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后赤壁赋文言整理
赤壁赋原文、翻译及文言知识整理汇总一篇
赤壁赋原文、翻译及文言知识整理汇总一篇赤壁赋原文、翻译及文言知识整理 1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冯,通:凭)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共适,一作: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翻译壬戌年秋,七月十六日,苏轼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
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
举起酒杯向同伴敬酒,吟诵着与明月有关的文章,歌颂窈窕这一章。
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
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小结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小结《赤壁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小结,供大家阅读参考。
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⑵山川相缪(通“缭”,环绕)⑶ 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⑷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1) 徘徊于斗牛之间A古义:明月停留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B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 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 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人3.一词多义(1)东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2) 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 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如诉如泣(副词,像)(5)白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6)歌歌窈窕之章(唱,动词)歌曰:“……”(歌词,名词)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4.词类活用(1) 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 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 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转折。
《赤壁赋》_文言文知识归纳
以……为侣(伴);以……为友
4、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 渺沧海之一粟 不知东方之既白
使……起舞 使……哭泣
整理
渺小得像……
显出白色
四、一词多义 (一)重要实词: 1.望 七月既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 2.歌 歌窈窕之章 歌曰:“……” 倚歌而和之
(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动词,眺望,远看) (动词,唱) ( 名词,歌词) (名词,歌曲的曲调或节拍)
3.属
举酒属客 乃以秦王属吏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予作文以记之 天下属安定 (此前读zhǔ音)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若属皆且为所虏
(“嘱”,劝酒) (交付,托管) (跟随) (“嘱”,嘱托) (适才,刚刚)
2、 白露横江 3、 凌万顷之茫然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 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 征;今义:美貌的人)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2、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3、名词意动 侣鱼虾而友麋鹿 向南 向西,向东 打鱼砍柴 攻占 向东进军
(类) (用在人称后,表示复数, 名词,等、辈)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 (归属,隶属) 诸 侯皆属焉 (属于)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 掌握,动词)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 类似,动词 ) 神情与苏、黄所不属
(二)虚词
1、于 (1)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 下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渔樵于 江渚之上 (2) 月出于东山之上 (3)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在。 介词,从。 介词,被。
3、然 (1)凌万顷之茫然 / 苏子愀然 (形容词词 尾,……的样子) (2)何为其然也 (这样,代词) (3)其声呜呜然 (语气词,相当于“焉”, 表陈述语气,可不译)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赤壁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一篇文言文,也是诗人曹操与诸葛亮的著名对联作品。
以下是《赤壁赋》文言文的知识点梳理:
1. 文言文的叙事技巧:《赤壁赋》采用了纪实和叙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描写历史事件来展现人物形象和情感感受,并以此呈现其诗意。
2. 修辞手法的应用:《赤壁赋》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使文章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 描写自然景物:《赤壁赋》以赤壁山水环境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具有浓厚的江南山水意境。
4. 展现人物形象:《赤壁赋》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胆略、智谋和情感,塑造出独具个性的人物形象,如曹操、周瑜等。
5. 展示社会风貌:《赤壁赋》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疾苦,通过描写江南渔民的生活和抗击外敌的壮烈事迹,表达了作者关心国家大事和民生疾苦的情感。
6. 思想情感的表达:《赤壁赋》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思想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总的来说,《赤壁赋》是一篇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思想深度的文言文,通过对历史事件、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写,展示了丰富的文学技巧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它既是一篇叙事文学作品,又是一篇颇具诗意的抒情散文。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梳理
《赤壁赋》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⑵山川相缪(通“缭”,环绕)⑶ 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⑷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1) 徘徊于斗牛之间A古义:明月停留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B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 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 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今义:美貌的人3.一词多义(1)东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2) 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 下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如诉如泣(副词,像)(5)白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不知东方之既白(亮,形容词)(6)歌歌窈窕之章(唱,动词)歌曰:“......”(歌词,名词)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4.词类活用(1) 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 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 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二、文言虚词 1.而(1) 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 连词,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3) 连词,表承接。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苏东坡《后赤壁赋》原文、译文及赏析
苏东坡《后赤壁赋》原文、译文及赏析①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将归于临皋(2)。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3)。
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
霜露既降,木叶(4)尽脱。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5)。
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
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②已而(6)叹曰: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7)?”“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
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客曰:“今者薄暮(8),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9)。
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
顾安所得酒乎(10)?”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归而谋诸妇(11)。
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妇曰:“我有斗(12)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13)。
”妻子说:“我有几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③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14)。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15),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16)!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予乃摄衣(17)而上,履巉岩(18),披蒙茸(19),踞(20)虎豹,登虬龙(21),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栖鹘(22)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23)。
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
划然长啸(24),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
赤壁赋文言知识总结
•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 翻译: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 海中的一颗谷粒
•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虚词“而”的练习
• 1、扣弦而歌之 • 2、顺流而东 • 3、客喜而笑 • 4、图穷而匕见 • 5、庄宗受而藏之 • 6、温故而知新 • 7、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
慎取也
• 8、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10、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 1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 12、吾见吾师出,而不见其入 • 13、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也 • 14、而母立于兹 • 15、既而儿醒,大啼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劝学》)
•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 陵君窃符救赵》)
•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 传》)
•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 (《柳毅传》)
• 1、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 2、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 3、 图穷而匕见 • 4、 余闻而愈悲 • 5、 庄宗受而藏之 • 6、 温故而知新 • 7、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 8、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 9、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后赤壁赋》苏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后赤壁赋》苏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后赤壁赋》苏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后赤壁赋》苏轼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作品简介《后赤壁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在被贬谪黄州时所作的一篇散文,是《前赤壁赋》的姐妹篇。
本篇是《前赤壁赋》的继续。
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前篇毫无二致,但是笔墨全不相同。
全文以叙事写景为主,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具有诗情画意。
详细参考:《前赤壁赋》《赤壁赋》作品原文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将归于临皋2。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3。
霜露既降,木叶4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5。
已而6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7?”客曰:“今者薄暮8,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9。
顾安所得酒乎10?”归而谋诸妇11。
妇曰:“我有斗12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13。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14。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1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16!予乃摄衣17而上,履巉岩18,披蒙茸19,踞20虎豹,登虬龙21,攀栖鹘22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23。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24,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25悄然26而悲,肃然27而恐,凛乎其不可留28也。
反29而登舟,放30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31。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32。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33。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34,戛然35长鸣,掠36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37。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38,过临皋之下,揖予39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俛40而不答。
“呜呼!噫嘻41!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42,飞鸣而过我43者,非子也耶44?”道士顾45笑,予亦惊寤46。
赤壁赋 文言知识归纳
《赤壁赋》文言知识归纳练习一.古今异义
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今义----------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今义-----------
3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今义-----------
4白露横江。
古义-------------今义----------- 二.通假字
1举酒属客 2冯虚御风 3山川相缪4举匏尊以相属 5杯盘狼籍三.词类活用
1舞幽壑之潜蛟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3顺流而东也 4侣鱼虾而友麋鹿
5正襟危坐 6下江陵 7泣孤舟之嫠妇四.文言句式
1月出于东山之上。
2寄蜉蝣于天地。
3凌万顷之茫然。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何为其然也?
6而今安在哉! 7而又何羡乎!
8渺渺兮予怀。
9固一世之雄也。
10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后赤壁赋》原文及注释
《后赤壁赋》原文及注释《后赤壁赋》原文: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后赤壁赋》注释: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
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
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临皋: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
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黄泥之坂: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
木叶:树叶。
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已而:过了一会儿。
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
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
诸,相当于“之于”。
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
“须”通“需”。
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
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
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
履巉岩:登上险峻的山崖。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
一、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二、实词1.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一词多义(1)东 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2)望 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b如怨如慕(副词,像)4.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疑问句(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3.省略句(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4.变式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四、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及全文翻译
一、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二、实词1.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一词多义(1)东 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2)望 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b如怨如慕(副词,像)4.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疑问句(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3.省略句(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4.变式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四、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后赤壁赋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 • 已而:过了一会儿。 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 如此良夜何:怎样度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如„„何,怎样对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待„„ “如何”跟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奈何”差不多,都 已而叹曰:“有客 有“对待”“对付” 无酒,有酒无肴,月白 的意思。 风清,如此良夜何?”
后赤壁赋
须臾客去,予亦就 • 呜呼噫嘻:这四个字 都是叹词,也可以呜 睡。梦一道士,羽衣翩 呼,噫,嘻分开用, 仙,过临皋之下,揖予 或者呜呼,噫嘻分开 而言曰:“赤壁之游乐 用。 乎?”问其姓名,俯而 不答。“呜呼噫嘻!我 • 畴昔之夜:昨天晚上。 此语出于《礼记·檀 知之矣。畴昔之夜,飞 弓》上篇“予畴昔之 鸣而过我者,非子也 夜”。畴,语首助词, 耶?”道士顾笑,予亦 没有实在的意思。昔, 惊寤。开户视之,不见 昨。 其处。
后赤壁赋
客曰:“今者薄暮,举 • 今者薄暮:方才傍晚 网得鱼,巨口细鳞,状 的时候。薄暮,太阳 如松江之鲈。顾安得酒 将落天快黑的时候。 乎?”归而谋诸妇。妇 薄,迫,逼近。 曰:“我有斗酒,藏之 • 淞江之鲈(lú):鲈鱼 久矣,以待子不时之 是松江(现在属上海) 须。” 的名产,体扁,嘴大, 鳞细,味鲜美,松小所 产的鲈鱼。这是有名 的美味。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 • 黄泥之坂(bǎn):黄冈 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叫“黄泥坂”。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斜坡,山坡。文言文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为调整音节,有时在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一个名词中增“之” 字,如欧阳修的《昼 已而叹曰:“有客 锦堂记》:“乃作昼 无酒,有酒无肴,月白 锦之堂于后圃。” 风清,如此良夜何?”
《后赤壁赋》知识点总结梳理
《后赤壁赋》知识点梳理说明:精心整理了重点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一词多义、重点句子翻译习题)。
一、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临皋()黄泥之坂()松江之鲈()巉()岩蒙茸()虬()龙栖鹘()悄()然缟()衣揖()予曾日月之几何() 戛()然长鸣羽衣翩跹()予亦惊悟()二、通假字以待子不时之须:反而登舟:予亦惊悟:三、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的用法并解释:步自雪堂:顾而乐之: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横江东来:掠予舟而西也:羽衣翩跹:四、“顾”的含义:顾而乐之:道士顾笑:顾安所得酒乎: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大行不顾细谨:念父母,顾妻子: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五、“而”的用法顾而乐之:摄衣而上:归而谋诸妇:悄然而悲:反而登舟:肃然而恐:听其所止而休焉:掠予舟而西也:而江山不可复识矣:飞鸣而过我者:六、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是岁十月之望: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行歌相答:今者薄暮: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以待子不时之须:予乃摄衣而上:披蒙茸:攀栖鹘之危巢:凛乎其不可久留也:听其所止而休焉:适有孤鹤:开户视之:。
七、一词多义举1.今者薄暮,举网得鱼()2.戍卒叫,函谷举()3.举大计亦死()4.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5.察臣孝廉,举臣秀才()6.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薄1.今者薄暮,举网得鱼()2.儿已薄禄相()3.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4.日薄西山,气息奄奄()5.门衰祚薄()6.薄其税敛,民可使其富也()7.邻之厚,君之薄也()8.狐裘不暖锦衾薄()摄①予乃摄衣而上()②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③成王既幼,周公摄政()④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⑤成王既幼,周公摄政()⑥【摄政】八、特殊句式1、如此良夜何2、于是携酒与鱼九、重点句子翻译1、顾而乐之,行歌相答2、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3、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4、山高月小,水落石出5、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
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整理归纳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一、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二、实词1.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游戏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3.一词多义(1)东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2)望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3)下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b如怨如慕(副词,像)4.词类活用(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疑问句(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3.省略句(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4.变式句(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苏轼《赤壁赋》文言知识点四、重点语句翻译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注释
后赤壁赋原文及翻译注释《后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
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
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
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
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
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
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文化常识:
1、雪堂:苏轼谪居黄州,于元丰五年在东坡旁边筑屋五间,是为雪堂。苏 轼《雪堂记》说,此堂是在大雪中筑成的,四壁绘有雪图,故名。
2、前后赤壁赋比较: (1)两文的相似点 前后《赤壁赋》都属于赋体,而且都采用了“以文为赋”的形式;两 篇赋都以游乐为主题,一游后再游,都表现旷达开朗的胸襟和生活态度; 都是诗情与哲理的完美结合,主要体现在景、情、理的高度融合,诗情到 哲理的升华和凝聚,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 (2)两文的不同点 苏轼于元丰五年七月游览黄州赤壁,写下前《赤壁赋》,三月后重游 写下后《赤壁赋》;前《赤壁赋》开头便描绘出一幅安谧、宁静的自然画 面,接着以主客问答的手法,抒写自己内心的情怀,后《赤壁赋》写在月 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前《赤壁赋》借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了人生 短暂、壮志难酬、纵情山的思想情绪和生活态度,后《赤壁赋》略为虚无 缥缈,更多流露出遗弃尘世的思想。
《后赤壁赋》 文 言 知 识 梳 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是岁十月之望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过黄泥之坂 过:走过。 霜露既降,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尽脱 既:已经。 脱:脱落、凋零。 行歌相答 行歌:边走边吟唱。 今者薄暮 薄:迫近,接近。 顾安所得酒乎 安所:哪里,什么地方。 归而谋诸妇 诸:兼词,之于。 以待子不时之须 不时:随时。
3、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词的用法并解释:
• 步自雪堂 名词活用为动词,步行。 • 顾而乐之 意动用法,以……为乐。 • 予乃摄衣而上 名词活用为动词,走上。 • 履巉岩 名词活用为动词,登上。 • 横江东来 名词活用为状语,从东边, • 掠予舟而西也 名词活用为动词,向西飞。 • 羽衣翩跹 名词活用为状语,穿着羽衣。
• 曾日月之几何 曾:曾经。 • 予乃摄衣而上 乃:于是,就。 • 披蒙茸 披:分开。 • 攀栖鹘之危巢 危:高。 • 凛乎其不可久留也 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 听其所止而休焉 听:听凭。 • 适有孤鹤 适:恰好,刚好。 • 开户视之 户:门。
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 以待子不时之须 • 须 同 需 , 需要 。 • 反而登舟 • 反 同 返 , 返回 。
6、翻译下列句子:
• (1)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 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将要 回到临皋去。两位客人跟随我,走过黄泥坡。
• (2)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 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 能从焉。 • 我于是提起衣裙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 杂乱的野草,坐在形如虎豹的山石上,登上象虬龙 一样弯曲的树木,攀登鹘鸟栖宿的高巢,俯视水神 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我了。
4、解释下列句中“顾”的含义:
• 顾而乐之 看 • 道士顾笑 回头看 • 顾安所得酒乎 只是,不过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探问,拜访 • 大行不顾细谨 考虑 • 念父母,顾妻子 顾惜,顾念 •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反而,难道
5、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 步自雪堂 (状语后置句) • 复游于赤壁之下 (状语后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