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前预习之我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前预习之我见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一直以来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多少年来这种方法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我个人认为它也是因学科而异的,从事语文教学十多年来我觉得语文未必适合课前预习,因为语文有它自己的独特性。

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虽是文科,可它包罗万象,内容丰富,是服务于任何学科的基础性学科,涉及面相当广泛:天文、地理、农业、商务无所不有。正因如此,说明了它的应用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它适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把它很好地应用到生活中去。可以说语文的天地在社会生活中而并非只局限于一篇课文、一堂课中。因此,我认为语文课不做课前预习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1.通过学习语文要达到能准确地、在极短的时间内听懂别人在说什么,抓住谈话的中心内容;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让别人听懂,能随时随地就任何主题发表自己的言论;能读懂文字内容,领会主旨;能在任何职位上即兴写各种文体的文章。所有这些都没有提前打底稿的时间,尤其是在新闻工作中,需要你随机应变,灵活应对,这就是语文的能力:灵活、随机。这种能力靠的是平时课堂上45分钟的锻炼。在事先不清楚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快速、有效地阅读、

分析课文,抓住中心,准确表达自己,把每一节课都当成是一次随机训练,没有任何的提前准备。毕竟考试中的文章阅读是不给你留事先阅读的时间的。

所以我在讲课文之前,很少让学生就文章内容作任何的预习,让学生把每一篇课文都当成是考试或生活中临时遇到的阅读,在极短的时间内,一遍阅读之后让学生总结文章大意,当然,细节性的东西必须反复研读。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快速捕捉信息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而且能做到有的放矢,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2.不做课前预习的另一个原因是能让学生在当堂不知课文内容的情况下,通过题目来感知课文内容,揣测作者的用意和情感。例如,我在讲《阿长与》时,学生事先没有做过任何预习,也全然不知课文内容,我让他们根据课文题目来感知课文内容,揣测作者会写些什么或自己想了解什么,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1)阿长是谁?是个怎样的人?(2)《山海经》是部怎样的书?(3)阿长是《山海经》的作者吗?如果不是,那他们有什么关系?中间发生了什么事?等等。学生的关注与猜测已经涉及了课文的主体,带着这样的问题去关注课文,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将更加主动与深刻。

3.不做课前预习的第三个原因是基于学生对参考书的依赖性。现在的辅助材料多而且全面,再加上语文本身就

是一门主观性特别强的学科,学生的理解很多时候和教参的理解有很大的出入,为了省事、省时,一本教材全解让学生的预习变成了无思考的抄袭与应付。拿着已经写好答案的课本去上语文课,势必没有了主动性与积极性,机械的回答又怎能培养快速阅读与表达的能力呢?

基于以上几点,我很少让学生做固定模式的课前预习,我所做的课前工作就是让学生根据课题写导语,可以参考课文内容也可不参考,第二天选择其中一位或几位学生的导语作为自己的课前导语。实践证明,这样做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破题、思考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积极性。

所谓“教无定法”,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理论也必然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无论怎样,让学生终身受益,培养他们终身学习、运用的能力是语文最终的目的。

【责编田彩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