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初中物理中考考纲自整版要点
2016年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归纳.doc
2016年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归纳中考物理是很多学生头疼的科目,这是因为物理知识点繁多,要想掌握必须下足功夫,为了帮助大家掌握中考物理知识点,下面为大家带来2016年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学好物理知识有帮助。
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与路程不成正比,时间不成反比。
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阻力,电磁吸引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不能说受到惯性,只能说具有惯性。
10、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11、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外电路有电源。
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拉力多大摩擦力多大。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2016年中考物理60个必备知识点
2016年中考物理60个必备知识点1、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与路程不成正比,时间不成反比。
2、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3、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
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4、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5、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阻力,电磁吸引力等其它力。
6、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
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
9、惯性是属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不能说受到惯性,只能说具有惯性。
10、物体受平衡力作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11、电动机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把电能转化成机械能。
外电路有电源。
发电机原理:电磁感应,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外电路无电源。
12、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拉力多大摩擦力多大。
14、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
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17、求作最小动力,力臂应该最大。
2016中考物理总复习知识点
2016中考物理总复习复习提纲声现象光学部分压强和浮力能及其转化电学部分粒子和能源速度公式:t s v =公式变形:求路程— vt s = 求时间—vt =G = mgV m =ρ浮力公式: F 浮=G – FF 浮=G 排=m 排g F 浮=ρ水gV 排F 浮=Gp =SFp =ρghF 1L 1=F 2L 2或写成:1221L L F F =滑轮组: F = n1G 总s =nh对于定滑轮而言: ∵n =1 ∴F = G s = h对于动滑轮而言: ∵ n=2∴F = 21G s =2 h机械功公式: W =F s功率公式:P =t W机械效率:总有用W W =η×100%热量计算公式:物体吸热 Q 吸= c m (t-t 0)物体放热燃料燃烧时放热Q 放= mq q 的单位此时是J/ m 3欧姆定律:R U I =W = U I tW= U I t 结合U =I R →→W W = U I t 结合I =U /R →→W 如果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则:电热的计算都适用的是焦耳定律Q= I2Rt电功率公式:P = W /tP = I U 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表达式:I =I 1=I 2电压: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表达式:U =U 1+U 2串联电路分压原理:2121R R U U =串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表达式:2121R R P P =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表达式:I =I 1+I 2 电压: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表达式:U =U 1=U 2并联电路分流原理:1221R R I I =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1221R R P P =。
2016初中物理中考考纲自整版.
A :能知道知识的内容及含义,并能在相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B:能理解知识的确切含义及内在逻辑关系,并能简单运用,如:简单作图、解释简单 现象,进行简单计算等。 C:能将知识应用在新情境中,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综合 运用。 表:考试内容及其认知水平要求
[答案 ] 500
3
1×10
[说明 ] 试题联系游泳的情境和感受,考查二力平衡、浮力、重力和密度等知识。
第 1 空要求学生对游泳时的受力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小龙同学他站立在水中快要
浸没时, 脚几乎没有受到池底的支持力” ,推断出此时小龙同学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接近二力平
二、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为指导,以《 2016 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 纲(物理)》为依据,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
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引导学生学 会学习和应用,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校加强教学管理。
要来源,选择减少误差 的方法,知道用多次测 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 误差。
五、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 90 分钟,卷面总分: 100 分)和实验操作考查。
六、试题难度
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试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 8:1:1。考试合格率达 80%。
七、试卷结构
1.题型结构: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其中选择题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 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等题型。题型分值比例:选择 题约占 35%,非选择题约占 65%。
2016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整理与考前方法指导解读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与考前方法指导 2015.4.29于培英一、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在固体传播最快、在空气最慢。
(月球上没有空气,月球上的宇航员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声音在15℃空气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3.声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
物体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一般男生的音调比女生的要低。
4.物体振幅越大,声音响度越大;不同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可用音色来分辩乐器或认人。
5.人耳听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 到20000HZ ,低于20HZ 的声音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 的声音叫超声波,地震台风都伴有次声波。
6.声音分为乐音和噪声,乐器可分为打击乐器、弦乐器、管乐器;空气柱的长度决定管乐器的音调。
7.无规则振动或影响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①在声源处减弱(消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声);③在人耳处减弱(吸声)。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70分贝。
8.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声呐探鱼、回声定位和B 超等属于传递信息,超声波清洗眼镜和体外碎石等属于传递能量。
二、光现象10.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如:影子、激光准直、井底之蛙的视线范围等。
11.光的传播不要介质,在真空最快,速度是3×108m /s ,光在玻璃(固体)最慢。
12.光的反射规律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3.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漫反射最常见的反射现象。
14.平面镜成像特点有: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距和物距相等,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是虚像。
平面镜可用来成像或改变光线的方向。
15.球面镜有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如汽车后视镜),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手电筒、汽车头灯)。
16.光从一种介质斜射人另一种介质时,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016中考物理必考考点(二)
2017年2016中考物理必考考点(二)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2016中考物理必考考点,以方便大家参考。
要关注热点。
多分析每年2016中考命题的必考点,这些必考点也就是2016中考命题的热点,要注意解决拉分点。
一、概念——学习物理的基础物理概念和术语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和关键。
学习物理概念的方法有五种:1、分类法对所学概念进行分类,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初中物理学的概念可分为四小类①概念的物理量是几个物理量的积,例如:功、热量;②概念是几个物理量的比值,如:速度、密度、压强、功率、效率;③概念反应物质的属性,例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熔点、沸点、电阻率、摩擦系数等;④概念没有定义式,只是描述性的,如力、沸点、温度。
2、对比法对于反映两个互为可逆的物理量可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例如:熔解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有用功与额外功。
3、比较法对于概念中有相同字眼的相似相关概念利用相比较学习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建立内在联系。
例如“重力”与“压力”、“压力与压强”、“功与功率”、“功率与效率”“虚像与实像”、“放大与变大”等。
4、归类法把相关联的概念进行分组比较便于形成知识系统。
例如:①力、重力、压力、浮力、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②速度、效率、功率、压强。
③杠杆、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力的作用线。
④熔解、液化、蒸发、沸腾、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⑤串联、并联、混联。
⑥通路、短路、断路。
⑦能、机械能、功能、势能。
5、要点法抓住概念中关键字眼进行学习,例如“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竖直向上的力叫重力,这个概念中“地球的吸引”“竖直向下”就是关键字眼,值得反复回味和理解。
二、公式——学习物理的钥匙每一个公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不能乱用,每一个字母都有着特定含义,需要理解,例如P=F/S中“S”指两物全接触的公共面积,这个公式既适用于固体,也可适用于液体和气体,而P=ρ物gh来说适用范围就更小,只适用规则固体物体放在水平面上产生的压强。
安徽省2016年中考物理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一、编写说明:本纲要是依据《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物理课标》)编写而成的。
考试内容是《物理课标》中课程内容标准部分规定的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
初中毕业物理学业考试试题在难度和题型等各个方面将继续保持稳定性,重点是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实验既是物理课程的基本内容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具有独立的意义。
因此,实验仍将作为物理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要求在后面的“考试内容与要求”部分有详细的说明。
我们想通过学业考试试题的内容、试题的形式和答题的要求等各个方面,反映目前对实施课程的要求,并发挥其对物理课程教育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二、考试性质和目标:初中物理毕业学业水平考试结果是初中阶段物理学科的终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之一,其结果既是学生的毕业成绩,也是各地高中录取新生的主要依据。
关于对知识点的教学,《物理课标》使用了解、认识、理解等水平层次提出要求,使用独立操作对实验技能提出要求,使用经历、认同、内化对体验性目标提出要求。
具体说明如下:“了解”指能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理解”指能把握知识之间内在逻辑关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认识”介于了解与理解之间。
“独立操作”指能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经历”指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
“认同”指在经历的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关反应等。
“内化”指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行为观念等。
在本纲要中,为方便师生复习,我们使用“知道”(A)(相当于“了解”和“认识”)、“理解”(B)等水平层次对知识提出要求;使用“会”对实验技能提出要求;体验性要求是过程和情感领域等课程目标的要求,已经包含在下表中关于水平要求的描述之中。
在学业考试中,对于过程和情感领域等课程目标的要求,我们将会努力通过改进试题提问的角度、学生答题的要求等各个方面,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来。
2016中考物理必知考点分享
2017年2016中考物理必知考点分享如果是,则要抓紧时间,多补薄弱学科的基础知识,避免2016中考时“短腿科目”拉分。
根据作业或复习中的练习暴露的问题查漏补缺,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千万不要钻“牛角尖”或置之不理,可以请教一下老师或同学!我们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关于2017年2016中考物理必知考点,以方便大家参考。
力学1.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刻度尺读数需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3.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4.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5.量筒不但可以测量液体的体积,还可以用“排水法”测量固体的体积6.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7.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8.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9.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10.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11.平均速度表示一段时间或路程内物体运动快慢程度而瞬时速度表示某一位置或某一时间点物体运动快慢程度12.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 g/ cm313.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14.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15.乐音和噪声没有严格的界限,与地点、时间、环境及人的心情都有关系16.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17.防治噪声三个环节:①声源处②传输路径中③人耳处18.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1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20.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1.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2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23.力的示意图是简单的画法(不用分段)24.弹簧测力计是根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初中物理中考考纲自整
初中物理中考考纲自整版————————————————————————————————作者:————————————————————————————————日期:物理一、课程理念、教育教学原则(一)落实“立德树人”。
把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深刻领悟“立德树人”的思想精髓,充分挖掘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德育内涵,在物理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以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坚持以人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基础,联系学生的学习实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和谐、自然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三)注重实验、探究。
合理设计实验、探究活动,有效实施实验、探究教学,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理解概念、发现规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四)发展科学思维。
关注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从中感悟科学方法的应用,逐步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培养学生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五)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等的联系,引导学生了解物理概念、规律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意识。
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二、课程实施(一)课程开设根据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的要求,按照规定的课时安排,开足开齐初中物理课程,尤其要加强实验教学。
(二)教学要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为依据,针对我省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对《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提出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建议。
介绍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让学生练习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练习使用科学记数法。
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长度和时间的大小及单位,让学生对长度和时间的大小及单位形成感性认识,明白孤立的、缺少单位的数值在物理学中是没有意义的。
2016中考物理知识点(修改)
2016年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1、声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6).减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5、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与物等大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③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6、光的折射规律: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2016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2016年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总复习资料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介质)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水波和声波类比)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
2、介质温度。
记住:15℃速度:340m/s。
实验: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1、两人相距s(如:300m,距离不要太短,否则时间太短,测不准)2、甲点燃爆竹。
3、乙看见爆竹爆炸的火光时开始计时,听到爆竹声时计时结束,测出时间t4、计算:v=s/t回声:声音的一种反射现象。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Q: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A:可在桌上撒些米粒,这些米粒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016物理中考知识清单剖析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知识必备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V固> V液> V气4.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系。
(3)音色:与发声的物体有关5.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6.可闻声波: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3.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4.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5.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
6.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7.平面镜成像特点:(1)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2)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8.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
如幻灯机、投影仪。
(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如放大镜。
9.眼睛的矫正:近视眼————凹透镜;远视眼————凸透镜。
第四章物体的运动1.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第五章力知识归纳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016年广东中考物理考纲
广东省初中毕业生物理科考试大纲(一)考试目标和要求初中毕业生物理学业考试应体现《标准》地基本理念,注重全体学生地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考试应体现课程目标,将能力考查渗透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地考查过程中.考试应加强考查学生地科学探究能力、应用知识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附:目标水平与行为动词界定(二)考试范围和要求第一部分能力要求对能力地考查,主要包含考查学生地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科学探究能力等五种能力,具体要求如下:.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地含义,初步理解物理规律地适用条件卜熊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地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地似是而非地说法;理解相关知识地区别和联系..应用能力会应用学习过地物理知识解释简单地物理现象,会应用物理公式进行简单地计算,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物理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科技、环境和社会相联系地一些简单地实际问题..分析综合能力能够对所遇到地问题进行具体分折,弄清其中地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能够把一个较复杂问题分饵为若干较简单地问题,找出它们之间地联系;能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找出共同地特征,从而概括出概念和规律..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包含自学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及创新意识.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相关地资料收集和针对性地阅读,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答相关地简单问题.、.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包含如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地问题.能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地意义.()猜想与假设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地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地方向和可能出现地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地重要性.()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明确探究目地和已有条件,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地过程.尝试选择科学探究地方法及所需要地器材.尝试考虑影响问题地主要因素,有控制变量地初步意识.认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在科学探究中地作用.()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能通过公共信息资源收集资料.尝试评估有关信息地科学性.会阅读简单仪器地说明书,能按书面说明操作. 会使用简单地实验仪器,能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具有安全操作地意识.认识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对科学探究地重要性. ()分析与论证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能对收集地信息进行简单地比较.能进行简单地因果推理.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科学规律地过程. 尝试对探究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认识分析论证在科学探究中是必不可少地.()评估有评估探究过程和探究结果地意识.能注意假设与探究结果间地差异.能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地矛盾,发现新地问题. 尝试改进探究方案.有从评估中吸取经验教训地意识.认识评估对科学探究地意义.()交流与合作能写出简单地探究报告.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地意识.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能思考别人地意见,改进自己地探究方案.有团队精神.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对科学探究能力要求加强观察、实验能力地考查.学生要具有一定地实验基本技能,能利用实验器材和已知地规律进行有目地地实验,会正确地使用仪器,会归纳实验结果并撰写简单地实验报告.学生要具备简单地实验设计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地实验方案.第二部分科学内容考试内容包括《标准》中地《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主题,十四个二级主题.考试大纲是根据《标准》并结合广东省课程改革与初中物理教学地实际情况而制定地.对未颁布地《标准》修订稿中地内容不作考查要求..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和相互作用要求使用游标卡千分尺测量物体地长.追及问题地计算不作.不要求运用物体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复杂地、综合性.(续表).能量能进行热量地箍.不要求了解电池能地结构和原.量五、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方式.鼓励考试方式多样化..根据《标准》地要求,考试方式包括笔试、实验操作等形式,具体做法由各地级以上市统一确定.不论采用何种考试方式,都应有书面笔答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地内容..笔试一般采用闭卷考试,试卷满分分,答卷时间分钟.(二)试卷结构.自行组织命题地地级市地试卷结构由各地级以上市统一确定..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命制地试卷结构如下:()试卷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和综合能力题.选择题是四个选项地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是要求依据题意在相应地空格处填上结果.作图题包括画图和填图.计算题要求写出解题过程和必要地文字说明,带单位计算(单位用英文字母表示),并最后作答.实验题包括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地考查.试题形式有多种,例如填空、填图、填表、选择、作图、简答等.个人收集整理-ZQ综合能力题是侧重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科学探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地综合性题目,并体现体验性要求地考查,试题形式有:阅读研究、问题探究、分析归纳、解释现象等.()试卷难易比例容易题:;中等难度题:;难题:.()考试内容比例主题一物质约;主题二运动和相互作用约;主题三能量约;()试题要求试题编制依据考试大纲.试题地设计要进行难度、区分度和信度、效度控制;要配合适当地背景材料,符合题型地考查目地,无科学性错误.试题地表述简明、易懂,图文配合恰当,印刷清晰.11 / 11。
2016年中考物理考点总结资料
2016年中考物理考点总结一、声现象知识归纳。
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三、光现象知识归纳。
四、光的折射知识归纳。
五、物体的运动知识对那。
六、物质的物理属性知识归纳。
七、力的知识归纳。
八、压强和浮力知识归纳。
九、力和运动知识归纳。
十、简单机械和功知识归纳。
十一、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十二、电路初探知识归纳。
十三、欧姆定律知识归纳。
十四、电功和电热知识归纳。
十五、电转换磁知识归纳。
十六、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知识归纳。
十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归纳。
一、声现象知识归纳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震动产生。
震动停止,发生也停止。
2.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截止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3. 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块。
4. 利用回声可以测距离。
5.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
6.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7. 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 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声纳、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 次声波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二、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2016年中考物理复习提纲
2016年中考物理复习提纲一、物理定律、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阿基米德原理3、光的发射定律4、欧姆定律5、焦耳定律6、能量守恒定律二、物理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光的折射规律3、凸透镜成像规律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5、力和运动的关系6、液体压强特点7、物体浮沉条件8、杠杆平衡条件9、分子动理论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1、安培定则 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三、应记住的常量: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水的比热:C水=4.2×103J/(kg.℃) 2、速度:1m/s=3.6km/h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V固>V液>V气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3×108m/s3、密度:ρ水=ρ人=103kg/m3 ρ水>ρ冰ρ铜>ρ铁>ρ铝1g/cm3=103kg/m3 1m3=103L 1L=1dm3 1mL=1cm3g=9.8N/kg4、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3×105Pa=76cm汞柱≈10m水柱5、元电荷的电量:1e=1.6×10-19C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度=1Kw.h=3.6×106 J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6、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克,即重为0.5牛;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千克,即重为500牛,每只脚底的面积约200cm2,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1.25×104 pa.。
四、物理中的不变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016年中考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2016年中考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离中考剩下的日子也不是很多了,大家都做好中考的冲刺了吗?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2016年中考物理重要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简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2、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2000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B超。
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更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
2.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简析】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有三种情况,下沉、悬浮、漂浮,到底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1、下沉。
根据F浮=Vρ水g和G=Vρ物g,因为ρ水<ρ物,F浮,物体下沉,此时,该物体是实心的。
例如:铁块放在水中下沉。
2、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所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时该物体悬浮。
(在挖空的过程中,浮力不变,重力逐渐减小)3、漂浮,当物体内部空心且空心较大时,该物体漂浮。
(挖空的部分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钢铁制成的轮船。
3.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简析】物体温度升高了,只能说明物体内部的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快了,物体的内能增加了。
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方法有两个。
1、让物体吸热(热传递);2、外界对物体做功(做功)。
例如:一根锯条温度温度升高了,它可能用炉子烤了烤即吸收了热量;它也可能是刚刚锯过木头即通过克服摩擦做功自己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4.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简析】物体吸收热量,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物体内能增加,但我们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是势能的总和。
2016年中考物理复习资料(完整版)
初中物理总复习初中全册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源:振动的发声物体。
2.声音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鞭炮爆炸、气球爆炸、雷声、笛子声等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3.声音的传播:声以波的形式传播着。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多数情况下,声音的传播速度v气<v液<v固。
4.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影响声速的因素:介质的种类、介质的温度。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第二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听觉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等组织传播)→听觉神经传递信号→大脑产生听觉。
2.骨传导的传播途径:发声体振动→(头骨、颌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骨传导的原理:固体可以传声。
演员进行《千手观音》的排练、贝多芬听钢琴声、使用助听器听声音都利用了骨传导。
3.耳聋包括传导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传导性耳聋者可以利用助听器听声音,而神经性耳聋者很难再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人们通过双耳效应,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但声源在我们正前方、正上方、正后方时我们并不能准确判断,因为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几乎相同,双耳效应不明显。
双耳效应的应用:立体声。
第三节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频率的符号为f,单位为Hz。
1Hz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
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音。
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
2016中考物理-知识点、公式、实验归纳详尽分类版
2016中考必备┄┄初中物理公式归纳(已会的,划红线删除;不懂的,及时求教;易忘的,留下重点号强化)2015中考必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已会的,划红线删除;不懂的,及时求教;易忘的,留下重点号强化)“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在液体传播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v为340米/秒,t为声音传播时来回所花的时间)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人类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4.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016最新改版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资料含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八年级物理知识大纲第一章 机械运动一、长度与时间得测量1、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得标准量叫做单位。
为方便交流,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得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
2、长度得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得基本单位就是米(m),其她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1 000m;1dm=0、1m;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
测量长度得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得使用方法:①注意刻度标尺得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与量程;②测量时刻度尺得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得一端;③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得基本单位就是秒(s)。
时间得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1min=60s 。
4、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得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得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得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就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得描述1、运动就是宇宙中最普遍得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得运动时,选作标准得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得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得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得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得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得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就是运动还就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得参照物,这就就是运动与静止得相对性。
三、运动得快慢1、物体运动得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得路程越长,它得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得路程,所花得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一、考试性质初中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终结性省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规定的学业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指导,以《2016年福建省初中学业考试大纲(物理)》为依据,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进行命题。
三、命题原则1.导向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
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应用,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校加强教学管理。
2.基础性: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和应用程度的基础上,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避免出现繁、难、偏、旧试题。
3.应用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素材应自然融洽地联系学生实际,反映物理科技的发展及其应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掌握的方法、能力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不出似是而非、脱离实际的试题和“机械性记忆”试题。
4.探究性:加强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应该从过程与方法入手,立意于能力,侧重考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理解和内化,避免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知识化、程序化、形式化和标签化。
5.开放性:重视开放创新能力的考查。
应设计适量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6.科学性:严格按照科学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
发挥不同类型试题的功能,确保学生发挥其真实水平;试题及评分标准要科学、严谨,杜绝出现知识性、技术性的错误。
四、目标内容1. 科学探究作为课程内容和学习目标,不孤立地对科学探究要素进行考查,而应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落实在科学内容的考查中。
2. 科学方法不应机械地考查方法的名称,而应在具体情境中考查理解科学方法、应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于科学内容中各部分知识的认知水平要求层次,在“表:考试内容及其认知水平要求”中用字母A、B、C标出,其含义如下:A:能知道知识的内容及含义,并能在相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B:能理解知识的确切含义及内在逻辑关系,并能简单运用,如:简单作图、解释简单现象,进行简单计算等。
C:能将知识应用在新情境中,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
表:考试内容及其认知水平要求续表续表续表续表五、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和实验操作考查。
六、试题难度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试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8:1:1。
考试合格率达80%。
七、试卷结构1.题型结构: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其中选择题是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等题型。
题型分值比例:选择题约占35%,非选择题约占65%。
2.题量:30~35道小题。
3.内容结构分值比例:力学约占38%,声学和光学约占12%,热学约占14%,电磁学约占36%。
八、试题示例(一)选择题【例1】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A .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B .让万物生长的阳光C .翱翔高空的超音速战机D .运载宇宙飞船的火箭 [答案] B[说明] 试题以拟人的手法,考查光速和速度的知识。
要求学生会识别让万物生长的阳光的运动速度即光速,比较三种人造运输工具和阳光的运动快慢,知道光速比目前人造的一切运输工具的速度都大。
试题表述简洁生动,考查光速的识别和速度大小的判断,属于容易题。
【例2】市区有许多智能节水环保公厕。
公厕门的插销相当于单刀双掷开关S 1,当有人进去并关上门时,“有人”指示灯亮起;手靠近水龙头时,感应开关S 2闭合,电磁阀门线圈通电使水龙头出水。
门打开时“无人”指示灯亮起,同时水龙头也无法使用。
图1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是A BC D图1[答案] C[说明]试题以智能节水环保公厕的指示灯与水龙头电路为素材,考查串、并联电路知识。
要求学生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根据“关上门时‘有人’指示灯亮起”,判断S1与“有人”指示灯可以和电源单独构成一个回路;根据“‘有人’指示灯亮起时闭合S2,水龙头能出水”,判断电磁阀门线圈与“有人”灯是并联方式连接,且S2是接在电磁阀门线圈支路上的;根据“门打开时‘无人’指示灯亮起,同时水龙头也无法使用”,判断S1与“无人”指示灯可以和电源单独构成一个回路。
试题考查串、并联电路的理解和判断,同时渗透节约用水意识的教育,属于中等题。
(二)填空题【例3】考试钟声敲响后,同学们开始答题。
钟声是由钟产生的,钟声通过传到同学们的耳朵。
[答案]振动;空气[说明] 试题以考场钟声为情境,考查声音产生和传播。
要求学生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在试题提供的具体情境中再认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试题考查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再现,属于容易题。
【例4】雪橇是雪地常见的交通工具。
若狗拉着雪橇以10 m/s的速度在水平雪地上沿直线匀速滑行,雪橇受到的阻力是200 N,则狗在5 min内做了____J的功,功率为____W。
[答案]6×105,2×103[说明]试题以雪地常见的交通工具雪橇为载体,考查二力平衡、机械功和功率知识。
要求学生根据“雪橇沿直线匀速滑行”判断出雪橇受到的拉力和阻力平衡,即拉力的大小等于阻力的大小,根据机械功的公式计算出狗在5min内做的功,根据功率的公式计算出狗在5 min 内做功的功率。
试题考查二力平衡、机械功和功率知识的理解和简单运用,属于中等题。
【例5】小龙同学重500 N,游泳时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他站立在水中快要浸没时,脚几乎没有受到池底的支持力。
此时他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 N。
身体的密度约为______ kg/m3。
[答案] 500 1×103[说明]试题联系游泳的情境和感受,考查二力平衡、浮力、重力和密度等知识。
第1空要求学生对游泳时的受力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小龙同学他站立在水中快要浸没时,脚几乎没有受到池底的支持力”,推断出此时小龙同学受到的浮力和重力接近二力平衡,因此他受到的浮力大小约等于重力大小。
考查二力平衡和重力、浮力知识的理解,属于容易题。
第2空要求学生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公式、密度公式以及小龙同学受到的浮力大小约等于重力大小,分析推理出小龙同学身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
考查阿基米德原理、重力公式、密度公式、水的密度在实际情境中的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属于稍难题。
(三)作图题【例6】如图2所示,O 为支点,请画出力F 的力臂l 。
[答案] 如图3[说明] 试题考查杠杠的知识和规范作图的技能。
要求学生根据力臂的定义画出杠杆受到的拉力F 的力臂图。
试题考查杠杠知识的简单运用,属于中等题。
(四)简答题【例7】如图4所示,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站台上,离站台边缘1 m 左右的地方标有一条黄色的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
请分析,为什么当火车驶过时,如果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非常危险的?[答案] 当火车行驶时,人与火车间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减小,人会受到一个指向火车方向的压力差而倒向火车,造成危险。
[说明] 试题以火车站或地铁站站台上的黄色的安全线为素材,要求学生运用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考查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知识。
试题要求学生能判断出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当火车驶过时,人与火车间的空气流速将加快,根据流体流速大压强小的知识,推理出此时人与火车间的空气压强小于人体另一侧的空气压强,因此人会受到一个指向火车方向的压力差而倒向火车,造成危险。
试题考查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的知识的简单运用,同时渗透生命安全教育,属于中等题。
(五)实验、探究题【例8】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相关图象,如图5所示。
(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和________。
(2) 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6所示,该示数是图6中______段所对应的温度(选填“OA ”、“AB ”、“BC ”、“OD ”或“DE ”)。
此实验室的大气压______ 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如图5(a )所示,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OA 段与BC 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图4图5时间温度 OA BC(a )时间温度ODE(b ) 10090100℃ 90图6O图2Ol图3[答案] (1)温度计 秒表 (2) DE 低于 (3)冰与水的比热容不同(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吸收相同热量,冰的温度上升较快)[说明] 试题以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为载体,考查熔化、沸腾和比热容知识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第(1)小题,要求学生根据两个实验的目的: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理解温度的变化指的是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判断出两个实验都需要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使用秒表测量时间。
本小题考查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要素中的实验仪器选择,属于容易题。
第(2)小题第1空,要求学生正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根据冰熔化和水沸腾的特点判断图5(a )是冰的熔化图像,图5(b )是水的沸腾图像,根据水沸腾时温度不变的特点推理出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是图5(b )中的DE 段对应的温度;第2空要求学生知道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知道水的沸点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根据实验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98℃),判断实验室的大气压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本小题考查晶体熔化图像、水沸腾的特点、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以及水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的理解,同时考查收集证据要素中的观察读数,属于中等题。
第(3)小题,要求学生能根据冰熔化过程温度的变化情况,分析出冰的熔化图像中两段倾斜的图线对应的物理过程,OA 段对应的是冰还未熔化前的纯冰过程,BC 段对应的是冰已完全熔化后的纯水过程,根据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以及热量与比热容的定性关系,推理出吸收相同热量,冰的温度上升较快,因此OA 段图线的斜率大于BC 段图线,从而分析出冰的熔化图像中两段图线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
本小题考查晶体熔化图像的理解、热量和比热容知识的简单运用,同时科学探究能力中的分析与论证,属于稍难题。
(六)计算题【例9】2012年4月5日开始实施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载有学生的校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60 km/h 。
某智慧校车空载时的质量是6 600 kg 。
智慧校车超过限定速度时,系统会发出超速语音警报,并强制控制车辆行驶速度,保证安全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