艺,如高处作业、电气设备、有毒有害物质等等。

而环境因素则是指在工作、生产过程中,可能影响人身体健康和安全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如噪声、照明、通风、空气污染、温湿度等等。

因此,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是我们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辨识方法1.观察法通过仔细观察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如电气设备、化学品、高处作业等。

同时还可以观察工作人员的行为,发现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如没有戴安全帽、没有系安全带等。

2.咨询法咨询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可以向有经验的专业人士咨询,如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环保人员等。

3.问卷法通过向员工发放问卷,了解员工在工作中发现的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也可以向员工征求改善的建议,以便改进工作场所和环境。

4.检查法定期检查工作场所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情况,发现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危险,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5.经验法安全管理人员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结合工作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判断和辨识。

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在辨识出潜在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危险等级、危害范围和可能导致的风险,然后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1.危险等级评估根据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性质和特点,评估其危险等级,以便对其进行分类管理。

通常将危险分为一般危险、较高危险和重大危险三级。

2.危害范围评估要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对人身体健康和安全所造成的危害范围进行评估。

不同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对人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危害从区域到个体都有所不同,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风险评估对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危险源和风险到底有什么区别?

危险源和风险到底有什么区别?

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到底有什么区别?【01】危险源定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

(取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类型第一类危险源: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能量载体;其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罪魁祸首。

如带电导体、运转的设备、油库等。

第二类危险源:危险源定义中的不安全状态、行为,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等,影响约束能量和有害物质屏障失效,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如湿滑的地面、昏暗的光线等。

解读从上述定义来看,危险源可以是一台设备、一种环境、一种状态,也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2】风险定义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组合。

(取自《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解读安全风险强调的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包括发生可能性的不确定、发生时间的不确定、导致后果的不确定等。

风险是人们在后果产生之前基于现状、以往的经验等做出的主观判断或推测,因为一旦损失产生那就是事故或者事件,也就不能称之为风险了。

【3】隐患定义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取自《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6号))备注:从定义上来看,隐患就是第二种危险源。

解读事故隐患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

【4】事故定义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的事件。

(取自《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解读事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作用或是一种因素恶性发展的结果。

因此事故具有一定的突发性、危害性、严重性、复杂性。

【5】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之间的关系以高处平台堆放物料,对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释:1.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因为生产需要,高处平台必须要堆放物料,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高处整齐堆放的物料具有机械能,虽然具备一定的能量,但并未失控,因此高处整齐堆放的物料就属于危险源。

危险源自查自纠

危险源自查自纠

危险源自查自纠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安全生产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安全生产事关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这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

然而,危险源无处不在,一不留神就可能引发事故,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伤害。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危险源的自查自纠工作,避免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

危险源主要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人为性和心理性危险源。

物理性危险源包括电、机械、走动作危险源等;化学性危险源包括有毒有害物质、易燃易爆物质等;生物性危险源包括各类微生物、病毒等;人为性危险源包括人为操作不当、违章行为等;心理性危险源包括情绪不稳、患有精神疾病等。

三、危险源自查自纠的重要性1.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是一项基本的国家政策,也是企业的发展之基。

危险源自查自纠能够及时发现、纠正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有效地提高了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

企业是社会生产力的代表,品牌形象的建立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危险源自查自纠,企业能够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3.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通过危险源自查自纠,有效地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危险源自查自纠的手段1. 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

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发现危险源,及时处理。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工作人员的操作情况、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等。

2. 加强安全生产培训。

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员工的安全技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3. 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生产。

企业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

4. 安装安全设备。

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到底有什么区别 (一)

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到底有什么区别 (一)

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到底有什么区别(一)危险源、风险、隐患、事故这几个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被提到,但很多人往往对这些词的含义产生混淆,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几个词的区别。

一、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对人身、财产和环境等产生潜在危险的物质、设备、设施等。

危险源的出现不一定会导致事故,但危险源具有一定的风险和隐患,需要进行有效的管控和预防。

例如:工厂中的机器设备、危险化学品、电气设备等就是典型的危险源。

二、风险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危险源造成某种损失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风险是危险的概率,是一种数值化的概念。

确定风险大小需要考虑危险源的性质、作用条件、暴露时间、易损性等因素。

例如:在炼油厂生产中,气体泄漏引起火灾的风险就是一个常见的风险。

三、隐患隐患是指潜藏的、未引起事故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事故发生的根源或条件。

也就是说,隐患是危险源的存在形式,是一种事先发现、事前预防和事后排查的概念。

例如:建筑物的支撑或框架出现裂缝和老化是典型的隐患。

四、事故事故是指在生产、作业等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意外事件。

事故发生时通常意味着危害已经造成,成本已经出现,严重影响到人员、设备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

例如:化工厂发生爆炸、交通事故发生等都是典型的事故。

综上所述,危险源、风险、隐患和事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危险源就像在积雪山间行走一样,需要我们保持警惕,风险则是预先估计出发所拥有的风险。

隐患侧重于事半功倍,防患于未然,事故则是防范为主,安全生产的最终目标。

这些概念不仅仅适用于工业界,而且也适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区别中对生活和工作做出更为科学的评估,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OHSMS-危险源的描述浅见

OHSMS-危险源的描述浅见

OHSMS-危险源的描述浅见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指一种或多种物理、化学、生物、心理或人为因素,可能导致工作场所人员、财产或环境受到损害的源头。

确定并控制危险源是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通常情况下,危险源的判断需要参照具体的工作场所和工作任务。

不同的工作场所和工作任务都可能有不同的危险源。

为了较好地控制和管理危险源,需要先对危险源进行描述。

危险源的描述描述危险源是OHSMS标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个好的危险源描述可以帮助管理人员识别和评估危险源的种类、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从而更好地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在进行危险源描述时,需要尽可能详尽地描述危险源对人、财、环境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危险源的种类和性质•危险源对人的影响,如可能导致的伤害类型、程度和发生率•危险源对财产的影响,如可能造成的物质损失、生产中断和经济损失等•危险源对环境的影响,如可能导致的污染程度、污染范围和影响程度等需要注意的是,危险源描述需要根据工作场所和工作任务具体情况,尽可能地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列出并描述清楚。

同时,需要采用客观、准确的语言,避免主观判断和夸张描述。

危险源描述的作用危险源描述作为OHSMS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作用:识别和评估危险源种类和危害程度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估是OHSMS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对危险源进行描述,管理人员可以较好地了解危险源的种类、性质和危害程度,从而更好地进行评估和制定控制措施。

为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制定控制措施是OHSMS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进行控制措施制定时,需要根据危险源的相关信息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危险源描述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帮助制定控制措施时进行合理决策。

为危险源监测提供依据危险源监测是OHSMS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保障劳动者健康安全的关键步骤。

危险源描述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有利于开展监测活动,及时发现和控制潜在的危险源。

危险源管理制度

危险源管理制度

危险源管理制度(____字)一、前言危险源管理制度是指为了预防和控制企业内可能产生的危险源对人身、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要求和措施。

本制度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规范企业运营,保护环境。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和访客,在企业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

二、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指的是可能导致事故、伤害或者疾病发生的物质、装置、活动或环境条件。

例如,化学药品,机械设备,高温、高压等都属于危险源。

三、危险源管理的原则1. 预防为主:防止事故和损害的最佳方式是在事故发生前预防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识别和管理危险源时,我们应该采取主动的预防措施。

2. 综合管理:危险源管理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综合的管理。

包括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安全培训,事故调查等方面。

3. 风险评估: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其可能造成的风险,然后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来减少风险。

4. 法律遵守:企业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与之相关的管理制度,并确保员工遵守。

四、危险源管理的步骤1. 识别危险源:对企业内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识别。

可以通过检查现场设施,查阅相关资料,询问员工等方式进行。

2. 风险评估:对已经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估其可能造成的风险。

可以采用风险矩阵、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估。

3. 控制措施制定:根据危险源的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措施应包括技术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人防护装备等方面。

4. 实施和执行:将制定好的控制措施付诸实施,并确保员工执行。

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对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其对控制措施的理解和执行。

5. 监督和检查:定期对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记录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6. 事故调查和分析: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和分析,查找事故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7. 改进和完善:根据事故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对危险源管理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

危险源及预防措施

危险源及预防措施

危险源及预防措施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可能会对我们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威胁。

了解危险源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保障我们安全的关键。

一、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简单来说,就是那些有可能引发危险的事物或情况。

例如,在建筑工地上,高处作业没有防护设施、电气设备老化漏电、施工机械故障等都属于危险源。

在道路交通中,超速驾驶、疲劳驾驶、酒驾等行为以及恶劣的天气条件、路况不佳等情况都是危险源。

在工厂生产中,高温高压设备、易燃易爆物品、有毒有害气体等都可能成为危险源。

二、危险源的分类为了更好地识别和管理危险源,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性危险源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高温物体、低温物体、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等。

2、化学性危险源如易燃易爆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3、生物性危险源主要有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等。

4、心理生理性危险源包括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等。

5、行为性危险源如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等。

三、常见的危险源及示例1、火灾火灾是一种常见且危害极大的危险源。

在家庭中,电气短路、用火不慎、违规使用电器等都可能引发火灾。

在工厂、商场等公共场所,易燃物品存放不当、消防设施不完善、疏散通道堵塞等也是导致火灾的重要因素。

2、触电电气设备老化、绝缘损坏、违规操作电气设备、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电器等都容易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

3、高处坠落在建筑施工、高空作业、登山等活动中,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安全带、搭建防护栏等,就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4、机械伤害在工厂车间,运转的机械设备如车床、铣床、冲床等,如果没有安装防护装置或者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可能会导致肢体被卷入、切割等机械伤害。

危险源识别与分类范文

危险源识别与分类范文

危险源识别与分类范文危险源识别和分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和评估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在本文中,将介绍危险源的基本概念、危险源识别的方法以及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环境污染或财产损失的物质、设备、环境或行为。

危险源可以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和人为因素。

物理危险源包括不安全的机械设备、高温、高压、噪音等。

化学危险源指的是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

生物危险源包括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人为危险源是由人的行为引起的,例如不正确操作设备、违规操作等。

危险源识别是通过评估工作场所的环境、设备和人员行为,确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有许多方法可以用来识别危险源,包括检查设备和材料的技术规范、分析过往的事故记录、观察工作场所的布局和流程等。

此外,还可以利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风险评估工具和方法,如风险矩阵和风险矩阵法。

危险源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根据危险源的性质和特征,可以将危险源分为四个类别。

第一类是固有危险源,也称为天然危险源。

这类危险源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无法完全消除的危险。

例如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以及放射性物质、疾病病原体等。

第二类是技术危险源,也称为人为危险源。

这类危险源是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

例如化工厂中的化学物质、建筑工地上的起重机械等。

第三类是人为错误危险源,也称为操作危险源。

这类危险源是由人的行为引起的,如不正确操作设备、操作不当、违反规程等。

这类危险源通常可以通过培训和宣传教育来减少。

第四类是社会危险源,也称为社会因素。

这类危险源与社会环境、人文因素等有关。

例如恶劣的工作环境、压力过大的工作条件等。

危险源识别和分类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识别危险源,我们可以了解潜在的危险,评估风险,并采取控制措施来预防事故和伤害的发生。

同时,通过对危险源的分类,我们可以更加理解危险的特征和性质,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什么是危险源管理?

什么是危险源管理?

什么是危险源管理?什么是危险源管理?危险源管理是什么意思?依据《安全生产法》,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是事故发生过程中能量与物质释放的主体。

因此,有效地控制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关于保证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确保企业生产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危险源的分类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也就是说,危险源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哪里传出来或突发的地方。

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

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关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二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a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某台设备是危险源。

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

依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

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状态、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容器的牢固性,四周环境障碍物等状况。

危险源的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

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

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

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实际上,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即不安全因素种类繁多、非常复杂,它们在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方面所起的作用很不相同。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什么是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危险源是指能够对人类、设备或环境造成伤害、损失或危险的物质或情况。

环境因素是指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环境条件或因素。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一般是安全生产中的主要问题,正确识别、评估和控制它们可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如何辨识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危险源1.观察:对现场进行观察,了解场地、设备、人员、作业情况等,寻找异常情况。

2.记录:对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危险源类型、位置、特点等。

3.评估:对记录的信息进行评估,判断危险源的严重程度。

4.识别: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危险源的种类和位置。

辨识环境因素1.观察:对现场环境进行观察,了解环境条件,如气候、温度、湿度等。

2.记录:对环境条件进行记录,包括温度、湿度、气压变化等。

3.评估:对记录的环境条件进行评估,判断是否有对人员或设备产生危险的可能。

4.识别: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环境因素的影响范围。

如何控制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正确识别和评估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是防止事故的基础,但仅仅识别和评估还不足以保证安全。

为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危险源和环境因素。

其控制方法如下:1.消除危险源:在发现危险源时,尽可能采取措施消除危险源。

2.隔离危险源:将危险源隔离,采用防护措施保护人员和设备。

3.控制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控制,使其处于安全状态。

4.标示危险源:对危险源进行标示,提醒人员注意。

5.加强环境监测:对可能影响人员和设备的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正确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评估和控制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只有加强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认识和控制,才能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什么叫危险源

什么叫危险源

什么叫危险源?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分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

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做为道路运输行车行业,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巨大破坏的根本原因,主要是高速行驶的汽车具有较大的动能,遇到阻隔,能量意外释放。

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在于,驾驶员操作不当,车辆的转向、制动等控制装置失效等,使得高速行驶的汽车的巨大能量意外释放。

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一般分类?(一)化学品类:毒害性、易燃易爆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二)辐射类:放射源、射线装置、及电磁辐射装置等;(三)生物类:动物、植物、微生物(传染病病原体类等)等危害个体或群体生存的生物因子;(四)特种设备类:电梯、起重机械、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五)电气类:高电压或高电流、高速运动、高温作业、高空作业等非常态、静态、稳态装置或作业;(六)土木工程类:建筑工程、水利工程、矿山工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2](七)交通运输类: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分为哪几类?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将危险源划分为:根源危险源(又称第一类危险源)例如:高速行驶的汽车、极端自然灾害等。

状态危险源(又称第二类危险源)例如:转向失控、制动失效、驾驶员操作不当、轮胎爆胎、疲劳驾驶、冰雪路面、过马路猛路的行人、交通事故的占道车辆、闯红灯的电动自行车等。

根源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是不能消除的;状态危险源大多数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道路运输行车危险源主要有哪些?1、人的不安全行为(驾驶员、其他交通参与者)2、物不不安全因素(车辆本身特点、车辆结构、技术状况、车辆内物品、车载货物)3、道路的不安全因素(典型道路、特殊路段、路面通行条件)4、行车环境不安全因素(夜间、特殊天气、自然灾害)5、道路运输企业管理不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这些危险源中,有的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如车辆故障等;有的可能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或根本原因,如企业管理不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源
概念: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存在于确定的系统中,不同的系统范围,危险源的区域也不同。例如,从全国范围来说,对于危险行业(如石油、化工等)具体的一个企业(如炼油厂)就是一个危险源。而从一个企业系统来说,可能是某个车间、仓库就是危险源,一个车间系统可能是某台设备是危险源;因此,分析危险源应按系统的不同层次来进行。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
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实际中,对事故隐患的控制管理总是与一定的危险源联系在一起,因为没有危险的隐患也就谈不上要去控制它;而对危险源的控制,实际就是消除其存在的事故隐患或防止其出现事故隐患。所以,在实际中有时不加区别也使用这两个概念。
根据上述对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应由三个要素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因素。危险源的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危险源的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例如,物质的压力、温度、化学稳定性,盛装压力容器的坚固性,周围环境障碍物等情况。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如易燃、易爆物质,热能是其敏感的触发因素,又如压力容器,压力升高是其敏感触发因素。因此,一定的危险源总是与相应的触发因素相关联。在触发因素的作用下,危险源转化为危险状态,继而转化为事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