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之分配问题

合集下载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很系统,附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很系统,附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一、行程问题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1. 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和甲、乙二人分别从A 、B 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200米/分钟,乙的速度是300米/分钟,已知A 、B 两地相距1000米,问甲、乙二人经过多长时间能相遇?200x+300x=1000 x=22. 追赶问题:速度差×追赶时间=追赶距离1. 甲、乙二人分别从A 、B 两地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200米/分钟,乙的速度是300米/分钟,已知A 、B 两地相距1000米,问几分钟后乙能追上甲?直线追击 200x+1000=300x x=102. .甲乙两站相距300km ,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40km ,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80km ,已知慢车先行1.5h ,快车再开出,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与慢车相遇? 40*1.5+40x+80x=3003. 汽车上坡时每小时走28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35千米,去时,下坡比上坡路的2倍还少14千米,原路返回比去时多用12分钟,求去时上、下坡路程各多少千米?去 :上坡路程x 下坡路程y352860123528x y y x +=++ 回 :上坡路程y 上坡路程x3. 环行问题:环行问题的基本关系:同时同地同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快者路程-慢者路程=环行周长.同时同地背向而行,第一次相遇:甲路程+乙路程=环形周长.1 王丛和张兰绕环行跑道行走,跑道长400米,王丛的速度是200米/分钟,张兰的速度是300米/分钟,二人如从同地同时同向而行,经过几分钟二人相遇?跑慢的路程+一圈=跑快的 200X+400=300X X=42 甲乙两个人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同时同点出发,甲的速度是6米/秒,乙的速度4米/秒,乙跑几分钟后,甲可超过乙一圈?乙跑几圈后,甲可超过乙一圈?4X+400=6X X=2004X+400=6X X=200 200*4=800 800/400=2圈3 有一火车以每分钟600米的速度要过完第一、第二两座铁桥,过第二铁桥比过第一铁桥需多5秒,又知第二铁桥的长度比第一铁桥长度的2倍短50米,试求各铁桥的长.解:设第一铁桥的长为x 米,那么第二铁桥的长为(2x-50)米,•过完 第一铁桥所需的时间为600x 分 过完第二铁桥所需的时间为250600x -分. 依题意,可列出方程600x +560=250600x - 解方程得x=100∴2x-50=2×100-50=1504.·顺(逆)风(水)行驶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一架飞机在两城之间飞行,顺风需要4小时,逆风需要4.5小时;测得风速为45千米/时,求两城之间的距离。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工程问题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工程问题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工程问题含答案1.两人共同完成一份文件,小李独立完成需要6小时,小王独立完成需要8小时。

求他们两人一起完成需要多长时间。

2.甲单独完成一项工程需要10天,乙单独完成需要15天。

两人合作4天后,剩下的部分由乙单独完成,问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整个工程。

3.加工一批机器零件,甲单独完成需要4天,乙单独完成需要6天。

现在乙先做1天,然后两人合作完成,共付给报酬600元。

如果按个人完成的工作量付给报酬,应该如何分配?4.机械厂加工车间有27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可以加工12个小齿轮或10个大齿轮。

2个大齿轮和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需要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齿轮和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5.整理一批图书,一个人单独完成需要60小时。

现在先由一部分人用1小时整理,随后增加15人和他们一起又做了2小时,恰好完成整理工作。

假设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那么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多少人?6.某工厂原计划用26小时生产一批零件,结果每小时多生产5件,用24小时就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比原计划多生产了60件。

问原计划生产多少零件?7.某地为了打造风光带,将一段长为360米的河道整治任务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先后接力完成,共用时20天。

已知甲工程队每天整治24米,乙工程队每天整治16米。

求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整治了多长的河道。

8.政府准备修建一条公路,如果由甲工程队单独修建需要3个月完成,每月耗资12万元;如果由乙工程队单独修建需要6个月完成,每月耗资5万元。

现在甲工程队先做一段时间,剩下的由乙工程队单独完成,一共用了4个月完成修建任务。

这样安排一共耗资多少万元?(时间按整月计算)9.某蔬菜公司收购某种蔬菜116吨,准备加工后上市销售。

该公司加工该种蔬菜的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4吨或粗加工8吨。

1)问能否在14天以内完成加工任务?说明理由。

2)现计划用20天正好完成加工任务,则该公司应该安排多少天进行精加工,多少天进行粗加工?10.某工程交由甲、乙两个工程队来完成。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_调配问题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_调配问题含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应用——分配问题1.课外活动中一些学生分组参加活动.原来每组6人.后来重新编组.每组10人.这样比原来减少4组.问这些学生共有多少人?2.一个车间加工轴杆和轴承.每人每天平均可以加工轴杆12根或者轴承16个.1根轴杆与2个轴承为一套.该车间共有90人.应该怎样调配人力.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轴承和轴杆正好配套?3.皖蒙食品加工厂收购了一批质量为1000kg的某种山货.根据市场需求对其进行粗加工和精加工处理.已知精加的这种山货质量比粗加工的质量的3倍还多200kg.求粗加工的这种山货的质量.4.马年新年即将来临.七年级(1)班课外活动小组计划做一批“中国结”.如果每人做6个.那么比计划多了7个;如果每人做5个.那么比计划少了13个.该小组计划做多少个“中国结”?5.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200个螺钉或2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6.某人原计划用26天生产一批零件.工作两天后因改变了操作方法.每天比原来多生产5个零件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问原来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这批零件有多少个?7.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1)这个班有多少学生?(2)这批图书共有多少本?8.《九章算术》中有一道阐述“盈不足术”的问题.原文如下:今有人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译文为:现有一些人共同买一个物品.每人出8元.还盈余3元;每人出7元.则还差4元.问共有多少人?这个物品的价格是多少?请解答上述问题.9.某单位计划“五一”期间组织职工到东江湖旅游.如果单独租用40座的客车若干辆刚好坐满;如果租用50座的客车可以少租一辆.并且有40个剩余座位.(1)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多少人?(2)如同时租用这两种客车若干辆.问有无可能使每辆车刚好坐满?如有可能.两种车各租多少辆?(此问可只写结果.不写分析过程)10.在手工制作课上.老师组织七年级(2)班的学生用硬纸制作圆柱形茶叶筒.七年级(2)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2人.并且每名学生每小时剪筒身50个或剪筒底120个.(1)七年级(2)班有男生、女生各多少人?(2)要求一个筒身配两个筒底.为了使每小时剪出的筒身与筒底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学生剪筒身.多少名学生剪筒底?11.某校组织学生种植芽苗菜.三个年级共种植909盆.初二年级种植的数量比初一年级的2倍少3盆.初三年级种植的数量比初二年级多25盆.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种植多少盆?12.为迎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某校团委开展“光盘行动”.倡议学生遏制浪费粮食行为.该校七年级(1)、(2)、(3)三个班共128人参加了活动.其中七(3)班48人参加.七(1)班参加的人数比七(2)班多10人.请问七(1)班和七(2)班各有多少人参加“光盘行动”?13.列方程解应用题《九章算术》中有“盈不足术”的问题.原文如下:“今有共買羊.人出五.不足四十五;人出七.不足三.问人数、羊價各幾何?”题意是:若干人共同出资买羊.每人出5元.则差45元;每人出7元.则差3元.求人数和羊价各是多少?14.暑假.某校初一年级(1)班组织学生去公园游玩.该班有50名同学组织了划船活动.如图是划船须知.(1)他们一共租了10条船.并且每条船都坐满了人.那么大、小船各租了几只?(2)他们租船一共花了多少元钱?15.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在“五一”期间.小明、小亮等同学随家长一同到某公园游玩.下面是购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如图).试根据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2)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用哪种方式购票更省钱?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分析】设这些学生共有x人.先表示出原来和后来各多少组.其等量关系为后来的比原来的少2组.根据此列方程求解.【解答】解:设这些学生共有x人.根据题意.得﹣=4.解得x=60.答:这些学生共有60人.【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其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及表示原来和后来各多少组.难度一般.2.【分析】设x个人加工轴杆.(90﹣x)个人加工轴承.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轴承和轴杆正好配套.根据1根轴杆与2个轴承为一套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设x个人加工轴杆.(90﹣x)个人加工轴承.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轴承和轴杆正好配套.根据题意得:12x×2=16(90﹣x).去括号得:24x=1440﹣16x.移项合并得:40x=1440.解得:x=36.则调配36个人加工轴杆.54个人加工轴承.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轴承和轴杆正好配套.【点评】此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3.【分析】等量关系为:精加工的山货总质量+粗加工的山货总质量=1000kg.把相关数值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设粗加工的该种山货质量为x千克.则精加工(3x+200)千克.由题意得:x+(3x+200)=1000.解得:x=200.答:粗加工的该种山货质量为200千克.【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得到山货总质量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难度一般.4.【分析】设小组成员共有x名.由题意可知计划做的中国结个数为:(6x﹣7)或(5x+13)个.令二者相等.即可求得x的值.可得小组成员个数及计划做的中国结个数.【解答】解:设小组成员共有x名.则计划做的中国结个数为:(6x﹣7)或(5x+13)个∴6x﹣7=5x+13解得:x=20.∴6x﹣7=113.答:计划做113个中国结.【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5.【分析】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母.则(22﹣x)人生产螺钉.由一个螺钉配两个螺母可知螺母的个数是螺钉个数的2倍从而得出等量关系.就可以列出方程求出即可.【解答】解:设分配x名工人生产螺母.则(22﹣x)人生产螺钉.由题意得2000x=2×1200(22﹣x).解得:x=12.则22﹣x=10.答: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10名.12名.【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及掌握解应用题的关键是建立等量关系.6.【分析】设原来每天生产x个零件.表示出所有零件的个数.进而得出等式求出即可.【解答】解:设原来每天生产x个零件.根据题意可得:26x=2x+(x+5)×20.解得:x=25.故26×25=650(个).答:原来每天生产25个零件.这批零件有650个.【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题意表示出零件的总个数是解题关键.7.【分析】(1)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这个班人数一定.可得:3x+20=4x﹣25.解方程即可;(2)代入方程的左边或右边的代数式即可.【解答】解:(1)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依题意有:3x+20=4x﹣25解得:x=45(2)3x+20=3×45+20=155答:这个班有45名学生.这批图书共有155本.【点评】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8.【分析】根据这个物品的价格不变.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即可.【解答】解:设共有x人.可列方程为:8x﹣3=7x+4.解得x=7.∴8x﹣3=53(元).答:共有7人.这个物品的价格是53元.【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9.某单位计划“五一”期间组织职工到东江湖旅游.如果单独租用40座的客车若干辆刚好坐满;如果租用50座的客车可以少租一辆.并且有40个剩余座位.(1)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多少人?(2)如同时租用这两种客车若干辆.问有无可能使每辆车刚好坐满?如有可能.两种车各租多少辆?(此问可只写结果.不写分析过程)【分析】(1)先设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x人.利用人数不变.车的辆数相差1.可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出.(2)可根据租用两种汽车时.利用假设一种车的辆数.进而得出另一种车的数量求出即可.【解答】解:(1)设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x人.由题意得方程:.解得x=360;答:该单位参加旅游的职工有360人.(2)有可能.因为租用4辆40座的客车、4辆50座的客车刚好可以坐360人.正好坐满.【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10.【分析】(1)设七年级(2)班有女生x人.则男生(x﹣2)人.根据全班共有44人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2)设分配a人生产筒身.(44﹣a)人生产筒底.由筒身与筒底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解答】解:(1)设七年级(2)班有女生x人.则男生(x﹣2)人.由题意.得x+(x﹣2)=44.解得:x=23.∴男生有:44﹣23=21人.答:七年级(2)班有女生23人.则男生21人;(2)设分配a人生产筒身.(44﹣a)人生产筒底.由题意.得50a×2=120(44﹣a).解得:a=24.∴生产筒底的有20人.答:分配24人生产筒身.20人生产筒底.【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运用.解答时分别总人数为44人和筒底与筒身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是关键.11.【分析】设初一年级种植x盆.则初二年级种植(2x﹣3)盆.初三年级种植(2x ﹣3+25)盆.根据“三个年级共种植909盆”列出方程并解答.【解答】解:设初一年级种植x盆.依题意得:x+(2x﹣3)+(2x﹣3+25)=909.解得.x=178.∴2x﹣3=3532x﹣3+25=378.答: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种植178盆、353盆、378盆.【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作答.即设、列、解、答.12.【分析】首先确定相等关系:该校七年级(1)、(2)、(3)三个班共128人参加了活动.由此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解答】解:设七(2)班有x人参加“光盘行动”.则七(1)班有(x+10)人参加“光盘行动”.依题意有(x+10)+x+48=128.解得x=35.则x+10=45.答:七(1)班有45人参加“光盘行动”.七(2)班有35人参加“光盘行动”.【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关键是先确定相等关系.然后列方程求解.13.【分析】可设买羊人数为未知数.等量关系为:5×买羊人数+45=7×买羊人数+3.把相关数值代入可求得买羊人数.代入方程的等号左边可得羊价.【解答】解:设买羊为x人.则羊价为(5x+45)元钱.5x+45=7x+3.x=21(人).5×21+45=150(元).答:买羊人数为21人.羊价为150元.【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4.【分析】(1)设大船租了x只.则小船租了(10﹣x)只.那么6x+4(10﹣x)就等于该班总人数;(2)他们租船一共花了10x+8×(10﹣5)元.【解答】解:(1)设大船租了x只.则小船租了(10﹣x)只.则6x+4(10﹣x)=50解得:x=5.答:大、小船各租了5只;(2)他们租船一共花了10×5+8×5=90元.答:他们租船一共花了90元.【点评】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用代数式表示出相等关系中的各个部分.把列方程的问题转化为列代数式的问题.15.【分析】(1)设去了x个成人.则去了(12﹣x)个学生.根据爸爸说的话.可确定相等关系为:成人的票价+学生的票价=400元.据此列方程求解;(2)计算团体票所需费用.和400元比较即可求解.【解答】解:(1)设去了x个成人.则去了(12﹣x)个学生.依题意得40x+20(12﹣x)=400.解得x=8.12﹣x=4;答:小明他们一共去了8个成人.4个学生.(2)若按团体票购票:16×40×0.6=384∵384<400.∴按团体票购票更省钱.【点评】考查利用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于设求知数.列方程.此类题目贴近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几种常见题型

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几种常见题型

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几种常见题型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七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重点,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又是学生从小学升入中学后第一次接触到用代数的方法处理应用题。

因此,认真学好这一知识,对于今后学习整个中学阶段的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大有帮助。

因此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几种常见题型及其特点归纳下来,如下:(1)和、差、倍、分问题。

此问题中常用“多、少、大、小、几分之几”或“增加、减少、缩小”等等词语体现等量关系。

审题时要抓住,确定标准量与比校量,并注意每个词的细微差别。

(2)等积变形问题。

此类问题的关键在“等积”上,是等量关系的所在,必须掌握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公式。

“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为前提。

常用等量关系为:①形状面积变了,周长没变;②原料体积=成品体积。

(3)调配问题。

从调配后的数量关系中找等量关系,常见是“和、差、倍、分”关系,要注意调配对象流动的方向和数量。

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常见题型有:①既有调入又有调出;②只有调入没有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③只有调出没有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4)行程问题。

要掌握行程中的基本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相向而行),这类问题的相等关系是:各人走路之和等于总路程或同时走时两人所走的时间相等为等量关系。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全路程追及问题(同向而行),这类问题的等量关系是:两人的路程差等于追及的路程或以追及时间为等量关系。

①同时不同地:甲的时间=乙的时间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原来甲、乙相距的路程②同地不同时;甲的时间=乙的时间-时间差甲的路程=乙的路程环形跑道上的相遇和追及问题:同地反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走的路程和等于一圈的路程;同地同向而行的等量关系是两人所走的路程差等于一圈的路程。

船(飞机)航行问题:相对运动的合速度关系是:顺水(风)速度=静水(无风)中速度+水(风)流速度;逆水(风)速度=静水(无风)中速度-水(风)流速度。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分类》(4)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分类》(4)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分类》一、形积问题1、有一块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铜块,要将它熔化后铸成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体铜块,铸成后的铜块的高是多少厘米(不计损耗)?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36厘米,若长减少4厘米,宽增加2厘米,长方形就变成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

3、把一块长宽高分别为5cm、3cm、3cm的长方体铁块,浸入半径为4cm的圆柱体玻璃杯中(盛有水,铁块被水完全淹没)水面将增高多少?(不外溢)二、打折销售问题1.一家服装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提高40%后标价,又以八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为多少元?2、某商品的进价为700元,为了参加市场竞争,商店按标价的九折再让利40元销售,此时仍可获利10%,此商品的标价为多少元?13、一件商品按成本价提高20%后标价,又以9折销售,售价为270元,这种商品的成本价是多少元?4、五一期间,百货大楼推出全场打八折的优惠活动,持贵宾卡可在八折基础上继续打折,小明妈妈持贵宾卡买了标价为10000元的商品,共节省2800元,则用贵宾卡又享受了几折优惠?5、新华书店准备将一套图书打折出售,如果按定价的6折出售将赔60元,若按定价出售则赚20元,试问这套图书的进价是多少?6、某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7、某服装店出售某种服装,已知售价比进价高20%以上才能出售,为了获得更多利润,该店老板以高出进价80%的价格标价,若你想买下标价360元的这种服装,最多降价多少元,该店老板还会出售?三、希望工程问题(调配问题)1、某文艺团体组织了一场义演为“希望工程”募捐,共售出1000张门票,已知成人票每张8元,学生票每张5元,共得票款6950元,成人票和学生票各几张?2、甲、乙两个水池共蓄水50吨,甲池用去5吨,乙池又注入8吨水后,甲池的水比乙池的水少3吨,问原来甲、乙两个水池各有多少吨水?3、某工厂第一车间人数比第二车间人数的少30人,如果从第二车间调10人到第一车间,那么第一车间的人数就是第二车间人数的,求原来每个车间的人数?4、甲班有54人,乙班有48人,要使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2倍,则应从乙班调往甲班多少人?四、行程问题(一)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1、已知A、B两地相距100千米,甲以16千米/小时的速度从A地出发,乙以9千米/小时的速度从B地出发。

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解题思路PPT课件

七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归类解题思路PPT课件

1.市场经济问题 【例题】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 2个小餐厅,可供1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可供 2280名学生就餐. 〔1〕求1个大餐厅、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 解:设1个小餐厅可供名学生就餐,那么1个大餐厅可供〔1680-2y〕名学生就 餐,根据题意,得2〔1680-2y〕+y=2280解得:y=360〔名〕所以16802y=960〔名〕 〔2〕假设7个餐厅同时开放,能否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请说明理由. 解:因为960x5+360x2=5520>5300, 所以如果同时开放7个餐厅,能够供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
【例题】两列火车分别行驶在平行的轨道上,其中快车车长为100米,慢车 车长150米,当两车相向而行时,快车驶过慢车某个窗口所用的时间为5秒。 ⑴ 两车的速度之和与两车相向而行时慢车经过快车某一窗口所用的时间各是 多少? 解:两车的速度之和=100÷5=20〔米/秒〕 慢车经过快车某一窗口所用的时间=150÷20=7.5〔秒〕 ⑵ 如果两车同向而行,慢车速度为8米/秒,快车从后面追赶慢车,那么从快 车的车头赶上慢车的车尾开始到快车的车尾离开慢车的车头所需的时间至少 是多少秒? 解:设至少是x秒,〔快车车速为20-8〕 那么〔20-8〕x-8x=100+150 x=62.5 答:至少62.5秒快车从后面追赶上并全部超过慢车。
【例题】与铁路平行的一条公路上有一行人与骑自行车的人同时向南行进。 行人的速度是每小时3.6km,骑自行车的人的速度是每小时10.8km。如果一 列火车从他们背后开来,它通过行人的时间是22秒,通过骑自行车的人的时 间是26秒。 ⑴ 行人的速度为每秒多少米? 行人的速度是:3.6km/时=3600米÷3600秒=1米/秒 骑自行车的人的速度是: 10.8km/时=10800米÷3600秒=3米/秒 ⑵ 这列火车的车长是多少米?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分配问题应用题(答案)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分配问题应用题(答案)

《一元一次方程:分配问题》应用题1、某车间22名工人生产螺钉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钉1200个或螺母2000个,一个螺钉要配两个螺母。

为了使每天的产品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工人生产螺钉,多少名工人生产螺母?解:设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有(22-x)人生产螺母,可得:2×1200x=2000(22-x)x=10所以生产螺母的人数为:22-10=12(人)2、某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每人每小时平均能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应如何分配生产螺栓和螺母的工人,才能使螺栓和螺母正好配套(一个螺栓配两个螺母)?3、某车间每天能生产甲种零件120个,或乙种零件100个,甲、乙两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才能配成一套,现要在30天内生产最多的成套产品,问怎样安排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的天数?【解】设安排生产甲零件的天数为x天,则安排生产乙零件的天数为(30-x)天,根据题意可得:2×120x=3×100(30-x),解得:x=50/3,则30-50/3=40/3(天),答:安排生产甲零件的天数为15天,安排生产乙零件的天数为12天4、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片可制盒身10个或制盒底30个。

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

现有100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既使做出的盒身和盒底配套,又能充分利用白铁皮?【解】设用x张做盒身,则做盒底为(100-x)张则:2×10x=30(100-x),x=60.100-x =100-60=40.答:用60张做盒身,40张做盒底.5、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6个,或盒底43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

现有150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解】设 用(150-x )张制盒身,x 张制盒底x x 43)150(162=-⨯ x = 64 答:用86张制盒身,64张制盒底6、一批学生在礼堂就座,如果一条长凳上坐3人,就有25人没有座位;如果一条长凳上坐4人,就正好空出19条长凳,问这批学生共有多少人?【解】328人7、一批学生乘汽车去观看“2008北京奥运会”如果每辆汽车乘48人,那么还多4人;如果每辆汽车乘50人,那么还有6个空位,求汽车和学生各有多少?【解】设汽车有x 辆,则650448-=+x x 5=∴x 答: 汽车5辆,学生244人8、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 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问这个班有多少 学生?设这个班有x 个学生,则3x+20=4x-25x=459、某水利工地派48人去挖土和运土,如果每人每天平均挖土5方或运土3方,那么应怎样安排人员,正好能使挖出的土及时运走?【解】设X 人挖土,运土的则有(48-X)人,则:5X=3×(48-X )5X=144-3X 8X=144X=18 48-X=30答:应安排18人挖土,30人运土10、某校组织师生春游,如果只租用45座客车,刚好坐满;如果只租用60座客车,可少租一辆,且余30个座位.请问参加春游的师生共有多少人?【解】设租x辆45做客车45x=60(x-1) -3045x=60x-90 15x=90x=6 6×45=270人11、某车间有1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加工甲种零件5个或乙种零件4个.在这16名工人中,一部分人加工甲种零件,其余的加工乙种零件.•已知每加工一个甲种零件可获利16元,每加工一个乙种零件可获利24元.若此车间一共获利1440元,•求这一天有几个工人加工甲种零件.12、有两个工程队,甲工程队有32人,乙工程队有28人,如果是甲工程队的人数是工程队人数的2倍,需从乙工程队抽调多少人到甲工程队?13、某班同学利用假期参加夏令营活动,分成几个小组,若每组7人还余1人,若每组8人还缺6人,问该班分成几个小组,共有多少名同学?14、机械厂加工车间有85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16个或小齿轮10个,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需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15、某厂一车间有64人,二车间有56人。

七上 一元一次方程 解决问题 应用题 题型全面含答案

七上 一元一次方程 解决问题 应用题 题型全面含答案

用方程解决问题(1)1.将360分成三个数,使这三个数的比为l︰2︰3,求分成的三个数.2.将面积为160m2的土地分成两部分,使两部分的面积之比为3︰5,求各部分的面积.3.为创建卫生城市,市容部门组织30位工作人员到甲、乙、丙三个社区检查工作,要使分配到甲、乙、丙三个社区的人数之比为2︰3︰5,应怎样分配?4.某学生把98分成两个数,使第一个数加上5等于第二个数减去5,求分成的两个数分别是多少?5.某商场春节期间销售彩电、微波炉、DVD共228台,其中销售彩电与DVD的数量之比为3︰2,销售的微波炉比彩电少20台,春节期间销售DVD多少台?6.在日历中:(1)圈出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它们的和能为60吗?75呢?21呢?(2)圈出2×2的正方形,若这4个数的和为76,这4天分别是几号?(3)圈出3×3的正方形,若这9个数的和为90,这9天分别是几号?(4)爷爷生日那天的上、下、左、右4个日期的和为80,爷爷的生日是几号?7.某校七年级的美术、声乐和体育三个特长班共有115人,其中美术班与声乐班的人数之比为4︰3,美术班与体育班的人数之比为8︰9,每个特长班各有多少人?8.在一个多边形的各边上标上数,它们依次为2,4,6,8,…,并且后面一边上标的数比前面一边上标的数大2.现已知某相邻三边上所标的数之和为24.(1)这三边上所标的数分别是多少?(2)是否存在这样的相邻三边上所标的数之和为32?为什么?9.将连续自然数1至2004按图中的方式排成一个长方形阵列,用一个正方形框出16个数.(1)图中框出的这16个数的和是;(2)在图中,要使一个正方形框出的16个数之和分别等于2000,2004,可能吗?若不可能,试说明理由;若有可能,请求出该正方形框出的16个数中的最小数和最大数.参考答案1.60,120,180 2.60,100 3.6,9,15 4.44,54 5.62 6.(1)①能圈出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的和为60②不能圈出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的和为75③不能圈出一竖列上相邻的三个数的和为21(2)15,16,22,23(3)这9天分别是2号、3号、4号、9号、10号、11号、16号、17号、18号(4)20 7.45 8.(1)8,6,10(2)设中间一边上标的数为x,则(x-2)+x+(x+2)=32,x=323,不合题意9.(1)352 (2)框出的16个数的和可能为2000,其中最小数为113,最大数为137,而框出的16个数的和不可能为2004用方程解决问题(2)1.某人买甲、乙两种笔记本共20本,付款40.8元.甲种笔记本的单价为2.2元,乙种笔记本的单价为1.8元,两种笔记本各买了多少本?2.有一批重39 t的货物,准备用载重量分别为6 t和7.5 t的卡车一次运走.已知载重量为6 t的卡车比载重量为7.5 t的卡车多2辆,两种卡车各要多少辆?3.小王去超市购物,买了什锦糖和荔枝共7 kg,付款92.4元.已知每千克什锦糖16.8元,每千克荔枝8.4元,小王买了什锦糖和荔枝各多少千克?4.甲仓库有化肥100 t,乙仓库有化肥88 t,从这两个仓库一共运出50 t化肥后,这两个仓库的剩余化肥的数量相等,从这两个仓库各运出了多少吨化肥?5.某小组原来的女生人数是全组人数的13,后来又加入了4个女生,于是女生人数占全组人数的一半,该小组原来有多少人?6.某服装加工车间有54人,每人每天可加工上衣8件或加工裤子10条,应怎样分配加工上衣的人数和加工裤子的人数,才能使每天加工的衣裤配套?7.乒乓球集训队一队有42人,二队有19人,能否从一队调若干人到二队,使得一队的人数是二队人数的两倍?8.现有水果1000kg,入库时测得含水量为96%,一个月后因水果中水分损耗,测得含水量为95%,这批水果的总重量损失了多少?9.小刚的叔叔到他家做客,小刚问叔叔多大年纪了,叔叔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4 岁.你到我这么大时,我已经37岁了.”你知道小刚和叔叔现在各多少岁了吗?参考答案1.甲种笔记本买了12本,甲种笔记本买了8本2.设载重量为7.5 t的卡车有2辆,载重量为6 t的卡车有4辆3.小王买了什锦糖4千克,荔枝3千克.4.从甲仓库运出化肥31 t,从甲仓库运出化肥19 t.5.该小组原来有12人,6.安排30人加工上衣,安排24人加工裤子.7.不能8.这批水果的总重量损失了200kg9.小刚现在15岁,叔叔现在26岁.用方程解决问题(3)1.把一批课外书分给若干个小组,若每个小组分8本,则多3本;若每个小组分l0本,则少9本.有多少个小组?有多少本课外书?2.若干辆汽车装运一批货物,若每辆车装3.5 t,则有2 t货物不能运走;若每辆车装4 t,则这批货物全部运完后,还可以装运1 t其他货物.有多少辆汽车?这批货物有多少吨?3.某工人在规定时间内加工一批零件,若每天加工44个,则比规定任务少加工20个;若每天加工50个,则可以超额10个.求规定时间和这批零件的个数.4.给一块农田施肥,若每亩施肥6 kg,则缺少17 kg化肥;若每亩施肥5 kg,则余下3 kg 化肥.这块农田有几亩?化肥有多少千克?5.七年级美术班举办了一次美术作品展览,展出的美术作品若平均每人3张,则多24张;若平均每人4张,则少26张.一共展出了多少张美术作品?6.学校安排学生住宿,若每间宿舍住8人,则有12人没有地方住;若每间宿舍住9人,则空出2间宿舍.共有多少间宿舍?多少名住宿生?7.幼儿园有一批卡通书,若3个小朋友合看一本,则多2本;若2个小朋友合看一本,则有9个小朋友没有书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8.甲、乙两人生产同一种零件,月初两人的计划生产量之比为4︰5,月底甲的实际生产量超过计划的15%,乙的实际生产量超过计划的12%,两人实际生产的零件总数为1632个,甲、乙两人原计划各生产多少个零件?9.一位工人接到加工一批零件的任务,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若每小时加工10个,则可以超额完成3个;若每小时加工11个,则可以提前1 h完成.求要加工的零件个数和规定的时间.参考答案1.有6个小组,51本课外书2.有6辆汽车,有23吨货3.规定时间为5天,这批零件的个数为240个4.这块农田有20亩,化肥103千克5.一共展出了174张美术作品6.有30间宿舍,252名住宿生7.一共有39个小朋友8.甲原计划生产640个零件,乙原计划生产800个零件9.规定8h完成,加工77个零件用方程解决问题(4)1.一辆汽车与一辆拖拉机从相距232 km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4 h后相遇.已知汽车每小时走的路程比拖拉机的2倍多4 km,求拖拉机的速度.2.甲、乙两站相距274 km,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慢车出发1 h后,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往甲站,快车开出1.5 h后,两车在途中相遇.已知快车每小时比慢车多行20 km,求快车的速度.3.一艘轮船航行于甲、乙两地之间,顺水要7 h,逆水要9 h,已知水流的速度为3 km/h,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4.小明从甲地到乙地,若每小时走4.5 km,则在规定时间内离乙地还有0.5 km;若每小时走5.5 km,则可比规定时间早1 h到达乙地.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和规定时间.5.一位邮递员骑自行车在规定时间内把特快专递送到某单位,若他每小时行15 km,则可以早到24 min;若他每小时行12 km,则要迟到15 min.规定的时间是多少?他去的单位有多远?6.某人游览水路风景区,乘坐摩托艇顺流而下,然后返回登艇处,水流的速度为2 km/h,摩托艇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8 km/h,为了使游览时间不超过3 h,此人驶出多远就应回头?7.一个自行车车队进行训练,训练时所有队员都以35 km/h的速度前进.突然,1号队员以45 km/h的速度独自行进,行进10 km后掉转车头,仍以45 km/h的速度往回骑,直到与其他队员会合.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多长时间?8.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匀速前进,第一次相遇在距A点700m处,然后继续前进,到目的地后都立即返回,第二次相遇在距B点400m处,求A、B两地的距离.参考答案1.拖拉机的速度为18 km/h 2.快车的速度为81 km/h3.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189 km4.规定时间为6 h,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27.5 km5.规定的时间为3h,他去的单位有39 km6.此人驶出803km就应回头7.1号队员从离队开始到与队员重新会合,经过了0.25 h 8.1700 m用方程解决问题(5)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6天完成,现由甲先做2天,乙再加入一起做,完成这项工程还需多少天?2.一项水利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要15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2天,若两队合作5天后,剩下的工程由甲队做,甲队还需多少天才能完成?3.完成一项工作,甲单独做需要3h,乙单独做需要5h,若两人合作这项工作的45,需要几小时?4.一块农田,若由甲拖拉机耕,20h可以耕完;若由乙拖拉机耕,15h可以耕完.现在,甲耕了13h后,让乙加入一起耕,还要几小时才能耕完?5.一件工作,甲单独做12h完成,乙单独做20h完成,现由乙单独做4h,剩下部分由甲、乙合作,还需几小时完成?6.一项工程,甲独做需12天完成,乙独做需24天完成,丙独做需6天完成,现在甲与丙合作2天后,丙因事离去,由甲、乙合作,甲、乙还需几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7.甲、乙两人承包一项工程,共得报酬610元,已知甲做l0天,乙做13天,但因甲的技术比乙的技术好,因而预先就约定甲做4天的工资比乙做5天的工资还要多40元,甲、乙两人各分得多少元?8.一个农场有甲、乙两台打谷机,甲机的工作效率是乙机的2倍.若甲机打完全部谷子的2 3后,乙机继续打完,前后所需的时间比同时用两台打谷机打完全部谷子所需的时间多4天.若分别用甲、乙打谷机打谷,打完谷子各需几天?参考答案1.完成这项工程还要3 天2.甲队还需4天完成3.需要5h 4.还要3h才能耕完5.还需6 h完成6.甲、乙还要4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7.甲分得350元,乙分得260元8.甲打谷机打完谷子要6天,乙打谷机打完谷子要12天.用方程解决问题(6)1.某种服装现在的售价为56.1元,比原来的售价降低了15%,求原来的售价.2.某商品的进价为2400元,若按标价的9折销售,利润率为20%,该商品的标价是多少?3.某商品的标价为每件1100元,若按标价的80%出售,仍可获利10%,此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4.某商品的售价为每件900元,为了参与市场竞争,商店按售价的9折再让利40元销售,此时仍可获利10%,此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5.某种家电标价2400元,现在按9折出售,并且送20元“打的”费,仍可获得7%的利润,求该家电的进价.6.一商场搞换季促销活动,若每件羽绒衫按标价的5折销售可赚50元,按标价的6折销售可赚80元.(1)每件羽绒衫的标价和成本各是多少元?(2)为保证盈利不低于20元,最多打几折?7.某服装个体户同时卖出两套服装,每套均卖168元,以原价为准,其中一套盈利20%,另一套亏本20%.在这次销售中,服装个体户是盈利还是亏本?盈利或亏本多少元?8.某商场的电视机原价为2500元,现在以8折销售,如果想使降价前后的销售额都为l0 万元,那么销售量应增加多少?9.据了解,个体服装销售只要高出进价的20%便可盈利,但老板们常以高出进价的50%~100%标价.若你准备买一件标价为180元的服装,应在什么范围内还价?参考答案1.原来的售价为66元2.该商品的标价是3200元3.此商品的进价是800元4.此商品的进价是700元,5.设该家电的进价为2000元6.(1)每件羽绒衫的标价为100元,成本是300元(2)为保证盈利不低于20元,最多打4折7.盈利的那套原价为140元,亏本的那套原价为210元,因为140+210=350>168×2,所以350—168×2=14(元).即服装个体户亏本14元8.销售量应增加10台9.应在108元与144元之间还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工甲种零件16个,或加工乙种零件21个,而一辆轿车只需要甲零件5个和乙零件3个,
为了使每天能配套生产轿车,问应如何安排工人?
审核:徐开林王恩重2009年8月20日
教(学)后记:
蔬菜5 1.5
荞麦4 1
在现有的条件下,这18位农民应承包多少公顷田地,怎样安排种植才能使所有的人都有工
作,且资金正好够用?
分析:作物品种种植面积S/hm2需要人数投入资金/万元
蔬菜x
荞麦y
合计
解: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思考: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之分配问题的题目有什么特点吗?我们在
解这类题目时要注意什么?分配类应用题的特点是:分配前的数量关系,分配后又有
援,使在甲处植树的人数是乙处植树人数的2倍,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
分析:甲处乙处
原有人数
增加人数x
增加后人数
等量关系是:
解:
2.某村18位农民筹建5万元资金,承包了一些低产田地。根据市场调查,他们计划对种植
的品种进行调整,改种蔬菜和荞麦。种这两种作物每公顷所需的人数和需投入的资金如下表:
作物品种每公顷所需人数每公顷所需投入资金/万元来自年级七年级
科目
数学
主备
袁进
参加集体备课人员
徐开琳
王恩重


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之分配问题
课型
新授
使用时间
第周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分析分配问题中已知数和未知数的相等关系,列出一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能从应用题所求的两个未知数中选择一个,通过列方
程求出这个未知数的值后,再利用它与另一个未知数的关系以及某些已知数的
一种新的数量关系。
(三)课堂练习:
1:王大伯承包了25亩土地,今年春季改种茄子和西红柿两种大棚蔬菜,用去了44000元,其中种茄子每亩用了1700元,获纯利2400元,种西红柿每亩用了1800元,获纯利2600元。
问王大伯一共获纯利多少元?
2:一名工人一天能生产100只螺栓或150只螺帽,1只螺栓要和2只螺帽配套,若有工人
2)设元——引入未知数,并注明单位,一般有直接设元,间接设元和设辅助未
知数。
3)列方程——找出等量关系,准确用代数式表示题中各量。
4)解方程——正确解方程,并求出所求的量。
5)检验作答——检验是否是所列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进一步写出答案。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考,解决下列问题
第页
1.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23人,在乙处植树的有17人,现调20人去支
关系,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有所领悟与
启示
重点:如何找出在分配问题中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
难点:根据在分配问题中两个未知数之间的关系列出正确的方程(组)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审清题目,明确数量关系,属于何类应用题。
42人,问:怎样分配,才能使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帽刚好配套?
(四)应用和扩展
1)用如图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板作侧面和底面,做成如图中竖式和横式的两种无
盖纸盒,现在仓库里有1000张正方形纸板和2000张长方形纸板,问两种纸盒各做多少只,恰好
使库存的纸板用完?
2)某工厂一车间有51名工人,某月接到加工两种轿车零件的生产任务。每个工人每天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