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安全形势与对策通用版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已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对外依存度也越来越大,石油供需紧张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果进口渠道中断和国际油价升高,必将威胁到我国的石油安全,对国民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如何防范和化解石油风险、确保石油安全,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认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1.石油进口的来源地相对集中从世界范围上讲,中东、独联体、非洲和中南美洲是国际原油主要出口地区,而沙特、伊朗和俄罗斯是位居前列的原油输出国。
对我国而言,按2009年的原油进口数据,主要进口来源国家集中在中东、非洲等地,一旦有关国家政权更替、政局动荡,我国将首当其冲、深受其害,石油安全的风险系数将随之攀升。
而美国原油进口中,约70%来自来加拿大、墨西哥、委内瑞拉等西半球,约30%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地。
当前,石油等重要能源资源已经被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所垄断,国际自由贸易量不足总产量的50%,进口需求不可能无限得到满足。
同时,由于一些西方大国为抢夺石油资源在中东、非洲和中南美洲展开激烈的角逐,加剧了这些地区动荡与不安,也对我国获得稳定的石油供给造成威胁。
2.能源结构不合理,新能源和洁净能源开发缓慢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会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一方面在我国现有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各种能源所占比重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悬殊。
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69%、石油占20%、天然气仅占3.4%、而水电、风电、核能及其他新能源加起来只有7%左右,而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17.8%、石油40.1%、天然气22.9%、水电和核能19.2%。
另一方面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核能资源,风能、氢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3.能源消费模式不经济,环保压力不断增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仅造成能源浪费,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污染。
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供应中断的风 险。 目前 , 国石 油对外 依存 度超 过 5 % , 我 0 但 重演。中国的进 口石油运 输安全 。 当然 也难 逃厄运 。由于 中 在 主要进 口源只有 4个 : 中东 占 3 % ; 9 非洲 占 2 % ; 6 前苏联地 区 印之间的一系列问题未达 成一致 意见 。 印度洋 上也 同样 存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产石 油供 不应 求。 .
国产石油供不应求 的主要原 因是我 国的石油储量 与产 量
有限 。尽管近年 来油气 产量 也 有一 定 的增长 , 增长 缓慢 。 但
长期以来 , 国东部 主力油 田经过多年的开采 , 我 已进入开发 中
欧 洲
O5 .
O 2 .5
致对能源特别是石油 的需 求不断增 加 , 国内的石油产 量 已不 进 口源头也不易 。虽然做 了大量 的工 作 , “ 但 多元 化” 施收 措 能满足正常的生产 、 生活需要 , 因此对进 口海外石油的依赖度 效有限。20 06年中哈输油管道 落成 , 而里海 的地缘 位置决定 逐年递增 。如 2O 年 。 国进 口石油 182 亿 吨 , 0 07 我 .38 2 8年净 了它必然是欧、 、 三方的角斗场 , 0 美 俄 中国暂时 还没有 足够 的 进 口206 亿 吨, 0 年进 口 208 . 7 0 2 9 O .3 亿吨 , 1 年前 8 2 0 0 个月 。 实力介入其中 , 更不能充 当主角。 对进 口石油的依赖 度上升为 5 .% , 39 已经超过 了国际上公认
的动荡威胁着进 口石 油 的供 应稳定 。长 期 以来 , 中东一直存 屿 。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在 15 年首次 提出 。 91 意在标榜 美
在着严重 的地缘政 治争夺 。非 洲与 中东 一样 , 同样存 在着大 国完成 了对 东亚 的围堵威慑 , 在冷战中 占据 了优势 。当前 , 美 量的内部矛盾 。因此 , 我国从 中东 和非洲进 口的 6 %以上 的 国冷战思想犹存 , 5 扩张意识 依 旧, 然会 用两 个 “ 仍 岛链 ” 中 对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摘要石油号称“工业的粮食”,对一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但是,近些年来国际原油市场持续动荡,给我国石油进口带来极大不确定性,我国的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的风险和挑战。
只有切实保证我国石油能源的安全,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石油能源安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风险对策石油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更是国家政治、经济安全的强大支柱。
而我国石油资源相对贫乏,石油资源储量品质较差,在剩余可采储量中,优质资源不足,低渗或特低渗油、稠油和埋深大于3500m的石油资源超过50%;勘探开发难度逐渐加大,难开发石油资源比例增大;老油田综合含水高,普遍进入产量递减阶段,开发成本增加,难度加大。
截至2009年底,中国石油剩余探明量占全球剩余探明可采储量1855.23亿t的比重为1.2%,居世界石油资源的第13位。
2009年中国石油产量1.89亿t,占全球石油产量35.25亿t的5.18%,居世界第5 位。
中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储采比为14.8。
但石油供给的增长幅度已不能满足中国经济迅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供求差距越拉越大。
据国际权威机构近日公布的预测数字显示,中国目前石油需求增长将占同期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的1/3。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介绍,中国石油市场是世界需求量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2004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近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与石油消费量之间呈高度正向相关关系,我国石油消费量必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态势。
2010年中国原油的需求量达到3亿吨,原油需求缺口达到1亿多吨,预计2020年需求量将达到3.8亿吨,缺口达到1.6多亿吨。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2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形势与政策论文一国的能源安全,是该国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前提。
在过去的10年间,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6.66%;而受国内资源及开采条件的约束,同期中国石油的产量年均增长速度仅为1.75%。
石油消费与石油生产关系的消长,使得中国在1993年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变成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
2002年,中国石油的产量为1.689亿吨;而石油消费量达2.457亿吨。
两者的差距,必须由石油进口来弥补,2002年的净进口需求7680万吨。
根据预测,中国石油的净进口需求在未来10年,将按年均10%的速度增长,至2010年将达到1.5亿吨。
二石油进口增长凸显中国能源供应链安全的风险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作为保障。
而大量的石油进口,将中国能源的供应链暴露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的格局之中,从而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提出严峻的挑战。
一般认为,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有三部分内容:一是投资和控制境外石油资源;二是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三是通过控制能源运输确保石油供应链的安全。
相对而言,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能源运输问题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石油供应链的安全,有可能成为中国能源安全的隐患。
三能源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的生产、储运和消费,与国民经济运行息息相关。
从中国的石油进口来看,除极小部分从前苏联进口采用铁路运输之外,绝大部分 约占全部石油进口的93%是通过海上运输实现的。
海上石油运输都是由油轮来承载的。
而一国油轮运输业的发展,不仅能确保该国能源运输的需求;同时还将带动相关的生产和服务业的发展。
因此,发展油轮运输,具有扩大投资需求、增加就业机会和提升产业结构的作用,这一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
从上、下游关系来看油轮运输的整个产业链,它涉及钢铁、冶金、机电、造船、港口等部门。
仅以造船业为例,每1万载重吨的船舶能力的建造,就能创造10—20万个工时的就业机会。
目前石油安全工作的状况和解决建议-物资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目前石油安全工作的状况和解决建议-物资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目前,石油是世界上最基本的能源之一,很多现代化企业都以石油作为化工产品的原材料,世界各国都非常中石油产业的发展,石油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黑金,而我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原有和成品油,这种现状使石油安全的隐患明显地成为石油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石油安全工作的现状1、进出口逆差的增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的石油需求也在逐年增加,石油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经济矛盾。
我国的时候产量增长缓慢。
而消费总量却在逐年上升,自从1993 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国内的石油产量一直处在缓慢增长的状态,而对石油的大量需求导致中国石油进口总额在迅速增长,成为我国一项主要的贸易逆差,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给我国的石油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十年中,石油资源的需求量还会持续增长,石油仍然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还会逐年上升,这种资源依赖会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隐患。
2、我国的石油产量增长潜力有限世界油气分布格局表明,我国处于油气富集程度较低的地区,我国人均拥有的石油可采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0%;由于我国地质结构的原因,我国的石油大多数埋藏深、地面条件差,而且地址类型复杂,给石油的勘探和开采总成很大的难度,提高了石油开采的成本,我国的石油开采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这种现状也加大了我国的石油进口需求。
3、石油价格的波动随着中国石油总量的持续增加,世界石油的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石油价格的不断增长已经造成了国家外汇支出的增加,再加上炼油加工及运输成本的增加等原因,石油价格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一部分工业、农业、交通灯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
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体格重要因素。
二、解决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对策1、改变能源消费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交通运输业、汽车工业、房地产业以及价格制造业的日常消费也在快速增长,尤其是交通运输业以及石化企业的发展都力不开对石油的需求,另一方面。
我国石油面临的危险和对策
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对策[摘要]石油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
近年来,我国石油进口的依存度不断提高,石油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的石油安全有其特殊性,既存在经济安全,也存在政治安全。
这是我国在国际上特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决定的。
本文运用具体实例分析了当前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风险,并结合实际给出对策意见。
关键词:石油安全风险策略1993 年我国成为成品油净进口国, 1996 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 2002 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2008 年石油进口的依存度突破50%, 2010 年底这一数据将突破55%。
石油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石油安全战略成为政府和理论界高度关注的问题。
一、石油安全的基本含义所谓石油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获取的石油资源持久、稳定、足量地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状态。
从国际上看,石油安全不仅是市场、贸易和价格等方面的经济问题,也是一种超乎市场领域之外,涉及到一系列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战略方面的问题。
国际上的绝大多数争端、冲突,甚至战争都直接或间接与石油有关。
因此,石油安全问题不仅指经济安全,对于一部分国家来说,更体现为政治安全,这在当今国际政治格局下,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石油安全面临的风险1.能源消费量大于能源生产量,原油供给受制于人自1993年起,中国就从石油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国,当年进口不到1000万吨,而自2003年中国石油消费需求从上年的2.469亿吨增长至2.752亿吨,中国超越日本(2.487亿吨/年),成为仅次于美国(9.143亿吨/年)的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会愈发依赖原油的进口,但是能源供给受制于他人,增加了中国石油生命线的脆弱性。
对进口的过度依赖,即将主动权交给了别人,国际局势的波动都会影响原油的正常供给,那么也就无从保障本国石油安全了。
2.国际石油市场争夺加剧,中国“走出去”战略面临重重围堵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石油对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不容置疑地有着重大的、直接的乃至决定性的作用和意义,从而形成一种石油利益。
我国石油安全问题与对策
我国石油安全问题与对策当今世界对石油资源的控制已经成为大国间经济、政治、外交斗争与合作的焦点之一。
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在发展中消耗大量的石油等能源,因此目前研究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一、中国石油安全形势分析1、石油消费快速增加,石油储量不足。
我国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
2003年与2001年相比石油消费净增总量超过4200万吨,年递增8.7%。
2004年我国累计进口原油1.2亿吨,增长更是达到了34.8%。
2010年中国的石油总需求规模将达到3.5亿-3.8亿吨,而石油进口依存度将达到51.4%-52.6%。
我国陆地石油探明储量较少,2002年世界的剩余石油可采储量为1427亿吨,而中国的石油探明剩余储量为33亿吨仅占2.3%。
而按照IEA出版的《世界能源展望》的预测,我国2010年对石油的需求量将占到全球的7.5%。
尽管我国的领海石油勘探拥有很大潜力,但与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的领海主权问题会影响领海石油的勘探开发。
2005年7月日本政府批准帝国石油公司到东海位于中国正在建设的“春晓油气田”和“断桥油气田”南侧水域的三个矿区开采石油的事件就严重影响了中国开发东海石油的进程。
2、粗放式增长,放大了中国的石油供需矛盾。
从1990年至2003年,我国GDP的年平均增长速度约为9.7%,能源消费总量的平均增长速度约为3%;GDP 的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是正相关,且对能源的依赖性很强。
从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来看,主要是石油的消费比例不断提高,石油缺口持续扩大,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迅速提高。
目前,我国每百万美元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3.1倍,是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国家和地区的4.3倍,更是日本的9倍,因此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石油供需矛盾的放大。
3、我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战略石油储备对一个国家,尤其对像中国这样存在石油供求矛盾的发展中大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它可以在国际社会发生军事和经济动荡时,保证我国军队和生产用油;在油价高居不下时可以平抑石油价格,减小经济遭受的冲击;可以对石油的禁运和投机起到威慑作用。
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丁留亮摘要能源是国民经济的血液和动力,关系到经济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关系到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也涉及到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稳定。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不仅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面临一系列严峻国际环境因素的影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充分认识影响中国石油安全的国际环境,采取积极的应对之策,确保中国海外石油供应安全,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和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能源安全石油安全风险与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及其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无法回避的问题。
能源尤其是石油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日益显现!保障能源安全,是维护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那么我国当前面临的石油能源安全形势怎样?存在哪些风险?应采取什么应对策略呢?一,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主要风险1,我国石油已探明储量相对较少,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大与传统的“地大物博”的观念相反,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太大,人均石油占有量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1993年下半年开始,我国从一个石油出口国开始变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现如今我国对外石油依存程度已达到57%,而且还在不断增大。
这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一旦国际石油市场变化失衡,偏离轨道超过国内企业承受能力时,将迫使我国经济放缓,甚至瘫痪。
2,石油进口的来源地相对集中可能导致石油供应中断从世界范围上讲,我国石油进口大多数集中在中东、非洲、亚太一些高风险的国家和地区,其中中东56.2%,非洲22.5%,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是大国角逐较力的敏感地区,也是武装冲突、教派斗争,种族矛盾、政权更迭的多发区,而相对稳定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其他地区所占比例仅10%。
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威胁和对策
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威胁和对策目前我国石油进口逐年增加,未来我国将不得不依赖于石油进口,一旦海外石油被切断,将对我国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我国石油安全当前面临的威胁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冲击。
国际油价的大起大落势必造成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不确定性。
此外,一些国家为了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对石油、煤炭等资源性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这使得中国海外石油进口价格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
二是一些国家多方面遏制中国石油发展。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国内对石油的需求旺盛,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和进口国家,使得世界能源战略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这使得一些国家,加紧在全球布局争夺油气资源,甚至在国际上散步中国威胁论、能源威胁论等。
三是世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中国石油安全外患严重。
经济发展离不开石油,自然与政治分不开,这就是石油政治。
美国等一些国家通过政治外交甚至军事手段其势力已经渗透至中东等一些重要产油地区。
中国的石油进口大部分聚集在这一地区,加上目前叙利亚、伊朗政治形势严峻,这为未来几年中国确保海外石油进口安全埋下了极大隐患。
第一,大力实施煤化油战略和积极开发原油替代品,加紧海洋石油资源的勘探和研发海洋采油技术。
我们要从整个能源战略出发,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中的石油比例,尽可能地实现非石油能源向应用石油能源的转化,进而降低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过分依赖。应重视煤炭液化、气化技术的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达到煤炭的清洁利用、高效利用、增值利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第二,实施石油贸易的多元化。
今后我国的油气资源外部供应线路必须实施多元化的方针而绝不是像目前的这种单一的和绝对的海上运输路线,改变石油贸易上长期的偏向中东和非洲的地域保守做法,开发地域盲区,充分的利用国际石油资源。除此之外,还应通过各种方式从国际市场上寻找稳定的供货渠道,积极的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以实现石油供应的多元化,规避当前石油集中带来的风险。第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
我国石油安全形势及对策
我国石油安全形势及对策石油在现代社会中有着不同于一般商品的战略地位,在经济、国防和政治外交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石油也不同于一般的工业产品,是一种蕴藏于地下的不可再生的能源矿产。
近年来,我国经济形势不断高涨,随之而来的石油供需矛盾和石油安全问题也不断凸现。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2年10月24日发布《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称,近年来,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较快,特别是石油对外依存度从本世纪初的32%上升至目前的57%。
一,我国石油安全形势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消耗与日俱增,进口连年扩大,对外石油依存度逐步提高。
我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06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石油对外依存度几乎每隔两三年就跨上一个新台阶,由1997年的10%、1999年的20%、2002年的30%、2004年的40%,扩大到2008年的50%,2009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2%。
2011年1月中石化公布上年经营主要数据,2010年原油产量3.3亿桶,略增0.05%,加上中石油以及其他石油巨头的产量,我国生产原油2.03亿吨,较上年增长了6.9%。
此外,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出口原油303万吨,全年净进口原油2.36亿吨。
对比我国原油产量和净进口数据后,可以算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3.7%,创下新高。
中石化公布的经营数据还披露了原油加工量等数据,原油加工量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我国对油品的需求。
中石化是我国最大的炼油企业,2010年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3.16%,达2.11亿吨。
其中,汽油、柴油和煤油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18%、10.50%和19.54%,意味着国内对油品需求日增。
中石油年度报告预测,中国2011年原油净进口将增加11.2%,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石油供求矛盾日益显著。
另据凤凰中文台报道,英国石油公司报告显示,美国能源安全前景好于中国。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
联系实际谈谈我国石油能源安全面临的风险与对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量的增加,我国的能源需求与供给必然产生缺口。
我国经济20年来的迅速发展是以能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的。
1980年以来,我国的能源总消耗量每年增长约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的近3倍。
中国的能源储量与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需求之间已经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而且这个缺口将越来越大。
有专家测算出我国国内能源的缺口量:在21世纪初期将超过1亿吨标准煤,2030年约为2.5亿吨标准煤,到2050年约为4.6亿吨标准煤。
这种估计的准确性到底有多大我们可以暂不考虑,但我国的能源缺口在逐年增大,进口依存度将逐步扩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也是未来我国能源安全的最主要问题。
仅在石油需求上,我国今后新增的石油需求量几乎要全部依靠进口,到2020年前后,我国的石油进口量有可能超过3亿吨,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油品进口国。
由于我国能源自给能力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实行对外开辟海外能源渠道和对内节能并重的方针。
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能源资源的开发,参加国际能源市场的竞争,在全球能源领域占领战略制高点。
要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加强能源的国际合作,在日趋激烈的能源争夺战中占据主动地位。
然而,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从长远来看,在全球范围内必然会出现某些资源绝对稀缺的问题。
我们只有通过节约能源、开发替代和节减消费来解决这一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国内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力度。
国家能源安全概念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安全性,是指通过维持能源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相互均衡的状态,在保障能源稳定供给的前提下满足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正常需求。
二是能源使用的安全性,即能源的消费及使用不应对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成任何威胁。
其中,能源供给保障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本目标,是“量”的概念。
是对于一定的时间并受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限制的;而能源使用安全则是国家能源安全更高目标是“质”的概念。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及对策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及对策一、世界石油的储量、产量和消费量1.世界石油储量2005年,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 200千万桶。其中,美洲为24%,西欧1%,中东58%,非洲8%,亚太地区3%,东欧及前苏联地区为6%。图1为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前12位的国家。2.世界石油产量2005年,全世界合计生产原油35.90亿吨。其中,美洲为23%,西欧7%,中东32%,非洲12%,亚太地区10%,东欧及前苏联地区为16%。图2为2005年世界各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产量。3.世界石油消费量2005年,世界石油消费总量达38.368亿吨,表3为2005年世界前12个国家石油消费量。从图1—图3①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石油储量、产量在世界上的排位较低,尤其是储量。相反的,我国的石油消费量近年来增加很快,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二、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现状1.中国的石油储量相当有限,对外依存越来越严重我国是一个人均能源资源不足、优质能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人均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尽管石油勘探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探明石油储量却在逐年下降。2.供求矛盾日益显著尽管中国的石油产量达到340万桶/天,是世界第五大产油国,但还是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自1993年以来,中国一直就是石油净进口国,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另一方面中国现有主要油田的产量都在经历着下滑。2004年,中国石油进口总额高达4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12.56%,成为我国一大贸易逆差和外汇支出项目,已对我国的贸易平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国际能源署(IEA)估计,到2030年中国的石油进口比例将高达84%。这种供需之间矛盾的日益显著,必将给中国的石油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与持续膨胀的石油需求相比,中国的原油自给能力几乎达到了极限。原油产量不能满足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进口石油依存度不断增大。目前,中国剩余可采储量为23.8亿吨,储采比仅为14∶8,已开发油区的储采比只有10∶9。在这样的储采比配置下,中国原油稳产已处于临界状态,目前年产油在1.8亿吨,到2020年至多也就能达到2.0亿吨。据此保守估计,2010年,中国需要进口原油量大致为1.3亿吨,到2020年将达到2亿~2.5亿吨。油气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中国未来15年的经济增长将维持在7%以上,原油需求将至少以4%左右的速度增加,但同期国内原油产量增长速度难以超过9%,国内原油供需缺口逐年加大,中国原油的生命线将越来越脆弱。一旦世界风云突变,中国的能源安全将首当其冲地受到威胁。石油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足,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进而成为严重威胁国家安全的重大因素。3.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抵御风险的能力差随着中国对WTO有关条款的逐步兑现和中国进口石油数量的持续增加,世界石油价格的涨跌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最近,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飙升就已经造成了国家外汇支出的增加、炼油加工及运输成本增加等现象,已严重影响和波及、农业、动力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使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成本增加,产生了“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和外交上的主动权。有关专家对我国GDP、石油进口数量和价格波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认为,油价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将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下降0.01个百分点。表3和图4分别为2000年石油价格的变动对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价格变动的影响测度表和2000—2004年国内价格总水平和石油价格上涨率的对比图。同时,石油价格上涨也给国民的带来了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面临着下降的危险,一是使以石油为主要燃料、原料的产品,因为生产成本的上升而导致产品竞争力在世界市场上的下降,从而使出口面临着下降的潜在可能。二是出口对象国因油价上涨使他的国际收支出现困难,从而影响了其进口能力,进而使我们的出口面临着潜在的下降危险4.缺乏健全完善的石油安全预警应急体系,没有国际公认的石油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战略石油储备对一个国家、尤其对像这样存在石油供求矛盾的发展中大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它可以在国际社会发生军事和经济动荡时,保证我国军队和生产用油;在油价高居不下时可以平抑石油价格,减小经济遭受的冲击;可以对石油的禁运和投机起到威慑作用。和国际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目前的石油能源储备进度严重滞后,2005年我国的储备量为30天,按目前计划,到2010年储备量也只不过相当于40天净进口量,仍远远低于美国(175天)和发达国家现在的标准(90天)。因此,我们的石油储备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在石油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今天,其是否建立有健全完善的石油安全预警应急体系,是否有符合国际公认标准的石油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对于该国的石油安全和国家安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我国要想在将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就必须建立符合标准的石油安全预警应急体系,建立具有国际公认标准的石油战略储备及商业储备,以增强应对石油危机的能力,保障国家的石油安全。三、解决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对策1.大力实施煤化油战略和积极开发原油替代品,加紧海洋石油资源的勘探和研发海洋采油技术石油安全战略不是孤立的,而是国家能源战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制定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时,不能就石油抓石油,而要从整个能源战略出发,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中的石油比例,尽可能地实现非石油能源向应用石油能源的转化,进而降低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过分依赖,如煤化石油的生产就能极大地缓解经济发展对石油紧缺的巨大压力。我国是一个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煤炭储量达1万亿多吨,年产量达10亿吨。而且煤化石油的成本也较低,在煤化石油的同时可以开发出附加值很高的上百种产品,如乙烯、丙烯、蜡、醇、酮、化肥等。因此,应重视煤炭液化、气化技术的研究,发展“以煤代油,以煤造油”的高新技术产业,达到煤炭的清洁利用、高效利用、增值利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同时,我国还可以大量开发可再生能源。如: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和生物柴油等。另一方面,尽管我国主力油田已进入中后期,但还有大量探明程度较低的地区,具有继续保持石油产量稳定增长的资源潜力。尤其是海洋上,石油资源的潜力较大,必将成为国内石油产量增长的主要地区。资料显示我国海洋的石油发现率仅为18.5%,可以说海洋勘探和开发有着巨大的潜力可挖。仅南沙海域的石油资源可开采量就约为100亿吨。2.实施石油贸易的多元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石油海外依存度将不断提高,相应的,我国的石油安全将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干扰。从石油安全的角度来看,今后我国的油气资源外部供应线路必须实施多元化的方针而绝不是像目前的这种单一的和绝对的海上运输路线,改变石油贸易上长期的偏向中东和非洲的地域保守做法,开发地域盲区,充分的利用国际石油资源。总体来说,为了应对随时到来的石油安全危机,我国的石油贸易应实施进口来源和供应渠道的多元化、进口方式和进口品种的多样化。同时,采取来料加工和合资、合作等方式获得石油资源也可以作为中国获得稳定石油供应的重要途径。除了不断在境内开采石油外,还应通过各种方式从国际市场上寻找稳定的供货渠道,积极的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以实现石油供应的多元化,规避当前石油集中带来的风险,避免石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同时,我们还应当以“份额油”的方式多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合作开发,这样一来,我们拿到手的就是实物,石油的进口量不至于受价格波动太大,因此,可以说,“走出去”买油不如“走出去”采油。而在石油贸易上,我们还应当改变对石油现货过分依赖的现状,采用国际石油的期货交易方式来减少油价上涨对我国石油安全造成的影响。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立法先行是国际石油战略建设的成功经验,我国石油储备建设,务必走“要储备,先立法”的道路。在石油储备建设前,应加快石油立法,尽快制定出台我国的《石油法》、《石油储备法》等法规。通过法律法规明确石油储备建设的目标、管理、资金、方式等问题,使我国石油储备建设的全过程有法可依,有法可行,有法律保障。在石油战略储备的体系构建上,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采取国家和相结合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在进行国家与企业相结合的石油储备体系中,以国家储备为主,企业储备为辅,使得储备不但是一种国家行为还是一种企业行为。在石油储备建设的资金筹措方面我们也可借鉴日本与德国的做法,实施筹措资金的多渠道化,即国家、社会、企业三方面结合筹措资金。4.积极应用和外交手段加强对国际石油的控制能力和决定力回顾20世纪特别是近几十年的世界石油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地球上发生的许多危机、冲突,都与石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石油与外交的关系将越来越紧密,各国围绕石油问题的外交战将会更加激烈,能源外交、石油外交已经成为当代世界政治生活的主旋律。2006年,中国的石油消费已增至3亿吨,进口石油1.2亿吨,占全球石油出口总量的4%~5%。按国际通行标准,当一国的石油进口超过1亿吨时,该国就要考虑采取外交、经济、军事措施以保证石油供应安全。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的石油进口国和第二大的石油消费国,国际石油格局的变动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为此。中国应当采取务实的石油外交政策,和那些大的产油国之间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也要特别注重与技术领先的发达国家的合作,这也是中国能源外交所推动的合作方向。同时,巩固和发展中东国家、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巩固和发展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对我国的石油供应,通过高层互访加强与欧洲的关系,继续发展中国与东盟的10+3和10+1对话机制,争取同周边国家获取更多的石油资源。同时,积极的采用外交方式,利用我国的资金和技术去开拓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石油市场。只有以积极的政治外交去为我国开拓广阔的国际石油供给市场,才能使我国的石油供给得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为我国的石油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
石油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石油工业的进展历经了四个阶段,在油气资源开发、管道建立、炼油化工及油气田对外合作、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取得了肯定成果。
但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储量增长难度大;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石油供需缺口加大,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石油平安形势不容乐观。
油气进展的战略应连续贯彻“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油气并举、厉行节省、建立储备”的方针,依据资源分布特点,东部挖潜,延长稳产期;西部加大投入,实现增储上产。
在战略部署上做到“四个结合”。
一、石油的进展现状(一)简要回顾与进展现状石油工业的进展历经了四个阶段,一是探究成长阶段(20世纪50年月):以1959年发觉大庆油田为标志;二是快速进展阶段(20世纪60~70年月):主要是1965年结束对进口石油的依靠,实现自给,还相继发觉并建成了成功、大港、长庆等一批油气田,原油产量迅猛增长,1978年突破1亿吨大关,从今进入世界主要产油大国行列;三是稳步进展阶段(20世纪80年月):这一阶段石油工业的主要任务是稳定1亿吨原油产量。
这十年间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建成的原油生产力量相当于前30年的总和,油气总产量相当于前30年的1.6倍;四是战略转移阶段(20世纪90年月至今):90年月学校国提出了稳定东部、进展西部、开发海洋、开拓国际的战略方针,东部油田胜利实现高产稳产,特殊是大庆油田连续27年原油产量超过5000万吨,制造了世界奇迹;西部和海上油田、海外石油项目正在成为符合现实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
(二)存在问题1.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储量增长的难度大的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即使按160亿吨计,只占的3.9%;人均拥有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和产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左右。
2.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的原油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产量的2/3.但其主力油田已进入高含水(88%)、高采出程度(75%)和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阶段。
特殊是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连续27年超过5000多万吨,2002年在5013.1万吨的产量水平上划了句号,方案今后将逐年递减。
我国石油安全形势与对策
石油 消耗与 日俱增 , 口连年扩 大 , 外 进 对 石油依存度逐步提高 。我 国 19 年成 为 93 石 油净 进 口国 ,96年 成为原 油净 进 口 19 国,06年成 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 二大 20 石油消费国。 石油对外依存度几乎每隔两 三 年就 跨上 一 个新 台 阶 , 由 19 的 97年
产 业 为 低 集 中度 , 是 实 际 上 由 于 中 国 中度 的提高: 但 第二 , 连锁经营 , 实现 规模
提要
近年来, 经济快速发 我国 展,
二元经济结构 ,农村流通集 中度低, 大 优 势 。通 过 走 连锁 之 路 , 企业 既可 以扩 城市流通集 中度高 。同时 , 中国零售集 大规模 , 同时又可节约 成本 , 实现商家
中度之所 以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 主要 术与管理创新, 提高产业集 中度 。我 国
因为 零 规 模 经 济 及 技 术 创 新 , 零 售 业 零 售 企 业 经 营缺 乏 特 色 , 而 技术 含 量 低 并 规 模 经 济 性 日益 显 著 推 动 产 业 市 场 集
一
味 地 追 求 规模 , 乏 企 业经 营 特 色 和 缺
格国家能源委员会正式盛装亮相: 国务院
总理温家宝 出任能源委主任 、 副总理李克 强任副 主任 , 包括外交 部、 国家 发展改革 委 、 政部、 财 国土资源部 、 工信部 、 科技部
的份 额便 会降低, 使市场集 中度有下 降 进一步提高市场集中度 。
的趋 势 ; 二 , 售 企 业 的 规模 过 小 。 第 零 与 2政 府 方 面 。 府应 当鼓 励 企业 联 、 政 发 达 国 家 零 售 企 业 相 比较 , 国零 售 企 合 , 我 创造 良好的环境 以利于零售行业 的 业 的 经 营 组 织 规 模 仍 然 偏 小 , 乏 大 型 发 展 , 范企 业 行 为 , 使 产 业 集 中度 缺 规 促
我国石油安全形势及战略对策思考
10 5 0万 吨 , 口量 已经 突破 5 % , 外 重还 明 显偏 低 。 进 0 对 依 存度 已经 达 5 %。 3
D嚣
我 国石油安全形势 及战略对策思考
文/ 世伟 张 汪 涛 路 向远
摘 要 : 中国 经 济 经过 多年 的 持 续 快 速发 展 , 目前 已经进 入 新 一 轮 的 工 业 发展 阶段 , 油 需 石 求量 大 幅攀 升 。 文分 析 了我 国石 油供 需 状 况 以及 面 临的 石 油安 全 形 势 , 从 国 家 战略 的 角度 进 本 并 行 了对 策思 考 与分 析 。
球化 经 济 下 , 石油 安 全环 境 发 生着 深刻 比较 激 烈 , 该 引起 我 们 足够 的 重视 。 应
能源产品作 为一种稀缺的商品 , 其
价 格 在 中国被 人 为压 低 , 国 内油 价和 国
变化 。 石 油 需 求的 高 增 长 与国 际 油 价 的 攀升 不 期 而遇 ,中 国成 了高 油 价 的 受害
我国 石 油 的供 需 状况 分 析
、
国经济社会的变化趋势来看 ,工业化和 调 整 机 制 , 价 年 内八 次 调 整。 是 目前 油 但
我 国石 油 资 源相 对 较 少 ,产量 增 长 城 市 化 进 程 明 显加 快 , 以重化 工 业 为 主 我 国每 次成 品油 调 整后 的价 格 所 对应 的
2 亿吨 , 1 占世 界 总 量 比例 1 % , 产 比 加 。 其他 国 家相 比 , 国的 农业 和 工业 富 远远 低 于 发 达 国 家 。 中国 每创 造 单 位 . 储 2 与 中
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应对策略3篇
中国的石油安全及应对策略第一篇:中国的石油安全形势概述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能源结构中拥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然而,由于石油资源的不断枯竭和地缘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石油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焦点。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也面临着诸多石油安全挑战。
一方面,中国的石油生产不断增加,但石油储量有限,国内对石油的依赖度依然很高。
另一方面,由于石油市场的全球化,国际能源政治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使得石油价格波动较大,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
此外,国际能源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战争、恐怖主义等因素仍然可能打击全球石油市场,这也对中国的石油安全构成了威胁。
针对这些石油安全挑战,中国政府已经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例如,加强国内储备和市场监管,增加进口渠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等。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原油加工出口国之一,石油市场也逐步趋于成熟和规范。
然而,我们也需要看到,石油安全形势的变化是不断的,石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也需要我们持续关注和应对。
在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政策和技术支持,提高石油安全意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二篇:中国的石油储备安全策略石油储备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石油商品不断波动和产量不稳定的情况下,保持石油储备的稳定和充足,可以确保国家在石油危机时期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因此,中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石油储备安全策略。
首先,加强石油储备管理,完善储备体系。
中国政府将石油储备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级,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制度。
中央石油储备主要集中在海岸储备油库和地下库等区域,具有应急储备和补贴市场供应的双重作用。
而地方石油储备则由各地政府负责管理,配合中央储备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需求。
其次,提升石油储备能力和水平。
中国政府已经建立了大量的石油储备设施,如南京大型储油基地、北方储油基地等,可以为国家提供强大的石油储备能力和应对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290
中国石油安全形势与对策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中国石油安全形势与对策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我国石油安全形势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石油消耗与日俱增,进口连年扩大,对外石油依存度逐步提高。
我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20xx 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石油对外依存度几乎每隔两三年就跨上一个新台阶,由1997年的10%、1999年的20%、20xx年的30%、20xx年的40%,扩大到20xx年的50%,20xx年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2%。
20xx年1月中石化公布上年经营主要数据,20xx 年原油产量3.3亿桶,略增0.05%,加上中石油以及其他石油巨头的产量,我国生产原油2.03亿吨,较上年增长了6.9%。
此外,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xx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出口原油303万吨,全年净进口原油2.36亿吨。
对比我国原油产量和净进口数据后,可以算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3.7%,创下新高。
中石化公布的经营数据还披露了原油加工量等数据,原油加工量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我国对油品的需求。
中石化是我国最大的
炼油企业,20xx年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13.16%,达2.11亿吨。
其中,汽油、柴油和煤油产量同比分别增长
4.18%、10.50%和19.54%,意味着国内对油品需求日增。
中石油年度报告预测,中国20xx年原油净进口将增加11.2%,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石油供求矛盾日益显著。
到2030年,中国80%的石油和40%的天然气都将来自进口。
10年前,中国只有25%的石油依靠进口,天然气进口为零,因此这将是一个巨大转变。
石油安全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二、强化我国石油安全对策分析
1、立足国内,加大勘探力度,寻找规模优质储量。
通过加快建成松辽、鄂尔多斯和新疆三个5,000万吨以及四川和渤海湾两个2,000万吨规模油气区,使大庆油田持续稳产4,000万吨,长庆油田油气当量达到5,000万吨,新疆建成全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来打造“可持续中国石油”。
2、积极寻求替代能源、清洁能源。
作为最现实的大规模接替能源,天然气将成为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
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的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和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向全国能源战线发出的新的进军号令。
“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能源结构将发生重大改变,新能源将
异军突起,成为竞争制胜的战略制高点。
纵观多种能源发展的战略前景,天然气以其优质、清洁、高效的明显优势,成为全球最为现实的大规模绿色接替能源。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天然气生产和消费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成为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的重要力量。
预计“十二五”期间,天然气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翻一番,由目前的4%提高到8%以上。
随着国家天然气价格调整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一个产销两旺、量价齐升的天然气大发展局面将加速形成。
我国石油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突出天然气发展,加快形成从勘探开发、管道储运和市场销售到高效利用的一体化完整产业链,推动我国绿色能源大发展。
另外,应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
我国首条百万吨生物基化工醇生产线将于20xx年建成投产。
该项目经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总局批准,由长春大成集团投资建设,位于吉林省长春市东北部的兴隆山镇。
该项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生物基化工醇的制备、合成工艺、产品分离等关键环节均实现了新的技术突破,单位体积生产能力增加5%,生产成本降低10%,能够保证连续生产时数达到330天/年。
20xx年生产线建成后,将实现产值65亿元,利税15亿元。
专家介绍,生物基化工醇是以玉米等为原料开发石油化学品替代物,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资源替代石油资源,走出一条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之
路。
发展生物基化工醇,将有助于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减少石油的进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石油供应的压力。
3、大力开发海上油气资源。
我国石油勘探开发起步整体都比较迟,海上更比陆上迟,但经过艰苦努力,中国海油国内年产石油天然气总产量首次超过5,000万吨,这标志着蓝色海洋中诞生了一个“海上大庆油田”,也标志着我国跨入海洋油气生产大国行列。
据中国广播网报道,中国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全国地质工作会议上透露,中国地质学家在南海底部发现38座油气田,并计划于20xx 年实施开采。
据悉,这38座油气田均为“超厚油层和含气地层”。
汪民还表示,国土部将在“关键海域实施全面的地质和环境检查”,包括南海北部海域、黄海南部和靠近海南岛的近海地区。
4、继续加强中国战略石油储备建设。
石油战略储备是一项减少对石油市场依赖的战略性措施,是强化石油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稳定供求关系、平抑油价、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国民经济安全的有效手段。
5、实行石油进口的多源化和多元化。
进口来源的过度集中可能造成进口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所以需要实行石油进口来源的多源化和多元化,分散石油进口风险。
目前,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主要是中东地区和非洲地区。
中东地区是我国原油进口的第一大来源地,占总进口量的比例基
本保持在50%以上。
20xx年我国从中东地区进口的原油约占原油进口总量的53%,从非洲地区进口的原油约占原油进口总量的28%,两地原油进口量合计占原油进口总量的81%。
众所周知,中东和非洲向来是国际政治军事冲突不断、战乱频繁的地区。
尤其是中东地区,一直是各种国际力量明争暗斗、较量争夺的竞技场,我国在这一地区没有军事保障,因此在这一地区的石油权益很容易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与破坏。
为了分散石油进口来源地和产地过于集中的风险,我国也从俄罗斯、中南美地区(包括委内瑞拉、巴西、哥伦比亚等国)和亚太地区(包括印尼、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进口原油,但所占比例仍然相对较小。
6、继续实施石油海外发展战略。
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已经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经过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的大规模油气资产收购兼并,扩张发展,中国石油已经完成面向全球的海外业务布点,形成五大海外油气生产基地和对外合作区,具备相当的储量、产量、炼量、运量基础和发展规模。
进入“十二五”,面对跨国石油巨头群雄割据,复杂多变,优质资源已被瓜分殆尽的国际石油市场,海外发展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更具挑战性。
中国石油应从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突出海外发展,积极开展与资源国、国际油公司、技术服务公司
和金融机构的全方位、多层次、多种方式合资合作,持续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
同时,将着眼点更多地集中到讲求投资回报、低成本发展、综合经济效益、提高海外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轨道上来,全方位提升国际化水平,使海外油气成为我国石油向国家奉献油气的“半壁江山”。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