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15 画风(教学方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画风》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画风》](https://img.taocdn.com/s3/m/978b80105fbfc77da369b138.png)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画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能力目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二、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三、教学难点: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四、课前准备:1、CAI课件。
2、诗歌填空作业纸。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本教案呈现的是第二课时六、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5、画风》。
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陈丹、赵小艺、宋涛三个人在洁白的纸上画了房子、太阳、大树,他们啊准备画风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风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课文中什么地方告诉我们了?1、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读课文,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找出相关的句子。
2、汇报。
风确实像小朋友说的一样。
所以当宋涛说:“谁能画风?”的时候……3、出示句子:宋涛说:“谁能画风?”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4、请小朋友再深入地读读陈丹的这句话。
多读几遍,想一想,假如你就是陈丹,你听到宋涛提出这样挑战性的话题,你会怎么想呢?你的心情会怎样?请你来读一读。
5、看样子,陈丹的心情非常复杂哦,让我们一起学着陈丹的样子来读一读这段话吧!(三)读文感悟,相互交流1、风到底画不画得出来呢?他们会怎样画风呢?请小朋友们再自由地读读课文,找一找三个小朋友是如何画风的,用横线画下来。
陈老师下来看到小朋友找的都很对!让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画吧。
2、教师指导学习赵小毅画的风①出示赵小毅的画,小朋友们,你们猜猜这是谁画的?你是怎么知道的?②出示两段话,我们来读读这2段话吧!男同学第一段,女同学第二段。
③风在哪里?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风了啊?(飘、呼呼地转)。
要读好这一段,先要读好这两个地方。
你能让风藏在你的朗读当中吗?指名读。
④你读得真好,陈老师真的感觉到了风,我们学着他的样子来一起读读吧!⑤赵小艺画出了风,你想对他说些什么?⑥假如你是赵小艺,你第一个想出好办法来画风,别人都在赞美你,你会有怎么样的感觉?心情如何?指名说。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画风》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画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cb8bee76294dd88d0d26b72.png)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画风》教学设计一、导趣1.板书:风,齐读“风”生活中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哪些小朋友知道有关风诗句?对了,孩子们,风可以听到,感受到,可以说出来,可是,风能画出来吗?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画风。
(板书:画)齐读课题二、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怎么画风的?)下面带着你提出的问题来读读课文吧!三、识字1. 文中是谁在画风?想认识一下他们吗?(出示字卡)自读,当小老师领读。
2出示单独的生字:这就是我们这一课的生字。
(1)读给你的同桌听,有困难的相互请教。
(2)怎么住这生字的?让陈的学生说怎样记“陈”,想让其他小朋友牢住你的姓吗?这也是我们要会写的字。
请一个姓陈的学生说:要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还有哪些字和“陈”字一样是左右结构,书写后两排生字。
同桌相互欣赏。
其他字怎么记?4.出示词语:你们到底记住没有,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自读,齐读。
5.再读一遍他们的名字。
四、学习课文1.三个孩子怎么画风的,课文给我们做了生动的描写。
愿意把课文读好吗?你准备怎么读好课文,给自己提要求。
现在就按照自己要求自读课文。
2.师:现在,咱们要分小组细读课文,想一想:三个小朋友分别画了什么来表现风呢?他们是怎么动脑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出来的?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知识和小组同学交流。
3.生交流。
指导朗读。
1)生:赵小艺眨眨眼睛……师:咱们从谁的话中也能知道小艺怎么动脑筋画的呢?谁来读读宋涛的话呢?指名生读。
齐读。
师:鲜艳的红旗随着风儿轻轻地飘着,在跳着欢快的舞呢!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的心情一定也很欢快。
谁愿意来当当聪明的小艺,读读这一段呢?愿意读的同学都站起来比试比试吧。
生齐读。
师:小艺说得多自信啊!还有谁画出了风?2)生:陈丹说:……师:小树正在风中向点头弯腰呢!多可爱啊!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是弯弯的?师:小树多可爱啊!你们试着读一读这段话吧!指名生读。
老师也很想读一读,行吗?师范读。
二年级下册15课画风教案
![二年级下册15课画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256f677e21af45b307a874.png)
15《画风》教案一、教材分析《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以一个有趣的题目,引起了课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本来陈丹说:“风,看不见,摸不着,谁也画不出来。
”看来赵小艺的画后,陈丹却说:“我也会画风了。
”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二、教学目标1、会认“宋”、“涛”等7个生字,会写“丹”、“乌”等6个字。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宋”、“涛”等7个生字,会写“丹”、“乌”等6个字。
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学生熟知的图片来引出课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图片几幅与风有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三)、学习生字,巩固识字。
1、生字我会读:学习本课7个生字。
运用多种形式读。
2、词语我会读。
出示“旗杆”“显得”等词语。
3、摘苹果游戏。
4、指导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丹”“乌”等六个字。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时,通过个人读、小老师领读、男女分开读等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懂得了什么,会写了哪个字。
五、板书设计: 15 画风丹-舟艺乌-鸟。
15画风
![15画风](https://img.taocdn.com/s3/m/494035c6d5bbfd0a79567389.png)
15画风诸城市密州路学校韩炳香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并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留心观察事物的特点,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培养合作与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阅读感悟,积累语言,拓展思维。
教学难点:知识的迁移运用以及合作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情趣导入。
猜谜语,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我知道大家特别喜欢猜谜语,我这儿正好有一条,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猜出来。
谜面:花儿见它点头, 小草见它弯腰。
云儿见它让路, 柳树见它招手。
谜底:风谁来把谜底写到黑板上?让我们来听一听风的声音吧!百度图片搜索:/Html/Sounds/DownPage/165452359.htm谁能给“风”组个词?(微风、大风、狂风、台风、龙卷风、……)你们知道的可真多!让我们看一看这些风吧好不好?百度图片搜索:微风/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E%A2%B7%E7% CD%BC%C6%AC&in=17941&cl=2&lm=-1&st=&pn=1&rn=1&di=112506488880&ln=2000&fr =ala0&fm=ala0&fmq=1331947336421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 &is=&istype=#pn1&-1&di112506488880&objURLhttp%3A%2F%%2Fuploa ds%2Fallimg%2F110217%2F2011021715480879.jpg&fromURLhttp%3A%2F%2Fwww.sc126.c om%2Fphoto%2F56252.html&W600&H600&T8334&S286&TPjpg百度图片搜索:大风/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4%F3%B7%E7 %CD%BC%C6%AC&in=13930&cl=2&lm=-1&st=&pn=0&rn=1&di=77640257220&ln=2000&f r=ala0&fm=ala0&fmq=1331947701234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 =&is=&istype=#pn0&-1&di77640257220&objURLhttp%3A%2F%%2Fbbs% 2Fuploadimg%2F201092112451473499.jpg&fromURLhttp%3A%2F%%2Fbbs% 2F19317.html&W500&H315&T8087&S60&TPjpg百度图片搜索:狂风/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cl=2&cm=1&sc=0&lm= -1&fr=ala2&pn=5&rn=1&di=86161406715&ln=2000&word=%CC%A8%B7%E7%CD%BC%C 6%AC#pn5&-1&di86161406715&objURLhttp%3A%2F%%2F38%2F63%2 F01200000012881120723639689710.jpg&fromURLhttp%3A%2F%%2Fa2 _38_63_01200000012881120723639689710_jpg.html&W240&H240&T7850&S12&TPjpg 百度图片搜索:龙卷风/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C1%FA%BE%E D%B7%E7%CD%BC%C6%AC&in=3046&cl=2&lm=-1&st=&pn=15&rn=1&di=22385898780 &ln=1999&fr=ala0&fm=ala0&fmq=1331948148312_R&ic=&s=&se=&sme=0&tab=&width=&h eight=&face=&is=&istype=#pn15&-1&di22385898780&objURLhttp%3A%2F%2Fa4.att.hudong .com%2F76%2F39%2F300000209541127838394535071_950.jpg&fromURLhttp%3A%2F%2Ftu %2F6230%2F5.html%3Fprd%3Dzutu_thumbs&W950&H600&T8374&S82&T Pjpg你们看,风,可以猜出来,可以写出来,可以说出来,那么,能不能画出来呢?那么,咱们就赶紧请出这几位小画家吧!/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D%E4%CD% E4%B5%C4%D0%A1%CA%F7&in=17429&cl=2&lm=-1&st=&pn=75&rn=1&di=2742923415 &ln=1852&fr=ala0&fm=rs1&fmq=1331950532421_R&ic=&s=&se=&sme=0&tab=&width=&he ight=&face=&is=&istype=2#pn75&-1&di2742923415&objURLhttp%3A%2F%2Fyuwen.chazidi %2Fuploadfile%2F2010%2F1111%2F20100901-d906ac65.jpg&fromURLhttp%3A%2F% %2Fkewen48%2F&W494&H296&T9322&S74&TPjpg二、阅读感悟。
二年级语文下册《 画风》 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 画风》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4ac130152ea551810a687c7.png)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画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会认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本课的丹、乌、丝等12个生字。
●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教学安排分3个层次,先让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画风的方法,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表述。
再学习诗的语言来描绘画风的方法,最后让学生也来发挥想象写一写画风的方法。
学习过程中,采用一些小组合作和同伴交流的方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对小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产生敬佩之前,从而培养学生遇事要动脑筋,敢于创新的意识。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宋涛、陈丹、赵小艺一起画画儿时遇到了一个问题,即“谁能画风”。
是小艺首先动脑筋想出了办法,最后还是三人合作,用不同景物的变化描绘出了风的样子。
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要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本文对话较多,适合分角色朗读。
教学重难点:1、要引导学生在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中去体会文中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共同合作的精神。
2、通过让学生写画风的创意设计,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播放一段风声的录音,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声音?(课件出示“风”)2、风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什么样子的?(例:看不见也摸不着、无处不在、无影无踪)3、大家回答的真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一篇跟风有关的课文,题目叫《画风》。
(课件出示课题,黑板上板书课题)4、齐读课题:15、画风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了课题,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呢?(根据学生回答概括问题)是谁在画风?风看不见也摸不着,他们是怎么画风的?怎么解决呢?读了课文我们就知道了。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思考)2、大家读的真认真,老师特别开心,相信刚刚的两个问题也难不倒大家,那谁来说说是谁在画风呢?(生答)你看,他们来了。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宋涛、陈丹、赵小艺),谁来跟他们打打招呼?(指名读,并要求学生说出读的时候要注意的地方)。
二年级语文《15画风》第一课时教案
![二年级语文《15画风》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5a282c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f.png)
二年级语文《15画风》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熟悉15画风的内容。
2.掌握15画风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3.能够正确朗读文本,掌握语音语调的表达方法。
4.理解文本内容,能够回答提问。
教学重点1.了解15画风故事的内容。
2.学习15画风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3.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和语音语调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1.学生可能不熟悉一些生僻词汇。
2.学生可能还未能完全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自备:15画风故事课文、黑板、彩笔、词卡、学生练笔本等。
2.学生自备:语文课本、笔、书包、课外阅读材料等。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与学生交流一下大家阅读的书。
2.引入15画风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这个故事的大致情节。
学习环节步骤一: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15画风的课文,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音语调。
2.分组朗读课文。
步骤二:学习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1.通过查阅语文课本,介绍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分配角色,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加入标点符号。
步骤三:理解故事内容1.介绍故事的情节,并进行讲解。
2.分组讨论故事中的人物、事件、情节等。
步骤四:阅读理解1.将故事中的关键句子写在黑板上,带领学生进行阅读理解。
2.让学生回答问题。
巩固环节1.用词卡让学生将15画风故事中的关键词汇排序,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2.让学生进行练笔,用自己的语言述说15画风故事的情节。
课堂作业1.完成15画风的阅读。
2.整理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3.写一篇课外阅读感想。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15画风的内容,掌握了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朗读文本,理解文本内容并回答提问。
但是在教学中还可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他们更能够理解故事中的情节,逐渐形成自己的阅读思维。
同时还可以加强对生僻词汇的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画风∣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画风∣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81ba48aaf242336c1fb95e6e.png)
《画风》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认“宋、涛”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艺、涛”等12个字词。
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三个小朋友画风的创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方法。
二、教材分析《画风》这篇课文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方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
本文生字少,句子容易理解,课文内容浅显易明白,然而人物多,对话多,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景,利用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乐读,乐听,乐说,乐想,乐做,能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点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中三个小朋友是如何画风的、四、教学难点从小朋友画风的方法中受到启发,明白得事物之间的联系。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猜谜语: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
看谁能猜出来,“看不见,摸不着,云儿见它让路,树儿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红旗见它飘舞”,它是什么?(板书:风)(出示课件2) 2。
我们明白风听得见,感受得到,那么风能画不?3、导题:有三个小朋友特别能干,他们能画风呢!(在“风”字前面板书“画”)在想明白他们是如何画风不?(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画风(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是谁在画风?2。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宋涛、陈丹、赵小艺)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也在他们的名字中呢、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学生拼读、(出示课件3)4、去拼音后指名带读。
(出示课件4)5、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周围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6。
用减一减的方法识字:湿—显7。
课件出示词语,学生齐读。
(出示课件5)宋涛陈丹赵小艺旗杆显得更美了呼呼地转8、写字指导。
(1)正确书写、不要多笔画:“丹”字只有一点。
“乌”字中间没有点,加点就成了“鸟”字。
“丝”字上边的两个绞丝没有点。
15画风教案
![15画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6abc05bb68a98271fefaa3.png)
15画风1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3、启发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养成仔细观察和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2学情分析这篇课文贴近儿童生活,以一个有趣的问题,引起了课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风看不见,摸不着,怎样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
本文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交流。
二年级的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观点、做法。
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弄清每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三个小朋友的创意,学习他们爱提问题、爱动脑筋的精神。
3重点难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读疑问语气的句子,以及朗读时注意停顿。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新设计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师: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喜欢)那好现在我们就来猜一个,仔细听。
“看不见,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云儿见它忙让路,柳树见它把手招”。
它是什么?(风)(板书:风)看不见来摸不着,云朵见它忙让路,小树见它连弯腰。
(打一自然现象)谜底是什么呢?生答:风。
师:对,小朋友们真棒,看来这一点都难不倒你们,好现在我想请两个同学上黑板写下“风”字,看看他们俩写得是否规范。
(请两位同学上黑板书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写一写风字。
(撇,横折竖抅,撇,点)那我再跟大家提几个问题:1风是什么颜色?像蓝天一样蓝蓝的吗?像草儿一样绿绿的吗?像棉花一样洁白的吗?(不是)2风像棉花一样软软的吗?像石头一样硬硬的吗?(不是)师:你们回答得真棒!是啊,风,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那风是不是不存在呢?(不是)我们可以把风唱出来吗?(唱几首关于风的歌曲)我们可以把风画出来吗?(可以)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中的小朋友画出来没?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5课《画风》。
出示课题《画风》:。
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没有?二、自学课文,学习生字。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f2adf3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9.png)
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风》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简析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画风”这个题目引起了课文中的小朋友思考。
风看不见也摸不着,怎么画?陈丹、赵小艺、宋涛三个好朋友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结果他们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学习课文4—8自然段,理解李卫、小艺、丹丹画风的方法,引导学生新旧知识结合,感受大自然中风动的景物,从而养成仔细观察,学会积累的习惯。
三、教学对象分析:二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较差,对课文的感知主要是通过朗读理解,但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已经有了许多积累,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朗读,加上孩子天生爱画、爱说,本课设计让学生通过查一查、画一画、议一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朗读为重要手段,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自由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表演示范读等)语言实践中,培养语言的感悟能力,尤其引导学生抓住人物个性化的句子,读懂课文,把握人物情感,切身体会到遇事善于质疑、思考、解疑带来的无穷乐趣,并树立起自信,同时培养交流合作的意识。
五、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课前活动,激发兴趣1、谜语激趣:禾苗见它弯腰,小树见它招手,花儿见它点头,浪花见它欢笑。
请学生自己到田野里、大海边、校园中寻找谜底。
2、引导探究:看看哪位最爱动脑筋的同学有办法把它带到教室里来。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5课画风教案设计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5课画风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90182d6f1aff00bfd51e7d.png)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5课《画风》教案设计1一、预设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会认读7个生字。
2、读懂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朗读感悟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三、教学难点:培养孩子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四、课前准备:1、cai课件。
2、彩色笔,白纸。
五、课堂教学: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一个朋友,你们猜猜它是谁?看不见,摸不找,小树见它弯腰,小花见它点头.。
(板书:风)你知道有什么样的风?请你表演给大家看。
生:我知道微风。
(表演)生:我知道狂风。
(表演)生:……2)师:小朋友表现得真棒!今天有3个小朋友也很能干,看他们会干什么啊?(板书:画风)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他们是怎么画风的呀?生:他们是谁呀?怎么能把风画下来呀?生:……3)师:是啊,他们怎么把风画出来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要求:读通课文,初知大意,再读读生字。
2)同桌互相认读生字。
3)师:你知道了是哪三个小朋友那么能干吗?有礼貌地和他们打个招呼。
通过读名字认识:宋、涛、陈、丹、赵、艺。
3、读文感悟相互交流1)师:他们是怎么画的呢?请小朋友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
互相说说。
生互相交流。
(1)课件随机出示:宋涛----“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师相机指导:同学们,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这样吧,老师就当宋涛,现在正准备画风呢,请你们大家一起用朗读告诉我,我应该怎么画风吧!(师出示一幅只画了太阳、大树和房子的画,然后按照学生的朗读擦去太阳,画上乌云,但是只画了直直落下的雨丝)我画得怎么样?(生评:不对,应该是斜斜的)对呀,差不多,也可以呀。
(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老师明白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再用朗读告诉我应该怎么画吧(学生再次读,老师改正)想不想看看真正的宋涛画的风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放课件)风到底藏在画里的哪里呀?小诗人,你们能用“风来了,风把____吹____了,风藏在______里”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生补充,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
语下册《15画风》教案
![语下册《15画风》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b69fea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4.png)
2014—2015学年下学期二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15、画风执教:曹桂华开课时间: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学具准备:画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鼓励提问1、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2、启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过渡:是啊,风是怎么画出来的呢?读了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读识字,了解大意1、自由读课文,让我们认识一下课文里的小朋友。
2、谈话:能介绍这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吗?(根据回答板书名字)和这几个小朋友打打招呼吧。
认读生字:宋、涛、陈、丹、赵、艺巩固:你身边的伙伴中,谁的名字里有这些字?3、教学生字。
4、识记“湿”。
“湿”——“显”5、指名分段读课文,提醒注意多音字:杆、转。
三、读画结合,理解内容1、默读课文,看看小朋友们是怎么画这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的。
2、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交流方式一:(1)读有关句子。
(2)在黑板上画一画。
(其他人品读相关语句)(3)你认为他画得对吗?齐读课文。
交流方式二:(1)指名仿照其中一个小朋友的画在黑板上画风。
(2)猜一猜,这是谁的画?(3)你是怎么知道的?(读相关语句,或用自己的话来回答)(4)齐读品味。
3、欣赏几个小朋友画的风(见黑板),与学习伙伴分角色读课文。
4、你觉得谁画得最好?说说你的理由。
5、小结:红旗在飘动,小树弯下腰,风车在转动,雨丝斜飘,都是因为有风的缘故。
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却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
四、启发想象,拓展练习1、你想怎么画风呢?引导回忆起风时的所见所闻。
2、说一说,写一写。
课后画一画,下节课与同学交流。
(可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考虑提前布置画风)画声音或气味。
《画风》教学设计(优秀3篇)
![《画风》教学设计(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84bf2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f.png)
《画风》教学设计(优秀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画风》教学设计(优秀3篇)《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五课。
(二年级语文教案)《画风》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二年级语文教案)《画风》课堂教学设计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028eea2cad51f01dc381f1db.png)
《画风》讲堂教课方案事例
二年级语文教课方案
《画风》这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十五课。
课文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同动脑筋想方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此刻纸上的故事。
课文内容固然浅易,学生一读即懂,可是课文中间的人物对话较许多,因此我设计在教课中间主要指引学生运用不一样的方法有感情地去读,指引学生逐渐去领会三个孩子的思想,学习他们敢想敢做、互相协作的精神。
同时也经过让学生自己着手画风,进一步培育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教课目的:
1.学会本课 7 个生字 ,能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正确书写 .
2.学习与要修业会的生字相关的词语,要会读 ,会写 .
3.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三个小朋友是如何画风的。
培育学生创新意识和合作的精神。
4.能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诵课文。
能培育学生探究,求知的兴趣。
二、教课要点、难点:
教课要点:能正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诵课文,经过学习逐渐的指引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课难点:培育学生仔细察看的习惯和不停创新的意识。
三、教课方法:自主、合作、研究点拨式教课
四、教课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图片
五、教课过程: 2 课时
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企图
一、用“风”字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二、学习生字新词
1、预习生字
2、学习生字
三、学习课文
1、朗诵 4—8 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二年级语文:15 画风(教学方
案)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二年级语文:15 画风(教学方案)
一、教学目标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2)理解重点词句。
(3)朗读课文,(4)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5)理解课文,(6)激发对自然的观察兴趣。
(7)初步培养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8)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课文4-8自然段,理解李卫、小艺、丹丹画风的方法,引导学生新旧知识结合,感受大自然中风动的景物,从而养成仔细观察,学会积累的习惯。
三、教学对象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较差,对课文的感知主要是通过朗读
理解,但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已经有了许多积累,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朗读,加上孩子天生爱画、爱说,本课设计让学生通过查一查、画一画、议一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以基于交互式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为依托;
(2)以课内外联系,(3)校内外沟通,(4)学科间融合的大语文观为基本理念;
(5)以自主学习,(6)探究学习,(7)协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
(8)以读为本,(9)感悟朗读,(10)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
(11)作业设计体现活动性、开放性、体验性、创造性;
五、教学媒体设计:
(1)多媒体课件,(2)交互式学习网络教室。
(3)课前布置同(4)学们从图书馆、网络搜集有关资料,(5)独立或与他人合作研究一项环保小课题。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不喜欢猜谜语?我们来猜个谜语好吗?-----看不见它影子,摸不着它身子,有时会抖动树枝,有时会推倒房子。
(生答)你们可真聪明,一下子就猜出来了,就是风。
[板:风]
风看不见摸不着,那么它藏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寻找风,好吗?[出示:课件]
你找到风了吗?在哪里找到的?(生答)小朋友观察的非常仔细。
[出示:学生画]老师这里有一幅咱们班小朋友画的画,你来看看画上有风吗?(生答)许多小朋友和他一样也不会画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画风,好吗?[板:画]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想知道怎样画风吗?风画出来漂亮吗?咱们来听课文录音,好吗?[录音]有的小朋友都听入迷了!
2、下面的这段时间,老师想请你用你喜欢的学习方法来自学课
文,不过,老师有一点小小的要求,你读书的时候要把生词画出来,读一读,把生词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
等会儿咱们比比谁学的最好。
(生自学)
3、你的表情告诉老师你非常自信,愿意接受大家的考查吗?(生答)
(1)[出示:句子]
你瞧!屏幕上的这几个句子里住着生字宝宝,谁敢站起来读一读。
男同学和女同学比赛读。
(生读)女同学声音真好听,小男子汉声音真响亮。
(2)细心的小朋友一定会发现,旗杆的杆的颜色与其他字的颜色不一样,你知道为什么?(杆是个多音字,)谁能用另一种读音组词?
(3)[出示:课件]咱们把生字宝宝和他的伙伴请出来,开火车读好吗?你来当火车头,火车这样开,行吗?
(4)刚才大家读的真棒,可是,要想和生字宝宝成为好朋友,就得想个好办法把他们记住。
请你们小组合作,来记住这些字。
(5)都记住了吗?你认为哪一个字最难记?你用什么好方法记住的。
还能用别的方法记住他吗?(猜字谜、讲故事)
(6)这些生字中你最喜欢哪一个,你能用它另外组个词说句话吗?
三、学文。
这么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学会了生字,真了不起!大拇指送给你们!现在你再来读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读的更熟练了。
(生读课文)
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是送给爱动脑筋的孩子的,你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的很完整。
)
课文2-8自然段具体写他们是怎样画风的。
请你默读这几个自然段,想想你喜欢谁?
老师把这几个自然段搬到屏幕上来了,谁来说说你喜欢谁?
(1)喜欢小艺。
a、因为她第一个画出风。
b、因为她爱动脑筋。
她画出风来了吗?
c、因为她画出了飘动的旗子和转动的风车。
她为什么要画?)
你从哪里知道她画出风来了?她还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你能读读写小艺画风的句子吗?[点小艺画风的句子]小艺第一个画出了风,她心里会怎样?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老师也来读一读行吗?谁想向老师挑战!谁来评评谁最棒!他还加上了动作!
[板:飘着的旗子][呼呼转的风车]
(2)喜欢李卫。
因为李卫爱提问题。
他提了什么问题?读出问的语气。
他画出风来了吗?画的是什么?[板:斜斜的雨丝]他画出风来了,高兴吗?你能边想象他那高兴劲,边读读李卫画风的句子吗?[点李卫画风的句子]
为什么画斜斜的雨丝?如果能把“斜斜的”读的重点儿会更好!谁愿意再试试?(齐读。
)
(3)喜欢丹丹。
丹丹也很聪明是吗?她也学会了画风,谁能说说她是怎样画风的?[板:弯弯的小树。
]谁再来读一读丹丹画风的句子。
[点丹
丹画风的句子]
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知道了李卫、小艺、丹丹画的风在哪里了吗?老师找还没回答问题的同学来回答。
[指板]在飘着的旗子里,呼呼转的风车里,斜斜的雨丝里,弯弯的小树里。
有了风,画面美吗?我们来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课文,好吗?你可以自由组合,扮演你最喜欢的角色。
那个小组愿意上来读?他们读得棒不棒?
四、小结,
李卫、丹丹、小艺他们那么聪明,你从他们身上还学会了什么?老师看你们更聪明!
五、扩展画画。
下面我们来换换小脑瓜,你来闭上眼睛,随着音乐,想想还能用哪些景物来表现风?想好了就拿起笔来把风画在纸上。
(真像一群小画家。
)
愿意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放在投影上]告诉大家你画
的风在哪里?不但画的好,表达的(用词)也很棒!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风,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希望你能留心观察。
[板------]
六、作业:
课文我们学完了,谁愿意来为大家设计一个有趣的作业,(生答)你可以接受同学的建议,也可以自己想出一个别具一格的作业来。
下节课,咱们比比谁的收获最大。
七、版书设计:
画风
小艺李卫丹丹
小艺画李卫的画丹丹的画
课后反思和自我评价
1、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风动的现象,引起学生对周围景物留心观察的兴趣。
课中画风一环节,唤起已有经验,学生对生活的再现比较丰富,使教学有了很高的升华。
2、用谜语激趣,提供给学生对风的感性表象。
学生自主设计
作业,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网络是学生间交互的工具,及时反馈,个案分析,互相帮助,共享学习成果及时修改,提高作品质量。
4、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的充分自学为主,发挥网络和多媒体的多向交流功能,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看、读、想、讨论等方式,逐步深入学习课文。
5、课上,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根据学习所获和主观认识,畅所欲言,阐发议论,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独立见解,从而达到学用结合,课内课外结合。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