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和施工等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技术规程

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技术规程

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预制构件是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构件,它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施工快、成本低等优点。

为了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安装质量,保证建筑物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制定本技术规程。

二、材料准备1.混凝土预制构件: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验收。

2.起重设备:应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起重设备,进行检查验收。

起重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运行平稳,操作人员应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3.吊装工具:吊装工具应符合相关标准,选用合适的吊装工具,进行检查验收。

4.固定件:固定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三、现场准备1.现场平整:在安装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场地上,应进行地面的清理和平整,确保场地平整、干燥、无杂物。

2.现场测量:在安装前,应进行现场测量,确定构件的安装位置和高度,并进行标记。

3.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四、安装步骤1.吊装:将吊装工具固定在混凝土预制构件上,进行吊装。

吊装时,应注意吊装工具的位置,保证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平衡和稳定。

2.定位:将混凝土预制构件按照设计要求精确定位,保证构件的准确安装位置。

3.连接:将混凝土预制构件与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进行连接。

连接时,应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连接件,保证连接牢固、可靠。

4.固定:在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固定,保证构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五、注意事项1.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干燥,不得有杂物、积水等影响施工的因素。

2.施工人员应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鞋、安全帽等。

3.吊装过程中,应保证吊装工具的牢固,避免因吊装工具松动而引起事故。

4.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安装过程中,应保持平衡和稳定,避免构件倾斜、侧翻等情况发生。

5.连接件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时应注意连接件的数量、型号和安装位置。

6.固定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时应注意固定件的数量、型号和安装位置。

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工艺规范

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工艺规范

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工艺规范一、前言混凝土预制构件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构件类型,它具有较高的生产制造效率、准确度和质量稳定性。

然而,混凝土预制构件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构件表面质量不佳、连接处缝隙过大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能,必须按照相应的施工工艺规范进行施工。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1. 施工图纸审核在施工前,必须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施工图纸进行审核,确保图纸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审核内容包括构件尺寸、配筋、施工工艺等方面。

2. 材料准备在施工前,必须对所需材料进行准备,包括混凝土、钢筋、连接件、脱模剂等。

材料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同时要保证材料质量的稳定性。

3. 设备准备在施工前,必须对所需设备进行准备,包括搅拌机、模具、脱模机、起重机等。

设备的选择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同时要保证设备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三、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工艺规范1.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构件的使用要求确定。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考虑到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抗渗性、抗裂性等因素。

同时,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 钢筋加工和安装钢筋应根据构件的配筋图进行加工和安装。

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应保证钢筋的准确度和位置精度。

同时,应注意钢筋之间的间距、重叠长度等要求。

在安装完钢筋后,应进行检查和验收。

3. 模具制造和安装模具应根据施工图纸要求制造,并进行试模。

在安装模具时,应保证模具的准确度和位置精度。

同时,应注意模具的表面平整度和光洁度。

4. 混凝土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在模具内涂抹脱模剂。

在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充实度。

同时,在浇筑过程中应适时进行振捣,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

5. 构件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

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环境温度等因素确定。

同时,在养护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模具内湿度,以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而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技术规程

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是建筑施工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施工简便、质量可控、工期短、节能环保等优点。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制作、检验和使用,确保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安全。

二、材料选择1.水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175-2007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其他符合技术标准的水泥品种。

2.骨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14684-2011的骨料或其他符合技术标准的骨料品种。

3.粉煤灰: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T1596-2017的粉煤灰或其他符合技术标准的粉煤灰品种。

4.掺合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8076-2017的掺合料或其他符合技术标准的掺合料品种。

5.钢筋: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1499.2-2018的钢筋或其他符合技术标准的钢筋品种。

6.混凝土添加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50119-2013的混凝土添加剂或其他符合技术标准的混凝土添加剂品种。

三、预制构件制作1.模具制作:(1)模具应坚固、平整、无变形、无裂缝、无积水。

(2)模具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能够承受砼的自重和振动。

(3)模具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的凹凸不平和扭曲变形。

(4)模具应有良好的密封性,以防止浆料漏出,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2.混凝土搅拌:(1)应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搅拌,严格控制水灰比。

(2)混凝土的浇注应采用振动法,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3)浇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浆体流动性,防止浆体流失。

(4)混凝土的浇注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顺序合理、连续性好,以避免出现冷缝、连续性差等质量问题。

3.养护:(1)混凝土浇注后,应及时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早期干裂、开裂等问题。

(2)养护期间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控制养护温度,避免混凝土温度过高或过低。

(3)养护期间应严格控制预制构件的移动和碰撞,以避免对混凝土的损伤。

四、预制构件检验1.尺寸检验: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尺寸检验,以检查预制构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混凝土预制构件设计规范

混凝土预制构件设计规范

混凝土预制构件设计规范一、前言混凝土预制构件是现代建筑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具有质量稳定、工期短、施工方便等优点。

为了保证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设计规范。

二、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设计应保证其在使用期间的安全性,防止发生倒塌、破坏等事故。

2.经济性原则: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设计应考虑到成本和效益的平衡,使得设计方案既能满足建筑要求,又能降低建筑成本。

3.美观性原则: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设计应考虑到其外观美观性,使得其能够与周围环境和谐协调。

三、材料选用1.混凝土:混凝土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配制,保证其强度、抗裂性和耐2.钢筋:钢筋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用,保证其强度和抗腐蚀性。

3.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用,保证其强度和抗腐蚀性。

4.预应力钢束:预应力钢束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选用,保证其强度和抗腐蚀性。

5.预制件用沙:预制件用沙应选用质量良好、无污染的天然沙。

6.预制件用石子:预制件用石子应选用质量良好、无污染的天然石子。

四、设计要求1.构件尺寸: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尺寸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定,尺寸偏差应符合国家标准。

2.构件强度: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预制构件的预应力应按照设计要求确定。

3.构件质量: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应进行质量检测4.构件防水:混凝土预制构件应考虑到其防水性能,应选用防水材料进行处理。

5.构件防火:混凝土预制构件应考虑到其防火性能,应选用防火材料进行处理。

6.构件隔声:混凝土预制构件应考虑到其隔声性能,应选用隔声材料进行处理。

7.构件保温:混凝土预制构件应考虑到其保温性能,应选用保温材料进行处理。

8.构件外观:混凝土预制构件应考虑到其外观美观性,应进行表面处理,如涂漆、贴面等。

五、设计流程1.确定设计要求:根据建筑要求确定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尺寸、强度、质量等要求。

2.制定设计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制定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设计方案,包括构件形状、材料选用、施工工艺等。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1)混凝土浇筑要求①浇筑混凝土时为避免发生离析现象,混凝土自高处倾落的自由高度(称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2m,自由下落高度较大时,应使用溜槽或串筒,以防止混凝土产生离析。

溜槽一般用木板制作,表面包铁皮,使用时其水平倾角不宜超过30°。

串筒用薄钢板制成,每节筒长700mm 左右,用钩环连接,筒内设有缓冲挡板。

②为了使混凝土能够振捣密实,浇筑时应分层浇筑、振捣,并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并振捣完毕。

如果在下层混凝土已经初凝以后,再浇筑上面一层混凝土,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下层混凝土由于受振动,已凝结的混凝土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③竖向结构(墙、柱等)浇筑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50~lOO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

浇筑墙体洞口时,要使洞口两侧混凝土高度大体一致。

振捣时,振动棒应距洞边300mm以上,并从两侧同时振捣,以防止洞口变形。

大洞口下部模板应开口并补充振捣。

浇筑时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当浇筑高度超过3m 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振动串筒下落。

④在一般情况下,梁和板的混凝土应同时浇筑。

较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于lm)、拱和类似的结构,可单独浇筑。

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梁和板。

⑤由于技术上或组织上的原因,混凝土不能连续浇筑完毕。

如中间间歇时间超过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应留置施工缝。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应留垂直缝。

柱宜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截面梁,留置在板底面以上20~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板,留置在乎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的范围内。

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制构件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制构件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制构件技术规范一、引言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制构件技术规范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使用预制构件时所需要遵守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标准。

预制构件技术规范的制定,旨在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速度和质量。

二、预制构件的种类及应用1. 预制板预制板是指在生产厂家内部预制成型的板材,然后运输到工地上进行拼装。

预制板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地面、墙面和天花板等建筑结构中。

预制板的优点是加工精度高、施工效率高、质量稳定、规格多样化等。

2. 预制梁预制梁是指在生产厂家内部预制成型的梁材,然后运输到工地上进行拼装。

预制梁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桥梁、大型厂房和高层建筑等结构中。

预制梁的优点是加工精度高、施工效率高、质量稳定、规格多样化等。

3. 预制柱预制柱是指在生产厂家内部预制成型的柱子,然后运输到工地上进行拼装。

预制柱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大型建筑结构中。

预制柱的优点是加工精度高、施工效率高、质量稳定、规格多样化等。

三、预制构件技术规范的制定1. 材料的选择预制构件的材料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应该经过检测合格。

预制构件材料的主要要求是力学性能、耐久性、稳定性等。

2. 尺寸精度预制构件的尺寸精度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

尺寸精度的要求对于预制构件的组装和施工具有重要的影响。

3. 加固措施为了保证预制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应该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加固措施可以采用加筋、加粗等方式进行。

4. 焊接技术预制构件的焊接技术应该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且应该经过检测合格。

焊接技术的要求对于预制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5. 防水措施为了保证预制构件的防水性能,应该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

防水措施可以采用防水涂料、防水剂等方式进行。

四、预制构件技术规范的应用实例1. 地下室结构中的预制板应用在地下室结构中,预制板可以用于地面和墙面的施工。

混凝土预制梁(板)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预制梁(板)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7.2.1混凝土预制梁(板)(模板与支架、钢筋、混凝土)制作、安装施工工艺标准1 总则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承接的城市桥梁工程中混凝土预制梁(板)制作、安装的施工及验收。

1.2 参考标准及规范本标准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JJ2-2008、《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GJJ99-2003、J281-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及《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等的要求进行编制。

在工程施工时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标准(规范)的相应规定。

2 术语2.0.1混凝土预制梁(板)指桥梁上部结构梁(板)在专门场地进行钢筋混凝土的预制施工,然后运至桥位进行安装的结构。

3 基本规定3.0.1 预制梁(板)所用的水泥、砂、石、水、外掺剂的质量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并按规定的配合比施工。

3.0.2 预制梁(板)不得出现露筋和空洞现象。

3.0.3 预制梁(板)采用胶囊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胶囊上浮。

3.0.4 预制梁(板)在吊出预制底座时,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梁(板)在安装时,支承结构(墩台、盖梁、垫石)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0.5 预制梁(板)安装前,墩台支座垫板必须牢固。

3.0.6 预制梁(板)就位后,梁两端支座应对位,梁(板)底与支座以及支座底与垫石顶必须密贴,否则应重新安装。

3.0.7 两梁(板)之间接缝填充材料的规格和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0.8 雨期应避免在雨中进行预制混凝土浇筑。

4 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4.1.1 认真审核设计图纸,编制专项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并报业主及监理审扣4.1.2 进行钢筋的取样试验、钢筋放样及配料单编制工作。

4.1.3 对模板进行进场验收。

4.1.4对混凝土各种原材料进行取样试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

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技术研究一、前言混凝土预制构件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建筑材料,具有施工方便、质量可靠、节约时间和劳动力等优点,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模具制作、混凝土搅拌、浇筑、养护等方面。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设计、选材、施工方案制定等。

其中设计和选材是决定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方案制定则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

1. 设计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设计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包括构件的尺寸、形状、强度等参数。

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构件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等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2. 选材混凝土预制构件选材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选择。

在选材过程中,应选择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强度和稳定性的材料。

混凝土中的水泥、砂子、石子等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 施工方案制定施工方案是保证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考虑到现场环境、材料运输、施工工艺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施工方案。

三、模具制作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模具制作是保证构件尺寸和形状精度的关键。

模具制作需要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制作,并保证制作的模具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在模具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模具的材质模具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刚性,能够承受混凝土振动和压实的作用。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钢板、木材、玻璃钢等。

2. 模具的制作精度模具的制作精度直接影响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尺寸和形状。

在制作模具时,需要保证模具的尺寸和形状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3. 模具的拆卸和组装模具的拆卸和组装应方便、快捷,能够保证施工进度。

同时需要注意模具的拆卸和组装过程中对模具的损伤和磨损。

四、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是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搅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水泥、砂子、石子等原材料应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搅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预制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预制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预制技术规程一、前言预制构件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

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作为预制技术的代表,已经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造工艺,以及应注意的技术规范。

二、材料选用1. 水泥预制构件所使用的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普通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的要求。

2. 砂、石预制构件所使用的砂、石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砂、石》(GB/T 14684-2011)的要求。

3. 钢筋预制构件所使用的钢筋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用钢筋》(GB/T 1499.2-2018)的要求。

4. 钢筋焊接材料预制构件所使用的钢筋焊接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用电弧焊条》(GB/T 5117-2012)的要求。

5. 预应力钢束预制构件所使用的预应力钢束应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和钢束》(GB/T 5223-2014)的要求。

三、制造工艺1. 模板制作预制构件的模板应采用优质材料,表面应平整、光滑,且不得有翘曲、龟裂、开裂等缺陷。

模板的制作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范》(GB 50204-2015)的要求。

2. 钢筋加工预制构件所使用的钢筋应经过切割、弯曲、焊接等加工工序。

钢筋的加工应符合国家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螺纹钢筋》(GB/T 13788-2008)的要求。

3. 预应力钢束张拉预应力钢束张拉应在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进行,张拉应采用专用工具和设备进行。

预应力钢束张拉的过程应符合国家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GB 50457-2008)的要求。

4.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化浇筑,浇筑前应进行振捣处理。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范》(GB 50204-2015)的要求。

5. 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养护的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范》(GB 50204-2015)的要求。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造技术规程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造技术规程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造技术规程一、引言混凝土预制构件是指在生产场地中,采用一定的工艺和设备,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生产出具有一定标准尺寸和形状的混凝土构件。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造工艺,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预制构件。

二、原材料准备2.1 水泥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混合材水泥,不能使用已经过期或出现质量问题的水泥。

2.2 骨料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力学性能。

在生产中,应根据不同的预制构件要求,选择不同粒径的骨料,并确保配合比的正确。

2.3 水生产中使用的水应符合国家标准,不能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水源。

在生产中,应控制水的用量,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

2.4 外加剂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应根据不同构件的要求,选择正确的外加剂种类和用量。

在生产中,应注意外加剂的混合时间和混合顺序,确保其效果。

三、预制构件制造工艺3.1 模具制作预制构件的模具应符合国家标准,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形状和尺寸,制作出相应的模具。

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模具的表面平整度和尺寸精度。

3.2 配合比设计应根据预制构件的要求,设计出正确的配合比。

在设计配合比时,应选取符合国家标准的骨料、水泥、水和外加剂,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性。

3.3 搅拌混凝土的搅拌应使用强制性混凝机。

在搅拌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和转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3.4 浇注混凝土应在模具内均匀浇注。

在浇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高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

3.5 振动混凝土浇注后,应进行振动处理。

在振动过程中,应注意振动时间和振动频率,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表面质量。

3.6 养护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进行养护。

在养护过程中,应控制环境温度和湿度,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表面质量。

四、质量控制4.1 混凝土强度检测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在生产中,应进行混凝土的强度检测,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4.2 预制构件尺寸检测预制构件的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规范要求概述

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规范要求概述

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规范要求概述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其制造和安装需要遵循一系列规范要求。

本文将概述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规范要求,包括设计、材料、制造和安装等方面。

一、设计要求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等。

设计应考虑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基本要求,确保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1. 承载能力:预制构件的设计应满足设计荷载的要求,包括静载、动载和地震载荷等。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构件的跨度、荷载分布、连接方式等因素,确保构件能够承受预期荷载。

2. 抗裂性能:预制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温度变化和荷载作用的影响,因此设计中应考虑构件的抗裂性能。

采取适当的布置钢筋和预应力筋,以及适当的控制裂缝宽度等方式来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

3. 稳定性:预制构件的设计应考虑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对于较高和较瘦的构件,需特别注意抗倾覆和抗拉应力的设计,采取限制倾覆的措施,确保构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二、材料要求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所采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包括混凝土、钢筋、预应力筋等。

1. 混凝土:混凝土应采用符合标准规定的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制作过程中,应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拌和水泥用量和砂率等,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2. 钢筋和预应力筋:钢筋和预应力筋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在制造过程中,应注意钢筋和预应力筋的布置和连接方式,以确保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制造要求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应的制造工艺和标准要求。

1. 模具制作:制造预制构件的模具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构件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模具应放置稳定,固定牢固,以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发生变形。

2.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包括控制拌合时间、振捣混凝土、排除空隙和气泡等,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质量。

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制构件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制构件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制构件技术规范一、引言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制构件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能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还能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为了确保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在生产和安装过程中遵守一定的技术规范。

本文将从预制构件的生产、运输、安装等方面详细介绍预制构件技术规范。

二、预制构件生产阶段1.材料选择为了保证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在设计要求范围内,并严格按照配合比配制,不得随意调整。

钢筋应符合GB1499.2标准,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

预应力钢筋应符合GB/T5224标准。

2.生产设备预制构件生产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并经过合格的检测和维护。

生产设备的运行应符合要求,设备的故障和损伤应及时修复和更换。

3.模板制作模板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检测和维护。

模板的结构应牢固,尺寸应准确,表面应光滑平整。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模板的保养和维护,及时更换损坏的模板。

4.混凝土配制混凝土的配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应准确无误。

搅拌过程中,应注意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质量。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

5.浇注和养护混凝土的浇注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浇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出现裂缝和变形。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预制构件运输阶段1.运输方式预制构件的运输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运输方式应符合国家标准。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出现倾覆和碰撞。

运输过程中应加强对预制构件的保护,避免造成损伤。

2.运输路线预制构件的运输路线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勘察和检测。

运输途中应注意道路的通畅和安全性,避免造成交通拥堵和事故。

3.运输速度预制构件的运输速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控制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造成危险。

四、预制构件安装阶段1.安装方式预制构件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方式应符合国家标准。

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及验收标准

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及验收标准

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及验收标准一、前言混凝土预制构件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其施工及验收标准对于保证建筑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全面的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及验收标准,以供参考。

二、混凝土预制构件施工标准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应该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2)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确定构件的尺寸、形状和定位;(3)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

2. 模具制作模具制作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

模具制作应注意以下事项:(1)模具应具有光滑、平整的表面,不应有裂缝、毛刺等缺陷;(2)模具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定位和固定,以保证预制构件的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3)模具应坚固耐用,以保证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或破坏。

3.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进行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以下因素:(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2)混凝土的流动性;(3)混凝土的耐久性;(4)混凝土的施工条件。

4. 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浇筑和振捣应注意以下事项:(1)混凝土浇筑应均匀、连续、无漏浇;(2)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振捣,以排除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水泡,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3)振捣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等级进行确定。

5. 养护混凝土养护应注意以下事项:(1)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2)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环境条件进行确定;(3)混凝土养护期间应保持湿润,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

三、混凝土预制构件验收标准1. 尺寸和形状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

验收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测量预制构件的尺寸和形状,并与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进行比较;(2)检查预制构件表面是否光滑、平整,并无明显的裂缝、毛刺等缺陷;(3)检查预制构件的定位和固定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强度和耐久性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强度和耐久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

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技术规程

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技术规程

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预制构件是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构件,其优点在于加工精度高、质量稳定、施工速度快等。

为了保证混凝土预制构件的使用效果,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本文主要介绍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技术规程。

二、施工前准备2.1 设计文件及材料质量检验在施工前,需要对建筑设计文件进行认真审查,确认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尺寸、数量、安装位置等信息。

同时,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材料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2 基础处理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前需要对基础进行处理。

首先需要清理基础表面的油污、杂物等,确保基础表面平整、干燥。

然后需要根据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尺寸和安装位置在基础上做好标志线。

最后进行基础的强度检测,确保其满足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安装要求。

2.3 安装方案及安装工具准备在施工前,需要制定详细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方案,包括构件的安装顺序、安装位置、固定方式等。

同时需要准备好安装所需的工具、扣具等,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施工操作3.1 构件吊装在进行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前,需要进行构件的吊装。

吊装前需要检查吊装设备的安全性,吊装绳索的损坏情况等。

吊装时需要根据构件的重量、尺寸和吊点位置进行合理的分配,确保吊装平衡、稳定。

3.2 构件安装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安装需要按照安装方案进行,先安装固定点,再进行构件的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确保构件的位置准确无误,避免出现偏差。

(2)构件的连接处需要牢固可靠,避免出现松动、脱落等情况。

(3)构件与基础的接触面需要均匀,避免出现局部压力过大的情况。

3.3 构件固定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固定方式需要根据构件的形状、尺寸和安装位置进行选择。

常见的固定方式有膨胀螺栓、锚固钢筋等。

在进行固定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确保固定件的安装位置准确无误,避免出现偏差。

(2)确保固定件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避免出现脱落、松动等情况。

(3)确保固定件与构件的接触面均匀,避免出现局部压力过大的情况。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技术规程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技术规程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预制构件是指在生产厂家工厂或施工现场的预制作业场地,采用特定的模具、混凝土原材料、加工设备和工艺,制造出符合设计要求的构件。

本技术规程旨在规范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工艺和质量要求,以确保产品质量和施工安全。

二、材料1. 水泥:应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水泥,并符合国家标准GB/T 175-2007《水泥》的要求。

2. 细集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细集料》的石英砂或人工细砂。

3. 粗集料: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5-2011《粗集料》的骨料。

4. 水:应选用清洁、无污染的自来水或深井水,不得使用含有有害物质的水源。

5. 外加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的外加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添加。

6. 钢筋: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T 1499.2-2007《钢筋》的螺纹钢筋。

三、工艺流程1. 材料准备将水泥、细集料、粗集料、水和外加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合,并进行搅拌。

钢筋的选择和加工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2. 模具制作按照设计要求制作模具,并保证模具的精度和平整度。

3. 浇筑混凝土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具进行清洗,并在模具内喷涂模具拆卸剂。

在模具内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并在浇筑过程中按照要求加入钢筋。

4. 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对构件进行养护。

养护时间应按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环境温度进行确定,并在养护期间保持构件的湿润状态。

5. 拆模和修整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标准后,应进行拆模。

拆模后应对构件的表面进行修整,保证构件的平整度和表面质量。

6. 质检对制作的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检测。

四、质量要求1. 外观质量:构件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无明显缺陷和污渍等。

2. 尺寸精度:构件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尺寸精度的一致性。

混凝土预制构件标准

混凝土预制构件标准

混凝土预制构件标准一、引言混凝土预制构件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施工快速、质量可控、造价低廉等优点。

为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

本文将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材料、制作、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材料标准1.水泥:应符合GB175-2007《普通硅酸盐水泥》标准,其28d抗压强度不低于42.5MPa。

2.砂、石料:应符合GB/T14684-2011《建筑用砂、石料》标准,其级配要求符合设计要求。

3.钢筋:应符合GB/T1499.2-2018《混凝土用钢筋》标准,其抗拉强度不低于400MPa。

4.混凝土添加剂:应符合GB8076-2008《混凝土添加剂通用技术条件》标准,添加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制作标准1.模具制作:模具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尺寸、平整度、垂直度等应符合以下标准:(1)模具尺寸公差不大于±2mm;(2)模具表面平整度不大于0.5mm/m;(3)模具垂直度不大于2mm/m。

2.混凝土拌合:混凝土应按设计配合比进行拌和,拌和时间不少于2min,混凝土坍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3.浇注:浇注前应进行模具清洁和涂模剂处理,浇注时应均匀、连续、避免渗漏,浇注高度不宜超过1.5m。

4.养护:混凝土浇注后应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养护温度不低于5℃。

四、质量检验标准1.外观检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表面不得有明显的裂缝、凹凸、毛边等缺陷,表面应平整、光滑。

2.尺寸检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公差应符合以下标准:(1)长度、宽度、高度公差不大于±5mm;(2)对角线差不大于10mm。

3.强度检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方法应符合GB/T50107-2010《混凝土强度检验方法标准》。

4.水密性检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水密性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检验方法应符合GB/T50082-2009《建筑水密性检验方法标准》。

五、结论本文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材料、制作、质量检验等方面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标准。

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要求及规格

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要求及规格

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要求及规格一、前言随着现代建筑工程的大规模化和高速化发展,混凝土预制构件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

为了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质量的稳定和可靠,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和质量,本文将详细阐述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质量要求及规格。

二、质量要求1. 材料要求(1)水泥:水泥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不能使用已过期的水泥。

(2)骨料: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且其含泥量应小于0.5%。

(3)砂:砂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且其含泥量应小于1%。

(4)混凝土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2. 设备要求(1)搅拌设备:搅拌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且应定期检查、保养、维修。

(2)模具:模具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保持干燥、清洁、平整。

3. 施工要求(1)施工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

(2)施工现场应保持干燥、整洁,且应有足够的光线和空气流通。

(3)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进行模具的涂油或喷涂模具脱模剂,以防止混凝土与模具粘连。

(4)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规格要求1. 外形尺寸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外形尺寸应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制作,且应符合以下要求:(1)长度公差:±5mm(2)宽度公差:±3mm(3)厚度公差:±2mm2. 抗压强度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要求,且应符合以下要求:(1)普通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抗压强度应不小于20MPa。

(2)高强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抗压强度应不小于35MPa。

3. 抗拉强度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抗拉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要求,且应符合以下要求:(1)普通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1.5MPa。

(2)高强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抗拉强度应不小于2.5MPa。

4. 抗冻性能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抗冻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要求,且应符合以下要求:(1)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抗冻性能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且应达到F200级别或以上。

混凝土采用预制构件的标准规范

混凝土采用预制构件的标准规范

混凝土采用预制构件的标准规范一、前言预制混凝土构件是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建材,其优点在于工业化生产、质量可控、施工周期短等。

为了保证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需要制定相关的标准规范,以确保其在设计、制造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制造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规范。

三、术语和定义1. 预制混凝土构件:指在工厂或生产基地预制的混凝土构件。

2. 设计强度等级:指预制混凝土构件在设计时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3. 热处理:指在混凝土构件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加热或蒸汽养护等方式进行的热处理。

4.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指在生产过程中施加预应力的混凝土构件。

5. 破坏性试验:指对混凝土构件进行破坏性试验以检验其强度和稳定性。

四、设计规范1. 设计强度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2.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3. 构件的几何形状、尺寸、配筋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4. 构件的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考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荷载。

5. 构件的设计应考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和温度影响,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6. 构件的设计应考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7. 构件的设计应考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防水、防腐和隔声等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8. 构件的设计应考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维护和修复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五、制造规范1. 构件的制造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采用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2. 构件的配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3. 构件的混凝土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4. 构件的表面应光洁、平整、无裂缝,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5. 构件的热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6. 构件的预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标准规范

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标准规范

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标准规范一、前言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标准规范是指对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各项技术要求、工艺规范、安全标准、质量要求等进行明确规定的文件。

该标准规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安全化和高效化。

本文将从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定义、生产过程、技术要求、工艺规范、安全标准、质量要求等方面,提供一个全面的、具体的、详细的标准规范。

二、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定义混凝土预制构件是指在工厂或生产场地内,采用预制技术将混凝土制成标准化或非标准化的构件,然后将其运输到现场进行安装和使用。

混凝土预制构件包括但不限于板、墙、柱、梁、桥墩、隧道衬砌、护坡、排水系统、路缘石等。

三、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1.材料准备:混凝土预制构件的生产需要使用水泥、砂子、石子、添加剂等材料,这些材料需要经过严格筛选和配比,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模具制作:根据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设计要求,制作相应的模具。

3.混凝土搅拌:将预先准备好的材料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经过搅拌后形成混凝土浆料。

4.浇注:将混凝土浆料倒入准备好的模具中,利用振动设备使其均匀分布,然后进行振实。

5.养护:混凝土预制构件在模具中养护一定时间后,取出模具进行养护,保证其强度和耐久性。

6.包装和运输: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养护期结束后,进行包装和运输,最终送至现场进行安装。

四、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技术要求1.材料要求:混凝土预制构件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且应符合设计要求。

2.模具要求: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模具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且应符合设计要求,模具的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裂缝、毛刺等缺陷。

3.混凝土浆料要求: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浆料应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均匀性,且应符合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和配制比。

4.振动要求: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振动应均匀有力,振动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混凝土浆料的均匀分布。

5.养护要求:混凝土预制构件在模具中的养护应符合设计要求,养护时间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以确保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强度和耐久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施工等技术要求》1预制构件制作:1.1模具1.1.1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并符合构件精度要求。

1.1.2制作模具的材料宜选用钢材,所选用的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

1.1.3模具每次使用后,应清理干净,不得留有水泥浆和混凝土残渣。

1.1.4模板表面除饰面材料铺贴范围外,应均匀涂刷脱模剂。

1.2钢筋1.2.1钢筋应有产品合格证,并应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试检验,钢筋的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2.2钢筋成品笼尺寸应准确,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和绑扎方式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

1.2.3钢筋笼应采用垫、吊等方式,满足钢筋各部位的保护层厚度。

1.2.4钢筋入模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1.3混凝土1.3.1混凝土用的水泥、骨料(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应有产品合格证,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复试检验,明确其品种、规格、生产单位等。

水泥、骨料(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和水等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3.2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

1.3.3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设备应运行可靠、计量准确,并应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

1.4饰面1.4.1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明确其品种、规格、生产单位等。

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质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4.2面砖在入模铺设前,应先将单块面砖根据构件加工图的要求分片制成定型砖模套件。

1.4.3石材在入模铺设前,提前24h在石材背面涂刷处理剂。

1.4.4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与混凝土的结合应牢固无空鼓。

石材与混凝土之间连接件的耳钩、锚栓等的数量、位置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4.5涂料饰面的构件表面应平整、光滑,棱角、线槽应顺畅,对于大于1mm的气孔应进行填充修补。

1.5门窗框1.5.1门窗框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明确其品种、规格、生产单位等。

门窗框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5.2门窗框的品种、规格、尺寸、性能和开启方向、型材壁厚和连接方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1.5.3门窗框宜预埋在墙板构件内,生产时应在模具上设置限位框进行固定。

1.5.4门窗框应采取纸包裹和遮盖等保护措施,不得污染、划伤和损坏门窗框。

1.6构件成型1.6.1构件浇筑前应进行隐蔽验收,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1.6.2混凝土成型应振捣密实,振动器不应碰到钢筋骨架、面砖和预埋件。

1.6.3混凝土浇筑过程应连续进行,同时应观察模具、门窗框、预埋件等是否有变形和移位,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补强和纠正措施。

1.6.4混凝土表面应及时用泥板抹平提浆,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面。

1.6.5设计图纸指定某处需做毛面时,一般有以下方式:1)在混凝土未完全凝结时用铁耙在构件表面平行拉毛,一般要求间距5cm左右,深度4-6mm。

2)待混凝土凝结后用铁钎人工凿毛,但需注意不可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裂缝损伤构件。

3)在钢模上涂抹缓凝剂(也称露骨剂),待脱模后用高压水枪冲掉涂剂露出骨料形成自然毛面,但需注意的是必须将涂剂冲刷干净无残留。

1.7构件养护1.7.1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养护。

可采用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当采用蒸汽养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静停时间为混凝土全部浇捣完毕后不宜少于2h;2)升温速度不得大于15℃/h;3)恒温时最高温度不宜超过55℃,恒温时间不宜少于3h;4)降温速度不宜大于10℃/h;5)养护时应注意预埋窗框的变形。

1.8构件脱模1.8.1预制构件拆模起吊前应检验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方可拆模起吊。

1.8.2应根据模具结构按序拆除模具,不得使用振动构件方式拆模。

1.8.3预制构件起吊前,应确认构件与模具间的连接部分完全拆除后方可起吊。

1.8.4预制构件起吊的吊点设置除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满足预制构件平稳起吊的要求。

1.8.5复杂节点,如窗台下方滴水线处,构件厂应该提供合理可行的脱模方案1.9 构件编号构件编号应该采取统一的形式。

构件编号需要表示如下信息:楼号、楼层(楼层范围)、构件名称、模板号、出场日期等。

2运输与堆放2.1预制构件视具体情况选用竖立式或平叠式运输,车上应设有专用架,并正确选择支垫位置,且有可靠的稳定构件措施,构件接触部位用柔性垫片填实。

2.2预制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应按规格、品种、吊装顺序堆置。

现场堆场应设置在吊车工作范围内,堆垛之间宜设置通道。

2.3现场运输道路和堆放堆场应平整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的道路,应满足预制构件的运输要求。

卸放、吊装工作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并应有满足预制构件周转使用的场地。

2.4竖立式堆放架应有足够的刚度防止倾倒,并支垫稳固。

2.5平叠式堆放,层与层之间应垫平垫实,支垫位置应上下对齐,最下面一层支垫应通长设置。

一般叠放层数不应大于5层。

3成品保护3.1预制外墙板饰面砖、石材、涂刷表面可采用贴膜保护。

3.2预制构件暴露在空气中的预埋铁件应涂抹防锈漆,防止产生锈蚀。

3.3预埋螺栓孔应用海绵棒进行填塞,防止混凝土浇捣时将其堵塞。

外露螺杆应套塑料帽或泡沫材包裹以防碰坏螺纹。

3.4门窗框应用槽型木框保护。

3.5对连接止水条、高低口、墙体转角等易损部位,应采用定型保护垫块或专用套件加强保护。

4现场施工4.1构件吊装4.1.1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按吊装流程核对构件编号清点数量,并对构件上各个不同作用的预埋金属件做好区分标识和作业注意事项的交底。

4.1.2预制构件吊装前,应根据预制构件的重量、形状来确定配套吊具,宜采用可调式横吊梁均衡起吊就位。

4.1.3塔吊的起吊能力和钢扁担的承载力均应该经过提前计算,防止不安全的情况发生。

4.1.4按设计图纸校核楼面预埋连接件及接驳钢筋等。

4.1.5按标高线预调标高顶撑件。

4.1.6打胶衬条如为现场粘贴,粘贴前应先扫净混凝土表面灰尘,涂上专用粘结剂后压入粘牢衬条。

衬条接头处宜45度切口搭接不留空隙。

4.1.7构件根部应系好缆风绳,人工控制构件转动,保证构件平稳就位。

4.1.8预制构件吊装校正,可采用“3+1”的形式,即XYZ空间三向与垂直度的校正方式。

以预制外墙挂板为例:1)在PC墙板内侧弹出一米水平标高线(控制Z向),用水平仪测量PC墙板内侧的一米水平线,用底部标高顶撑来调整板块标高或高低肩。

2)在PC墙板内侧弹出板宽竖直中心线(控制X向),在施工层地面也弹出相应的板宽竖直中心线、人站在5米外目测地面与PC墙板各自弹出的竖直中心线是否在一直线上,可用撬棒或小型千斤顶来调整平行位移。

3)在楼面弹出内外进出边线(控制Y向),用硬尺测量PC墙板两侧端至地面弹出的内外进出边线的距离是否一致,用撬棒或小型千斤顶来调整进出。

4)用垂直靠尺或线锤测量板块的垂直度,以内侧斜撑杆来调整倾斜。

如有两根斜撑杆时,严禁一根在紧固状态下调动另一根,这样会使PC墙板内部产生应力造成损伤。

4.1.9待“3+1”校正调整完成后立刻紧固各处连接件,须循环均匀紧固。

常会出现一端紧固时导致另一端走样的情况,所以在全部紧固之后还需再测量一遍定位。

4.1.10当采用饰面砖外装饰时,控制相邻板与板之间、层与层之间饰面砖缝对直。

外表面十字拼缝处四角高低差应满足质量检测标准。

4.1.11 预制构件与楼层预埋连接件形成可靠连接后,再脱钩、松钢丝绳和卸去吊具。

4.1.12 预制外墙板相邻两板之间的连接件应紧固到位不可虚松。

4.2与现浇结构相关的施工4.2.1叠合外墙板竖向板缝处由内侧填塞直径30圆形PE棒至设计要求位置,再以砂浆嵌实封缝,宜用掺防水剂或微膨胀砂浆。

4.2.2叠合墙板内侧预埋锚固螺杆若遇钢筋作业干涉时可临时取下,钢筋作业完毕后应立即复原锚固螺杆,并旋拧至设计要求深度。

内侧模板封闭前应复核锚固螺杆或锚固钢筋的数量与位置。

4.2.3内侧模板钻孔与拉结螺杆的定位应与叠合墙板内侧预埋件位置相对应,如发现有缺失应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磋商补救措施。

4.2.4在混凝土浇筑时应随时观察预制构件定位状况,如有跑位等较大偏差出现时应即刻暂停浇筑,当即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4.2.5临时斜撑杆、连接件等应在现浇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

4.2.6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由厂家进行专门培训,取得培训方认可后方可作业。

灌浆工作业前应明了灌浆范围,事先做好封边密闭等工作。

4.2.7现浇面与预制构件面相接时应预留防裂伸缩缝,后期嵌补密封胶,不得用砂浆嵌补。

4.3防水密封胶4.3.1事先对防水密封胶的性能、质量和配合比进行检查,耐老化与使用年限应满足设计要求。

打胶衬条的材质应与密封胶的材质相容。

4.3.2预制外墙板外侧水平、竖直接缝的密封防水胶封堵前,侧壁应清理干净保持干燥,打胶衬条应完整顺直。

4.3.3防水密封胶的注胶宽度、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注胶应均匀、顺直、饱和、密实,表面应光滑,不得有裂缝现象。

4.3.4预制外墙板连接缝施工完成后应在外墙面做淋水、喷水试验,并在外墙内侧观察墙体有无渗漏。

4.4外表面修补4.4.1施工中如有构件外表面磕碰破损、甚至开裂等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评估受损程度,制定修补措施。

4.4.2造成防水接缝处有缺损,修补时应格外注意后补范围边圈与原件之间的接槎牢固,以免雨水从后补边圈缝隙渗入。

4.4.3塔吊扶墙楼层处预制构件有预留开洞时,孔洞后补作业应按相关施工技术要求实施。

4.4.4脚手架预留孔洞以及PC板板外侧连接孔洞的修补应保证内部后填料的密实,需制定专项修补方案。

4.5脚手架4.5.1脚手架搭设按《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连墙件可利用窗洞口伸入建筑物内固定,或事先在预制构件预埋接驳件。

如利用PC墙板接缝设置连墙件,必须严格做好后道防水密封作业。

4.5.2脚手架承重着力点或临时设施不可落在尚处于拼装阶段的预制构件上,严禁将拼装过程中的预制构件作为传力构件使用。

4.6套筒灌浆4.6.1套筒与灌浆料必须有产品检验合格报告、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

4.6.2套筒材质及灌浆料的材质要求参见《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钢筋套筒连接用灌浆料》。

4.6.3套筒灌浆操作应由供货方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并认可,施工方应固定灌浆操作员,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随意操作。

4.6.4水平PC板缝灌浆填充前应清理界面处渣物,并做好周围密封措施以免漏浆。

4.6.5灌浆路径过长时应做分仓处理,宜3~4个套筒为一个仓格。

4.6.6套筒灌浆在同层现浇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才能进行,同时要求监理旁站,逐个逐项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必须确保节点施工质量。

5质量验收5.1预制构件制作质量验收主控项目5.1.1预制构件应在明显部位标明生产单位、构件型号、生产日期和质量验收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