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题西林壁讲解
《题西林壁》全解
《题西林壁》全解《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于元丰七年(1084年)五月,是他游览庐山后的总结。
这首诗描写了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这首诗语言浅显,意境深远,寓意丰富,是苏轼诗歌中的名篇。
本文将对《题西林壁》进行全面的解读,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诗歌的内容、形式、背景、鉴赏和影响:诗歌原文及注释诗歌创作背景诗歌形式特点诗歌内容分析诗歌鉴赏要点诗歌影响与评价诗歌原文及注释《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又称乾明寺,位于江西庐山七岭之西。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或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歌创作背景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
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嘉祐二年(1057)进士。
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
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颍州等。
元丰三年(1080)以谤新法贬谪黄州。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宋徽宗立,赦还。
卒于常州。
追谥文忠。
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诗歌形式特点《题西林壁》是一首七言绝句,即每句七个字,共四句,押平声韵。
这是宋代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简洁明快,适合表达诗人的即兴感悟。
苏轼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以下几种技巧:对偶:诗中每句都是两个对偶的词语或短语组成,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年级《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四年级《题西林壁》古诗赏析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缘:因为。
3、此山:指的是庐山。
古诗赏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
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古诗词解析——《题西林壁》
古诗词解析——《题西林壁》·译文及注释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鉴赏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实写游山。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景。
结尾两句“,只缘身在此”,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苏轼(sū shì)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题西林壁》苏轼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题西林壁》苏轼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它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
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
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
题西林壁诗意全解
题西林壁诗意全解【最新版】目录1.题西林壁诗的背景介绍2.诗句的逐句解读3.诗句中的意境和思想内涵4.诗句的艺术特点5.总结正文一、题西林壁诗的背景介绍《题西林壁》是宋代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诗。
诗人在游历庐山的西林寺时,被那里的景色所吸引,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西林寺周边的景色,更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
二、诗句的逐句解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两句诗描绘了庐山的地貌特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庐山都是峰峦起伏,姿态万千。
诗人以此表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多样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诗是诗人的自省,他承认自己不能全面认识庐山,因为自己就在这座山中,只能看到局部。
这表达了诗人的谦虚和对世界的敬畏。
三、诗句中的意境和思想内涵《题西林壁》的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庐山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人生观。
诗中的“远近高低各不同”表现出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表达了人对世界的认知局限。
这些思想内涵,使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更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
四、诗句的艺术特点苏轼的《题西林壁》在艺术上有许多特点。
首先是诗句的对仗工整,如“横看成岭侧成峰”和“远近高低各不同”,既形成了视觉上的对比,又呼应了诗的主题。
其次是诗人的比喻手法,如“不识庐山真面目”,用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人对世界的认知局限,使诗的意境更为深远。
五、总结《题西林壁》是苏轼的一首名篇,诗中描绘了庐山的壮美景色,表达了诗人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
题西林壁 宋苏轼古诗讲解
题西林壁宋苏轼古诗讲解以《题西林壁》为题,宋苏轼的古诗无疑是一篇有精彩而引人入胜的古典诗文。
宋苏轼的诗歌被誉为“宋诗”,以其高超的诗句、语言优美、有深度的思想内容及文学精髓,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下面我们就以《题西林壁》为例,来分析宋苏轼的古诗,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古典文学和文化的优秀。
《题西林壁》是一首有五行诗,共十四句,立意鲜明、诗句犀利,叙述了宋朝时期古代宦官思迁下笔之所思,根据这首古诗,可以推测宋苏轼本人对古代政治文化的强烈质疑与反思。
首先看第一句“西林壁,西林壁,夜夜更把钟”。
“西林壁”可能指的是古代中国宫廷中的城楼和廊道,同时暗喻古代政治制度,这里“把钟”可能指的是东汉时期大臣曹节正统制度下定期召开礼拜大臣的时刻,此诗可能是宋苏轼批评宋朝时期政治礼教和官僚作风之真象。
接下来看第二句“朝看白帝彩云间”。
“白帝”(皇帝)可能暗指古代宋朝的皇帝,而“彩云间”可能指皇帝的宦官,它们在古代的政治中分别声望显赫。
这句话可能在描写古代政治地位的令人叹服,不过也让人可憎,因为它可能指望古代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政治动荡。
第三句“千山暮雪,千年朱门”。
这句话可能描述了千年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雪是寒冷,朱门也可能暗指政治的寒冷,千年政治制度的变迁提醒了民众不能长久地享受政治的和平。
第四句“万里飞云,万里路”。
这句可能描绘古代政治制度封闭的特性,封闭政治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社会影响,比如政治的封闭会阻碍人们的自由和进步,即使“万里飞云”,也能感受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封闭、不公正以及腐败现象。
第五句“不识英雄,无故乡”。
这句可能暗指古代政治制度的割裂与压迫,古代政治暗指的是宋苏轼当时的政治环境,他不仅仅在反映宋朝政治的腐败,还包括他自身的失望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让人们无力识别英雄,也没有家乡可归。
最后总结一下,以《题西林壁》为例,宋苏轼在这首古典诗中暗喻古代政治制度的封闭、不公正以及腐败,让古代政治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作用,使人们无力识别英雄,也没有家乡可归,宋苏轼以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古代政治的质疑和反思,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古代文化和精神。
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
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题西林壁古诗诗意及赏析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北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从侧面看。
(3)各不同:不相同。
(4)识:认识;清楚。
(注:这里不是看清楚,没有看的意思,只有清楚的意思。
)(5)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
(6)缘:同“原”,因为;由于。
(7)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诗意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赏析苏东波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
他的文章诗词,或一时的即兴之作,或是触目所见有感而发,都是自然的流露,顺乎天性。
他不忮不求,随时随地呤诗作赋纯然表达心中所感,那么道健朴茂,字字自心肺间流出。
其在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在从前专限于描写闺怨相思的词上,开扩其领域,可以谈道谈禅,谈人生哲理。
《题西林壁》就是其哲理诗的代表作之一。
元丰七年,苏轼由黄州贬到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了苏轼的诗兴,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题西林壁》是游览庐山后带有总结性质压轴绝句。
《题西林壁》写于庐山南麓西林寺,在禅院之中,探哲理的幽微,颇耐人寻味。
这首诗语言质朴无华,平易近人,但是细细思量却有弦外之音。
诗的总体特点是借景说理,辩证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整体上打量绵延起伏的庐山,因而目光所及丘壑纵横、峰峦起伏,但是,诗人客观指出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题西林壁》全文与注释
《题西林壁》全文与注释《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不同形态变化,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全诗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两句写的是游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庐山,所看到的景象也各不相同。
横着看,庐山是一道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庐山又成了一个个高耸峻峭的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的多姿多态,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变化无穷。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两句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自己就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首诗寓意深刻,它不仅仅是在描绘庐山的景色,更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像身处庐山之中一样,被眼前的局部现象所迷惑,无法看清事物的本质和全貌。
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立场、观点、经历等因素,对事物产生片面的认识和判断。
只有跳出自己的局限,以更广阔的视角、更客观的态度去观察和思考,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真相。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负责的某个具体环节,而忽略了整个项目的大局;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可能会因为与某个人的一次冲突,而对他产生全盘的否定。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提醒自己,是不是“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不是应该换个角度、站在更高的位置去看待问题。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但又富有深意。
苏轼以庐山为喻,将深刻的哲理融入到生动的形象之中,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受到思想的启迪。
这种寓理于景的手法,使诗歌既有艺术感染力,又有思想深度。
题西林壁解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的一首诗,对庐山景色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并从中寓含了深刻的哲理。
首先,从诗歌的内容来看,苏轼在诗中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通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庐山之中,感受其千变万化的景色。
这种对庐山不同角度的观察,表现了苏轼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体验。
其次,苏轼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庐山美景的感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往往因为身处其中而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事物的道理。
这种感悟不仅是对庐山的描述,更是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
此外,《题西林壁》这首诗的结构也充满了美感。
每句诗句的字数、音韵、平仄都非常考究,展现出苏轼作为文学大家的深厚功力。
同时,通过对庐山景色的描绘和对哲理的阐述,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的交融。
《题西林壁》是苏轼的一首佳作,既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又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诗意和哲理相互交织,使人们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思考人生的真谛。
《题西林壁》苏轼译文及注释
《题西林壁》苏轼译文及注释
《题西林壁》苏轼译文及注释
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
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苏轼《题西林壁》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题西林壁苏轼宋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
注释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
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赏析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题西林壁》全文及分析
《题西林壁》全文及分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题西林壁》。
先来看这首诗的前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庐山,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庐山又成了高耸入云的山峰。
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去看,庐山呈现出的样子都各不相同。
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千姿百态。
它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往往也不同。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面对同一个问题,换个角度去思考,可能就会有新的发现和理解。
再看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为什么不能看清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只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
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富有深刻的哲理。
它不仅仅是在说庐山,更是在隐喻我们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身处庐山之中的人,被眼前的局部景象所迷惑,难以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这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要有跳出局外、从宏观角度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从诗歌的创作背景来看,苏轼在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汝州(今河南临汝)期间,曾游历庐山。
庐山的壮丽景色让他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在这个时期,苏轼的人生经历了重大的挫折,但他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理的追求。
这首诗也反映了他在困境中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从艺术手法上分析,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却蕴含着无穷的韵味。
诗人通过对庐山的形象描绘,将写景与哲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没有生硬的说教,却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领悟到深刻的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题西林壁》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比如在学习上,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一种学习方法或一个角度的理解,要尝试从不同的方面去学习知识,才能更全面地掌握。
在工作中,我们也不能局限于自己的岗位和职责,要多与其他部门沟通交流,了解整个工作流程和大局,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能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去看待别人,要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题西林壁》解析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大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文、词各体兼善,是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盟主,代表着北宋文坛的最高成就。
庐山自古就是文人争相游览、题咏之地。
西林指西林寺,位于庐山西麓。
苏轼的这篇《题西林壁》,为咏庐山名作,题于西林寺的墙壁之上。
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
前两句写景,为实写。
随着视角的变换——横看、侧看、远看、近看、仰望、俯视,庐山的景色也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与风采。
横看,就是观察庐山的正面,如崇山峻岭,连绵不绝;侧看庐山,则是峰峦并立,巍然屹立。
岭,突出了庐山连绵起伏的气势;峰,则反映了庐山高耸入云的气魄。
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刻画出庐山形态的特点。
接着诗人又从远、近、高、低四个角度多视觉描写庐山,虽未直写观察的结果,却说明无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欣赏,都能看到独特的景观。
简单的14个字,却鲜明、生动将庐山千变万化的山势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后两句写理,诗人从各个角度观察、欣赏庐山,都能得到不同的结果与审美感受。
针对这种现象,诗人思考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无法看清庐山整体真实“面目”的原因,是身在此山之中。
诗人将自己亲游庐山的经历,与人生阅历相结合,借此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看问题应从整体全方位关照的道理。
这一哲理,不是通过层层的推理或者是大段的议论分析得来,而是从自然景物、现实生活中悟得,深入浅出,因此更为生动、易懂。
理从景出,理自现实生活中来,因此前两句的写景与后两句的写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寓意深刻,却无丝毫突兀生硬之感,一切水到渠成、自然而然,这正是此诗的艺术特点。
字词注释:题西林壁:题,书写,题写;西林,是指西林寺,位于江西庐山。
题西林壁的意思就是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横看:从正面看。
因为庐山是南北走向,所以横看就是从东向西去看。
侧:侧面的意思。
各不同:各不相同。
缘:因为,由于。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题西林壁》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注释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⑵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⑶侧:侧面。
⑷各不同:各不相同。
⑸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⑹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⑺缘:因为;由于。
⑻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四大家”。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题西林壁》教案《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
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成为不朽的佳作。
本设计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教学程序如下:一、谈话与导入1、师生谈话: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2、师板书:庐山。
生跟读两遍。
3、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小组交流观后的感受。
题西林壁古诗翻译以及注释知识点
题西林壁古诗翻译以及注释知识点《题西林壁》古诗原文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题解这是一首以写景阐明哲理的诗篇。
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量移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四月离开黄州贬所,前往筠州(今江西高安)看望弟弟子由,并曾畅游庐山,足迹遍及庐山名胜的十之五六,有诗文记游,“最后与总长老同游西林”,作此诗,说:“仆庐山诗尽于此矣。
”(《东坡志林》卷一“记庐山游”条)诗人描写了庐山横看、侧观、远近、高低各不相同的特点,并以身在庐山,难以认识庐山真面的现象,阐明要了解事物的全貌、本质,必须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才能对事物作总体的宏观把握。
而从欣赏自然风景的角度来看,也必须是有了一定的距离感之后,才能真正地抉其精华。
本诗还说明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样一个浅显的生活道理。
由于诗人用以取譬的事物平常而亲切,包蕴的思想理念深刻而浅近,完全摒除了一般说理诗平板枯燥的缺陷,而能够深入人心,成为千古名篇,千古名言。
《题西林壁》古诗注释[1]西林:即西林寺。
东汉时,庐山为中国佛教中心之一,山上有三大名寺:西林、东林、大林。
西林寺又称乾明寺,是庐山风景胜地,元明清各代几度毁于战火又几度重建,现仅存一栋殿宇和建于唐代的西林塔。
[2]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3]“远近”句:一作“远近看山总不同”。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6]缘:因为,由于。
《题西林壁》古诗翻译【翻译一】横看是一片平岭,侧观又成多座尖峰,从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看山,山的模样总是不同。
古诗百科~不能够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处身在庐山之中。
【翻译二】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题西林壁注释及诗意
题西林壁注释及诗意《西林壁》这首诗,哦,简直是唐宋诗词中的小宝藏!你知道吧,苏轼那家伙真的是天才,他不光写得好,还是个爱玩的人。
这首诗就是他在去杭州的路上,经过西林寺的时候,写下的。
当时他站在寺庙的墙壁前,看到远处的山景,脑袋里就突然冒出了这些诗句。
诗里呢,他谈的是一个哲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结果呢?你看到了这些山水,又发现其实它们并不像你一开始以为的那样。
是不是很有意思?你想啊,这诗是写给我们看的,但也可能是写给他自己的。
苏轼把看山的过程,分成了三个阶段,哎,谁说诗人不懂生活呢?他先看到山的时候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好像山就只是山,水就只是水。
可是呢,随着他再看,突然就明白了,原来这山水并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好像每个人、每件事物,表面上都很普通,真要看透了,才能体会到它的深意。
而且你瞧,苏轼在诗中提到了“西林壁”,你一看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意思?“壁”,壁是什么?就是墙壁嘛。
苏轼居然把这幅景色与墙壁联系在一起,墙壁是个遮挡物,对吧?而他却从中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景象。
你也许会想,“这壁上有什么能看的?”但当你静下心来,仔细琢磨,会发现墙壁的背后,藏着无尽的风景。
就像人心一样,表面上的冷漠,其实可能隐藏着一颗温暖的心。
诗里有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话真的是太有哲理了!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想要看得更远,必须站得更高。
你站在低处,眼前的一切都显得那么局限,越往高处走,你的视野就会越开阔。
所以说,别总是停留在眼前的小世界,要学会放眼长远。
你看过那么多的风景,读过那么多的书,生活的舞台会越来越宽广,整个人的心胸也会变得越来越开阔。
不过,我最喜欢苏轼的一点是,他的那种“看破不说破”的态度。
你想,看到山,看到了水,看到了远方,苏轼并没有急着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他只是告诉你:“嘿,仔细看看,别让眼睛欺骗了你。
”你看,他在诗里并没有硬要教你什么,而是通过自己的一番观察,让你慢慢领悟。
这种不急不躁的哲理,不就是咱们现代人最需要的精神吗?你也许会想,苏轼是不是一个很高深的哲学家?其实不然,他不过是个大大咧咧、肆意洒脱的江湖人士罢了!你看他一生风风雨雨,做过官、写过诗、画过画,真的是活得非常多面。
题西林壁课文精讲
课文《题西林壁》精讲一、学习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深入理解并感受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
体会诗人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事物的哲理,并认识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同时,学生应学会生字“缘”,并理解“横看”、“缘”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从而准确把握诗句的含义。
二、译文(翻译)《题西林壁》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这首诗通过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
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
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三、中心思想《题西林壁》这首诗,其主旨不在于描绘庐山的壮丽风光,而是借山为喻,阐述一个深刻的道理。
庐山千姿百态,丘壑纵横,峰峦起伏,每个游客身处其中,看到的都是不同的角度,这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此诗以此形象地展示了视野受限,观察易偏的道理。
人们往往身在山中,视野被局限,难以看清庐山的真实面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有跳出庐山的圈子,远离它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它的真正仪态。
这不仅适用于庐山,对于我们看待世间万物,都有重要的启示。
《题西林壁》不仅赞美了庐山的美丽景色,更通过庐山揭示了一个普遍的道理:只有跳出圈子,客观研究事物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
这不仅是一种观察世界的角度,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希望这首诗能引导人们跳出自己的小圈子,用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世界,去理解生活。
四、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填空题1. 《题西林壁》的作者是北宋诗人______。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
《题西林壁》原文翻译及赏析关键信息:1、诗歌原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歌体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翻译版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赏析角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诗歌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诗歌原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11 作者此诗作者为宋代文学家苏轼。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112 诗歌体裁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形式严谨,语言精练。
12 翻译版本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121 翻译要点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准确传达原诗的意境和意象。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描绘了庐山不同角度的形态变化,翻译时要注重体现这种多样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翻译时要保留其韵味和内涵。
13 赏析角度131 写景艺术诗人通过从不同角度对庐山的描绘,展现了庐山多姿多彩的风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句,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将庐山的千变万化呈现在读者眼前,体现了高超的写景技巧。
132 哲理蕴含诗的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整首诗的精髓所在。
它不仅仅是在说庐山,更是在隐喻人们在看待事物和人生时,往往由于自身的局限和所处的环境,无法全面、客观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这两句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引发了人们的深思。
133 语言风格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却又富有韵味。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原文、全诗简单意思翻译译文、注释及鉴赏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原文、全诗简单意思翻译译文、注释及鉴赏《题西林壁》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一首古诗,由宋代诗人苏轼所著。
以下精心整理了《题西林壁》古诗的原文、全诗简单意思翻译、词语注释及鉴赏,供大家参考学习。
【原文】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词语注释】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西林寺在庐山西麓。
2.题:书写,题写。
3.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这首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4.横看:从正面看。
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5.侧:侧面。
6.各不同:各不相同。
7.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8.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9.缘:因为;由于。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眉州人。
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现存诗3900余首。
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中秋》、《赤壁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记承天寺夜游》等。
【创作背景】苏轼于公元1084年(神宗元丰七年)五月间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
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鉴赏】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
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
古诗《题西林壁》诗意赏读
古诗《题西林壁》诗意赏读古诗《题西林壁》诗意赏读引言:《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题西林壁》诗意赏读及一些拓展阅读,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题西林壁苏轼【宋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诗意赏读《题西林壁》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
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
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
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
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
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
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
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
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近
高
低
欣赏了刚才几组庐山的图片,同 学们认为庐山怎样? 远近高低各不同 诗中哪句话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它的理解吗? 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揭示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道理。 2、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 为什么呢? 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 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 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