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习题精选精讲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及练习题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及练习题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㈠平面的根本性质公理一:假如一条直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直线在平面内。

公理二: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一:直线及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三: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公理三:假如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两个平面的交线)。

㈡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1 直线及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异面)1.1 平行线的传递公理:平行于同始终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即:a∥b,b∥c a∥c1.2 异面直线定义:不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称为异面直线。

1.3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⑴异面直线成角的范围:(0°,90°].⑵作异面直线成角的方法:平移法。

留意:找异面直线所成角时,常常把一条异面直线平移到另一条异面直线的特别点(如中点、端点等),形成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 直线及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相交、平行)3 平面及平面的位置关系(平行、斜交、垂直)㈢平行关系(包括线面平行和面面平行)1 线面平行1.1 线面平行的定义:平面外的直线及平面无公共点,那么称为直线和平面平行。

1.2 断定定理:1.3 性质定理:2 线面角:2.1 直线及平面所成的角(简称线面角):假设直线及平面斜交,那么平面的斜线及该斜线在平面内射影的夹角θ。

2.2 线面角的范围:θ∈[0°,90°]3 面面平行3.1 面面平行的定义:空间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称为两平面平行。

3.2 面面平行的断定定理:⑴ 断定定理1:假如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两个平面互相平行。

即:推论: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的两条线段,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即:⑵ 断定定理2: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平面互相平行。

即:3.3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⑴ (面面平行线面平行)⑵⑶ 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专题07 立体几何小题常考全归类(精讲精练)(原卷版)

专题07 立体几何小题常考全归类(精讲精练)(原卷版)

专题07 立体几何小题常考全归类【命题规律】高考对该部分的考查,小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命题的真假判断;二是常见一些经典常考压轴小题,难度中等或偏上.【核心考点目录】核心考点一:球与截面面积问题核心考点二:体积、面积、周长、角度、距离定值问题 核心考点三:体积、面积、周长、距离最值与范围问题 核心考点四:立体几何中的交线问题核心考点五:空间线段以及线段之和最值问题 核心考点六:空间角问题 核心考点七:轨迹问题核心考点八:以立体几何为载体的情境题 核心考点九:翻折问题【真题回归】1.(2022·北京·高考真题)已知正三棱锥-P ABC 的六条棱长均为6,S 是ABC 及其内部的点构成的集合.设集合{}5T Q S PQ =∈≤,则T 表示的区域的面积为( ) A .34π B .πC .2πD .3π2.(2022·浙江·高考真题)如图,已知正三棱柱1111,ABC A B C AC AA -=,E ,F 分别是棱11,BC A C 上的点.记EF 与1AA 所成的角为α,EF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β,二面角F BC A --的平面角为γ,则( )A .αβγ≤≤B .βαγ≤≤C .βγα≤≤D .αγβ≤≤3.(多选题)(2022·全国·高考真题)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D ⊥平面ABCD ,,2FB ED AB ED FB ==∥,记三棱锥E ACD -,F ABC -,F ACE -的体积分别为123,,V V V ,则( )A .322V V =B .31V V =C .312V V V =+D .3123V V =4.(多选题)(2022·全国·高考真题)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则( ) A .直线1BC 与1DA 所成的角为90︒ B .直线1BC 与1CA 所成的角为90︒ C .直线1BC 与平面11BB D D 所成的角为45︒D .直线1BC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45︒5.(多选题)(2021·全国·高考真题)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AB AA ==,点P 满足1BP BC BB λμ=+,其中[]0,1λ∈,[]0,1μ∈,则( )A .当1λ=时,1AB P △的周长为定值B .当1μ=时,三棱锥1P A BC -的体积为定值 C .当12λ=时,有且仅有一个点P ,使得1A P BP ⊥ D .当12μ=时,有且仅有一个点P ,使得1A B ⊥平面1AB P 6.(2020·海南·高考真题)已知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均为2,∠BAD =60°.以1D 5BCC 1B 1的交线长为________.【方法技巧与总结】1、几类空间几何体表面积的求法(1)多面体:其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 (2)旋转体:其表面积等于侧面面积与底面面积的和.(3)简单组合体:应弄清各构成部分,并注意重合部分的删、补. 2、几类空间几何体体积的求法(1)对于规则几何体,可直接利用公式计算.(2)对于不规则几何体,可采用割补法求解;对于某些三棱锥,有时可采用等体积转换法求解.(3)锥体体积公式为13V Sh =,在求解锥体体积时,不能漏掉3、求解旋转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注意圆柱的轴截面是矩形,圆 锥的轴截面是等腰三角形,圆台的轴截面是等腰梯形.4、球的截面问题 球的截面的性质: ①球的任何截面是圆面;②球心和截面(不过球心)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③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 与球的半径R 及截面的半径r 的关系为=+222R r d .注意:解决球与其他几何体的切、接问题,关键在于仔细观察、分析,弄清相关元素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选准最佳角度作出截面(要使这个截面尽可能多地包含球、几何体的各种元素以及体现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达到空间问题平面化的目的.5、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有三类:一是空间几何体中相关的点、线和面在运动,求线段长度、截面的面积和体积的最值;二是空间几何体中相关点和线段在运动,求有关角度和距离的最值;三是在空间几何体中,已知某些量的最值,确定点、线和面之间的位置关系.6、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思路方法:一是几何法,利用几何体的性质,探求图形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二是代数法,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点的坐标表示所求量的目标函数,借助函数思想方法求最值;通过降维的思想,将空间某些量的最值问题转化为平面三角形、四边形或圆中的最值问题;涉及某些角的三角函数的最值,借助模型求解,如正四面体模型、长方体模型和三余弦角模θαβ=cos cos cos (θ为平面的斜线与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l 所成的角,α为该斜线与该平面所成的角,β为该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与直线l 所成的角).7、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这是一类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交汇题型,既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即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又考查用代数方法研究轨迹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等素养.8、解决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几何法.对于轨迹为几何体的问题,要抓住几何体中的不变量,借助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球)的定义;对于轨迹为平面上的问题,要利用降维的思想,熟悉平面图形(直线、圆、圆锥曲线)的定义.二是代数法(解析法).在图形中,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或平面直角坐标系.9、以立体几何为载体的情境题大致有三类:(1)以数学名著为背景设置问题,涉及中外名著中的数学名题名人等; (2)以数学文化为背景设置问题,包括中国传统文化,中外古建筑等; (3)以生活实际为背景设置问题,涵盖生产生活、劳动实践、文化精神等.10、以立体几何为载体的情境题都跟图形有关,涉及在具体情境下的图形阅读,需要通过数形结合来解决问题.图形怎么阅读?一是要读特征,即从图形中读出图形的基本特征;二是要读本质,即要善于将所读出的信息进行提升,实现“图形→文字→符号”的转化;三是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阅读图形,将研究图形的本身特征和关注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四是要有运动观点,要“动手”去操作,动态地去阅读图形.【核心考点】核心考点一:球与截面面积问题 【规律方法】 球的截面问题 球的截面的性质: ①球的任何截面是圆面;②球心和截面(不过球心)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③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 与球的半径R 及截面的半径r 的关系为=+222R r d . 【典型例题】例1.(2022·全国·高三阶段练习)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矩形,且该四棱锥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P A ⊥平面ABCD , 22,PA AB BC === ,点E 在棱PB 上,且2EB PE =, 过E 作球O 的截面,则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 例2.(2022·湖北省红安县第一中学高三阶段练习)球体在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某零件由两个球体构成,球1O 的半径为10,,P Q 为球1O 表面上两动点,16,PQ M =为线段PQ 的中点.半径为2的球2O 在球1O 的内壁滚动,点,,A B C 在球2O 表面上,点2O 在截面ABC 上的投影H 恰为AC 的中点,若21O H =,则三棱锥M ABC -体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 例3.(2022·江西·高三阶段练习(理))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6,11113C E CD =,点F 是CD 的中点,则过1B ,E ,F 三点的平面α截该正方体所得截面的面积为_________.例4.(2022·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三阶段练习)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是棱1111,A B A D 的中点,点P 在线段CM 上运动,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平面CMN 截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所得的截面图形是五边形; ②直线11B D 到平面CMN 2; ③存在点P ,使得1190B PD ∠=; ④1PDD △45.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核心考点二:体积、面积、周长、角度、距离定值问题 【规律方法】几类空间几何体体积的求法(1)对于规则几何体,可直接利用公式计算.(2)对于不规则几何体,可采用割补法求解;对于某些三棱锥, 有时可采用等体积转换法求解.(3)锥体体积公式为13V Sh =,在求解锥体体积时,不能漏掉【典型例题】例5.(2022·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期中)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M ,N 分别为11A D ,11B C 的中点,E ,F 分别为棱AB ,CD 上的动点,则三棱锥M NEF -的体积( )A .存在最大值,最大值为83B .存在最小值,最小值为23C .为定值43D .不确定,与E ,F 的位置有关例6.(2022·山西运城·模拟预测(文))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线段1CD 上有两个动点E ,F ,且12EF =,点P ,Q 分别为111A B BB ,的中点,G 在侧面11CDD C 上运动,且满足1B G ∥平面1CD PQ ,以下命题错误的是( )A .1AB EF ⊥B .多面体1AEFB 的体积为定值C .侧面11CDD C 上存在点G ,使得1B G CD ⊥ D .直线1B G 与直线BC 所成的角可能为6π例7.(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过对角线1BD 的一个平面交1AA 于E ,交1CC 于F ,给出下面几个命题:①四边形1BFD E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②四边形1BFD E 有可能是正方形;③平面1BFD E 有可能垂直于平面1BB D ;④设1D F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M ,1D E 与DA 的延长线交于N ,则M 、N 、B 三点共线; ⑤四棱锥11B BFD E -的体积为定值. 以上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A .2B .3C .4D .5核心考点三:体积、面积、周长、距离最值与范围问题 【规律方法】几何法,利用几何体的性质,探求图形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二是代数法,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点的坐标表示所求量的目标函数,借助函数思想方法求最值【典型例题】例8.(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正方形EFGH 的中心为正方形ABCD 的中心,22AB =P EFGH -(A ,B ,C ,D 四点重合于点P ),则此四棱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 1286B 1285C .43D 15例9.(2022·江西南昌·三模(理))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22BC =13AA =,P 为矩形1111D C B A 内一动点,设二面角P AD C --为α,直线PB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β,若αβ=,则三棱锥11P A BC -体积的最小值是( ) A 2 B .321C 2D 32例10.(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如图,在四棱锥Q EFGH -中,底面是边长为22方形,4QE QF QG QH ====,M 为QG 的中点.过EM 作截面将此四棱锥分成上、下两部分,记上、下两部分的体积分别为1V ,2V ,则12V V 的最小值为( )A .12 B .13C .14D .15例11.(2022·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期中)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M ,N 分别为11A D ,11B C 的中点,E ,F 分别为棱AB ,CD 上的动点,则三棱锥M NEF -的体积( )A .存在最大值,最大值为83B .存在最小值,最小值为23C .为定值43D .不确定,与E ,F 的位置有关核心考点四:立体几何中的交线问题 【规律方法】 几何法 【典型例题】例12.(2022·浙江宁波·一模)在棱长均相等的四面体ABCD 中,P 为棱AD (不含端点)上的动点,过点A 的平面α与平面PBC 平行.若平面α与平面ABD ,平面ACD 的交线分别为m ,n ,则m ,n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例1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一个正四面体的棱长为2,则其外接球与以其一个顶点为球心,1为半径的球面所形成的交线的长度为___________.例14.(2022·福建福州·三模)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31A 为球心,半径为2的球面与底面ABCD 的交线的长度为___________.例15.(2022·陕西·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高三阶段练习(理))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DA ,DB ,DC 两两垂直,2DA DB DC ===D 为球心,1为半径作球,则该球的球面与四面体ABCD 各面交线的长度和为___.核心考点五:空间线段以及线段之和最值问题 【规律方法】几何法,利用几何体的性质,探求图形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二是代数法,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点的坐标表示所求量的目标函数,借助函数思想方法求最值【典型例题】例16.(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正三棱锥S ABC -2,外接球表面积为3π,2SA <点M ,N 分别是线段AB ,AC 的中点,点P ,Q 分别是线段SN 和平面SCM 上的动点,则AP PQ +的最小值为( ) A 262-B 62+C 32D 2例17.(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棱长为3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满足112A E EB =,点F 在平面1BC D 内,则1A F EF +的最小值为( )A 29B .6C 41D .7例18.(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AA =,3AB BC ==1cos 3ABC ∠=,P 是1A B 上的一动点,则1AP PC +的最小值为( )A 5B 7C .13+D .3核心考点六:空间角问题 【规律方法】1、用综合法求空间角的基本数学思想主要是转化与化归,即把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进而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然后通过解三角形求得.求解的一般步骤为:(1)作图:作出空间角的平面角.(2)证明:证明所给图形是符合题设要求的. (3)计算:在证明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结果. 简称:一作、二证、三算.2、用定义作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是“平移转化法”,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在特殊的位置上.3、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常见方法(1)作角法:作出斜线、垂线、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根据条件求出斜线与射影所成的角即为所求.(2)等积法:公式θ=sin hl,其中θ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h 是垂线段的长,是斜线段的长,其中求出垂线段的长(即斜线上的点到面的距离)既是关键又是难点,为此可构造三棱锥,利用等体积法来求垂线段的长.(3)证垂法:通过证明线面垂直得到线面角为90°. 4、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常有三种方法(1)棱上一点双垂线法:在棱上任取一点,过这点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2)面上一点三垂线法:自二面角的一个面上一点向另一面引垂线,再由垂足向棱作垂线得到棱上的点(即垂足),斜足与面上一点连线和斜足与垂足连线所夹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3)空间一点垂面法:自空间一点作与棱垂直的平面,截二面角得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典型例题】例19.(2022·浙江金华·高三期末)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为1ACD △内一点,且1113PB D ACD S S =△△,设直线PD 与11A C 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的取值范围为( )A .3⎡⎢⎣⎦B .3⎡⎤⎢⎥⎣⎦C .10,2⎡⎤⎢⎥⎣⎦D .1,12⎡⎤⎢⎥⎣⎦例20.(2022·浙江·效实中学模拟预测)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12AB AD CD BC ===,AC 交BD 于O 点,ABD △沿着直线BD 翻折成1A BD ,所成二面角1A BD C --的大小为θ,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1A BC θ∠≤B .1AOC θ∠≥ C .1A DC θ∠≤D .11A BC A DC θ∠+∠≥例21.(2022·浙江·湖州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如图,ABC 中,90C ∠=︒,1AC =,3BC =D 为AB 边上的中点,点M 在线段BD (不含端点)上,将BCM 沿CM 向上折起至'B CM △,设平面'B CM 与平面ACM 所成锐二面角为α,直线'MB 与平面AMC 所成角为β,直线MC 与平面'B CA 所成角为γ,则在翻折过程中,下列三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①3tan βα,②γβ≤,③γα>. A .①B .①②C .②③D .①③例22.(2022·浙江·高三专题练习)已知等边ABC ,点,E F 分别是边,AB AC 上的动点,且满足EF BC ∥,将AEF △沿着EF 翻折至P 点处,如图所示,记二面角P EF B --的平面角为α,二面角P FC B --的平面角为β,直线PF 与平面EFCB 所成角为γ,则( )A .αβγ≥≥B .αγβ≥≥C .βαγ≥≥D .βγα≥≥例2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三棱锥V ABC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长均相等,P 是棱VA 上的点(不含端点),记直线PB 与直线AC 所成的角为α,直线PB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β,二面角P AC B --的平面角是γ则三个角α,β,γ中最小的角是( ) A .αB .βC .γD .不能确定核心考点七:轨迹问题 【规律方法】解决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几何法.对于轨迹为几何体的问题,要抓住几何体中的不变量,借助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球)的定义;对于轨迹为平面上的问题,要利用降维的思想,熟悉平面图形(直线、圆、圆锥曲线)的定义.二是代数法(解析法).在图形中,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或平面直角坐标系.【典型例题】例24.(2022·北京·昌平一中高三阶段练习)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E ,F 分别为AB ,1BD 的中点,点M 在正方体的表面上运动,且满足FM DE ⊥,则下列命题:①点M 可以是棱AD 的中点; ②点M 的轨迹是菱形; ③点M 轨迹的长度为25 ④点M 5. 其中正确的命题个数为( ) A .1B .2C .3D .4例2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边长为2,点E ,F 分别为棱CD ,1DD 的中点,点P 为四边形11CDD C 内(包括边界)的一动点,且满足1B P ∥平面BEF ,则点P 的轨迹长为( ) A 2B .2C 2D .1例26.(2022·全国·模拟预测(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P A ⊥平面ABCD ,且2PA =,点E ,F ,G 分别为棱AB ,AD ,PC 的中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G ⊥平面PBDB .直线FG 和直线AC 所成的角为π3C .过点E ,F ,G 的平面截四棱锥P ABCD -所得的截面为五边形D .当点T 在平面ABCD 内运动,且满足AGT △的面积为12时,动点T 的轨迹是圆例27.(2022·浙江温州·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正方体1AC ,P 为平面11B BD 内一动点,设二面角11A BD P --的大小为α,直线1A P 与平面11BD A 所成角的大小为β.若cos sin βα=,则点P 的轨迹是( )A .圆B .抛物线C .椭圆D .双曲线例28.(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M 为BC 边的中点,点P 在底面A B C D ''''和侧面CDD C ''上运动并且使MAC PAC ''∠=∠,那么点P 的轨迹是( )A .两段圆弧B .两段椭圆弧C .两段双曲线弧D .两段抛物线弧核心考点八:以立体几何为载体的情境题 【规律方法】以立体几何为载体的情境题都跟图形有关,涉及在具体情境下的图形阅读,需要通过数形结合来解决问题.图形怎么阅读?一是要读特征,即从图形中读出图形的基本特征;二是要读本质,即要善于将所读出的信息进行提升,实现“图形→文字→符号”的转化;三是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阅读图形,将研究图形的本身特征和关注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四是要有运动观点,要“动手”去操作,动态地去阅读图形.【典型例题】例29.(2022·宁夏·平罗中学高三阶段练习(理))设P 为多面体M 的一个顶点,定义多面体M 在P 处的离散曲率为()()1223111 1.2,3,32k i Q PQ Q PQ Q PQ Q i k π-∠+∠+⋯+∠=⋯≥其中,为多面体M 的所有与点P 相邻的顶点,且平面12Q PQ ,23Q PQ ,……,1k Q PQ 遍及多面体M 的所有以P 为公共点的面如图是正四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若它们在各顶点处的离散曲率分别是a ,b ,c ,d ,则a ,b ,c ,d 的大小关系是( )A .a b c d >>>B .a b d c >>>C .b a d c >>>D .c d b a >>>例30.(2022·广东·广州市从化区第三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各种弯曲空间的运用,在数学上用曲率刻画空间弯曲性.规定:多面体的顶点的曲率等于2π与多面体在该点的面角之和的差(多面体的面的内角叫做多面体的面角,角度用弧度制),多面体面上非顶点的曲率均为零,多面体的总曲率等于该多面体各顶点的曲率之和.例如:正四面体在每个顶点有3个面角,每个面角是3π,所以正四面体在每个顶点的曲率为233πππ-⨯=,故其总曲率为4π.给出下列三个结论:①正方体在每个顶点的曲率均为2π; ②任意四棱锥的总曲率均为4π;③若某类多面体的顶点数V ,棱数E ,面数F 满足2V E F -+=,则该类多面体的总曲率是常数.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②③例31.(2022·辽宁·沈阳二十中三模)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数学家祖暅原提出了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意思是,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意一个平面所截,若截面面积都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运用祖暅原理计算球的体积时,构造一个底面半径和高都与球的半径相等的圆柱,与半球(如图①)放置在同一平面上,然后在圆柱内挖去一个以圆柱下底面圆心为顶点,圆柱上底面为底面的圆锥后得到一新几何体(如图②),用任何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它们时,可证得所截得的两个截面面积相等,由此可证明新几何体与半球体积相等,即2311122323V R R R R R πππ=⋅-⋅=球.现将椭圆22149x y +=绕y 轴旋转一周后得一橄榄状的几何体(如图③),类比上述方法,运用祖暅原理可求得其体积等于( )A .32πB .24πC .18πD .16π例32.(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将地球近似看作球体.设地球表面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θ,δ为此时太阳直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ϕ为该地的纬度值,如图.已知太阳每年直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即[]2326,2326δ''∈-︒︒.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汉白玉华表高为9.57米,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纬度为北纬395427'''︒,若某天的正午时刻,测得华表的影长恰好为9.57米,则该天的太阳直射纬度为( )A .北纬5527'''︒B .南纬5527'''︒C .北纬5533'''︒D .南纬5533'''︒核心考点九:翻折问题 【规律方法】1、处理图形翻折问题的关键是理清翻折前后长度和角度哪些发生改变,哪些保持不变.2、把空间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把握图形之间的关系,感悟数学本质. 【典型例题】例3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BCD △是以B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D △为等边三角形,2BD =,将ABD △沿对角线BD 翻折到PBD △在翻折的过程中,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BD PC ⊥B .DP 与BC 可能垂直C .直线DP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最大值是45︒D .四面体PBCD 3例34.(2022·浙江·杭州高级中学模拟预测)如图,已知矩形ABCD 的对角线交于点,,1E AB x BC ==,将ABD △沿BD 翻折,若在翻折过程中存在某个位置,使得ABCE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03x <≤B .02x <≤C .01x <≤D .06x ≤<例3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1,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为线段BC 上的动点(不含端点),将ABE 沿AE 翻折,使得二面角B AE D --为直二面角,得到图2所示的四棱锥B AECD -,点F 为线段BD 上的动点(不含端点),则在四棱锥B AECD -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E 、C 、F 四点一定共面 B .存在点F ,使得CF ∥平面BAEC .侧面BEC 与侧面BAD 的交线与直线AD 相交 D .三棱锥B ADC -的体积为定值例36.(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已知直角梯形ABCD 满足:AD ∥BC ,CD ⊥DA ,且△ABC 为正三角形.将△ADC 沿着直线AC 翻折至△AD 'C 如图,且AD BD CD '''<<,二面角D AB C '﹣﹣、D BC A '﹣﹣、D AC B '﹣﹣的平面角大小分别为α,β,γ,直线D A ',D B ',D C '与平面ABC 所成角分别是θ1,θ2,θ3,则( )A .123θθθαγβ>>,>>B .123θθθαβγ<<,>>C .123θθθαβγ>>,<<D .123θθθαβγ<<,<<【新题速递】1.(2022·安徽·高三阶段练习)如图,在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ABCD 中,点111,,B C D 分别在棱,,AB AC AD 上,且平面111B C D 平面1,BCD A 为BCD △内一点,记三棱锥1111A B C D -的体积为V ,设1AD x AD=,关于函数()V f 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220,,,133x x ⎛⎫⎛⎫∀∈∃∈ ⎪ ⎪⎝⎭⎝⎭,使得()()21f x f x =B .函数()f x 在1,12⎛⎫⎪⎝⎭上是减函数C .函数()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12x =对称 D .()00,1x ∃∈,使得()016A BCD f x V ->(其中A BCD V -为四面体ABCD 的体积)2.(2022·重庆市长寿中学校高三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BCEF 中,90,CBF BCE A ∠∠==、D 分别是BF 、CE 上的点,//AD BC ,且22AB DE BC AF ===(如图1).将四边形ADEF 沿AD 折起,连接BE BF CE 、、(如图2).在折起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个数是( )①AC //平面BEF ; ②B C E F 、、、四点不可能共面;③若EF CF ⊥,则平面ADEF ⊥平面ABCD ; ④平面BCE 与平面BEF 可能垂直. A .1B .2C .3D .43.(2022·四川·成都市第二十中学校一模(理))如图, 在棱长为 2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G H P 、、、、均为所在棱的中点,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①棱 AB 上一定存在点Q , 使得1QC D Q ⊥ ②三棱锥F EPH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8π③过点 E F G ,,作正方体的截面, 则截面面积为33④设点 M 在平面11BB C C 内, 且1//A M 平面AGH , 则1A M 与AB 所成角的余弦值的最大22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4.(2022·四川·成都市锦江区嘉祥外国语高级中学有限责任公司模拟预测(文))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N 为11B C 的中点,点P 在正方体各棱及表面上运动且满足AP CN ⊥,则点P 轨迹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 )A .25B .42C .23D .45.(2022·上海市实验学校高三阶段练习)直线m ⊥平面α,垂足是O ,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4,点C 在平面α上运动,点B 在直线m 上运动,则点O 到直线AD 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A .425425⎡-+⎢⎣⎦B .222,222⎡⎤⎣⎦C .322322⎡-+⎢⎣⎦D .322,322⎡⎤⎣⎦6.(2022·湖南·模拟预测)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是4,侧棱长是6,M ,N 分别为1BB ,1CC 的中点,若点P 是三棱柱内(含棱柱的表面)的动点,MP ∥平面1AB N ,则动点P 的轨迹面积为( ) A .53B .5C 39D 267.(2022·山西·高三阶段练习)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顶点都在表面积为12π的球面上,过球心O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为一菱形,记该菱形截面为S ,点P 是正方体表面上一点,则以截面S 为底面,以点P 为顶点的四棱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 A .83B .73C .2D .538.(2022·浙江·高三阶段练习)在OAB △中,OA AB =,120OAB ∠=︒.若空间点P 满足1=2PABOABSS ,则直线OP 与平面OAB 所成角的正切的最大值是( )A .13B .12C 3D .19.(多选题)(2022·云南曲靖·高三阶段练习)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点P 为侧面11BCC B 内一点,则( )A .当1113C P C B =时,异面直线CP 与A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B .当11(01)C P C B λλ=<<时,四面体1D ACP 的体积为定值C .当点P 到平面ABCD 的距离等于到直线11A B 的距离时,点P 的轨迹为拋物线的一部分 D .当1112C P C B =时,四面体BCDP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3π10.(多选题)(2022·辽宁·本溪高中高三阶段练习)如图,矩形BDEF 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2AD DE ==,G 为线段AE 上的动点,则( )A .AE CF ⊥B .多面体ABCDEF 的体积为83C .若G 为线段AE 的中点,则GB //平面CEFD .点M ,N 分别为线段AF ,AC 上的动点,点T 在平面BCF 内,则MT NT +43 11.(多选题)(2022·广东·东涌中学高三期中)如图,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E ,F ,G 分别为AB ,AD ,1BB 的中点,点P 在11A C 上,//AP 平面EFG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点P 为11A C 的中点B .三棱锥P EFG -的体积为148C .直线1BB 与平面EFG 3D .过点E 、F 、G 作正方体的截面,所得截面的面积是3312.(多选题)(2022·安徽·阜阳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已知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C =,其高3AD =,E 为线段BD 的中点,将ABC 沿AD 折成大小为32ππθθ⎛⎫< ⎪⎝⎭的二面角,连接BC ,形成四面体A BCD -,动点P 在ACD 内(含边界),且//PE 平面ABC ,则在θ变化的过程中( )A .AD BC ⊥B .E 点到平面ADC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322C .点P 在ADC △2D .当BP AC ⊥时,BP 与平面ADC 所成角的正切值的取值范围为)22,⎡+∞⎣13.(多选题)(2022·江苏省泰兴中学高三阶段练习)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内部有一圆柱12O O ,此圆柱恰好以直线1AC 为轴,且圆柱上下底面分别与正方体中以1A C ,为公共点的3个面都有一个公共点,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A .在正方体1111ABCD ABCD -内作与圆柱12O O 3B .无论点1O 在线段1AC 上如何移动,都有11BO B C ⊥C .圆柱12O O 的母线与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所有的棱所成的角都相等D .圆柱12O O 外接球体积的最小值为π6 14.(多选题)(2022·江苏盐城·高三阶段练习)已知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2球的球心为O .点E 满足(01)AE AB λλ=<<,(01)CF CD μμ=<<,过点E 作平面α平行于AC 和BD ,平面α分别与该正四面体的棱BC ,CD ,AD 相交于点M ,G ,H ,则( )A .四边形EMGH 的周长为是变化的B .四棱锥A EMGH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6481 C .当14λ=时,平面α截球O 47 D .当12λμ==时,将正四面体ABCD 绕EF 旋转90︒后与原四面体的公共部分体积为43 15.(2022·安徽·石室中学高三阶段练习)已知三棱锥V ABC -的高为3D E F ,,,分别为VC VA VB ,,的中点,若平面ABD ,平面BCE ,平面ACF 相交于O 点,则O 到平面ABC 的距离h 为___________.16.(2022·北京八十中高三期末)如图,在正方体ABCD —1111D C B A 中,E 为棱11B C 的中点.动点P 沿着棱DC 从点D 向点C 移动,对于下列四个结论:。

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之基本立体图形(精讲)(必修第二册)(教师版含解析)

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之基本立体图形(精讲)(必修第二册)(教师版含解析)

8.1 基本立体图形(精讲)思维导图常见考法考法一多面体【例1】(2020·全国课时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由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是棱锥B.有两个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C.如果一个棱锥的各个侧面都是等边三角形,那么这个棱锥可能为六棱锥D.如果一个棱柱的所有面都是长方形,那么这个棱柱是长方体【答案】D【解析】选项A,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围成的多面体是棱锥,即其余各面的三角形必须有公共的顶点,故选项A错误;选项B,棱台是由棱锥被平行于棱锥底面的平面所截而得的,而有两个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不一定是棱台,因为它的侧棱延长后不一定交于一点,故选项B错误;选项C,当棱锥的各个侧面的共顶点的角之和是360 时,各侧面构成平面图形,构不成棱锥,由此推导出这个棱锥不可能为六棱锥,即选项C错误;选项D,若每个侧面都是长方形,则说明侧棱与底面垂直,又底面也是长方形,符合长方体的定义,即选项D正确.故选:D.【举一反三】1.(多选)(2020·全国专题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四棱锥的四条侧棱都相等B.五棱锥只有五条棱C.一个棱柱至少有五个面D.棱台的各侧棱延长后交于一点【答案】CD【解析】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它的侧棱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A错误;五棱锥除了五条侧棱外,底面上还有五条棱,故共10条棱,B错误;一个棱柱最少有三个侧面,两个底面,故至少有五个面,C正确;棱台是由平行于棱锥底面的截面截得,故棱台的各侧棱延长后交于一点,D正确.故选:CD.2.(2021·安徽蚌埠市)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棱柱的每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B.一个棱柱至少有五个面C.棱柱有且只有两个面互相平行D.棱柱的侧面都是矩形【答案】B【解析】对于A,棱柱的上下底面可以是三角形或者是梯形,故A不正确;对于B,面最少的就是三棱柱,共有五个面,B正确;对于C,长方体是棱柱,但是上下、左右、前后都是互相平行的,C不正确;对于D,斜棱柱的侧面可以不是矩形,D错误.3.(2020·利川市第五中学)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是直棱柱B.底面为正多边形,且有相邻两个侧面与底面垂直的棱柱是正棱柱C.侧面都是矩形的四棱柱是长方体D.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的棱锥是正棱锥【答案】B【解析】对于A,根据直棱柱的概念,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是直棱柱,有两个侧面是矩形的棱柱可能是斜棱柱,只有相邻的两个侧面是矩形时,才是直棱柱,故A不正确;对于B,有相邻两个侧面与底面垂直的棱柱,可知侧棱垂直于底面,又底面为正多边形,故B正确;对于C,侧面都是矩形的直棱柱,底面不是矩形,不是长方体,故C不正确;对于D,侧面都是等腰三角形,但底面不是正多边形的棱锥不是正棱锥,故D不正确.故选:B考法二旋转体【例2】(2020·山东济宁市)给出下列命题:①圆柱的母线与它的轴可以不平行;②圆锥的顶点、圆锥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及底面圆的圆心三点的连线都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③在圆台的上、下两底面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台的母线;④圆柱的任意两条母线所在的直线是互相平行的.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由圆柱的母线无论旋转到什么位置都与轴平行,故①错误;圆锥是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一周形成的,故②正确;③中连接的线可能存在与轴异面的情况,而圆台的母线与轴共面,故③错误;④由于圆柱中任意母线均与轴平行,故其中任意两条母线相互平行,故④正确;综上可知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举一反三】1.(2020·全国课时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锥B.以直角梯形的一腰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台C.圆柱、圆锥、圆台的底面都是圆面D.一个平面截圆锥,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答案】C【解析】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圆锥,以斜边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是是两个同底圆锥的组合体,A错;以直角梯形的直角腰所在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得的旋转体才是圆台,B错;圆柱、圆锥、圆台的底面都是圆面,正确;平行于圆锥底面平面截圆锥,得到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如果截面不平行于底面,则截得的不是圆锥和圆台,D错.故选:C.2.(2021·湖南衡阳市)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半圆弧以其直径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曲面叫做球B.直角三角形绕一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得到的旋转体是圆锥C.夹在圆柱的两个平行截面间的几何体还是一个旋转体D.用一个平面截圆锥底面与截面组成的部分是圆台【答案】B【解析】因为半圆弧以其直径为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曲面叫做球面,球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球,故A错误;当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所在直线为轴旋转时,其余各边旋转形成的面所围成的几何体是圆锥,故B正确;当两个平行截面不平行于上、下两个底面时,两个平行截面间的几何体不是旋转体,故C错误;圆锥的截面不与底面平行时,圆锥底面与截面组成的部分不是圆台,故D错误.故选:B.3.(2020·全国课时练习)给出下列命题:①在圆柱的上、下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柱的母线;②圆锥的顶点与底面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连线是圆锥的母线;③在圆台的上、下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则这两点的连线是圆台的母线;④圆柱的任意两条母线所在的直线是互相平行的;⑤圆台所有母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答案】D【解析】由于圆柱母线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且与旋转轴平行,而在圆柱的上、下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这两点的连线与旋转轴不一定平行,故①错误,④正确;由圆锥母线的定义知②正确;在圆台的上、下底面的圆周上各取一点,这两点的连线不一定是母线,且圆台所有母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故③错误,⑤正确.故选:D.考法三组合体【例3】(2020·浙江省东阳中学)如图所示的组合体,其结构特征是( )A.由两个圆锥组合成的B.由两个圆柱组合成的C.由一个棱锥和一个棱柱组合成的D.由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组合成的【答案】D【解析】由图知:该组合体是由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组合成的,故选:D【举一反三】1.(2020·台州市三梅中学)如图的组合体是由( )组合而成.A.两个棱柱B.棱柱和圆柱C.圆柱和棱台D.圆锥和棱柱【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该组合体由圆柱和六棱柱组合而成,故选:B2.(2021·全国课时练习)将一个等腰梯形绕着它的较长的底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的几何体是由( )A.一个圆台、两个圆锥构成B.两个圆台、一个圆锥构成C.两个圆柱、一个圆锥构成D.一个圆柱、两个圆锥构成【答案】D【解析】旋转体如图,中间是一个圆柱,两端是相同的圆锥构成,故选D.3.(2021·江苏课时练习)观察下列四个几何体,其中可看作是由两个棱柱拼接而成的是________(填序号).【答案】①④【解析】①可看作由一个四棱柱和一个三棱柱组合而成,④可看作由两个四棱柱组合而成.②③显然不是棱柱拼接而成.故答案为:①④考法四截面问题【例4】(多选)(2021·凯里市第三中学)用一个平面截一个正方体,截面图形可以是( ) A.三角形B.等腰梯形C.五边形D.正六边形【答案】ABCD【解析】如图所示:三角形等腰梯形五边形正六边形故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面可能是三角形、等腰梯形、五边形、正六边形,故选:ABCD.【举一反三】1.(多选)(2021·福建三明市)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关于截面的形状,下列可能的是( ) A.正三角形B.正四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答案】ABD【解析】如图(1),截面为三角形1BDC,故A正确.如图(2),截面为正方形PQRS,其中,,,P Q R S为所在棱的中点,故B正确.如图(3),截面为正六边形EFGHIJ,其中,,,,,E F G H I J为所在棱的中点,故D正确.如图(4),因为平面11//ADD A 平面11BCC B ,平面KLMNO ⋂平面11=BCC B MN , 平面KLMNO ⋂平面11=ADD A KO ,故//KO MN ,若截面为正五边形,则KO MN =,故四边形OKMN 为平行四边形, 但正五边形中不可能存在过4个顶点的平行四边形,故C 错误.故选:ABD.2.(2021·安徽芜湖市)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AB ,AD 中点分别为E ,F ,若过EF 的平面截该正方体所得的截面是一个五边形,则该五边形周长的最大值为( )A .2213+B .213+C .3225+D .325+【答案】A【解析】将面11BCC B 展开与面11ABB A 处于同一平面要使1l E QC C Q FH H +++最大,则沿面1C QEFH 切才能保证五点共面, 在1Rt ECC △中,112,12CC BC BE AB ====,此时()22122113EQ QC +=++=,又113FH HC EQ QC +=+=. ∴周长()122213EF EQ QC =++=+ 故选:A。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题及解析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题及解析

高中立体几何典型500题及解析(二)(51~100题)51. 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BC=CD=DA=DB=AC,M 、N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

求:AM 及CN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解析:(1)连接DM,过N 作NE∥AM 交DM 于E ,则∠CNE 为AM 及CN 所成的角。

∵N 为AD 的中点, NE∥AM 省 ∴NE=21AM 且E 为MD 的中点。

设正四面体的棱长为1, 则NC=21·23= 43且ME=21MD=43 在Rt△MEC 中,CE 2=ME 2+CM 2=163+41=167∴cos ∠CNE=3243432167)43()43(222222-=⋅⋅-+=⋅⋅-+NECN CE NE CN ,又∵∠CNE ∈(0, 2π)∴异面直线AM 及C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2.注:1、本题的平移点是N ,按定义作出了异面直线中一条的平行线,然后先在△CEN 外计算CE 、CN 、EN 长,再回到△CEN 中求角。

2、作出的角可能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可能是它的邻补角,在直观图中无法判定,只有通过解三角形后,根据这个角的余弦的正、负值来判定这个角是锐角(也就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或钝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邻补角)。

最后作答时,这个角的余弦值必须为正。

52. .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BC 、AD 上的点,已知AB=4,CD=20,EF=7, 。

求异面直线AB 及CD 所成的角。

解析:在BD 上取一点G ,使得,连结EG 、FG 在ΔBCD 中,,故EG//CD ,并且, 所以,EG=5;类似地,可证FG//AB ,且, 故FG=3,在ΔEFG 中,利用余弦定理可得 cos ∠FGE=215327532222222-=⋅⋅-+=⋅⋅-+GF EG EF GF EG ,故∠FGE=120°。

另一方面,由前所得EG//CD ,FG//AB ,所以EG 及FG 所成的锐角等于AB 及CD 所成的角,于是AB 及CD 所成的角等于60°。

专题08 立体几何解答题常考全归类(精讲精练)(原卷版)

专题08 立体几何解答题常考全归类(精讲精练)(原卷版)

专题08 立体几何解答题常考全归类【命题规律】空间向量是将空间几何问题坐标化的工具,是常考的重点,立体几何解答题的基本模式是论证推理与计算相结合,以某个空间几何体为依托,分步设问,逐层加深.解决这类题目的原则是建系求点、坐标运算、几何结论.作为求解空间角的有力工具,通常在解答题中进行考查,属于中等难度.【核心考点目录】核心考点一:非常规空间几何体为载体核心考点二: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核心考点三:立体几何折叠问题核心考点四:立体几何作图问题核心考点五:立体几何建系繁琐问题核心考点六:两角相等(构造全等)的立体几何问题核心考点七:利用传统方法找几何关系建系核心考点八:空间中的点不好求核心考点九:创新定义【真题回归】1.(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2,,AA AB AC AA AB AC AB ===⊥⊥,D 为11A B 的中点,E 为1AA 的中点,F 为CD 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ABC ;(2)求直线BE 与平面1CC D 所成角的正弦值;(3)求平面1ACD 与平面1CC D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2.(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四面体ABCD 中,,,AD CD AD CD ADB BDC ⊥=∠=∠,E 为AC 的中点.(1)证明:平面BED ⊥平面ACD ;(2)设2,60AB BD ACB ==∠=︒,点F 在BD 上,当AFC △的面积最小时,求CF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3.(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已知ABCD 和CDEF 都是直角梯形,//AB DC ,//DC EF ,5AB =,3DC =,1EF =,60BAD CDE ∠=∠=︒,二面角F DC B --的平面角为60︒.设M ,N 分别为,AE BC 的中点.(1)证明:FN AD ⊥;(2)求直线BM 与平面ADE 所成角的正弦值.4.(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PO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PA PB =,AB AC ⊥,E 是PB 的中点.(1)证明://OE 平面PAC ;(2)若30ABO CBO ∠=∠=︒,3PO =,5PA =,求二面角C AE B --的正弦值.5.(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四面体ABCD 中,,,AD CD AD CD ADB BDC ⊥=∠=∠,E 为AC 的中点.(1)证明:平面BED ⊥平面ACD ;(2)设2,60AB BD ACB ==∠=︒,点F 在BD 上,当AFC △的面积最小时,求三棱锥F ABC -的体积.6.(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底面,,1,2,ABCD CD AB AD DC CB AB DP =====∥(1)证明:BD PA ⊥;(2)求PD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7.(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面11BCC B 为正方形,平面11BCC B ⊥平面11ABB A ,2AB BC ==,M ,N 分别为11A B ,AC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11BCC B ;(2)再从条件①、条件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求直线AB 与平面BMN 所成角的正弦值. 条件①:AB MN ⊥;条件②:BM MN =.注:如果选择条件①和条件②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8.(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4,1A BC 的面积为(1)求A 到平面1A BC 的距离;(2)设D 为1A C 的中点,1AA AB =,平面1A BC ⊥平面11ABB A ,求二面角A BD C --的正弦值.【方法技巧与总结】1、用综合法求空间角的基本数学思想主要是转化与化归,即把空间角转化为平面角,进而转化为三角形的内角,然后通过解三角形求得.求解的一般步骤为:(1)作图:作出空间角的平面角.(2)证明:证明所给图形是符合题设要求的.(3)计算:在证明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结果.简称:一作、二证、三算.2、用定义作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是“平移转化法”,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在特殊的位置上.3、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常见方法(1)作角法:作出斜线、垂线、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组成的直角三角形,根据条件求出斜线与射影所成的角即为所求.(2)等积法:公式θ=sin h l,其中θ是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h 是垂线段的长,是斜线段的长,其中求出垂线段的长(即斜线上的点到面的距离)既是关键又是难点,为此可构造三棱锥,利用等体积法来求垂线段的长.(3)证垂法:通过证明线面垂直得到线面角为90°.4、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常有三种方法(1)棱上一点双垂线法:在棱上任取一点,过这点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2)面上一点三垂线法:自二面角的一个面上一点向另一面引垂线,再由垂足向棱作垂线得到棱上的点(即垂足),斜足与面上一点连线和斜足与垂足连线所夹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3)空间一点垂面法:自空间一点作与棱垂直的平面,截二面角得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核心考点】核心考点一:非常规空间几何体为载体【规律方法】关键找出三条两两互相垂直的直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典型例题】例1.(2022·陕西安康·统考一模)如图,已知AB 为圆锥SO 底面的直径,点C 在圆锥底面的圆周上,2BS AB ==,6BAC π∠=,BE 平分SBA ∠,D 是SC 上一点,且平面DBE ⊥平面SAB .(1)求证:SA BD ⊥;(2)求二面角E BD C --的正弦值.例2.(2022·安徽·校联考二模)如图,将长方形11OAAO (及其内部)绕1OO 旋转一周形成圆柱,其中11,2OA O O ==,劣弧11A B 的长为,6AB π为圆O 的直径.(1)在弧AB 上是否存在点C (1,C B 在平面11OAAO 的同侧),使1BC AB ⊥,若存在,确定其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求平面11A O B 与平面11B O B 夹角的余弦值.例3.(2022·山东东营·胜利一中校考模拟预测)如图,,AB CD 分别是圆台上、下底面的直径,且AB CD ,点E 是下底面圆周上一点,AB =(1)证明:不存在点E 使平面AEC ⊥平面ADE ;(2)若4DE CE ==,求二面角D AE B --的余泫值.例4.(2022·河北·统考模拟预测)如图,在圆台1OO 中,上底面圆1O 的半径为2,下底面圆O 的半径为4,过1OO 的平面截圆台得截面为11ABB A ,M 是弧AB 的中点,MN 为母线,cos NMB ∠=(1)证明:1AB ⊥平面1AOM ; (2)求二面角M NB A --的正弦值.核心考点二:立体几何探索性问题【规律方法】与空间向量有关的探究性问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探究线面的位置关系;另一类是探究线面角或二面角满足特定要求时的存在性问题.处理原则: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引入参数(有些是题中已给出),设出关键点的坐标,然后探究这样的点是否存在,或参数是否满足要求,从而作出判断.【典型例题】例5.(2022·上海虹口·统考一模)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ABC 是以AC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侧面11AAC C 为菱形,点1A 在底面上的投影为AC 的中点D ,且2AB =.(1)求证:1BD CC ⊥;(2)求点C 到侧面11AA B B 的距离;(3)在线段11A B 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直线DE 与侧面11AA B B 请求出1A E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6.(2022春·山东·高三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B C 为等边三角形,四边形11AA B B 为菱形,AC BC ⊥,4AC =,3BC =.(1)求证:11AB AC ⊥;(2)线段1CC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得平面1AB E 与平面ABC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14?若存在,求出点E 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7.(2022春·黑龙江绥化·高三海伦市第一中学校考期中)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2,BC =1,E 是DC 的中点,将DAE 沿AE 折起,使得点D 到达点P 的位置,且PB =PC ,如图2所示.F 是棱PB 上的一点.(1)若F 是棱PB 的中点,求证://CF 平面P AE ;(2)是否存在点F ,使得二面角F AE C --?若存在,则求出PF FB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8.(2022·广东韶关·统考一模)已知矩形ABCD 中,4AB =,2BC =,E 是CD 的中点,如图所示,沿BE 将BCE 翻折至BFE △,使得平面BFE ⊥平面ABCD .(1)证明:BF AE ⊥;(2)若(01)DP DB λλ=<<是否存在λ,使得PF 与平面DEF 求出λ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核心考点三:立体几何折叠问题【规律方法】1、处理图形翻折问题的关键是理清翻折前后长度和角度哪些发生改变,哪些保持不变.2、把空间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把握图形之间的关系,感悟数学本质.【典型例题】例9.(2022春·江苏南通·高三期中)已知梯形ABCD 中,//AD BC ,π2∠=∠=ABC BAD ,24AB BC AD ===,E ,F 分别是AB ,CD 上的点,//EF BC ,AE x =,G 是BC 的中点,沿EF 将梯形ABCD 翻折,使平面AEFD ⊥平面EBCF .(1)当2x =时①求证:BD EG ⊥;②求二面角D BF C --的余弦值;(2)三棱锥D FBC -的体积是否可能等于几何体ABE FDC -体积的一半?并说明理由.例10.(2022春·辽宁·高三辽宁实验中学校考期中)如图1,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DC ,AB DC ∥,142AD DC CB AB ====,E 是AB 的中点.将△BCE 沿CE 翻折至△PCE ,使得2DP =,如图2所示.(1)证明:DP CE ⊥;(2)求直线DE 与平面P AD 所成角的正弦值.例11.(2022春·湖南长沙·高三宁乡一中校考期中)如图,平面五边形P ABCD 中,PAD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D BC ,AB =2BC =2,AB BC ⊥,将PAD 沿AD 翻折成四棱锥P -ABCD ,E 是棱PD 上的动点(端点除外),F ,M 分别是AB ,CE 的中点,且PC =(1)证明:AB FM ⊥;(2)当直线EF 与平面P AD 所成的角最大时,求平面ACE 与平面P AD 夹角的余弦值.例12.(2022·四川雅安·统考模拟预测)如图①,ABC 为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E ,F 分别为AB ,AC 上靠近A 的三等分点,现将AEF △沿EF 折起,使点A 翻折至点P 的位置,且二面角P EF C --的大小为120°(如图②).(1)在PC 上是否存在点H ,使得直线//FH 平面PBE ?若存在,确定点H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求直线PC 与平面PBE 所成角的正弦值.核心考点四:立体几何作图问题 【规律方法】(1)利用公理和定理作截面图(2)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作平行线 (3)利用平面与平面垂直作平面的垂线 【典型例题】例13.(2022·贵州·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已知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ABCD 是菱形,112CD CC AC ===,3DCB π∠=且113cos cos 4C CD C CB ∠=∠=.(1)试在平面ABCD 内过点C 作直线l ,使得直线//l 平面1C BD ,说明作图方法,并证明:直线11//l B D ; (2)求点C 到平面1A BD 的距离.例14.(2022秋·河北石家庄·高一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校考期中)如图为一块直四棱柱木料,其底面ABCD 满足:AB AD ⊥,AD BC ∥.(1)要经过平面11CC D D 内的一点P 和棱1BB 将木料锯开,在木料表面应该怎样画线?(借助尺规作图,并写出作图说明,无需证明)(2)若2AD AB ==,11BC AA ==,当点P 是矩形11CDD C 的中心时,求点1D 到平面1APB 的距离.例1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多面体ABCDEF 中,面FAB ⊥面ABCD ,FAB 为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F BC ,且332EF BC ==,H ,G 分别为CE ,CD 的中点.(1)求二面角C FH G --的余弦值;(2)作平面FHG 与平面ABCD 的交线,记该交线与直线AB 交点为P ,写出APAB的值(不需要说明理由,保留作图痕迹).例16.(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23DAB π∠=.ACBD O =,且PO ⊥平面ABCD ,PO =点,F G 分别是线段.PB PD 上的中点,E 在PA 上.且3PA PE =.(Ⅰ)求证://BD 平面EFG ;(Ⅰ)求直线AB 与平面EFG 的成角的正弦值;(Ⅰ)请画出平面EFG 与四棱锥的表面的交线,并写出作图的步骤.核心考点五:立体几何建系繁琐问题 【规律方法】 利用传统方法解决 【典型例题】例17.如图,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11BB C C 是矩形,M ,N 分别为BC ,11B C 的中点,P 为AM 上一点.过11B C 和P 的平面交AB 于E ,交AC 于F . (1)证明:1//AA MN ,且平面⊥1A AMN 平面11EB C F ;(2)设O 为△111A B C 的中心.若//AO 平面11EB C F ,且=AO AB ,求直线1B E 与平面1A 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例18.如图,在锥体-P ABCD 中,ABCD 是边长为1的菱形,且∠=︒60DAB ,==PA PD ,=2PB ,E ,F 分别是BC ,PC 的中点(1)证明:⊥AD 平面DEF (2)求二面角--P AD B 的余弦值.例19.(2022春·福建南平·高三校考期中)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AC ⊥,1B C ⊥平面ABC ,E 、F 分别是棱AC 、11A B 的中点.(1)设G 为11B C 的中点,求证://EF 平面11BCC B ;(2)若2AB AC ==,直线1BB 与平面1ACB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求多面体1B EFGC -的体积V .核心考点六:两角相等(构造全等)的立体几何问题 【规律方法】 构造垂直的全等关系 【典型例题】例20.如图,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11BB C C 是矩形,M ,N 分别为BC ,11B C 的中点,P 为AM 上一点.过11B C 和P 的平面交AB 于E ,交AC 于F . (1)证明:1//AA MN ,且平面⊥1A AMN 平面11EB C F ;(2)设O 为△111A B C 的中心.若//AO 平面11EB C F ,且=AO AB ,求直线1B E 与平面1A A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例21.如图,在锥体-P ABCD 中,ABCD 是边长为1的菱形,且∠=︒60DAB ,==PA PD ,=2PB ,E ,F 分别是BC ,PC 的中点(1)证明:⊥AD 平面DEF (2)求二面角--P AD B 的余弦值.核心考点七:利用传统方法找几何关系建系【规律方法】利用传统方法证明关系,然后通过几何关系建坐标系. 【典型例题】例22.如图:长为3的线段PQ 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垂直相交于其中心()O PO OQ >. (1)若二面角P AB Q --的正切值为3-,试确定O 在线段PQ 的位置;(2)在(1)的前提下,以P ,A ,B ,C ,D ,Q 为顶点的几何体PABCDQ 是否存在内切球?若存在,试确定其内切球心的具体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23.在四棱锥P ABCD -中,E 为棱AD 的中点,PE ⊥平面ABCD ,//AD BC ,90ADC ∠=︒,2ED BC ==,3EB =,F 为棱PC 的中点.(Ⅰ)求证://PA 平面BEF ;(Ⅰ)若二面角F BE C --为60︒,求直线PB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例24.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 AC ⊥,2AB AC ==,侧面11BCC B 为矩形,123A AB π∠=,二面角1A BC A --的正切值为12. (Ⅰ)求侧棱1AA 的长;(Ⅰ)侧棱1CC 上是否存在点D ,使得直线AD 与平面1A BC ,若存在,判断点的位置并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核心考点八:空间中的点不好求 【规律方法】 方程组思想 【典型例题】例25.(2022·江苏南京·模拟预测)已知三棱台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143,且π2ABC ∠=,1A C ⊥平面11BB C C . (1)证明:平面11A B C ⊥平面111A B C ;(2)若11AC B C =,11112A B B C ==,求二面角1B AA C --的正弦值.例26.(2022春·浙江·高三浙江省新昌中学校联考期中)如图,在四棱台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3DAB π∠=,平面11BDD B ⊥平面ABCD ,点1,O O 分别为11,B D BD 的中点,1111,,O B A AB O BO ∠∠=均为锐角.(1)求证:1AC BB ⊥;(2)若异面直线CD 与1AA ,四棱锥1A ABCD -的体积为1,求二面角1B AA C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例27.(2022春·辽宁沈阳·高三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校考期中)如图,在几何体ABCDE 中,底面ABC 为以AC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平面ABC ⊥平面ACD ,平面ABC ⊥平面,//BCE DE 平面,ABC AD DE ⊥.(1)证明;DE ⊥平面ACD ;(2)若22AC CD ==,设M 为棱BE 的中点,求当几何体ABCDE 的体积取最大值时,AM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核心考点九:创新定义 【规律方法】以立体几何为载体的情境题都跟图形有关,涉及在具体情境下的图形阅读,需要通过数形结合来解决问题.图形怎么阅读一是要读特征,即从图形中读出图形的基本特征;二是要读本质,即要善于将所读出的信息进行提升,实现“图形→文字→符号”的转化;三是要有问题意识,带着问题阅读图形,将研究图形的本身特征和关注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四是要有运动观点,要“动手”去操作,动态地去阅读图形.【典型例题】例28.(2022·安徽合肥·合肥一六八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已知顶点为S 的圆锥面(以下简称圆锥S )与不经过顶点S 的平面α相交,记交线为C ,圆锥S 的轴线l 与平面α所成角θ是圆锥S 顶角(圆S 轴截面上两条母线所成角θ的一半,为探究曲线C 的形状,我们构建球T ,使球T 与圆锥S 和平面α都相切,记球T 与平面α的切点为F ,直线l 与平面α交点为A ,直线AF 与圆锥S 交点为O ,圆锥S 的母线OS 与球T 的切点为M ,OM a =,MS b =.(1)求证:平面SOA ⊥平面α,并指出a ,b ,θ关系式; (2)求证:曲线C 是抛物线.例29.(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类比于二维平面中的余弦定理,有三维空间中的三面角余弦定理;如图1,由射线PA ,PB ,PC 构成的三面角-P ABC ,APC α∠=,BPC β∠=,APB γ∠=,二面角A PC B --的大小为θ,则cos cos cos sin sin cos γαβαβθ=+.(1)当α、π0,2β⎛⎫∈ ⎪⎝⎭时,证明以上三面角余弦定理;(2)如图2,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平面11AA C C ⊥平面ABCD ,160A AC ∠=︒,45BAC ∠=︒, ①求1A AB ∠的余弦值;②在直线1CC 上是否存在点P ,使//BP 平面11DA C ?若存在,求出点P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30.(2022·全国·校联考模拟预测)蜂房是自然界最神奇的“建筑”之一,如图1所示.蜂房结构是由正六棱柱截去三个相等的三棱锥H ABC -,J CDE -,K EFA -,再分别以AC ,CE ,EA 为轴将ACH ∆,CEJ ∆,EAK ∆分别向上翻转180︒,使H ,J ,K 三点重合为点S 所围成的曲顶多面体(下底面开口),如图2所示.蜂房曲顶空间的弯曲度可用曲率来刻画,定义其度量值等于蜂房顶端三个菱形的各个顶点的曲率之和,而每一顶点的曲率规定等于2π减去蜂房多面体在该点的各个面角之和(多面体的面角是多面体的面的内角,用弧度制表示).(1)求蜂房曲顶空间的弯曲度;(2)若正六棱柱的侧面积一定,当蜂房表面积最小时,求其顶点S 的曲率的余弦值.【新题速递】1.(2022·重庆沙坪坝·重庆八中校考模拟预测)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BC CC =,1AC AB =.(1)证明:平面1ABC ⊥平面11BCC B ;(2)若BC =,1AB B C =,160CBB ∠=︒,求直线1BA 与平面111A B C 所成角的正弦值.2.(2022·四川达州·统考一模)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12AB AC BB ===,,160ABB ∠=.(1)证明: 1AB B C ⊥;(2)若12B C =,求1AC 与平面1BCB 所成角的正弦值.3.(2022·陕西宝鸡·统考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且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已知2,1,PA AB AD AC E ====是PB 中点.(1)求证:平面PBC ⊥平面ACE ;(2)求平面PAD 与平面ACE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4.(2022·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如图,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菱形,平面PBC ⊥平面ABCD ,30,ACD E ∠=为AD 的中点,点F 在PA 上,3AP AF =.(1)证明:PC //平面BEF ;(2)若PDC PDB ∠∠=,且PD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45,求平面AEF 与平面BEF 夹角的余弦值.5.(2022·上海奉贤·统考一模)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已知BA BD CA CD ===.点E 是AD 中点.(1)求证:AD ⊥平面BEC ;(2)已知95,arccos,625AB BDC AD ∠===,作出二面角D BC E --的平面角,并求它的正弦值.6.(2022·上海浦东新·统考一模)如图,三棱锥-P ABC 中,侧面P AB 垂直于底面ABC ,PA PB =,底面ABC 是斜边为AB 的直角三角形,且30ABC ∠=︒,记O 为AB 的中点,E 为OC 的中点.(1)求证:PC AE ⊥;(2)若2AB =,直线PC 与底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60°,求四面体P AOC 的体积.7.(2022·四川成都·石室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BD BP ===PA PD ==90APD ∠=︒,E 是棱PA 的中点,且BE 平面PCD(1)证明:CD ⊥平面PAD ;(2)若1CD =,求二面角A PB C --的正弦值.8.(2022春·江苏徐州·高三期末)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AD ∥BC ,N 为PB 的中点.(1)若点M 在AD 上,2AM MD =,34AD BC =,证明:MN 平面PCD ; (2)若3PA AB AC AD ====,4BC =,求二面角D AC N --的余弦值.9.(2022·陕西汉中·统考一模)如图,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为菱形,60,ABC FA ∠=⊥平面,ABCD ED FA ∥,且22AB FA ED ===.(1)求证:BD FC ⊥;(2)求二面角F AC E --的大小.10.(2022·陕西汉中·统考一模)如图,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为菱形,60,ABC FA ∠=⊥平面,ABCD FA ED ∥,且22AB FA ED ===.(1)求证:BD FC ⊥;(2)求点A 到平面FBD 的距离.11.(2022·四川广安·广安二中校考模拟预测)AP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P PD ⊥且AD =ABCD 是直角梯形,AB BC ⊥,DC BC ⊥,且222AB BC CD ===,平面APD ⊥平面ABCD .(1)求证:AP ⊥平面BPD ;(2)若点E 是线段PB 上的一个动点,问点E 在何位置时三棱锥D APE -.12.(2022·四川南充·统考一模)在平面五边形ABCDE 中(如图1),ABCD 是梯形,//AD BC ,2AD BC ==AB =90ABC ∠=︒,ADE 是等边三角形.现将ADE 沿AD 折起,连接EB ,EC 得四棱锥E ABCD -(如图2)且CE =(1)求证:平面EAD ⊥平面ABCD ;(2)在棱EB 上有点F ,满足13EF EB =,求二面角E AD F --的余弦值.13.(2022·贵州贵阳·贵阳六中校考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DA AB ⊥,PD PC ⊥,PB PC ⊥,1AB AD PD PB ====,4cos 5DCB ∠=.(1)求证:BD ⊥平面PAC .(2)设E 为BC 的中点,求PE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14.(2022春·广东广州·高三校考期中)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PC ⊥底面ABCD ,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AB AD ⊥,//,222AB CD PC AB AD CD ====,点E 在侧棱PB 上.(1)求证:平面EAC ⊥平面PBC ;(2)若平面PAC 与平面ACE PE BE 的值.。

高中数学讲义:立体几何中的建系设点问题

高中数学讲义:立体几何中的建系设点问题

⽴体⼏何解答题的建系设点问题在如今的立体几何解答题中,有些题目可以使用空间向量解决问题,与其说是向量运算,不如说是点的坐标运算,所以第一个阶段:建系设点就显得更为重要,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的原则有哪些?如何正确快速写出点的坐标?这是本文要介绍的内容。

一、基础知识:(一)建立直角坐标系的原则:如何选取坐标轴1、z 轴的选取往往是比较容易的,依据的是线面垂直,即z 轴要与坐标平面xOy 垂直,在几何体中也是很直观的,垂直底面高高向上的即是,而坐标原点即为z 轴与底面的交点2、,x y 轴的选取:此为坐标是否易于写出的关键,有这么几个原则值得参考:(1)尽可能的让底面上更多的点位于,x y 轴上(2)找角:,x y 轴要相互垂直,所以要利用好底面中的垂直条件(3)找对称关系:寻找底面上的点能否存在轴对称特点3、常用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满足,,x y z 轴成右手系,所以在标,x y 轴时要注意。

4、同一个几何体可以有不同的建系方法,其坐标也会对应不同。

但是通过坐标所得到的结论(位置关系,角)是一致的。

5、解答题中,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之前,要先证明所用坐标轴为两两垂直(即一个线面垂直+底面两条线垂直),这个过程不能省略。

6、与垂直相关的定理与结论:(1)线面垂直:①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这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② 两条平行线,如果其中一条与平面垂直,那么另外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垂直③ 两个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上垂直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④ 直棱柱:侧棱与底面垂直(2)线线垂直(相交垂直):① 正方形,矩形,直角梯形②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垂直(三线合一)③ 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④ 勾股定理逆定理:若222AB AC BC +=,则AB AC^(二)坐标的书写:建系之后要能够快速准确的写出点的坐标,按照特点可以分为3类1、能够直接写出坐标的点(1) 坐标轴上的点,例如在正方体(长度为1)中的,,'A C D 点,坐标特点如下:x 轴:(),0,0x y 轴:()0,,0y z 轴:()0,0,z规律:在哪个轴上,那个位置就有坐标,其余均为0(2)底面上的点:坐标均为(),,0x y ,即竖坐标0z =,由于底面在作立体图时往往失真,所以要快速正确写出坐标,强烈建议在旁边作出底面的平面图进行参考:以上图为例:则可快速写出,H I 点的坐标,位置关系清晰明了111,,0,,1,022H I æöæöç÷ç÷èøèø2、空间中在底面投影为特殊位置的点:如果()'11,,A x y z 在底面的投影为()22,,0A x y ,那么1212,x x y y ==(即点与投影点的横纵坐标相同)由这条规律出发,在写空间中的点时,可看下在底面的投影点,坐标是否好写。

高中几何体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几何体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几何体试题及答案解析试题一:立体几何基础题题目: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求该长方体的体积。

解析: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其三个维度的乘积来计算,即体积V = a × b × c。

答案:V = abc。

试题二: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题目: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1, 0, 0),点B(0, 1, 0),点C(0, 0, 1),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解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向量叉乘来求解。

设向量AB = (-1, 1, 0),向量AC = (-1, 0, 1),向量AB与向量AC 的叉乘结果为向量AB × AC = (1, -1, 1)。

该向量的模即为三角形ABC的面积的两倍。

答案: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

试题三:圆锥体的体积计算题目: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圆锥的体积。

解析:圆锥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 = (1/3)πr²h来计算。

答案:V = (1/3)πr²h。

试题四:球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题目:已知球体的半径为R,求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解析:球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公式A = 4πR²来计算,球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 = (4/3)πR³来计算。

答案:球体的表面积A = 4πR²,球体的体积V = (4/3)πR³。

试题五:旋转体的体积题目: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圆柱的体积。

解析:圆柱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 = πr²h来计算。

答案:V = πr²h。

结束语:通过上述试题及答案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高中几何体的计算涉及体积、面积和表面积等概念,这些计算在数学和物理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解决更复杂的几何问题至关重要。

希望这些试题和解析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立体几何概念的理解,并在解题过程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高三精选立体几何大题30题(含详细解答)

高三精选立体几何大题30题(含详细解答)

A BC第1题图ABCD第1题图立体几何大题1.如下图,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硬纸片ABC中,∠ACB=90°,AC=4cm,CD是斜边上的高沿CD 把△ABC折成直二面角.(1)如果你手中只有一把能度量长度的直尺,应该如何确定A,B的位置,使二面角A-CD-B是直二面角?证明你的结论.(2)试在平面ABC上确定一个P,使DP与平面ABC内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证明你的结论.(3)如果在折成的三棱锥内有一个小球,求出小球半径的最大值.2.如图,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边长为3,侧棱长为4,连结A1B过A作AF⊥A1B垂足为F,且AF的延长线交B1B于E。

(Ⅰ)求证:D1B⊥平面AEC;(Ⅱ)求三棱锥B—AEC的体积;(Ⅲ)求二面角B—AE—C的大小的正弦值.3.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1,点M在BC上,△AMC1是以M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I)求证:点M为BC的中点;(Ⅱ)求点B到平面AMC1的距离;(Ⅲ)求二面角M—AC1—B 的正切值. 4.如图,已知多面体ABCDE中,AB⊥平面ACD,DE⊥平面ACD,三角形ACD是正三角形,且AD=DE=2,AB=1,F是CD的中点.(Ⅰ)求证:AF∥平面BCE;(Ⅱ)求多面体ABCDE的体积;(Ⅲ)求二面角C-BE-D 的正切值.5.已知:ABCD是矩形,设PA=a,PA⊥平面ABCD.M、N分别是AB、PC的中点.(Ⅰ)求证:MN⊥AB;(Ⅱ)若PD=AB,且平面MND⊥平面PCD,求二面角P—CD—A的大小;(Ⅲ)在(Ⅱ)的条件下,求三棱锥D—AMN的体积.6.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M、N分别为棱DD1、AB、BC的中点。

(I)求二面角B1—MN—B的正切值;(II)证明:PB⊥平面MNB1;(III)画出一个正方体表面展开图,使其满足“有4个正方形面相连成一个长方形”的条件,并求出展开图中P、B两点间的距离。

高中数学练习题附带解析立体几何的体积与表面积

高中数学练习题附带解析立体几何的体积与表面积

高中数学练习题附带解析立体几何的体积与表面积高中数学练习题附带解析立体几何的体积与表面积一、圆柱的体积与表面积问题1:一个圆柱的高度为12 cm,底面半径为8 cm,求其体积和表面积。

解析:首先计算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公式为V = πr²h,其中V 表示体积,π取近似值3.14,r表示底面半径,h表示高度。

代入已知数据,计算得到 V = 3.14 × 8² × 12 = 2419.52 cm³。

接下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底面积和侧面积两部分。

底面积为圆的面积,即 A₁ = πr²。

侧面积为矩形的面积,即 A₂ = 2πrh。

所以圆柱的总表面积为 A = 2A₁ + A₂ = 2πr² + 2πrh。

代入已知数据,计算得到 A = 2 × 3.14 × 8² + 2 × 3.14 × 8 × 12 = 659.84 cm²。

因此,该圆柱的体积为 2419.52 cm³,表面积为 659.84 cm²。

问题2:一个空心圆柱的高度为10 cm,内半径为4 cm,外半径为6 cm,求其体积和表面积。

解析:首先计算圆柱的体积。

由于是空心圆柱,体积需要减去内部圆柱的体积。

内部圆柱的体积为 V₁ = πr₁²h,外部圆柱的体积为 V₂ =πr₂²h。

所以空心圆柱的体积为 V = V₂ - V₁ = π(r₂² - r₁²)h。

代入已知数据,计算得到 V = 3.14((6²) - (4²)) × 10 = 376.8 cm³。

接下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空心圆柱的表面积也包括底面积和侧面积两部分。

底面积的计算方式与问题1相同。

侧面积为两个圆柱的高度差乘以底面周长,即 A₂ = 2π(r₂ - r₁)h。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解析
8.(2009 湖南卷)如图 3,在正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AB=4, AA1 7 ,点 D 是 BC 的中点,点 E 在 AC 上,且 DE A1 E.(Ⅰ)证明:平面 A1DE 平面 ACC1A1 ; (Ⅱ)求直线 AD 和平面 A1DE 所成角的正弦值。
9.(2009 四川卷)如图,正方形 ABCD 所在平面与平面四边形 ABEF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 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 AE, FA FE, AEF 45 (I)求证: EF 平面BCE ; (II)设线段 CD 、 AE 的中点分别为 P 、 M ,
而 DC 平面 ABC, EB // DC ,所以 EB 平面 ABC 而 EB 平面 ABE, 所以平面 ABE 平面 ABC, 所以 CQ 平面 ABE
由(Ⅰ)知四边形 DCQP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DP // CQ 所以 DP 平面 ABE, 所以直线 AD 在平面 ABE 内的射影是 AP, 所以直线 AD 与平面 ABE 所成角是 DAP

又 BC =(-1,1, 0),

x y 0
BD =(-1,0,c),故 x cz 0
1
1
令 x=1, 则 y=1, z= , AN =(1,1, ).
c
c
又平面 ABD 的法向量 AC =(0,1,0)
由二面角 A BD C 为 60°知, AN,AC =60°,
由 AB AD AG BD 得 2AD= 2 . AD2 22 ,解得 AD= 2 。 3
故 AD=AF。又 AD⊥AF,所以四边形 ADEF 为正方形。 因为 BC⊥AF,BC⊥AD,AF∩AD=A,故 BC⊥平面 DEF,因此平面 BCD⊥平面 DEF。 连接 AE、DF,设 AE∩DF=H,则 EH⊥DF,EH⊥平面 BCD。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小题100题(含答案与解析)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小题100题(含答案与解析)

立体几何小题100例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4,点E ,F 分别是线段AB ,11C D 上的动点,点P 是上底面1111A B C D 内一动点,且满足点P 到点F 的距离等于点P 到平面11ABB A 的距离,则当点P 运动时,PE 的最小值是( )A .5B .4C .42.5【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点P 是上底面1111A B C D 内一动点,且点P 到点F 的距离等于点P 到平面11ABB A 的距离,所以,点P 在连接1111,A D B C 中点的连线上.为使当点P 运动时,PE 最小,须PE 所在平面平行于平面11AA D D ,2244()52PE =+=选D考点:1.平行关系;2.垂直关系;3.几何体的特征.2.如图在一个二面角的棱上有两个点A ,B ,线段,AC BD 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AB ,=46,AB cm AC cm =, 8,217BD cm CD cm ==,则这个二面角的度数为( )A .30︒B .60︒C .90︒D .12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设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θ,则,BD AC θ<>=,因为CD DB BA AC =++,所以22222()222CD DB BA AC DB BA AC DB BA DB AC BA AC =++=+++⋅+⋅+⋅CA DB而依题意可知,BD AB AC AB ⊥⊥,所以20,20DB BA BA AC ⋅=⋅=所以2222||||||||2CD DB BA AC BD AC =++-⋅即222417468286cos θ⨯=++-⨯⨯所以1cos 2θ=,而[0,]θπ∈,所以60θ=︒,故选B. 考点:1.二面角的平面角;2.空间向量在解决空间角中的应用.3.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 )可得这 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112222侧视图俯视图主视图A .343cmB .383cmC .33cmD .34cm【答案】B .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该几何体为一四棱锥,∴体积382231312=⨯⨯==Sh V . 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4.如图,P 是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对角线1AC 上一动点,设AP 的长度为x ,若PBD ∆的面积为(x)f ,则(x)f 的图象大致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设AC 与BD 交于点O ,连接OP .易证得BD ⊥面11ACC A ,从而可得BD OP ⊥.设正方体边长为1,在1Rt ACC ∆中126cos 33C AC ∠==.在AOP ∆中 22OA =,设(),03AP x x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6231222362OP x x x x ⎛⎫=+-⋅⨯=-+ ⎪ ⎪⎝⎭,所以223162OP x x =-+.所以()22231262f x x x =-+.故选A. 考点:1线面垂直,线线垂直;2函数图象.5.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 ,E F 分别是棱AA ',CC '的中点,过直线,E F 的平面分别与棱BB '、DD '交于,M N ,设 BM x =,[0,1]x ∈,给出以下四个命题:(1)平面MENF ⊥平面BDD B '';(2)当且仅当x=12时,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3)四边形MENF 周长()L f x =,[0,1]x ∈是单调函数; (4)四棱锥C MENF '-的体积()V h x =为常函数; 以上命题中假命题...的序号为( ) A .(1)(4) B .(2) C .(3) D .(3)(4)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AC EF //,B B AC BD AC '⊥⊥,,则D D B B ''⊥平面AC ,则D D B B EF ''⊥平面,又因为EMFN EF 平面⊂,则平面MENF ⊥平面BDD B '';(2)由于四边形MENF 为菱形,MN EF S MENF ⋅=21,2=EF ,要使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只需MN 最小,则当且仅当21=x 时,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3)因为1)21(2+-=x MF ,1)21(4)(2+-=x x f ,)(x f 在]1,0[上不是单调函数;(4)NE C F EC M F MENF C V V V '-'--'+=,ME C S '∆=41121=⋅'E C ,F 到平面ME C '的距离为1,1214131=⋅='-ME C F V ,又41121=⋅'⋅='∆E C S NE C ,1214131=⋅='-NE C F V ,61)(=x h 为常函数.故选(3)考点:1.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建立函数模型.6.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4 (B )4 (C )4 (D )34【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连接B A 1;11//CC AA ,AB A 1∠∴是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1ADA Rt ∆中,设11=AA ,则21,231==D A AD ;在1BDA Rt ∆中,2121=B A ;在1ABA ∆中,431122111cos 1=⨯⨯-+=∠AB A ;即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34. 考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是腰长为1的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π312B .π12C .π34D .π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四棱锥,侧棱垂直底面,底面是正方形,将此四棱锥还原为正方体,则正方体的体对角线即外接球的直径,32=r ,23=∴r ,因此ππ342==r S 表面积,故答案为D. 考点:由三视图求外接球的表面积.8.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P 为线段A 1B 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11DC D P ⊥B .平面11D A P ⊥平面1A APC .1APD ∠的最大值为90 D .1AP PD +2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11DC D A ⊥ ,11DC B A ⊥,1111A B A D A = ,⊥∴1DC 平面11BCD A ,⊂P D 1平面11BCD A 因此P D DC 11⊥,A 正确;由于⊥11A D 平面11ABB A ,⊂11A D 平面P A D 11,故平面⊥P A D 11平面AP A 1 故B 正确,当2201<<P A 时,1APD ∠为钝角,C 错;将面B AA 1与面11BCD A 沿B A 1展成平面图形,正视图 侧视图俯视图线段1AD 即为1PD AP +的最小值,利用余弦定理解221+=AD ,故D 正确,故答案为C .考点:棱柱的结构特征. 9.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相交,则必与另一个平面相交B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C .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 .若直线l 不平行于平面α,则在平面α内不存在与l 平行的直线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由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右知A 正确;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平行或异面,故B 错,所以选B.考点: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0.已知如图所示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点P 、Q 分别在棱BB 1、DD 1上,且=,过点A 、P 、Q作截面截去该正方体的含点A 1的部分,则下列图形中不可能是截去后剩下几何体的主视图的是(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当P 、B 1重合时,主视图为选项B ;当P 到B 点的距离比B 1近时,主视图为选项C ;当P 到B 点的距离比B 1远时,主视图为选项D ,因此答案为A. 考点:组合体的三视图1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尺寸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为 ( )A. B. C. D.【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如图所示的三棱锥P-ABC ,它是一个正四棱锥P-ABCD 的一半,其中底面是一个两直角边都为6的直角三角形,高PE=4. 设其外接球的球心为O ,O 点必在高线PE 上,外接球半径为R , 则在直角三角形BOE 中,BO 2=OE 2+BE 2=(PE-EO )2+BE 2, 即R 2=(4-R )2+(32)2,解得:R=174,故选C.考点:三视图,球与多面体的切接问题,空间想象能力12.如右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AB =11,AD =7,1AA =12,一质点从顶点A 射向点()4312E ,,,遇长方体的面反射(反射服从光的反射原理),将1i -次到第i 次反射点之间的线段记为()2,3,4i L i =,1L AE =,将线段1234,,,L L L L 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大致的图形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37411>,所以1A E 延长交11D C 于F ,过F 作FM 垂直DC 于.M 在矩形1AA FM 中分析反射情况:由于35105AM =>,第二次反射点为1E 在线段AM 上,此时153E M =,第三次反射点为2E 在线段FM 上,此时24E M =,第四次反射点为3E 在线段1AF 上,由图可知,选C.考点:空间想象能力13.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将该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 )A.1B.2C.3D.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得该几何体为三棱柱,因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内切圆半径最小的是正视图(直角三角形)所对应的内切圆,所以最大球的半径为正视图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r , 则2286862r r r -+-+⇒=,故选B. 考点:三视图 内切圆 球 三棱柱14.已知二面角l αβ--为60︒,AB α⊂,AB l ⊥,A 为垂足,CD β⊂,C l ∈,135ACD ∠=︒,则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4 B .24 C .34 D .1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作BE β⊥于E ,连结AE ,过A 作AG ∥CD ,作EG AG ⊥于G ,连结BG ,则.BG AG ⊥设2AB a =.在ABE ∆中,60,90,2,.BAE AEB AB a AE a ∠=︒∠=︒=∴=在Rt AEG ∆中,29045,90,cos 45.2GAE CAG AGE AG a a ∠=︒-∠=︒∠=︒∴=︒=在Rt ABG∆中,222cos 24AG BAG AB a ∠===∴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4,故选B .βαElBDACG考点:1.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2. 空间角(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1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已知(2,0,0)(2,2,0),(0,2,0),(1,1,2)A B C D .若123,,S S S 分别是三棱锥D ABC -在,,xOy yOz zOx 坐标平面上的正投影图形的面积,则( )A .123S S S ==B .21S S =且23S S ≠C .31S S =且32S S ≠D .32S S =且31S S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三棱锥ABC D -在平面xoy 上的投影为ABC ∆,所以21=S ,设D 在平面yoz 、zox 平面上的投影分别为2D 、1D ,则ABC D -在平面yoz 、zox 上的投影分别为2OCD ∆、1OAD ∆,因为)2,1,0(1D ,)2,0,1(2D ,所以212=-S S ,故选D.考点:三棱锥的性质,空间中的投影,难度中等.16.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F 分别在边AB 、BC 上,且1AE =,12BF =,将此正 方形沿DE 、DF 折起,使点A 、C 重合于点P ,则三棱锥P DEF -的体积是( ) A .13B 523 D .2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因为90,DPE DPF ∠=∠=所以,DP PE DP PF ⊥⊥又因为PE ⊂平面PEF ,PF ⊂平面PEF ,且PE PF P =,所以DP ⊥平面PEF在PEF ∆中,22223151,,1222PE PF EF EB BF ⎛⎫===+=+= ⎪⎝⎭所以222351222cos 33212EPF ⎛⎫⎛⎫+- ⎪ ⎪⎝⎭⎝⎭∠==⨯⨯,225sin 133EPF ⎛⎫∠=-= ⎪⎝⎭ 所以11355sin 122234PEF S PE PF EPF ∆=⋅⋅∠=⨯⨯⨯= 115523346PEF P DEF D PEF V V DP S ∆--==⋅⋅=⨯⨯=三棱锥三棱锥 所以应选B.考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2、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3、棱锥的体积.17.高为的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S ,A ,B ,C ,D 均在半径为1的同一球面上,则底面ABCD 的中心与顶点S 之间的距离为( )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ABCD 是小圆,对角线长为,四棱锥的高为,推出高就是四棱锥的一条侧棱,最长的侧棱就是球的直径,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底面ABCD 的中心与顶点S 之间的距离.解:由题意可知ABCD 是小圆,对角线长为,四棱锥的高为,点S ,A ,B ,C ,D 均在半径为1的同一球面上,球的直径为2,所以四棱锥的一条侧棱垂直底面的一个顶点,最长的侧棱就是直径,所以底面ABCD 的中心与顶点S 之间的距离为:=故选A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球的内接多面体的知识,能够正确推出四棱锥的一条侧棱垂直底面的一个顶点,最长的侧棱就是直径是本题的关键,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18.二面角l αβ--为60°,A 、B 是棱l 上的两点,AC 、BD 分别在半平面,αβ内,AC l ⊥,BD l ⊥,且AB =AC =a ,BD =2a ,则CD 的长为( )A .2aB .5aC .aD .3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222cos EF d m n mn θ=++± ,对于本题中,d a =,m a =,2n =,60θ=,故()222222cos 602CD a a a a a a =++-⋅⋅⋅=.考点:异面直线上两点间距离,空间想象能力.19.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4,所有棱长的和是24,则对角线的长是( ).A.14 B .4 C .32 D .2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表示出长方体的全面积,十二条棱长度之和,然后可得对角线的长度.考点:长方体的结构特征,面积和棱长的关系.20.已知棱长为l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M 分别是AB 、AD 、1AA 的中点,又P 、Q 分别在线段11A B 11、A D 上,且11A P=A Q=x,0<x<1,设面MEF 面MPQ=l ,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l 面ABCDB .l ⊥ACC .面MEF 与面MPQ 不垂直D .当x 变化时,l 不是定直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连结1111,,,AC BD AC B D ,,AC BD 交于点O 1111,AC B D 交于点1O由正方体的性质知,11111111////,,BD B D AC AC AC BD AC B D ⊥⊥,因为,E F 是,AD AB 的中点,所以//EF BD因为11A P A Q =,所以11//PQ B D所以//PQ EF ,所以//PQ 平面MEF ,//EF 平面MPQ , 由MEF 面MPQ=l ,EF ⊂ 平面MEF ,所以//EF l ,而EF ⊂平面ABCD ,l ⊂/平面ABCD , 所以,//l 面ABCD ,所以选项A 正确;由AC BD ⊥,//EF BD 得EF AC ⊥而//EF l ,所以l ⊥AC ,所以选项B 正确;连111,,MB MD O M ,则11//,O M AC 而1111,//,//AC A B AC BD BD EF A B MF ⊥⊥,所以,11,O M EF O M MF ⊥⊥,所以1O M ⊥平面MEF ,过直线l 与平面MEF 垂直的平面只能有一个,所以面MEF 与面MPQ 不垂直,所以选项C 是正确的;因为//EF l ,M 是定点,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直线l 是唯一的,故选项D 不正确.考点:1、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2、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性质.21.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的中线AF 与中位线DE 相交于G ,已知ED A '∆是△ADE 绕DE 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图形,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动点A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在线段AF 上B .恒有平面GF A '⊥平面BCDEC .三棱锥EFD A -'的体积有最大值D .异面直线E A '与BD 不可能垂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A G DE FG DE ⊥⊥.所以DE ⊥平面'A FG .经过点'A 作平面ABC 的垂线垂足在AF上.所以A 选项正确.由A 可知B 选项正确.当平面'A DE 垂直于平面BCDE 时,三棱锥EFD A -'的体积最大,所以C 正确.因为BD EF ,设2AC a =.所以'EF A E a ==,当'2A F a =时,32'(')2a A G GF A G GF a <+==.所以异面直线E A '与BD 可能垂直.所以D 选项不正确.考点:1.线面位置关系.2.面面的位置关系.3.体积公式.4.异面直线所成的角.5.空间想象力.22.已知棱长为l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M 分别是AB 、AD 、1AA 的中点,又P 、Q 分别在线段11A B 11、A D 上,且11A P=A Q=x,0<x<1,设面MEF 面MPQ=l ,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l 面ABCDB .l ⊥ACC .面MEF 与面MPQ 不垂直D .当x 变化时,l 不是定直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连结1111,,,AC BD AC B D ,,AC BD 交于点O 1111,AC B D 交于点1O由正方体的性质知,11111111////,,BD B D AC AC AC BD AC B D ⊥⊥,因为,E F 是,AD AB 的中点,所以//EF BD因为11A P A Q =,所以11//PQ B D所以//PQ EF ,所以//PQ 平面MEF ,//EF 平面MPQ ,由MEF 面MPQ=l ,EF ⊂ 平面MEF ,所以//EF l ,而EF ⊂平面ABCD ,l ⊂/平面ABCD , 所以,//l 面ABCD ,所以选项A 正确;由AC BD ⊥,//EF BD 得EF AC ⊥而//EF l ,所以l ⊥AC ,所以选项B 正确;连111,,MB MD O M ,则11//,O M AC 而1111,//,//AC A B AC BD BD EF A B MF ⊥⊥,所以,11,O M EF O M MF ⊥⊥,所以1O M ⊥平面MEF ,过直线l 与平面MEF 垂直的平面只能有一个,所以面MEF与面MPQ不垂直,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EF l,M是定点,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直线l是唯一的,故选因为//项D不正确.考点:1、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2、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性质.23.把四个半径都是1的球中的三个放在桌面上,使它两两外切,然后在它们上面放上第四个球,使它与前三个都相切,求第四个球的最高点与桌面的距离()A.B.C.D.3【答案】A【解析】由题意,四球心组成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则正四面体的高.而第四个球的最高点到第四个球的球心距离为求的半径1,且三个球心到桌面的距离都为1,故第四个球的最高点与桌面的距离为,选A.24.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QA⊥平面ABCD,PD∥QA,QA=AB=PD.则棱锥Q-ABCD的体积与棱锥P-DCQ的体积的比值是()A. 2:1B. 1:1C. 1:2D. 1:3【答案】C【解析】设AB =a.由题设知AQ 为棱锥Q -ABCD 的高,所以棱锥Q -ABCD 的体积V 1=.易证PQ ⊥面DCQ ,而PQ =,△DCQ 的面积为,所以棱锥P -DCQ 的体积V 2=.故棱锥Q -ABCD 的体积与棱锥P -DCQ 的体积的比值为1:1,选C.25.正四面体ABCD ,线段AB //平面α,E ,F 分别是线段AD 和BC 的中点,当正四面体绕以AB 为轴旋转时,则线段AB 与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角余弦值的范围是( )A . [0,22]B .[22,1]C .[21,1] D .[21,22]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如图,取AC 中点为G ,结合已知得GF //AB ,则线段AB 、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角等于GF 与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角,在正四面体中,AB ⊥CD ,又GE //CD ,所以GE ⊥GF,所以222GF GE EF +=,当四面体绕AB 转动时,因为GF //平面α,GE 与GF 的垂直性保持不变,显然,当CD 与平面α垂直时,GE 在平面上的射影长最短为0,此时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11F E 的长取得最小值21,当CD 与平面α平行时,GE 在平面上的射影长最长为21,11F E 取得最大值22,所以射影11F E 长的取值范围是 [21,22],而G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长为定值21,所以AB 与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角余弦值的范围是[22,1].故选B 考点:1线面平行;2线面垂直。

新教材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精选配套习题含解析

新教材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精选配套习题含解析

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1、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 - 1 -2、圆柱、圆锥、圆台、球与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 7 -3、立体图形的直观图.................................................................................................. - 12 -4、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 - 18 -5、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和体积...................................................................... - 23 -6、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 29 -7、平面 ......................................................................................................................... - 35 -8、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 40 -9、直线与直线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 - 44 -10、平面与平面平行.................................................................................................... - 49 -11、直线与直线垂直.................................................................................................... - 56 -12、直线与平面垂直.................................................................................................... - 63 -13、平面与平面垂直.................................................................................................... - 70 -章末综合测验................................................................................................................ - 76 -1、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一、选择题1.(多选题)观察如下所示的四个几何体,其中判断正确的是()A.①是棱柱B.②不是棱锥C.③不是棱锥D.④是棱台ACD[结合棱柱、棱锥、棱台的定义可知①是棱柱,②是棱锥,④是棱台,③不是棱锥.]2.(多选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2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几何体是棱台B.多面体至少有3个面C.各侧面都是正方形的四棱柱一定是正方体D.九棱柱有9条侧棱,9个侧面,侧面为平行四边形ABC[选项A错误,反例如图①;一个多面体至少有4个面,如三棱锥有4个面,不存在有3个面的多面体,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C错误,反例如图②,上、下底面是全等的菱形,各侧面是全等的正方形,它不是正方体;根据棱柱的定义,知选项D正确.①②]3.在下列四个平面图形中,每个小四边形皆为正方形,其中可以沿相邻正方形的公共边折叠围成一个正方体的图形是()C[动手将四个选项中的平面图形折叠,看哪一个可以折叠围成正方体即可.]4.如图,将装有水的长方体水槽固定底面一边后倾斜一个小角度,则倾斜后水槽中的水形成的几何体是()A.棱柱B.棱台C.棱柱与棱锥的组合体D.不能确定A[如图.因为有水的部分始终有两个平面平行,而其余各面都易证是平行四边形,因此是棱柱.]5.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三棱锥,截面形状是()A.四边形B.三角形C.三角形或四边形D.不可能为四边形C[按如图①所示用一个平面去截三棱锥,截面是三角形;按如图②所示用一个平面去截三棱锥,截面是四边形.①②]二、填空题6.一棱柱有10个顶点,其所有的侧棱长的和为60 cm,则每条侧棱长为________cm.12[该棱柱为五棱柱,共有5条侧棱,每条侧棱长都相等,所以每条侧棱长为12 cm.]7.如图所示,在所有棱长均为1的三棱柱上,有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围着三棱柱的侧面爬行一周到达点A1,则爬行的最短路程为________.10[将三棱柱沿AA1展开如图所示,则线段AD1即为最短路线,即AD1=AD2+DD21=10.]8.以三棱台的顶点为三棱锥的顶点,这样可以把一个三棱台分成________个三棱锥.3[如图,三棱台可分成三棱锥C1-ABC,三棱锥C1-ABB1,三棱锥A-A1B1C1,共3个.]三、解答题9.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所有棱长都相等,分析此几何体的构成?有几个面、几个顶点、几条棱?[解]这个几何体是由两个同底面的四棱锥组合而成的八面体,有8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有6个顶点;有12条棱.10.试从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八个顶点中任取若干,连接后构成以下空间几何体,并且用适当的符号表示出来.(1)只有一个面是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锥;(2)四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锥;(3)三棱柱.[解](1)如图①所示,三棱锥A1-AB1D1(答案不唯一).(2)如图②所示,三棱锥B1-ACD1(答案不唯一).(3)如图③所示,三棱柱A1B1D1-ABD(答案不唯一).①②③11.由五个面围成的多面体,其中上、下两个面是相似三角形,其余三个面都是梯形,并且这些梯形的腰延长后能相交于一点,则该多面体是() A.三棱柱B.三棱台C.三棱锥D.四棱锥B[该多面体有三个面是梯形,而棱锥最多有一个面是梯形(底面),棱柱最多有两个面是梯形(底面),所以该多面体不是棱柱、棱锥,而是棱台.三个梯形是棱台的侧面,另两个三角形是底面,所以这个棱台是三棱台.]12.如图所示都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后,其中两个完全一样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B[在图②③中,⑤不动,把图形折起,则②⑤为对面,①④为对面,③⑥为对面,故图②③完全一样,而图①④则不同.]13.五棱柱中,不同在任何侧面且不同在任何底面的两顶点的连线称为它的对角线,那么一个五棱柱的对角线共有________条.10[在上底面选一个顶点,同时在下底面选一个顶点,且这两个顶点不在同一侧面上,这样上底面每个顶点对应两条对角线,所以共有10条.]14.如图,在边长为2a的正方形ABCD中,E,F分别为AB,BC的中点,沿图中虚线将3个三角形折起,使点A、B、C重合,重合后记为点P.问:(1)折起后形成的几何体是什么几何体?(2)这个几何体共有几个面,每个面的三角形有何特点?(3)每个面的三角形面积为多少?[解](1)如图,折起后的几何体是三棱锥.(2)这个几何体共有4个面,其中△DEF为等腰三角形,△P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PE和△DPF均为直角三角形.(3)S△PEF=12a2,S△DPF=S△DPE=12×2a×a=a2,S△DEF=S正方形ABCD-S△PEF-S△DPF-S△DPE=(2a)2-12a2-a2-a2=32a2.15.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3,BC=4,A1A=5,现有一只甲壳虫从点A出发沿长方体表面爬行到点C1来获取食物,试画出它的最短爬行路线,并求其路程的最小值.[解]把长方体的部分面展开,如图,有三种情况.对甲、乙、丙三种展开图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C1的长分别为90,74,80,由此可见乙是最短线路,所以甲壳虫可以先在长方形ABB1A1内由A到E,再在长方形BCC1B1内由E到C1,也可以先在长方形AA1D1D内由A到F,再在长方形DCC1D1内由F到C1,其最短路程为74.2、圆柱、圆锥、圆台、球与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一、选择题1.下列几何体中是旋转体的是 ( )①圆柱;②六棱锥;③正方体;④球体;⑤四面体.A .①和⑤B .①和②C .③和④D .①和④D [根据旋转体的概念可知,①和④是旋转体.]2.图①②中的图形折叠后的图形分别是( )① ②A .圆锥、棱柱B .圆锥、棱锥C .球、棱锥D .圆锥、圆柱B [根据图①的底面为圆,侧面为扇形,得图①折叠后的图形是圆锥;根据图②的底面为三角形,侧面均为三角形,得图②折叠后的图形是棱锥.]3.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直径为a 的半圆面,那么此圆锥的轴截面是( )A .等边三角形B .等腰直角三角形C .顶角为30°等腰三角形D .其他等腰三角形A [设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r ,依题意可知2πr =π·a 2,则r =a 4,故轴截面是边长为a 2的等边三角形.]4.如图,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螺母可以看成一个组合体,其结构特征是( )A .一个棱柱中挖去一个棱柱B .一个棱柱中挖去一个圆柱C .一个圆柱中挖去一个棱锥D .一个棱台中挖去一个圆柱B [一个六棱柱挖去一个等高的圆柱,选B .]5.用长为8,宽为4的矩形做侧面围成一个圆柱,则圆柱的轴截面的面积为( )A .32B .32πC .16πD .8πB [若8为底面周长,则圆柱的高为4,此时圆柱的底面直径为8π,其轴截面的面积为32π;若4为底面周长,则圆柱的高为8,此时圆柱的底面直径为4π,其轴截面的面积为32π.]二、填空题6.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形,则这个几何体是________.圆柱 [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折叠后,能围成的几何体是圆柱.]7.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________.①过球心的截面所截得的圆面的半径等于球的半径;②母线长相等的不同圆锥的轴截面的面积相等;③圆台所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面;④圆锥所有的轴截面都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② [因为圆锥的母线长一定,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当两条母线的夹角为90°时,圆锥的轴截面面积最大.]8.一个半径为5 cm 的球,被一平面所截,球心到截面圆心的距离为4 cm ,则截面圆面积为________ cm 2.9π [设截面圆半径为r cm ,则r 2+42=52,所以r =3.所以截面圆面积为9π cm 2.]三、解答题9.如图所示,梯形ABCD中,AD∥BC,且AD<BC,当梯形ABCD绕AD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时,其他各边旋转围成了一个几何体,试描述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解]如图所示,旋转所得的几何体是一个圆柱挖去两个圆锥后剩余部分构成的组合体.10.一个圆台的母线长为12 cm,两底面面积分别为4π cm2和25π cm2.求:(1)圆台的高;(2)截得此圆台的圆锥的母线长.[解](1)圆台的轴截面是等腰梯形ABCD(如图所示).由已知可得上底面半径O1A=2(cm),下底面半径OB=5(cm),又因为腰长为12 cm,所以高AM=122-(5-2)2=315(cm).(2)如图所示,延长BA,OO1,CD交于点S,设截得此圆台的圆锥的母线长为l,则由△SAO1∽△SBO可得l-12l=25,解得l=20 (cm),即截得此圆台的圆锥的母线长为20 cm.11. (多选题)对如图中的组合体的结构特征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由一个长方体割去一个四棱柱所构成的B.由一个长方体与两个四棱柱组合而成的C.由一个长方体挖去一个四棱台所构成的D.由一个长方体与两个四棱台组合而成的AB[如图,该组合体可由一个长方体割去一个四棱柱所构成,也可以由一个长方体与两个四棱柱组合而成.故选项AB正确.]12.在正方体ABCD-A′B′C′D′中,P为棱AA′上一动点,Q为底面ABCD上一动点,M是PQ的中点,若点P,Q都运动时,点M构成的点集是一个空间几何体,则这个几何体是()A.棱柱B.棱台C.棱锥D.球的一部分A[由题意知,当P在A′处,Q在AB上运动时,M的轨迹为过AA′的中点,在平面AA′B′B内平行于AB的线段(靠近AA′),当P在A′处,Q在AD上运动时,M的轨迹为过AA′的中点,在平面AA′D′D内平行于AD的线段(靠近AA′), 当Q在B处,P在AA′上运动时,M的轨迹为过AB的中点,在平面AA′B′B内平行于AA′的线段(靠近AB), 当Q在D处,P在AA′上运动时,M的轨迹为过AD的中点,在平面AA′D′D内平行于AA′的线段(靠近AB), 当P在A处,Q在BC上运动时,M 的轨迹为过AB的中点,在平面ABCD内平行于AD的线段(靠近AB), 当P在A处,Q在CD上运动时,M的轨迹为过AD的中点,在平面ABCD内平行于AB的线段(靠近AD), 同理得到:P在A′处,Q在BC上运动;P在A′处,Q在CD上运动;Q在C处,P在AA′上运动;P,Q都在AB,AD,AA′上运动的轨迹.进一步分析其他情形即可得到M的轨迹为棱柱体.故选A.]13.如图所示,已知圆锥SO中,底面半径r=1,母线长l=4,M为母线SA 上的一个点,且SM=x,从点M拉一根绳子,围绕圆锥侧面转到点A.则绳子的最短长度的平方f(x)=________.x2+16(0≤x≤4)[将圆锥的侧面沿SA展开在平面上,如图所示,则该图为扇形,且弧AA′的长度L就是圆O的周长,所以L=2πr=2π,所以∠ASM=Ll=π2.由题意知绳子长度的最小值为展开图中的AM,其值为AM=x2+16 (0≤x≤4).所以f(x)=AM2=x2+16(0≤x≤4).]14.球的两个平行截面的面积分别是5π,8π,两截面间的距离为1,求球的半径.[解]设两个平行截面圆的半径分别为r1,r2,球半径为R.由πr21=5π,得r1= 5.由πr22=8π,得r2=2 2.(1)如图,当两个截面位于球心O的同侧时,有R2-r21-R2-r22=1,即R2-5=1+R2-8,解得R=3.(2)当两个截面位于球心O的异侧时,有R2-5+R2-8=1.此方程无解.由(1)(2)知球的半径为3.15.圆台上底面面积为π,下底面面积为16π,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圆台,该平面自上而下分圆台的高的比为2∶1,求这个截面的面积.[解]圆台的轴截面如图,O1,O2,O3分别为上底面、下底面、截面圆心.过点D作DF⊥AB于点F,交GH于点E.由题意知DO1=1,AO2=4,∴AF=3.∵DE=2EF,∴DF=3EF,∴GEAF=DEDF=23,∴GE=2.∴⊙O3的半径为3.∴这个截面面积为9π.3、立体图形的直观图一、选择题1.(多选题)如图,已知等腰三角形ABC,则如下所示的四个图中,可能是△ABC 的直观图的是()A B C DCD[原等腰三角形画成直观图后,原来的腰长不相等,CD两图分别为在∠x′O′y′成135°和45°的坐标系中的直观图.]2.(多选题)对于用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图形的直观图来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三角形的直观图仍然是一个三角形B.90°的角的直观图会变为45°的角C.与y轴平行的线段长度变为原来的一半D.由于选轴的不同,所得的直观图可能不同ACD [对于A ,根据斜二测画法特点知,相交直线的直观图仍是相交直线,因此三角形的直观图仍是一个三角形,故A 正确;对于B,90°的角的直观图会变为45°或135°的角,故B 错误;C ,D 显然正确.]3.把△ABC 按斜二测画法得到△A ′B ′C ′(如图所示),其中B ′O ′=C ′O ′=1,A ′O ′=32,那么△ABC 是一个( )A .等边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三边互不相等的三角形A [根据斜二测画法还原三角形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如图所示:由图易得AB =BC =AC =2,故△ABC 为等边三角形,故选A .]4.一个建筑物上部为四棱锥,下部为长方体,且四棱锥的底面与长方体的上底面尺寸一样,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0 m 、5 m 、10 m ,四棱锥的高为8 m ,若按1∶500的比例画出它的直观图,那么直观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棱锥的高应分别为( )A .4 cm,1 cm,2 cm,1.6 cmB .4 cm,0.5 cm,2 cm,0.8 cmC .4 cm,0.5 cm,2 cm,1.6 cmD .2 cm,0.5 cm,1 cm,0.8 cmC [由比例尺可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四棱锥的高分别为4 cm,1 cm,2 cm 和1.6 cm ,再结合斜二测画法,可知直观图的相应尺寸应分别为4 cm,0.5 cm ,2 cm ,1.6 cm.]5.如果一个水平放置的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均为1的等腰梯形,那么原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A .2+ 2B .1+22C .2+22D .1+2A[画出其相应平面图易求,故选A.]二、填空题6.斜二测画法中,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M(4,4)在直观图中的对应点是M′,则点M′的坐标为________.(4,2)[在x′轴的正方向上取点M1,使O′M1=4,在y′轴上取点M2,使O′M2=2,过M1和M2分别作平行于y′轴和x′轴的直线,则交点就是M′.] 7.水平放置的△ABC的斜二测直观图如图所示,已知A′C′=3,B′C′=2,则AB边上的中线的实际长度为________.2.5[由直观图知,由原平面图形为直角三角形,且AC=A′C′=3,BC=2B′C′=4,计算得AB=5,所求中线长为2.5.]8.水平放置的△ABC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直观图如图所示,其中D′是A′C′的中点,且∠ACB≠30°,则原图形中与线段BD的长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条.2[△ABC为直角三角形,因为D为AC中点,所以BD=AD=CD.所以与BD的长相等的线段有2条.]三、解答题9.画出水平放置的四边形OBCD(如图所示)的直观图.[解](1)过点C作CE⊥x轴,垂足为点E,如图①所示,画出对应的x′轴、y′轴,使∠x′O′y′=45°,如图②所示.①②③(2)如图②所示,在x′轴上取点B′,E′,使得O′B′=OB,O′E′=OE;在y′轴上取一点D′,使得O′D′=12OD;过点E′作E′C′∥y′轴,使E′C′=12EC.(3)连接B′C′,C′D′,并擦去x′轴与y′轴及其他一些辅助线,如图③所示,四边形O′B′C′D′就是所求的直观图.10.如图,△A′B′C′是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试画出原平面图形△ABC.[解](1)画法:过C′,B′分别作y′轴的平行线交x′轴于D′,E′.(2)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在x轴上取两点E,D使OE=O′E′,OD=O′D′,再分别过E,D作y轴平行线,取EB=2E′B′,DC=2D′C′.连接OB,OC,BC即求出原△ABC.11.如图所示,△A′O′B′表示水平放置的△AOB的直观图,B′在x′轴上,A′O′和x′轴垂直,且A′O′=2,则△AOB的边OB上的高为()A .2B .4C .2 2D .42D [设△AOB 的边OB 上的高为h ,由题意,得S 原图形=22S 直观图,所以12OB ·h =22×12×2×O ′B ′.因为OB =O ′B ′,所以h =4 2.故选D .]12.已知两个圆锥,底面重合在一起,其中一个圆锥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为2 cm ,另一个圆锥顶点到底面的距离为 3 cm ,则其直观图中这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为( )A .2 cmB .3 cmC .2.5 cmD .5 cmD [由题意可知其直观图如图,由图可知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为5 cm.故选D .]13.已知用斜二测画法,画得的正方形的直观图面积为182,则原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72 [如图所示,作出正方形OABC 的直观图O ′A ′B ′C ′,作C ′D ′⊥x ′轴于点D ′.S 直观图=O ′A ′×C ′D ′.又S 正方形=OC ×OA . 所以S 正方形S 直观图=OC ×OAO ′A ′×C ′D ′, 又在Rt △O ′D ′C ′中,O ′C ′=2C ′D ′,即C ′D ′=22O ′C ′,结合平面图与直观图的关系可知OA =O ′A ′,OC =2O ′C ′, 所以S 正方形S 直观图=OC ×OA OA ×22O ′C ′=2O ′C ′22O ′C ′=2 2. 又S 直观图=182,所以S 正方形=22×182=72.]14.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A ′B ′C ′D ′,已知该正方形是某个水平放置的四边形用斜二测画法画出的直观图,试画出该四边形的真实图形并求出其面积.[解]四边形ABCD的真实图形如图所示,因为A′C′在水平位置,A′B′C′D′为正方形,所以∠D′A′C′=∠A′C′B′=45°,所以在原四边形ABCD中,AD⊥AC,AC⊥BC,因为AD=2D′A′=2,AC=A′C′=2,=AC·AD=2 2.所以S四边形ABCD15.画出底面是正方形,侧棱均相等的四棱锥的直观图.[解](1)画轴.画x轴、y轴、z轴,使∠xOy=45°,∠xOz=90°,如图①.(2)画底面.以O为中心在xOy平面内画出正方形水平放置的直观图ABCD.(3)画顶点.在Oz轴上截取OP,使OP的长度是原四棱锥的高.(4)成图.连接P A、PB、PC、PD,并擦去辅助线,得四棱锥的直观图如图②.①②4、棱柱、棱锥、棱台的表面积和体积一、选择题1.如图,ABC-A′B′C′是体积为1的棱柱,则四棱锥C-AA′B′B的体积是()A .13 B .12 C .23D .34C [∵V C -A ′B ′C ′=13V ABC -A ′B ′C ′=13,∴V C -AA ′B ′B=1-13=23.] 2.正方体的表面积为96,则正方体的体积为( ) A .48 6 B .64 C .16 D .96[答案] B3.棱锥的一个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把棱锥的高分成1∶2(从顶点到截面与从截面到底面)两部分,那么这个截面把棱锥的侧面分成两部分的面积之比等于( )A .1∶9B .1∶8C .1∶4D .1∶3 B [两个锥体的侧面积之比为1∶9,小锥体与台体的侧面积之比为1∶8,故选B .]4.若正方体八个顶点中有四个恰好是正四面体的顶点,则正方体的表面积与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之比是( )A . 3B . 2C .23D .32 A [如图所示,正方体的A ′、C ′、D 、B 的四个顶点可构成一个正四面体,设正方体边长为a ,则正四面体边长为2a . ∴正方体表面积S 1=6a 2, 正四面体表面积为S 2=4×34×(2a )2=23a 2,∴S 1S 2=6a 223a 2= 3.] 5.四棱台的两底面分别是边长为x 和y 的正方形,各侧棱长都相等,高为z ,且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和,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1x =1y +1zB .1y =1x +1zC .1z =1x +1yD .1z =1x +yC [由条件知,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设其高为h ′,则根据条件得, ⎩⎪⎨⎪⎧4·x +y 2·h ′=x 2+y 2,z 2+⎝ ⎛⎭⎪⎫y -x 22=h ′2,消去h ′得,4z 2(x +y )2+(y -x )2(y +x )2=(x 2+y 2)2. ∴4z 2(x +y )2=4x 2y 2, ∴z (x +y )=xy , ∴1z =1x +1y .] 二、填空题6.已知一个长方体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为________.6[设长方体从一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 ,b ,c ,则⎩⎪⎨⎪⎧ab =2,ac =3,bc =6,三式相乘得(abc )2=6,故长方体的体积V =abc = 6.]7.(一题两空)已知棱长为1,各面均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则它的表面积是________,体积是________.3 212 [S 表=4×34×12=3, V 体=13×34×12×12-⎝ ⎛⎭⎪⎫33 2=212.]8.如图,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则点A 到平面A 1BD 的距离d =________.33a [在三棱锥A 1-ABD 中,AA 1是三棱锥A 1-ABD 的高,AB =AD =AA 1=a ,A 1B =BD =A 1D =2a ,∵V 三棱锥A 1-ABD =V 三棱锥A -A 1BD , ∴13×12a 2×a =13×12×2a ×32×2a ×d , ∴d =33a .∴点A 到平面A 1BD 的距离为33a .] 三、解答题9.已知四面体ABCD 中,AB =CD =13,BC =AD =25,BD =AC =5,求四面体ABCD 的体积.[解] 以四面体的各棱为对角线还原为长方体,如图. 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x ,y ,z ,则⎩⎨⎧x 2+y 2=13,y 2+z 2=20,x 2+z 2=25,∴⎩⎨⎧x =3,y =2,z =4.∵V D -ABE =13DE ·S △ABE =16V 长方体, 同理,V C -ABF =V D -ACG =V D -BCH =16V 长方体, ∴V 四面体ABCD =V 长方体-4×16V 长方体=13V 长方体. 而V 长方体=2×3×4=24,∴V 四面体ABCD =8.10.如图,已知正三棱锥S -ABC 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2倍,正三棱锥的高SO =3,求此正三棱锥的表面积.[解] 如图,设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a ,斜高为h ′,过点O 作OE ⊥AB ,与AB 交于点E ,连接SE ,则SE ⊥AB ,SE =h ′.∵S 侧=2S 底, ∴12·3a ·h ′=34a 2×2. ∴a =3h ′.∵SO ⊥OE ,∴SO 2+OE 2=SE 2. ∴32+⎝ ⎛⎭⎪⎫36×3h ′2=h ′2.∴h ′=23,∴a =3h ′=6.∴S 底=34a 2=34×62=93,S 侧=2S 底=18 3. ∴S 表=S 侧+S 底=183+93=27 3.11.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其所有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的体积为( ) A .3π B .43 C .32πD .1B [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几何体由两个四棱锥构成,并且这两个四棱锥体积相等.四棱锥的底面为正方形,且边长为2,故底面积为(2)2=2;四棱锥的高为1,故四棱锥的体积为13×2×1=23.则几何体的体积为2×23=43.]12.正三棱锥的底面周长为6,侧面都是直角三角形,则此棱锥的体积为( ) A .423 B . 2 C .223 D .23D [由题意,正三棱锥的底面周长为6,所以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可知侧棱长均为2,三条侧棱两两垂直,所以此三棱锥的体积为13×12×2×2×2=23.]13.(一题两空)已知某几何体是由两个全等的长方体和一个三棱柱组合而成,如图所示,其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4,3,3,三棱柱底面是直角边分别为4,3的直角三角形,侧棱长为3,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表面积是________.90 138 [该几何体的体积V =4×6×3+12×4×3×3=90,表面积S =2(4×6+4×3+6×3)-3×3+12×4×3×2+32+42×3+3×4=138.]14.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已知平面ABCD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EF ∥AB ,EF =2,EF 上任意一点到平面ABCD 的距离均为3,求该多面体的体积.[解] 如图,连接EB ,EC .四棱锥E -ABCD 的体积 V 四棱锥E -ABCD =13×42×3=16. ∵AB =2EF ,EF ∥AB , ∴S △EAB =2S △BEF .∴V 三棱锥F -EBC =V 三棱锥C -EFB =12V 三棱锥C -ABE =12V 三棱锥E -ABC =12×12V 四棱锥E -ABCD =4. ∴多面体的体积V =V 四棱锥E -ABCD +V 三棱锥F -EBC =16+4=20.15.一个正三棱锥P -ABC 的底面边长为a ,高为h .一个正三棱柱A 1B 1C 1-A 0B 0C 0的顶点A 1,B 1,C 1分别在三条棱上,A 0,B 0,C 0分别在底面△ABC 上,何时此三棱柱的侧面积取到最大值?[解] 设三棱锥的底面中心为O ,连接PO (图略),则PO 为三棱锥的高,设A 1,B 1,C 1所在的底面与PO 交于O 1点,则A 1B 1AB =PO 1PO ,令A 1B 1=x ,而PO =h ,则PO 1=ha x ,于是OO 1=h -PO 1=h -h a x =h ⎝ ⎛⎭⎪⎫1-x a .所以所求三棱柱的侧面积为S =3x ·h ⎝ ⎛⎭⎪⎫1-x a =3h a (a -x )x =3h a ⎣⎢⎡⎦⎥⎤a 24-⎝ ⎛⎭⎪⎫x -a 22.当x =a 2时,S 有最大值为34ah ,此时O 1为PO 的中点.5、圆柱、圆锥、圆台的表面积和体积一、选择题1.面积为Q 的正方形,绕其一边旋转一周,则所得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 A .πQ B .2πQ C .3πQD .4πQB [正方形绕其一边旋转一周,得到的是圆柱,其侧面积为S =2πrl =2π·Q ·Q =2πQ .故选B .]2.一个圆台的母线长等于上、下底面半径和的一半,且侧面积是32π,则母线长为( )A .2B .2 2C .4D .8C[圆台的轴截面如图,由题意知,l=12(r+R),S圆台侧=π(r+R)·l=π·2l·l=32π,∴l=4.]3.圆台的一个底面周长是另一个底面周长的3倍,母线长为3,圆台的侧面积为84π,则圆台较小底面的半径为()A.7B.6C.5D.3A[设圆台较小底面半径为r,则另一底面半径为3r.由S=π(r+3r)·3=84π,解得r=7.]4.已知某圆柱的底面周长为12,高为2,矩形ABCD是该圆柱的轴截面,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A到C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A.210 B.2 5C.3 D.2A[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如图,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且矩形的长为12,宽为2,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A到C的最短路径为线段AC,AC=22+62=210.故选A.]5.用平行于圆锥底面的平面截圆锥,所得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的比是1∶3,这截面把圆锥母线分为两段的比是()A.1∶3 B.1∶ (3-1)C.1∶9 D.3∶2B[由面积比为1∶3,知小圆锥母线与原圆锥母线长之比为1∶3,故截面把圆锥母线分为1∶(3-1)两部分,故选B.]二、填空题6.表面积为3π的圆锥,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半圆,则该圆锥的底面直径为________.2 [设圆锥的母线为l ,圆锥底面半径为r ,由题意可知,πrl +πr 2=3π,且πl =2πr .解得r =1,即直径为2.]7.我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中有“天池盆测雨”题:在下雨时,用一个圆台形的天池盆接雨水.天池盆盆口直径为二尺八寸,盆底直径为一尺二寸,盆深一尺八寸.若盆中积水深九寸,则平地降雨量是________寸.(注:①平地降雨量等于盆中积水体积除以盆口面积;②一尺等于十寸) 3 [圆台的轴截面是下底长为12寸,上底长为28寸,高为18寸的等腰梯形,雨水线恰为中位线,故雨水线直径是20寸,所以降水量为π3(102+10×6+62)×9π×142=3(寸).]8.圆台的上、下底面半径分别是10 cm 和20 cm ,它的侧面展开图扇环的圆心角是180°(如图),那么圆台的体积是________.7 000π3 3 cm 3[180°=20-10l ×360°,∴l =20, h =103,V =13π(r 21+r 22+r 1r 2)·h =7 0003π3 (cm 3).] 三、解答题9.若圆锥的表面积是15π,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60°,求圆锥的体积. [解] 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母线为l , 则2πr =13πl ,得l =6r .又S 圆锥=πr 2+πr ·6r =7πr 2=15π,得r =157,圆锥的高h =⎝⎛⎭⎪⎫61572-⎝⎛⎭⎪⎫1572=53,V =13πr 2h =13π×157×53=2537π.10.如图是一个底面直径为20 cm 的装有一部分水的圆柱形玻璃杯,水中放着一个底面直径为6 cm ,高为20 cm 的圆锥形铅锤,且水面高于圆锥顶部,当铅锤从水中取出后,杯里的水将下降多少?[解] 因为圆锥形铅锤的体积为13×π×⎝ ⎛⎭⎪⎫622×20=60π(cm 3),设水面下降的高度为x cm ,则小圆柱的体积为π⎝ ⎛⎭⎪⎫2022x =100πx .所以有60π=100πx ,解此方程得x =0.6. 故杯里的水将下降0.6 cm.11.已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矩形面积为S ,底面周长为C ,它的体积是( ) A .C 34πS B .4πS C 3 C .CS 2πD .SC 4πD [设圆柱底面半径为r ,高为h ,则⎩⎨⎧Ch =S ,C =2πr ,∴r =C 2π,h =S C .∴V =πr 2·h =π⎝ ⎛⎭⎪⎫C 2π2·S C =SC4π.]12.如图,已知底面半径为r 的圆柱被一个平面所截,剩下部分母线长的最大值为a ,最小值为b .那么圆柱被截后剩下部分的体积是________.πr 2(a +b )2 [采取补体方法,相当于一个母线长为a +b 的圆柱截成了两个体积相等的部分,所以剩下部分的体积V =πr 2(a +b )2.]13.(一题两空)圆柱内有一个内接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是10 2 cm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为矩形,此矩形的面积是100π cm 2,则圆柱的底面半径为________cm ,高为________cm.5 10 [设圆柱底面半径为r cm ,高为h cm ,如图所示,则圆柱轴截面长方形的对角线长等于它的内接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则:⎩⎨⎧(2r )2+h 2=(102)2,2πrh =100π, 所以⎩⎨⎧r =5,h =10.即圆柱的底面半径为5 cm ,高为10 cm.]14.如图在底面半径为2,母线长为4的圆锥中内接一个高为3的圆柱,求圆柱的表面积.[解] 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 ,表面积为S .则R =OC =2,AC =4, AO =42-22=2 3.如图所示,易知△AEB ∽△AOC ,所以AE AO =EB OC ,即323=r 2,所以r =1,S 底=2πr 2=2π,S 侧=2πr ·h =23π. 所以S =S 底+S 侧=2π+23π=(2+23)π.15.某养路处建造圆锥形仓库用于贮藏食盐(供融化高速公路上的积雪用).已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为12 m ,高为4 m .养路处拟建一个更大的圆锥形仓库,以存放更多食盐.现有两种方案:一是新建的仓库的底面直径比原来大4 m(高不变);二是高度增加4 m(底面直径不变).(1)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体积; (2)分别计算按这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表面积; (3)哪种方案更经济些?[解] (1)设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体积分别为V 1,V 2.方案一:仓库的底面直径变成16 m ,则其体积V 1=13×π×⎝ ⎛⎭⎪⎫1622×4=2563π(m 3); 方案二:仓库的高变成8 m ,则其体积V 2=13×π×⎝ ⎛⎭⎪⎫1222×8=96π(m 3).(2)设两种方案所建的仓库的表面积分别为S 1,S 2. 方案一:仓库的底面直径变成16 m ,半径为8 m , 此时圆锥的母线长为l 1=82+42=45(m),则仓库的表面积S 1=π×8×(8+45)=(64+325)π(m 2);方案二:仓库的高变成8 m ,此时圆锥的母线长为l 2=82+62=10(m), 则仓库的表面积S 2=π×6×(6+10)=96π(m 2). (3)因为V 2>V 1,S 2<S 1, 所以方案二比方案一更加经济.。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立体几何空间向量空间直角坐标系习题及详解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立体几何空间向量空间直角坐标系习题及详解

高中数学高考总复习立体几何空间向量空间直角坐标系习题及详解一、选择题1.已知四边形ABCD 满足:AB →·BC →>0,BC →·CD →>0,CD →·DA →>0,DA →·AB →>0,则该四边形为( )A .平行四边形B .梯形C .平面四边形D .空间四边形[答案] D[解析] ∵AB →·BC →>0,∴∠ABC >π2,同理∠BCD >π2,∠CDA >π2,∠DAB >π2,由内角和定理知,四边形ABCD 一定不是平面四边形,故选D.2.如图,点P 是单位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异于A 的一个顶点,则AP →·AB →的值为( )A .0B .1C .0或1D .任意实数 [答案] C[解析] AP →可为下列7个向量:AB →,AC →,AD →,AA 1→,AB 1→,AC 1→,AD 1→,其中一个与AB →重合,AP →·AB →=|AB →|2=1;AD →,AD 1→,AA 1→与AB →垂直,这时AP →·AB →=0;AC →,AB 1→与AB →的夹角为45°,这时AP →·AB →=2×1×cos π4=1,最后AC 1→·AB →=3×1×cos ∠BAC 1=3×13=1,故选C.3.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为AC 与BD 的交点,N 为BB 1的靠近B 的三等分点,若A 1B 1→=a ,A 1D 1→=b ,A 1A →=c ,则MN →等于( )A .-12a +12b +13cB.12a +12b -13cC.12a -12b -13c D .-12a -12b +23c[答案] C[解析] MN →=MB →+BN →=12D 1B 1→+13BB 1→=12(A 1B 1→-A 1D 1→)-13A 1A →=12a -12b -13c . 4.已知A (2,-5,1),B (2,-2,4),C (1,-4,1),则AC →与AB →的夹角为( ) A .30° B .45° C .60°D .90°[答案] C[解析] AB →=(0,3,3),AC →=(-1,1,0).设〈AB →,AC →〉=θ,则cos θ=AB →·AC →|AB →|·|AC →|=332·2=12,∴θ=60°. 5.已知a =(2,-1,3),b =(-1,4,-2),c =(7,5,λ),若a ,b ,c 三向量共面,则实数λ等于( )A.627 B.637 C.647D.657[答案] D[解析] ∵a ,b ,c 三向量共面, ∴存在实数m ,n 使c =m a +n b , 即(7,5,λ)=(2m -n ,-m +4n,3m -2n ), ∴⎩⎪⎨⎪⎧2m -n =7-m +4n =5λ=3m -2n,∴λ=657.6.(2010·山东青岛)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CD →+AC →·DB →+AD →·BC →的值为( )A .0 B.32C .1D .无法确定[答案] A[解析] AB →·CD →+AC →·DB →+AD →·BC →=AB →·(BD →-BC →)+(BC →-BA →)·DB →+(BD →-BA →)·BC →=AB →·BD →-AB →·BC →+BC →·DB →-BA →·DB →+BD →·BC →-BA →·BC →=0,故选A.7.△ABC 的顶点分别为A (1,-1,2),B (5,-6,2),C (1,3,-1),则AC 边上的高BD等于( )A .5 B.41 C .4D .2 5[答案] A[解析] 设AD →=λAC →,D (x ,y ,z ),则(x -1,y +1,z -2)=λ(0,4,-3), ∴x =1,y =4λ-1,z =2-3λ. ∴BD →=(-4,4λ+5,-3λ), 又AC →=(0,4,-3),AC →⊥BD →, ∴4(4λ+5)-3(-3λ)=0, ∴λ=-45,∴BD →=⎝⎛⎭⎫-4,95,125, ∴|BD →|=(-4)2+⎝⎛⎭⎫952+⎝⎛⎭⎫1252=5. 8.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AM →=12MC →,点N 为B 1B 的中点,则线段MN 的长度为( )A.216B.66C.156D.153[答案] A[解析] MN →=AN →-AM →=AN →-13AC →=AB →+BN →-13()AB →+AD →+AA 1→ =23AB →+16AA 1→-13AD →. ∴MN =|MN →|=49|AB →|2+136|AA 1→|2+19|AD →|2=216. 9.设空间四点O 、A 、B 、P 满足OP →=OA →+tAB →,其中0<t <1,则有( ) A .点P 在线段AB 上 B .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 C .点P 在线段BA 的延长线上 D .点P 不一定在直线AB 上 [答案] A[解析] ∵OP →=OA →+tAB →,∴AP →=tAB →,∵0<t <1,∴点P 在线段AB 上.10.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为A 1B 1和BB 1的中点,那么直线AM 与CN 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 )A.32B.1010C.35D.25[答案] D[解析] AM →=AA 1→+A 1M →=AA 1→+12AB →,CN →=CB →+BN →=-AD →+12AA 1→,AM →·CN →=-AA 1→·AD →-12AB →·AD →+12|AA 1→|2+14AA 1→·AB →=12,|AM →|2=|AA 1→|2+14|AB →|2+AA 1→·AB →=54,|CN →|2=|AD →|2+14|AA 1|2-12AD →·AA 1→=54,∴cos 〈AM →,CN →〉=AM →·CN →|AM →|·|CN →|=25,故选D.二、填空题11.已知a =(1,2x -1,-x ),b =(x +2,3,-3),若a ∥b ,则x =________. [答案] 1[解析] ∵a ∥b ,∴1x +2=2x -13=-x -3,由1x +2=2x -13得,2x 2+3x -5=0,∴x =1或-52, 由2x -13=-x-3得x =1,∴x =1. 12.设向量a =(-1,3,2),b =(4,-6,2),c =(-3,12,t ),若c =m a +n b ,则m +n =________. [答案]112[解析] m a +n b =(-m +4n,3m -6n,2m +2n ), ∴(-m +4n,3m -6n,2m +2n )=(-3,12,t ). ∴⎩⎪⎨⎪⎧-m +4n =-33m -6n =122m +2n =t,解得⎩⎪⎨⎪⎧m =5,n =12,t =11.∴m +n =112.13.若|a |=17,b =(1,2,-2),c =(2,3,6),且a ⊥b ,a ⊥c ,则a =________. [答案] (-185,2,15)或(185,-2,-15)[解析] 设a =(x ,y ,z ), ∵a ⊥b ,∴x +2y -2z =0.① ∵a ⊥c ,∴2x +3y +6z =0.② ∵|a |=17.∴x 2+y 2+z 2=17.③ ∴联立①②得x =-18z ,y =10z . 代入③得425z 2=17,∴z =±15.∴a =(-185,2,15)或(185,-2,-15).14.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 =90°,∠BAC =30°,BC =1,AA 1=6,M 是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 1与A 1M 所成角为________.[答案] π2[解析] 由条件知AC 、BC 、CC 1两两垂直,以C 为原点,CB ,CA ,CC 1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1,0,0),A (0,3,0),B 1(1,0,6),M (0,0,62),A 1(0,3,6),∴AB 1→=(1,-3,6),A 1M →=(0,-3,-62),cos 〈AB 1→,A 1M →〉=AB 1→·A 1M →|AB 1→|·|A 1M →|=0,∴〈AB 1→,A 1M →〉=π2,即直线AB 1与A 1M 所成角为π2.三、解答题15.已知向量b 与向量a =(2,-1,2)共线,且满足a ·b =18,(k a +b )⊥(k a -b ),求向量b 及k 的值.[解析] ∵b ≠0,a ,b 共线,∴存在实数λ,使a =λb ,∵a =(2,-1,2),∴|a |=3, ∴a ·b =λa 2=λ|a |2=9λ=18, ∴λ=2.∴b =(4,-2,4).∵(k a +b )⊥(k a -b ),∴(k a +b )·(k a -b )=0. ∴(k a +2a )·(k a -2a )=0. ∴(k 2-4)|a |2=0.∴k =±2.16.(2010·上海松江区模拟)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C =AA 1=2,∠BAC =90°,E ,F 依次为C 1C ,BC 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A 1B 、EF 所成角θ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2)求点B 1到平面AEF 的距离.[解析] 以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各点坐标为A 1(0,0,2),B (2,0,0),B 1(2,0,2),E (0,2,1),F (1,1,0),(1)A 1B →=(2,0,-2),EF →=(1,-1,-1), cos θ=A 1B →·EF →|A 1B →|·|EF →|=422×3=63,∴θ=arccos63. (2)设平面AEF 的一个法向量为n =(a ,b ,c ), ∵AE →=(0,2,1),AF →=(1,1,0), 由⎩⎪⎨⎪⎧n ·AE →=0n ·AF →=0得,⎩⎪⎨⎪⎧2b +c =0a +b =0,令a =1可得n =(1,-1,2),∵AB 1→=(2,0,2),∴d =|AB 1→·n ||n |=66= 6.∴点B 1到平面AEF 的距离为 6.17.如图,平面ABEF ⊥平面ABCD ,四边形ABEF 与ABCD 都是直角梯形,∠BAD =∠F AB =90°,BC 綊12AD ,BE 綊12F A ,G 、H 分别为F A 、FD 的中点.(1)证明: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 (2)C 、D 、F 、E 四点是否共面?为什么? (3)设AB =BE ,证明:平面ADE ⊥平面CDE .[解析] 由题设知,F A 、AB 、AD 两两互相垂直.如图,以A 为坐标原点,射线AB 为x 轴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A -xyz .(1)设AB =a ,BC =b ,BE =c ,则由题设得A (0,0,0),B (a,0,0),C (a ,b,0),D (0,2b,0),E (a,0,c ),G (0,0,c ),H (0,b ,c ),F (0,0,2c ).所以,GH →=(0,b,0),BC →=(0,b,0), 于是GH →=BC →.又点G 不在直线BC 上, 所以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 (2)C 、D 、F 、E 四点共面.理由如下: 由题设知,F (0,0,2c ),所以EF →=(-a,0,c ),CH →=(-a,0,c ),EF →=CH →, 又C ∉EF ,H ∈FD ,故C 、D 、F 、E 四点共面.(3)由AB =BE ,得c =a ,所以CH →=(-a,0,a ),AE →=(a,0,a ) 又AD →=(0,2b,0),因此CH →·AE →=0,CH →·AD →=0 即CH ⊥AE ,CH ⊥AD ,又AD ∩AE =A ,所以CH ⊥平面ADE .故由CH ⊂平面CDFE ,得平面ADE ⊥平面CDE .[点评] 如果所给问题中存在两两垂直的直线交于一点,容易将各点的坐标表示出来时,可用向量法求解.如果其所讨论关系不涉及求角,求距离或所求角、距离比较容易找(作)出时,可不用向量法求解,本题解答如下:(1)由题设知,FG =GA ,FH =HD ,所以GH 綊12AD .又BC 綊12AD ,故GH 綊BC ,所以四边形BCHG 是平行四边形.(2)C 、D 、F 、E 四点共面.理由如下: 由BE 綊12AF ,G 是F A 的中点知,BE 綊GF ,所以EF ∥BG ,由(1)知BG ∥CH ,所以EF ∥CH ,故EC 、FH 共面. 又点D 直线FH 上,所以C 、D 、F 、E 四点共面.(3)连结EG ,由AB =BE ,BE 綊AG ,及∠BAG =90°知ABEG 是正方形, 故BG ⊥EA .由题设知,F A 、AD 、AB 两两垂直,故AD ⊥平面F ABE , 因此EA 是ED 在平面F ABE 内的射影,∴BG ⊥ED . 又EC ∩EA =E ,所以BG ⊥平面ADE .由(1)知,CH ∥BG ,所以CH ⊥平面ADE .由(2)知F ∈平面CDE ,故CH ⊂平面CDE ,得平面ADE ⊥平面CDE .。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多选题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多选题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

高考数学立体几何多选题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一、立体几何多选题1.如图,一个结晶体的形状为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其中,以顶点A 为端点的三条棱长都等于1,且它们彼此的夹角都是6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212AA AB ADAC ++=B .1A 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是线段BD 的中点C .1AA 与平面ABCD 所成角大于45 D .1BD 与AC 6 【答案】AC 【分析】对A ,分别计算()21++AA AB AD 和2AC ,进行判断;对B ,设BD 中点为O ,连接1A O ,假设1A 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是线段BD 的中点,应得10⋅=O AB A ,计算10⋅≠O AB A ,即可判断1A 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不是线段BD 的中点;对C ,计算11,,A A AC AC ,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得11⊥A A AC ,1AA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1A AC ∠,再计算1tan ∠A AC ;对D ,计算1,AC BD 以及1BD AC ⋅,再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代入计算夹角的余弦值. 【详解】对A ,由题意,11111cos602⋅=⋅=⋅=⨯⨯=AA AB AA AD AD AB ,所以()2222111112*********++=+++⋅+⋅+⋅=+++⨯⨯=AA AB ADAA AB AD AA AB AB AD AA AD ,AC AB AD =+,所以()222221113=+=+⋅+=++=AC AB ADAB AB AD AD ,所以()()22126++==AA AB AD AC ,故A 正确;对B ,设BD 中点为O ,连接1A O ,1111111222=+=+=++AO A A AO A A AC A A AD AB ,若1A 在底面ABCD 上的射影是线段BD 的中点,则1A O ⊥平面ABCD ,则应10⋅=O AB A ,又因为21111111111110222222224⎛⎫⋅=++⋅=-⋅+⋅+=-+⨯+=≠⎪⎝⎭O AB A A AD AB AB AA AB AD AB AB A ,故B 错误;对D ,11,BD AD AA AB AC AB AD=+-=+, 所以()()2211=2,=3=+-=+AD A B A AB AC AB AD D ,()()2211111⋅=+-⋅+=⋅++⋅+⋅--⋅=AC AD AA AB AB AD AD AB AD AA AB AA AD ABAB AD BD ,1116cos ,23⋅<>===⋅B AC D BD BD AC AC,故D 不正确;对C ,112==AC BD ,在1A AC 中,111,2,3===A A AC AC ,所以22211+=A A AC AC ,所以11⊥A A AC ,所以1AA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1A AC ∠,又1tan 21∠=>A AC ,即145∠>A AC ,故C 正确;故选:AC【点睛】方法点睛:用向量方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需要树立“基底”意识,利用基向量进行线性运算,要理解空间向量概念、性质、运算,注意和平面向量类比;同时对于立体几何中角的计算问题,往往可以利用空间向量法,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解.2.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3AB =12AD AA ==,,,P Q R 分别是11,,AB BB AC 上的动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对于任意给定的点P ,存在点Q 使得1D P CQ ⊥ B .对于任意给定的点Q ,存在点R 使得1D R CQ ⊥ C .当1AR A C ⊥时,1AR D R ⊥D .当113AC A R =时,1//D R 平面1BDC 【答案】ABD 【分析】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计算142D P CQ b ⋅=-,()12222D R CQ b λλ⋅=--,134AR D R ⋅=-,10D R n ⋅=,得到答案.【详解】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2,,0P a,a ⎡∈⎣,()Q b ,[]0,2b ∈,设11A R AC λ=,得到()22,22R λλ--,[]0,1λ∈. ()12,,2P a D -=,()2,0,CQ b =,142D P CQ b ⋅=-,当2b =时,1D P CQ ⊥,A 正确;()122,2D R λλ=--,()12222D R CQ b λλ⋅=--,取22bλ=+时,1D R CQ ⊥,B 正确; 1AR A C ⊥,则()()12,222212440AR AC λλλλλ⋅=--⋅--=-+-+=, 14λ=,此时113313022224AR D R ⎛⎫⎛⎫⋅=-⋅-=-≠ ⎪ ⎪ ⎪ ⎪⎝⎭⎝⎭,C 错误; 113AC A R =,则44,,333R ⎛⎫ ⎪ ⎪⎝⎭,142,,333D R ⎛⎫=- ⎪ ⎪⎝⎭,设平面1BD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00n BD n DC ⎧⋅=⎪⎨⋅=⎪⎩,解得(3,n =-,故10D R n ⋅=,故1//D R 平面1BDC ,D 正确. 故选:ABD .【点睛】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的线线垂直,线面平行,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推断能力.3.如图,点O 是正四面体P ABC -底面ABC 的中心,过点O 的直线交AC ,BC 于点M ,N ,S 是棱PC 上的点,平面SMN 与棱PA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 ,与棱P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R ,则( )A .若//MN 平面PAB ,则//AB RQ B .存在点S 与直线MN ,使PC ⊥平面SRQC .存在点S 与直线MN ,使()0PS PQ PR ⋅+= D .111PQPRPS++是常数【答案】ABD 【分析】对于选项A ,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进行推理判断即可;对于选项B ,当直线MN 平行于直线AB , 13SC PC =时,通过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此时PC ⊥平面SRQ ,即可证明,存在点S 与直线MN ,使PC ⊥平面SRQ ;对于选项C ,假设存在点S 与直线MN ,使()0PS PQ PR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证得PC ⊥平面PAB ,此时通过反证法说明矛盾性,即可判断; 对于选项D ,利用S PQR O PSR O PSQ O PQR V V V V ----=++,即可求得111PQPRPS++是常数.【详解】 对于选项A , 若//MN 平面PAB ,平面SMN 与棱PA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 ,与棱PB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R ,∴平面SMN 平面PAB =RQ ,又MN ⊂平面SMN ,//MN 平面PAB ,∴//MN RQ ,点O 在面ABC 上,过点O 的直线交AC ,BC 于点M ,N ,∴MN ⊂平面ABC ,又//MN 平面PAB ,平面ABC平面PAB AB =,∴//MN AB , ∴//AB RQ ,故A 正确; 对于选项B ,当直线MN 平行于直线AB ,S 为线段PC 上靠近C 的三等分点,即13SC PC =, 此时PC ⊥平面SRQ ,以下给出证明: 在正四面体P ABC -中,设各棱长为a ,∴ABC ,PBC ,PAC △,PAB △均为正三角形,点O 为ABC 的中心,//MN AB ,∴由正三角形中的性质,易得23CN CM a ==, 在CNS 中,23CN a =,13SC a =,3SCN π∠=,∴由余弦定理得,SN a ==, ∴222249SC SN a CN +==,则SN PC ⊥, 同理,SM PC ⊥,又SM SN S =,SM ⊂平面SRQ ,SN ⊂平面SRQ ,∴PC ⊥平面SRQ ,∴存在点S 与直线MN ,使PC ⊥平面SRQ ,故B 正确; 对于选项C ,假设存在点S 与直线MN ,使()0PS PQ PR ⋅+=, 设QR 中点为K ,则2PQ PR PK +=,∴PS PK ⊥,即PC PK ⊥,()cos cos 0PC AB PC PB PA PC PB CPB PC PA CPA ⋅=⋅-=⋅∠-⋅∠=,∴PC AB ⊥,又易知AB 与PK 为相交直线,AB 与PK 均在平面PQR 上,∴PC ⊥平面PQR ,即PC ⊥平面PAB ,与正四面体P ABC -相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故C 错误; 对于选项D ,易知点O 到面PBC ,面PAC ,面PAB 的距离相等,记为d , 记PC 与平面PAB 所处角的平面角为α,α为常数,则sin α也为常数, 则点S 到PQR 的距离为sin PS α, 又13sin 234PQRSPQ PR PQ PR π=⋅=⋅ ∴()()1133sin sin sin 33412S PQR PQRV PS S PS PQ PR PQ PR PS ααα-=⋅=⋅⋅=⋅⋅, 又13sin23PSRSPS PR PS PR π=⋅=⋅, 13sin 234PSQS PS PQ PS PQ π=⋅=⋅, 13sin23PQRSPQ PR PQ PR π=⋅=⋅,()12S PQR O PSR O PSQ O PQR V V V V d PS PR PS PQ PQ PR ----=++=⋅+⋅+⋅,∴()3sin PQ PR PS d PS PR PS PQ PQ PR α⋅⋅=⋅+⋅+⋅, ∴111sin d PQPRPSα++=为常数,故D 正确. 故选:ABD.【点睛】本题考查了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考查了三棱锥体积的计算,考查了向量的运算,考查了转化能力与探究能力,属于较难题.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如图,,M N 分别是正方形ABCD ,11BCC B 的中心.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平面1D MN 与11BC 的交点是11B C 的中点 B .平面1D MN 与BC 的交点是BC 的三点分点 C .平面1D MN 与AD 的交点是AD 的三等分点 D .平面1D MN 将正方体分成两部分的体积比为1∶1 【答案】BC 【分析】取BC 的中点E ,延长DE ,1D N ,并交于点F ,连FM 并延长分别交,BC AD 于,P Q ,连1,D Q PN 并延长交11B C 与H ,平面四边形1D HPQ 为所求的截面,进而求出,,P Q H 在各边的位置,利用割补法求出多面体11QPHD C CD 的体积,即可求出结论.【详解】如图,取BC 的中点E ,延长DE ,1D N ,并交于点F , 连接FM 并延长,设FM BC P ⋂=,FM AD Q ⋂=, 连接PN 并延长交11B C 于点H .连接1D Q ,1D H ,则平面四边形1D HPQ 就是平面1D MN 与正方体的截面,如图所示.111111////,22NE CC DD NE CC DD ==,NE ∴为1DD F ∆的中位线,E ∴为DF 中点,连BF ,,,90DCE FBE BF DC AB FBE DCE ∴∆≅∆==∠=∠=︒, ,,A B F ∴三点共线,取AB 中点S ,连MS ,则12//,,23BP FB MS BP MS BC MS FS =∴==, 22111,33236BP MS BC BC PE BC ∴==⨯=∴=, E 为DF 中点,11//,233PE DQ DQ PE BC AD ∴===N 分别是正方形11BCC B 的中心,11113C H BP C B ∴==所以点P 是线段BC 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 点Q 是线段AD 靠近点D 的三等分点, 点H 是线段11B C 靠近点1C 的三等分点. 做出线段BC 的另一个三等分点P ', 做出线段11A D 靠近1D 的三等分点G ,连接QP ',HP ',QG ,GH ,1H QPP Q GHD V V '--=, 所以111113QPHD C CD QPHQ DCC D V V V -==多面体长方体正方体 从而平面1D MN 将正方体分成两部分体积比为2∶1. 故选:BC.【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及多面体的体积,确定出平面与正方体的交线是解题的关键,考查直观想象、逻辑推理能力,属于较难题.5.已知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11AA =,P 为上底面1111D C B A 上的动点,给出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结论为( )A .若3PD =,则满足条件的P 点有且只有一个B .若3PD =,则点P 的轨迹是一段圆弧C .若PD ∥平面1ACB ,则DP 长的最小值为2D .若PD ∥平面1ACB ,且3PD =,则平面BDP 截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所得平面图形的面积为94π 【答案】ABD 【分析】若3PD =,由于P 与1B 重合时3PD =,此时P 点唯一;()313PD =∈,,则12PD =,即点P 的轨迹是一段圆弧;当P 为11A C 中点时,DP 有最小值为3=,可判断C ;平面BDP 截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所得平面图形为外接球的大圆,其半径为32=,可得D . 【详解】 如图:∵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边长为2, ∴1122B D =11AA =, ∴()2212213DB =+=,则P 与1B 重合时3PD =,此时P 点唯一,故A 正确;∵()313PD =,,11DD =,则12PD P 的轨迹是一段圆弧,故B 正确; 连接1DA ,1DC ,可得平面11//A DC 平面1ACB ,则当P 为11A C 中点时,DP 有最小值为()22213+=C 错误;由C 知,平面BDP 即为平面11BDD B ,平面BDP 截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2221322122++=,面积为94π,故D 正确. 故选:ABD . 【点睛】本题考查了立体几何综合,考查了学生空间想象,逻辑推理,转化划归,数学运算的能力,属于较难题.6.如图,正三棱柱11ABC A B C -中,11BC AB ⊥、点D 为AC 中点,点E 为四边形11BCC B 内(包含边界)的动点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1112DA A A B A BC =-+ B .若//DE 平面11ABB A ,则动点E 的轨迹的长度等于22AC C .异面直线AD 与1BC 6D .若点E 到平面11ACC A 的距离等于32EB ,则动点E 的轨迹为抛物线的一部分 【答案】BCD 【分析】根据空间向量的加减法运算以及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解,逐项判断,进而可得到本题答案. 【详解】解析:对于选项A ,()1112AD A A B A BC =-+,选项A 错误; 对于选项B ,过点D 作1AA 的平行线交11A C 于点1D .以D 为坐标原点,1DA DB DD ,,分别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设棱柱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b ,则002a A ⎛⎫⎪⎝⎭,,,3002B a ⎛⎫ ⎪ ⎪⎝⎭,,,1302B a b ⎛⎫ ⎪ ⎪⎝⎭,,,102a C b ⎛⎫- ⎪⎝⎭,,,所以1322a BC a b ⎛⎫=-- ⎪ ⎪⎝⎭,,,1322a AB a b ⎛⎫=- ⎪ ⎪⎝⎭,,. ∵11BC AB ⊥,∴110BC AB ⋅=,即222302a b ⎫⎛⎫--+=⎪ ⎪⎪⎝⎭⎝⎭,解得22b a =. 因为//DE 平面11ABB A ,则动点E 的轨迹的长度等于122BB =.选项B 正确. 对于选项C ,在选项A 的基础上,002a A ⎛⎫⎪⎝⎭,,,3002B a ⎛⎫ ⎪ ⎪⎝⎭,,,()0,0,0D ,1202a C a ⎛⎫- ⎪ ⎪⎝⎭,,,所以002a DA ⎛⎫= ⎪⎝⎭,,,1322a BC a a ⎛⎫=- ⎪ ⎪⎝⎭,-,, 因为211162cos ,||||622a BC DA BC DA BC DA a a ⎛⎫- ⎪⋅⎝⎭<>===-,所以异面直线1,BC DA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66,选项C 正确. 对于选项D ,设点E 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1E ,作1E F 垂直于AC ,垂足为F ,若点E 到平面11ACC A 的距离等于3EB ,即有31E F EB =,又因为在1CE F ∆中,3112E F E C =,得1EB E C =,其中1E C 等于点E 到直线1CC 的距离,故点E 满足抛物线的定义,另外点E 为四边形11BCC B 内(包含边界)的动点,所以动点E 的轨迹为抛物线的一部分,故D 正确.故选:B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的综合应用问题,其中涉及到抛物线定义的应用.7.如图,1111ABCD A B C D -为正方体,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11A C ⊥平面11BB D DB .1BD ⊥平面1ACBC .1BD 与底面11BCC B 所成角的正切值是2D .过点1A 与异面直线AD 与1CB 成60角的直线有2条【答案】ABD【分析】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判断A 与B ;求解1BD 与底面11BCC B 所成角的正切值判断C ;利用空间向量法可判断D .【详解】 对于A 选项,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BB ⊥平面1111D C B A ,11A C ⊂平面1111D C B A ,则111BB A C ⊥,由于四边形1111D C B A 为正方形,则1111AC B D ⊥, 1111BB B D B =,因此,11A C ⊥平面11BB D D ,故A 正确;对于B 选项,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DD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1AC DD ∴⊥,因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所以,AC BD ⊥,1D DD BD =,AC ∴⊥平面11BB D D , 1BD ⊂平面11BB D D ,1AC BD ∴⊥,同理可得11BD B C ⊥,1AC B C C =,1BD ∴⊥平面1ACB ,故B 正确; 对于C 选项,由11C D ⊥平面11BCC B ,得11C BD ∠为1BD 与平面11BCC B 所成角, 且111112tan 2C D C BD BC ∠==,故C 错误; 对于D 选项,以点D 为坐标原点,DA 、DC 、1D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1,0,0A 、()0,0,0D 、()0,1,0C 、()11,1,1B ,()1,0,0DA =,()11,0,1CB =,设过点1A 且与直线DA 、1CB 所成角的直线的方向向量为()1,,m y z =,则221cos ,21DA m DA m DA my z ⋅<>===⋅++, 1122111cos ,221CB m z CB m CB m y z ⋅+<>===⋅⋅++, 整理可得2222341y z y z z ⎧+=⎨=++⎩,消去y 并整理得2210z z +-=,解得12z =-+或12z =--,由已知可得3z ≤,所以,12z =-+,可得22y =±,因此,过点1A 与异面直线AD 与1CB 成60角的直线有2条,D 选项正确.故选:ABD.【点睛】方法点睛: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一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三是平行线法(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解题时,注意线线、线面与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另外,在证明线线垂直时,要注意题中隐含的垂直关系,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矩形的内角、直径所对的圆周角、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或给出线段长度,经计算满足勾股定理)、直角梯形等等.8.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P 在线段B 1C 上运动,则( )A .直线BD 1⊥平面A 1C 1DB .三棱锥P ﹣A 1C 1D 的体积为定值C .异面直线AP 与A 1D 所成角的取值范用是[45°,90°]D .直线C 1P 与平面A 1C 1D 6 【答案】ABD【分析】在A 中,推导出A 1C 1⊥BD 1,DC 1⊥BD 1,从而直线BD 1⊥平面A 1C 1D ;在B 中,由B 1C ∥平面 A 1C 1D ,得到P 到平面A 1C 1D 的距离为定值,再由△A 1C 1D 的面积是定值,从而三棱锥P ﹣A 1C 1D 的体积为定值;在C 中,异面直线AP 与A 1D 所成角的取值范用是[60°,90°];在D 中,以D 为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DD 1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能求出直线C 1P 与平面A 1C 1D. 【详解】解:在A 中,∵A 1C 1⊥B 1D 1,A 1C 1⊥BB 1,B 1D 1∩BB 1=B 1,∴A 1C 1⊥平面BB 1D 1,∴A 1C 1⊥BD 1,同理,DC 1⊥BD 1,∵A 1C 1∩DC 1=C 1,∴直线BD 1⊥平面A 1C 1D ,故A 正确;在B 中,∵A 1D ∥B 1C ,A 1D ⊂平面A 1C 1D ,B 1C ⊄平面A 1C 1D ,∴B 1C ∥平面 A 1C 1D ,∵点P 在线段B 1C 上运动,∴P 到平面A 1C 1D 的距离为定值,又△A 1C 1D 的面积是定值,∴三棱锥P ﹣A 1C 1D 的体积为定值,故B 正确;在C 中,异面直线AP 与A 1D 所成角的取值范用是[60°,90°],故C 错误;在D 中,以D 为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DD 1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1,P (a ,1,a ),则D (0,0,0),A 1(1,0,1),C 1(0,1,1),1DA =(1,0,1),1DC =(0,1,1),1C P =(a ,0,a ﹣1),设平面A 1C 1D 的法向量(),,n x y z =, 则1100n DA x z n DC y z ⎧⋅=+=⎪⎨⋅=+=⎪⎩,取x =1,得1,1,1n ,∴直线C 1P 与平面A 1C 1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1||||||C P n C Pn ⋅⋅=∴当a=12时,直线C 1P 与平面A 1C 1D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为3,故D 正确. 故选:ABD .【点睛】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一般步骤:(1)、①找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即通过找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来完成;②计算,要把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求解;(2)、用空间向量坐标公式求解.。

数学竞赛之立体几何专题精讲(例题+练习)

数学竞赛之立体几何专题精讲(例题+练习)

数学竞赛中的立体几何问题立体几何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然也是每年的全国联赛的必然考查内容.解法灵活而备受人们的青睐,竞赛数学当中的立几题往往会以中等难度试题的形式出现在一试中,考查的内容常会涉及角、距离、体积等计算.解决这些问题常会用到转化、分割与补形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一、求角度这类题常以多面体或旋转体为依托,考查立体几何中的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或二面角的大小 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 ,根据已知条件准确地找出或作出要求的角.立体几何中的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三种.其中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通过作两条异面直线的平行线找到表示异面直线所成角的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再构造一个包含该角的三角形,解三角形即可以完成;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则要首先找到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一般来讲也可以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办法得到,其角度范围是[]0,90︒︒;二面角在求解的过程当中一般要先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三种方法:①作棱的垂面和两个半平面相交;②过棱上任意一点分别于两个半平面内引棱的垂线;③根据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另外还可以根据面积射影定理cos S S θ'=⋅得到.式中S '表示射影多边形的面积,S 表示原多边形的面积,θ即为所求二面角.例1 直线OA 和平面α斜交于一点O ,OB 是OA 在α内的射影,OC 是平面α内过O 点的任一直线,设,,.AOC AOB BOC αβγ∠=∠=∠=,求证:cos cos cos αβγ=⋅.分析:如图,设射线OA 任意一点A ,过A 作AB α⊥于点B ,又作BC OC ⊥于点C ,连接AC .有:cos ,cos ,cos ;OC OB OCOA OA OBαβγ=== 所以,cos cos cos αβγ=⋅.评注:①上述结论经常会结合以下课本例题一起使用.过平面内一个角的顶点作平面的一条斜线,如果斜线和角的两边所成的角相等,那么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一定会落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利用全等三角形即可证明结论成立.②从上述等式的三项可以看出cos α值最小,于是可得结论: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所有直线所成的角中,斜线与它的射影所成的角最小.例、(1997年全国联赛一试)如图,正四面体ABCD 中,E 在棱AB 上, F 在棱CD 上,使得:()0AE CFEB FDλλ==<<∞,记()f λλλαβ=+, αOC BAF EDCBAG其中λα表示EF 与AC 所成的角,其中λβ表示EF 与BD 所成的角,则: (A )()f λ在()0,+∞单调增加;(B )()f λ在()0,+∞单调减少; (C )()fλ在()0,1单调增加;在()1,+∞单调减少;(D )()f λ在()0,+∞为常数.` 分析:根据题意可首先找到与,λλαβ对应的角.作EG ∥AC ,交BC 于G ,连FG .显然 FG ∥BD ,∠GEF=λα,∠GFE=λβ.∵AC ⊥BD ,∴EG ⊥FG ∴90λλαβ+=︒例五、(1994年全国联赛一试)已知一个平面与一个正方体的12条棱的夹角都等于α,则sin α= .分析:正方体的12条棱可分为三组,一个平面与12条棱的夹角都 等于α只需该平面与正方体的过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都等于α即可.如图所示的平面A BD '就是合乎要求的平面,于是:sin 3α=二、求体积这类题常是求几何体的体积或要求解决与体积有关的问题 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 ,根据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面作为底面并求出这个底面上的高例十五、(2003年全国联赛一试)在四面体ABCD 中,设1,AB CD ==直线AB 与CD 的距离为2,夹角为3π,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等于 ()()()(11 ; ; 23A B C D 分析:根据锥体的体积公式我们知道:1V=3S h ⋅⋅.从题目所给条件看,已知长度的两条线段分别位于两条异面直线上,而已知距离是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而非点线距.显然需要进行转化.作BE ∥CD,且BE=CD ,连接DE 、AE ,显然,三棱锥A —BCD 与三棱锥A —BDE 底面积和高都相等,故它们有相等的体积.于是有:111sin 362A BCD A BDE D ABE BDE V V V S h AB BE ABE h ---∆====⋅⋅∠⋅=例十六、(2002年全国联赛一试)由曲线224,4,4,4x y x y x x ==-==-围成的图形绕y 轴旋转一周所ODCBAD 'C 'B ' A 'EDCBA得旋转体的体积为V 1,满足()()22222216,24,24x y x y x y +≤+-≥++≥的点(),x y 组成的图形绕y 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为V 2,则: (A )V 1=12V 2; (B )V 1=23V 2; (C )V 1=V 2; (D )V 1=2V 2; 分析:我国古代数学家祖暅在对于两个几何体体积的比较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祖暅原理告诉我们: 对于两个底面积相同,高 相等的几何体,任做一个 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若每 一个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运用祖 原理的思想我们可以将不规则的几何体的体积计算转化为规则几何体的体积计算.如计算球的体积时我们可以将半球转化为圆柱与圆锥的组合体.显然,本题中的两个几何体符合祖暅原理的条件,比较其截面面积如下:取()44y a a =-≤≤,则:()21162164S aa ππππ=-⋅⋅=-当0a <时:()()()22221642164S aa a ππππ=⋅--⋅-+=+ 当0a >时:()()()22221642164S a a a ππππ=⋅--⋅--=-显然,12S S =,于是有:12V V =.例十七、(2000年全国联赛一试)一个球与正四面体的六条棱都相切,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 ,则这个球的体积是 .分析:由正四面体的图象的对称性可知,内切球的球心必为正四面体的中心,球与各棱相切,其切点必为各棱中点,考查三组对棱中点的连线交于一点,即为内切球的球心,所以每组对棱间的距离即为内切球的直径,于是有:22r a =∴3343424V a a π⎛⎫=⋅⋅= ⎪ ⎪⎝⎭练习:同样可用体积法求出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的外 接球和内切球的半径.分析可知,正四面体的内切球 与外接球球心相同,将球心与正四面体的个顶点相连,可将正四面体划分为四个全等的正三棱锥,于是可知内切球的半径即为正四面体高度的四分之一,外接球半径即为高度的四分之三.故只要求出正四面体的高度即可.又:3h a ===,所以,,412R a r ==.ROEDC APr例十九、(1998年全国联赛一试)ABC ∆中,90,30,2C B AC ∠=︒∠=︒=,M 是AB 的中点.将ACM ∆沿CM 折起,使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22A —BCM 的体积等于 . 分析:关于折叠问题,弄清折叠前后线段之间的变与不变的关系往往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问题中经常会涉及折叠图形形成二面角,在折叠前作一条直线与折叠线垂直相交,于交点的两侧各取一点形成一个角,于是在折叠过程中,此角始终能代表图形折叠所形成的二面角的大小.此外,通过分析可知解决本例的另一个关键是需要得到棱锥的高,其实只要能找到二面角,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如图,作BD ⊥CM 的延长线相交于D ,AF ⊥CM 于F ,并延长到E ,使EF=BD ,连BE . 显然,AF=EF=BD=3EB=DF=2,所以: A E 2=AB 2-EB 2=8-4=4三棱锥A —BCM 的高即点A 到平面BCM 的距离也就是等腰∆AEF 中点A 到边EF 的距离.根据面积相等FF M ME E D D BB C C A A可求得:h ==∴11132V =⋅⋅=例二十、(1995年全国联赛一试)设O 是正三棱锥P —ABC 底面△ABC 的中心,过O 的动平面与P —ABC 的三条侧棱或其延长线的交点分别记为Q 、R 、S ,则和式111PQ PR PS++ (A )有最大值而无最小值; (B )有最小值而无最大值; (C )既有最大值又有最小值,且最大值与最小值不等; (D )是一个与平面QRS 位置无关的常量. 分析:借助于分割思想,将三棱锥P —QRS 划分成三个以O 为顶点,以三个侧面为 底面的三棱锥O —PQR ,O —PRS ,O —PSQ . 显然三个三棱锥的高相等,设为h ,又设QPR ∠=RPS SPQ α∠=∠=,于是有:()13P QRS O PQR O PRS O PSQ PQR PRS PSQ V V V V S S S h ----∆∆∆=++=++⋅ ()1sin 6PQ PR PR PS PS PQ h α=⋅+⋅+⋅⋅⋅ 又:1sin sin 6P QRS Q PRS V V PQ PR PS αθ--==⋅⋅⋅⋅,其中θ为PQ 与平面PRS 所成的角.()sin sin sin PQ PR PR PS PS PQ h PQ PR PS ααθ∴⋅+⋅+⋅⋅⋅=⋅⋅⋅⋅于是得:111PQ PR PS ++sin hθ= 例二十一、(1993年全国联赛一试)三棱锥S —ABC 中,侧棱SA 、SB 、SC 两两互相垂直,M 为三角形ABC 的重心,D 为AB 中点,作与SC 平行的直线DP . 证明:(1)DP 与SM 相交;OSRQCBAP(2)设DP 与SM 的交点为D ',则D 为三棱锥S —ABC 的外接球的球心. 分析:根据题中三棱锥的特点,可将三棱锥补形成为一个如图所示的长方体,因为 C 、M 、D 三点共线,显然,点C 、S 、D 、M 在同一平面内.于是有DP 与SM 相交. 又因为:12DD DM SC MC '==,而点D 为长 方体的底面SAEB 的中心,故必有点D '为 对角线SF 的中点,即为长方体的也是三棱 锥的外接球的球心.例二十二、(1992年全国联赛一试)从正方体的棱和各个面的面对角线中选出k 条,使得其中任意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都是异面直线,则k 的最大值是 . 分析:本题可以采用构造法求解.考查图中的 四条线段:A 1D 、AC 、BC 1、B 1D 1,显然其中任意 两条都是异面直线.另一方面,如果满足题目 要求的线段多于4条,若有5条线段满足要求, 因为5条线段中任意两条均为异面直线,所以其中任意两条没有公共点,于是产生这些线段的端点几何体的顶点的个数必定大于或等于10个,这与题中的正方体相矛盾.故:4k =.例二十三、(1991年全国联赛一试)设正三棱锥P —ABC 的高为PO ,M 为PO 的中点,过AM 作与棱BC 平行的平面,将三棱锥截为上、下两个部分,试求此两部分的体积比. 分析:取BC 的中点D ,连接PD 交AM 于G ,设 所作的平行于BC 的平面交平面PBC 于EF ,由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得:EF ∥BC ,连接AE ,AF ,则平面AEF 为合乎要求的截面.GFMED 'DCBA SH A 1DCBA D 1C 1B 1F E OM D CBAPHG作OH ∥PG ,交AG 于点H ,则:OH=PG .51112BCPD PG GDGD GD AD EF PG PG PG OH AO +===+=+=+=; 故:2425A PEF PEF A PBC PBC V S EF V S BC -∆-∆⎛⎫=== ⎪⎝⎭;于是:421A PEF A EFBC V V --=. 三、求面积这类题常设计为求几何体中某一特殊位置的截面面积 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 ,封断出截面的形状及截面和已知中相关图形的关系四、求距离这类题常是以几何体为依托 ,求其中的某些点 、线 、面之间的距离 解决这类题的关键在于 ,根据已知条件判断出或作出符合题意的线段 ,其长度就是符合题意的距离4、(1996年全国联赛一试)已知将给定的两个全等的正三棱锥的底面粘在一起,恰得到一个所有二面角都相等的六面体,并且该六面体的最短棱的长为2,则最远的两顶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解:该六面体的棱只有两种,设原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a ,侧棱为b .取CD 中点G ,则AG ⊥CD ,EG ⊥CD ,故∠AGE 是二面角A —CD —E 的平面角.由BD ⊥AC ,作平面BDF ⊥棱AC 交AC 于F ,则∠BFD 为二面角B —AC —D 的平面角.AG=EG=b 2-a 2,BF=DF=2a b 2-a 2b,AE=2b 2-(233a )2=2b 2-43a 2.由cos ∠AGE=cos ∠BFD ,得2AG 2-AE 22AG 2=2BF 2-BD 22BF 2.∴ 4(b 2-432a 2)b 2-a 2=4a 2b 24a 2(b 2-a 2)⇒9b2=16a 2,⇒b=43a ,从而b=2,2a=3.AE=2.即最远的两个顶点距离为3. 分析:设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a ,侧棱长为b ,则:2222223244a a b a aa b b -=⋅--即:2223b a b =-化简得: 32ba =所以,3,2a b ==.于是可求得线段PP '的长:2432pp '=-=.于是有最远距离为底边长3.2ababbGEFBCDAACBD EFOP 'P五、求元素个数这类题常以长方体或三棱锥等几何体为背景,通过计算符合题意的元素个数,来考查学生对计数问题的理解程度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计数时要有规律的数,作到不重复、不遗漏8、如果空间三条直线a ,b ,c 两两成异面直线,那么与a ,b ,c 都相交的直线有(A ) 0条 (B ) 1条 (C )多于1 的有限条 (D ) 无穷多条 解:在a 、b 、c 上取三条线段AB 、CC '、A 'D ',作一个平行六面体ABCD —A 'B 'C 'D ',在c 上取线段A 'D '上一点P ,过a 、P 作 一个平面,与DD '交于Q 、与CC '交于R ,则QR ∥a ,于是PR 不与a 平行,但PR 与a 共面.故PR 与a 相交.由于可以取无穷多个点P .故选D .9、给定平面上的5个点A 、B 、C 、D 、E ,任意三点不共线. 由这些点连成4条线,每点至少是一条线段的端点,不同的连结方式有 种.解:图中,4种连结方式都满足题目要求.(图中仅表示点、线间连结形式,不考虑点的位置) .情况(1),根据中心点的选择,有5种其连结方式;情况(2),可视为5个点A 、B 、C 、D 、E 的排列,但一种排列与其逆序排列是同一的,且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则有连结方式5!602=种;情况(3),首先是分歧点的选择有5种,其次是分叉的两点的选择有246C =种,最后是余下并连两点的顺序有别,有2!种,共计56260⨯⨯=种;情况(4),选择3点构造三角形,有3510C =种. 共有5606010135+++=种连结方式.B‘C’D’A‘CDASQ PR acb(1) (2) (3) (4)3. 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不是平行四边形, 用平面α去截此四棱锥, 使得截面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则这样的平面 α( )(A) 不存在 (B)只有1个 (C) 恰有4个 (D)有无数多个例一、(1991年全国联赛一试)由一个正方体的三个顶点所能构成的正三角形的个数为 (A )4; (B )8; (C )12; (D )24.分析:一个正方体一共有8个顶点,根据正方体的结构特征可知,构成正三角形的边必须是正方体的面对角线.考虑正方体的12条面对角线,从中任取一条可与其他面对角线构成两个等边三角形,即每一条边要在构成的等边三角形中出现两次,故所有边共出现112224C =次,而每一个三角形由三边构成,故一共可构成的等边三角形个数为2483=个. 例二、(1995年全国联赛一试)将一个四棱锥的每个顶点染上一种颜色,并使同一条棱的两个端点异色,如果只有5种颜色可供使用,那么不同的染色方法的总数是 .分析:就四棱锥P —ABCD 而言,显然顶点P 的颜色必定不同于A 、B 、C 、D 四点,于是分三种情况考虑:① 若使用三种颜色,底面对角线上的两点可同色,其染色种数为:3560A =(种) ② 若使用四种颜色,底面有一对对角线同色,其染色种数为:1425240C A ⋅=(种)③ 若使用五种颜色,则各顶点的颜色各不相同,其染色种数为:55120A =(种)故不同染色方法种数是:420种.六、特殊四面体1.四面体 由于四面体是三角形在空间中的推广,因此三角形的许多性质也可以推广到四面体: (1)连接四面体的棱中点的线段交于一点,且在这里平分这些线段;(2)连接四面体任一顶点与它对面重心的线段交于一点,且这点将线段分成的比为3:1,G 称为四面体的重心.(3)每个四面体都有外接球,球心是各条棱的中垂面的交点.(4)每个四面体都有内切球,球心是四面体的各个二面角的平分面的交点. 例10(1983年全国)在六条棱长分别为2、3、3、4、5、5的所有四面体中,最大的体积是多少?证明你的结论.2.特殊四面体(i )等腰四面体:三组对棱分别相等的四面体.性质(1)等腰四面体各面积相等,且为全等的锐角三角形;(2)体积是伴随长方体的13.(ii )直角四面体 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相互垂直的四面体.性质(1)直角四面体中,不含直角的面是锐角三角形(称该面为底面);(2)任一侧面面积是它在底面投影的面积和地面面积的比例中项,且侧面面积的平方和是底面面积的平方;(3)三个侧面与底面所成三个二面角的余弦的平方和是1.3.正四面体 每个面都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性质(1)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a ,则四面体的全面积S =3a 2,体积V =212a 3;(2)正四面体对棱中点的连线长d =22a ;(3)正四面体外接球的半径64a ,内切球的半径为612a .七、“ 多球” 问 题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 常会遇到若干个球按照一定的法则“ 叠加” 的问题, 我们将 这类问题简称为“ 多球” 问题. 对于“ 多球” 问 题, 我们往往可以从多球中提炼出球心所组成的立体图形, 将问题简化, 然后通过解决这简化的问题, 获得原问题的待求结论,这是 解决“ 多球” 问题的一个常用方法.5、将八个半径都为1的球分放两层放置在一个圆柱内,并使得每个球都和其相邻的四个球相切,且与圆柱的一个底面及侧面都相切,则此圆柱的高等于 .解:如图,ABCD 是下层四个球的球心,EFGH 是上层的四个球心.每个球心与其相切的球的球心距离=2.EFGH 在平面ABCD 上的射影是一个正方形.是把正方形ABCD 绕其中心旋转45 而得.设E 的射影为N ,则MN=2-1.EM=3,故EN 2=3-(2-1)2=22.∴ EN=48.所求圆柱的高=2+48.6、底面半径为1cm 的圆柱形容器里放有四个半径为12cm 的实心铁球,四个球两两相切,其中底层两球与容器底面相切. 现往容器里注水,使水面恰好浸没所有铁球,则需要注水 cm 3. 填(13+22)π. 解:设四个实心铁球的球心为O 1,O 2,O 3,O 4,其中O 1,O 2为下层两球的球心,A ,B ,C ,D 分别为四个球心在底面的射影.则ABCD 是一个边长为22的正方形.所以注水高为1+22.故应注水π(1+22)-4×43π(12)3=(13+22)π. 例 1在桌面上放着四个两两相切、 半 径均为r 的球, 试确定其顶端离桌面的高度;并求夹在这四个球所组成图形空隙中与四个 球均相切的小球的半径.例 2 制作一个底圆直径为4 c m的圆柱形容器,要内装直径为2 c m的钢珠2 6 只,那么这容器至少要多高?( 上海市1 9 8 6 年竞赛试题)例 3 在正四面体内装入半径相同的球,使相邻的球彼此相切,且外层的球又和正四面体的面都相切,如此装法,当球的个数无穷大时,求所装球的体积与正四面体体积之比的极限.( 第八届希望杯高二数学培训题)八、体积法及其应用体积法是处理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在高中数学竞赛中,利用体积法解题形式简洁、构思容易,内涵深刻,应用广泛,备受青睐.几何体的体积包括基本几何体的体积计算、等积变换等方法,同时有以下常用方法和技巧:( 1 ) 转移法:利用祖咂原理或等积变换,把所求几何体转化为与它等底、等高的几何体的体积.( 2 ) 分割求和法:把所求几何体分割成基本几何体的体积.( 3 ) 补形求差法:通过补形化归为基本几何体的体积.( 4 ) 四面体体积变换法.( 5 ) 算两次法:对同一几何体的体积,从两种方法计算,建立出未知元素的等量关系,从而使问题求解.利用这种方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可以回避作出表示距离的垂线段.另外,体积法中对四面体的体积变换涉及较多应用广泛.关于四面体的体积有如下常用性质:( 1 ) 底面积相同的两个三棱锥体积之比等于对应高之比;( 2 ) 高相同的两个三棱锥的体积比等于其底面积之比;( 3 ) 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三棱锥,截得的小三棱锥与原三棱锥的体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立方;九、立体几何中的截面问题截面问题涉及到截面形状的判定、截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截面图形的计数、截面图形的性质及截面图形的最值.本文介绍此类问题的求解方法.1 判断截面图形的形状2 截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3 计算截面图形的个数4 确定截面图形的性质5 求截面图形的最值九、综合问题7、顶点为P 的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 是底面圆周上的点,B 是底面圆内的点,O 为底面圆圆心,AB ⊥OB ,垂足为B ,OH ⊥PB ,垂足为H ,且P A=4,C 为P A 的中点,则当三棱锥O -HPC 的体积最大时,OB 的长为A .53 B .253 C .63 D .263解:AB ⊥OB ,⇒PB ⊥AB ,⇒AB ⊥面POB ,⇒面P AB ⊥面POB .OH ⊥PB ,⇒OH ⊥面P AB ,⇒OH ⊥HC ,OH ⊥PC ,又,PC ⊥OC ,⇒PC ⊥面OCH .⇒PC 是三棱锥P -OCH 的高.PC=OC=2.而∆OCH 的面积在OH=HC=2时取得最大值(斜边=2的直角三角形).当OH=2时,由PO=22,知∠OPB=30︒,OB=PO tan30︒=263.解2:连线如图,由C 为P A 中点,故V O -PBC =12V B -AOP ,而V O -PHC ∶V O -PBC =PHPB =PO 2PB2(PO 2=PH ·PB ).记PO=OA=22=R ,∠AOB=α,则V P —AOB =16R 3sin αcos α=112R 3sin2α,A BP OH CV B -PCO =124R 3sin2α.PO 2PB 2=R 2R 2+R 2cos 2α=11+cos 2α=23+cos2α.⇒V O -PHC=sin2α3+cos2α⨯112R 3.∴ 令y=sin2α3+cos2α,y '=2cos2α(3+cos2α)-(-2sin2α)sin2α(3+cos2α)2=0,得cos2α=-13,⇒cos α=33,∴ OB=263,选D .例19把一个长方体切割成k 个四面体,则k 的最小值是 .例20已知l αβ--是大小为45的二面角,C 为二面角内一定点,且到半平面α和β和6,A ,B 分别是半平面α,β内的动点,则ABC ∆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例21如图所示,等腰ABC △的底边AB =,高3CD =,点E 是线段BD 上异于点B D ,的动点,点F 在BC 边上,且EF AB ⊥,现沿EF 将BEF △折起到PEF △的位置,使PE AE ⊥,记BE x =,()V x 表示四棱锥P ACFE -的体积. (1)求()V x 的表达式;(2)当x 为何值时,()V x 取得最大值? (3)当()V x 取得最大值时,求异面直线AC 与PF 所成角的余弦值.例六、设锐角,,αβγ满足:222cos cos cos 1αβγ++=.求证:tan tan tan αβγ⋅⋅≥分析:构造长方体模型.构造如图所示的长方体 ABCD —A 1B 1C 1D 1,连接AC 1、A 1C 1、BC 1、DC 1. 过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AD 、AB 、AA 1与对角线AC 1所成的角为锐角,,αβγ,满足:222cos cos cos 1αβγ++=不妨设长方体过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AD 、AB 、AA 1的长分别为,,a bc .则:tan tan tan aa b b c cαβγ=≥=≥=≥ 以上三式相乘即可.证明二:因为,,αβγ为锐角,故:2222sin 1cos cos cos 2cos cos ααβγβγ=-=+≥⋅,sin α∴≥同理:sin βγP ED F BCAD 1C 1B 1 A 1DC BA例22已知三棱锥ABC P -的三条侧棱PA 、PB 、PC 两两垂直,侧面PAB 、PBC 、PCA 与底面ABC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分别为1θ、2θ、3θ,底面ABC 的面积为34. (1)证明:22tan tan tan 321≥⋅⋅θθθ;(2)若23tan tan tan 321=++θθθ,求该三棱锥的体积ABC P V -. 练 习 题例七、(1994年全国联赛一试)在正n 棱锥中,相邻两侧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取值范围是 (A ) 2,n n ππ-⎛⎫⎪⎝⎭; (B ) 1,n n ππ-⎛⎫ ⎪⎝⎭; (C ) 0,2π⎛⎫ ⎪⎝⎭; (D ) 21,n n n n ππ--⎛⎫⎪⎝⎭.分析:根据正n 棱锥的结构特征,相邻两侧面所成的二面角应大于底面正n 边形的内角,同时小于π,于是得到(A ).例八、(1992年全国联赛一试)设四面体四个面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S 4,它们的最大值为S ,记1234S S S S Sλ+++=,则λ一定满足(A ) 24λ<≤; (B ) 34λ<<; (C ) 2.5 4.5λ<≤; (D ) 3.5 5.5λ<<. 分析:因为 i S S ≤ ()1,2,3,4i =所以12344S S S SS+++≤.特别的,当四面体为正四面体时取等号.另一方面,构造一个侧面与底面所成角均为45︒的三棱锥,设底面面积为S 4,则:()()1231231234123cos 451 2.5cos 45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S λ+++++⋅︒+++===+++⋅︒,若从极端情形加以考虑,当三棱锥的顶点落在底面上时,一方面不能构成三棱锥,另外此时有1234S S S S ++=,也就是2λ=,于是必须2λ>.故选(A ).。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解析

5
AD 5 5
4、【解法 1】(Ⅰ)∵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AC ⊥ BD ,
∵ PD 底面 ABCD ,
∴PD⊥AC ,∴ AC ⊥平面 PDB,
∴平面 AEC 平面 PDB .
(Ⅱ)设 AC∩BD=O O,
∴∠ AEO 为 AE 与平面 PDB 所的角, ∴ O, E 分别为 DB 、 PB 的中点,
求证: PM ∥ 平面 BCE ( III )求二面角 F BD A 的大小。
10. ( 2009 重庆卷文)如题( 18 )图,在五面体 ABCDEF 中, AB ∥ DC , BAD

2
CD AD 2 ,四边形 ABFE 为平行四边形, FA 平面 ABCD , FC 3, ED 7 .求:
(Ⅰ)直线 AB 到平面 EFCD 的距离; (Ⅱ)二面角 F AD E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连接 CH,则∠ ECH为 B1C 与平面 BCD所成的角。
因 ADEF为正方形, AD= 2 ,故 EH=1,又 EC=1 B1C =2, 2
所以∠ ECH=300,即 B1C 与平面 BCD所成的角为 300.
解法二: (Ⅰ)以 A 为坐标原点,射线 AB 为 x 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所示 的直角坐标系 A— xyz 。
点 F 为 AM 的中点,取 SA 的中点 G,连 GF,易证 GF AM ,则 GFB 即为所求二面角 .
解法二、 分别以 DA 、 DC 、 DS 为 x 、 y 、 z 轴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D— xyz ,则
A( 2,0,0), B ( 2,2,0), C ( 0,0,2), S( 0,0,2) 。
设 AC=2,则
2
AG=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专题-线面垂直专题典型例题精选精讲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专题-线面垂直专题典型例题精选精讲

线面垂直的证明中的找线技巧◆通过计算,运用勾股定理寻求线线垂直1 如图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为1CC 的中点,AC交BD 于点O ,求证:1A O ⊥平面MBD .证明:连结MO ,1A M,∵D B⊥1A A ,D B⊥AC ,1A AAC A =,∴DB ⊥平面11A ACC ,而1AO ⊂平面11A ACC ∴DB ⊥1A O . 设正方体棱长为a ,则22132A O a =,2234MO a =.在Rt △11A C M 中,22194A M a =.∵22211A O MO A M +=,∴1AO OM ⊥. ∵OM ∩D B=O ,∴ 1A O ⊥平面MBD . 评注:在证明垂直关系时,有时可以利用棱长、角度大小等数据,通过计算来证明.◆利用面面垂直寻求线面垂直2 如图2,P 是△A 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PA ⊥平面ABC ,平面PAC ⊥平面PBC .求证:B C⊥平面PAC .证明:在平面PAC 内作A D⊥PC 交PC 于D.因为平面PAC ⊥平面PB C,且两平面交于P C,AD ⊂平面PAC ,且A D⊥PC , 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得AD ⊥平面PB C. 又∵BC ⊂平面P BC ,∴AD ⊥BC .∵PA ⊥平面AB C,BC ⊂平面ABC ,∴PA ⊥BC .∵AD ∩PA =A ,∴BC ⊥平面PAC .(另外还可证BC 分别与相交直线AD ,A C垂直,从而得到BC ⊥平面PAC ).评注:已知条件是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要证明两条直线垂直,应将两条直线中的一条纳入一个平面中,使另一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即从线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在空间图形中,高一级的垂直关系中蕴含着低一级的垂直关系,通过本题可以看到,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一般来说,线线垂直或面面垂直都可转化为线面垂直来分析解决,其关系为:线线垂直−−−→←−−−判定性质线面垂直−−−→←−−−判定性质面面垂直.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互相转化,从前面推出后面是判定定理,而从后面推出前面是性质定理.同学们应当学会灵活应用这些定理证明问题.下面举例说明.3 如图1所示,ABCD 为正方形,SA ⊥平面AB CD ,过A 且垂直于SC 的平面分别交SB SC SD ,,于E F G ,,.求证:AE SB ⊥,AG SD ⊥.证明:∵SA ⊥平面ABCD , ∴SA BC ⊥.∵AB BC ⊥,∴BC ⊥平面SAB .又∵AE ⊂平面SAB ,∴BC AE ⊥.∵SC ⊥平面AEFG ,∴SC AE ⊥.∴AE ⊥平面SBC .∴AE SB ⊥.同理可证AG SD ⊥.评注:本题欲证线线垂直,可转化为证线面垂直,在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的转化中,平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同学们应多注意考虑线和线所在平面的特征,从而顺利实现证明所需要的转化.4 如图2,在三棱锥A -BCD 中,BC =AC ,AD =BD ,作BE ⊥CD ,E 为垂足,作AH ⊥B E于H .求证:AH ⊥平面B CD.证明:取A B的中点F,连结CF ,DF . ∵ACBC =,∴CF AB ⊥.∵AD BD =,∴DF AB ⊥.又CF DF F =,∴AB ⊥平面CDF . ∵CD ⊂平面CD F,∴CD AB ⊥. 又CD BE ⊥,BE AB B =, ∴CD ⊥平面A BE ,CD AH ⊥.∵AH CD ⊥,AH BE ⊥,CD BE E =,∴ AH ⊥平面BCD .评注:本题在运用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时,将问题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时,又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如此反复,直到证得结论.5 如图3,AB 是圆O 的直径,C 是圆周上一点,PA ⊥平面ABC .若AE ⊥PC ,E 为垂足,F 是P B上任意一点, 求证:平面AEF ⊥平面PBC .证明:∵AB 是圆O 的直径,∴AC BC ⊥.∵PA ⊥平面AB C,BC⊂平面A BC ,∴PA BC ⊥.∴BC ⊥平面APC . ∵BC ⊂平面P BC ,∴平面AP C⊥平面PBC .∵AE ⊥PC ,平面APC ∩平面P BC =P C, ∴AE ⊥平面PBC .∵AE ⊂平面AE F,∴平面AE F⊥平面PB C. 评注:证明两个平面垂直时,一般可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即证线面垂直,而证线面垂直则需从已知条件出发寻找线线垂直的关系.6. 空间四边形ABCD 中,若AB ⊥CD ,BC ⊥AD,求证:AC ⊥BDAD B O C证明:过A 作AO ⊥平面BCD 于O 。

高中数学典型例题解析立体几何

高中数学典型例题解析立体几何

高中数学典型例题分析 第六章 立体几何初步§6.1 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一、知识导学1. 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2.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包括:相交、平行、异面.3.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定理4: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4. 异面直线.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及距离.5. 反证法.会用反证法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疑难知识导析1.异面直线是指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强调任何一个平面.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指经过空间任意一点作两条分别和异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一般通过平移后转化到三角形中求角,注意角的范围. 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要求和两条异面直线垂直并且相交,4.异面直线的距离是指夹在两异面直线之间公垂线段的长度.求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关键是找到它们的公垂线.5.异面直线的证明一般用反证法、异面直线的判定方法:如图,如果b α⊂,A α∈且A b ∉,a A =⋂α,则a 与b 异面. 三、经典例题导讲[例1]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O 是底面ABCD 的中心,M 、N 分别是棱DD 1、D 1C 1的中点,则直线OM( ).A .是AC 和MN 的公垂线.B .垂直于AC 但不垂直于MN. C .垂直于MN ,但不垂直于AC.D .与AC 、MN 都不垂直. 错解:B.错因:学生观察能力较差,找不出三垂线定理中的射影. 正解:A. [例2]如图,已知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E,F 分别是AB,AD 的中点,G,H 分别是BC,CD 上的点,且2==HCDH GCBG,求证:直线EG,FH,AC相交于一点.错解:证明:E 、F 分别是AB,AD 的中点,EF ∴∥BD,EF=21BD,又2==HCDH GCBG ,∴ GH ∥BD,GH=31BD,∴四边形EFGH 是梯形,设两腰EG,FH 相交于一点T,2=HCDH ,F 分别是AD.∴AC 与FH 交于一点.∴直线EG,FH,AC 相交于一点正解:证明:E 、F 分别是AB,AD 的中点,EF ∴ ∥BD,EF=21BD,又2==HCDH GCBG ,∴GH ∥BD,GH=31BD,∴四边形EFGH 是梯形,设两腰EG,FH 相交于一点T, ⊂EG 平面ABC,FH ⊂平面ACD,∴T ∈面ABC,且T ∈面ACD,又平面ABC 平面ACD=AC, AC T ∈∴,∴直线EG,FH,AC 相交于一点T.[例3]判断:若a,b 是两条异面直线,P 为空间任意一点,则过P 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a,b 都平行.错解:认为正确.错因:空间想像力不够.忽略P 在其中一条线上,或a 与P 确定平面恰好与b 平行,此时就不能过P 作平面与a 平行. 正解:假命题.[例4] 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CD ,直线AB ,BC ,AD ,DC 分别与平面α相交于点E ,G ,H ,F .求证:E ,F ,G ,H 四点必定共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分析:先确定一个平面,然后证明相关直线在这个平面内,最后证明四点共线. 证明 ∵ AB//CD , AB ,CD 确定一个平面β. 又∵AB ∩α=E ,AB β,∴ E ∈α,E ∈β, 即 E 为平面α与β的一个公共点. 同理可证F ,G ,H 均为平面α与β的公共点. ∵ 两个平面有公共点,它们有且只有一条通过公共点的公共直线, ∴ E,F ,G ,H 四点必定共线.点 评:在立体几何的问题中,证明若干点共线时,先证明这些点都是某两平面的公共点,而后得出这些点都在二平面的交线上的结论.[例5]如图,已知平面α,β,且α∩β=l.设梯形ABCD 中,AD∥BC,且AB α,CDβ,求证:AB ,CD ,l共点(相交于一点).分析:AB ,CD 是梯形ABCD 的两条腰,必定相交于一点M ,只要证明M 在l 上,而l 是两个平面α,β的交线,因此,只要证明M∈α,且M∈β即可.证明: ∵ 梯形ABCD 中,AD∥BC, ∴AB,CD 是梯形ABCD 的两条腰. ∴ AB,CD 必定相交于一点, 设 AB ∩CD=M .又∵ AB α,CD β,∴ M∈α,且M∈β. ∴ M∈α∩β. 又∵α∩β=l ,∴ M∈l ,即AB ,CD ,l 共点.点 评:证明多条直线共点时,与证明多点共线是一样的.[例6]已知:a ,b ,c ,d 是不共点且两两相交的四条直线,求证:a ,b ,c ,d 共面. 分析:弄清楚四条直线不共点且两两相交的含义:四条直线不共点,包括有三条直线共点的情况;两两相交是指任何两条直线都相交.在此基础上,根据平面的性质,确定一个平面,再证明所有的直线都在这个平面内.证明 1º若当四条直线中有三条相交于一点,不妨设a ,b ,c 相交于一点 A ∴ 直线d 和A 确定一个平面α.又设直线d 与a ,b ,c 分别相交于E ,F ,G , 则 A ,E ,F ,G∈α. ∵ A ,E∈α,A ,E∈a, ∴ a α. 同理可证 b α,c α. ∴ a,b ,c ,d 在同一平面α内. 2º当四条直线中任何三条都不共点时,如图. ∵ 这四条直线两两相交, 则设相交直线a ,b 确定一个平面α. 设直线c 与a ,b 分别交于点H ,K , 则 H ,K∈α.又∵ H,K∈c,∴ c α. 同理可证 d α.∴ a,b ,c ,d 四条直线在同一平面α内.点 评:证明若干条线(或若干个点)共面的一般步骤是:首先由题给条件中的部分线(或点)确定一个平面,然后再证明其余的线(或点)均在这个平面内.本题最容易忽视“三线共点”这一种情况.因此,在分析题意时,应仔细推敲问题中每一句话的含义. [例7] 在立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1)找出平面AC 的斜线BD 1在平面AC 内的射影; (2)直线BD 1和直线AC 的位置关系如何?(3)直线BD 1和直线AC 所成的角是多少度?解:(1)连结BD, 交AC 于点O 上的射影在平面就是斜线平面AC BD BD AC DD 11,∴⊥ . (2)BD 1和AC 是异面直线.(3)过O 作BD 1的平行线交DD 1于点M ,连结MA 、MC ,则∠MOA 或其补角即为异面直线AC 和BD 1所成的角.不难得到MA =MC ,而O 为AC 的中点,因此MO ⊥AC ,即∠MOA =90°,∴异面直线BD 1与AC 所成的角为90°.[例8] 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 为直角,PA⊥平面ABC ,BD⊥PC,垂足为D ,求证:AD⊥PC 证明:∵ PA ⊥平面ABC∴ PA⊥BA 又∵ BA⊥AC ∴ BA⊥平面PAC ∴ AD 是BD 在平面PAC 内的射影又∵ BD ⊥PC ∴ AD ⊥PC .(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 四、典型习题导练1.如图, P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连结PA 、PB 、PC 后,在包括AB 、BC 、CA 的六条棱所在的直线中,异面直线的对数为( )A.2对B.3对C.4对D.6对2. 两个正方形ABCD 、ABEF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则异面直线AC 和BF 所成角的大小为 .3. 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体对角线DB 1与面对角线BC 1所成的角是 ,它们的距离是 .4.长方体ABCD A B C D -1111中,BC CD DD ===2214251,,,则A C B D 111和所成角的大小为_ ___.5.关于直角AOB 在定平面α内的射影有如下判断:①可能是0°的角;②可能是锐角;③可能是直角;④可能是钝角;⑤可能是180°的角. 其中正确判断的序号是_____.(注: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6.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AB ⊥CD ,AH ⊥平面BCD ,求证:BH ⊥CD7.如图正四面体中,D 、E 是棱PC 上不重合的两点;F 、H 分别是棱PA 、PB 上的点,且与P 点不重合. 求证:EF 和DH 是异面直线.§6.2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一、知识导学1.掌握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相交、平行).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当直线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时所成的角是 0,当直线与平面垂直时所成的角是9 0,当直线与平面斜交时所成的角是直线与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3.掌握直线与平面平行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平面平行)和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4.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是: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所有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掌握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和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5.直线与平面的距离(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时,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的距离).6.三垂线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逆定理(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垂直).7.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①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也较长;②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较长的斜线段的射影也较长;③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都短.二、疑难知识导析1.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关键在于找射影,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内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2.在证明平行时注意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及面面平行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反复运用.3.在证明垂直时注意线线垂直、线面垂直及面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反复运用,同时还要注意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运用.要注意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如果用“无数”或“两条”都是错误的.4.直线与平面的距离一般是利用直线上某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如果在平面的同一侧有两点到平面的距离(大于0)相等,则经过这两点的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要注意“同一侧”、“距离相等”.三、经典例题导讲l⊂平面α,点P∈直线l,平面α、β间的距离为8,则在β内[例1]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l的距离为9的点的轨迹是()到点P的距离为10,且到A.一个圆B.四个点C.两条直线 D .两个点错解:A.错因:学生对点线距离、线线距离、面面距离的关系掌握不牢.正解:B.[例2] a和b为异面直线,则过a与b垂直的平面( ).A .有且只有一个B .一个面或无数个C .可能不存在D .可能有无数个 错解:A.错因:过a 与b 垂直的平面条件不清. 正解:C.[例3]由平面α外一点P 引平面的三条相等的斜线段,斜足分别为A,B,C ,O 为⊿ABC 的外心,求证:OP α⊥.错解:因为O 为⊿ABC 的外心,所以OA =OB =OC ,又因为PA =PB =PC ,PO 公用,所以⊿POA ,⊿POB ,⊿POC 都全等,所以∠POA =∠POB=∠POC =2π,所以OP α⊥. 错因:上述解法中∠POA =∠POB =∠POC =RT ∠,是对的,但它们为什么是直角呢?这里缺少必要的证明.正解:取BC 的中点D ,连PD 、OD ,,,,,,,AB PO PO .PB PC OB OC BC PD BC OD BC POD BC PO α==∴⊥⊥∴⊥∴⊥⊥∴⊥面同理,[例4]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 1B 1C 1中,AB=3,AA 1=4,M 为AA 1的中点,P 是BC 上一点,且由P 沿棱柱侧面经过棱CC 1到M 点的最短路线长为29,设这条最短路线与C 1C 的交点为N,求: (1)该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图的对角线长;(2)PC 和NC 的长;(3)平面NMP 和平面ABC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错因:(1)不知道利用侧面BCC 1 B 1展开图求解,不会找29 的线段在哪里;(2)不会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正解:(1)正三棱柱ABC-A 1B 1C 1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为9,宽为4的矩形,其对角线长为974922=+(2)如图,将侧面BC 1旋转120使其与侧面AC 1在同一平面上,点P 运动到点P 1的位置,连接MP 1 ,则MP 1就是由点P 沿棱柱侧面经过CC 1到点M 的最短路线. 设PC =x ,则P 1C =x ,在2,292)3221==+∆x x MAP Rt +中,(54,5211=∴==∴NC A P C P MA NC (3)连接PP 1(如图),则PP 1就是平面NMP 与平面ABC 的交线,作NH 1PP ⊥于H ,又CC 1⊥平面ABC ,连结CH ,由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得,1PP CH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立体几何大题(解析版)

立体几何大题(解析版)

立体几何大题1.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线线平行(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直线与平面内一直线平行,则线面平行(3)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线面平行,经过直线的平面与该平面相交,则直线与交线平行(4)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1: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面面平行判定定理2: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于另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平行,则面面平行(5)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两平面互相平行,一个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性质定理2:两平面互相平行,一平面与两平面相交,则交线互相平行6.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线线垂直(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线面垂直(3)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一直线与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性质定理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4)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则两个平面垂直(或: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面面垂直)(5)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平面垂直,其中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交线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6.异面直线所成角cos θ=cos a ,b =|a ⋅b ||a |⋅|b |=|x 1x 2+y 1y 2+z 1z 2|x 12+y 12+z 12⋅x 22+y 22+z 22(其中θ(0°<θ≤90°)为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a ,b 分别表示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7.直线AB 与平面所成角,sin β=AB ⋅m |AB ||m |(m 为平面α的法向量).8.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cos θ=m ⋅n |m ||n |(m ,n 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9.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d =|AB ⋅n | |n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经过面α的一条斜线,A ∈α).模拟训练一、解答题1(22·23下·湖南·二模)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BC =120°,AB =BC =2,AC =BB ,点D 为棱BB 的中点,AE =13AC .(1)求DE 的长度;(2)求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393(2)34【分析】(1)在△ABC 中,用余弦定理可得到AC =23,在△ABE 中,用余弦定理可得BE =233,即可求得DE =DB 2+BE 2=393;(2)以B 为原点,分别以BE ,BC ,BB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CDE 与平面BDE 的法向量,即可求解【详解】(1)因为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BC =120°,AB =BC =2,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ABC =AB 2+BC 2-AC 22AB ⋅BC=22+22-AC 22×2×2=-12,解得AC =23,则AE =13AC =233,在△ABE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BAE =AB 2+AE 2-BE 22AB ⋅AE =22+233 2-BE 22×2×233=32,解得BE =233,又AC =BB =23,所以BD =12BB =3,因为BB ⊥平面ABC ,BE ⊂平面ABC ,所以BB ⊥BE ,在直角三角形DBE 中,DE =DB 2+BE 2=(3)2+233 2=393;(2)因为AE =BE =233,所以∠ABE =∠BAE =30°,则∠CBE =∠ABC -∠ABE =120°-30°=90°,则BE ,BC ,BB 两两互相垂直,以B 为原点,分别以BE ,BC ,BB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点C 0,2,0 ,D 0,0,3 ,E 233,0,0 ,则CD =0,-2,3 ,CE =233,-2,0 ,设平面CD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n ⋅CD =x ,y ,z ⋅0,-2,3 =-2y +3z =0n ⋅CE =x ,y ,z ⋅233,-2,0 =233x -2y =0 ,得z =233y x =3y,令y =3,得平面CD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3,3,2 ;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为m =0,1,0 .设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大小为θ,则cos θ=m ⋅n m n =0,1,0 ⋅3,3,2 1×4=34,故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余弦值为34.2(22·23下·绍兴·二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DE ⊥平面BCD ,△ABC 为正三角形,△BCD 为等腰Rt △,∠BDC =90°,AB =2,DE =2.(1)求证:AE ⊥BC ;(2)若AE ⎳平面BCD ,求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3【分析】(1)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即可证明;(2)法一:由分析可知,∠EBH 就是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设∠AFD =α,当α<90°时,O 与D 重合,可得A ,E 两点重合,不符合题意,当α>90°时,求出EH ,BE ,即可得出答案;法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直线BE 的方向向量与平面ABC 的法向量,由线面角的向量公式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设F 为BC 中点,连接AF ,EF ,则由△ABC 为正三角形,得AF ⊥BC ;DE ⊥平面BCD ,且△B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计算可得:BE =CE =2,∴EF ⊥BC .EF ∩AF =F ,EF ,AF ⊂面AEF ,于是BC ⊥面AEF ,AE ⊂面AEF ,从而BC ⊥AE .(2)法一:由(1)可知,过点E 作EH ⊥AF ,垂足为H ,则∠EBH 就是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当AE ⎳平面BCD 时,可得A 到平面BCD 的距离为 2.设∠AFD =α,所以AF ⋅sin α=2,可得sin α=63,当α<90°时,cos α=33,不妨设A 在底面BCD 射影为O ,则FO =1,此时O 与D 重合,可得A ,E 两点重合,不符合题意,舍去;当α>90°时,FO =1,此时O 在DF 的延长线上,作EH ⊥AF ,由于AODE 为矩形,可得AE =DO =2,AE ∥OD ,可得sin ∠EAH =63,可得EH =263.于是sin ∠EBH =EH BE=63.法二:建立如图坐标系,可得F 0,0,0 ,B 1,0,0 ,C -1,0,0 ,D 0,1,0 ,E 0,1,2 ,A 0,a ,b由AF =3,解得a 2+b 2=3,又∵AE ⎳平面BCD ,令n =0,0,1 ,可得AB ⋅n =0,解得b =2,a =±1.当a =1时A ,E 重合,所以a =-1,此时A 0,-1,2 .不妨设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CB ⋅m =0CA ⋅m =0代入得x -y +2z =02x =0 ,令z =1,则y =2,所以m =0,2,1 .由于BE =-1,1,2 ,不妨设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BE ,m |=63.3(22·23·张家口·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BB 1C 1C 为菱形,∠CBB 1=60°,AB =BC =2,AC =AB 1=2.(1)证明:平面ACB 1⊥平面BB 1C 1C ;(2)求平面ACC 1A 1与平面A 1B 1C 1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57.【分析】(1)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2)利用垂直关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进行求解.【详解】(1)如图,连接BC 1,交B 1C 于O ,连接AO .因为侧面BB 1C 1C 为菱形,所以B 1C ⊥BC 1,且O 为BC 1的中点.又AC =AB 1=2,故AO ⊥B 1C .又AB =BC =2,且∠CBB 1=60°,所以CO =1,BO =3,所以AO =AC 2-CO 2=1.又AB =2,所以AB 2=BO 2+AO 2,所以AO ⊥BO .因为BO ,CB 1⊂平面BB 1C 1C ,BO ∩CB 1=O ,所以AO ⊥平面BB 1C 1C .又AO ⊂平面ACB 1,所以平面ACB 1⊥平面BB 1C 1C .(2)由(1)知,OA ,OB ,OB 1两两互相垂直,因此以O 为坐标原点,OB ,OB 1,O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A (0,0,1),B (3,0,0),C (0,-1,0),C 1(-3,0,0).故CC 1 =(-3,1,0),CA =(0,1,1),CB =(3,1,0).设n =(x 1,y 1,z 1)为平面ACC 1A 1的一个法向量,则有n ⋅CC 1 =0n ⋅CA =0 ,即-3x 1+y 1=0y 1+z 1=0 ,令x 1=1,则n =(1,3,-3).设m =(x 2,y 2,z 2)为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则有m ⋅CA =0m ⋅CB =0,即y 2+z 2=03x 2+y 2=0 ,令x 2=1,则m =(1,-3,3).因为平面A 1B 1C 1∥平面ABC ,所以m =(1,-3,3)也是平面A 1B 1C 1的一个法向量.所以cos <n ,m > =n ⋅m n m=1-3-3 7×7=57.所以平面ACC 1A 1与平面A 1B 1C 1夹角的余弦值57. 4(22·23·湛江·二模)如图1,在五边形ABCDE 中,四边形ABCE 为正方形,CD ⊥DE ,CD =DE ,如图2,将△ABE 沿BE 折起,使得A 至A 1处,且A 1B ⊥A 1D .(1)证明:DE ⊥平面A 1BE ;(2)求二面角C -A 1E -D 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3【分析】(1)由已知易得DE ⊥BE ,即可证明线面垂直;(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公式法求解即可.【详解】(1)由题意得∠BEC =∠CED =π4,∠BED =π2,DE ⊥BE ,因为AB ⊥AE ,则A 1B ⊥A 1E ,又A 1B ⊥A 1D ,A 1E ∩A 1D =A 1,A 1E ,A 1D ⊂面A 1ED ,所以A 1B ⊥面A 1ED ,又DE ⊂面A 1ED ,则DE ⊥A 1B ,又DE ⊥BE ,A 1B ∩BE =B ,A 1B ⊂平面A 1BE ,BE ⊂平面A 1BE ,所以DE ⊥平面A 1BE .(2)取BE 的中点O ,可知BE =2CD ,OE =CD ,由DE ⊥BE ,且CD ⊥DE 可得OE ⎳CD ,所以四边形OCDE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O ∥DE ,则CO ⊥平面A 1BE ,设BE =2,以点O 为坐标原点,OB ,OC ,OA 1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A 1(0,0,1),E (-1,0,0),B (1,0,0),C (0,1,0),D (-1,1,0),EA 1 =(1,0,1),EC =(1,1,0),ED =(0,1,0),设平面A 1E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 =(x 1,y 1,z 1),则n 1 ⋅EA 1 =0n 1 ⋅EC =0 ,即x 1+z 1=0x 1+y 1=0 ,取x 1=1,则n 1 =(1,-1,-1),设平面A 1E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 =(x 2,y 2,z 2),则n 2 ⋅E 1A =0n 2 ⋅ED =0 ,即x 2+z 2=0y 2=0 ,取x 2=1,则n 2 =(1,0,-1),所以cos n 1 ,n 2 =n 1 ⋅n 2 n 1 n 2=63,由图可知,二面角C -A 1E -D 为锐角,所以面角C -A 1E -D 的余弦值为63.5(22·23下·长沙·三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平面ACD ⊥平面ABC ,BE ⊥平面ABC ,△ABC 和△ACD 均为正三角形,AC =4,BE =3,点F 在AC 上.(1)若BF ⎳平面CDE ,求CF ;(2)若F 是AC 的中点,求二面角F -DE -C 的正弦值.【答案】(1)CF =1(2)8517【分析】(1)记AC 中点为M ,连接DM 、BM ,依题意可得DM ⊥AC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得到DM ⊥平面ABC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CDE 的法向量,设F a ,0,0 ,a ∈2,-2 ,依题意可得BF ⋅n =0求出a 的值,即可得解;(2)依题意点F 与点M 重合,利用空间向量法计算可得.【详解】(1)记AC 中点为M ,连接DM 、BM ,△ACD 为正三角形,AC =4,则DM ⊥AC ,且DM =2 3.因为平面ACD ⊥平面ABC ,平面ACD ∩平面ABC =AC ,DM ⊂平面ACD ,所以DM ⊥平面ABC ,又△ABC 为正三角形,所以BM ⊥AC ,所以BM =23,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0,23,0 ,C -2,0,0 ,D 0,0,23 ,E 0,23,3 ,所以CD =2,0,23 ,CE =2,23,3 ,设平面CD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CD =2x +23z =0n ⋅CE =2x +23y +3z =0,令x =3,则z =-3,y =-32,则n =3,-32,-3 ,设F a ,0,0 ,a ∈-2,2 ,则BF =a ,-23,0 ,因为BF ⎳平面CDE ,所以BF ⋅n =3a +-23 ×-32+0×-3 =0,解得a =-1,所以F 为CM 的中点,此时CF =1.(2)若F 是AC 的中点,则点F 与点M 重合,则平面FDE 的一个法向量可以为m =1,0,0 ,设二面角F -DE -C 为θ,显然二面角为锐角,则cos θ=m ⋅n m ⋅n=332+-32 2+-3 2=651,所以sin θ=1-cos 2θ=1-651 2=8517,所以二面角F -DE -C 的正弦值为8517.6(22·23下·湖北·二模)如图,S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 内接于⊙O ,AC ⊥BC ,AC =BC =322,AM =2MS ,AS =3,PQ 为⊙O 的一条弦,且SB ⎳平面PMQ .(1)求PQ 的最小值;(2)若SA ⊥PQ ,求直线PQ 与平面BCM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22(2)3010【分析】(1)作出辅助线,找到符合要求的PQ ,并利用垂径定理得到最小值;(2)在第一问基础上,得到当PQ 取得最小值时,SA ⊥PQ ,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线面角.【详解】(1)过点M 作MH ⎳SB 交AB 于点H ,过点H 作PQ ⊥AB ,此时满足SB ⎳平面PMQ ,由平面几何知识易知,PQ =2r 2-d 2,当弦心距d 最大时,d =OH ,弦长最短,即PQ 取得最小值,因为AM =2MS ,AS =3,所以AH =2HB ,因为AC ⊥BC ,AC =BC =322,由勾股定理得AB =322⋅2=3,故AH =2,HB =1,连接OQ ,则OQ =32,由勾股定理得HQ =OQ 2-OH 2=94-14=2,所以PQ =2HQ =22;(2)连接OS ,则OS ⊥平面ACB ,因为PQ ⊂平面ACB ,故OS ⊥PQ ,而SA ⊥PQ ,OS ∩SA =S ,所以PQ ⊥平面AOS ,即有PQ ⊥AB .以O 为坐标原点,过点O 且平行PQ 的直线为x 轴,OB 所在直线为y 轴,OS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 -2,12,0 ,Q 2,12,0 ,B 0,32,0 ,C 32,0,0 ,M 0,-12,3 ,设平面BCM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m ⋅CB =x ,y ,z ⋅-32,32,0 =-32x +32y =0m ⋅MB =x ,y ,z ⋅0,2,-3 =2y -3z =0,令x =1,则y =1,z =233,故m =1,1,233,设直线PQ 与平面BCM 所成角的大小为θ,则sin θ=cos PQ ,m =PQ ⋅m PQ ⋅m =22,0,0 ⋅1,1,233 22×1+1+43=3010.故直线PQ与平面BCM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0 10.7(22·23·深圳·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PA= AD=2AB,点M是PD的中点.(1)证明:AM⊥PC;(2)设AC的中点为O,点N在棱PC上(异于点P,C),且ON=OA,求直线AN与平面ACM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510【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M⊥PD,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CD⊥平面PAD,则CD⊥AM,所以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AM⊥平面PCD,从而可得结论;(2)以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因为PA=AD,点M是PD的中点,所以AM⊥PD.因为PA⊥平面ABCD,PA⊂平面PAD,所以平面PAD⊥平面ABCD,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所以CD⊥AD,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AD,CD⊂平面ABCD,所以CD⊥平面PAD,所以CD⊥AM,因为PD∩CD=D,PD,CD⊂平面PCD,所以AM⊥平面PCD,因为PC⊂平面PCD,所以AM⊥PC.(2)解:由题意可得AB,AD,AP两两垂直,设AB=1,如图,以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1,0,0),C(1,2,0),D(0,2,0),P(0,0,2),因为点M是PD的中点,所以M0,22,22,所以AM =0,22,22 ,AC =1,2,0 ,设平面ACM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AM ⋅n =22y +22z =0AC ⋅n =x +2y =0,令y =-1可得x =2,z =1,所以平面ACM 的一个法向量n =2,-1,1 .PC =1,2,-2 ,设N x N ,y N ,z N ,PN =λPC =λ,2λ,-2λ (0<λ<1),即x N ,y N ,z N -2 =λ,2λ,-2λ ,所以N λ,2λ,2-2λ .又O 12,22,0 ,ON =OA =32,所以λ-12 2+2λ-22 2+(2-2λ)2=34,化简得5λ2-7λ+2=0,解得λ=25或λ=1(舍去).所以AN =25,225,325,设直线AN 与平面ACM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n ⋅AN n ⋅AN=3252+1+1×425+825+1825=1510,所以直线AN 与平面ACM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510.8(22·23下·温州·二模)已知三棱锥D -ABC 中,△BCD 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AB =AC =AD ,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1)求证:AD ⊥BC ;(2)求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23【分析】(1)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DE ,证明BC ⊥平面ADE ,即可得证;(2)取正三角形BCD 的中心O ,连接OA ,从而可得OA ⊥平面BCD ,则∠ODA 即为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平面角,进而可得AB =AC =AD =3,取AC 中点为H ,连接DH ,BH ,则DH ⊥AC ,BH ⊥AC ,故∠BHD 即为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解△BDH 即可得解.【详解】(1)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DE ,因为AB =AC ,所以AE ⊥BC ,因为△BCD 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所以DE ⊥BC ,又AE ∩DE =E ,AE ,DE ⊂平面ADE ,所以BC ⊥平面ADE ,因为AD ⊂平面ADE ,所以AD ⊥BC ;(2)取正三角形BCD 的中心O ,连接OA ,则点O 在DE 上,且OD =23DE ,由AB =AC =AD ,△BCD 是正三角形,得三棱锥A -BCD 为正三棱锥,则OA ⊥平面BCD ,故∠ODA 即为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平面角,又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所以OD AD =3×32×23AD=33,即AB =AC =AD =3,即三棱锥A -BCD 是正四面体,取AC 中点为H ,连接DH ,BH ,则DH ⊥AC ,BH ⊥AC ,故∠BHD 即为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在△BDH 中,BH =DH =332,BD =3,则cos ∠BHD =BH 2+DH 2-BD 22⋅BH ⋅DH =274+274-92×332×332=13,所以sin ∠BHD =1-cos 2∠BHD =223,所以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的正弦值223.9(22·23下·浙江·二模)如图,四面体ABCD ,AD ⊥CD ,AD =CD ,AC =2,AB =3,∠CAB =60°,E 为AB 上的点,且AC ⊥DE ,DE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30°,(1)求三棱锥D -BCE 的体积;(2)求二面角B -CD -E 的余弦值.【答案】(1)答案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分析】(1)取AC 中点F ,可证明AC ⊥平面DEF ,得平面ABC ⊥平面DEF ,DE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就是直线EF ,∠DEF 是DE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即∠DEF =30°,由正弦定理求得∠FDE ,有两个解,在∠FDE =60°时可证DF ⊥平面ABC ,在∠FDE =120°时,取FE 中点H 证明DH ⊥平面ABC ,然后由棱锥体积公式计算体积;(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用空间向量法求二面角.【详解】(1)取AC 中点F ,连接FE ,FD ,因为AD =CD ,所以DF ⊥AC ,又AC ⊥DE ,DE ∩DF =D ,DE ,DF ⊂平面DEF ,所以AC ⊥平面DEF ,而FE ⊂平面DEF ,所以AC ⊥FE ,由已知AF =1,∠BAC =60°,所以EF =3,AE =2,BE =1,由AC ⊥平面DEF ,AC ⊂平面ABC 得平面ABC ⊥平面DEF ,因此DE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就是直线EF ,所以∠DEF 是DE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即∠DEF =30°,AD =CD ,AC =2,因此DF =12AC =1,在△DEF 中,由正弦定理EF sin ∠FDE =DF sin ∠DEF 得1sin30°=3sin ∠FDE ,sin ∠FDE =32,∠FDE 为△DEF 内角,所以∠FDE =60°或120°,S △ABC =12AB ×AC ×sin ∠BAC =12×3×2×sin60°=333,S △CBE =BE BAS △ABC =3-23×332=32,若∠FDE =60°,则∠DFE =90°,即DF ⊥FE ,AC ∩FE =F ,AC ,FE ⊂平面ABC ,所以DF ⊥平面ABC ,V D -BCE =13S △BCE ⋅DF =13×32×1=36;若∠FDE =120°,则∠DFE =30°,DF =DE =1,取EF 中点H ,连接DH ,则DH ⊥EF ,因为平面ABC ⊥平面DEF ,平面ABC ∩平面DEF =EF ,而DH ⊂平面DEF ,所以DH ⊥平面ABC ,DH =DF sin ∠DFE =1×sin30°=12,所以V D -BCE =13S △BCE ⋅DF =13×32×12=312;(2)若∠FDE =60°,以FA ,FE ,FD 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F -xyz ,则D (0,0,1),C (-1,0,0),A (1,0,0),E (0,3,0),AE =(-1,3,0),EB =12AE =-12,32,0 ,所以B 点坐标为-12,332,0 ,CD =(1,0,1),CB =12,332,0 ,CE =(1,3,0),设平面DBC 的一个法向量是m =(x 1,y 1,z 1),则m ⋅CD =x 1+z 1=0m ⋅CB =12x 1+332y 1=0,取y 1=-1,则x 1=33,z 1=-33,即m =(33,-1,-33),设平面DEC 的一个法向量是n =(x 2,y 2,z 2),则n ⋅CD =x 2+z 2=0n ⋅CE =x 2+3y 2=0,取y 2=-1,则x 2=3,z 2=-3,即m =(3,-1,-3),cos m ,n =m ⋅n m n =9+1+955×7=19385385,所以二面角B -CD -E 的余弦值是19385385;若∠FDE =120°,以FA 为x 轴,FE 为y 轴,过F 且平行于HD 的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F -xyz ,FH =12FE =32,则D 0,32,12 ,C (-1,0,0),A (1,0,0),E (0,3,0),AE =(-1,3,0),EB =12AE =-12,32,0 ,所以B 点坐标为-12,332,0 ,CD =1,32,12 ,CB =12,332,0 ,CE =(1,3,0),设平面DBC 的一个法向量是m =(x 1,y 1,z 1),则m ⋅CD =x 1+32y 1+12z 1=0m ⋅CB =12x 1+332y 1=0,取y 1=-1,则x 1=33,z 1=-53,即m =(33,-1,-53),设平面DEC 的一个法向量是n =(x 2,y 2,z 2),则n ⋅CD =x 2+32y 2+12z 2=0n ⋅CE =x 2+3y 2=0,取y 2=-1,则x 2=3,z 2=-3,即m =(3,-1,-3),cos m ,n =m ⋅n m n =9+1+15103×7=25721721,所以二面角B -CD -E 的余弦值是25721721.10(22·23下·襄阳·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BB 1C 1C 为矩形,∠BAC =90°,AB =AC =2,AA 1=4,A 1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BC 的中点N ,M 为B 1C 1的中点.(1)求证:平面A 1MNA ⊥平面A 1BC ;(2)求平面A 1B 1BA 与平面BB 1C 1C 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3015【分析】(1)利用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2)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求面面夹角的余弦值.【详解】(1)如图,∵A 1N ⊥面ABC ,连AN ,则AN ⊥A 1N ,又AB =AC =2,∴AN ⊥BC ,又AN ∩BC =N ,A 1N ⊂面A 1BC ,BC ⊂面A 1BC ,于是AN ⊥面A 1BC ,又AN ⊂面A 1MN ,,所以面A 1BC ⊥面A 1MNA .(2)由(1)可得,以NA ,NB ,NA 1 为x ,y ,z 轴,建系如图,∠BAC =90°,AB =AC =2,BC =22则A (2,0,0),B (0,2,0),C (0,-2,0),因为AA 1=4,AN =2,所以A 1N =14,则A 1(0,0,14),因为NB 1 =NB +BB 1 =NB +AA 1 =0,2,0 +-2,0,14 =-2,2,14 ,所以B 1-2,2,14 ,设平面A 1BB 1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因为A 1B =(0,2,-14),B 1B =(2,0,-14),所以A 1B ⋅m =2y -14z =0B 1B ⋅m =2x -14z =0 ,令y =7,则x =7,z =1,所以m =(7,7,1),设平面BCC 1B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a ,b ,c ),因为BC =(0,-22,0),BB 1 =(-2,0,14),所以BC ⋅n =-22b =0BB 1 ⋅n =-2a +14c =0,令a =7,则b =0,c =1,所以n =(7,0,1),设平面A 1BB 1与平面BCC 1B 1夹角为θ,则cos θ=cos <m ,n >=m ⋅n m n=7+0+17+7+1×7+0+1=23015,所以平面A 1BB 1与平面BCC 1B 1夹角的余弦值为23015.11(22·23·唐山·二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侧面ACC 1A 1⊥底面ABC ,且AA 1=AC ,∠AA 1C 1=120°,M 是CC 1的中点.(1)证明:A 1C ⊥BM .(2)求二面角A 1-BC -M 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45【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结合面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即可;(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运用空间向量夹角公式进行求解即sk .【详解】(1)取AC 的中点O ,连接OM ,OB ,AC 1.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由AA 1=AC ,得四边形ACC 1A 1为菱形,所以A 1C ⊥AC 1,易知OM ∥AC 1,则A 1C ⊥OM .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知OB ⊥AC ,又平面ACC 1A 1⊥平面ABC ,平面ACC 1A 1∩平面ABC =AC ,OB ⊂平面ABC ,知OB ⊥平面ACC 1A 1,则OB ⊥A 1C ,又OB ∩OM =O ,OB ,OM ⊂平面OBM ,得A 1C ⊥平面OBM ,又BM ⊂平面OBM ,故A 1C ⊥BM ..(2)连接OA 1,因为侧面ACC 1A 1为菱形,∠AA 1C 1=120°,则∠A 1AC =60°,则△A 1A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 1O ⊥AC ,又由(1)易知OA 1,OB ,AC 两两垂直,故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B ,OC ,OA 1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AB =2,则O 0,0,0 ,B 3,0,0 ,C 0,1,0 ,A 10,0,3 ,C 10,2,3 ,BA 1 =-3,0,3 ,BC =-3,1,0 ,CC 1 =0,1,3 ,设平面A 1B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BC =-3x +y =0n ⋅BA 1 =-3x +3z =0 ,令x =1,得n =1,3,1 ,设平面BCC 1的法向量为m =a ,b ,c ,则m ⋅BC =-3a +b =0m ⋅CC 1 =b +3c =0,令a =1,得m =1,3,-1 ,所以cos n ,m =n ⋅m n ⋅m=35⋅5=35,即二面角A 1-BC -M 的正弦值为45.12(22·23下·盐城·三模)如图,该几何体是由等高的半个圆柱和14个圆柱拼接而成,点G 为弧CD 的中点,且C ,E ,D ,G 四点共面.(1)证明:平面BDF ⊥平面BCG ;(2)若平面BDF 与平面ABG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55,且线段AB 长度为2,求点G 到直线DF 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62【分析】(1)过G 作GH ⎳CB ,交底面弧于H ,连接HB ,有HBCG 为平行四边形,根据题设可得FB ⊥HB ,即FB ⊥CG ,再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CB ⊥FB ,最后根据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即可证结论.(2)构建如下图示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令半圆柱半径为r ,高为h ,确定相关点坐标,进而求平面BDF 、平面ABG 的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夹角的坐标表示及已知条件可得h =2r ,即可求出点G 到直线DF 的距离.【详解】(1)过G 作GH ⎳CB ,交底面弧于H ,连接HB ,易知:HBCG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HB ⎳CG ,又G 为弧CD 的中点,则H 是弧AB 的中点,所以∠HBA =45°,而由题设知:∠ABF =45°,则∠HBF =∠HBA +∠ABF =90°,所以FB ⊥HB ,即FB ⊥CG ,由CB ⊥底面ABF ,FB ⊂平面ABF ,则CB ⊥FB ,又CB ∩CG =C ,CB ,CG ⊂平面BCG ,所以FB ⊥平面BCG ,又FB ⊂平面BDF ,所以平面BDF ⊥平面BCG .(2)由题意,构建如下图示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令半圆柱半径为r ,高为h ,则B 0,2r ,0 ,F 2r ,0,0 ,D 0,0,h ,G -r ,r ,h ,所以FD =-2r ,0,h ,BD =0,-2r ,h ,AB =0,2r ,0 ,AG =-r ,r ,h ,若m =x ,y ,z 是面BDF 的一个法向量,则m ⋅FD =-2rx +hz =0m ⋅BD =-2ry +hz =0 ,令z =2r ,则m =h ,h ,2r ,若n =a ,b ,c 是面ABG 的一个法向量,则n ⋅AB =2rb =0n ⋅AG =-ra +rb +hc =0 ,令c =r ,则n =h ,0,r ,所以cos m ,n =m ⋅n m n=h 2+2r 22h 2+4r 2×h 2+r 2=155,整理可得h 2-4r 2 h 2+2r 2 =0,则h =2r ,又AB =2,由题设可知,此时点G -1,1,2 ,D 0,0,2 ,F 2,0,0 ,则DF =2,0,-2 ,DG =-1,1,0 ,所以点G 到直线DF 的距离d =DG 2-DG ⋅DF 2DF2=62.13(22·23下·江苏·三模)如图,圆锥DO 中,AE 为底面圆O 的直径,AE =AD ,△ABC 为底面圆O 的内接正三角形,圆锥的高DO =18,点P 为线段DO 上一个动点.(1)当PO =36时,证明:PA ⊥平面PBC ;(2)当P 点在什么位置时,直线PE 和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最大.【答案】(1)证明见解析;(2)P 点在距离O 点36处【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证明出AP ⊥BP 和AP ⊥CP ,再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出PA ⊥平面PBC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解.【详解】(1)因为AE =AD ,AD =DE ,所以△ADE 是正三角形,则∠DAO =π3,又DO ⊥底面圆O ,AE ⊂底面圆O ,所以DO ⊥AE ,在Rt △AOD 中,DO =18,所以AO =DO 3=63,因为△ABC 是正三角形,所以AB =AO ×32×2=63×3=18,AP =AO 2+PO 2=92,BP =AP ,所以AP 2+BP 2=AB 2,AP ⊥BP ,同理可证AP ⊥CP ,又BP ∩PC =P ,BP ,PC ⊂平面PBC ,所以PA ⊥平面PBC .(2)如图,建立以O 为原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设PO =x ,(0≤x ≤18),所以P 0,0,x ,E -33,9,0 ,B 33,9,0 ,C -63,0,0 ,所以EP =33,-9,x ,PB =33,9,-x ,PC =-63,0,-x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n =a ,b ,c ,则n ⋅PB =33a +9b -cx =0n ⋅PC =-63a -cx =0,令a =x ,则b =-3x ,c =-63,故n =x ,-3x ,-63 ,设直线PE 和平面PBC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EP ,n =33x +93x -63x 108+x 2⋅x 2+3x 2+108=63x 108+x 2⋅4x 2+108=634x 2+1082x 2+540≤6324x 2⋅1082x 2+540=13,当且仅当4x 2=1082x 2,即PO =x =36时,直线PE 和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最大,故P 点在距离O 点36处.14(22·23下·镇江·三模)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ABC =60°,四边形PACQ 为矩形,PA =1,从下列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作为已知条件,并解答问题(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①BP ,DP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相等;②三棱锥P -ABD 体积为33;③cos ∠BPA =55(1)平面PACQ ⊥平面ABCD ;(2)求二面角B -PQ -D 的大小;(3)求点C 到平面BPQ 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2π3(3)32【分析】(1)若选①,则作PA ⊥面ABCD ,证明A 和A 重合从而得到PA ⊥面ABCD ,从而得到面面垂直;若选②,计算得到P 到面ABD 的距离h =1=PA ,得到PA ⊥面ABCD ,从而得到面面垂直;若选③,通过余弦定理计算得到PA ⊥AB ,再通过PA ⊥面ABCD ,从而得到面面垂直;(2)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结合二面角计算公式计算即可;(3)通过点面距离的计算公式直接计算即可.【详解】(1)选①,连接BD ,作PA ⊥面ABCD ,垂足为A .∵BP ,DP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相等,∴A B =A D ,∴A 在BD 的中垂线AC 上,∵在平面PACQ 内,PA ⊥AC ,PA ⊥AC ,∴A 和A 重合,∴PA ⊥面ABCD ,又PA ⊂面PACQ ,∴面PACQ ⊥面ABCD若选②,设P 到面ABD 的距离为h ,∵V P -ABD =13S △ABD ⋅h =13×3⋅h =33,得h =1=PA ,∴PA 即为P 到面ABD 的距离,即PA ⊥面ABCD ,又PA ⊂面PACQ ,∴面PACQ ⊥面ABCD .若选③,由余弦定理得,cos ∠BPA =PB 2+PA 2-AB 22PB ⋅PA =55,∴BP =5,∴BP 2=AP 2+AB 2∴PA ⊥AB ,又PA ⊥AC ,AC ∩AB =A ,AC ,AB ⊂面ABCD∴PA ⊥面ABCD ,又PA ⊂面PACQ∴面PACQ ⊥面ABCD(2)因为PA ⊥面ABCD ,OB ,OC ⊂面ABCD ,所以PA ⊥OB ,PA ⊥OC ,取PQ 中点G ,则OG ⎳PA ,所以OG ⊥OB ,OG ⊥OC ,又因为OB ⊥OC ,所以建立如下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B 3,0,0 ,P 0,-1,1 ,D -3,0,0 ,Q 0,1,1 ,∴BQ =-3,1,1 ,DQ =3,1,1 ,DP =3,-1,1 ,设平面BPQ 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则m⋅BP =0m ⋅BQ =0 ,即-3x -y +z =0-3x +y +z =0 ,令x =3,则y =0,z =3,∴m =3,0,3 ,设平面DPQ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1,y1,z 1 ,则n ⋅DP=0n ⋅DQ =0 ,即3x 1-y 1+z 1=3x 1+y 1+z 1=0,令x1=3,则y 1=0,z 1=-3,∴n =3,0,-3 ,∴cos m ,n =m ⋅n m ⋅ n =-623×23=-12,∵m ,n ∈0,π ,∴m ,n =2π3,由图可知二面角B -PQ -D 是钝角,所以二面角B -PQ -D 的大小为2π3.(3)∵C 0,1,0 ,Q 0,1,1 ,∴CQ =0,0,1 ,∵平面BPQ 的一个法向量为m =3,0,3 ,∴点C 到平面BPQ 的距离d =CQ ⋅m m=323=32.15(22·23下·江苏·一模)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平面A 1B 1BA ⊥平面ABC ,侧面A 1B 1BA 为菱形,∠ABB 1=π3,AB 1⊥AC ,AB =AC =2,E 是AC 的中点.(1)求证:A 1B ⊥平面AB 1C ;(2)点P 在线段A 1E 上(异于点A 1,E ),AP 与平面A 1BE 所成角为π4,求EP EA 1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EP EA 1=25【分析】(1)作B 1O ⊥AB 交AB 于O 点,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B 1O ⊥平面ABC ,可得B 1O ⊥AC ,再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AC ⊥平面A 1B 1BA ,从而得到AC ⊥A 1B ,再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答案;(2)以A 为原点,AB 、AC 、AO 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EP =λEA 1 ,可得AP =-λ,1-λ,3λ ,求出平面A 1BE 的一个法向量,由线面角的向量求法可得答案.【详解】(1)因为侧面A 1B 1BA 为菱形,∠ABB 1=π3,AB =AC =2,所以△ABB 1、△AA 1B 1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作B 1O ⊥AB 交AB 于O 点,则O 点为AB 的中点,因为平面A 1B 1BA ⊥平面ABC ,平面A 1B 1BA ∩平面ABC =AB ,B 1O ⊂平面A 1B 1BA ,所以B 1O ⊥平面ABC ,AC ⊂平面ABC ,可得B 1O ⊥AC ,又AB 1⊥AC ,B 1O ∩AB 1=B 1,B 1O 、AB 1⊂平面A 1B 1BA ,可得AC ⊥平面A 1B 1BA ,因为A 1B ⊂平面A 1B 1BA ,所以AC ⊥A 1B ,因为侧面A 1B 1BA 为菱形,所以B 1A ⊥A 1B ,AB 1∩AC =A ,AB 1、AC ⊂平面AB 1C ,所以A 1B ⊥平面AB 1C ;(2)由(1)知,AC ⊥平面A 1B 1BA ,∠BAC =π2,取做A 1B 1的中点O 1,连接AO 1,则B1O ⎳AO 1,所以AO 1⊥平面ABC ,以A 为原点,AB 、AC 、AO 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 ,A 1-1,0,3 ,B 2,0,0 ,E 0,1,0 ,A 1B =3,0,-3 ,EA 1 =-1,-1,3 ,设EP =λEA 1 ,可得P -λ,1-λ,3λ ,所以AP =-λ,1-λ,3λ ,设平面A 1BE 的一个法向量为n=x ,y ,z ,则A 1B ⋅n=0EA 1 ⋅n =0,即3x -3z =0-x -y +3z =0 ,令z =3,可得n =1,2,3 ,可得sin π4=cos n ,AP =n ⋅AP n AP=-λ+2-2λ+3λ 1+4+3λ2+1-λ 2+3λ2,解得λ=0舍去,或λ=25,所以EP EA 1=25.16(22·23下·河北·三模)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菱形,其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且PO ⊥平面ABCD ,OC =1,OD =OP =2,M 是PD 的中点,N 是线段CD 上一动点.(1)当平面OMN ⎳平面PBC 时,试确定点N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2)在(1)的前提下,点Q 在直线MN 上,以PQ 为直径的球的表面积为214π.以O 为原点,OC ,OD ,OP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求点Q 的坐标.【答案】(1)N 是CD 的中点(2)12,1,0 ,-1310,1,185 【分析】(1)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证明MN ⎳PC ,即可得解;(2)先根据球的体积求出PQ ,然后根据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解.【详解】(1)因为平面OMN ⎳平面PBC ,平面OMN ∩平面PCD =MN ,平面PBC ∩平面PCD =PC ,所以MN ⎳PC ,因为M 是PD 的中点,所以N 是CD 的中点;(2)由题意4π×PQ 22=214π,解得PQ =212,设MQ =λMN,λ∈R ,由题意,P 0,0,2 ,M 0,1,1 ,N 12,1,0 ,则PM =0,1,-1 ,MN =12,0,-1 ,则PQ =PM +MQ =0,1,-1 +λ12,0,-1 =λ2,1,-λ-1 ,则λ24+1+-λ-1 2=212,解得λ=1或λ=-135,当λ=1时,MQ =MN ,则Q 12,1,0 ,当λ=-135时,MQ =-135MN =-1310,0,135,设Q x ,y ,z ,则MQ =x ,y -1,z -1 =-1310,0,135,所以x =-1310y -1=0z -1=135 ,解得x =-1310y =1z =185 ,则Q -1310,1,185 ,综上所述点Q 的坐标为12,1,0,-1310,1,185 .17(22·23·汕头·三模)如图,圆台O 1O 2的轴截面为等腰梯形A 1ACC 1,AC =2AA 1=2A 1C 1=4,B 为底面圆周上异于A ,C 的点.(1)在平面BCC 1内,过C 1作一条直线与平面A 1AB 平行,并说明理由;(2)若四棱锥B -A 1ACC 1的体积为23,设平面A 1AB ∩平面C 1CB =l ,Q ∈l ,求CQ 的最小值.【答案】(1)作图见解析,理由见解析(2)7【分析】(1)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和中位线定理即可求解;(2)根据几何关系或空间向量方法即可求解.【详解】(1)取BC 中点P ,作直线C 1P 即为所求,取AB 中点H ,连接A 2H ,PH ,则有PH ∥AC ,PH =12AC ,如图,在等腰梯形A 1ACC 1中,A 1C 1=12AC ,有HP ∥A 1C 1,HP =A 1C 1,则四边形A 1C 1PH 为平行四边形,即有C 1P ∥A 1H ,又A 1H ⊂平面A 1AB ,C 1P⊄平面A 1AB ,所以C 1P ∥平面A 1AB .(2)法一:延长AA 1,CC 1交于点O ,故O ∈AA 1⊂平面ABA 1,O ∈CC 1⊂平面CC 1B故平面A 1AB ∩平面C 1CB =BO ,BO 即l ,在△OBC 中,OC ,OB 均为圆锥母线.过点B 作BO ⊥AC 于O .在等腰梯形A 1ACC 1中,AC =2AA 1=2A 1C 1=4,此梯形的高h =AA 21-AC -A 1C 122=3,∴等腰梯形A 1ACC 1的面积为S =122+4 3=33,所以四棱锥B -A 1ACC 1的体积V =13S ×BO =13×33×BO =23,解得BO =2,故点O 与O 2重合,BC =22由AC =2AA 1=2A 1C 1,得OC =2CC 1,且∠C 1CA =60°,故OC =AC =4=OB .△OBC 中,O 到BC 距离h 1=OB 2-BC 22=14.则△OBC 面积=12OB ⋅CQ min =12BC ⋅h 1,得:CQ 的最小值为:CQ min =22⋅144=7.法二:同法一求出B 的位置.以O 2为原点,OB ,OC ,O 2O 1方向为x ,y ,z 轴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 0,2,0 ,B 2,0,0 ,AA 1 =0,1,3 ,AB =2,2,0 ,CC 1 =0,-1,3 ,BC=-2,2,0设面A 1AB 的法向量为a=x 1,y 1,z 1a ⋅AA 1=y 1+3z 1=0a ⋅AB=2x 1+2y 1=0,取z 1=1,有a=3,-3,1 ;同理可得面C 1CB 的法向量为β=3,3,1 ,由l =面C 1CB ∩面A 1AB ,可知B ∈l ,设l 的方向向量为l=x ,y ,z ,故l ⋅a =3x -3y +z =0,l ⋅β=3x +3y +z =0取l=1,0,3 ,下面分2个方法求|CQ |min求|CQ |min 方法1:BQ =l=t ,0,3t ,,∵B 2,0,0 ,∴Q t -2,0,3t∴CQ =(t -2)2+22+(3t )2=4t 2-4t +8,当t =12时,CQ 取最小值为7.求CQ min 方法2:BC 在l 上的投影向量的模为BC ⋅l l =-2×1+2×0+0×32=1故CQ 的最小值即C 到l 的距离为BC 2-12=7.法三:在三角形△BCO 中,BO =CO =4,BC =22,cos ∠CBO =42+(22)2-422×4×22=122⋅sin ∠CBO =1-1222=722,所以CQ ≥CB sin ∠CBO =722×22=7.18(19·20下·临沂·二模)如图①,在Rt △ABC 中,B 为直角,AB =BC =6,EF ∥BC ,AE =2,沿EF 将△AEF 折起,使∠AEB =π3,得到如图②的几何体,点D 在线段AC 上.(1)求证:平面AEF ⊥平面ABC ;(2)若AE ⎳平面BDF ,求直线AF 与平面BDF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4.【分析】(1)由余弦定理计算证明EA ⊥AB ,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性质,面面垂直的判定推理作答.(2)以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线面角的正弦作答.【详解】(1)在△ABE 中,AE =2,BE =4,∠AEB =π3,由余弦定理得:AB 2=AE 2+BE 2-2AE ⋅BE cos ∠AEB =4+16-2×2×4×12=12,则AB =23,有EB 2=EA 2+AB 2,于是∠EAB =π2,即有EA ⊥AB ,又EF ⊥EB ,EF ⊥EA ,EA ∩EB =E ,EA ,EB ⊂平面ABE ,因此EF ⊥平面ABE ,而AB ⊂平面ABE ,则EF ⊥AB ,又因为EA ∩EF =E ,EA ,EF ⊂平面AEF ,从而AB ⊥平面AEF ,而AB ⊂平面ABC ,所以平面AEF ⊥平面ABC .(2)以A 为原点,以AB ,AE 分别为x ,y 轴,过点A 垂直于平面ABE 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由(1)知,EF ⊥平面ABE ,而EF ⎳BC ,则有BC ⊥平面ABE ,则A (0,0,0),B (23,0,0),E (0,2,0),F (0,2,2),C (23,0,6),AF =(0,2,2),FB =(23,-2,-2),AC=(23,0,6),连接EC 与FB 交于点G ,连接DG ,因为AE ⎳平面BDF ,AE ⊂平面AEC ,平面AEC ∩平面BDF =DG ,则AE ⎳GD ,有GC GE =DCDA,在四边形BCFE 中,由EF ⎳BC ,得GC GE =BC EF =3,即DC DA=3,AD =14AC =32,0,32 ,FD =AD -AF =32,-2,-12,设平面BD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FD =32x -2y -12z =0n ⋅FB =23x -2y -2z =0,令x =1,得n =(1,0,3),设直线AF 与平面BDF 所成角为θ,于是sin θ=|cos ‹n ,AF ›|=|n ⋅AF ||n ||AF |=2322×2=64,所以直线AF 与平面BD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4.19(22·23下·广州·三模)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AB =AP =2,PA ⊥平面ABCD ,E ,F 分别是线段PB ,PD 的中点,G 是线段PC 上的一点.(1)求证:平面EFG ⊥平面PAC ;(2)若直线AG 与平面A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3,且G 点不是线段PC 的中点,求三棱锥E -ABG 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19【分析】(1)由线面垂直判定可证得BD ⊥平面PAC ,由中位线性质知EF ⎳BD ,从而得到EF ⊥平面PAC ,由面面垂直判定可得结论;(2)以A 为坐标原点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G =λPC ,λ∈0,12 ∪12,1 ,由线面角的向量求法可构造方程求得λ,结合垂直关系可得G 平面PAB 的距离为16BC =13,利用棱锥体积公式可求得结果.【详解】(1)连接BD ,∵E ,F 分别是线段PB ,PD 的中点,∴EF ⎳BD ,∵底面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BD ⊥AC ,∵P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PA ⊥BD ,又PA ∩AC =A ,PA ,AC ⊂平面PAC ,∴BD ⊥平面PAC ,∵EF ⎳BD ,∴EF ⊥平面PAC ,又EF ⊂平面EFG ,∴平面EFG ⊥平面PAC .(2)以A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B ,AD ,AP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 ,E 1,0,1 ,F 0,1,1 ,P 0,0,2 ,C 2,2,0 ,设PG =λPC ,λ∈0,12 ∪12,1 ,则AG =AP +PG =0,0,2 +2λ,2λ,-2λ =2λ,2λ,2-2λ ,AE =1,0,1 ,AF =0,1,1 ,设平面AEF 的一个法向量为n=x ,y ,z ,则n ⋅AE=x +z =0n ⋅AF=y +z =0,令z =-1,解得:x =1,y =1,∴n =1,1,-1 ;设直线AG 与平面AEF 所成角为θ,sin θ=cos n ,AG =n ⋅AGn ⋅AG=6λ-2 3⋅4λ2+4λ2+2-2λ 2=13,解得:λ=16或λ=12(舍),∴PG =16PC ,∵PA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PA ⊥BC ;∵BC ⊥AB ,PA ∩AB =A ,PA ,AB ⊂平面PAB ,∴BC ⊥平面PAB ,∴G 到平面PAB 的距离为16BC =13,∴V E -ABG =V G -ABE =13S △ABE ⋅16BC =13×12×12×2×2×13=19.20(22·23下·长沙·一模)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各棱长都为2,∠A 1AB =60°,点A 1在下底面ABC 的投影为AB 的中点O .(1)在棱BB 1(含端点)上是否存在一点D 使A 1D ⊥AC 1若存在,求出BD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求点A 1到平面BCC 1B 1的距离.【答案】(1)存在,BD =25(2)2155【分析】(1)连接OC ,以O 点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BD =tBB 1 ,t ∈0,1 ,根据AC 1 ⋅A 1D=0,求出t 即可;(2)利用向量法求解即可.【详解】(1)连接OC ,因为AC =BC ,O 为AB 的中点,所以OC ⊥AB ,由题意知A 1O ⊥平面ABC ,又AA 1=2,∠A 1AO =60°,所以A 1O =3,以O 点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10,0,3 ,A 1,0,0 ,B -1,0,0 ,C 0,3,0 ,由AB =A 1B 1得B 1-2,0,3 ,同理得C 1-1,3,3 ,设BD =tBB 1,t ∈0,1 ,得D -1-t ,0,3t ,又AC 1 =-2,3,3 ,A 1D =-1-t ,0,3t -3 ,由AC 1 ⋅A 1D=0,得-2-1-t +33t -3 =0,得t =15,又BB 1=2,∴BD =25,∴存在点D 且BD =25满足条件;(2)设平面BCC 1B 1的法向量为n=x ,y ,z ,BC =1,3,0 ,CC 1 =-1,0,3 ,则有n ⋅BC=x +3y =0n ⋅CC 1=-x +3z =0,可取n =3,-1,1 ,又BA 1=1,0,3 ,∴点A 1到平面BCC 1B 1的距离为d =BA 1 cos BA 1 ,n =BA 1 ×3+0+3BA 1×5=2155,∴所求距离为2155.21(22·23下·长沙·三模)如图,三棱台ABC -A 1B 1C 1,AB ⊥BC ,AC ⊥BB 1,平面ABB 1A 1⊥平面ABC ,AB =6,BC =4,BB 1=2,AC 1与A 1C 相交于点D ,AE =2EB,且DE ∥平面BCC 1B 1.(1)求三棱锥C -A 1B 1C 1的体积;(2)平面A 1B 1C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α,CC 1与平面A 1B 1C 所成角为β,求证:α+β=π4.【答案】(1)2(2)证明见解析【分析】(1)通过证明线线和线面垂直,并结合已知条件即可得出三棱锥C -A 1B 1C 1的体积;(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表达出各点的坐标,求出所成角为α与β的正余弦值,即可证明结论.【详解】(1)由题意,∵平面ABB 1A 1⊥平面ABC ,且平面ABB 1A 1∩平面ABC =AB ,AB ⊥BC ,BC ⊂平面ABC ∴BC ⊥平面ABB 1A 1,∵BB 1⊂平面ABB 1A 1,∴BC ⊥BB 1,又AC ⊥BB 1,BC ∩AC =C ,BC ,AC ⊂平面ABC ∴BB 1⊥平面ABC ,连接C 1B ,∵DE ⎳平面BCC 1B 1,DE ⊂平面ABC 1,平面ABC 1∩平面BCC 1B 1=C 1B ,∴DE ∥C 1B ,∵AE =2EB ,∴AD =2DC 1 ,∴A 1C 1=12AC .∴三棱锥C -A 1B 1C 1底面A 1B 1C 1的面积S 1=12×2×3=3,高h =BB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立体几何中的转化
立体几何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非常丰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转化的思想方法,它贯穿立体几何教学的始终,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立体几何中的转化主要是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的转化,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位置关系的转化
线线、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位置关系是立体几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其精髓就是平行与垂直位置关系的相互依存及转化,平行与垂直问题不但能横向转化,而且可以纵向转化。

例1 已知三棱锥S -ABC 中,∠ABC =90°,侧棱SA ⊥底面ABC ,点A 在棱SB 和SC 上的射影分别是点E 、F 。

求证EF ⊥SC 。

分析:∵A 、E 、F 三点不共线,AF ⊥SC ,
∴要证EF ⊥SC ,只要证SC ⊥平面AEF , 只要证SC ⊥AE (如图1)。

又∵BC ⊥AB ,BC ⊥SA ,∴BC ⊥平面SAB ,
∴SB 是SC 在平面SAB 上的射影。

∴只要证AE ⊥SB (已知),∴EF ⊥SC 。

例2 设矩形ABCD ,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以EF 为棱将矩形
折成二面角A -EF -C 1(如图-2)。

求证:平面AB 1E ∥平面C 1DF 。

分析一(纵向转化):
∵AE ∥DF ,AE ⊄平面C 1DF ,
∴ AE ∥平面C 1DF.同理,B 1E ∥平面C 1DF ,
又AE ∩B 1E =E ,∴平面AB 1E ∥平面C 1DF 。

分析二(横向转化):
∵AE ∥EF ,B 1E ⊥EF ,且AE ∩B 1E =E ,∴EF ⊥平面C 1DF 。

同理,EF ⊥平面C 1DF 。

平面AB1E ∥平面C 1DF 。

2、降维转化
由三维空间向二维平面转化,是研究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数学方法之一。

降维转化的目的是把空间的基本元素转化到某一
个平面中去,用学生们比较熟悉的平面几何知识来解决问题。

如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证明就是转化为三角形全等的平面问题。

例3 如图-3,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BC=
2,BB 1=2,
ο90=∠ABC ,E 、F 分别为AA 1、C 1B 1的中点,沿棱柱的表面从E 到F
两点的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
22
3
分析:这类问题通常都是将几何体的侧面展开成平面图形来解决。

又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面面角的计算,最终都是转化为平面上两 相交直线成的角来进行的。

B E A D1
C F C 1 图-2
D
图-1 E S F C
B
A 图-3
例4 如图-4直四棱柱1111D C B A ABCD -中,21=AA ,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A 是直角,AB||CD ,AB=4,AD=2,DC=1,求异面直线1BC 与DC 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解:由题意AB//CD ,
BA C 1∠∴是异面直线BC 1与DC 所成的角.
连结AC 1与AC ,在Rt △ADC 中,可得5=
AC ,
又在Rt △ACC 1中,可得AC 1=3.
在梯形ABCD 中,过C 作CH//AD 交AB 于H , 得13,3,2,90=∴==︒=∠CB HB CH CHB
又在1CBC Rt ∆中,可得171=BC ,
在.17
17
3arccos ,171732cos ,112121211=∠∴=⋅-+=∠∆ABC BC AB AC BC AB ABC ABC 中
∴异而直线BC 1与DC 所成角的大小为。

实现空间问题向平面问题转化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就有:平移法、射影法、展开法和辅助面法等等。

3、割补转化
“割形”与“补形”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割”或“补”可化复杂图形为已熟知的简单几何体,从而较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5 如图5,三棱锥P -ABC 中,已知PA ⊥BC ,PA =BC =n, PA 与BC 的公垂线ED =h ,
求证: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 =16 n 2
h.
此题证法很多,下面用割补法证明如下:
分析一:如图5,连结AD 、PD ,∵BC ⊥DE ,BC ⊥AB ,
∴BC ⊥平面APD ,又DE ⊥AP ,
∴V P -ABC =V B -APD +V C -APD =31BC ·S ⊿APD =h
n 2
61 。

分析二:如图6,以三棱锥P -ABC 的底面为底面,侧棱PA 为
侧棱,补成三棱拄 PB1C1-ABC ,连结EC 、EB ,则易证AP ⊥平面EBC ,
B
图-6
A
C P
B 1
C 1 E A
B C
P
E D 图—5
图-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