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长调

蒙古长调
蒙古长调

浅谈蒙古长调的发展

摘要:从蒙古长调登上世界舞台的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长调带给我们的艺术震撼!本课题将研究蒙古族音乐“长调”,通过论述长调的风格特色,起源发展,历史传承及今天的艺术成就,阐述长调的艺术魅力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提起大家对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视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关键词:内蒙古长调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传承

引言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全球经济化、现代化、城市化不断加快,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造成一定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然而现在一些依靠口头传授和行为传授的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实物或资料遭到毁弃,甚至流失国外形成对中国文化的剽窃。对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2005年6月中国政府与蒙古国政府联合启动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行动,签署了《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协议书》。2006年5月蒙古族长调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标志着蒙古族长调作为一种具有音乐化石意义的古老歌唱艺术形式被公认为人类共同的艺术瑰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著名国际机构的高度的肯定为蒙古长调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将对蒙古(本文长调研究地域范围仅指我国内蒙古地区)长调展开论述,增强大众对蒙古长调的认识与了解,让大众更好的欣赏蒙古长调感受长调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分析蒙古长调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蒙古自然环境概况

内蒙古幅员辽阔,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边境线4200公里,北与俄罗斯、蒙古接壤,东南西与我国八省相邻。状如一只蒙古人崇拜的雄鹰。从最东端看到第一缕阳光到太阳照遍全境需要2个多小时①。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其中内蒙古高原:原面开阔坦荡,结构简单,分割轻缓,缓穹岗阜与宽广浅盆地、平地相间,地势起伏微缓构成层状和波状高平原。这种地势为广袤无垠大草原的形成奠定了地质基础。鄂尔多斯高原:地形有冲击平原、高原、丘陵、沟壑地形复杂。北部为库布奇沙带,南部为毛乌素沙地,西部为宁夏河东沙地,被称为风沙高原;内蒙古气候的地域性差异性和过渡性十分显著,由东至西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个干湿带;草原景观依次为森林草原景观、典型草原景观、荒漠草原景观。著名草原依次为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乌

①王大方徐翔鳞《全景中国——内蒙古:马背上的民族》外文出版社2006

兰察布、鄂尔多斯等;畜牧业发达,资源丰富。由于内蒙古气候地域差异性和过渡性显著,干旱半干旱范围大,至降水不稳定,干旱、风沙、霜冻灾害频繁。山地斜坡、黄土及风沙物质不稳定相结合,导致本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内蒙古自然环境造就了蒙古人的生活方式,穿蒙古袍,住蒙古包,“马背上的民族”食“红食白食”“逐水草而居”。蒙古人与自然紧紧相依,他们更多用歌唱的方式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激。

2、长调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长调高亢悠远,委婉动人,九曲回肠,是反映蒙古游牧生活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表达方式,堪称“草原音乐活化石”。世界音乐界对蒙古长调的评价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有的产物,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倾诉”音乐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美学家则称之为“人和大自然的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①。

蒙古音乐按音乐特点可分为:长调、短调、混合调、宣叙调。其中长调是蒙古传统音乐中最具典型意义和代表性专业性的演唱形式。长调:蒙语乌日汀哆(“乌日汀”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以下几个方面将分析长调特点与自然的联系:

①无固定节拍,节奏自由,舒缓,符合内蒙古大草原延绵起伏,一望无垠,洒脱自由的特征;字少腔长,高亢悠远的声音在草原上更有穿透力,可以传得更远,另外声音即语言,无须过多的歌词,曲调的回旋足可以穿透心灵形成共鸣。

②旋律以12356五声音阶为主,多为羽调式,常以大二度、小三度连接,旋律线条多为“驼峰式”在演唱时将一个完整乐段由低音区提高到高音区再降到低音区的完整过程②。这种旋律走向让人容易联想到蒙古高原起伏的波状高平原,其形式是由广大牧民在大草原上长期迁徙的游牧生活中集体创造逐渐形成的。如:《辽阔的草原》。

③长调大都属于上下两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其演唱内容与草原息息相关。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马不仅在生活中与人联系密切而且蒙古男人更视马为朋友。他们认为马是最完美最善解人意的动物,若爱马死去他们将会剪下马尾拴在蒙古包顶上以表达思念。马头琴传说中小白马与苏和的真挚感情在马头琴低述的琴声中感染着一代代蒙古

①刘育孙兆文陶克套《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内蒙古出版社2007

②王耀华王州《中国民族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人,所以像《小黄马》《走马》《黑骏马》《枣黑马》等关于马的曲目数不胜数。在古代蒙古人的自然观中人与万物由天地生养,人的地位并无特别之处,人要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天空大地,牲畜草原。生前索取与自然,死后要归于自然,其中蒙古人葬礼中的“天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蒙古人以一种敬畏爱慕的的心情爱护自然,赞美自然,通常长调歌曲内容以描写草原、骏马、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和日常生活为主,如:《牧歌》。演唱题材广泛对颂歌、宴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均产生了很大影响。

④长调可以在多种场合演唱,主要在放牧时也可以在宴席婚礼和那达慕大会演唱。演唱方式有独唱齐唱和一种称作“潮尔”的二声部的演唱。可以是没有乐器伴奏的徒歌,若伴奏多用马头琴。演唱时常在持续音上出现类似于马头琴演奏般的颤音和装饰音“诺古拉”(男性多为颚颤音女性多为喉颤音)。声音以最接近自然的真声唱法为主,高腔演唱时可以真假声混合,也可以用纯假声唱法。高音区或长腔中运用纯假声唱法其声音力度弱,声音空,音乐虚,追求一种空灵飘荡的音响意境,似于《乌苏里船歌》中引子部分的唱法。

⑤长调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风格:锡林郭勒高昂悠远,多装饰音,曲调华美,恰似雄鹰划破长空,有《小黄马》、《走马》等;阿拉善风格古朴,庄严淳厚,歌词出自文人官方之手讲究修辞,文学性高,富于哲理性,宛若悠悠朔风,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呼伦贝尔多保留狩猎时代古老风格,高亢嘹亮,擅长抒情,如行云流水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科尔沁古朴苍进劲,善于叙事,用歌声感受历史烟尘中催人泪下的故事,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鄂尔多斯苍凉古朴,蕴藉着西部高原的独特韵味,有《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等。各个风格区也有音乐风格上的重叠交错现象。各大风格区是不同地域内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种完全源于自然,并且完全表现自然的音乐。

⑥长调意境:蒙古族散文家鲍尔吉·原野曾经这样阐发聆听长调的三重境界,“第一听出的是长调的悠远,第二听出的是苍凉悲抑,第三重境界会听见蒙古人那绸子一样柔软的心肠。”大草原,蓝天白云,弯弯河水,茵茵绿草,点点毡房,茫茫无垠的大草原清新宁静,置身其中心胸豁然开朗。蒙古长调越过高山越过草原,唱起来豪放不羁一泻千里;同时由于蒙古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导致蒙古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漫漫黄沙,齐膝白雪,天寒地冻,洪水猛兽,当灾难来袭他们几乎都无法躲避,只有勇敢无畏的蒙古族人民才能够在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自如的生存。其音乐内在品质大都饱含苍凉孤独和悲怆;人们

对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性格一般都有骁勇善战,粗旷豪放的认识,却很少了解到其情感细腻的一面。这一阴一阳的性格恰似在高亢悠远的曲调下长调内在的凄美。苍狼乐队在《狼图腾》中说:“深沉、豪放、忧郁而绵长的蒙古长调与草原幽怨、孤独固执于亲情呼唤的仰天长啸都是悲壮勇士面对长生天如歌的表达,是献给天堂里伟大母亲最美的情感,最柔弱的衷肠,最动人的怨曲……”

以上内容从多个方面阐述了长调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充分说明蒙古长调民歌是草原游牧文化的产物,长调的发展离不开其生长环境。

二、长调的发展

1、长调的形成与发展

①长调的形成

蒙古族音乐发展史可以宏观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蒙古人祖先蒙兀室韦人居住在额尔古纳河流域和大兴安岭山林地区,生产方式以狩猎为主,创造了狩猎歌舞,萨满教歌舞等。公元840年随着回鹘汗国崩溃,大批回鹘人西迁,原先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下游的一些蒙兀室韦部落西迁进入肯特区,逐渐踏上蒙古高原。与此相应文化艺术方面则由“山林狩猎时期”逐渐进入“草原游牧时期”时期。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建立起蒙古帝国,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措施,北方草原文化迅猛发展。这时草原牧歌,叙事歌曲,赞歌等新的音乐形式开始出现。其中草原牧歌这一新的歌曲形式得以生产和发展,并且逐渐取代了狩猎歌舞的主导的地位。草原牧歌音乐风格“词少腔多,节奏悠长”与“山林狩猎时期”“词多腔少,节奏短促”截然不同。公元1271年至公元1368年,元代,是蒙古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阶段,是蒙古音乐文化转型期。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内蒙古音乐由低级走向高级阶段,达到了它鼎盛时期,最终完成“山林狩猎文化”类型转向“草原游牧文化”类型。草原长调牧歌经过长期发展,至达延汗时期已趋于成熟和定型,它是蒙古游牧封建社会成熟的必然产物,成为草原音乐文化的最高形态,亦是蒙古音乐民族风格的标志。至此长调音乐风格最终确立。长调对其他歌种产生深刻影响,是蒙古音乐进入了一个以长调为主的历史时期。

②长调的发展

经过历史的变迁和各地域环境生活方式的不同,在清朝时期长调在风格上形成了相对的几个风格区(基本与前面介绍的吻合)。又由于历史原因一部分蒙古人脱离了游牧生活方式转而从事农业生产,那里的民间歌曲由长调为主转变为以短鲷为主的新风格。长调歌曲并未消失,在广阔草原上保持着游牧生活方式的蒙古人仍以长调为主。清朝初期清王朝对蒙古大力推行愚民政策,强迫人民信仰佛教,故长调歌曲多以反清歌曲,如:《厄鲁特悲歌》为典型草原长调牧歌。清朝末年,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蒙古音乐内容多与反清反帝有关。

民国时期涌现出许多善于长调演唱的民间歌手。特木登是锡林郭勒草原长调民歌的杰出代表,是锡林郭勒风格的主要传人,曾教授著名歌唱家哈扎布。塔布海,擅于演唱古老的长调民歌,具有豪迈苍劲的草原风格,为呼伦贝尔流派传人,代表作《褐色的雄鹰》《盗马姑娘》。

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文化事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乌兰牧骑”文艺演出队走遍广阔草原,全国各地。此时音乐创作也呈繁荣期,草原长调民歌与马头琴,四胡演奏艺术始终受到高度重视。长调在内蒙古音乐表演中占主导地位,音乐表演艺术家也迅速成长起来,其中著名长调艺术家家有:

哈扎布(1922—2005)著名男高音歌唱家,“蒙古长调歌王”,为蒙古长调发展中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人,1952年入锡盟文工团1953年调入内蒙古歌舞团,是锡林郭勒草原传统声乐派的杰出代表是第一次将长调带上舞台的人。他演唱风格雄浑豪放,具有行腔委婉,装饰华丽,音色纯净,意境深远的特点。他既能演唱音域宽广难度很大的长调,又能演唱风趣活泼,通俗易懂的短调歌曲。长调代表曲目有《走马》《四季》《苍老的大雁》等。

他创造性的发展了长调的演唱方法,将其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对长调的演唱方法逐步走向系统化、规范化、为创立独特的的草原声乐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自筹资金办长调培训班,歌唱一生,传授一生培养出大批年轻歌手,拉苏荣,胡松华为其得意门生。

宝音德力格(1932—?)著名女高音歌唱家,1951年入呼伦贝尔盟文工团1952年入内蒙古歌舞团,1955年参加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唱《辽阔的草原》荣获金质奖章。

是她让世界认识并喜爱上了蒙古长调。她是呼伦贝尔草原长调民歌流派杰出代表,她嗓音甜美明亮,行腔自如,擅于演唱音域宽广,高亢豪放的长调歌曲。代表作有《辽阔的草原》《褐色的鹰》《美丽的内蒙古》后来任内蒙古艺术学校副校长为民族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以上两位长调艺术家均为上一世纪老一代蒙古族歌唱家,他们从小生活在草原,心中能有一种与草原沟通的语言——长调。他们的演唱方法是长期演唱实践中逐步探索反复琢磨积累形成,在许多方面未能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没有系统的传授方法。口传心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长调的发展与普及。

此时蒙古长调的传承保护工作以开展起来。1954年内蒙古艺术学校(现为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成立,塞北上有了第一座综合性中等艺术专门学校,培养出拉苏荣、德德玛等新一代长调歌唱家。拉苏荣是继哈扎布后的新一代歌唱家,在学习和实践中掌握了传统的长调演唱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借鉴了科学的发声方法,这是长调与科学发声方法结合的新探索。他对长调民歌的演唱方法有独特见解并发表多篇论文,另著有《哈扎布转》。德德玛在专业学院系统学习科学发声方法音乐技能后进入蒙古长调和民歌演唱领域,《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为其代表作品。她将长调唱法与西洋唱法结合,曾多次演出受到国内外称赞,为长调音乐增添了新的魅力,成为我们研究长调音乐演唱的典范,长调演唱逐步走向科学化,系统化。

2、长调的危机

正当蒙古长调在逐步科学化、系统化的同时,随着长调生存环境的变化,长调的民间发展面临着一定的危机。在18世纪至20世纪初草原上的蒙古牧民几乎都会长调,都是口口相传。20世纪80年代内蒙古草畜双承包到户,大大提高牧民畜牧积极性,过量放牧使草场压力过大,加上本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草场被严重破坏,荒漠化日益严重。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速度加快。昔日马背上的牧民纷纷走进城市、乡镇、走进工厂、大专院校过上了定居的现代化生活。近几十年来内蒙古经济增长速度走在全国前列,拥有伊利、蒙牛、小肥羊、鄂尔多斯等著名企业。02年经济增长速度居全国之首。一场悄悄的变革改变了蒙古族牧民几千年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他们已经从游牧、逐水草而居过度到相对集中定居。由原始的天然型的经营畜牧业转为效益型、建设型、集约化经营

畜牧业。长调赖以生存的无垠的大草原,游牧方式日渐式微,游牧文化出现断层正在淡出历史。同时随着一些老长调艺人的离世一些独特的原生态的演唱方式和方法濒临失传。民间演唱长调的人越来越少,只有极少数研究人员略一二。长调歌王哈扎布生前编写整理的长调唱片共380张在文革期间被销毁。难能可贵的是文革之后1979年文化部等政府部门启动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收集了153首蒙古长调曲目,对蒙古长调的研究保留了珍贵资料,并且对长调的保护工作起了示范作用。

3、长调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中韩文化之争”现象出现,让国人认识到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随着长调生存环境的变化其整体衰微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对长调民歌所采取的保护方式远远不能应付各种挑战与冲击。针对这一情况我国与蒙古国联合将蒙古长调民歌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2005年申遗成功2006年5月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06年12月5日中蒙两国联合保护蒙古长调民歌10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今后将在田野调查、研究、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密切有效联合行动。

申遗成功为长调艺术带来很多益处: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权威机构对蒙古长调的肯定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命感,申遗成功后区内外人士都开始重视本土文化。尤其在蒙古地区希望了解学唱蒙古长调的人越来越来越多。②长调申遗的申报过程本身对长调就是一种保护,因为申报前必须先做详细科学的搜集、整理、研究、和保存工作,摸清长调的流传轨迹,濒临原因和传承动力。这些资料对研究都非常有价值。③长调申遗成功后作为一种被肯定的民族特色文化会拉动一系列相关文化产业的繁荣,大大提升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申遗成功前后蒙古在长调传承方面作了大量工作:①由宝音德力格、拉苏荣及专家学者联合成立内蒙古长调艺术交流研究会,积极投入长调的研究和保护中,长调专著达几十部,使长调艺术的理论研究步入了正规化、系统化、科学化轨道。②内蒙古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分别设立了长调本科班和硕士研究生授予点。长调传承人培养进入正规化轨道。这类歌唱家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并与长调结合,构成蒙古族长调学院派唱法及风格基础,赋予这一古老民族艺术新的生命力。③举办多次长调比赛:著名大赛

有2005年西乌珠穆沁旗举办“昭那斯图杯”长调大赛,2006年新巴尔虎左旗首届“宝音德力格杯”长调大奖赛,2010年东乌旗“哈扎布杯”国际长调大赛等等。随着电视的普及加速了人们对长调民歌的了解与喜爱,2004年中央电视台成功举办“CCTV西部民歌大赛”“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原生态唱法正式出现在舞台,离自然最近的声音——长调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迅速走进千家万户。

在长调保护方面最为突出的东乌珠穆沁旗。早在2004年就成立“乌珠穆沁长调民歌协会”主要开展本地方长调研究,开展田野调查,搜集整理民间长调,出版录音录像,编纂书籍资料,为当地优秀歌手立传出书,组织长调比赛,推出年歌手。现已搜集200多首本地原创长调歌曲,创编《乌珠穆沁民歌》《乌珠穆沁民间故事歌集》《乌珠穆沁新歌专辑》,将本地长调民歌正式编入中小学课程规划中,蒙语授课学校开设长调兴趣班,与此同时政府旗财政每年拨出专款举办各种长调艺术节,长调比赛,长调研究会,出版长调研究专著。2007年2008年东乌旗先后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长调民歌之乡”“中国蒙古族长调之乡”

与东乌旗相反的是一些地方保护意识薄弱,保护工作未能纳入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整体有效的工作的机制尚未建立,对于长调传承人保护制度尚未落到实处。一些长调传承人在进行一些基本资料搜集时甚至会连车辆,汽油都要自己垫付,迫不得已有的传承人为了生存去餐馆演唱长调。当前长调保护工作让人最担忧的是传承艺人的生存环境。著名歌唱家德德玛呼吁:保护长调艺术不光是艺术家的事情,政府有关部门应成立专门机构,将长调艺术纳入政府日常工作中,在规划、政策、财力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保护长调工作立法是根本性的保护,这样长调保护才能做到有法可依而不是空口无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于2011年2月25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6月1日施行。其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作了相关规定。其中第三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采取下列措施,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1)供必要的传承场所(2)提供必要的经费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3)支持其参与社会公益活动(4)支持其开展传承、传播活动的其他措施”。国家法律体系的完善让包括蒙古长调在内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希望这些艺术瑰宝顺利传承下去,让后代继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综述长调与环境的关系

蒙古族祖先从额尔古纳河山林地带走进蒙古高原,狩猎文化演变成草原游牧文化。长调依草原游牧文化而生并占据蒙古音乐主导地位,对蒙古音乐产生巨大影响;草场沙化,牧民定居,经济发展冲击着牧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游牧文化淡出历史,有了草原游牧文化为依托,长调也就没有了生长环境,濒临消亡。长调的发展受到环境的巨大影响,环境的变化决定着长调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威肯定和人们保护意识提高将长调带入了新的阶段。这一中华民传统文化将更加科学更加系统更加规范的走向国际。

结束语

长调,来自于自然的声音。哈扎布、宝音德力格驰骋舞台多年后回归大草原,这不是退休而是一种召唤!草原“有大美而不言”几千年来她奉献给这个民族的物质的精神的的财富我们“局外人”无法体会。但我知道,歌由心生。哈扎布难以超越的正是他在长调中对草原无限的爱!希望通过本文对长调的论述,让大家对这一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历史传承有更深的了解,更希望大家热爱自己的本土文化,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以保护发扬,推动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王耀华王州《中国民族音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版

[2]冯光钰袁炳昌《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史》第一卷京华出版社 2007版[3]桑德诺瓦《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4版

[4]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内蒙古卷》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版[5]王大方徐翔鳞《全景中国—内蒙古:马背上的民族》外文出版社 2006版[6]刘育孙兆文陶克套《草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内蒙古出版社 2007版[7]赵济陈传康《中国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版

[8]姜戎《狼图腾》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4版

[9]《中华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3b12529609.html,/main.jsp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蒙古长调

中国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蒙古长调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 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11月28日,文化部长孙家正表示:中国和蒙古国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成功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代表作”。在未来的10年里,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协调采取保护措施,把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孙家正指出,尽管中国和蒙古国根据本国实际,对其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调民歌整体衰微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对长调民歌所采取的局部、分割或零散的保护方式远远不能应对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

冲击。中国方面提出了与蒙古国联合,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国政府积极回 应了中国方面的建议。中蒙两国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就联合申报事宜,进行了多次不同层次的沟通、协商、考察以及联合文本的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终于在联合国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繁重而紧张的申报工作。孙家正表示,今后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田野调查、研究、保护方法、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密切和有效的联合行动。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蒙古族民歌分 为长调和短调。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字少腔长是其一大特点。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同时,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中蒙两国联合申遗的成功,足以显现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 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 历史渊源 蒙古长调属于蒙古族的音乐,而蒙古族音乐大至可分为三个历史发展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

蒙古族长调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摘要: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蒙古族的民歌——长调,它就是口头文化遗产的一种。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伴随着中蒙两国申报蒙古长调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的成功,长调艺术将逐步地得到进一步的关注和保护,将更好地被传承与发扬。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主要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2005年11月25日,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此次申遗成功,显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简介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是地广人稀,加之游牧的独特生活方式,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是在这种爱的原动力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出于对草原生活步调的模仿使得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这也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直至今日,长调仍保留着丰富的不同地域的风格。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风习等内容,规范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的共识和认同。透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

论蒙古长调演唱技巧与地方特色

论蒙古长调演唱技巧与地方特色 白音查干 本文在论述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技巧与地方特色时以巴林地区、阿鲁科尔沁地区、锡林郭勒地区的不同唱法为依据,论述对比了蒙古族长调民歌的演唱技巧、地方特色、修饰方法。 蒙古族长调民歌受不同地区习俗、语言、语音、方言的影响在演唱技巧、意味等方面各具地方特色,甚至记录曲调的风格也有所不同。解放前后原昭乌达地区沿袭古老的习俗,在聚会宴请和举行各项仪式时,通常首先要唱长调歌曲,开场的长调要求悠扬、舒展、辽阔。有力度、有层次、有秩序。该地区蒙古族唱短调民歌时自然缓慢,常用长调的演唱技巧来唱短调民歌。如唱短调歌曲《鸿古尔勃日》时,以辽阔、优美、缓慢的长调风格演唱(谱例1附后)。其实《鸿古尔勃日》这首歌是4/4节拍的短调民歌,人们之所以用长调风格演唱是与当时该地区人烟稀少、五畜兴旺、安逸悠闲的生活习俗和罗曼蒂克式的生活背景有着密切联系的。这里说的用长调民歌风格演唱短调民歌,并不是说无休止地拖延曲调,无法无章地乱唱,而是这种唱法有着其发自内心深处的规律性和独特的自然性。是由该地区人们的民族心态特点所开发的技巧、韵律。这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神韵。广泛流传于巴林地区的民歌《道日吉拉哈瓦》(谱例2附后)是一首2/4的短调民歌,在民歌集中也有记载。但当地的老人们却以旋律起伏、悠闲缓慢的长调唱法唱这首歌,他们唱得宛转自如,富有独特的风格。老前辈歌唱家莫德格老师说:“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东西(艺术)是不行的,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喜欢唱长调,就是唱蒙古族的短调歌曲时我依然喜欢用宽广、悠扬、缓慢的长调风格演唱。因为我们生长在辽阔的草原,心胸也如此宽广。” 由此可见莫老师的家乡乌珠穆沁一带也习惯用长调风格唱短调歌曲,如《老大宛》(谱例3附后),这种演唱方法已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自然规律。 在蒙古族长调演唱技巧中“额格希格诺古拉”(优美曲折音)的演唱方法与技巧是个重要课题。根据著名长调歌唱家照那斯图教授有关“诺古拉”的学说,联系实际演唱方法和演唱技巧,人们将蒙古族长调“诺古拉”分为“好来诺古拉”(嗓子曲折音),“腭柔诺古拉” (下颌曲折音或重音),“膛耐诺古拉”(腭部曲折音)三大类。只要是发自歌手素有天赋、经过训练的歌喉,发自肺腑深处的“诺古拉”才可谓是舒适的诺古拉,乱喊乱叫是形不成“诺古拉”的。在此需要一提的是应将“诺古拉”完整地称为“额格希格诺古拉”,这和阴阳并存之原理一样,“额格希格”(优美吟咏)与“诺古拉” (曲折音)在演唱技巧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优美曲折的音韵是肺部的气流通过演唱者素有的弹性娴熟的嗓子引发出来的,所以说“额格希格诺古拉”是大脑的指挥系统和发声器官弹性(乌音哈饨其纳日)作用相结合的“产物”。要想了解掌握独特的风格,首先要研究掌握其演唱技巧。 蒙古族长调的唱法、技巧、修饰手段很多,如:舒日古拉呼(假声唱)、柴如拉呼(真声唱)、额格希格诺古拉、额日古勒特、图日力格(长调中女声伴唱法)。布如拉呼、哈图诺古拉、左愣诺古拉、希荣海拉呼、杰木日勒、哈依拉格(甩腔)、呼格扫力格得勒(转调)。耐日森耐日斯和、清晰发音、膛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摘要: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蒙古族的民歌——长调,它就是口头文化遗产的一种。蒙古族长调民歌早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经存在,它与草原、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是蒙古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伴随着中蒙两国申报的成功,长调艺术将逐步地得到进一步的关注蒙古长调为“世界口头文化遗产” 和保护,将更好地被传承与发扬。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它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主要包括民间传说、习俗、语言、音乐、舞蹈、礼仪、庆典、烹调以及传统医药等。 2005年11月25日,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此次申遗成功,显现了蒙古族长调民歌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不可估量的艺术性及世界性的价值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一、蒙古族长调民歌简介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由32种采用大量装饰音的“旋律构成,它赞美美丽的草原、山川、河流,歌颂父母的爱情、友谊,表达人们对命运的思索。蒙古族的生存环境历来是地广人稀,加之游牧的独特生活方式,

使他们对爱有着自己的思考,对爱的表达也有着独特的方式,长调民歌即是在这种爱的原动力作用之下产生与发展的。因此,长调民歌中无时无刻不体现着这种爱的本质与内涵。长调的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田园式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出于对草原生活步调的模仿使得上行旋律节奏缓慢稳定,下行旋律常常插入活泼的三音重复句式,这也是蒙古族至今仍然广泛延续的生活方式。 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直至今日,长调仍保留着丰富的不同地域的风格。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民族共同心理结构、思维习惯、生活风习等内容,规范着民族的群体生活方式、思想价值取向,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的共识和认同。透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艺术作品,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则称之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长调给我们带来的不只是美的感受更是心灵的超脱。 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族长调民歌。天堂草原音乐网的小编鸭梨,为您简单的介绍蒙古族长调。长调是蒙古民族特有的文化之一。早在一干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内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可以说,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占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民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

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民族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占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长调的基本题材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也称酒歌)等。她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白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凋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

蒙古长调在哪些地方流传

呼伦贝尔长调 位于内蒙古最东部的呼伦贝尔,地貌分为呼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山地、河谷平原低地三个部分。这里居住着蒙古、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其中,蒙古族主要由巴尔虎、布里亚特两个部落构成,他们主要分布在巴尔虎草原上。巴尔虎人的音乐生活中,长调占据主要地位。巴尔虎长调形式多样,结构复杂,唱法自成体系,风格辽阔舒展,挺拔壮美。代表性曲目有“巴尔虎三褐色”──《褐色的麻雀》(又称《巴彦巴尔虎的守夜人》)、《褐色的雄鹰》、《三岁的褐色马》,因歌名均含“褐色”而得名。 科尔沁长调 科尔沁部是成吉思汗长弟拙赤?合撒儿属部,曾居住在今呼伦贝尔草原,清初开始经过多次迁移,其主体部分迁至嫩江流域及以西的科尔沁草原,编为十个旗,号称“嫩科尔沁”。目前,通辽市、兴安盟是科尔沁部主要聚居地。清朝中叶以来,随着大量汉族农民涌入科尔沁地区,蒙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加强,原住科尔沁人逐渐接受了农耕文化,他们筑室而居,耕种农作。在科尔沁民间音乐中出现了长篇叙事民歌、乌力格尔(蒙古说书)、好来宝、合奏乐、四胡音乐等新的体裁,而长调民歌、英雄史诗等传统体裁逐渐衰微。时至今日,科尔沁南部、中部许多地区长调民歌已经消亡,而只有在扎鲁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扎赉特旗北部的草原地区仍有长调民歌在流传。科尔沁长调民歌深沉悠远,富有张力,曲目蕴藏丰富、体裁题材多样,唱法自成体系,是蒙古族长调中极具特色的地方传统之一。代表性曲目有《巴彦查干》、《金泉》、《巴彦通拉嘎》等。 昭乌达长调 位于内蒙古中东南部的赤峰市是目前昭乌达长调的主要流传地。这里有巴林、阿鲁科尔沁、翁牛特、敖汉、喀喇沁、克什克腾等部落,而且这些部落的音乐文化因地因时而呈现出地区和部落的鲜明差异。就长调而言,南部喀喇沁、敖汉等地以农耕为主,长调民歌活态传承基本消失;北部的克什克腾、阿鲁科尔沁、巴林则是昭乌达长调主要流传地。而昭乌达长调亦明显地分化出巴林──阿鲁科尔沁和克什克腾两个支脉。巴林──阿鲁科尔沁长调民歌形式相对简单,风格古朴,与毗邻的科尔沁──扎鲁特地区相近,代表曲目有《江沐涟之水》、《沼泽地里的柳树》、《金色的圣山》、《吉塔拉的锦鸡》、《奔宾锡里》等。克什克腾部与锡林郭勒毗邻,演唱风格与乌珠穆沁、阿巴嘎──阿巴哈纳尔相似,许多曲目相互传唱。具有克什克腾地区特色的曲目有《阿都沁查干敖包》、《巴彦杭盖》、《富饶美丽的家乡》、《黑骏马》等。 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长调 自古以来,锡林郭勒──乌兰察布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舞台。蒙古鼎盛时期,这里成为蒙古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元代第一都城──元上都就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锡林郭勒、乌兰察布草原是蒙古族长调民歌主要流传地,蕴藏丰富,风格独特,仍保持着草原游牧音乐文化的原生面貌。而且,锡林郭勒──乌兰察布地域内部,明显地分化出乌珠穆沁长调、阿巴嘎──阿巴哈纳尔长调、苏尼特长调、察哈尔长调、杜尔伯特──达茂长调等鲜明的部落风格。除了一般意义上的长调民歌外,锡林郭勒地区还流行着一种多声部长调形态:一人唱出长调旋律声部,一或多人伴以固定超低音声部,叫“潮尔道”,意为“有和音(潮

蒙古长调

浅谈蒙古长调的发展 摘要:从蒙古长调登上世界舞台的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长调带给我们的艺术震撼!本课题将研究蒙古族音乐“长调”,通过论述长调的风格特色,起源发展,历史传承及今天的艺术成就,阐述长调的艺术魅力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让我们更加深刻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提起大家对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视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关键词:内蒙古长调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传承

引言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全球经济化、现代化、城市化不断加快,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造成一定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然而现在一些依靠口头传授和行为传授的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实物或资料遭到毁弃,甚至流失国外形成对中国文化的剽窃。对非物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2005年6月中国政府与蒙古国政府联合启动了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行动,签署了《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协议书》。2006年5月蒙古族长调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标志着蒙古族长调作为一种具有音乐化石意义的古老歌唱艺术形式被公认为人类共同的艺术瑰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这一著名国际机构的高度的肯定为蒙古长调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本文将对蒙古(本文长调研究地域范围仅指我国内蒙古地区)长调展开论述,增强大众对蒙古长调的认识与了解,让大众更好的欣赏蒙古长调感受长调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分析蒙古长调特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蒙古自然环境概况 内蒙古幅员辽阔,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边境线4200公里,北与俄罗斯、蒙古接壤,东南西与我国八省相邻。状如一只蒙古人崇拜的雄鹰。从最东端看到第一缕阳光到太阳照遍全境需要2个多小时①。主要高原有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其中内蒙古高原:原面开阔坦荡,结构简单,分割轻缓,缓穹岗阜与宽广浅盆地、平地相间,地势起伏微缓构成层状和波状高平原。这种地势为广袤无垠大草原的形成奠定了地质基础。鄂尔多斯高原:地形有冲击平原、高原、丘陵、沟壑地形复杂。北部为库布奇沙带,南部为毛乌素沙地,西部为宁夏河东沙地,被称为风沙高原;内蒙古气候的地域性差异性和过渡性十分显著,由东至西跨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个干湿带;草原景观依次为森林草原景观、典型草原景观、荒漠草原景观。著名草原依次为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乌 ①王大方徐翔鳞《全景中国——内蒙古:马背上的民族》外文出版社2006

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

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学术价值和/或实践意义) 长调民歌——蒙古语称之为“乌日汀?道”,是蒙古人长期在草原上生活,放牧劳动中所创造的一种民歌体裁。内蒙古学术界一般认为,长调民歌是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发展的最高形态。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代表着蒙古族民歌艺术的最高成就,甚至成为蒙古族音乐民族风格的典型标志,堪称镶嵌在绿色艺术殿堂顶端的一颗璀璨宝石。《蒙古族长调民歌研究》课题,正是以这一独特的音乐体裁为研究对象,将长调民歌放置在整个蒙古族文化的大背景中来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从而对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传承和弘扬,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选择本课题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一、长调民歌在草原文化当中的特殊地位 蒙古族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历史上主要从事游牧生产劳动。世代在马背上生活的蒙古人,创造了独特的音乐形式——长调民歌。草原既是蒙古人赖以生存的土壤,同时也是蒙古草原文化的渊薮。而长调民歌恰恰就是代表草原游牧文化的完美艺术体裁。蒙古人的观念里,长调民歌就是音乐化的草原。可以说,长调民歌是了解蒙古人和草原文化本质的金钥匙,如果脱离了长调民歌,等于脱离了蒙古族草原文化的主体,无法理解和把握草原文化的本质。 二、长调在人民生活当中特殊作用 对于蒙古人说来,长调民歌不仅仅是一种歌曲体裁,更是蒙古族民俗生活的组成部分。长调民歌的内容涉及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蒙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诸如生产劳动、爱情婚姻、历史典故、传说故事、道德信条、哲理格言、风俗礼仪等,几乎无所不包。毫不夸张地说,长调民歌是蒙古人草原生活的教科书,在传承草原文明,协调人际关系,维系社会和谐方面,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长调民歌是蒙古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06年,中蒙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作为一种文化遗产,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巨大艺术魅力和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为国际社会所公认。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内蒙古政府和有关部门,保护和弘扬长调艺术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长调民歌无论在其生存环境方面、还是传承传播方面,均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方面甚至陷入了困境。首先,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空前加速,蒙古族牧民开始走下马背,逐渐脱离了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导致长调民歌诞生的原生自然环境发生了改变。其次,随着一些著名长调演唱艺人相继离世,大量的优秀长调民歌,以及一些独特的演唱方式和方法濒临失传,出现所谓“人亡艺绝”的局面。随着传承载体的急剧减少,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长调民歌传播链条,大都已经中断。再次,长调民歌的风格色彩的多样性,是长调民歌传承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长调民歌传承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随着长调民歌流传范围的逐渐缩小,原本因不同地域形成的诸多长调风格色彩区。逐渐出现风格变异和趋同化现象。 长调艺人的流失和长调风格的流失,形成了某种恶性循环,极大地阻碍着长调民歌的传

长调简介

长调(蒙古民族声乐) 蒙古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尤以游牧文化最为灿烂。而蒙古长调可称为游牧文化的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有长调,哪里有牧人,哪里就有长调。长调是草原上的歌,是马背上的歌。 蒙古长调是一种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美学的感悟。它集中体现了蒙古民族游牧文化的特点,并与蒙古语言和文学等息息相关。 可以说,蒙古长调演唱艺术是代表蒙古歌唱艺术最高成就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蒙古歌唱家代代相传,口承心授,使长调成为具有成熟表现手法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和世界上任何民族歌唱艺术不同的结构和要素。 长调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悠扬的旋律、繁复的波折音和只可意会的内在节律。演唱长调时,常有将一个完整乐段从低音区提到高音区,再降到低音区的完整过程,有时一支长调要用几组这样的过程。长调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是歌腔舒展,节奏自如,高亢奔放,字少腔长,不少乐句都有一个长长的拖音,再加上起伏的颤音,唱起来豪放不羁,一泻千里。 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即四句歌词分两遍唱完。长调演唱艺术只能根据演唱者的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掌握,而不能像短调歌曲的节拍那样以“强和弱、1和2”来固定地表达。即不同的人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的绝大多数内容都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而对这些草原特有的景色,只有悠远的长调才能绝妙地加以表现。蒙古长调的唱法以真声为主,它感叹自然、讴歌母爱、赞美生命、诉说爱情,它把蒙古民族的智慧及其心灵深处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 不论人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听到悠扬舒缓的蒙古长调,便会联想起那茫茫无际的大草原,联想到蓝天、白云、毡包和畜群,都会令人体味到草原独有的春天的喜悦、夏天的激情、秋天的深沉和冬天的苍凉。长调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产物,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直接倾诉。

来汗昭格听蒙古天籁——长调

来汗昭格听草原天籁——蒙古长调 蒙古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是长歌的意思,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大多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与蒙古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长调在蒙古族音乐文化中最有代表性,他把蒙古民族的智慧及其心灵深处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论在什么时候、什 么地方,只要听到长调,都会体味到其中那份独有的激动与苍凉。 蒙古族长调以其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族人民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的感悟、对 自然的感恩、对苍天的敬仰。作为草原上的民歌,蒙古族长调是一种历史遗存下来的 口传文化,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 遗产代表作”,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 荣列榜中,2006年5月, 蒙古族长调民歌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0月24日,蒙古族长调民歌《富饶辽阔的阿拉善》作为三十首歌曲之一陪伴着我国首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奔赴太空。 蒙古长调的历史可以追溯倒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由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 蒙古高原迁徙,生活生产方式也由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蒙古长调的雏形便在这一时 期产生、发展了起来。在此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蒙古逐渐取代了古老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它独有的艺术风格,并对蒙古族其他的音乐 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能在呼市市区听到蒙古长调,我们约了三五好友来到了汗昭格烤全羊旗舰店。吃 着正宗的烤全羊,倾心听一曲长调牧歌。 闭上眼睛聆听,犹如站在苍茫草原向大自然倾诉体验。 这种艺术境界,被诸多音乐学家、歌唱家称之为“天籁与心籁的完美统一”,而美学家 则称之为“人和大自然高度自由完美的统一”。只要有一人领唱长调旋律,三五个人以 持续低音潮尔,就会产生庄严肃穆、声势浩大、辉煌壮丽的气势;长调是流淌在蒙古 人血液里的音乐,是民族识别的标志。 就算你不懂蒙语,也会为为蒙古族长调所动容,因为那是一种心灵对心灵的直接倾诉。蒙古族长调最大的魅力在于,他是离自然最近的一种音乐,或者说他本身就是一幅美 丽的自然画卷。

中小学教师蒙古长调例《辽阔的草原》

中小学教师蒙古长调例《辽阔的草原》 教师考试中小学的资料:中小学蒙古长调《辽阔的草原》选自人音版高中音乐教材第二单元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这主要学习内容是蒙古族音乐文化和蒙古族民歌,蒙古族素有“音乐民族”之称,音乐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包括民歌、说唱音乐、歌舞音乐和民间器乐四大类。在长期的狩猎和游牧生活中,民歌已成为蒙古族人民的亲密伴侣。蒙古族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赞歌、宴歌、婚歌、情歌、牧歌、叙事歌、礼仪歌等等。从民歌的音乐特点和风格上,又可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类: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述说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在蒙古语中,长调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是相对短歌而言,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据考证,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长调是蒙古语“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字少腔长是其一大特点。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音乐形态的现状,长调可界定为由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在畜牧业生产劳动中创造的,在野外放牧和传统节庆时演唱的一种民歌,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和湖泊。 长调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声多词少、气息绵长,旋律极富装饰性(如前倚音、后倚音、滑音、回音等),尤以“诺古拉”(蒙古语音译,波折音或装饰音)演唱方式所形成的华彩唱法最具特色。

课程作业 蒙古长调艺术特点

蒙古长调的艺术特点 蒙古长调的艺术特点 蒙古长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蒙古长调在不停的发展变化,最终形成了今天独具一格的音乐风格。蒙古族长调音调高亢,旋律优美,音域宽广,节奏舒缓回转,具备独特的艺术美感。 蒙古族音乐发展史可以宏观角度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即山林狩猎音乐文化时期、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亦农亦牧音乐文化时期。 公元7世纪前,蒙古人祖先一直在大兴安岭山脉与额尔古纳河流域生息,生产方式以狩猎为主。在漫长的生活岁月里,蒙古人创造了自己富有狩猎特色的音乐文化,如狩猎歌舞、萨满教歌舞等。一般来讲,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以短调为代表,民歌具有结构短小、音调简洁、节奏明了、词多腔少等特点。整体音乐风格具有叙述性与歌舞性,抒情性较弱,这也是原始时期人类音乐艺术的共同特征。从现有资料可以看到,一些明显带有这一时期音乐文化特征的蒙古族民歌,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如《追猎斗智歌》、《白海青舞》。 公元7世纪起,生活在我国东北部额尔古纳河沿岸以狩猎为生的蒙古族,开始走出山林逐渐西迁踏上了蒙古高原,在形成游牧生产方式的同时逐步强盛起来。公元1206年,蒙古族伟大的历史人物成吉思汗统一北方草原蒙古各部之时,宣告了蒙古民族正式登上北方草原的历史舞台,顺历史潮流自然成为北方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蒙古族在接过北方草原文化的接力棒后,以自己的方式为其注入了新鲜血液,增添了新的动力,使北方草原音乐文化迅猛发展。伴随着狩猎生产方式向游牧生产方式的转变,音乐风格也发生了从短调民歌向长调民歌风格上的演变,形成了蒙古族音乐史上的草原游牧音乐文化时期。 草原游牧时期的音乐文化现象是极其复杂的,从音乐形态学角度上看,此时期既保留发展了狩猎时期的短调音乐风格,又逐步创新形成了长调音乐风格。就长调民歌本身而言,此时期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简至繁、由低至高的继承发展过程。因此,从公元7世纪至公元17世纪的千年历史中,蒙古族民歌发展的总

蒙古民歌

乌兰托娅 - 爱不在就放手 - 中三蒙古歌曲.mp3 乌兰托娅 - 爱不在就放手 - 中慢三蒙古歌曲.mp3 乌兰托娅 - 爱不在就放手 - a019 中慢三蒙古歌曲.mp3 乌兰托娅 - 爱不在就放手 - m3 蒙古歌曲慢三.mp3 布仁巴雅尔 - 呼伦贝尔大草原 - c74 蒙古歌曲.mp3 乌兰托娅 - 爱不在就放手 - 慢三中慢三蒙古歌曲.mp3 乌兰托娅 - 爱不在就放手 - m3 蒙古歌曲.mp3 乌兰托娅 - 爱不在就放手 - 铃声中三蒙古歌曲.mp3 腾格尔 - 天堂 - 蒙古歌曲.mp3 美丽草原我的家蒙古歌曲.mp3 乌兰巴托之夜蒙古歌曲经典视听.mp3 吻你蒙古歌曲感人至深!.mp3 腾格尔 - 天堂 - 轻音乐蒙古歌曲.mp3 蒙古歌曲孤独的眼泪.mp3 蒙古歌曲故乡.mp3 乌兰巴托的夜晚蒙古歌曲.mp3 蒙古歌曲远方的母亲.mp3 草原情思蒙古歌曲.mp3 故乡情蒙古歌曲.mp3 蒙古歌曲黑骏马.mp3 蒙古歌曲辽阔的草原.mp3 吉祥三宝 - 蒙古歌曲.mp3 蒙古歌曲想念你.mp3 蒙古歌曲爱的眼泪.mp3 慢三黑小伙蒙古歌曲慢三.mp3 马背上的骑手蒙古歌曲.mp3 蒙古歌曲草原人家.mp3 格日勒图乌兰巴托之夜蒙古歌曲.mp3 蒙古歌曲牧村的黄昏.mp3 蓝色的故乡蒙古歌曲.mp3 蒙古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mp3 蒙古歌曲陪你一起看草原.mp3 快四美丽的蒙古包蒙古歌曲 part.mp3 蒙古歌曲祖国.mp3 蒙古歌曲斯日琪玛心之寻.mp3 蒙古歌曲蒙语版算你狠.mp3 乌兰巴托之夜蒙古歌曲经典视听 output.mp3 蒙古歌曲.mp3 母亲蒙古歌曲.mp3 腾格尔 - 天堂 - 蒙古歌曲 new1.mp3 马头琴蒙古民歌摇篮曲.mp3 轻音乐 - 摇篮曲 - 马头琴蒙古民歌.mp3 德德玛 - 美丽的草原是我家 - 蒙古民歌.mp3 胡松华、殷秀梅 - 敖包相会 - 蒙古民歌.mp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