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3课)及答案
历史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0分)1.鸦片战争后,中国产生了一股新思潮。
“新”是因为它的内容包括()2.近代中国被喻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3.右图所示高作的核心思想是()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物竞天择,适者生存C.师夷长技以制夷D.驱逐鞑虏,恢复中华4.戊戌变法的要紧提倡者包括()①林那么徐②康有为③梁启超④孙中山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引发新文化运动的直接缘故是()6.陈独秀以为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才能够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和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这两位“先生”指的是()7.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假设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这主若是指()8.短篇小说《狂人日记》的作者是()9.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成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的政治家是A. B. C. D.10.毛泽东以为“十月革命帮忙了中国的先进分子”,要紧缘故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0分)11.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竟然高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
……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因此咱们要诚恳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
不然不但共和政治不能进行,确实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
——1917年5月1日《新青年》3卷3号材料二孔教鼓吹“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个制造顺民的大工厂”。
——吴虞材料三那(孔教)实际上是“吃人的礼教”。
——鲁迅材料四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
——李大钊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共和招牌”指什么?国会议员高声疾呼“尊重孔教”的真实用意是什么?(2)上述材料中,作者对孔子和孔教持什么态度?分析其缘故。
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AB明清时期已经显现,D是辛亥革命时期,鸦片战争以后的新思潮核心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3 Word版含解析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课后篇巩固探究一、选择题1.李大钊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中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
”上述认识的得出,主要是由于李大钊()A.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B.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D.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上解析:李大钊认识到十月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并大力宣扬之,这说明他已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逐步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A、C两项符合李大钊个人,但解释不了原因;1917年,中国共产党还未诞生,排除D项。
答案:B2.孙中山在评价马克思时说:“苦心孤诣,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如《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而无条理之学说,逐成为有系统之学理。
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此本。
”以上材料说明了()A.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理论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引起反响C.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发生实质性转变D.孙中山在为国共合作进行思想准备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孙中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给了马克思比较高的评价,但没有体现孙中山推崇马克思主义,故B项符合题意,A项错误。
答案:B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时期,也是各种思潮的争鸣时期,经过无数次论战,马克思主义终于战胜了所有的敌人,成为改造旧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这是因为()A.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也符合中国国情B.“工读互助团”没有真正的理论家C.胡适只代表个人,李大钊代表新文化运动的大多数D.其他观点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解析: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最优秀的科学成果,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创造,总结了社会发展规律,符合中国实际,故选A项。
答案:A4.五四运动前后,各色各样的“主义”纷纷涌入中国,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频繁登陆中国,中国各种身份的文化人也通过不同途径传递着各自的信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种情况不能表明()A.当时的中国出现了观念革命B.当时的中国出现了思想较为自由的氛围C.当时的中国出现了多元化的救国方案D.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解析:马克思主义只是这一时期出现的诸多思想之一。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练习)
1.在日本流亡期间,梁启超认识到,在政治制度背后实际有一种更广的文化支持,具体表现为国民素质或曰国民性。
因此,他提出要造就“新民”,并以“中国之新民”作为自己的笔名。
为此,他在1902年2月创办了《新民丛报》。
对本段材料分析正确的是()A.梁启超对中国救亡图存运动的认识上升到文化心理层面B.梁启超由倡导君主立宪转变为民主共和,是历史的进步C.《新民丛报》自此成为保皇派宣传君主立宪思想的重要平台D.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失败关键在于国民政治觉悟尚未开启2.晚清一位人士曾断言: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
可见其政治上的倾向是()A. 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B. 实行改革,建立君主立宪制C. 暴力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 全盘西化,科学与人权并重3.晚清上海的报刊上,曾展开过一场有关于俭与奢问题的讨论。
其中,有人认为“裕国足民之道,不在乎斤斤讲求崇尚节俭,盖自有其道也。
此道若得,则上下皆富矣,何至有患贫之时?区区节俭又何足道哉?”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应该是()A.节俭传统不利于国货的销售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C.传统观念受到洋务思想冲击D.西式生活方式传入的影响4.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了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
”作者“求变”主要是针对()A. 思想观念B. 军事技术C. 经济方式D. 教育制度5.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
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
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A. 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B. 蔡元培——孙中山——李鸿章C. 李鸿章——孙中山——陈独秀D. 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6.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
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人民版必修3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课程标准]一.《标准》内容(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标准》分析1.鸦片战争后,首先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继而产生了兴办近代企业以与西方抗衡的洋务思想,最终形成了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维新变法思想。
维新变法在晚清历次变革中最具思想价值,是课标要求学习的重点知识,学习的关键是要理解维新变法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启蒙作用。
2.进入民国之后,有识之士在探索国家富强之路的同时,洞悉旧的思想观念仍在阻碍社会前进的步伐,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力图使国人思想再度解放。
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提倡民主与科学,主张以新文化代替旧文化,以新文学代替旧文学,以新伦理代替旧伦理,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巨大影响。
3.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乘十月革命的东风,向国内引入了马克思主义并逐渐传播,最终成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指导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们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将其应用于实践,最终使得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道路。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4.本专题阐述了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在对专题内容的学习中,应熟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几个阶段以及各阶段间的关系,了解思想解放潮流中的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同时要探讨思想解放潮流这一重大历史现象对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影响和作用。
[课前练习]一.开眼看世界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首的地主阶级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抵御外侮,“师夷长技以制夷”。
二、“中体西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洋务派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巩固清朝统治。
历史必修三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概念阐述】1.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时期,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被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所震撼,开始认识到“天朝上国”的虚妄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先进之处,逐渐抛弃虚妄自大的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这一时期的思想以林则徐、魏源为主要代表人物。
魏源在其代表作品《海国图志》中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它成为这一时期新思想的核心内容。
新思想萌发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2.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在早期维新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维新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他们从救亡图存的爱国要求和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以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抨击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反思洋务运动。
他们提出了只有维新变法,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才能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维新思想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同时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维新思想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股进步的、爱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3.民主共和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变法运动失败,改良道路受挫;《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资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发展,种种因素促使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要救亡图存、富国强兵,就必须推翻腐朽的清王朝统治。
由此,民主共和思想逐渐兴起和发展。
孙中山、章太炎、邹容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
其中孙中山提出并阐发的三民主义是民主共和思想的集大成。
其主要内容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建立民族独立、国富民强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这一思想指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民主共和思想是近代中国历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4.新文化运动民国初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短暂的迅速发展时期,民族资产阶级力量有所壮大。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浙江专版讲义: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含答案 精品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顺乎世界之潮流”一、“睁眼看世界”1.背景(1)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清朝国势渐趋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大多数读书人远离社会现实、闭目塞听。
(3)统治者仍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
2.新思想(1)核心: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求强国御侮之策。
(2)代表人物:①林则徐:成为中国近代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为当时的抗英斗争提供了参考。
②魏源:编成《海国图志》,系统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3)影响:①启发人们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以探索强国御侮之策。
②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了洋务运动。
二、维新变法1.早期维新思想(1)原因: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在学习西方的问题上,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2)时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
2.维新思想的发展(1)时间:19世纪90年代。
(2)代表人物及主张:①康有为:出版《孔子改制考》,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认为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②梁启超:认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
③谭嗣同: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号召人们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④严复:翻译出版《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3.实践: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一场维新变法运动,高潮是“百日维新”。
4.意义(1)提出通过维新变法的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2)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力图让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3)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猛烈地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4)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三、走向共和(供选考学生使用)1.背景(1)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表明改良道路在中国的受挫。
2019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质量检测(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Word版含解析
专题质量检测(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这里所说的“实倡先声”是指()A.编译《四洲志》,引导国人关注了解世界B.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发起洋务运动C.编撰《海国图志》,提出向西方学习D.最早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2.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针对洋务派提出的“中体西用”的方针,维新派指出,“体”与“用”是不可分的。
中学有中学的“体”与“用”,西学有西学的“体”与“用”,把中学之“体”与西学之“用”凑在一起,就如同让“牛体”产生“马用”一样荒谬。
维新派与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是()A.要不要社会革命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C.要不要在中国兴办近代企业D.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3.“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习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更新,思想要旧。
”这一主流思想体现在()A.魏源的《海国图志》B.张之洞的《劝学篇》C.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D.陈独秀的《敬告青年》4.“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
”“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C.将维新思想付诸实践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5.某当代学者在评价中国近代思想界的一位里程碑式巨人时,用了如下小标题。
这位“思想巨人”有可能是()A.魏源C.陈独秀D.孙中山6.1905年,一本书使安徽少年胡洪骍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
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与血”。
受此影响,他改名胡适,字适之。
这可以说明() A.“中体西用”思想兴起B.天演法则产生巨大影响C.进化论成为革命旗帜D.传统思想的权威被打倒7.19世纪末,有人在其著作中这样写道:“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单元测试:(专题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专题三测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2014·威海)鸦片战争中,林则徐、魏源等萌发了强国御侮的新思想,他们的新思想主要“新”在( ) A.坚决抵制鸦片贸易B.呼吁革除社会弊端C.反对空谈义理D.主张向西方学习【答案】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向西方学习”是在鸦片战争前后民族危机加深和封建统治日益腐朽之时,封建士大夫中的有识之士为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而萌发的新思想。
林则徐、魏源是新思想的倡导者,他们开眼看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付诸实践,揭开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新的一页。
所以答案选D。
2.(2014·威海)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曾提出购买、仿造近代军舰的建议。
这一举动遭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连道光帝都斥之为“一派胡言”。
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包括( )A.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C.统治者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未得到统治者的采纳【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
材料表明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仿造近代军舰的主张反映了他已认识到国防近代化的重要性,统治集团对林则徐的反对说明了C,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在禁烟期间并未出现,所以答案选D。
3.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兴起。
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②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③其中的“技”重点是指军事技术④已经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 C【解析】“师夷长技”说明国人已认识到西方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的先进,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但在当时他们对中国落后的认识还谈不上“充分”,故排除④。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45分钟作业 人民版必修3-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目标导航课程标准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学习视点重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主要史实,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内容、实质。
难点: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课前预习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早期介绍(1)________发表文章称马克思是社会主义的鼻祖,他是中国较早介绍马克思的人。
(2)革命党人________发表文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与学说。
(3)一些________曾介绍过马克思的学说和思想。
2.系统传播(1)背景①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②________的胜利。
③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2)人物:________。
(3)活动①11月发表《庶民的胜利》和《________》,指出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新曙光。
②1919年5月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________。
③在大学和女子高等师X利用讲坛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工读互助团”的实践(1)目的:幻想通过知识分子做工和帮助劳动者________的办法,改造社会,实现社会理想。
(2)结果:因为经济上入不敷出及意见不合等原因,归于失败。
(3)影响:很多青年开始接受科学社会主义,谋求对社会的根本改造。
2.三次论战(1)第一次:问题与主义的讨论①双方:李大钊和________。
②问题:“要不要从________上解决中国问题”等。
(2)第二次: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①双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________者。
②问题:“要不要建立‘________’的国家”等。
(3)第三次①双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________者。
②问题:“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________政党。
”(4)影响:坚定了早期________的信念,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________,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3.成立研究性组织(1)表现①1920年,李大钊在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知识详解
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专题主干知识:中国近代前期的思想一个主题: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
两个方向:向西方学习,向俄国学习。
三个阶段:器物技艺(经济)→社会制度(政治)→思想文化(思想)三个层次的依次递进。
特点: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具体过程:向西方学习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器物)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器物)农民阶级:《资政新篇》(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共和(制度)资产阶级激进派:民主科学(思想文化)向俄国学习无产阶级: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文化)二、专题知识详解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2.维新派主要代表人物的主张和贡献:P50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P53(1)兴起背景:①北洋军阀为复辟抵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②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③新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盛行,使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2)兴起过程:①标志:《青年杂志》(后更名为《新青年》的创办);②代表人物及各自独特贡献:陈独秀:创办《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发表《文学革命论》李大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宣传十月革命胡适:提倡新文学尤其白话文,反对旧文学鲁迅:写作白话文小说,批判封建礼教③前期指导思想:民主与科学思想④办学方针:“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⑤运动中心(活动基地):北京大学4.概述(前期)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即四个提倡四个反对P54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即文学革命)。
其中:科学指自然科学和科学精神;民主指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人权思想;旧道德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或儒家传统道德);新道德指以个人主义为核心、自由平等的的资产阶级道德观念;文学革命包括普及白话文,提倡写实文学、通俗文学、大众文学等5.探讨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P55(1)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在民主科学旗帜下对封建专制思想全面进攻,传统的权威被打倒,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2 新文化运动课堂达标 人民版必修3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2 新文化运动课堂达标人民版必修31.陈独秀曾经撰文指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其实践行动是( )A.参加辛亥革命B.掀起新文化运动C.参加护国运动D.创建中国共产党【解析】选B。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传统儒家思想,并且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2.1915年陈独秀提出:“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
”作者要求变革的是( )A.军事技术B.思想文化C.经济体制D.教育制度【解析】选B。
从题目中的“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可以看出,陈独秀要求变革,变革的主要内容是思想观念,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实质是( )A.马克思主义的传播B.青年学生追求民主科学的运动C.学习西方的文化D.资产阶级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运动【解析】选D。
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故D正确。
【补偿训练】(2016·益阳高二检测)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
”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解析】选C。
题干中陈独秀说到中国要超越欧美文明国家就要“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可知是对未来社会的思考,符合题意的是C,A、D在材料中不能体现,B与材料内容不符。
4.(2016·扬州高二检测)陈独秀曾写道:“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
”材料中的“义旗”指的是( )A.《青年杂志》B.《文学改良刍议》C.《文学革命论》D.《狂人日记》【解析】选B。
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专题检测(三)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
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幅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 )答案 B解析鸦片战争以前,清朝统治者极力提倡程朱理学。
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使林则徐、魏源等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他们开眼看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A项发生在19世纪末,C项出现于20世纪初,D项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故均可排除。
2.“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区别在于( )①根本目的完全不同②思想向实践转化的程度不同③阶级立场不同④所起的作用不同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 C解析两种观点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排除①,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排除③,故选C。
3.请观察下列两幅人物及其活动的图片,它们所包含的历史主题应该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思想体系创新不断C.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D.思想解放潮流涌动答案 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两幅图片分别代表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它们都推动了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4.1903 年,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也;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回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也。
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
”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A.建立民主共和B.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C.实行君主立宪D.向德、俄学习答案 C解析分析材料,文章用俄国贫弱、德日雄富来论述确立“宪法”的重要性,结合所学确立“宪法”应指实行君主立宪制,说明了中国要富强也应该实行君主立宪。
其他各项不能充分反映材料。
5.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 )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制是“进化之公理”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答案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 第三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导学案(有答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第三课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导学案〔有答案〕一、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1.背景(1)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2)十月革命的胜利。
(3)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
2.主要内容(1)1918年11月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号召中国人民向十月革命学习。
(2)1919年5月 ,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 ,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3)李大钊还在北京开设相关课程 ,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思维点拨]新文化运动开展到五四运动时期 ,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由学习欧美转向学习苏俄 ,因此宣传十月革命 ,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强大的社会思潮。
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1.背景:新思潮竞相争鸣 ,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的论战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2.表现(1)三大论战①1919年 ,围绕“要不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问题〞等分歧 ,李大钊和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讨论。
②1920年 ,围绕“要不要建立‘劳农专政’的国家〞等问题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资产阶级改进主义者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
③围绕“要不要建立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等问题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了剧烈的交锋。
(2)其他方式①组织研究会:1920年 ,李大钊在北京组织“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 ,陈独秀等人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②翻译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举行演讲 ,宣传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思想转变(1)特点:由学术思想向社会改造指导思想转变。
表现①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人类客观地观察社会开展历史的工具。
②陈独秀那么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战斗色彩。
③深入工人群众 ,进行宣传组织工作 ,推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组织宣传年9月 ,上海小组把?新青年?改为公开理论刊物 ,进行马克思主义根本随后 ,创办半公开的?共产党?月刊 ,介绍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共产国际历史意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根底。
高中历史 专题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练习(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人民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基础巩固1.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某某广学会编译的《某某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由此可见( )A.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B.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C.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D.当时的介绍者已经清楚马克思是哪国人B项正确;“英人马克思”可证明D项错误;A项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为标志;C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A、C、D 三项。
2.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
上述认识的得出,主要是由于李大钊( )A.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B.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受到某某与科学的洗礼D.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李大钊对社会主义与俄国十月革命有了比较科学的认识,故B项正确。
3.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发生改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无政府主义的广泛传播B.发动者阶级属性的变化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D.斗争的对象发生重大改变,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4.1920年,陈独秀说:“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
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B.新文化运动阵营分化C.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D.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5.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 )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因此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时期号召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工人运动相结合。
故选C项。
6.1929年5月4日,国民党某某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辑的《五四特刊》认为,五四运动输入的西洋思想“不是陈腐便是过火”。
历史人民版必修3试题:专题3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2 Word版含解析
二新文化运动课后篇巩固探究一、选择题1.以下列著作、杂志为代表的历史运动中,最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动摇了封建统治思想基础的是()答案:C2.1919年,鲁迅在《药》发表后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这说明该作品的真正主题是()A.抨击封建统治的愚民政策B.号召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C.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D.呼唤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解析:材料中“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反映出革命者没有发动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对革命的意义没有充分认识,故需要进行思想启蒙。
答案:D3.《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
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解析:尊孔复古逆流直接威胁民主政治的彻底实现,民主与科学因而成为批判专制思想的锐利武器,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A4.1918年,胡适在文章中指出:“我们所提倡的文学革命,只是要替中国创造一种国语的文学。
……国语没有文学,便没有生命,便没有价值,便不能成立。
”由此可见,新文化运动中的“文学革命”()A.根本目的在于彰显文学的价值B.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使命C.把斗争矛头直指外国文化侵略D.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解析:结合材料信息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胡适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思想启蒙,以挽救民族危亡,故A项错误,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者提出的“文学革命”的口号,主张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故C、D两项错误。
答案:B5.史学界认为,鲁迅发表的《孔乙己》《药》等白话小说和其他杂文,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3高中历史综合考点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答案
考点3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 林则徐在广东禁烟期间曾提出购买、仿造近代军舰的建议。
这一举动遭到朝野上下的激烈反对,连道光帝都斥之为“一片胡言”。
由此得出的结论不包括()A.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B.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国防近代的重要性.向西方习的新思想面临被扼杀的危险D.“中体西用”的思想未得到统治者的重视【解析】选D。
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
材料表明林则徐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仿造近代军舰的主张反映了他已认识到国防近代的重要性,统治集团对林则徐的反对只能说明新思想面临被扼杀的危险,当时尚未出现“中体西用”的思想,所以谈不上统治者的重视问题,此项错误。
2.1883年美国总统格兰特接受《纽约时报》采访,谈及自己在国外所遇到的四个最了不起的人分别是:法国首相甘贝特、德国首相俾斯麦、英国首相格兰斯顿和中国的李鸿章。
格兰特推崇李鸿章最有可能是()A.他代表中国与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 B.第一个明确提出“中体西用”的思想.中国近代运动的发起者之一 D.最早支持中国赴美留教育活动者【解析】选。
李鸿章有“东方俾斯麦”之称,而俾斯麦是使德意志统一和走上近代道路的主要人物之一,李鸿章也是洋务运动的主将之一,而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的开始,故选。
也可用排除法,A是耆英,B是张之洞,D是丁日昌。
3.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不断向西方习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建立了东西方文明沟通的桥梁,19世纪70年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习的主要途径有()①阅读和翻译西方书籍②就读新式强化训练③出国留习④阅读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A.①② B.②③.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选D。
本题考查阶段性历史特征。
注意时间“19世纪70年代”,当时正是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新式强化训练,翻译了西方书籍,又选派留生出国深造;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是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综上所述D项正确。
2021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3.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学案人民版必修3
3.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根底稳固]1.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
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
〞文中的“潮流〞指 ( ) A.民主革命B.五四运动C.社会主义运动D.辛亥革命解析:?庶民的胜利?是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因此他讲的这个潮流是指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运动,应选C项。
答案:C2.“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
大智假设愚能解惑,微言如闪首。
〞这是老革命家吴玉章为1959年出版的?李大钊选集?的题诗,主要是指李大钊 ( ) A.是?新青年?的撰稿人 B.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C.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D.批判尊孔复古思潮解析:李大钊是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之后,又一位“登高一呼〞各方响应、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人物,其主要奉献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应选B项。
答案:B3.“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错误的要害在于( )A.把冒牌“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相提并论B.宣传空想社会主义方案C.用资产阶级改进主义抵抗马克思主义D.把社会主义诬蔑为“过激主义〞解析:“多研究问题〞的实质是主张社会改进,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就是资产阶级改进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应选C项。
答案:C4.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
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 A.十月革命对中国影响深远B.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C.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知识分子普遍承受D.新文化运动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解析:各种社会思潮的出现,说明当时的中国迫切需要对社会进展改造的良方。
所以应选B项。
答案:B5.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的大旗,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有( )①发表文章②利用讲坛③进展思想论战④组织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 D.①②③④解析:此题考察学生的根底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第3课
1.“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
”与这句话直接有关的现象是( )
A.五四爱国运动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C.毛泽东思想诞生D.中国共产党诞生
【答案】 B
【解析】“北方吹来十月的风,惊醒我们苦弟兄”是指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2.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
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答案】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题时注意时间1919年和人物列宁,可知是马列主义。
而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
故选C 项。
3.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样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这种潮流”是指(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新文化运动
C.资产阶级兴起D.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
【答案】 D
【解析】A、B、C三种潮流在《庶民的胜利》发表前都已出现,只有D是在中国和世界上新出现的思想潮流,故选D。
4.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是( )
A.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成立
B.各地出现社会改良组织
C.陈独秀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答案】 D
【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了比较鉴别,最终确定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于是1921年成立了以工人阶级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建立了独立的新中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开辟了道路。
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时期,也是各种思潮的争鸣时期,经过无数次论战,马克思主义终于战胜了
所有的敌人,成为改造旧中国的强大的思想武器,这是因为( )
A.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也符合中国国情
B.“工读互助团”没有真正的理论家
C.胡适只代表个人,李大钊代表新文化运动的大多数
D.其他观点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
【答案】 A
【解析】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人类最优秀的科学成果和社会实践,再加上马克思、恩格斯的天才创造,总结出了社会发展规律,先进的中国人结合本国国情,科学地改造和应用马克思主义,使中国革命终于取得成功。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战胜的旗。
到处所闻的,都是布尔什维主义凯歌的声……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材料二我在李大钊手下做图书管理员时,已经很快地倾向马克思主义了,而陈独秀对于引导我的兴趣到这方面来,也大有帮助。
我第二次赴京时,曾和陈独秀讨论我所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陈本人信仰的坚定不移,在这也许是我一生极重要的时期,给我以深刻印象。
——《毛泽东自传》材料三上海《劳动界》第七期上刊登了海军造船厂工人写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宣言说:“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厉害还迅速的一种潮流。
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
……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
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
”
请回答:
(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倾向马克思主义?在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对其影响较大的主要是谁?
(2)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工人思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主要通过怎样的方式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探索中的中国人指明了出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定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才能指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李大钊、陈独秀。
(2)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他们创办刊物、举行演讲、创办学会团体等宣传马克思主义。
1.以下是1917~1922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唯一途径是报刊
C.为《每周评论》、《新青年》撰写文章的都是马克思主义者
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
【答案】 A
【解析】结合统计数据可知,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
2.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
”上述认识的得出,主要是由于李大钊( )
A.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B.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D.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
【答案】 B
【解析】李大钊认识到十月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并大力宣扬之,说明他已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并逐步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A、C两项符合李大钊个人,但解释不了原因;1917年,中共还未诞生,D错。
3.五四运动前后,各色各样的“主义”纷纷涌入中国,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频繁登陆中国,中国各种身份的文化人也通过不同途径传递着各自的信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种情况不能表明( ) A.当时的中国出现了观念革命
B.当时的中国出现了思想较为自由的氛围
C.当时的中国出现了多元化的救国方案
D.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答案】 D
【解析】马克思主义只是这一时期出现的诸多思想之一。
五四运动后,李大钊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使其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更多的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4.(2014·吉安)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主导人物,主张改良,对革命,对当时许多人受到俄国十月革命鼓舞宣传马克思主义、介绍阶级斗争与唯物史观的做法,不赞成,认为变革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因此反对急进。
他最可能是( )
A.李大钊B.陈独秀
C.胡适D.鲁迅
【答案】 C
【解析】分析材料,该人物主张改良,反对革命和马克思主义,这与胡适“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思想一致,故选C。
5.下列关于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思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强大潮流
B.各种反马克思主义观点传入中国
C.先进的知识分子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D.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答案】 D
【解析】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并没有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
的事。
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如何能有用呢?
材料二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
从人力车夫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卖淫问题到卖官卖国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紧急问题?
——胡适《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材料三“社会问题,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的具体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
经济问题一旦解决,什么政治问题、法律问题,家族制度问题……都可以解决……”
——李大钊《再论问题与主义》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胡适的观点。
(不得摘抄原文)
(2)材料二反映的问题在中国是否存在?是否应该解决?胡适和李大钊各提出怎样的解决方法?
(3)这场争论的实质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1)胡适认为空谈主义非常容易,但无用处,即反对“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存在。
应解决。
胡适企图用改良主义一个一个地解决问题。
李大钊提出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即用马克思主义根本解决问题。
(3)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是革命与改良的争论。
启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不会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