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

合集下载

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率持续上升,6~17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分别由1991—1995年的5.0%和1.7%上升至2011—2015年的11.7%和6.8%。

2009—2019年肥胖率增长速度减缓,但超重率仍呈上升趋势,整体超重和肥胖人群基数继续扩大。

41%~80%的儿童肥胖可延续至成年,严重威胁国民健康,《“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2021—2025)》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均从国家战略角度提到要重视儿童肥胖的防控。

在临床实践中尚缺乏基于最新循证医学证据的、可操作性强的共识,为进一步规范儿童肥胖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评估与管理,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内分泌遗传代谢学组、临床营养学组、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在参考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及相关指南的基础上,历时7个月余制订“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

一、诊断(一)肥胖的定义与分型肥胖指由多因素引起的能量摄入超过消耗,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营养障碍性疾病。

根据脂肪组织分布部位差异可将肥胖分为向心性肥胖和周围型肥胖。

向心性肥胖又称腹型肥胖或内脏型肥胖,内脏脂肪增加,腰臀比增加,此类肥胖发生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各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

周围型肥胖又称匀称性肥胖或皮下脂肪型肥胖,脂肪匀称性分布,臀部脂肪堆积明显多于腹部。

(二)肥胖的诊断1.诊断指标:建议年龄≥2岁的儿童使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来诊断。

BMI=体重(kg)/身高2(m2),与体脂相关且相对不受身高的影响。

2~5岁儿童可参考“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体块指数的生长曲线”中制定的中国2~5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BMI参考界值点。

6~18岁儿童可参考“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中6~18岁学龄儿童筛查超重与肥胖的性别年龄别BMI参考界值点。

无痛胃镜中肥胖患者的麻醉管理

无痛胃镜中肥胖患者的麻醉管理

无痛胃镜中肥胖患者的麻醉管理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痛胃镜检查逐渐成为消化内科患者的常规检查。

然而,肥胖患者在麻醉中的安全性一直是麻醉医生关注的重点。

随着麻醉技术和麻醉设备的不断更新,目前应用于肥胖患者的无痛胃镜检查已经较为安全,但对于肥胖患者仍然存在较大风险。

肥胖可引起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大大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临床上需要针对肥胖患者进行特殊的麻醉管理。

本文将对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中常见的麻醉风险进行综述,并介绍目前对肥胖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中实施麻醉管理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无痛胃镜;肥胖患者;麻醉管理引言:胃镜检查是消化内科最常用的诊疗手段,而无痛胃镜是一种先进的检查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对内镜检查的满意度。

目前无痛胃镜检查中常用的麻醉药物主要有丙泊酚、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等,而由于肥胖患者自身脂肪组织较多,其代谢功能和脂肪分解能力较正常人群明显低下,麻醉管理更加困难。

由于肥胖患者自身体重增加,其对麻醉药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等方面的影响均与正常人群不同。

目前的研究显示,肥胖患者使用丙泊酚在麻醉诱导后苏醒时间更长,而芬太尼对肥胖患者苏醒过程的影响尚未可知。

因此,需要寻找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合理的麻醉方法来满足患者需求。

一、病例选择对于肥胖患者的无痛胃镜检查,麻醉医师应严格遵循知情同意原则。

选择患者时,首先应根据患者的BMI确定麻醉风险评分标准,后再根据临床特征选择手术方式。

由于肥胖患者对麻醉药的耐受性较差,麻醉医师在术前应进行麻醉诱导药的调整和优化,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给药途径,尽量减少药物剂量。

对于肥胖患者术中出现呼吸抑制、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应及时进行处理。

对于存在严重并发症或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建议在手术前先行有创血压监测,并在术中给予适当的处理。

肥胖患者更易发生术后并发症,在选择手术方式时也应谨慎[1]。

二、麻醉技巧与风险评估在进行无痛胃镜检查时,麻醉医生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所选的麻醉方法,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并合理分配给药剂量,同时要避免因用药过多而造成血压波动和心律失常。

肥胖患者麻醉用药原则

肥胖患者麻醉用药原则

肥胖患者麻醉用药原则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肥胖人群日益扩大,麻醉科医师需要关注的是,当肥胖人群需要手术时,如何合理麻醉用药。

肥胖人群麻醉诱导用药应多于普通人群,建议采用理想体重+超重部分*打折系数给药;肥胖人群麻醉维持用药建议优先使用吸入麻醉药,特别是七氟酸、地氟酣等药物;肌松药物的诱导、维持用药建议同样参照理想体重+超重部分x 打折系数给药。

●麻醉诱导用药:对于肥胖人群,麻醉诱导用药的剂量通常需要多于普通人群。

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是根据理想体重加上超重部分乘以一个打折系数来确定用药剂量。

●麻醉维持用药:在肥胖人群中,建议优先使用吸入麻醉药物,如七氟酸和地氟酣等。

这些药物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肌松药物的使用:肌松药物在麻醉诱导和维持过程中的使用也应考虑肥胖人群的体重情况。

同样,可以根据理想体重加上超重部分乘以一个打折系数来确定用药剂量。

一、什么是必须脂肪、非必须脂肪、瘦体重、脂肪率?必须脂肪与非必须脂肪人体有很多非脂肪组织如重要脏器(心、脑、肝、肺、肾、内外分泌腺等),肌肉(心肌、骨骼肌、平滑肌等),骨骼以及结缔组织;人体还有脂肪组织,脂肪组织包括了必须脂肪和非必须脂肪。

必须脂肪起到隔绝和保护重要脏器的作用。

如果没有必须脂肪的衬垫作用,脏器可能很容易在碰撞中形成损伤。

男性必须脂肪组织约占体重的2%~5%,女性必须脂肪的比例约为10%~13%,高于男性。

非必须脂肪是指完全可以不要的脂肪。

实际上,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缺少食物,因此在有了充足的食物后,出于本能,人类仍然不断地进食,来存贮能量,从而产生了过多的非必须脂肪。

非必须脂肪过多就出现了超重、肥胖及与之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问题。

瘦体重与脂肪率瘦体重是指除去非必须脂肪以外的体重,人体脂肪重量占体重的比例称为脂肪率。

新生儿的脂肪率约为10%,男性儿童脂肪率约10%,女性儿童约15%。

无论是正常体重、超重或肥胖人群,成年男性的脂肪率都低于女性。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 王国年邓小明左明章(负责人) 米卫东黄文起黄宇光喻立文(共同执笔人) 鲁开智路琳(共同执笔人) 缪长虹薛荣亮一、肥胖得定义肥胖就是由于环境、遗传以及内分泌等原因所引起得机体生理功能障碍,当长期摄入得食物热量超过能量消耗时,可发生肥胖。

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就是评估患者体重状态最常用得衡量指标,即患者得体重(以kg计算)除以身高(以m计算)得平方(BMI=kg/m2)。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BMI≥25kg/m2为超重,≥30kg/m2为肥胖,针对亚太地区人群得体质及其与肥胖有关疾病得特点,BMI 23 kg/m2~24。

9 kg/m2为肥胖前期,≥25kg/m2 为肥胖(表1)、BMI就是一种较为粗略得指标,定义肥胖特异性高,敏感性低。

相等BMI值得女性体脂百分含量一般大于男性、表1 WHO及亚太地区肥胖得分类在临床中使用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而不就是BMI来定义促成代谢综合征得脂肪重量成分。

腰围指腰部周径得长度,就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得最简单、实用得指标。

脂肪在身体内得分布,尤其就是腹部脂肪堆积得程度,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得关联、腰围得测量采用最低肋骨下缘与髂嵴最高点连线得中点作为测量点,被测者取直立位在平静呼气状态下,用软尺水平环绕于测量部位,松紧应适度,测量过程中避免吸气,并应保持软尺各部分处于水平位置、我国提出了中国人肥胖诊断BMI界值,并结合腰围来判断相关疾病得危险度,见表2、CT与MRI可以较精确得测定体脂得百分含量,但较为昂贵,难以普及、表2 中国成人超重与肥胖得体重指数与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得关系注:*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与危险因素聚集;**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她健康问题。

二、肥胖得流行病学伴随社会经济得发展与膳食结构得变化,肥胖已成为第六大疾病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呈现全球流行得态势、根据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

肥胖病人的麻醉管理_文档_(3)

肥胖病人的麻醉管理_文档_(3)

【关键词】肥胖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麻醉;综述第70章过度肥胖病人的麻醉随着经济发展,饮食结构改变,我国的肥胖人数将日益增多。

肥胖人常伴随重要脏器生理功能改变及并存相关疾病,有碍健康,增加麻醉及手术的风险。

肥胖引起的解剖异常也给麻醉管理带来困难。

本章主要讨论肥胖人的生理改变及麻醉应考虑的问题。

第1节肥胖的定义既往对正常的体重标准多沿用Broca指数,即按身高(cm)-100=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女性标准体重(kg),但该指数缺乏身高与体重的联系。

近年来公认用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表示体重标准更切合实际,现已普遍用于衡量肥胖的标准。

体重指数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即BMI(kg/m2)=体重(kg)/身高(m)2,例如:一个体重70kg,身高1.7m 成人的BMI是24kg/m2。

标准体重男性的BMI为22kg/m2,女性为20 kg/m2。

BMI≤25kg/m2属正常,BMI26~29 kg/m2为超重(over weight),相当于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

BMI≥30 kg/m2而体重尚未超过标准体重100%或45kg者为肥胖(Obesity),BMI>40 kg/m2,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0%以上者,为病态肥胖(morbid obesity)。

大部分病态肥胖病人的动脉CO2分压(PaCO2)仍在正常范围,属单纯肥胖;但有5%~10%病人可出现低通气量及高CO2血症,即所谓肥胖性低通气量综合症(obesity-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OHS)或匹克威克综合症(pick-wickian syndrome)。

第2节肥胖对生理的影响一、呼吸系统肥胖病人胸腹部堆积大量脂肪,胸顺应性降低,膈肌升高,功能余气量(FRC)、肺活量(VC)及肺总量(TLC)减少。

FRC减少主要是由于补呼气量(ERV)减少的结果,而余气量(RV)并未改变,这对功能余气量和闭合容量(CC)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利的影响。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王国年邓小明左明章(负责人) 米卫东黄文起黄宇光喻立文(共同执笔人) 鲁开智路琳(共同执笔人) 缪长虹薛荣亮一、肥胖的定义肥胖是由于环境、遗传以及内分泌等原因所引起的机体生理功能障碍,当长期摄入的食物热量超过能量消耗时,可发生肥胖。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评估患者体重状态最常用的衡量指标,即患者的体重(以kg计算)除以身高(以m计算)的平方(BMI=kg/m2)。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BMI≥25kg/m2为超重,≥30kg/m2为肥胖,针对亚太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有关疾病的特点,BMI 23 kg/m2~24.9 kg/m2为肥胖前期,≥25 kg/m2 为肥胖(表1)。

BMI是一种较为粗略的指标,定义肥胖特异性高,敏感性低。

相等BMI值的女性体脂百分含量一般大于男性。

表1 WHO及亚太地区肥胖的分类在临床中使用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而不是BMI 来定义促成代谢综合征的脂肪重量成分。

腰围指腰部周径的长度,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

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的关联。

腰围的测量采用最低肋骨下缘与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作为测量点,被测者取直立位在平静呼气状态下,用软尺水平环绕于测量部位,松紧应适度,测量过程中避免吸气,并应保持软尺各部分处于水平位置。

我国提出了中国人肥胖诊断BMI界值,并结合腰围来判断相关疾病的危险度,见表2。

CT和MRI可以较精确的测定体脂的百分含量,但较为昂贵,难以普及。

表2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注:*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二、肥胖的流行病学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膳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成为第六大疾病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呈现全球流行的态势。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2017-12-13 09:01 来源:未知编辑:shuangkai 点击: 363王国年邓小明左明章(负责人) 米卫东黄文起黄宇光喻立文(共同执笔人) 鲁开智路琳(共同执笔人) 缪长虹薛荣亮一、肥胖的定义肥胖是由于环境、遗传以及内分泌等原因所引起的机体生理功能障碍,当长期摄入的食物热量超过能量消耗时,可发生肥胖。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评估患者体重状态最常用的衡量指标,即患者的体重(以kg计算)除以身高(以m计算)的平方(BMI=kg/m2)。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BMI≥25kg/m2为超重,≥30kg/ m2为肥胖,针对亚太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有关疾病的特点,BMI 23 kg/m2~24.9 kg/m2为肥胖前期,≥25 kg/m2为肥胖(表1)。

BMI 是一种较为粗略的指标,定义肥胖特异性高,敏感性低。

相等BMI值的女性体脂百分含量一般大于男性。

表1 WHO及亚太地区肥胖的分类在临床中使用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而不是BMI来定义促成代谢综合征的脂肪重量成分。

腰围指腰部周径的长度,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

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的关联。

腰围的测量采用最低肋骨下缘与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作为测量点,被测者取直立位在平静呼气状态下,用软尺水平环绕于测量部位,松紧应适度,测量过程中避免吸气,并应保持软尺各部分处于水平位置。

我国提出了中国人肥胖诊断BMI界值,并结合腰围来判断相关疾病的危险度,见表2。

CT和MRI可以较精确的测定体脂的百分含量,但较为昂贵,难以普及。

表2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注:*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二、肥胖的流行病学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膳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成为第六大疾病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呈现全球流行的态势。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
麻醉维持:最好使用在脂肪组织内蓄积最少的药物丙泊酚,吸入性麻药,提倡术中多模式镇痛,联 合使用局部麻醉和阿片类药物。 通气管理:①肺氧合功能 ②气道压力
机械通气: VCV、PCV均可 肌松状态下:适当增加患者的吸入氧浓度(75%),
a、采用PEEP(5-10cmH2O)、 b、复合PEEP、肺复张手法(如在55cmH2O压力下持续肺膨胀10s)
6.血栓形成:
肥胖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心梗、卒中、静脉血栓升高) 术后的高凝状态持续时间可能超过2周,预防血栓形成的时间长短要考虑手术类型和BMI。
7.其他:
①癌症:10%的死亡与肥胖有关;(在子宫内膜癌中则占30%); ②炎症:(围术期感染上升,肥胖炎症综合征); ③脑卒中风险上升; ④骨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 ⑤生殖功能:(6%的女性原发性不孕归因于肥胖,男性的阳痿和不育常与肥胖有关); ⑥2型糖尿病
静脉诱导插管:尽量使用起效快及代谢快的麻醉药 物,同时需充分给氧去氧,头高位(25°-30°),高流量 氧气,面罩通气采用V-E手法。 • 应备:紧急气道处理车,以及抢救用插管装备。
• 预防肥胖患者全麻诱导阶段发生肺不张和氧饱和度下降:
• 方法包括:在预氧合阶段应用CPAP(持续正压通气)、通过面罩给予PEEP(呼气末正压)、以 及诱导后给予机械通气、在仰卧位预氧合阶段使用10cmH2O的CPAP,可使插管的PaO2↑而肺不张 的数量减少,病理性肥胖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发生肺部气体交换功能降低。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er adipiscing elit. Maecenas porttitor congue massa. Fusce posuere, magna sed pulvinar ultricies, purus lectus malesuada libero

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麻醉的相关研究

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麻醉的相关研究

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麻醉的相关研究肥胖患者是指体质指数(BMI)大于或等于30的人群。

胃镜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内窥镜检查方法,用于观察胃黏膜、食管、十二指肠和胃底的病变。

肥胖患者由于其特殊身体构造和生理状况,进行传统胃镜检查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困难和不适。

研究关于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麻醉的方法和相关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意义。

无痛胃镜检查麻醉主要通过给患者使用全身麻醉药物来达到镇静和疼痛缓解的效果,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检查的顺利进行。

在肥胖患者中,使用传统麻醉方法可能由于其肥胖程度和体格因素而出现一些困难和风险。

有必要进行相关研究,以改进现有的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方法,使其更适合肥胖患者的特殊情况。

在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麻醉的相关研究中,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是关键的一步。

研究表明,传统的全身麻醉药物对肥胖患者可能不太适用,因为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可能在肥胖患者中发生改变。

需要选择适合肥胖患者的麻醉药物,如丙泊酚等。

麻醉深度的控制也是无痛胃镜检查麻醉的关键问题之一。

肥胖患者由于其肥胖程度不同,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麻醉深度控制。

研究中需要探讨适合肥胖患者的需要的麻醉深度控制方法,例如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等指标来调整麻醉深度。

肥胖患者的麻醉后恢复也是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肥胖患者由于其身体构造和生理状况的特殊性,恢复过程可能会更复杂。

需要研究麻醉后肥胖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如何加强恢复护理,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麻醉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意义。

需要选择适合肥胖患者的麻醉药物,并进行个性化的麻醉深度控制。

还需要关注肥胖患者的麻醉后恢复情况,加强恢复护理,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改进现有的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方法,更好地应用于肥胖患者。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摘要:
1.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背景和重要性
2.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主要内容
3.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更新和亮点
4.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对临床实践的影响
正文:
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是中国麻醉学领域的重要指南,旨在为麻醉科医师提供临床操作的参考和规范,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是对之前版本的更新和升级,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主要内容包括麻醉前评估与准备、麻醉方法、麻醉管理、麻醉并发症处理等。

这些内容涵盖了麻醉科医师在临床实践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为麻醉操作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的更新和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一些新兴的麻醉技术和理念进行了介绍和推荐,如靶控麻醉、患者自控镇痛等;其次,对于一些传统的麻醉技术和理念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如全身麻醉、局部麻醉等;最后,对于一些重要的麻醉并发症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如术后恶心呕吐、过敏反应等。

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对临床实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提高了麻醉科医师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降低了麻醉失误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降低了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最
后,促进了麻醉科医师与其他科室医师的沟通和合作,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和效率。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摘要:一、引言二、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发展历程三、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1.基本原则与理念2.临床麻醉3.疼痛治疗4.重症监护5.复苏与急救6.麻醉科建设与管理四、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意义与影响五、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麻醉学在临床治疗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提高我国麻醉学的临床水平,规范麻醉诊疗行为,保障患者安全与舒适,我国于2017 年发布了《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本文将对这一版本的指南与共识进行详细解读。

二、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发展历程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我国麻醉学发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从1997 年开始,我国开始制定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以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麻醉质量。

至今,我国已发布了多个版本的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为临床麻醉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三、2017 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1.基本原则与理念本部分内容强调了麻醉学的基本原则,包括:个体化、微创化、精准化、舒适化、快速康复等。

同时,要求麻醉医师遵循人文关怀理念,关注患者心理需求,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2.临床麻醉本部分详细阐述了临床麻醉的各个环节,包括:麻醉前评估、麻醉方法选择、麻醉药物使用、麻醉监测、麻醉管理、麻醉后复苏等。

对于各类手术的麻醉处理,也给出了具体建议。

3.疼痛治疗本部分介绍了疼痛治疗的原理、方法与技术,以及各类疼痛疾病的诊疗策略。

同时,强调了疼痛治疗中的患者教育与心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重症监护本部分内容包括:重症监护室的设置与设备、患者评估与监测、常见危重症的诊疗规范、复苏与急救技术等。

旨在提高我国重症监护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

5.复苏与急救本部分重点介绍了心肺复苏、创伤复苏、急性中毒救治等急救技术,以及相关疾病的诊疗原则。

以提高我国复苏与急救能力,降低死亡率。

6.麻醉科建设与管理本部分内容涉及麻醉科的科室设置、人员配置、设备要求、质量控制、信息管理等方面,为麻醉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指导。

15肥胖患者麻醉管理系统专家共识(2017)

15肥胖患者麻醉管理系统专家共识(2017)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 )王国年邓小明左明章(负责人)米卫东黄文起黄宇光喻立文(共同执笔人)鲁开智路琳(共同执笔人)缪长虹薛荣亮一、肥胖的定义肥胖是由于环境、遗传以及内分泌等原因所引起的机体生理功能障碍,当长期摄入的食物热量超过能量消耗时,可发生肥胖。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是评估患者体重状态最常用的衡量指标,即患者的体重(以kg计算)除以身高(以m计算)的平方(BMI=kg/m2 )。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BMI >25kg/m2 为超重, >30kg/m2 为肥胖,针对亚太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有关疾病的特点,BMI 23 kg/m2~24.9 kg/m2 为肥胖前期,》25 kg/m2 为肥胖(表1 )。

BMI是一种较为粗略的指标,定义肥胖特异性高,敏感性低。

相等BMI值的女性体脂百分含量一般大于男性。

表1 WHO及亚太地区肥胖的分类WHO亚太地区心过瘦F正常存18 5<BW<23+超审25^BMl<30^23<BMI<25^轻度肥胖门25<BMI<30^中度肥胖门35sBMI<40^30<BMI<35^重度肥胖」在临床中使用腰围(waist circumferenee, WC)而不是BMI 来定义促成代谢综合征的脂肪重量成分。

腰围指腰部周径的长度,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

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的关联。

腰围的测量采用最低肋骨下缘与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作为测量点,被测者取直立位在平静呼气状态下,用软尺水平环绕于测量部位,松紧应适度,测量过程中避免吸气,并应保持软尺各部分处于水平位置。

我国提出了中国人肥胖诊断BMI界值,并结合腰围来判断相关疾病的危险度,见表2。

CT和MRI可以较精确的测定体脂的百分含量,但较为昂贵,难以普及。

减重手术麻醉管理

减重手术麻醉管理

减重手术麻醉管理一、引言减重手术是一种通过手术干预来减轻体重的方法,已经成为治疗肥胖症的有效手段。

在减重手术中,麻醉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要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又要降低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因此,减重手术麻醉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本文将针对减重手术麻醉管理进行探讨。

二、麻醉前评估在进行减重手术麻醉管理前,麻醉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麻醉前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心肺功能、麻醉史、药物过敏史等。

这些评估内容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患者的整体情况,以便制定个性化的麻醉管理方案。

三、麻醉方法选择针对减重手术的麻醉方法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手术的类型和持续时间等因素。

常见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腰麻和局部麻醉等。

在减重手术中,全身麻醉是较为常用的麻醉方法,因为它可以提供更好的镇痛效果,并且能够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四、麻醉过程管理在进行减重手术的麻醉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情况等。

麻醉医生还需要根据手术的需要,合理应用麻醉药物,维持患者的镇痛和麻醉状态。

此外,麻醉医生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机械通气情况,确保患者的氧供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的平衡。

五、术后镇痛管理减重手术的术后镇痛管理是麻醉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术后镇痛的目标是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术后舒适度,加快康复进程。

术后镇痛管理可以通过药物镇痛、物理镇痛和心理支持等方式实施。

其中,药物镇痛是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合理应用镇痛药物。

六、并发症管理与预防在减重手术中,麻醉医生需要密切关注并发症的发生与预防。

术中,麻醉医生需要防止术后恶心、呕吐和喉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麻醉医生需要及时处理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感染和呼吸等并发症。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可以通过充分评估患者的术前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麻醉管理方案,并加强患者的术前和术后宣教。

七、总结减重手术麻醉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对术中术后患者的安全和舒适是至关重要的。

肥胖手术患者麻醉管理制度

肥胖手术患者麻醉管理制度

肥胖手术患者麻醉管理制度一、患者评估肥胖手术患者麻醉管理是一项复杂且具有一定风险的工作。

患者的体重和脂肪含量增加,往往会带来更高的手术和麻醉风险。

因此,在进行麻醉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麻醉风险评估、心肺功能评估、消化系统评估等方面。

1.麻醉风险评估麻醉风险评估是进行麻醉管理的第一步。

对于肥胖患者来说,往往存在气道狭窄、呼吸功能受限、心血管疾病等风险因素。

因此,需要评估患者的气道情况、呼吸功能、心血管情况等,以确定麻醉方案。

2.心肺功能评估肥胖患者的心肺功能常常受到影响,容易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

因此,在进行手术前需要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评估,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正常呼吸、循环。

3.消化系统评估肥胖患者往往存在胃肠道问题,如胃食管反流、胃扩张等情况。

这些情况对麻醉过程可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消化系统的评估,确保手术过程中不会出现并发症。

二、麻醉方案选择在确定了患者的各项情况后,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案。

对于肥胖患者来说,常用的麻醉方式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

在选择麻醉方式时,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确保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式,适用于大多数手术。

对于肥胖患者来说,需要注意气道管理和呼吸支持,确保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呼吸通畅。

2.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方式,常用于腹部手术。

对于肥胖患者来说,椎管内麻醉的使用需要注意穿刺部位和麻醉药物的剂量,确保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3.神经阻滞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是一种局部麻醉方式,适用于四肢手术。

对于肥胖患者来说,神经阻滞麻醉的使用需要注意神经解剖和麻醉药物的选择,确保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

三、麻醉过程管理在确定了麻醉方式后,需要进行麻醉过程的管理,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安全、舒适地完成手术。

1.气道管理对于肥胖患者来说,气道管理是麻醉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全身麻醉时,需要确保患者呼吸通畅,避免气道阻塞。

肥胖患者麻醉用药原则

肥胖患者麻醉用药原则

肥胖患者麻醉用药原则一、背景介绍肥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健康问题,肥胖患者在接受麻醉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了解肥胖患者麻醉用药原则对于提供安全有效的麻醉是非常重要的。

二、肥胖与麻醉的关系2.1 肥胖对麻醉药物的代谢和分布的影响肥胖患者由于体重增加,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加,导致药物的浓度下降。

此外,肥胖还会改变药物的代谢途径和速度,影响药物的清除。

因此,在给予肥胖患者麻醉药物时,需要根据体重和代谢情况进行剂量调整。

2.2 肥胖对麻醉的风险和并发症肥胖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

首先,肥胖患者的呼吸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容易发生通气不足和低氧血症。

其次,肥胖患者可能存在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紊乱,增加了麻醉过程中心脏事件和高血压的风险。

此外,肥胖患者还可能存在困难插管和静脉通路建立的问题,给麻醉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三、肥胖患者麻醉用药原则3.1 个体化用药肥胖患者的体重和代谢情况与正常人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个体化用药。

在给予麻醉药物时,需根据肥胖患者的体重、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剂量调整,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3.2 药物选择在选择麻醉药物时,应考虑肥胖患者的特殊情况。

例如,应选择具有较短作用时间和更少副作用的药物。

此外,还需考虑肥胖患者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状况,避免使用对这些系统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3.3 监测与评估肥胖患者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和评估。

应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理参数进行连续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还需评估麻醉深度和麻醉效果,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适当的麻醉状态。

3.4 麻醉操作技术肥胖患者的麻醉操作技术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应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技术,例如局部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等。

其次,需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确保通气道通畅、合适的体位、合适的麻醉设备和药物等。

最后,在麻醉操作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效果,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药物剂量。

四、结论肥胖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因此需要根据肥胖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麻醉用药原则。

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专家共识及团体标准(完整版)

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专家共识及团体标准(完整版)

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专家共识及团体标准(完整版)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超重或肥胖人群体重管理规范流程及相关支持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相关科室或其他体重管理机构开展体重管理服务工作。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 428-2013 成人体重判定WS/T 424-2013 人群健康监测人体测量方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一种计算身高别体重的指数,计算方法是体重(kg)与身高(m)平方的比值。

2.超重(overweight):BMI≥24.0 kg/m2,且<28.0 kg/m2,判定为超重。

3.肥胖(obesity):BMI≥28.0 kg/m2,判定为肥胖。

4.体重管理(weight management):医师、营养师或其他相关专业人士根据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给出综合饮食、运动、行为等要素的个性化方案,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最终达到并保持理想体重。

5.心肺适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指个人的肺脏与心脏从空气中摄取氧气,并将氧气输送到组织细胞加以使用的能力。

最常用的衡量指标为最大摄氧量。

6.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 max):指在人体进行有大量肌肉群参加的长时间剧烈运动中,当心肺功能和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内所摄取的氧气量。

7.生活方式风险评估(lifestyle risk assessment):对腰围、膳食营养、体力活动和心肺适能4个与心血管代谢风险相关的因素进行的评估。

规范流程(一)基本信息与病史1.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种族、联系方式、省份、城市、联系地址。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
一、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麻醉学在临床工作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发布,旨在为我国麻醉医师提供一部权威、实用的指导性文献,以提高麻醉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二、2017版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主要内容
1.麻醉基本原则:强调以人为本,根据患者病情、年龄、体重等因素,制定个性化麻醉方案。

2.麻醉前评估与准备: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合理选择麻醉方法,确保麻醉安全。

3.麻醉方法与技术:介绍各种麻醉方法(如气管插管、神经阻滞等)的适应症、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4.麻醉监测与管理:强调麻醉过程中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异常情况的及时处理。

5.常见手术麻醉处理:针对不同手术类型,介绍相应的麻醉处理方法。

6.特殊人群麻醉:针对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提出合适的麻醉策略。

7.麻醉并发症与防治:阐述麻醉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8.复苏与重症监护:介绍复苏技术及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要点。

三、2017版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的实践应用
1.提升麻醉质量与安全:指导麻醉医师遵循规范化操作,降低麻醉风险。

2.指导麻醉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麻醉医师培训提供权威教材,提高麻醉医师整体水平。

3.促进麻醉学科发展:推动我国麻醉学科与国际接轨,提升麻醉学科地位。

4.推动麻醉医学研究:为麻醉领域的研究提供方向和参考,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四、结论
2017版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麻醉学文献,对提高我国麻醉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推动麻醉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麻醉质量控制专家共识

麻醉质量控制专家共识

麻醉质量控制专家共识引言麻醉是在手术过程中实施的重要措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麻醉质量的标准化和统一,需要形成麻醉质量控制专家的共识。

本文将讨论麻醉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共识观点,以指导临床实践。

1. 麻醉质量控制的重要性1.1 提高手术效果麻醉是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麻醉管理,可以降低术中出血量、减轻手术创伤、控制手术部位的炎症反应等,从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治疗效果。

1.2 保障患者安全麻醉过程中涉及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调节患者的血压、心率等重要参数,合理有效的麻醉管理可以降低术中术后风险,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提升患者体验有效的麻醉质量控制可以减轻患者的术前焦虑、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和就医体验。

2. 麻醉质量控制专家共识观点2.1 麻醉前评估和风险划分在手术前,麻醉质量控制专家应进行详细的患者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等。

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进行风险划分,分为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等级,以指导后续的麻醉管理策略。

2.2 麻醉药物选择和用量控制在麻醉过程中,药物的选择和用量控制是关键环节。

麻醉质量控制专家应根据患者的特点、手术类型和手术时间等因素,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并合理控制用量,以达到最佳的麻醉效果和患者安全。

2.3 麻醉监测和生命体征监护麻醉监测是麻醉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之一,应包括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情况、麻醉深度等进行全面监护和记录。

麻醉质量控制专家要熟练掌握各种监测设备的使用,及时发现和处理麻醉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2.4 麻醉后的恢复和镇痛管理麻醉后的恢复和镇痛管理也是麻醉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麻醉质量控制专家应制定适当的麻醉后观察和护理计划,并合理应用镇痛药物,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并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5 综合评价和持续改进麻醉质量控制专家应建立质量评估体系,对麻醉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和监测,并及时调整和改进麻醉管理策略,以不断提高麻醉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15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

15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王国年邓小明左明章(负责人) 米卫东黄文起黄宇光喻立文(共同执笔人) 鲁开智路琳(共同执笔人) 缪长虹薛荣亮一、肥胖的定义肥胖是由于环境、遗传以及内分泌等原因所引起的机体生理功能障碍,当长期摄入的食物热量超过能量消耗时,可发生肥胖。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评估患者体重状态最常用的衡量指标,即患者的体重(以kg计算)除以身高(以m 计算)的平方(BMI=kg/m2)。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BMI≥25kg/m2为超重,≥30kg/m2为肥胖,针对亚太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有关疾病的特点,BMI 23 kg/m2~24.9 kg/m2为肥胖前期,≥25 kg/m2 为肥胖(表1)。

BMI是一种较为粗略的指标,定义肥胖特异性高,敏感性低。

相等BMI值的女性体脂百分含量一般大于男性。

表1 WHO及亚太地区肥胖的分类在临床中使用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而不是BMI来定义促成代谢综合征的脂肪重量成分。

腰围指腰部周径的长度,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

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的关联。

腰围的测量采用最低肋骨下缘与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作为测量点,被测者取直立位在平静呼气状态下,用软尺水平环绕于测量部位,松紧应适度,测量过程中避免吸气,并应保持软尺各部分处于水平位置。

我国提出了中国人肥胖诊断BMI界值,并结合腰围来判断相关疾病的危险度,见表2。

CT和MRI可以较精确的测定体脂的百分含量,但较为昂贵,难以普及。

表2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注:*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二、肥胖的流行病学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膳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成为第六大疾病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呈现全球流行的态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胖患者麻醉管理专家共识(2017)王国年邓小明左明章(负责人) 米卫东黄文起黄宇光喻立文(共同执笔人) 鲁开智路琳(共同执笔人) 缪长虹薛荣亮一、肥胖的定义肥胖是由于环境、遗传以及内分泌等原因所引起的机体生理功能障碍,当长期摄入的食物热量超过能量消耗时,可发生肥胖。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评估患者体重状态最常用的衡量指标,即患者的体重(以kg计算)除以身高(以m计算)的平方(BMI=kg/m2)。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BMI≥25kg/m2为超重,≥30kg/m2为肥胖,针对亚太地区人群的体质及其与肥胖有关疾病的特点,BMI 23 kg/m2~24.9 kg/m2为肥胖前期,≥25 kg/m2 为肥胖(表1)。

BMI是一种较为粗略的指标,定义肥胖特异性高,敏感性低。

相等BMI值的女性体脂百分含量一般大于男性。

表1 WHO及亚太地区肥胖的分类在临床中使用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而不是BMI 来定义促成代谢综合征的脂肪重量成分。

腰围指腰部周径的长度,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

脂肪在身体内的分布,尤其是腹部脂肪堆积的程度,与肥胖相关性疾病有更强的关联。

腰围的测量采用最低肋骨下缘与髂嵴最高点连线的中点作为测量点,被测者取直立位在平静呼气状态下,用软尺水平环绕于测量部位,松紧应适度,测量过程中避免吸气,并应保持软尺各部分处于水平位置。

我国提出了中国人肥胖诊断BMI界值,并结合腰围来判断相关疾病的危险度,见表2。

CT和MRI可以较精确的测定体脂的百分含量,但较为昂贵,难以普及。

表2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注:*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二、肥胖的流行病学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膳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成为第六大疾病危险因素,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并呈现全球流行的态势。

根据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三、肥胖的病理生理学1. 脂肪分布腹部肥胖在男性更为常见,髋部、臀部周围的外周脂肪更多见于女性。

如脂肪主要在腹部和腹腔内蓄积过多,称为“中心型肥胖”。

中心型肥胖相关的代谢紊乱发生率较高,更易合并代谢综合征。

目前认为腰臀比男性>1.0、女性>0.8是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糖尿病的一项强的预测指标。

2. 代谢综合征肥胖患者多合并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伴有腹型肥胖、血脂代谢异常、血糖升高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以及其他特点,MS与心血管事件显著相关。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提出代谢综合征的新诊断标准(表3)。

控制肥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将有益于MS的预防。

表3 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3. 呼吸系统(1)功能残气量下降:肥胖能够影响膈肌及胸腹部运动,进而导致功能残气量降低、区域性肺不张和肺内分流增加。

全身麻醉使这些变化更为明显,肥胖患者麻醉后功能残气量减少50%,而非肥胖患者只减少20%。

功能残气量的降低导致肥胖患者耐受呼吸暂停的能力下降。

(2)肺顺应性降低:胸壁和腹部脂肪堆积、肺动脉血容量增多导致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增加。

当肥胖患者仰卧位时,肺顺应性降低及气道阻力增加更为明显。

少数病态肥胖并伴有心功能障碍的患者根本无法耐受仰卧位,仰卧位可导致致死性的心肺功能衰竭,称为肥胖仰卧位死亡综合征(obesity supine death syndrome)。

(3)静息代谢率、氧耗及呼吸做功增加:因体重增加,氧耗及二氧化碳生成增多,肥胖患者需增加分钟通气量来维持血中正常的二氧化碳,使得呼吸做功增加。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OSA定义为睡眠期间呼吸暂停时间大于10秒,睡眠期间可有频繁出现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

肥胖是导致睡眠呼吸暂停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肥胖患者睡眠时周期性地出现部分或完全的上呼吸道梗阻,可有频繁出现的呼吸暂停和低通气。

而部分的上呼吸道梗阻导致低通气,所以此概念也称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

OSAHS患者即使是轻度镇静也可引起气道的完全塌陷和(或)呼吸暂停。

慢性夜间低氧血症会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厚和(或)右心室衰竭。

患者的OSAHS很容易漏诊。

一项针对170例拟行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术前只有15%的患者被诊断为OSAHS,但通过术前检查却发现有76%患者合并OSAHS。

因此,建议高危患者术前进行多导睡眠图检查以发现OSAHS。

4. 心血管系统(1)高血压:肥胖患者患轻度至中度系统性高血压的概率比瘦者高3~6倍,50%~60%肥胖患者患高血压。

其机制与胰岛素对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及细胞外液体容量有关。

高血压若未控制可发展为离心性和向心性混合的左心室肥厚,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

体重减轻可明显改善甚至完全消除高血压。

(2)冠心病:肥胖可能是缺血性心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证据不足。

冠心病在中心型肥胖患者中更常见。

年轻的肥胖患者可见其单支血管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较高,尤其右冠状动脉。

(3)心力衰竭:肥胖是心力衰竭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机制可能是容量超负荷和血管硬化导致心脏结构性和功能性改变。

心力衰竭是发生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4)心律失常:窦房结功能紊乱和传导系统脂肪浸润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如房颤发生率增加1.5倍,同时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随着BMI的增加,Q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

5. 消化系统(1)肝胆疾病:肥胖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多合并肝功能异常,因此选择麻醉药物时,应关注其对肝功能的影响。

肥胖患者发生胆囊及胆管疾病的风险增加3倍,其中胆石症常见。

(2)胃排空及胃食管反流病:肥胖本身并不是胃排空延迟或胃食管反流病的危险因素。

肥胖患者在平卧位时,腹内压明显升高,合并胃容量的扩大,围术期发生反流误吸的可能性增高。

6. 血栓形成:肥胖患者处于高凝状态,进而增加心肌梗死、卒中、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肥胖女性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是体重正常者的10倍。

术后的高凝状态持续时间可能超过2周,预防血栓形成的时间长短要考虑手术类型和BMI。

7. 其它肥胖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抑制,乳腺癌、结肠癌、子宫内膜癌、肾癌及食管癌发生的风险增加。

肥胖患者围术期感染发生率增加,称为肥胖炎性综合征。

肥胖患者脑卒中风险增加,还可伴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周围神经病变症状。

骨关节炎和退行性关节病趋势与肥胖的流行密切相关,此类患者手术时需特别关注。

四、药理学1. 最常用的体重名词(1)全体重(total body weight, TBW):即患者实际体重。

(2)理想体重(ideal body weight, IBW):按照正常体脂比,随年龄变化,可由身高和性别近似计算。

男:身高-100(cm)女:身高-105(cm)(3)瘦体重(lean body weight, LBW):即去掉脂肪的体重,最常用的计算公式如下:(4)校正体重(adjusted body weight, ABW):调整体重的计算考虑到肥胖者瘦体重和药物分布容积的增加。

ABW (kg) = IBW (kg) + 0.4[TBW (kg)-IBW (kg)]2. 常用药物剂量的计算肥胖相关的生理学变化可导致很多药物的分布、结合及消除发生改变,证据显示肥胖者麻醉药物分布容积的变化并不相同,不能统一定量,麻醉药物计算依据详见表4。

肥胖患者对吸入麻醉药的脱氟作用增加,吸入地氟烷或七氟烷较异氟烷或丙泊酚苏醒更快。

表4 相关药物剂量计算推荐依据体重超过140kg~150kg已不适用靶控输注。

五、肥胖的治疗肥胖的治疗可分为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及外科治疗。

随着临床认识的提高,肥胖症治疗手术越来越多,较常见的手术方式有Roux-Y 形吻合胃旁路术、腹腔镜下的可调节性胃囊带术、腹腔镜下袖套式胃切除术、空回肠旁路或胆胰分泌转流术,其中不同手术方式各有利弊。

肥胖治疗性手术的并发症和病死率取决于年龄、性别、BMI、并存疾病、手术类型及复杂程度、外科医师和手术中心的经验。

最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狭窄形成、肺栓塞、白血病、胃脱垂及出血等,较少见并发症有伤口裂开、疝气、血肿形成、淋巴囊肿和缝线排出等。

某些手术方式可出现营养性并发症及倾倒综合征。

六、麻醉管理(一)术前评估所有肥胖患者均应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应着重于对呼吸系统、气道及心血管系统的评估,同时应重点识别和筛查OSAHS和高血栓风险的患者。

减肥手术死亡风险分层(obesity surgery mortality risk stratification, OS-MRS)同样适用于肥胖患者非减肥手术,4分~5分的患者术后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表5)。

对于肥胖患者,还应评估其外周静脉置管是否容易,超声引导肘前静脉置管相比于中心静脉置管更可取。

表5 减肥手术死亡风险分层OS-MRS(同样适用于肥胖患者非减肥手术)1.呼吸系统评估常规进行困难气道的评估,如肥胖面颊、颈围大小、头颈活动度、颞下颌关节活动度、舌体大小、张口度以及Mallampati评分等。

据估计约10%肥胖患者存在面罩通气困难,1%肥胖患者存在气管插管困难,应做好困难气道的准备。

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应尽量识别提示呼吸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还需进行规范的血液检查、胸部X线、肺功能检查等。

若患者存在以下征象①呼吸空气下脉搏氧饱和度< 95%;②FVC< 3L或FEV1< 1.5L;③休息时伴有喘息;④血清碳酸氢盐> 27 mmol/L,需考虑呼吸系统疾病,并且立即行动脉血气分析。

如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45mmHg,提示存在呼吸衰竭,则麻醉风险相应增加。

术前可行STOP-BANG评分(表6)筛查OSAHS患者,并推荐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或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治疗。

未诊断的OSAHS患者和不能耐受CPAP治疗的患者术后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而能够很好同步CPAP治疗的患者,术后相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表6 STOP-Bang 评分≥3个问题回答是,OSAHS高危;< 3个问题回答是,OSAHS 低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