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合集下载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和评价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和评价

聚焦教学重难点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课题名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姓名:金大文工作单位:布朗山乡九年制学校学科年级:八年级数学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一、教学内容分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2013版)第十三章《轴对称》第一单元第二课。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有所认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和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自己动手探究发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发现法,体验几何发现的乐趣,在实际操作动手中感受几何应用美。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处于该阶段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特别是几何语言的描述不规范,本节课几何语言理解表达问题较难,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推理证明步骤的规范化。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我选择的教法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思考,小组讨论,归纳应用。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初中几何的重点内容,在解决问题时有其实用性和简洁性,学法上既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又要求学生主动思考,合作交流,在动手中得出知识,不能依靠教师讲解后的记忆。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要用到.让学生通过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可增强学生对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难点为:明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的区别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温故知新,导入新课回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定义概念,探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课前预习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2.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 上。

【例1】如图所示,在△ABC 中,D 为BC 上的一点,连结AD ,点E 在AD 上,并且∠1=∠2,∠3=∠4。

求证:AD 垂直平分BC【例2】判断:若PA=PB ,则过点P 的直线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当堂训练知识点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如图所示,用两根钢索加固直立的电线杆,若要 使钢索AB 与AC 的长度相等,•需加_ _______条件,理由是___ _____.2.(09钦州)如图,AC =AD ,BC =BD ,则有( )A .AB 垂直平分CD B .CD 垂直平分ABC .AB 与CD 互相垂直平分D .CD 平分∠ACB3.如图所示,CD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若AC=1.6cm ,BD=2.3cm ,则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 ).A .3.9cmB .7.8cmC .4cmD .4.6cm4.如图所示,∠C=9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D ,连接AD ,若∠CAD=20°,则∠B=( ).A .20°B .30°C .35°D .40°知识点2: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5.AB =AD ,BC =CD ,AC 、BD 相交于点E .则AB 是线段CD 的___ _____.课后作业6.给出以下两个定理: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②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应用上述定理进行如下推理,如图,直线l 是线段MN 的垂直平分线.∵点A 在直线l 上, ∴AM=AN ( ).∵BM=BN , ∴点B 在直线l 上( ).∵CM≠CN,∴点C 不在直线l 上.这是因为如果点C 在直线l 上,那么CM =CN ( ). 这与条件CM≠CN 矛盾.以上推理中各括号内应注明的理由依次是( ) A .②①① B .②①② C .①②②D .①②①7.如图,已知直线MN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D ,点P 是MN 上一点,若PA=10 cm ,则PB=______cm 。

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知识总结

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知识总结

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知识总结一、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说明:1、这里的距离指的是点与点之间的距离,也就是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

2、在使用该定理时必须保证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垂直于线段,二是平分这条线段。

例题、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AC=27,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BCE 的周长等于50,求BC 的长。

分析:题中给出了线段垂直平分线这个条件,所以可以考虑运用其性质定理,从而得出AE=BE ,把BE 与AE 进行等量代换,再根据△BCE 的周长及AC 的长,可求出BC 的长。

解:因为ED 是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BE=AE 。

因为△BCE 的周长等于50, 即BE +EC +BC=50, 所以AE +EC +BC=50。

又因为AE +EC=AC=27, 所以BC=50-27=23。

二、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的逆定理证明某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也就是经过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EDCBA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使用这种方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垂直二是平分;第二种:可以证明有两个点都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就可以判断这两点所在的直线就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例题1、如图所示,P 为线段AB 外的一点,并且PA=PB 。

求证: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分析:要想说明某一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可以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来进行判断。

证明:过点P 作PC ⊥AB ,垂足为点C 。

因为PA=PB , 所以∠A=∠B 。

又因为PC ⊥AB , 所以∠PAB=∠PBA=90°. 在△PAC 和△PBC 中A B PAC PBC PC PC ∠=∠⎧⎪∠=∠⎨⎪=⎩所以△PAC ≌△PBC , 所以AC=BC 。

又因为PC ⊥AB ,所以PC 垂直平分线段AB ,所以点P 在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上。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2、如图所示,直线MN是线段AB的对称轴,点C在MN外,CA与MN相交于点D,如果CA+CB=8cm,那么△BCD的周长等于cm。
3、如图,△ABC中,边AB,BC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且AP=5,那么PC=。
4、如图所示,已知AB比AC长2cm,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ACD的周长是14cm,求AB和AC的长。
(三)自主归纳: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
数学语言:∵

(四)学以致用:
1、如图,CD是AB的垂直平分线,若AC=1.6,BD=2.4,则四边形ACBD的周长为
2、如图,在△ABC中,BC=8,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则△ADE的周长为。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鹿泉区寺家庄镇中学段彦敏
基本信息
课题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执教者
段彦敏
课时
1课时
所属教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
教材分析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第一单元第二课。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并对轴对称的性质有了深刻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本节课的学习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和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2、能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探索和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体验合作学习。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教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教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教案教案名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

2.能力目标:能够应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学概念的兴趣,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

2.教学难点:如何应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知1.教师出示一幅图,图中有一个任意的线段AB,询问学生该如何找到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Step 2 探究与讨论1.将学生的意见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发现线段中点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之间的关系。

2.在黑板上绘制出线段AB以及它的垂直平分线和中点M,通过比较线段AM和线段BM的长度,引导学生发现线段中点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3.引导学生思考:线段在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这个性质适用于所有线段吗?Step 3 总结性质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刚刚的讨论,总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在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2.强调该性质具有普遍性,适用于所有线段。

Step 4 举例说明1.给学生出示一幅图,图中有一个任意的线段和它的垂直平分线,引导学生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找出线段的中点。

2.提问学生:通过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Step 5 拓展应用1.给学生出示一组题目,要求学生通过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供适当的提示或让学生合作解答。

3.在课堂上讨论解题思路和方法,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Step 6 知识巩固1.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内容,解答题目。

2.收集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评,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板书设计:线段在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五、教学反思:这节课,我采用了一种引导学生自我发现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和探究,引导他们自己找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 凤呜大王*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知识点:1、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逆定理是:3、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典例分析:例1:如图1,在△ABC 中,已知AC=27,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BCE 的周长等于50,求BC 的长.变式1:如图1,在△ABC 中,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若∠BEC=70°,则∠A=变式2:如图3,在Rt △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边于点E 。

若BE=2,∠B =15° 求:AC 的长。

[变式练习1] 如图4,在Rt △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边于点E.若BC=2+2,AE=2,∠B =22.5° 求:AC 的长.B CA E D 图1AE DC B 图3 A EDCB图4例2: 如图5,在△ABC 中,AB=AC, BC=12,∠BAC =12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边于点E,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边于点N. (1) 求△AEN 的周长.(2) 求∠EAN 的度数.(3) 判断△AEN 的形状.[变式练习3]:如图7,在△ABC 中, BC=12,∠BAC =10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边于点E,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边于点N. (1) 求△AEN 的周长. (2) 求∠EAN 的度数.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 凤呜大王*[变式练习4]如图8,△ABC 中, ∠BAC =70°, BC=12,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边于点E,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边于点N.求:∠EAN 的度数.A B CD E M N 图5 C图7 图8练习(1)如图,已知:BD BC AD AC ==,,那么( ) (A )CD 垂直平分AB (B )AB 垂直平分CD (C )CD 与AB 互相垂直平分 (D )以上说法都正确(2)如果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正好在三角形的一条边上,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都有可能(3)在ABC ∆中,AC AB =,AD 为角平分线,则有AD______BC (填⊥或//),=BD _____. 如果E 为AD 上的一点,那么=EB _______. 如果︒=∠120BAC ,8=BC ,那么点D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5. (4)如图,在ABC ∆中,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E ,交BC 于D ,ABD ∆的周长为cm 12,cm AC 5=,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cm .(5)如图,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90C ,︒=∠15B ,DE 垂直平分AB ,交BC 于E ,5=BE ,则=AC ______. .证明题(1)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高,E 为AD 上一点,且CE BE =. 求证:ABC ∆是等腰三角形.(2)如图,已知:在ABC ∆中,A B AC AB ∠=∠=2,,DE 垂直平分线AC 交AB 于D ,交AC 于E . 求证:BC AD =.(3)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BC 边上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 . 求证:点P 在AC 的垂直平分线上.(4)如图,已知:AD 是ABC ∆的BAC ∠的平分线,AD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B C 的延长线于F ,交AD 于E ,求证:CAF BAF ∠=∠.(5)、如图,已知:BC AB ⊥,BC CD ⊥,︒=∠75AMB ,︒=∠45DMC ,DM AM =. 求证:BC AB = (6)如图,已知:在ABC ∆中,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D ,且AB DE ⊥,AC DF ⊥,垂足分别是E 、F . 求证:AD 是EF 的垂直平分线.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接AE、BE,BE⊥A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1)FC=AD;(2)AB=BC+AD.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三章 轴对称
第2课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新课学习
知识点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1. 定义: 垂直 于线段并且经过这条线段 的 中点 的直线叫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几何语言: ∵ CD⊥AB , AD=BD , ∴CD 垂直平分 A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知识点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2.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 个端点的距离 相等 .
(2)∵∠BAC=100°, ∴∠B+∠C=180°-∠BAC=80°. ∵AD=BD,AE=CE, ∴∠BAD=∠B,∠CAE=∠C. ∴∠BAD+∠CAE=80°. ∴∠DAE=∠BAC-(∠BAD+∠CAE)= 100°-80°=20°.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人教版八年 级数学 上册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人教版八年 级数学 上册
5. (例 2)如图,在 Rt△ ABC 中,∠C=90°,AB 边的垂直平分线 DE 交 BC 于点 E,垂足为 D, AC=4 cm,CB=8 cm,求△ ACE 的周长.
解:∵DE是AB边的垂直平分线,∴EA =EB. ∴△ACE的周长=AC+CE+EA =AC+CE+EB=AC+BC=12(cm).
∴Rt△AED≌Rt△AFD(HL).∴AE=AF. ∵AB=AC,∴BE=CF.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人教版八年 级数学 上册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人教版八年 级数学 上册
14. 如图,在△ ABC 中,AB,AC 的垂直平分线 分别交 BC 于 D,E,垂足分别是 M,N.
(1)若 BC=10,求△ ADE 的周长; (2)若∠BAC=100°,求∠DAE 的度数.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公开课教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公开课教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提问:什么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它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和应用?1.2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

培养学生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2.1 性质1: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并证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2.2 性质2:垂直平分线与线段垂直通过几何画图软件展示垂直平分线与线段的垂直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和证明。

2.3 性质3: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的另一端点的距离等于线段的长度的一半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并证明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到线段的另一端点的距离等于线段的长度的一半。

第三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判定3.1 判定1:如果一条直线垂直平分一条线段,这条直线是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证明判定1。

3.2 判定2:如果一条直线与一条线段垂直且通过线段的中点,这条直线是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和证明判定2。

第四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应用4.1 应用1:线段的长度计算引导学生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计算线段的长度。

4.2 应用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线段的交点求解引导学生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求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线段的交点。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总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巩固知识点。

5.2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章:例题解析6.1 例题1:已知线段AB,求其垂直平分线的方程引导学生利用性质1和性质2,通过给定的线段AB的两个端点坐标,求出其垂直平分线的方程。

6.2 例题2:已知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求线段AB的中点坐标引导学生利用判定1和判定2,通过已知的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求出线段AB的中点坐标。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是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扩展资料:
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是初中几何学科中占有绝大部分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垂直平分线的概念:经过某一条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中垂线)。

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

2、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3、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该点叫外心,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垂直平分线的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案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案教案标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和性质。

2. 能够判断一个线段是否有垂直平分线。

3. 能够使用几何工具和方法构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黑板、白板或幻灯片。

2. 学生准备:直尺、量角器、铅笔、橡皮擦。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投影仪或黑板上展示一条线段,并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吗?它有什么特点?”2. 引导学生思考,然后给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将线段垂直平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的直线。

”探究:1. 向学生展示一些示例,并要求他们判断是否有垂直平分线。

引导学生发现垂直平分线的特点。

2. 引导学生发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与线段的中垂线的关系。

提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否一定是线段的中垂线?”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与全班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

总结:1. 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线段的中垂线的关系。

2. 教师总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将线段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并且垂直于线段。

应用:1. 学生进行练习,判断给定线段是否有垂直平分线。

2. 学生使用几何工具和方法,构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拓展:1. 学生探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唯一性,并进行讨论。

2. 学生研究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评估: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判断给定线段是否有垂直平分线,并解释他们的判断依据。

2.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反馈。

延伸活动:1. 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研究,探究其他几何图形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2. 学生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应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解决。

教学资源:1. 投影仪或黑板、白板或幻灯片。

2. 直尺、量角器、铅笔、橡皮擦。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证明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证明

知识点一:(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判定定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定理: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我们把该交点称为三角形的外心,特别地:锐角三角形的外心位置在__________,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位置在___________,钝角三角形的外心位置在___________。

知识点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其判定定理的应用)<1> 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ABA︒=∠20AB于点D,交AC于点E,连接BE,则等于CBE∠______。

<2> 如图所示,。

于点交的垂直平分线中,在DACMNABACABABC,=∆若,︒=∠40A则=∠B D C_______。

<3> 已知A,B两个村庄的位置如图所示,现要在公路l边上修建一个人粮食收购站,使其到A,B两村庄的距离相等,试确定粮食收购站的位置。

<4> 已知:线段ha,(如图所示)。

求作:hADaBCACABABC===∆高且使,,,。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5>在BCDEABACBABCR交的垂直平分线,中,︒=∠∆90t的延长线于点F,若的长是,则,EFDEBFD130=︒=∠_____。

<6>有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的长为则重合,折痕为与点折叠,使点BEDEABABC,∆_______。

<7> 平行四边形ABCD中,AB=3,BC=5,AC的垂直平分线交AD于点E, 则的周长是C D E∆_____。

<8> 已知:把),1重合与点所示方式摆放(点按如图和ECDEFRtABCRt∆∆点B,C(E),F在同一条直线上,cmBCcmACDEFEDFACB6,84590==︒=∠︒=∠=∠,,,cmEF9=。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说课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说课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说课稿说课人:杜爱敏一、说教材:本节课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的第一课时,这个内容是在学习了三角形全等和轴对称的基础上进行的。

它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和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因此,本节课在课程整体安排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三个:1.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判断。

2.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发现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会进行推理论证此性质和其逆命题。

3会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知道作图的理论根据。

三、说重点与难点:重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引入证明及运用。

因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是今后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和直线互相垂直的依据,所以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难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逆用,对学生来说易出错,所以我把它定为难点。

四、说教法与学法教法:我采用探究发现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教学中先复习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画法,然后,让学生在自己所画线段垂直平分线上找一些点,把这些点分别与线段的两个端点连起来,进行、猜测、测量、验证、合作交流,得出结论,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参与者。

这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愉快学习,也符合数学教学的直观性和可接受性。

让学生尝试对性质进行论证,性质的获得过程,我只作引导和点拨。

但性质的逆命题的推理对学生来讲有点难度,一定引导学生弄清题设和结论,用集合的思想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在这些无数点中找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进行说明就行了。

学法: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学生如何学这一方面,我认为学生在学习中运用发现法,开拓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由学生自己发现感受“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两个性质”,通过学生自己看、想、议、练等活动,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几何图形的性质,不需要老师灌输,这样做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探本求源,体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观。

13.5.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13.5.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P
A N
C
B
试一试:
如图,用一根木棒和一根弹性均衡的橡皮筋,做一个简易 的“弓”,“箭”通过木棒中央的孔射出去,怎样才能保 持射出箭的方向与木棒垂直呢?为什么?
A
O
P
B
基础闯关
1、如图,已知AB是线段CD的垂直平分线,E是AB上 的一点,如果EC=7cm,那么ED= 7 cm;如果 0. ∠ECD=600,那么∠EDC= 60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性质: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关系:互逆
点P在线段 AB的垂直 平分线上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 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PA=PB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 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C
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如图,用一根木棒和一根弹性均衡的橡皮筋,做一个简易的“弓”, “箭”通过木棒中央的孔射出去,怎样才能保持射出箭的方向与木 棒垂直呢?为什么?
A
答:当PA=PB时,射出的箭 的方向与木棒垂直
O
P
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 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B
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垂直平分线:
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
图形轴对称的性质: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 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 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课件ppt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课件ppt
平移等距性
在平移变换中,垂直平分线上的 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且等于平移的距离。
旋转变换中应用
旋转不变性
垂直平分线在旋转变换下保持不变, 即旋转后的图形仍然保持垂直平分线 的性质。
旋转等角性
以垂直平分线上一点为旋转中心,旋 转任意角度后,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 于该点对称。
对称变换中应用
对称中心
思路拓展与延伸
拓展1
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与三角形的关系。例如,已知三角形ABC 中,D是AB的中点,DE垂直于AC于点E,求证:DE是AB的垂 直平分线。
拓展2
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应用于实际问题中。例如,在建筑 设计或工程测量中,如何利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性质来确定 某点的位置或某线段的长度。
易错点提示与防范策略
THANKS
感谢观看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对称中心,即关于垂直平分线的对称点连线的中点就是垂 直平分线与线段的交点。
对称轴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是对称轴,即关于垂直平分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05
典型例题解析与思路拓展
典型例题解析
例题1
已知线段AB和点C,D分别是AB,BC的中点,求证:CD是AB的垂直平分线。
解析
根据中点的定义,可知AC=CB,BD=DA。因为CD是AB的中线,所以CD垂直于AB。 又因为AC=CB,所以角ACD=角BCD,从而角ADC=角BDC。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 可知CD平分角ADB,所以CD是AB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1
垂直平分线上的任意一点 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性质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其对 称轴,即线段关于垂直平 分线对称。
判定方法
判定定理
一条直线是某线段的垂直 平分线当且仅当该直线过 线段的中点且与该线段垂 直。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求证: PA=PB
点P在MN上.
M P
A
C
B
N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
距离相等。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 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点P在线段AB的垂 直平分线上
M
P PA=PB
几何语言叙述: ∵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 PA=PB
A
C
B
N
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 的距离相等。
二、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点P在线段AB的垂 直平分线上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 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上
三、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集合定义: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是到线段两上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OA=OC。
证明:连结OB。 ∵ ON是AB的垂直平分线(已知) 距∴离O相A=等O)B(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N的
∵ OA=OC(已知) ∴ OB=OC(等量代换) ∴点O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
(到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上。)
B
A
O C
课堂小结
一、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 点的距离相等。
逆命题: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上。
P
点P在线段AB的垂
直平分线上
?
PA=PB
几何语言叙述: ∵PA=PB ∴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A
C
B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一、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 点的距离相等。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鹿泉区寺家庄镇中学段彦敏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导学案)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旧知回顾、导入新课二、新知探究、自主归纳(一)旧知回顾1、我们知道线段是轴对称图形,那它的对称轴是什么?2、经过线段并且于这条线段的,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已知,如图,直线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则=,⊥。

(二)引入新课如图,A、B是公路边新建的小区,要在公路边增设一个公共汽车站,使两个小区到公共汽车站的路程一样长,该公共汽车站应建在什么地方?(一)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已知,如图,直线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点P在直线MN上,连接PA、PB,测量PA、PB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你能得出什么猜想?(二)验证猜想:1、已知,如图,直线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点P在直线MN上。

求证:PA=PB学生认真回顾,积极回答问题学生充满疑惑,并积极思考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得出猜想:PA和PB的长度相同。

即PA=PB。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黑板上板演证明过程,集体订正。

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口回答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证明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方法。

三、合作探究、自主归纳2、若点P1,P2,P3,也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MN上,则P1A P1B, P2A P2B, P3A P3B。

(三)自主归纳: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

数学语言:∵∴(四)学以致用:1、如图,CD是AB的垂直平分线,若AC=1.6,BD=2.4,则四边形ACBD的周长为2、如图,在△ABC中,BC=8,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D,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E,则△ADE的周长为。

3、如图所示,在△ABC中,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AE=5,△ABC的周长为30,求△ABD的周长(一)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1、已知,如图,若AP=BP,求证: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知识点:1、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逆定理就是:
3、在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典例分析:例1:如图1,在△ABC 中,已知AC=27,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交AC 于点E,△BCE 的周长等于50,求BC 的长、
变式1:如图1,在△ABC 中,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D,交AC 于点E,若∠BEC=70°,则∠A=
变式2:
如图3,在Rt △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边于点E 。

若BE=2,∠B =15° 求:AC 的长。

[变式练习1]
如图4,在Rt △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边于点E 、若BC=2+2,AE=2,
∠B =22、5° 求:AC 的长、
例2: 如图
5,在△ABC 中,AB=AC, BC=12,∠BAC =12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边于点E,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边于点N 、 (1) 求△AEN 的周长、
(2) 求∠EAN 的度数、
(3)
判断△AEN 的形状、 [变式练习3]:如图7,在△ABC 中, BC=12,∠BAC =10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边于点
E,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边于点N 、
(1) 求△AEN 的周长、
(2) 求∠EAN 的度数、 [如图分线交BC 求练习 (1)如已,那
么(A)CD AB 垂直(C)CD 以上说法(2)如的交点正好在三角形的一条边上, 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以上都有可能
(3)在ABC ∆中,AC AB =,AD 为角平分线,则有AD______BC (填⊥或//),=BD _____、 如果E 为AD 上的一点,那么=EB _______、 如果︒=∠120BAC ,8=BC ,那么点D 到AB 的B C
A E
D
图1 A E D C B
图3 A E D C B 图4 A B C D E M N 图5
A C 图8
距离就是______、
5、
(4)如图,在ABC ∆中,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E ,交BC 于D ,ABD ∆的周长为cm 12,cm AC 5=,则ABC ∆的周长为_______cm 、
(5)如图,已知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90C ,︒=∠15B ,DE 垂直平分AB ,交BC 于E ,5=BE ,则=AC ______、
.证明题
(1)如图,已知:AD 就是ABC ∆的高,E 为AD 上一点,且CE BE =、 求证:ABC ∆就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已知:在ABC ∆中,A B AC AB ∠=∠=2,,DE 垂直平分线AC 交AB 于D ,交AC 于E 、 求证:BC AD =、
(3)如图,已知:在ABC ∆中,AB 、BC 边上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 、 求证:点P 在AC 的垂直平分线上、
(4)如图,已知:AD 就是ABC ∆的BAC ∠的平分线,AD 的垂直平分线EF ,交B C 的延长线于F ,交AD 于E ,求证:CAF BAF ∠=∠、
(5)、如图,已知:BC AB ⊥,BC CD ⊥,︒=∠75AMB ,︒=∠45DMC ,DM AM =、 求证:BC AB =
(6)如图,已知:在ABC ∆中,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D ,且AB DE ⊥,AC DF ⊥,垂足分别就是E 、F 、 求证:AD 就是EF 的垂直平分线、
(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E 为CD 的中点,连接AE 、BE,BE ⊥AE,延长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求证:(1)FC=AD; (2)AB=BC+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