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月球秘密教案
小学科学《月球探秘》2024年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月球探秘》2024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如形状、大小、表面地形等。
(2)学生能够知道月球的运动规律,如月相变化、月球的公转和自转。
(3)学生能够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和成就。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尊重和追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月球的基本特征和运动规律。
(2)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和主要成就。
2、教学难点(1)月相变化的形成原因。
(2)理解月球的公转和自转对地球上观察到的现象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月球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让学生对月球有初步的了解。
2、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月球的特征和现象。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4、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科学原理。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月球的图片、视频、动画等。
2、实验器材,如月球模型、手电筒、篮球等。
3、学习资料,如月球探秘的科普书籍、杂志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张美丽的月球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出月球。
2、接着提问:“你们对月球了解多少呢?”让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月球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1、月球的基本特征(1)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月球的图片和相关数据,介绍月球的形状(近似球体)、大小(直径约为地球的四分之一)、表面地形(有山脉、平原、陨石坑等)。
(2)让学生观察月球表面的图片,找出不同的地形特征,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024年湘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4.4探索月球的秘密(教案)
提问3:猜想一下,月海会是什么景象? 提问4:想象一下,环形山是什么样的? 提问5:思考一下,环形山的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6:有了望远镜,就能了解月球的所有秘密了吗?你有 什么想法?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分析。
二、判断题 1.月球上寂静无声。( )
2.月球上四周边缘高耸突出的圆状物是“环形山”。( ) 3.月球表面没有尘土,只有岩石。( ) 4.登月舱降落在月球黑暗的一面。( ) 5.“嫦娥”二号完成了一系列月球表面高精度的摄像。( )
参考答案: 1.A 2.C 3.A 4.C 5.C 1.√ 2.√ 3.× 4.× 5.√
小结:人们一直不满足通过望远镜了解月球,梦想着登上月 球一探究竟。
2.“阿波罗”登月记 资料:1969 年 7 月 16 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 着3名宇航员,登上了月球。 提问1:从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到登上月球,人们用了多 长时间实现了梦想? 谈话:让我们一起变身宇航员登上“阿波罗”11号想象一下 登月的感受。 提问2:经过3天的旅程,宇宙飞船正在接近月球。只见前面 一个泛着银白色光芒的圆球越来越大,这就是月球。月球的光是 哪里来的?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3:登月舱落在了一个“月海”上。看来得准备救生艇 了,是吗? 全班交流、分析。 提问4:月球上没有空气,需要准备什么才能安全走出登月
课时
1
科学思维 运用阅读的方法,了解月球的情况。 运用资料整理的方法,了解人们探索月球的历程。 探究实践 1.通过阅读,了解月球的情况。 2.通过资料整理,知道人们探索月球的历程。 态度责任 1.乐于阅读,在阅读中获取知识。 2.善于查找资料,了解探索月球的秘密。 3.倾听不同的观点,与同学交换资料,共同探讨。 教学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重点 人们探索月球的历程。 教学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难点 人们探索月球的历程。 教学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教师:2.学生实验材料一套。
探秘月球之谜的教案设计
教案设计:探秘月球之谜一、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基本知识,掌握月球表面地形及重要地貌特征。
2.了解月球内部结构及其成因,掌握月球的形成过程。
3.探究月球上是否存在曾经的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了解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和后续的月球探访计划。
二、教学准备1.课堂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课件。
2.教学材料:月球地球物理实验室、视频资料、月球地图等。
三、教学过程1.课前热身引入现代航天科技的发展和应用,运用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展示人们对太空深入探究的渴望。
2.月球基本知识介绍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形式,讲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月球位置、大小、形状、基本参数等;同时介绍月球的环境情况,包括月球的温度、大气等。
3.月球表面地形和地貌特征通过展示月球地图、月球卫星图、月球的高地、平原、陨石坑、卫星山脉等特征,让学生了解月球表面地形和地貌特征的基本情况。
4.月球的成因和内部结构介绍月球的成因和形成过程,包括月球的起源及形成方式,月球的内部结构和成分等。
5.月球上是否存在实现生命的可能性?讲解人类探索需要宇宙环境的基本要素:水、碳、磷等。
通过介绍月球上的水、气体、矿物等重要基础物质的现状,让学生了解月球上是否存在曾经的生命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人类对探索生命的兴趣和进展情况。
6.人类登月的历史背景和后续计划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介绍美国人类首次登月的历史背景、过程和特点,同时讲解后续的国际月球探测计划。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运用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问题探究法:提出一些探索问题和思考,引导学生成为探究者和发现者。
3.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分组或一对一、三人合作学习,一起进行发现、讨论和总结成果。
五、教学评估1.学生思辨总结评估: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学生思考,开展小组讨论和发言,让学生能积极探究和总结所学内容。
2.任务性评估:教师提出实践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月球探险计划或创作月球探险作品,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和应用。
探索月球奥秘教案优质
探索月球奥秘教案优质一、前言月球在人类历史上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月球充满了好奇和敬畏之情。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逐渐开始了解月球的真实面貌,并尝试向月球探索。
随着探测技术和人员技能的增强,人类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实现了登月的壮举。
然而,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围绕月球。
本文将带您进入奥秘的月球世界,一起探寻其宝藏。
二、月球的成因及基本特征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与地球的相对距离约为38.4万千米,是太阳系中最大的卫星之一。
月球大约形成于45亿年前,具体过程是由于一个大小与火星相当的行星撞击了地球,撞击产生的大量物质聚结形成月球。
在接下来的数十亿年里,月球受到太阳和地球的引力作用,并与地球一起绕着太阳公转。
月球表面被大量的陨石撞击过,因此表面上有许多明显的撞击坑。
月球的表面坑洼不平,金属含量丰富,尤其是铁和铝的含量较高。
月球没有大气层和水,其气温变化范围极大,达到了-233℃至123℃。
月球上白天和黑夜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一个白天、一个黑夜各持续约两周。
三、月球的探索历程20世纪初,科学家就开始探讨月球的形成及归属问题。
20世纪60年代,美国宇航局通过阿波罗计划成功执行了载人登月任务,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进行了勘探和研究。
随后,苏联、欧洲、日本和中国等多国也相继执行了无人和有人的月球探测任务。
在人类首次登月任务期间,阿波罗13号遭遇了一次炸弹爆炸事故。
宇航员成功脱险,但任务被迫终止。
此后,美国陆续执行了阿波罗14至17号的登月任务,并在各次任务中收集了大量数据和样品。
四、月球的未解之谜1. 月球的构造月球内部结构和构造历史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我们通过对月球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月球的外部呈现出高地和低地两种不同的地形特征。
高地以灰色为主,表面呈现出较明显的凹凸不平的山脉和撞击坑。
而低地则主要是底部被玄武岩浸泡过的撞击坑,表面较为平坦。
月球的内部构造对于这种地貌特征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当前有两种主要的模型可以解释月球的内部结构。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4篇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4篇月球之谜教案篇一【课前准备】1.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内容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探索月球奥秘》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探索月球奥秘》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月球的基本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念,包括月球的定义、大小、距离等。
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名称来源和在我国古代的记载。
1.2 教学内容:月球的定义和大小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月球的名称来源和古代记载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月球的基本概念。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月球的名称来源和古代记载。
1.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月球的基本概念。
2. 讲解月球的定义和大小:介绍月球的基本特征,如地球的卫星、直径、质量等。
3. 讲解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介绍地月距离和月地距离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说明。
4. 讲解月球的名称来源和古代记载:介绍月球在古代的称呼,如“月”、“明月”等,并分享古代对月球的记载。
第二章:月球的结构和表面特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的结构,包括地壳、地幔、表面特征等。
让学生了解月球表面的主要特征,如撞击坑、山脉、平原等。
2.2 教学内容:月球的结构:地壳、地幔月球表面的主要特征:撞击坑、山脉、平原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月球的结构和表面特征。
采用图片展示法,展示月球表面的主要特征。
2.4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月球表面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月球的结构和表面特征。
2. 讲解月球的结构:介绍地壳、地幔的概念和特征。
3. 讲解月球表面的主要特征:介绍撞击坑、山脉、平原等特征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4. 展示月球表面的图片:通过图片展示月球表面的主要特征,加深学生对月球表面特征的理解。
第三章:月球的起源和演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月球的起源,包括月球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让学生了解月球的演化,包括月球表面特征的变化和月球内部结构的变化。
3.2 教学内容:月球的起源:形成原因和过程月球的演化:表面特征的变化、内部结构的变化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月球的起源和演化。
采用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月球起源和演化的相关问题。
幼儿园大班探索月球教案 幼儿园探索
月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探索能力3. 引导幼儿发展团队合作和动手能力二、教学内容1. 月球的基本概念2. 月球的表面特征3. 月球的形成原因4. 月球勘探和探测器三、教学过程1. 引入1.1 通过观看月球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自由的进行讨论2. 活动一:观察月球图片2.1 让幼儿分成小组观察月球的图片,借助放大镜等工具,让幼儿观察月球表面的特征2.2 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张月球图片进行描述,介绍月球的环境和特点3. 活动二:制作月球模型3.1 准备材料:纸板、彩纸、胶水、颜料3.2 指导幼儿根据月球的形状制作月球模型,让幼儿动手参与其中4. 活动三:月球勘探游戏4.1 将幼儿分成数个小组,每个小组代表一支勘探队4.2 设计勘探任务,将月球表面分成若干个区域,让小组以勘探队的形式进行探索,并收集月球表面的信息5. 活动四:讨论月球的形成原因5.1 引导幼儿讨论和思考,引导幼儿猜测月球的形成原因5.2 教师进行讲解,让幼儿了解月球可能产生的原因,并让幼儿参与讨论6. 活动五:观看月球探测器视频6.1 播放月球探测器的视频和资料,让幼儿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测情况6.2 引导幼儿讨论,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四、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月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探索能力。
在团队合作和动手能力上也得到了锻炼。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开拓他们的认知视野。
同时也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设计合适的活动和教学内容。
同时要注重引导幼儿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尽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月球教学内容的延伸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月球的表面特征和可能的生命痕迹。
探索月球奥秘教案
探索月球奥秘教案第一章:月球的基本介绍1.1 教学目标: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包括大小、距离、自转和公转等。
掌握月球表面的特征和地貌。
理解月球对地球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月球的基本概况:介绍月球的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自转和公转周期等。
月球表面特征:介绍月球表面的地貌,如撞击坑、山脉、平原等。
月球对地球的重要性:讲解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潮汐现象等。
1.3 教学活动:观看月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月球表面的特征。
进行月球地貌模型制作,让学生亲手触摸和观察月球的地貌。
进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第二章:月球的探索历程2.1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包括古代的观测和现代的月球探测。
掌握月球探测的重要事件和发现。
2.2 教学内容:古代月球观测:介绍古代文明对月球的观测和记录,如中国的嫦娥传说、西方的月亮女神等。
现代月球探测:介绍现代探测器的发射和探测成果,如阿波罗计划、嫦娥工程等。
2.3 教学活动:观看月球探测的纪录片,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进行月球探测器模型制作,让学生亲手制作并了解探测器的功能。
进行月球岩石样本观察,让学生近距离接触真实的月球岩石。
第三章:月球的资源与利用3.1 教学目标:了解月球的资源,包括岩石、矿物和水冰等。
掌握月球资源的利用方法和前景。
3.2 教学内容:月球资源:介绍月球上的岩石、矿物和水冰等资源分布和特点。
月球资源利用:介绍月球资源的提取和利用方法,如月球混凝土、月球氧气等。
月球资源前景:讲解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前景。
3.3 教学活动:进行月球资源模拟实验,让学生亲手体验提取和利用月球资源的过程。
进行月球基地模型制作,让学生设计并展示月球资源的利用方法。
进行月球资源利用的讨论和展示,让学生分享对月球资源利用的想法和创意。
第四章:月球殖民与探索的未来4.1 教学目标:了解月球殖民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月球探索的未来发展方向。
探索月球奥秘教学设计[五篇范例]
探索月球奥秘教学设计[五篇范例]第一篇:探索月球奥秘教学设计《探索月球奥秘体验月亮文化》教学设计刘桥中心学校李艳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初步了解月球的科学知识和人类登月史,体验月亮文化;训练搜集和处理有关信息的能力,提高自身语文素养。
2.过程方法目标:重视考察学生的活动过程及获得资料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会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资源简单获取资料并分类整理的方法。
2、在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资料并互相交流,资源共享。
包括搜集有关月球科学知识及人类探月登月历史资料、搜集有关月亮的古代诗词、搜集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风民俗、搜集与月亮有关的经典乐曲。
2.教师在学生搜集资料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及课件制作。
活动汇报安排:一课时活动课设计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展示嫦娥奔月图片)嫦娥奔月的传说寄托了人类数千年的飞天梦,人们期待着能象嫦娥一样奔向月宫,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现在人类的飞天梦已经实现,最早揭开月球的神秘面纱的大家知道是谁吗?(生答:…….)(展示人类登月图片)即使到今天月球对我们来说仍然有无穷的魅力,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索月球奥秘,体验月亮文化!(课件展示课题)。
二.活动展示:(一)月球知识宫1、以知识竞赛的形式展示成果,内容包括月球科学知识及人类探月登月知识;2、活动结束请小组成员谈谈感受。
(二)赏月抒怀厅1、讲讲故事学生讲讲与月亮有关的故事。
2.吟诗诵月(1)诗句接龙;(2)经典诗词欣赏;(3)师生共赏配乐朗诵《水调歌头》。
3.歌曲欣赏欣赏歌曲〈〈弯弯的月亮〉〉,并体会歌词所反映的情感。
学生放歌,展现风采。
4谈谈活动的感受(三)抒写心中的月亮学生抒写心中最美的月亮,可以写几个优美的句子或是一首小诗一段话等等。
三.畅想未来公元2018年的一天,我乘坐我国自行设计的嫦娥六号登月飞船到达月球……第二篇:探索月球奥秘探索月球奥秘月球的诞生月球最初是如何形成的呢?在科学界这是一个大有争议的问题,目前大致有三种理论。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月球之谜探查长春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月球之谜探查长春版月球之谜探查是一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月球,探讨其中的未解之谜。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份关于月球之谜探查的教案,以帮助您详细了解如何开展这个活动。
【教案名称】月球之谜探查长春版【教案目标】1. 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和结构。
2. 探索月球的成因,挑战月球特殊性的解释。
3. 进行有关月球的实践活动,增加对月球认知的深度。
【教案步骤】第一步:观察月球1. 利用半球体模型或球体模型,模拟月亮的形状。
2. 让学生观察不同时间段的月亮,记录月亮现象的变化,如圆盘大小、明亮程度等。
3. 引导学生思考月亮的形成原理,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第二步:探讨月亮的成因1. 通过图片和资料,向学生介绍几种关于月亮成因的理论,如“受地球引力俘获”和“原地球物质抛出”等。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选择一个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每个小组需要提供理论的依据和证据,以及反驳其他理论的观点。
3.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进行简要的理论展示,让全班同学对各个理论进行评价和讨论。
第三步:实践活动1.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月球探测器模型。
2. 学生设计一个探测器模型,在教室或操场上模拟月球表面的环境。
3. 学生利用探测器模型进行月球表面的探测,收集月球表面的土壤样本(使用沙土代替)。
4. 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记录和分析所采集到的月球土壤样本,比较其与地球土壤的差异。
第四步:研究月球的谜题1. 调查月球上的天体现象,如陨石坑、月溪等。
2. 学生分组研究一个特定的月球谜题,如月球的气候、月球上的水资源等。
每个小组需要收集关于该谜题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简要的研究报告。
3. 小组展示:学生进行小组展示,让全班同学了解各个月球谜题的研究成果,并就其可行性、科学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和讨论。
第五步:总结与讨论1. 回顾本次活动,让学生总结月球之谜探查的整个学习过程,并展示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感悟。
2. 引导学生讨论月球之谜探查活动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他们对月球的认知有何影响。
《探索月球奥秘》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探索月球奥秘》教学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如月球的大小、形态、表面特征等;(2)掌握月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3)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和月球探测技术的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月球图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2)运用比较法,分析月球与地球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月球探测技术的进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天文科技的兴趣,培养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思想品质;(3)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关注国家科技发展。
二、教学内容1. 月球的基本概况(1)月球的大小和形态;(2)月球的表面特征;(3)月球的自转和公转。
2. 月球的形成和演化(1)月球的起源;(2)月球的演化过程;(3)月球的地貌形成。
3.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1)古代人们对月球的探索;(2)现代月球探测技术的发展;(3)我国月球探测成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月球的基本概况;(2)月球的形成和演化;(3)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2. 教学难点:(1)月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2)月球探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月球的基本概况、形成和演化过程;2. 观察法:观察月球图像,分析月球的形态和特征;3. 比较法:比较月球与地球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4. 小组合作:研究月球探测技术的进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5. 案例分析:介绍我国月球探测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月球图像、视频资料、教材、课件等;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3. 教学环境:教室。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月球图像,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月球的基本概况,如大小、形态、表面特征等。
3. 深入探讨:讲解月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月球的地貌形成。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7篇)
月球之谜教案(优秀7篇)月球之谜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2.为学生印发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
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
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提出自读要求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组内交流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全班交流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a.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b.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探索月球的秘密科学教案四年级
探索月球的秘密科学教案四年级教案标题:探索月球的秘密科学教案(四年级)教案目标:1. 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和表面地貌。
2. 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史。
3. 学习使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索精神。
教学资源:1. 讲义:包括月球的基本知识和探索历史。
2. 图片和视频:展示月球的特征和探索任务。
3. 实验材料:如模拟月球表面的沙土、石块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通过展示一张月球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月球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月球有哪些特征吗?我们如何了解月球的秘密呢?”知识传授:3. 提供讲义,向学生介绍月球的基本特征,如表面颜色、月海、陨石坑等。
4. 讲解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史,包括阿波罗登月计划等重要任务。
实验探索:5.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份实验材料。
6. 每个小组根据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月球的表面特征,例如使用沙土和石块创建月球表面模型。
7. 学生进行实验并观察,记录他们观察到的月球表面特征。
讨论与总结:8. 学生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并与全班进行讨论。
讨论月球表面特征的共同点和差异。
9.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月球上有这些特征?这对我们了解宇宙有什么帮助?”拓展活动:10.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研究和阅读,了解更多关于月球的知识。
11. 学生可以自愿参加一个小组项目,通过制作海报或展示来展示他们对月球的研究成果。
评估方式:12.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13. 评估学生的实验记录和展示,看是否能正确描述月球的表面特征和他们的观察结果。
教学延伸:14. 教师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科学家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月球的了解。
15. 学校图书馆可以提供相关的图书和资源,供学生进一步研究。
希望以上教案能为您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们在探索月球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教案教学设计1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月球的基本科学知识,包括月球的形成和结构、月球表面特征、月球的运动等。
2.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月球的形成和结构2.月球表面特征3.月球的运动4.探索月球的意义三、教学活动设计1.热身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历史上的“登月计划”,以及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和科普视频,向学生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月球的形成和结构、月球表面特征、月球的运动等,同时附上生动的图片和文字描述,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月球。
3.实验探究让学生自行分组,进行小组实验,设计并制作可以在夜晚光照下自我发光的月球模型,并在黑暗的实验室内进行观察。
学生可以从中探究月球表面的特征,如月海、高地、撞击坑等。
4.合作探索学生自行组成团队,进行月球探索活动。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探索任务,如在模拟月面上标出月海和高地的位置,用望远镜观测月球表面等。
在探索中,鼓励学生合作思考,分享信息,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5.总结反思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复盘,让学生陈述自己的发现和收获。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分析月球探索的意义和价值,启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思考。
四、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1.小组实验报告评估学生撰写小组实验报告,评估报告的质量,看学生是否能对实验过程进行准确描述,掌握了月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2.团队探索任务评估教师观察团队探索过程中的合作情况,评估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课堂表现评估评估学生在课堂中的提问和参与情况,看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参与探索活动通过本次月球探索主题活动,学生在体验中深化了对月球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探索月球的秘密教案
探索月球的秘密教案教学目标知识:1、了解从古至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2、认识月球的一般情况。
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热爱宇宙、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月球的一般情况。
教学难点:1、月球的昼夜温差与月球的引力。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准备:有关从古至今人类探索月球和月球一般情况的投影、视频。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谈话:同学们,你知道有关月亮的传说的吗?(请同学们讲故事,如学生没有讲好,教师可补充“嫦娥奔月”的故事)2、讲述:有关月亮的传说还有许多,但是,这些都是神话故事。
月球上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人类是怎样探索月球的秘密的?我们这节课来学习。
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1、了解从古至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讲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月球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早在1610年,意大利的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以后的天文学家们,不断用更大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对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有了更多的了解。
设问:同学们,怎样才能看到月球的全貌呢?(学生回答)讲述:>1959年,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进行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从那以后,人们越来越想登上月球。
终于在10年之后,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实地进行了考察。
(边讲解边演示投影片)下载2、指导学生认识月球的一般情况(1)问:你们知道有哪些关于月球的知识?谁能回答下面这些问题:(投影演示)下载①月球距离地球多远?②月球有多大?③月球上有什么?人能在月球上生活吗?④月球有引力吗?大小怎样?(2)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
(3)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
(4)教师小结,对于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师应作一些对比,帮助学生理解。
①月球距地球约38.4万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
月球之谜探查(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 长春版
月球之谜探查(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长春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描述月球的基本特征,如月球表面结构、月相变化等;能够简述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及重要成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宇宙探索的好奇心和热情,增强学生爱护地球、探索宇宙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月球的起源、结构、月相变化等。
2.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包括历史探索活动、重要探月任务及成果。
3. 月球的未来探索:探讨未来月球探索的可能性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月球的基本特征和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
2. 难点:月球的形成理论和对未来探索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月球模型、多媒体教学设备、月球探索相关视频资料。
2. 学具:学生自带笔记本、彩笔,用于记录和绘制月球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月球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主题。
2. 新授:详细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结合模型和图片进行讲解。
3. 探索活动:分组讨论人类对月球的探索历程,每组分享一个重要任务或事件。
4. 实验操作: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让学生直观理解月相的形成。
5. 讨论未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讨论未来月球探索的可能性和自己的梦想。
六、板书设计- 月球的基本知识- 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月球的未来探索七、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学生绘制一幅关于月球的图画,并附上简要说明。
2. 小组作业:每组制作一份关于月球探索历程的简报,包括重要事件和人物。
八、课后反思- 教师需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中,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 评估学生参与度和兴趣,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 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教具和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月球,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对宇宙的兴趣。
湘科版科学六上《探索月球的秘密》教学设计+反思
湘科版科学六上《探索月球的秘密》教学设计+反思一. 教材分析《探索月球的秘密》是湘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篇课文,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月球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月球的结构、月球的形成和月球对地球的影响等。
课文内容较为浅显易懂,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地球和宇宙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一些基本的天文知识也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月球的了解相对较为有限,对月球的内部结构、形成过程等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月球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结构、月球的形成和月球对地球的影响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月球的基本知识。
2.难点:月球的形成过程和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用于课堂展示。
2.准备月球的模型或图片,用于讲解和演示。
3.准备一些关于月球的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月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结构、月球的形成和月球对地球的影响等。
3.操练(10分钟)提出一些关于月球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如月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月球是如何形成的?月球对地球有什么影响?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讨论并回答上述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探索月球的秘密教学设计
《探索月球的秘密》教学设计(总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探索月球的秘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从资料中能获取关于月球表面的有关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能促进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2.乐于探究月球的秘密,保持与发展想要探究月球奥秘的欲望。
科学知识1.知道人类探索月球秘密的有关历程。
2.知道关于月球表面的一些基本常识。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将“嫦蛾奔月”的故事制成课件、有关“阿波罗”登月的图像资料等。
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月球的资料。
一.教学导入1.播放“嫦蛾奔月”的故事。
2.讲述:乐器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星球,它是地球的卫星。
从古至今,人们一直对它充满探索。
3.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里关于伽俐略观察月球的故事。
了解“月海”。
二.阅读“阿波罗”登月记1.出示:月球表面的图片。
2.提问:月海会是怎样的景象呢?3.学生猜想。
4.呈现资料,验证猜想。
要求:资料呈现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地读图,不仅仅是看,更要想,从图片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如:宇航员是在月球的白天登上月球的,图片中月面是明亮的,但天空却是漆黑的,这说明月球的环境是怎样的又如:宇航员能在月面留下特别清晰的足印,说明月面表层的土壤是怎样的5.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提供的资料,完善对月球表面的认识,解答在阅读图片时所产生的问题。
明白:宇航员是在月球的白天登上月球的,图片中月面是明亮的,但天空却是漆黑的,这说明月球的环境是怎样的?——月球上没有空气。
宇航员能在月面留下特别清晰的足印,说明月面表层的土壤是怎样的?——月面上覆盖一层多孔的火山灰性质的土壤。
……6.通过阅读指南车信箱的资料,思考:让你选择登月地点,你将怎样选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设计简单实验验证关于环形山形成的猜想。
2.能根据有关知识进行推断并自主解决关于月球表面情况的问题。
探索月球的秘密教案及反思
4.4《探索月球的秘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知道月球表面有环形山、岩石,有比较低洼的平原叫月海等。
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揭示的月球秘密会越来越多。
科学探究能通过科学阅读,搜集相关探月信息,处理信息,获得关于月球表面概况的知识。
科学态度、STSE对探索月球的秘密有兴趣,愿意讨论分享。
由衷赞叹人类探索月球的成果,具有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教学重点】知道⼈类探索⼈球秘密的有关历程。
【教学难点】知道⼈球表⼈的⼈些基本常识。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搜集人类探索月球秘密的相关资料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观祭了月亮,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二、导入新课:在月球上存在着多少秘密呢?让我们学习探索月球的秘密。
三、怎样在地球上探月想想我们在地球上怎样才能更清楚地看清月亮有相貌?1、在地球上可以供借助什么工具来观察?2、你知道月海和环形山吗?3、学生阅读教材 48 页指南信箱。
4、交流发现。
四、“阿波罗”登月1、“阿波罗”是哪个国家的?登月时间是什么时候?2、“阿波罗“发现了月球的哪些信息?3、学生可以阅读教材“阿波罗”登月记。
4、交流发现。
五、中国探月工程进展1、“嫦娥工程”分哪几阶段?目标是什么?2、我国探月工程中有哪些收获?3、学生可以阅读教材“阿波罗”登月记,搜集“嫦娥工程”资料。
4、交流发现。
六、课堂小结人类从地球观察月球,到登上月球,到建立月球基地,无不说明科技的进步,从肉眼观察,到望远镜头观察,到载人宇宙飞船,再到月球车等,科技的进步使人类的视野也更开阔。
七、拓展延伸探究环形山是如何形成的。
板书:探索月球的秘密“阿波罗”登月:1969.7.16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工程”:绕、落、回【作业设计】一、填空题1.月海其实是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
2.“嫦娥工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的(),第二阶段的载人登月以及第三阶段的()。
3.“ ()”在 2021年1月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探索月球奥秘》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探索月球奥秘》教学设计教学教案第一章:月球的基本知识1.1 教学目标: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念、位置、大小和形态。
1.2 教学内容:月球的定义、月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月球的大小和形态。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图片展示、学生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活动:1.4.1 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向学生介绍月球的基本概念。
1.4.2 学生观看图片,了解月球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1.4.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月球的认识和疑问。
1.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月球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月球的形成与演化2.1 教学目标:了解月球的形成过程和演化历程。
2.2 教学内容:月球的形成理论、月球的演化过程。
2.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视频播放、学生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活动:2.4.1 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向学生介绍月球的形成理论。
2.4.2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月球的演化过程。
2.4.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月球形成与演化的认识和疑问。
2.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月球形成与演化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月球的表面特征3.1 教学目标:了解月球的表面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2 教学内容:月球的表面地形、月球表面的岩石和矿物。
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图片展示、学生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活动:3.4.1 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向学生介绍月球的表面地形。
3.4.2 学生观看图片,了解月球表面的岩石和矿物。
3.4.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月球表面特征的认识和疑问。
3.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月球表面特征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月球的探测与研究4.1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对月球的探测历程和研究成果。
4.2 教学内容:月球探测的历史、月球探测器的任务和发现。
4.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视频播放、学生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4.4 教学活动:4.4.1 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向学生介绍月球探测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课的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一)注重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培养
1. 了解月球的基本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激起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2.掌握收集和处理有关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考察
1 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而不是结果
2 掌握获得资料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3.据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提高语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科学兴趣和探索奥秘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
1. 学会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获取资料的方法。
2 学会搜集整理归纳有关“月球”的知识,懂得整合相关学科知识,达到“温故知新”、“融会贯通”的复习目的
3 活动的侧重点应该是探索月球的人文内涵。
三.活动难点
1. 培养科学的宇宙观,明白“天人合一”及“太阳、地球与月球和平共处协调发展”的道理。
2. 收集材料有困难的,可以组织学生重点阅读课本附带的资料
四活动过程设计
教学方法补充或教学资料补充
1.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及有关信息
2. 教学资料夹教研活动记录
探索月球奥秘知识竞赛
第一轮必答题
比赛规则:
①两队同学代表分别先抽取五个问题,赛台选手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
②答对一题得10分,答不完整或答错不扣分,再由场下同学回答。
③
答题时间30秒。
题目:
①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 0秒)
②哪个国家的哪个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美国、阿姆斯特朗)
③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月球被俘获说、地月同源说、地球分裂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④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土壤、岩石、硬金属、放射性物质、磁场等)
⑤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用巨大的反光镜反射太阳光到地球背光面)
⑥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38万多公里)⑦月海是海吗?(不是,是平原) ⑧最大的月海叫什么?(风暴洋)⑨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月球大) ⑩月球的半径是多少?(1738公里)
第二轮抢答题
比赛规则:
①主持人读完题,说“开始”时,第一时间举手者有优先解答权。
②第一发言人答不对或不完整的,小组其他人可适当补充,不得超时。
③限时一分钟,答对一题加10分。
④答错扣10分,题目作为观众题。
题目:
1.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那么轻?(因为月球引力小)
2.月球为什么会有圆缺变化?(是由于日、地、月三者的运行造成的自然现象)
3.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上的什么建筑?(万里长城)
4.月球是行星吗?(不是,它是地球的卫星)
5.“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___________”请对出下联。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6.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五号”载着谁成功飞向太空,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活动。
(杨利伟)
7.民间所说的“天狗吃月”指的是什么自然现象?(月食)
8.一人在白天同时看到了月亮和太阳,这可能吗?(可能)
9.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和地球差不多,所以人类可以到月球上去建立月球村。
这个说法对吗?(不对)10.月球上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陨石坑) 第三轮小组合作竟答题
比赛规则:
在规定的时间内答题。
②本队队员相互合作,完成规定的任务。
③答对或基本答对加10分,答错不扣分。
题目:
1.在2分钟内写出与月亮有关的别号或雅称,写多少算多少,每个10分。
(玉兔、夜光、素娥、冰轮、玉轮、玉蟾、桂魄、蟾蜍、顾兔、婵娟、玉弓、玉桂、玉盘、玉钩、玉镜、冰镜、广寒宫、嫦娥、玉羊等)
2.在2分钟内看谁说出的带月的四字词语多,写多少算多少,每个10分。
(月黑风高、月色朦胧、月光皎洁、年年月月、风花雪月、一弯新月、皓月当空、月如银盘、明月如镜、望月思乡、月下独酌、月下老人、新月如钩、月中带影、嫦娥奔月、日月如梭等)
第四轮风险题
比赛规则:
1.每组选手选择一道不同分值的题目。
2.在2分钟内完成。
3.答对加上相同的分数,答错扣去相同分数。
题目:
1.10分的风险题:至少唱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歌。
2.20分的风险题:(1)背一首关于月亮的诗。
(2)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
3.30分的风险题:
第一组题(1)请猜谜语:明月当空——人尽仰(谜底“昂”)(2)请对歇后语:“猴子捞月亮”对什么?(白欢喜一场)
第二组题(1)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请说说为什么说月亮是“嫦娥”。
(2)请猜谜语:“中秋菊盛开”,打一成语。
(花好月圆)
第五轮:积累题
比赛规则:
1.由主持人说出一句带“月”的诗词句子,之后由各组派一位代表回忆片刻后立即背出,要求把诗词题目及作者也背出来.
2.背对的所在组加10分
3.背错的所在组不扣分.
示例
1.秦时明月汉时关
2.月落乌啼霜满天
3.明月何时照我还
4.月中霜里斗婵娟
5.更深月色半人家
6.月子弯弯照九州
7.掬水月在手
8.从今若许闲乘月
9.暗香浮动月黄昏10.月上柳梢头11.春花秋月何时了12.明月楼高休独倚13.八千里路云和月14.有日月朝暮悬15.明月几时有16.床前明月光
17.我寄愁心与明月18.烟笼寒水月笼沙19.夜吟应觉月光寒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我是一个月球人”语言表述示例
我驾飞船上月球
“轰——”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慕容”号火箭载着“语歆”号宇宙飞船,直窜向太空。
随着隆隆声,依稀可见的地面越来越渺小,我——21世纪首位女航天员,身负人类的使命,驾着飞船与其他三名宇航员一起告别了地球,飞向迷茫的太空。
飞船平稳地行驶着,我们更是兴奋不已,熟练地操作着各种仪器,获得了大量的图片、数据资料等,并通过卫星传向地面指挥中心。
渐渐的,我们的心情平静了下来,肚子也有些饿了,拿出特制的食物袋,好不容易吃进了点东西。
又开始了工作,“目标已明确,可安全着落。
”报告器发出提示。
慢慢的,登月舱平稳地停在了月球上,我和其他三名宇航员陆续下了舱,来到月球上,走了几步。
呵,感觉就是不一样哦。
突然,我发现月球上有一个大洞,向里面望了望还挺宽敞的,于是,我便和其中两名宇航员沿着“地道”滑了下去,像玩滑梯似的。
“咚”,我们三个一屁股坐在了一棵大大的蘑菇上,好大的蘑菇啊,还是五彩的,可真漂亮。
足足有一张课桌那么大,摸上去软软的。
“有人来了!”我们三个迅速躲在大蘑菇后面,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并变成了“外星人”的模样,同样也拍下了周围的一切。
我们急忙指向刚才看到的“外星人”,他伸出手来,我们也伸出手握了握。
接着,他(她)又咪咪吗吗的说了些我们听不懂的话,并从“口袋”里摸出了一盒跟巧克力差不多的东西,我们三个吃了下去,顿觉肚子难受,没想到我们“现了原形”,正想者怎么对付,没想到他竟然拉着我们向前跑起来,那家伙劲还挺大,我们怎么挣扎都跑不了。
上帝保佑!我们终于在一所大屋子前停了下来,硬是把我们三个给拖了进去,屋子里还有一个领导似的外星人,他们嘀咕了一阵。
那个领导似的外
星人竟然说起了中国话!于是,我便把我们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他也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国度,还和我们和了影呢!
最后,我们要走了。
外星的公民们不但热情地与我们告别,还送了我们好多好多他们那里的“特产”,这次的外星之旅真棒!
“弹性化”教案
老师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声音,欣赏学生的调查发现,把准备的材料,找到一个结合点,使之不露疲迹地纳入到预设的轨道中来,引发全体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备用材料
“神七”六大突破
对于“神七”,国际社会本来就有诸多的期待。
网民和行家纷纷在美国宇航局和欧洲宇航局的官网论坛、美国太空网站和美国《宇航日报》等电子媒介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综合他们的看法,中国“神七”6个方面的突破很值得关注。
突破一:3名宇航员组成飞行组升空
3名宇航员上太空,说明“神七”在内部空间和舒适程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提升。
突破二:新航天服技术“堪比美国”
中国媒体曾于2007年6月报道称,300平方米的太空服材料已经生产完毕。
这种新材料能够防火与抗辐射。
制造出来的新航天服不但能适合太空行走,还非常舒服。
突破三:释放小伴星
美国媒体称,“神七”上的宇航员将释放小型监视卫星,也就是“伴星”。
“伴星”上的立体相机可以提供飞船和宇航员太空行走的即时画面。
不过,欧洲军事宇航界人士则不无担忧地说,这一技术意味着中国飞船将具有“太空猎星”的能力。
因为既然中国宇航员有能力释放卫星,当然同样有能力“掳走”他国的卫星。
突破四:出舱行走挑战非同小可
“神五”主要是考验飞船,“神六”两名航天员主要是参与飞船的在轨飞行工作,而“神七”航天员将承担之前中国尚无人尝试过的出舱行走。
这是奠定中国空间站技术基础的重要一步。
美国宇航界认为,中国首次太空行走时间应该不长于1个小时。
突破五:飞船水中实验让外界好奇
媒体公开了飞船在装满水的池中训练的照片后,外界纷纷猜测这到底有何用途。
突破六:运载火箭新性能惊人
长征二号F火箭与发射“神六”的火箭相比,这枚火箭共有36项技术改进,进一步提高了可靠性和安全性。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