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中涉及的生物科学重要成就的年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学中涉及的生物科学重要成就的年谱
点击数:21次录入时间:2010-5-24 16:36:00 编辑:wanghui2066
一、描述性生物学阶段(~1900)
我国在7000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
我国在5000年前就开始养蚕。
距今约1400年前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编撰了《齐民要术》一书,是一部内容丰富、规模巨大的农业生产技术著作。
我国早在宋朝真宗时期(998-1022),就已经采用接种人痘——即将轻症天花病人脓疱中的浆液(简称痘浆)接种于健康人的方法来预防天花。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天花的蔓延。
1578年,我国明朝李时珍编写成《本草纲目》一书,包含着丰富的动植物知识。
1675年,荷兰学者列文虎克(A.VanLeeuwenheek,1632-1723)用自己制造的显微镜,观察了雨水、井水、河水等,首次发现其中有许多微小的生物在活动。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1733-1804)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也不容易窒息而死,进而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成分。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札尼(L.Spallanzani,1729-1799)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这样肉块就可以不受胃的物理性消化的影响,而胃液却可以流入笼内。一段时间后,取出小笼子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从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1796年,英国医师爱德华•詹纳(EdwardJenner,1749-1823)用针尖沾上感染了牛痘的挤牛奶女工手上的痘浆,然后划到一个男孩左臂的皮肤上。六个星期以后,又在这个男孩的右臂接种了天花痘浆,但是这个男孩并没有感染开花。由此证明,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1800年左右,英国著名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J.Dalton,1766-1844)写了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色盲问题的人。
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Schleiden,1804-1881)和动物学家施旺(T.Schwann,1810-1882)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T.Schwann,1810-1882)从胃液中提取了消化蛋白质的物质(后来知道就是胃蛋白酶),从而解开胃的消化之谜。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LouisPsateur,1822-1895)发现了发酵原理,即发酵是微生物活动的结果。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J.vonSachs,1832-1897)用实验成功地证明了绿色植物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
了淀粉。
1865年,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Mendel,1822-1884)发表《植物杂交实验》论文,提出了遗传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19世纪后期,著名的德国细菌学家科赫(RobertKoch,1843-1910)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尤其是用琼脂作凝固剂的固体培养基,成功解决了细菌分离及培养的问题。
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G.Englemann,1809-1884)用实验证明了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1880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通过胚芽鞘实验推断胚芽鞘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在单侧光的照射下,对胚芽鞘下面的部分会产生某种影响。
1883年英国学者高尔顿(S.F.Galton,1822-1911)首先提出了“优生学”一词。
1883,比利时学者比耐登(E.vanBeneden,1846-1910)在研究马蛔虫受精作用时观察到,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这些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子代。根据这一发现,生物学家推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1892年,俄国科学家伊凡诺夫斯基(D.Ivanowsky,1864-1920)发现,引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使健康的烟草感染烟草花叶病。
二、实验生物学阶段(1900~1953)
1900年,孟德尔(G.Mendel,1822-1884)1865年提出的遗传定律被重新提出,得到科学界的重视和公认,标志着生物学的发展进入实验生物学阶段。
1909年,瑞典遗传学家尼尔逊(H.Nilsson-Ehle,1873-1949)提出了多基因学说。
1910年左右,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T.H.Morgan,1866-1945)及其合作者用果蝇做材料,研究性状的遗传方式,揭示了遗传学第三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J.B.Sumner,1887-1955)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的结晶,并且通过化学实验证实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1928年,荷兰科学家温特(F.W.Went,1903-?)通过琼脂小块,证明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从尖端运输到下端,并且能够促使胚芽鞘下面某些部分的生长。
1928年,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F.Griffith,1877-1941)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在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
1929年,德国胚胎学家福格特(W.Vogt)用无毒的染料将琼脂薄片染上颜色,再将薄片紧贴在早期原肠胚的表面,经过一段时间,一些胚胎细胞就被染上颜色。由于所用的颜色不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在胚胎发育的晚期,通过解剖观察染色细胞位于什么器官,从而知道动物体的各器官、系统分别是由胚胎的哪个部分发育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