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病毒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感病毒内部结构
血凝素(HA)
柱状,三聚体糖蛋白
HA0的精氨酸被裂解形成后病毒才有感染性
HA1
HA
HA2
结合唾液酸受体 膜融合活性
吸附,穿入
凝集红细胞
抗原性 血凝抑制抗体
(保护性抗体)
神经氨酸酶(NA)
四聚体糖蛋白,蘑菇状 酶活性 水解N-乙酰神经氨酸
促进病毒释放及扩散
抗原性 抗体无中和作用
人禽流感主要为H5N1,亦有H7N7、 H7N7和H9N2
甲(A)型
感染人、禽、猪等 禽流感病毒H5N1、H9N2可感染人,但还不能人传人。 流行最频繁、播及全球
乙(B)型
仅感染人 致病力较低 ,局部爆发
丙(C)型
感染人、猪 (轻微)上呼吸道感染,很少流行
命名规则 型别/宿主(人省略)/分离地点/病毒株编号/ 分离年份(HA和NA亚型号)
3 ~ 5d
T>40℃,出现柯氏斑
1~2d
红色斑丘疹
4d左右
消退、脱屑
柯氏斑
麻疹的并发症
呼吸道:细菌性肺炎(最常见)
消化道 : 腹泻、阑尾炎或盲肠炎
神经中枢系统 脑脊髓炎(迟发超敏反应)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
麻疹病毒的免疫性
包膜及刺突
包膜双层结构
内层—基质蛋白(MP)也具型特异性 外层—脂质双层(源于宿主细胞膜)
刺突—病毒编码的糖蛋白,有两种
血凝素(HA)—呈柱状 凝集红细胞—血凝现象,鉴定病毒(定性) 吸附宿主细胞—与受体结合 抗原性—相应抗体 中和病毒 抑制血凝(定型)
神经氨酸酶(NA)—呈蘑菇状 参与病毒释放 促进病毒扩散 抗原性—非中和抗体
人禽流感
感染H9N2亚型:常无症状或仅有轻微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感染H7N7亚型:主要表现为结膜炎 感染H5N1亚型:患者呈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
热,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 患者可有消化道症状。
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肺出血、 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 、休克等多种并发症
⑴.绒毛尿囊膜接种:疱疹病毒 ⑵.尿囊腔接种:传代病毒 ⑶.羊膜腔接种:流感病毒 ⑷.卵黄囊接种:乙脑病毒
尿囊腔
绒毛尿囊膜
气室
卵黄囊
壳膜
蛋白
羊膜腔
致病性
传染源-------病人或病毒携带者
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飞沫、气溶胶) 致病机理----病毒不入血
病毒-----呼吸道-----毒素样物质进入血液
RNA病毒、DNA病毒
呼吸道感染病毒
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 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 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
据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由该类病毒引起。
特点:
传染源为病人、病毒携带者、感染动物 飞沫传播、传染性强 潜伏期短、发病急 感染可发生在呼吸道任何水平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
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 亚型间交叉免疫 病毒清除和疾病的恢复有赖于细胞免疫
微生物学检查
——目的 鉴别诊断和分型 监测新变异株的出现 预测流行趋势 提出疫苗预防建议
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1.病毒分离鉴定法 急性期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 狗肾传代细胞MDCK细胞或鸡胚 细胞培养液/鸡胚羊水、尿囊液 血凝试验验证病毒增殖(三代盲传无血凝者为阴性) 血凝抑制试验确定病毒亚型及是否变异株
NP
核糖核蛋白(RNP)
核心及核蛋白
特点
1. RNA分节段 2. 甲、乙型8个节段,丙型7个节段,易
发生基因重组而出现新的亚型
3. 2.NP具有型特异性
4.
A型—甲型流感病毒
5.
B型—乙型流感病毒
6.
C型—丙型流感病毒
RNA末端12—13个核苷酸高度保守与病毒复制有 关 流感病毒的核酸无感染性 NP和M蛋白一起决定病毒的型特异性 抗体无中和病毒能力
2、血清学诊断
血凝抑制试验 中和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3、免疫荧光或酶免疫法
测抗原
4、核酸检测
防治原则
1.公共卫生 监测毒株变异,预测流行趋势 监测禽流感病毒疫情 避免人群聚集及接触感染动物 空气消毒 (2-4ml乳酸+10倍水)/100m3 薰蒸
2.特异性免疫接种 常接种三价灭活疫苗(H3N2、H1N1、乙型) 疫情和毒株监测对疫苗设计制备的指导
变异率 变异本质 结果 流行
抗原漂移 <1%
量变——点突变 变异株
局部中、小流行
抗原转换 20-50% 质变——基因重组 新亚型 世界性暴发流行
甲型流感病毒抗原转换引起的世界性流行
流行年代 1918 1957 1968
亚型类别 H1N1 H2N2 H3N2
代表株 可能为猪流感病毒 A/Singapore/1/57 A/HongKong/1/68
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
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 呼吸道合胞病毒
(respiratory syscytial virus RSV)
与正粘病毒比较
相同点: 1、核衣壳呈螺旋对称 2、有包膜 3、单负链RNA
多核巨细胞,嗜酸性包涵体
多种基因型-23个基因型
仅感染人类和灵长类
形成病毒血症
感染后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包括包涵体性 脑炎(MIBE)和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SSPE)
基因组
N、P、M、F、H、L共6个基因: 核蛋白 (nucleoprotein,NP) 磷蛋白 (phosphoprotein,P) M蛋白 (membrane protein,M)、 融合蛋白 (fusion protein,F) 血凝素蛋白 (hemagglutinin,H) 依赖RNA的RNA聚合酶(1arge polymerase.L)
甲 型引 流起 感的 病世 毒界 抗性 原流 转行 换
人流感病毒

猪 基因重配
禽流感病毒
禽类
新型流感病毒
培养特性
鸡胚
初次分离 传代
羊膜腔 尿囊腔
无CPE,用血凝证 实增殖(定性) 用血凝抑制(定型)
细胞培养 动物
猴肾、狗肾细胞 雪貂、小鼠
抵抗力弱 56℃30min灭活
鸡胚接种:
9-14日龄的鸡胚
不同点:
1、病毒体积大 2、(-)ssRNA不分节段 3、包膜刺突HA和NA不同:
H蛋白(麻疹病毒) HN蛋白(副流感、腮腺炎病毒) G蛋白(呼吸道合胞病毒) 4、具有另一种刺突F蛋白
副粘病毒与正粘病毒(流感病毒)的比较
特征 大小 核酸
正粘病毒
较小 ss(-)RNA 7-8个节段
副粘病毒
较大 ss(-)RNA 不分节段
有包膜 单负链RNA 分节段
结构 核衣壳+包膜
核衣壳
核酸 – ssRNA,分节段 核蛋白(NP)(型特异性) RNA多聚酶 PA, PB1, PB2
核糖核蛋 白(RNP)
核衣壳 (螺旋对称)
分节段的(-) SSRNA
NA
M1
M2
HA
1 2 34 5 6 7 8
PB2 PB1 PA RNA
RNA多聚酶
例 A / Beijing / 353 / 89 (H3N2)
A / Duck / Pennsylvania / 10218 / 84 (H5N2)
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
核蛋白和M蛋白抗原稳定,系为甲、乙、丙分型依据
甲型流感病毒的HA和NA抗原易变异
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有两种形式: 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 为基因点突变所致,并与人群的免疫选择 压力有关。 抗原转变antigenic shift, 由基因重组所致。
H1N1/N2/N7 H3N2/N6 H4N6 H5N1 H7N2 H9N2
海洋动物 H1~15 N1~9 水禽(鸭、鹅)
禽类是流感病毒的基因储存库
家禽、 各种野鸟
H1~15 N1~9 H1N1 H2N2 H3N2 H9N2 H7N7 H5N1
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
① 猪

基因重配 人
人 人(?)
H5Nl的主要致病机制是抵抗干扰素和 肿瘤致死因子的抗病毒作用、激发机 体免疫病理性损伤
局部粘膜上皮炎症
全身中毒症状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
自限性疾病 严重者可引起病毒性肺炎 并发症:继发细菌性感染
肺炎链球菌 金葡菌、流感嗜血杆菌
免疫性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特异性抗体 ——抗HA中和抗体,阻止病毒感染细胞 ——抗NA非中和抗体,阻碍病毒释放扩散 同亚型病毒牢固免疫力 不同亚型间无交叉免疫
流感病毒基因及其编码产物
RNA片段 编码多肽
1
PB2
功能
2
PB1
RNA多聚酶
3
PA
4
HA
包膜糖蛋白,受体结合、包膜融合
5
NP 主要结构蛋白,与RNA结合成RNP
6
NA
包膜糖蛋白
7
M1
病毒颗粒成分,位于双层类脂膜下
M2
包膜蛋白,具离子通道功能
8
NS1 非结构蛋白,参与调节mRNA合成
NS2
非结构蛋白,功能?
3.药物预防 金刚烷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Tamiflu)、 干扰素滴 鼻
禽流感病毒
分布广 禽类是流感病毒的储存库 呼吸道、肠道黏膜上皮繁殖
通过粪便排出
海豹H7N7(1980) H4N5(1982) H4N6 H3N3
鲸H1N1(1978) H13N9(1986) H13N2(1989) H7N7 H3N8
麻疹病毒基因组
麻疹病毒的致病机理
入侵 (CD46为 病毒受体)
呼吸道上皮细 胞内增殖
眼结膜、鼻和口腔粘膜、呼 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皮 肤、血管受染产生病变
入血(第一次 病毒血症)
侵入淋巴组 织和单核吞 噬细胞系统
增殖后再次入 血(第二次病 毒血症)
麻疹的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高热、鼻炎、眼结膜炎、咳嗽)
呼吸道病毒
病毒的特征——简要回顾
非细胞态微生物,电镜级大小(20-250 nm)
细胞内复制、繁殖——致病的主要基础;病原学诊断 和研究的基础;根据宿主不同分为——植物病毒、动 物病毒、细菌病毒、人类病毒……
病毒颗粒由较简单的核酸基因组、加蛋白保护外壳组 成,有些病毒外带一层脂质包膜
只含有RNA或DNA一种核酸——独有特征
流感病毒的复制
病毒侵入——遗传物质的释放——病毒的复制与病毒蛋白 的合成——病毒的装配——出芽——感染新的靶细胞
流感病毒复制过程
出芽释放
分型、命名与变异
根据NP、M抗原性分型
甲型(A型) 乙型(B型)
丙型(C型)
甲型根据HA、NA抗原性分亚型
HA
H1-H16
NA
N1-N9
人间流行株主要由H1、H2、H3和N1、N2组合的亚型
正粘病毒
甲、乙、丙型流感病毒 流感
副粘病毒
副流感病毒1-5型 呼吸道合胞病毒
普通感冒、支气管炎等 婴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麻疹病毒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麻疹
腮腺炎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
披膜病毒科
风疹病毒
小核糖核酸病毒 鼻病毒
小儿风疹、胎儿畸形或先天性风 疹综合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
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
普通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流感
副粘病毒 副流感病毒
普通感冒、支气管炎
麻疹病毒
麻疹
腮腺炎病毒
流行性腮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其它病毒 腺病毒
小儿肺炎
风疹病毒
风疹、先天风疹综合征
鼻病毒
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冠状病毒
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SARS冠状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主要呼吸道病毒及其所致疾病


引起的主要疾病
官病变 病后免疫力不牢固 同一病毒的反复感染,不同病毒引起同一疾病表现
正粘病毒 流感病毒
RNA病毒 副粘病毒
分 类
其他
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尼派病毒、人偏肺病毒
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
DNA病毒 腺病毒
呼吸道病毒及其引起的主要疾病


引起疾病
正粘病毒 流感病毒
腺病毒
腺病毒
小儿肺炎
流行性感冒病毒 influenza virus
(influenza)为流感的病原体
分三型
甲(A)型—大流行 乙(B)型—局部暴发, 致病
性低 丙(C)型—婴幼儿(病情轻微,
抗原稳定)
甲型流感病毒是反复流行最为频繁和 引起流感全球流行的最重要病原体。
生物学性状
形态与结构
球形( 80~120nm ) 丝状、杆状、长短不一
抗原变异率 很高
HA和NA 分开
形成融
-
合细胞
种数
一种
很低 不分开
+
多种
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
麻疹的病原体 儿童多见
生物学性状
有包膜,其表面有两种刺突:
H蛋白 F蛋白
只有一个血清型 细胞培养可见多核巨细胞
麻疹病毒包膜上无神经氨酸酶
有膜病毒。对有机消毒剂,如乙醚,氯 仿,70%酒精敏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