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大赋的特点
汉大赋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学史价值
汉大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杰作,由司马迁于公元前142年所作,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宗教及文学发展的历史。
它是中国文学
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古代文学佳作之一,是司马迁撰写的最重要的长诗。
汉大赋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它的叙事手法上,司马迁立意宏伟,将公元
前202年到公元前140年汉朝九邓故事集中在汉代史序中,以继古传后,把汉朝一百多年历史辑录得文采生动。
汉大赋以慷慨悲凉的叙事
语言描绘历史景象,富有变化的文体,纵横交错的抒情比喻,和丰富
的历史资料使观者仿佛置身古代历史,浸润在古代文学艺术之中。
汉大赋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佳作,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重
要的文献,文史兼备的性质为它添加了重要的历史价值。
汉大赋的史
诗相当宏大,主题雄伟,内容充实,对史书的写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
作用。
另外,汉大赋也是文学佳作,诗句妙趣横生,抒发深情,也被
称为“司马艺术”,司马迁的诗句影响着后世文学家,为后世古典诗歌
注入了新的活力。
汉大赋的文学史价值由此可见一斑,它不仅是经典的古典文学作品,
也是珍贵的文献,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
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汉大赋不仅有着无法估量的文学
价值,也是概览中国历史发展的必备书籍,也是我们欣赏、研究、思
考古典文学及历史发展的重要参考书。
汉赋
汉赋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仿《楚辞》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肆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
汉赋是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
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
汉赋类别骚体赋、大赋、述行赋和抒情小赋骚体赋特点: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
这种赋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
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通篇用韵。
骚体可以称诗,亦可以指赋。
骚体赋代表:首倡者是西汉初年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鵩鸟赋》如贾谊的《吊屈原赋》、《服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等。
贾谊《吊屈原赋》是借悼念屈原抒发愤慨,虽吊逝者,实为自喻。
此篇的形式与风格,是骚体的继承,但由于作品倾诉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因而和后来那种纯然出于模拟《楚辞》而为文造情的作品明显不同。
《鵩鸟赋》是一篇寓志遣怀之作,假设与鵩鸟对话而敷衍出一篇文字。
这篇赋一方面使用了主客问答体,同时也比较多地倾向于使用铺陈的手法,散文的气味浓厚预示了新的赋体正在孕育形成。
淮南小山《招隐士》写作者以急切的心情召唤隐居山林的隐士早日归来。
赋中描写山中景物,使用铺叙和夸张的手法,充满丰富的想象,是汉初骚体赋的优异之作。
汉大赋特点:大赋在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份较多;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
一,铺张扬厉、文绣鞶帨的夸饰;二,结构宏大、场面雄伟壮观,富有气魄;三、词汇丰富,文采华茂;四、多用生字僻字,晦涩难懂;五、行文结构上多用问答体。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
汉大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章的一种形式,它
具有自己的独特艺术手法,以下是对其艺术手法的深入探讨。
首先,汉大赋的形式多样,有五言、七言、十言等不同的格式,
这也是其与传统文学不同之处。
不同的格式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
意境,如五言赋适合表达感人至深的情感,七言赋则能够展现出比较
细腻的意境。
其次,汉大赋的用典多样,经常顺应时代潮流和文化发展而作出
调整,在用典方面也多样化,如引用典故、史料、神话、传说、诗词
等等,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不同层次的文化韵味。
再者,汉大赋善于借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比较或隐喻
来表达作者思想和情感。
如《咏梅赋》中说:“梅以报寒,花以应时”,用梅花的生命力和顽强不屈的精神来隐喻中国民族的坚韧不拔
和抗争精神。
最后,汉大赋注重传统文化的深刻继承,在其创作中多运用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哲学与宗教思想,使其具有一定的精神意义,展
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汉大赋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其艺术手法多样,且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给了我们更多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启示和指导。
汉大赋艺术手法
汉大赋艺术手法
汉大赋艺术手法是汉族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包括赋、词、曲等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汉大赋艺术手法的表现形式:
1. 华美多彩的语言表达。
汉大赋常常运用华丽的文辞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将鲜活的意象、感受和思想用绚丽多彩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磅礴恢弘的气势表现。
汉大赋以大气磅礴的语言和形象,表现自然风景的壮美、人物情感的斗争、历史事件的沉痛和慨叹,展现出壮丽的艺术气魄和感召力。
3. 情感深刻的思想表达。
汉大赋经常表达人类最深沉、内在的情感,如思念、爱情、失落、伤痛和挣扎等,通过将很多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达到对人生的深刻探讨。
4. 神秘浪漫的意境表现。
汉大赋常用幻想、神话和神秘的意味来渲染,使读者进入一种独特的氛围,感受到神秘浪漫的意境。
同时,也能够展现作者的诗意境界和审美追求。
5. 音乐美学风格的表现。
汉大赋运用音乐韵律的手法,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旋律感,形成一种独特的音乐美学风格,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和艺术的魅力。
汉大赋艺术手法
汉大赋艺术手法
汉大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体,它具有独特的艺术手法。
汉大赋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特定的色彩和节奏感。
赋兼有古文和
诗歌的特点,既能像古文一样平铺直叙,又可以像诗歌一样铿锵有力。
其节奏感灵敏敏捷,起承转合自然流畅,语言富有感染力和魅力,能
迅速地打动读者的心灵。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还具有象征意义和寓意深刻的特点。
汉大赋通
过引用典故、比喻、排比、夸张、对照等手法,能够将丰富的文化底
蕴化为诗意,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立场。
比如《陈情表》中
的用词、布局、结构和修辞手法,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密切关联,
既富有感染力,也具有思想深度和时代特点。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还包括富有韵律感和音乐感的特点。
汉大赋受
古代文学和音乐的影响相当大,它的用词、语调、结构等都极具韵律
感和音乐感,诗歌性强,句子朗朗上口,琅琅上口,能够引起读者的
共鸣。
综上所述,汉大赋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能够自我表达,也能够引领读者的情感和思想。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瑰宝,也是中
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汉大赋依然具
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我们历史文化的瑰宝,也是在当代文学艺术活
动中不可缺少的来源。
国学知识—汉赋
国学知识—汉赋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汉赋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
由于汉帝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为汉赋的新兴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统治者对赋的喜爱和提倡,使文人争相以写赋为能事,于是汉赋成为汉代400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样式。
西汉前期,延续楚辞,以骚体赋为主流,在缓慢的发展进程中,逐渐显现向散体大赋的过渡。
西汉中期,是汉赋的鼎盛期,此时的赋以散体大赋为主流,并将其发展到定型的极致,而骚体赋则退居支流,这才是汉赋的时代。
西汉后期,对客观事物的靡丽铺排,大量使用生僻字使得作品生涩难懂,因而不可避免地显露衰败,走下坡路,而重在抒情言志的骚体赋,则在自身变革中,表现出继续发展的态势。
东汉前期,动荡的社会使得汉赋前后景观颇不相同:光武帝时期散体大赋衰歇,骚体赋活跃发展;而明帝时期散体大赋却犹如回光返照,再度复燃。
东汉末期,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定的推陈出新,从有固定模式转变为灵动自由,短小精悍,在对客观事物的生动描绘中抒情述志。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
《凤求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汉赋的价值:一、历史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强盛。
对后世了解汉朝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二、文学价值。
在文学表现技法上,铺张,排比等手法的运用在增进文学描写的技巧方面做出了贡献。
在题材上对后世的游记文学,山水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赋的艺术特点与创作风格
汉赋的艺术特点与创作风格引言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起源于东汉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汉赋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与创作风格,成为古代文学的瑰宝,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汉赋的艺术特点与创作风格。
深入的思考1. 精细而生动的描写汉赋以其精细而生动的描写而闻名,作者通过细腻的文字表达,将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在赋体诗中,作者常常使用形容词、形容副词、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人物和心理状态。
例如,《范晔赋琴赋》中的“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的描写,准确地表达了琴弦声音的音质和氛围。
2. 富有情感的抒发汉赋注重情感的抒发,作家常常通过音韵、词句与形似感官的比喻和意符来反映自己的感受。
他们借助词语的美感,抒发心中所思所感,使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例如,《司马相如赋长门赋》中的“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飘飖忽忽灭红尘”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往事的思念之情。
3. 丰富多样的形式汉赋在形式上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不拘一格,灵活多变。
它既可以是长篇叙事,又可以是短小精悍。
在创作形式上,汉赋分为议论式和描写式两种。
议论式的赋体诗注重论述和阐释,理性思维居多;而描写式的赋体诗注重描写和叙事,感性和形象相结合。
同时,汉赋还有丹诏体、艳赋、名状赋等多种形式,以满足各种不同主题和创作需求。
4. 以典故和历史为题材汉赋创作的题材常常来源于典故和历史事件,以传承历史文化为使命。
作者借助历史典故和事件,既展现出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又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汉赋的这一特点使其成为了研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对于后世的文人以及读者来说承载着宝贵的历史信息。
5. 博采众长的创作风格汉赋的创作风格不拘一格,广泛吸纳了各个流派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
作者可以吸取先秦民歌、楚辞、乐府以及六朝文学等多种文学形式的特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来创作赋体诗。
这种博采众长的创作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赋的艺术内涵和形式。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
汉大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创作于东汉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而闻名。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汉大赋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而著称。
它不仅可以是诗歌形式,还可以是散文或骈文形式。
这种形式的多样性使得汉大赋可以更灵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这也为汉大赋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汉大赋注重描写和表达作者的感受与情感。
在创作中,作者往往会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人物形象以及历史事件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感情表达的方式使得汉大赋充满了浓厚的个人色彩,具有鲜明的情感共鸣。
此外,汉大赋还善于运用寓意和象征手法。
通过巧妙地运用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汉大赋可以将深刻的思想和哲理隐藏在文字之中。
这种寓意和象征的手法使得汉大赋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哲学和思想上的意义。
最后,汉大赋还注重音调和韵律的运用。
通过运用平仄、抑扬和韵律等手法,汉大赋可以使文字更加优美动听。
这种音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读者更易于被作品所吸引。
综上所述,汉大赋以其丰富的形式、情感表达、寓意象征以及音韵的运用等艺术手法而独具一格。
它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赋的体式与特点
汉赋的体式与特点
汉赋的体式与特点
汉赋即骚体赋、四言诗体赋和散体赋(或称大赋)。
从赋的结构、语言方面看,散体、七体、设论体、及唐代文体赋,又都比较接近于散文,有的完全可归于散文的范畴。
赋这一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骚体赋是赋体文学兴盛的开端,从先秦时期到汉高祖时期,它继承了楚辞的特点,依旧使用“兮”字,枚乘的《七发》奠定了赋体文学的基础。
散体大赋产生于赋体文学的发展时期,从汉高祖到汉武帝登基之前,赋体文学风格以雄大壮阔为主,因而又被称为“散体大赋”,代表作品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从汉武帝登基到东汉时期,是赋体文学的成熟期,作品以抒情为主,代表作品有江淹的《恨赋》和《别赋》。
赋的特点:一是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二是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是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四是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经历长期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
在文章中
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
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
如象南朝刘宋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
汉赋出现了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汉大赋名词解释
汉大赋名词解释汉大赋是中国古代文学赋的一种,是赋的一种最高形式。
汉大赋通行于汉代,起初由王褚创作,后来被许多文学家继承、发展和完善。
《汉书·艺文志》记载了大量的汉代赋作品,其中包括了汉大赋。
所谓“赋”,指的是一种以辞章华丽、韵文优美为特征的文学形式。
而“汉大赋”则是在这一形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借鉴了赋的特点,并加入了更多变化和创新。
汉大赋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篇幅较长,一般都是几千字以上,有时甚至达到几万字。
整篇赋分为若干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独立的主题和写法,但又与整篇赋紧密联系在一起。
赋中的辞章华丽、气势磅礴,充满了诗歌般的韵律和表现力。
汉大赋的内容丰富多样,主题广泛。
既有表达对政治、社会、历史的思考和议论的赋,也有表达个人情感和体验的赋。
不论是咏史抒怀,还是讴歌功绩,都能在汉大赋中找到对应的篇章。
赋中的描写手法也非常丰富多样,不仅有写景、描写人物、描写事件的手法,还有借用典故、引用诗句的手法,使赋的表现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汉大赋的创作有一定的技巧和要求。
首先,要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和才华,能够驾驭长篇赋的写作。
其次,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能够捕捉到社会变化和个人体验,将其转化为美丽的辞章。
最后,要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能够灵活运用典故、诗句等文学素材。
汉大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既是古代文学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国文化传统和历史文献的珍贵载体。
通过汉大赋,我们可以了解到汉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传承。
同时,汉大赋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范式之一。
总而言之,汉大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其辞章华丽、气势磅礴,既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记录。
第二章第一节:汉赋
————————————
回庐著书, 纵心物外。
作者的思想情感
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艺术手法
1、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 采用议论、铺叙等手法 2、语言: 清新明丽,工致典雅。
汉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的作品:
鸿篇巨制 铺采摛文 虚夸堆砌 描写宫廷游猎
体制短小 语言清丽 平浅抒情 表现个人情怀
重点学习篇目
《子虚赋》
4、东方朔代表作是《答客难》
4、东方朔代表作是《答客难》
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大汉天子》
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大汉天子》
(四)东汉赋作家 、作品
班固(代表作《两都赋》); 张衡(抒情小赋《归田赋》)。
张衡《归田赋》P182
思考 1、作者的思想情感 2、艺术手法
李善《文选注》卷十五作者名下注: 翰曰:“衡游京师,
四十不仕,顺帝时阉官用事,
欲归田里,故作是赋。”
《归田赋》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 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 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 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 —
叙归田之由: 怀才不遇,世道不公。
赏析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三)汉赋作家 、作品
1、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 表作是《七发》
(1)虚构的故事,问答体 (2) “劝百讽一” 汉赋的基本特征 (3)铺陈写物
枚乘《七发》
•《七发》
枚乘
观涛 状形、状色、状声、状势
多角度展现潮水与军阵之间近乎神似的相通之处。
毛泽东手迹:枚乘《七发》(部分)
3、司马相如 汉大赋的代表作家
《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 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 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汉大赋的艺术成就
汉大赋的艺术成就汉大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是一种以赋为体裁的文学形式。
汉大赋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不可忽视的。
汉大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诗歌赋曲等文学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汉大赋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出现填补了当时文学市场上的一些空白,扩大了文学的领域。
汉大赋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构思精妙汉大赋的构思非常精妙,它通过对历史、传说、神话等各种文化元素的融合,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学魅力。
汉大赋中的情节丰富多彩,充满着想象力和奇思妙想,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
二、语言优美汉大赋的语言非常优美,它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借代等,使文本的语言更为生动、形象。
汉大赋的语言特点是形式美和意境美相结合,使读者在欣赏文本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三、情感真挚汉大赋的情感非常真挚,它描写的是人类的生活和情感,表现出了作者对于生命、爱情、友谊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汉大赋中的情感表现非常细腻,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四、艺术手法独特汉大赋的艺术手法非常独特,它运用了许多文学技巧和艺术手法,如描写、对比、象征等,使文本更加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运用得非常恰到好处,使文本的表现力更为强大。
汉大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的艺术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汉大赋通过对历史、传说和神话等各种文化元素的融合,展现了独特的文学魅力。
其构思精妙,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艺术手法独特,使其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汉大赋
特点大赋在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份较多;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
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绚丽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显示了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
其特点为:一、铺张扬厉、文绣鞶帨的夸饰;二、结构宏大、场面雄伟壮观,富有气魄;三、词汇丰富,文采华茂;四、多用生字僻字,晦涩难懂;五、行文结构上多用问答体。
起源关于汉赋的起源,中国文学史上的很多学者都认为它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
如班固说:“赋者,古诗之流也。
”(《两都赋序》)后来,齐梁时刘勰进一步说的:“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也。
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韵,爰锡名号,与诗画境。
”(《文心雕龙·诠赋》)刘勰认为赋源出于《诗经》、“楚辞”,而定名于荀况、宋玉。
清代学者章学诚对这种说法基本上也是肯定的。
他说:“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
假设问对,《庄》《列》寓言之遗也。
”(《文史通义?汉志诗赋》)赋的主要特点是“不歌而诵”,适宜于口诵朗读。
它的抒情成分少,着重铺叙和描写,接近于散文;行文时又往往韵散间出,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在篇章结构上则多采用问答的形式。
从我国文学史看,诗歌的产生先于散文,它在最初的阶段与音乐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左传》等先秦文献中有着很多“歌诗”的记载,但同时就有着“赋诗”,即用口头朗诵诗的记载。
赋作为一种新兴文体,它不同于《诗经》中的作品,是不合乐歌唱的,当时人们根据这个特点,把它称之为“赋”,应该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汉代经师在解释《诗经》时,又把它的表现手法归结为“赋、比、兴”,而作为表现手法的赋,正是铺张敷陈的意思。
作为文体的赋在手法上也确有铺张的特色,于是有人把二者混同起来,认为赋体作品是由《诗经》赋的表现手法而发展起来的,其实并不确切。
汉大赋的特点
汉大赋的特点
一、汉大赋是一种古典文学体裁
汉大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是以汉代的思想精神为背景而创作的一种古典艺术作品。
汉大赋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它不仅是记录历史的文学,也是一种思想文学,蕴含有中华文化历史情怀,折射出社会发展的多样变化,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二、汉大赋由诗歌组成
汉大赋是一种以诗歌为主的文学体裁,由以武陵、王仲祥和任城三人为代表的汉代古典诗坛所重新创作出来的,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诗体的影响。
汉大赋的诗歌以四言为主,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揭示批判社会问题,抒发思想观念,非常有意义。
三、汉大赋写作风格独特
汉大赋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写作风格。
不仅是文字表达,也包括作品的叙述形式、题材、结构和语言表达,都显示出汉大赋与众不同的特质。
它采用古典文学体裁重塑古代社会历史,透过艺术文字表达出四大国社会变迁的历史景象,把深刻的历史思想凝练在古典文学形式里,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汉族传统文化的积淀。
四、汉大赋蕴含历史思想
汉大赋蕴含历史思想是它最重要的特点,它用古典文字表达出古代社会的生活状态、历史变迁和社会运动的思想凝聚,是一种关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的总体反映。
汉大赋还使用象征性的文字,体现汉代思想文化观念,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社会伦理定位融入其中,对后世文学史及文学理论有着重大的影响。
五、汉大赋历史意义重大
汉大赋的历史意义重大,它记录了汉代的历史以及中华文化的气息,它的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为后世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及思想风貌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文献。
汉大赋不仅是反映汉族传统社会精神的文学偶像,也是中国珍贵的文物,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汉赋有哪些主要特点
第一章汉赋一、汉赋有哪些主要特点?汉赋兴盛的社会原因是什么?西汉初年,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统治者们追求究奢极欲的物质享受,在此基础上便产生了一种基本上为统治服务的文学——汉赋。
赋,原是《诗经》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后发展成一种富有文采、韵节、善于铺陈,兼有诗歌与散文特点的文体。
(一)汉赋的主要特点是体制庞大,讲究铺陈,富有文采音韵节奏,形式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韵文和散文的结合体,并往往含有讽劝的意味。
(二)社会原因是:1、西汉盛世国家空前统一富强,为赋家提供了宣扬大汉声威的主题。
2、京都的宫殿建筑富丽宏大,统治集团声色犬马的生活奢侈,成为赋家铺写的对象。
3、统治者大量招致文士写作辞赋,歌颂大一统的繁荣气象,上倡下趋,遂成风气。
赋的鼻祖可推战国时的宋玉和荀况。
始见于荀子的《赋篇》,中经宋玉,盛行于汉代。
汉之后,赋这一文体形式有了发展,六朝时称为“俳赋”,“骈赋”;唐宋时称为“律赋”,中唐之后,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逐渐散文化了,又称“文赋”。
宋玉是屈原之后楚国的著名词赋家,著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16篇赋。
他虽说是追随屈原的,但作品的体制、风格和语言都和楚辞迥异,倒和汉赋非常相近,所以一直有人怀疑这些作品是否后人伪托。
假如这些赋确系宋玉所作,那么,它作为赋的始祖是当之无愧的。
荀况的作品叫做《赋篇》,现存《礼》、《知》、《云》、《蚕》、《箴》等篇。
这些赋都是咏物的,但不直接说出所咏之物的名称,而是以“臣”与“王”对答的形式,对所咏之物的特征进行铺叙,类似今日猜谜的谜面。
这种问答形式和铺叙手法,加之有韵有散、亦诗亦文的写法,成为后世汉赋基本形式的基础。
二、分类及代表作家作品汉赋可分为骚体赋、大赋和小赋三类。
汉初的赋是从楚辞脱胎而来的,所以叫“骚体赋”。
贾谊《吊屈原赋》的内容和风格都和楚辞相当接近,也用带“兮”字的语句,是骚体赋的代表作。
汉代人词赋不分,把楚辞也叫作赋,一方面是文体分类不严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和骚体赋几乎难以同楚辞区别的事实有关。
关于赋的基本特点
关于赋的基本特点摘要:汉大赋作为“一代之文学”在内容上,以京都苑猎为题材,运用虚构想象夸饰等方法,“劝百讽一”的反对帝王的骄奢淫逸,具有巨丽之美与铺陈的形式特点。
关键词:汉大赋形式特点内容特点正文:一、何为汉大赋赋,是在先秦时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文体,不同于诗、文,它包含了两层含义:表现手法上的铺陈和文体上的“不歌而诵”。
马积高先生综合前人论述,将赋分为四类:由楚歌演变而来的骚体赋;由诸子问答体和游士的说辞演变而来的文赋;由《诗经》演变而来的诗体赋;近似于白话的俗赋。
到了汉代,赋在广泛吸收战国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成为最流行的文学样式,后人便把它同唐诗、宋词、元曲并称,称之为“汉赋”。
汉大赋是文赋在发展流变中的形成的,马积高先生称之为逞辞大赋,另外还有古赋、散体赋、文赋、散大赋等名称。
二、汉大赋的形成汉赋在形式上源自楚赋,而在精神上源自《诗经》之“赋”。
战国时期分南北两派辞赋,自《诗经》以后,北派辞赋沿着从北方歌谣到荀况《赋篇》、秦代刻石文和秦时杂赋发展的线索并未中断。
而南派辞赋的发展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即从楚地民歌经屈原改造和创作,而发展到宋玉的赋作和汉初骚体赋,其线索也很清楚。
汉大赋的形成正是这两种流派在汉代融合发展(汉初楚赋在中央政权所在地的传播和帝王的兴趣)并接受了先秦散文(纵横之风的逐渐消失和转变)影响的结果,可概括为精神实质承继于诗教;华丽的辞采形式嬗变于屈骚;多变的内容结构出入战国诸子。
三、汉大赋的特点(一)形式上“主客问答”与“葫芦结构”“主客问答”是汉大赋继承先秦诸子问答体散文而发展来的特点,《子虚赋》《上林赋》《两都赋》等都用“述客主以首引”(《文心雕龙·诠赋》)的方式。
以《西都赋》为例,开头云:有西都宾问于东都主人曰:“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河洛矣。
辍而弗康……作我上都。
主人闻其故而睹其制乎?”主人曰:“未也。
愿宾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博我以皇道,弘我以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