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打印

合集下载

初中资料初三物理电学公式汇总

初中资料初三物理电学公式汇总

初三物理电学公式汇总物理公式是解题的关键性,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初三电学电学公式大伙儿及重要知识点,供参考。

1、电流强度:I=Q电量/t2、电阻:R=ρL/S3、欧姆定律:I=U/R4、焦耳定律:(1)Q=I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5、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1)W=UIt=Pt=UQ(普适公式)(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4)U1/U2=R1/R2(分压公式)(5)P1/P2=R1/R26、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R=R1R2/(R1+R2)](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7、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8、电功:(1)W=UIt=Pt=UQ(普适公式)(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9、电功率:(1)P=W/t=UI(普适公式)(2)P=I2R=U2/R(纯电阻公式)(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迎合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带电粒子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磁性的方法:定义:用摩擦的分析方法使物体带电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所能量的转化:机械能-→电能①摩擦起电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张艳。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或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叫正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叫负电荷。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难以获得了多余的电子(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动量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初中物理电学·力学公式(详细版)

初中物理电学·力学公式(详细版)

欧姆定律:I=U/R焦耳定律:(1)Q=Iˆ2Rt(普适公式)(2)Q=UIt=Pt=UQ电量=Uˆ2t/R (纯电阻公式)串联电路:(1)I=I1=I2(2)U=U1+U2(3)R=R1+R2(4)U1/U2=R1/R2 (分压公式)(5)P1/P2=R1/R2并联电路:(1)I=I1+I2(2)U=U1=U2(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5)P1/P2=R2/R1定值电阻:(1)I1/I2=U1/U2(2)P1/P2=I12/I22(3)P1/P2=U12/U22电功:(1)W=UIt=Pt=UQ (普适公式)(2)W=Iˆ2Rt=Uˆ2t/R (纯电阻公式)电功率:(1)P=W/t=UI (普适公式)(2)P=Iˆ2R=Uˆ2/R (纯电阻公式)1、速度:V=S/t2、重力:G=mg3、密度:ρ=m/V4、压强:p=F/S5、液体压强:p=ρgh6、浮力:(1)F浮=F’-F (压力差)(2)F浮=G-F (视重力)(3)F浮=G (漂浮、悬浮)(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8、理想斜面:F/G=h/L9、理想滑轮:F=G/n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12、功率:P=W/t=FV13、功的原理:W手=W机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15、机械效率:η=W有/W总16、滑轮组效率:(1)η=G/ nF(竖直方向)(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初中物理电学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所有公式一、公示及变换式名称表达式 (推导式 )变换式备注欧姆定律I=URU=IR, R=UI表达式W=UIt 功(电能)W=I 2Rt推导式W=U 2tR表达式P=Wt电功率P=UI2R推导式P=IU 2P=R表达式2Q=I Rt焦耳定律推导式Q=UItQ= U 2( 当电能所有 t转变为内能 R时: Q=W)Q=PtW W W U= , I= , t= ItUtUII= WW t=W, R= 2 ,I 2R Rt I tU= WR ,R= U 2t ,t=WRtWU 2W=Pt , t=WPU= P, I=PIUI= P ,P R R= 2IU= PR, U 2R=PQ ,QQI= RtR= I 2t,t= I 2RU=Q, I=Q,t=QIt UtUI U= QRU 2 t , QR,R=t=tQU 2QQP= , t=t P二、针对各物理量的计算公式物理量单位及换算表达式单位A,mA,μA电流(I )单位I=U-3 -6 R1mA=10A,1μA=10 A换算单位V,mV,KV电压(U)单位-3 3U=IR1mV=10V,1KV=10V换算推导式备注I=P, I= P , I=WU R UtI=W, I= Q ,I=Q,Rt Rt UtU=P, U= PR, U=WRI tU=Q, U=QR,It t单位电阻(R)单位换算单位电能/ 功单位(W)换算单位电功率单位(P)换算热量(Q)单位Ω,KΩ,MΩ1KΩ=103Ω,1MΩ=106ΩJ,KW·hKW·h=3.6 ×106J,1J=1KW·h3.6 106W,KW3KW=10WJR=U2 ,R=P, R=W,R=U P I 2 I 2 tU 2t Q U 2 tI R= , R=2 , R=,W I t QW=Pt, W=I 2RtW=UItW= U 2tRP=UI, P=I2RWP=t P= U 2, P=QR t(当电能所有转变为内能时:Q W)Q =I 2Rt Q=UIt, Q=PtQ= U2 tR三、在串并联电路中,各物理量的规律路物理量律注电流(I ) I=I =I 2 =⋯=In I :I =1:1112电压(U ) U=U+U +⋯+UU:U =R:R1 2 n 1 2 1 2电阻(R )1 2n1 2 12R=R+R +⋯+RR:R =U:U串 路电能 / 功(W )1 2n 1 2 1 2 1 2W=W+W+⋯+WW:W =U :U =R :R电功率(P )12n1 21 212P=P+P +⋯+PP :P =U:U =R :R热量(Q ) Q=Q+Q +⋯+QQ:Q =U:U=R :R21 2n1 21 21电流(I ) I=I 1+I 2+⋯+I n I 1:I 2=R 2:R 1电压(U )12⋯ nU 1:U 2=1:1U=U=U = =U1=1+1+ + 1电阻(R )RR 1R 2R n1 2 2:I 1R=R 1R2R :R=I并 路R 1+R 2电能 / 功(W )12n 1 2 1221W=W+W+⋯+WW:W=I:I =R :R电功率(P ) P=P+P +⋯+PP:P =I:I=R :R1 2n 1 2 1 2 21热量(Q )Q=Q+Q +⋯+QQ:Q =I:I =R :R12n1 21221。

【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电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一定要熟练掌握电学公式才能更好的解题,接下来给大家分享初中物理电学公式,供参考。

(1)电流强度定义式:I=Q/t(2)电阻与电阻率:R=ρ/S(3)欧姆定律公式:I=U/R(4)串联电路公式电流处处相等:I=I1=I2电压累加关系:U=U1+U2电阻累加关系:R=R1+R2(5)并联电路公式电压处处相等:U=U1+U2电流累加关系:I=I1+I2等效电阻公式:R=R1R2/(R1+R2)(6)电功公式:W=UIt(7)电功率公式:P=UI(8)电功与电功率关系式:W=Pt=UIt=UQ(9)电功率推导式:P=I2R=U2/R(10)电功推导式:W=I2Rt=U2t/R(11)焦耳定律公式:Q=I2Rt(1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13)P1:P2=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14)P1:P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15)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之比等于电阻两端电压之比。

当电阻R1和R2串联时,若R1>R2,则U1>U2,电阻越大,要想使电流处处相等,则需要加上更大的电压来实现。

做动态电路题目的时候,串联电路中,R1不变,R2变大,则可以直接得出R2分的电压讲增大,因为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和不变,所以R1两端电压减小。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阻值之比等于通过各支路电流的反比。

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可用道路中两条支路按宽窄分流来形象比拟:宽的支路(相当于阻值小的电阻)分到的车流多;窄的支路(相当于阻值大的电阻)分到的车流少,所以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分到的电流小,但是需要特别注意,并联电路中,一条支路改变,对另一个支路是没有任何影响的(短路的除外)。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一、欧姆定律部分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都等于电源电压)6.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R并=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二、电功电功率部分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7. 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 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20. 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 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 23.P1:P2=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hyfangm初中物理公式大全初中物理公式大全物理量单位公式名称符号名称符号质量m 千克kg m=pv温度t 摄氏度°C速度v 米/秒m/s v=s/t密度ρ千克/米³kg/m³ρ=m/v力(重力)F(G)牛顿(牛)N G=mg 压强P 帕斯卡(帕)Pa P=F/S功W 焦耳(焦)J W=Fs功率P 瓦特(瓦)w P=W/t电流I 安培(安)A I=U/R电压U 伏特(伏)V U=IR电阻R 欧姆(欧)ΩR=U/I电功W 焦耳(焦)J W=UIt电功率P 瓦特(瓦)w P=W/t=UI热量Q 焦耳(焦)J Q=cm(t-t0)比热c 焦/(千克°C)J/(kg°C)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及解析—已排版,直接打印,口袋复习

初中电学公式归纳及解析—已排版,直接打印,口袋复习

WORD格式专业资料WORD 格式专业资料业精于勤荒于嬉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二〕电流:I/AUP(1)I= R(2)I= U电压:U/V(3)U=IR(4)U= P(5)U= PRI电阻:R/ Ω (6)R= U U 2 PQ I (7)R= P(8)R= I 2 (9)R= I 2t 电功率:P/W(10) P = W U 2 2t (11) P = UI (12)P= R (13)P=I R电能〔电功〕:W/(14) W = Pt (15) W = UIt (16) W = U 2t JR(17) Q = I 2Rt 注:当电能完全转化为热能时 (纯电阻电路 ),电热:Q/JU 2Q = W = Pt= UIt = R tn其他公式:(18) W = N KWh注: n 为电能表在某一时段内转过的转数, N为用电器消耗 1kW.h 所转的转数分析: 1、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 是总量等于各局部之和。

同学们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展计算。

如以计算电路中 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 1+P 2,也可以跟据 P=UI 进展计算,其它几个物理量的求解也 与之类似。

U2、用欧姆定律I = R 求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明白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根本 的公式,但此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所谓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 路 )。

W3、电功率求解公式 P =t 与 P=UI 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根本的两个公式,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 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

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根本公式。

U W 24、虽然表中公式繁多, 但电学根本公式只有 4 个,即:I= R 、P = t 、P=UI 、Q=I Rt 。

其他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同学们在掌握这 4 个公式的根底上进展推导练习。

初中物理电学的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的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的所有公式一、电流和电阻1. 电流公式:I = Q / t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用安培(A)表示。

2. 电阻公式:R = V / I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用欧姆(Ω)表示。

3. 欧姆定律:V = I × R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二、电压和功率4. 电压公式:V = W / Q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用伏特(V)表示。

5. 功率公式:P = V × I功率是单位时间内转化或传输的能量,用瓦特(W)表示。

三、串并联电路6. 串联电阻公式:R = R1 + R2 + R3 +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7. 并联电阻公式:1 / R = 1 / R1 + 1 / R2 + 1 / R3 + ...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

8. 串联电流公式:I = I1 = I2 = I3 = ...串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电流的值相等。

9. 并联电流公式:I = I1 + I2 + I3 +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电流之和。

四、电功和电能10. 电功公式:W = V × Q电功是电压对电荷的做功量,用焦耳(J)表示。

11. 电能公式:E = P × t电能是单位时间内消耗或转化的能量总量,用焦耳(J)表示。

五、电路中的能量转化12. 灯泡的功率公式:P = V × I灯泡的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13.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公式:P = U / t电路中消耗的能量等于电压乘以电流除以时间。

六、电阻和电流的关系14. 电阻和电流关系的公式:R = ρ × L / A电阻与导线的材料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七、电阻和电功率的关系15. 电阻和电功率关系的公式:P = I^2 × R电功率与电流的平方和电阻成正比。

八、电阻和电能的关系16. 电阻和电能关系的公式:E = I^2 × R × t电能与电流的平方、电阻和时间成正比。

初中物理公式定理大全

初中物理公式定理大全

物理 公 式一、电学部分1、欧姆定律RU I =3、电功率的定义式 P =t4、计算电功率的基本公式 P =I U P =I 2 R P =RU25、焦耳定律 Q=I 2Rt6、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C=λ?二、力学部分1、密度定义式:ρ=V m 2、速度公式: v =ts 3、重力的计算公式:G=mg4、杠杆平衡条件:F 动L 动=F 阻L 阻5、动滑轮绳子自由端动力大小的计算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 F=21(G 动+G 物)6、滑轮组绳子自由端动力大小的计算公式(不计绳重和摩擦): F=n 1(G 动+G 物) 式中n 是吊着动滑轮和重物的绳子段数7、压强定义式:p =SF 8、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gh9、计算浮力的公式: ①称量法:F 浮=G -F②阿基米德法:F 浮=G 排=ρ液gV 排 ③平衡法:F 浮=G 物10、功的计算公式:W = F s 11、机械效率的定义式:η=总有用W W12、功率的定义式:P =tW 三、热学部分1、物体温度升高时吸热的计算公式:Q 吸=cm (t -t o )=cm △t2、物体温度降低时放热的计算公式:Q 放=cm (t 0-t )= cm △t3、热值的定义式:q=mQ 常用的数学公式和定理1、正方形面积公式:S=a 22、长方形面积公式:S=ab3、圆的面积公式:S=Лr 2=41Лd 24、正方体体积公式:V=a 35、长方体体积公式:V=abc6、圆柱体体积公式:V=sh7、勾股定理:a 2=b 2+c 2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9、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物理量单位换算关系1、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h=60min=3600s 1min=60s2、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 m =10-3km=10dm=102cm = 10 3 mm = 10 6 μm = 10 9 nm 3、面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cm 2=10-4m 2 1dm 2=10-2m 2 4、体积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cm 3=10-6m 2 1dm 3=10-3m 31mL=1cm 3 1L=1dm 3 1L=103mL 5、质量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t=103kg 1g=10-3kg 1mg=10-6kg 6、密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 g/cm3=10 3kg/m37、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 m/s=3.6 km/h8、电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mA=10-3A 1μA=10-6A9、电压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kv=103v 1mv=10-3v10、电阻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kΩ=103Ω 1MΩ=106Ω11、电功(电能)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 度=1Kw h=3.6×10 6 J12、电功率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kw=103w13、电磁波频率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MHz=106Hz 1kHz=103Hz初中阶段常见的几个常数1、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340m/s2、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3.0×10 8m/s =3.0×10 5 km/s3、水的密度:ρ=1g/cm3=10 3 kg/m34、水的比热容:c=4.2×10 3 J /(kg ℃)5、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熔点(凝固点)为0℃,沸点为100℃6、对人类而言,理想的声音环境是:30~40分贝7、1个标准大气压p0 =1.013×10 5 Pa=76cmHg8、g =9.8N/kg 通常取g =10N/kg9、人的密度跟水的差不多10、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11、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家庭电路两端的电压是:220V;安全电压值是:不高于36V初中阶段出现的几位物理学家的贡献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的发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初中物理电学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所有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所有公式1.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电压=电流×电阻(V=I×R)2. 欧姆定律(Ohm's Law):电流=电压/电阻(I=V/R)3.动能公式:动能=1/2×质量×速度^2(KE=1/2×m×v^2)4.电功公式:电功=电压×电流×时间(W=V×I×t)5.功率公式:功率=电压×电流(P=V×I)6.电阻的电功公式:电功=电流^2×电阻×时间(W=I^2×R×t)7.电阻的功率公式:功率=电流^2×电阻(P=I^2×R)8.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总电阻=电阻1+电阻2+电阻3+...9.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总电阻=1/(1/电阻1+1/电阻2+1/电阻3+...)10.电容的公式:电容=电荷/电压(C=Q/V)11.电容的能量公式:能量=1/2×电容×电压^2(E=1/2×C×V^2)12.电容的串联公式:总电容=1/(1/电容1+1/电容2+1/电容3+...)13.电容的并联公式:总电容=电容1+电容2+电容3+...14.感应电动势公式:感应电动势=磁感应强度×导线长度×运动速度(E=B×L×v)15.法拉第定律:感应电动势 = 动磁通量的变化率(E = -d(Φ)/dt)16.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 = -n × A × d(B) / dt(E = -n × d(Φ)/dt)17.强度和方向: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由洛伦兹力决定(F=q×v×B)18.磁通量:磁通量=磁感应强度×形状的角度×磁场面积(Φ=B×θ×A)19.荷质比测量公式:荷质比=电场势/磁感应强度(e/m=E/B)20.欧姆定律的磁场版:洛伦兹力=电流×导线长度×磁感应强度(F=I×L×B)21.项链式电路:电压总和 = 电效应 + 电感压降 + 电阻压降(ΣV = ε + IR +L(di/dt))22.第一法尔拉第定律(法拉第定律的推广):感应电动势 = 电量对时间的积分(E = ∫(dQ/dt)dt)23.切割磁力线法尔拉第定律:感应电动势=磁感应强度×等效边界长度×线圈转速(E=B×L×ω)24.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强磁极力/磁场中单位长度上的电流(B=F/IL)25.奥萨伐尔定律(安培环路定律):磁场的环路积分 = 磁场强度× 导线长度(∮B·dl = μ0 × I)。

【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电学所有公式

【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电学所有公式

【物理知识点】初中物理电学所有公式初中物理电学公式一、欧姆定律部分1. 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I=I1=I2=…=I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 U=U1+U2+…+U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 I=I1+I2+…+I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5. U=U1=U2=…=U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6. R=R1+R2+…+R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 R并= 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 R串=nR (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 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 I1:I2=R2:R1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点击查看: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初中物理电学公式二、电功电功率部分12.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Q=I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15.P=P1+P2+…+Pn (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7.P=I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P=U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20.W=I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W=U2t/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P1:P2=U1:U2=R1:R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23.P1:P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电学作为物理这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只是在中考的时候占有很大比重,在中考的时候也非常的重要,万丈的高楼需要好的地基,要想孩子在中考和中考中不因电学而受阻就需要从现在开始打好基础,掌握好最基础的知识和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打印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打印

一、电学中各物理量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比较表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中适合所有电路使用,其余只适合纯电阻电路)(R=ρL/S)电功率:P 【W 】 (1)【P= W t 】(2)【P= UI 】 (3)P = U 2R (4) P = I 2R电功(电能):W【J 】(1)【W= Pt 】(2)【W=UIt 】 (3)W=U 2R t (4)W= I 2Rt电热:Q 【J 】 (1)【Q = I 2Rt 】(2)Q=W=Pt=UIt =U 2Rt 用于电能完全转化为热能时(纯电阻电路)其他公式:W = nNKW ·h (2)nKW h N P t•=注:n 为电能表在某一时段内转过的转数,N 为用电器消耗1kW.h 所转的转数.比较 串联 并联电路图基本特21I I I == ; 21U U U +=21U U U == ; 21I I I +=总电阻21R R R +=【总电阻越串越大】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路电阻2121R R R R R +=【总电阻越并越小】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路电阻电流2121R R UI I I +===2121R R )R R (U I +=;11R UI =;22R UI =;串联电阻: R 总=R 1+R 2+…+R n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与】R 并=R/n 【n 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并联电阻:1/R 总=1/R 1+1/R 2+…+1/R n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与】R 串=nR 【n 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的关系:1111122222U P W Q RU P W Q R ==== 在串联电路中,除电流处处相等外,电压、电功/能、电功率、电热均与电阻成正比。

2.并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的关系:1111222221I P W Q R I P W Q R ==== 在并联电路中,除各支路的端电压相等外,电流、电功/能、电功率、电热均与电阻成反比.3、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与。

初中中学物理电学公式大全打印

初中中学物理电学公式大全打印

一、电学中各物理量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比较表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中适合所有电路使用,其余只适合纯电阻电路)串联电阻:R 总=R 1+R 2+…+R n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R 并=R/n 【n 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并联电阻:1/R 总=1/R 1+1/R 2+…+1/R n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R 串=nR 【n 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的关系:1111122222U P W Q RU P W Q R ==== 在串联电路中,除电流处处相等外,电压、电功/能、电功率、电热均与电阻成正比。

2.并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的关系:1111222221I P W Q R I P W Q R ==== 在并联电路中,除各支路的端电压相等外,电流、电功/能、电功率、电热均与电阻成反比.3、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

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

如以计算电路中的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P=P 1+P 2,也可以跟据P=UI 进行计算,其它与之类似。

4、用欧姆定律I= UR 求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明白此公式是由实验得出,是电学中最基本的公式,但此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纯电阻电路:即电路中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的电路。

5、电功率求解公式P = Wt 与P=UI 这两个公式为电学中计算电功率时普遍适用最基本的两个公式,第一个为电功率的定义式,也常常作为用电能表和钟表测记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公式。

第二个公式是实验室用伏安法小灯泡功率的原理,也是计算用电器电功率的最基本公式。

6、虽然公式繁多,但电学基本公式只有4个:I= U R 、P = Wt 、P = UI 、Q = I 2Rt 。

其他公式都是导出公式,在这4个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练习,很快就会熟悉并掌握。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一、基本电路公式1.欧姆定理公式:I=U/R欧姆定理说明,在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I与该导体两端电势差U成正比,与导体电阻R成反比。

2.功率公式:P=UI功率是对电路中电能转化率的描述,表示单位时间内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量的速度,单位为瓦(W)。

3.电能公式:E=Pt电能是电路中所转换的所有电能总和,单位为焦耳(J)。

4.电路总电阻公式:R=ΣRi电路中电阻的总和为电路总电阻R。

5.欧姆定律的扩展公式:I=σAU/Lσ是导体的电导率,A是导体截面积,U是导体电势差,L是导体长度。

6.功与能的转化公式:W=Et电路中所消耗的能量W与电路总电阻R、电流I和时间t 的关系为W=I²Rt。

二、串并电路公式1.串联电路电阻公式:R=R1+R2+R3+……+Rn串联电路的电阻是单个电阻的总和。

2.串联电路电流公式:I=I1=I2=I3= (I)在串联电路中电流保持恒定。

3.串联电路电势降公式:U=U1+U2+U3+……+Un在串联电路中,电势差为单个元器件电势差之和。

4.并联电路电势差公式:U=U1=U2=U3=……=Un在并联电路中电势差相同。

5.并联电路电流公式:I=I1+I2+I3+ (I)在并联电路中电流是单个电路分支电流之和。

6.并联电路电阻公式:1/R=1/R1+1/R2+1/R3+……+1/Rn在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倒数是单个电路分支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

三、电容器公式1.电容公式:C=Q/U电容是电容器存储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端电势差U之比。

2.电容式变形:Q=CU分离电一般存储在电容器的聚集电极板上,存储的电量Q 是电容 C与电势差U的乘积。

3.电容式的另一种形式:Q=AUA是电容器的电板面积,U是电场强度。

4.电能公式:E=1/2CU²电容器中的能量存储在电场中,可由E=1/2CV²求出。

5.时间常数公式:τ=RC时间常数是用于描述电容或电感通过变化量后达到稳态所需的时间。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九年级全部电学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九年级全部电学公式)

初中物理电学公式大全欧姆定律部分1. R UI =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I=I 1=I 2=…=I n (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 U=U 1+U 2++U n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 I=I 1+I 2+…+I n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 U=U 1=U 2=…=U n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都等于电源电压) 6. R=R 1+R 2+…+R n (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7. 1/R=1/R1+1/R2+…+1/Rn (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 R 并=R/n (n 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9. R 串=nR (n 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0.2121R R U U =(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 应的电阻之比)11. 1221R RI I = (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电功、电功率部分12. P=UI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 (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 Q=I 2Rt (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 15. P=P 1+P 2+…+P n (适合于任何电路) 16. W=UIt (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 17. P=I 2R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 W=Q (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其中W 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 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20. W=I 2Rt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 (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 (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23. (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电学公式串、并联电路特点对比:串联并联电路图基本特点21I I I == ; 21U U U +=21U U U == ; 21I I I +=总电阻21R R R +=2121R R R R R +=电流2121R R UI I I +===2121R R )R R (U I +=;11R U I =;22R UI =;1221R R I I =电压2111R R UR U +=;2122R R UR U +=;2121R R U U =21U U U ==电功21W W W +=;UQ UIt W == 21W W W +=;W= U I t电功率R I RU UI t W P 22====221121)R R (R U P +=;221222)R R (R U P += 2121R R P P =R I RU UI t W P 22====121R U P =;222R U P =;1221R R P P =;21212R R )R R (U P +=。

初中电学公式大全总结

初中电学公式大全总结

初中电学公式大全总结一、电流(I)相关公式。

1. 定义式。

- I = (Q)/(t),其中Q是电荷量(单位:库仑,C),t是时间(单位:秒,s),电流I的单位是安培(A)。

例如,在10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20C,则电流I=(20C)/(10s) = 2A。

二、电压(U)相关公式。

1. 欧姆定律推导。

- 根据I=(U)/(R)可得U = IR,其中R是电阻(单位:欧姆,Ω)。

如果电阻R = 10Ω,电流I = 2A,那么电压U=2A×10Ω = 20V。

三、电阻(R)相关公式。

1. 定义式(欧姆定律变形)- R=(U)/(I),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电压和电流无关。

例如,一个导体两端电压为10V时,通过的电流为2A,则其电阻R=(10V)/(2A)=5Ω。

2. 电阻定律(对于均匀导体)- R=ρ(l)/(S),其中ρ是电阻率(单位:欧姆·米,Ω· m),l是导体的长度(单位:米,m),S是导体的横截面积(单位:平方米,m^2)。

四、电能(W)相关公式。

1. 定义式。

- W = UIt,单位是焦耳(J)。

例如,一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为220V,电流为2A,工作10s,则消耗的电能W = 220V×2A×10s=4400J。

2. 结合欧姆定律的推导式。

- 由I=(U)/(R)可得W=frac{U^2}{R}t = I^2Rt。

如果电阻R = 10Ω,电压U = 20V,工作时间t = 5s,根据W=frac{U^2}{R}t,则W=frac{(20V)^2}{10Ω}×5s =200J。

五、电功率(P)相关公式。

1. 定义式。

- P=(W)/(t),单位是瓦特(W)。

因为W = UIt,所以P = UI。

例如,一个用电器两端电压为10V,电流为2A,则电功率P = 10V×2A = 20W。

初三物理电学公式总结归纳

初三物理电学公式总结归纳

初三物理电学公式总结归纳
1. 电量公式:Q=It,其中Q为电量,I为电流强度,t为时间;
2. 电流强度公式:I=Q/t,其中I为电流强度,Q为电量,t为时间;
3. 电压公式: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R为电阻;
4. 电阻公式:R=U/I,其中R为电阻,U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
5. 欧姆定律:I=U/R,其中I为电流强度,U为电压,R为电阻;
6. 等效电阻公式:1/R=1/R1+1/R2+1/R3+ … +1/Rn,其中R为等效电阻,R1、R2、R3、…、Rn为各个电阻;
7. 雷诺定律:U1/U2=R1/R2,其中U1、U2为电压,R1、R2为电阻;
8. 焦耳定律:P=UI,其中P为功率,U为电压,I为电流强度;
9. 电功率公式:P=I²R=U²/R,其中P为功率,I为电流强度,R为电阻,U为电压;
10. 磁感应强度公式:B=F/Il,其中B为磁感应强度,F为磁力,I为电流强度,l为导线长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U
U2
U2
(1)I = U (2)U = IR (3)R = I (4)R = P (5)P = R (6) P = I2R
(7) W = Pt (8) Q = I2Rt 这八个公式在电学解题中使用频率高,要求能熟练掌握。
解题小技巧
1、串联电路意味着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如果能求电流,就先把电流求出。电流是连接
U1 : U2=1 : 1
分 电功:W W1:W2=R1: R2(与电阻成正比) W1:W2=R2 : R1(与电阻成反比)
配 规
电功率:P
P1 : P2= R1 : R2(与电阻成正比) P1 : P2 =R2 : R1 (与电阻成反比)
律 电热:Q Q1 : Q2=R1 : R2(与电阻成正比) Q1 : Q2=R2 : R1(与电阻成反比)
(1)【Q = I2Rt】
电热:Q【J】
(2)Q=W=Pt=UIt
U2 =R
t
用于电能完全转化为热能时(纯电阻电路)
其他公式: 比较
W
=
n N
KW·h
(2) P
n N
KW • h
t
注:n 为电能表在某一
时段内转过的转数,N 为用电器消耗 1kW.h 所转的转数.
串联
并联
电路图
基本特点 I I1 I2 ; U U1 U2
总电阻
R R1 R 2 【总电阻越串越大】 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路电阻
U U1 U2 ; I I1 I2 R R 1R 2 【总电阻越并越小】
R1 R 2
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路电阻
电流 电压 电功
U I I1 I2 R1 R 2
I
U(R1 R 2 ) R1R 2
; I1
U R1
各用电器之间的纽带。
2、并联电路意味着各支路电压相等,所以能求电压,就先把电压求出。电压是连接各
用电器之间的纽带。
3、从上述推广中,可以看出与电有关的量和电阻(或电阻之比)关系密切。一个计算
题,只要知道电阻或者电阻之比,那这个题目就基本可以做出了。
任何题中,电阻、电源电压永远不变。(意思是它们什么时候都能用,随便用!) 4、利用铭牌所能获取的信息:
(2)U=
P I
(3)U = PR
电阻:R【Ω】
(1) R=
U I
(2)R=
U2 P
(3) R =
P I2
Q (4) R = I2t
(R=ρL/S)
电功率:P【W】
(1)【P=
W t
】(2)【P= UI】
(3)P =
U2 R
(4) P = I2R
电功(电能):W【J】 (1)【W= Pt 】(2)【W=UIt】 (3)W=UR2 t (4)W= I2Rt
电功率 P(W) P=P1+P2+…+Pn
无论串联、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部分电功率之和。
电热 Q(J) Q=Q1+Q2+…+Qn 无论串联、并联,电路的总电热等于各部分电热之和。
电流:I
I1 : I2=1 : 1
I1 : I2=R2 : R1 (与电阻成反比)
电压:U U1 : U2=R1 : R2(与电阻成正比)
流值,计算 U=IR 总;两灯泡并联时求干路电流最大值,电路两端电压应取两灯泡中
额定电压较小的电压值.
8、计算电流: I
U R
、I
P U
常用,计算电阻: R
U I
、R
U
2 额
P额
常用.
有关用电器(灯泡)额定电压、额定功率、额定电流
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实际电流间的关系的判定!!!
例:比较灯 L1(220v 100w)和灯 L2(220v 40w)在各种情况下的亮度?
【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R 并=R/n
【n 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并联电阻:1/R 总=1/R1+1/R2+…+1/Rn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R 串=nR
【n 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
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U1 P1 W1 Q1 R1 U2 P2 W2 Q2 R2
“ 600r / kw h” :W n KW • h 【1KW.h=3.6×106 J】 N
5、P实
U
2 实
例如:实际电压为额定电压的一半,则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的四分之一.
P额
U
2 额
6、两灯泡串联(P=I2R),电阻大的灯泡亮;两灯泡并联(P= U2 ),电阻小的灯泡亮. R
7、两灯泡串联时求电路两端能加最大电压,电路电流应取两灯泡中额定电流较小的电
A、滑动变阻器--“ 30,1A ”:
R最大 30 ;
R中点
R 最大 2
15
B、小灯泡等电器--“ 6V,3W ”:
U额
6V
; P额
3W
; I额
P额 U额
0.5A ; R
U
2 额
P额
(6V )2 3W
12
C、电能表--“ 220V ”“10(20)A ” :U 额 220V ; I额 10A ; P额 U额 I额 2200W
在串联电路中,除电流处处相等外,电压、电功/能、电功率、电热均与电阻成正比。
2.并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率、电功、电热与电阻的关系: I1 P1 W1 Q1 R2 I2 P2 W2 Q2 R1
在并联电路中,除各支路的端电压相等外,电流、电功/能、电功率、电热均与电阻成反比.
3、对于电功、电功率、电热三个物理量,它们无论是在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中,都 是总量等于各部分之和。在解答这类题时应灵活选取公式进行计算。如以计算电路中的 总功率为例,既可以根据 P=P1+P2,也可以跟据 P=UI 进行计算,其它与之类似。
分流/分压
分功/分功率
分电热
U1 P1 W1 Q1 R1 U2 P2 W2 Q2 R2
I1 P1 W1 Q1 R2 I2 P2 W2 Q2 R1
二、电学中各物理量求解公式表(【】中适合所有电路使用,其余只适合纯电阻电路)
电流:I【A】
(1)I=
Hale Waihona Puke U R(2)I =
P U
电压:U【V】
(1) U= IR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U = U1 = U2…= Un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电阻 R(Ω)
R = R1+R2+…+Rn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
1 R
1 =R1
1 +R2

R=
R1R2 R1+R2
(并联电路中
之和
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电功/能 W(J) W=W1+W2+…+Wn 无论串联、并联,电路消耗的总电能等于各部分电功之和。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实际功率的大小,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1、求额定电流:I 额=P 额∕U 额
I1 额 =(5/11)A=0.45A
2、求电阻:R=U 额 2∕P
I2 额=(2/11)A=0.18A
R1 = 484Ω R2=1210Ω (R1﹤R2)
3、正常发光时:L1 比 L2 亮(因为 P1>P2)
t
R
电功率
P1
U2R1 (R1 R 2 )2
P2
U2R2 (R1 R 2 )2
P1 R 1 P2 R 2
P W UI U2 I2R ; P U2 (R1 R 2 )
t
R
R1R 2
P1
U2 R1
; P2
U2 R2

P1 R 2 ; P2 R 1
串联电阻: R 总=R1+R2+…+Rn
;I2
U R2

I1 R 2 【并联电路分流】 I2 R1
U1
UR 1 R1 R2

U2
UR 2 R1 R2

U1 R 1 【串联电路分压】 U2 R2
U U1 U2
W W1 W2 ; W UIt UQ
W W1 W2 ; W UIt UQ
P W UI U 2 I2R
4、串联在电路中时:L2 亮:
因为:P1 实=I2R1 P2 实=I2R2 且 R1﹤R2 ; 所以:P1 实 ﹤ P2 实 即 L2 亮
5、并联在电路中时:L1 亮:
因为:P1 实=U2∕R1 P2 实=U2∕R2 且 R1﹤R2 ;所以:P1 实> P2 实 即 L1 亮
6、P 实︰P 额
=
U 实 2︰
U2 额
即,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 1∕n 时,实际功率为额定功率的 1∕n2 。
电动机问题: 消耗的电能:W=UIt; 产生的热能:Q=I2Rt; 得到的机械能:W=UIt- I2Rt
【U:为电动机两端的电压,I:为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R: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
一、 电学中各物理量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比较表
电路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物理量 规律
符号/单位
电流 I(A)
U1
U2
I
R1
U R2
I = I1 = I2 =…In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1
R1
I
I2
R2
U
I = I1+I2+…+In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压 U(V)
U = U1+U2+…+U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