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大赋的特点

合集下载

汉大赋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学史价值

汉大赋的艺术特征及其文学史价值

汉大赋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部杰作,由司马迁于公元前142年所作,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社会、宗教及文学发展的历史。

它是中国文学
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古代文学佳作之一,是司马迁撰写的最重要的长诗。

汉大赋的艺术特征体现在它的叙事手法上,司马迁立意宏伟,将公元
前202年到公元前140年汉朝九邓故事集中在汉代史序中,以继古传后,把汉朝一百多年历史辑录得文采生动。

汉大赋以慷慨悲凉的叙事
语言描绘历史景象,富有变化的文体,纵横交错的抒情比喻,和丰富
的历史资料使观者仿佛置身古代历史,浸润在古代文学艺术之中。

汉大赋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佳作,而且也是中国历史上重
要的文献,文史兼备的性质为它添加了重要的历史价值。

汉大赋的史
诗相当宏大,主题雄伟,内容充实,对史书的写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
作用。

另外,汉大赋也是文学佳作,诗句妙趣横生,抒发深情,也被
称为“司马艺术”,司马迁的诗句影响着后世文学家,为后世古典诗歌
注入了新的活力。

汉大赋的文学史价值由此可见一斑,它不仅是经典的古典文学作品,
也是珍贵的文献,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
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汉大赋不仅有着无法估量的文学
价值,也是概览中国历史发展的必备书籍,也是我们欣赏、研究、思
考古典文学及历史发展的重要参考书。

汉赋

汉赋

汉赋赋是汉代最具代表性、最能彰显其时代精神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在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仿《楚辞》基础上,兼收战国纵横之文的铺张恣肆之风和先秦诸子作品的相关因素,最后综合而成的一种新文体。

汉赋是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摛文”;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

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

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

汉赋类别骚体赋、大赋、述行赋和抒情小赋骚体赋特点:骚体赋是汉赋中的一类,它是从楚辞中发展而成的,形式上属于骚体,所以称为骚体赋。

这种赋在内容上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近于《离骚》的情调。

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字的语句,通篇用韵。

骚体可以称诗,亦可以指赋。

骚体赋代表:首倡者是西汉初年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鵩鸟赋》如贾谊的《吊屈原赋》、《服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等。

贾谊《吊屈原赋》是借悼念屈原抒发愤慨,虽吊逝者,实为自喻。

此篇的形式与风格,是骚体的继承,但由于作品倾诉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因而和后来那种纯然出于模拟《楚辞》而为文造情的作品明显不同。

《鵩鸟赋》是一篇寓志遣怀之作,假设与鵩鸟对话而敷衍出一篇文字。

这篇赋一方面使用了主客问答体,同时也比较多地倾向于使用铺陈的手法,散文的气味浓厚预示了新的赋体正在孕育形成。

淮南小山《招隐士》写作者以急切的心情召唤隐居山林的隐士早日归来。

赋中描写山中景物,使用铺叙和夸张的手法,充满丰富的想象,是汉初骚体赋的优异之作。

汉大赋特点:大赋在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份较多;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

一,铺张扬厉、文绣鞶帨的夸饰;二,结构宏大、场面雄伟壮观,富有气魄;三、词汇丰富,文采华茂;四、多用生字僻字,晦涩难懂;五、行文结构上多用问答体。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
汉大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章的一种形式,它
具有自己的独特艺术手法,以下是对其艺术手法的深入探讨。

首先,汉大赋的形式多样,有五言、七言、十言等不同的格式,
这也是其与传统文学不同之处。

不同的格式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
意境,如五言赋适合表达感人至深的情感,七言赋则能够展现出比较
细腻的意境。

其次,汉大赋的用典多样,经常顺应时代潮流和文化发展而作出
调整,在用典方面也多样化,如引用典故、史料、神话、传说、诗词
等等,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不同层次的文化韵味。

再者,汉大赋善于借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通过比较或隐喻
来表达作者思想和情感。

如《咏梅赋》中说:“梅以报寒,花以应时”,用梅花的生命力和顽强不屈的精神来隐喻中国民族的坚韧不拔
和抗争精神。

最后,汉大赋注重传统文化的深刻继承,在其创作中多运用中国
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哲学与宗教思想,使其具有一定的精神意义,展
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总之,汉大赋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其艺术手法多样,且具有独特的精神内涵,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给了我们更多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启示和指导。

汉大赋艺术手法

汉大赋艺术手法

汉大赋艺术手法
汉大赋艺术手法是汉族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体裁,主要包括赋、词、曲等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汉大赋艺术手法的表现形式:
1. 华美多彩的语言表达。

汉大赋常常运用华丽的文辞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将鲜活的意象、感受和思想用绚丽多彩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2. 磅礴恢弘的气势表现。

汉大赋以大气磅礴的语言和形象,表现自然风景的壮美、人物情感的斗争、历史事件的沉痛和慨叹,展现出壮丽的艺术气魄和感召力。

3. 情感深刻的思想表达。

汉大赋经常表达人类最深沉、内在的情感,如思念、爱情、失落、伤痛和挣扎等,通过将很多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表现出来,达到对人生的深刻探讨。

4. 神秘浪漫的意境表现。

汉大赋常用幻想、神话和神秘的意味来渲染,使读者进入一种独特的氛围,感受到神秘浪漫的意境。

同时,也能够展现作者的诗意境界和审美追求。

5. 音乐美学风格的表现。

汉大赋运用音乐韵律的手法,使作品具有强烈的旋律感,形成一种独特的音乐美学风格,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和艺术的魅力。

汉大赋艺术手法

汉大赋艺术手法

汉大赋艺术手法
汉大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体,它具有独特的艺术手法。

汉大赋的艺术表现手法具有特定的色彩和节奏感。

赋兼有古文和
诗歌的特点,既能像古文一样平铺直叙,又可以像诗歌一样铿锵有力。

其节奏感灵敏敏捷,起承转合自然流畅,语言富有感染力和魅力,能
迅速地打动读者的心灵。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还具有象征意义和寓意深刻的特点。

汉大赋通
过引用典故、比喻、排比、夸张、对照等手法,能够将丰富的文化底
蕴化为诗意,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立场。

比如《陈情表》中
的用词、布局、结构和修辞手法,都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密切关联,
既富有感染力,也具有思想深度和时代特点。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还包括富有韵律感和音乐感的特点。

汉大赋受
古代文学和音乐的影响相当大,它的用词、语调、结构等都极具韵律
感和音乐感,诗歌性强,句子朗朗上口,琅琅上口,能够引起读者的
共鸣。

综上所述,汉大赋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不仅能够自我表达,也能够引领读者的情感和思想。

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瑰宝,也是中
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天,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汉大赋依然具
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我们历史文化的瑰宝,也是在当代文学艺术活
动中不可缺少的来源。

国学知识—汉赋

国学知识—汉赋

国学知识—汉赋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

汉赋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

由于汉帝国经济发达,国力强盛,为汉赋的新兴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统治者对赋的喜爱和提倡,使文人争相以写赋为能事,于是汉赋成为汉代400年间文人创作的主要文学样式。

西汉前期,延续楚辞,以骚体赋为主流,在缓慢的发展进程中,逐渐显现向散体大赋的过渡。

西汉中期,是汉赋的鼎盛期,此时的赋以散体大赋为主流,并将其发展到定型的极致,而骚体赋则退居支流,这才是汉赋的时代。

西汉后期,对客观事物的靡丽铺排,大量使用生僻字使得作品生涩难懂,因而不可避免地显露衰败,走下坡路,而重在抒情言志的骚体赋,则在自身变革中,表现出继续发展的态势。

东汉前期,动荡的社会使得汉赋前后景观颇不相同:光武帝时期散体大赋衰歇,骚体赋活跃发展;而明帝时期散体大赋却犹如回光返照,再度复燃。

东汉末期,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一定的推陈出新,从有固定模式转变为灵动自由,短小精悍,在对客观事物的生动描绘中抒情述志。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

《凤求凰》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

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

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何日见许兮,慰我彷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

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汉赋的价值:一、历史价值。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强盛。

对后世了解汉朝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二、文学价值。

在文学表现技法上,铺张,排比等手法的运用在增进文学描写的技巧方面做出了贡献。

在题材上对后世的游记文学,山水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汉赋的艺术特点与创作风格

汉赋的艺术特点与创作风格

汉赋的艺术特点与创作风格引言汉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起源于东汉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汉赋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与创作风格,成为古代文学的瑰宝,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汉赋的艺术特点与创作风格。

深入的思考1. 精细而生动的描写汉赋以其精细而生动的描写而闻名,作者通过细腻的文字表达,将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在赋体诗中,作者常常使用形容词、形容副词、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景物、人物和心理状态。

例如,《范晔赋琴赋》中的“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的描写,准确地表达了琴弦声音的音质和氛围。

2. 富有情感的抒发汉赋注重情感的抒发,作家常常通过音韵、词句与形似感官的比喻和意符来反映自己的感受。

他们借助词语的美感,抒发心中所思所感,使读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例如,《司马相如赋长门赋》中的“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飘飖忽忽灭红尘”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往事的思念之情。

3. 丰富多样的形式汉赋在形式上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不拘一格,灵活多变。

它既可以是长篇叙事,又可以是短小精悍。

在创作形式上,汉赋分为议论式和描写式两种。

议论式的赋体诗注重论述和阐释,理性思维居多;而描写式的赋体诗注重描写和叙事,感性和形象相结合。

同时,汉赋还有丹诏体、艳赋、名状赋等多种形式,以满足各种不同主题和创作需求。

4. 以典故和历史为题材汉赋创作的题材常常来源于典故和历史事件,以传承历史文化为使命。

作者借助历史典故和事件,既展现出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又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汉赋的这一特点使其成为了研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文献,对于后世的文人以及读者来说承载着宝贵的历史信息。

5. 博采众长的创作风格汉赋的创作风格不拘一格,广泛吸纳了各个流派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貌。

作者可以吸取先秦民歌、楚辞、乐府以及六朝文学等多种文学形式的特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来创作赋体诗。

这种博采众长的创作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赋的艺术内涵和形式。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
汉大赋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创作于东汉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而闻名。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汉大赋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而著称。

它不仅可以是诗歌形式,还可以是散文或骈文形式。

这种形式的多样性使得汉大赋可以更灵活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这也为汉大赋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其次,汉大赋注重描写和表达作者的感受与情感。

在创作中,作者往往会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人物形象以及历史事件等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感情表达的方式使得汉大赋充满了浓厚的个人色彩,具有鲜明的情感共鸣。

此外,汉大赋还善于运用寓意和象征手法。

通过巧妙地运用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汉大赋可以将深刻的思想和哲理隐藏在文字之中。

这种寓意和象征的手法使得汉大赋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哲学和思想上的意义。

最后,汉大赋还注重音调和韵律的运用。

通过运用平仄、抑扬和韵律等手法,汉大赋可以使文字更加优美动听。

这种音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得读者更易于被作品所吸引。

综上所述,汉大赋以其丰富的形式、情感表达、寓意象征以及音韵的运用等艺术手法而独具一格。

它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还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赋的体式与特点

汉赋的体式与特点

汉赋的体式与特点
汉赋的体式与特点
汉赋即骚体赋、四言诗体赋和散体赋(或称大赋)。

从赋的结构、语言方面看,散体、七体、设论体、及唐代文体赋,又都比较接近于散文,有的完全可归于散文的范畴。

赋这一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骚体赋是赋体文学兴盛的开端,从先秦时期到汉高祖时期,它继承了楚辞的特点,依旧使用“兮”字,枚乘的《七发》奠定了赋体文学的基础。

散体大赋产生于赋体文学的发展时期,从汉高祖到汉武帝登基之前,赋体文学风格以雄大壮阔为主,因而又被称为“散体大赋”,代表作品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从汉武帝登基到东汉时期,是赋体文学的成熟期,作品以抒情为主,代表作品有江淹的《恨赋》和《别赋》。

赋的特点:一是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二是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是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四是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

经历长期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

在文章中
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

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

如象南朝刘宋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

汉赋出现了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

汉大赋名词解释

汉大赋名词解释

汉大赋名词解释汉大赋是中国古代文学赋的一种,是赋的一种最高形式。

汉大赋通行于汉代,起初由王褚创作,后来被许多文学家继承、发展和完善。

《汉书·艺文志》记载了大量的汉代赋作品,其中包括了汉大赋。

所谓“赋”,指的是一种以辞章华丽、韵文优美为特征的文学形式。

而“汉大赋”则是在这一形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借鉴了赋的特点,并加入了更多变化和创新。

汉大赋最大的特点就是其篇幅较长,一般都是几千字以上,有时甚至达到几万字。

整篇赋分为若干个段落,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独立的主题和写法,但又与整篇赋紧密联系在一起。

赋中的辞章华丽、气势磅礴,充满了诗歌般的韵律和表现力。

汉大赋的内容丰富多样,主题广泛。

既有表达对政治、社会、历史的思考和议论的赋,也有表达个人情感和体验的赋。

不论是咏史抒怀,还是讴歌功绩,都能在汉大赋中找到对应的篇章。

赋中的描写手法也非常丰富多样,不仅有写景、描写人物、描写事件的手法,还有借用典故、引用诗句的手法,使赋的表现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汉大赋的创作有一定的技巧和要求。

首先,要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和才华,能够驾驭长篇赋的写作。

其次,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能够捕捉到社会变化和个人体验,将其转化为美丽的辞章。

最后,要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能够灵活运用典故、诗句等文学素材。

汉大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既是古代文学艺术的杰作,也是中国文化传统和历史文献的珍贵载体。

通过汉大赋,我们可以了解到汉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传承。

同时,汉大赋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范式之一。

总而言之,汉大赋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其辞章华丽、气势磅礴,既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也是对历史和文化的珍贵记录。

第二章第一节:汉赋

第二章第一节:汉赋
归田赋
————————————
回庐著书, 纵心物外。
作者的思想情感
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艺术手法
1、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 采用议论、铺叙等手法 2、语言: 清新明丽,工致典雅。
汉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的作品:
鸿篇巨制 铺采摛文 虚夸堆砌 描写宫廷游猎
体制短小 语言清丽 平浅抒情 表现个人情怀
重点学习篇目
《子虚赋》
4、东方朔代表作是《答客难》
4、东方朔代表作是《答客难》
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大汉天子》
陈道明主演的电视剧《大汉天子》
(四)东汉赋作家 、作品
班固(代表作《两都赋》); 张衡(抒情小赋《归田赋》)。
张衡《归田赋》P182
思考 1、作者的思想情感 2、艺术手法
李善《文选注》卷十五作者名下注: 翰曰:“衡游京师,
四十不仕,顺帝时阉官用事,
欲归田里,故作是赋。”
《归田赋》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 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 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 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 —
叙归田之由: 怀才不遇,世道不公。
赏析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原隰郁茂,百草滋荣。
(三)汉赋作家 、作品
1、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 表作是《七发》
(1)虚构的故事,问答体 (2) “劝百讽一” 汉赋的基本特征 (3)铺陈写物
枚乘《七发》
•《七发》
枚乘
观涛 状形、状色、状声、状势
多角度展现潮水与军阵之间近乎神似的相通之处。
毛泽东手迹:枚乘《七发》(部分)
3、司马相如 汉大赋的代表作家
《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 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 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汉大赋的艺术成就

汉大赋的艺术成就

汉大赋的艺术成就汉大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是一种以赋为体裁的文学形式。

汉大赋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不可忽视的。

汉大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的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诗歌赋曲等文学形式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汉大赋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出现填补了当时文学市场上的一些空白,扩大了文学的领域。

汉大赋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构思精妙汉大赋的构思非常精妙,它通过对历史、传说、神话等各种文化元素的融合,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学魅力。

汉大赋中的情节丰富多彩,充满着想象力和奇思妙想,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新的阅读体验。

二、语言优美汉大赋的语言非常优美,它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借代等,使文本的语言更为生动、形象。

汉大赋的语言特点是形式美和意境美相结合,使读者在欣赏文本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三、情感真挚汉大赋的情感非常真挚,它描写的是人类的生活和情感,表现出了作者对于生命、爱情、友谊等方面的感悟和思考。

汉大赋中的情感表现非常细腻,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四、艺术手法独特汉大赋的艺术手法非常独特,它运用了许多文学技巧和艺术手法,如描写、对比、象征等,使文本更加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

汉大赋的艺术手法运用得非常恰到好处,使文本的表现力更为强大。

汉大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的艺术成就在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汉大赋通过对历史、传说和神话等各种文化元素的融合,展现了独特的文学魅力。

其构思精妙,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艺术手法独特,使其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汉大赋

汉大赋

特点大赋在形式上篇幅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份较多;在内容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

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博富绚丽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显示了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

其特点为:一、铺张扬厉、文绣鞶帨的夸饰;二、结构宏大、场面雄伟壮观,富有气魄;三、词汇丰富,文采华茂;四、多用生字僻字,晦涩难懂;五、行文结构上多用问答体。

起源关于汉赋的起源,中国文学史上的很多学者都认为它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

如班固说:“赋者,古诗之流也。

”(《两都赋序》)后来,齐梁时刘勰进一步说的:“赋也者,受命于诗人,而拓宇于楚辞也。

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韵,爰锡名号,与诗画境。

”(《文心雕龙·诠赋》)刘勰认为赋源出于《诗经》、“楚辞”,而定名于荀况、宋玉。

清代学者章学诚对这种说法基本上也是肯定的。

他说:“古之赋家者流,原本《诗》《骚》,出入战国诸子。

假设问对,《庄》《列》寓言之遗也。

”(《文史通义?汉志诗赋》)赋的主要特点是“不歌而诵”,适宜于口诵朗读。

它的抒情成分少,着重铺叙和描写,接近于散文;行文时又往往韵散间出,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在篇章结构上则多采用问答的形式。

从我国文学史看,诗歌的产生先于散文,它在最初的阶段与音乐有着密切不可分的关系,《左传》等先秦文献中有着很多“歌诗”的记载,但同时就有着“赋诗”,即用口头朗诵诗的记载。

赋作为一种新兴文体,它不同于《诗经》中的作品,是不合乐歌唱的,当时人们根据这个特点,把它称之为“赋”,应该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汉代经师在解释《诗经》时,又把它的表现手法归结为“赋、比、兴”,而作为表现手法的赋,正是铺张敷陈的意思。

作为文体的赋在手法上也确有铺张的特色,于是有人把二者混同起来,认为赋体作品是由《诗经》赋的表现手法而发展起来的,其实并不确切。

汉大赋的特点

汉大赋的特点

汉大赋的特点
一、汉大赋是一种古典文学体裁
汉大赋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是以汉代的思想精神为背景而创作的一种古典艺术作品。

汉大赋渊源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它不仅是记录历史的文学,也是一种思想文学,蕴含有中华文化历史情怀,折射出社会发展的多样变化,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二、汉大赋由诗歌组成
汉大赋是一种以诗歌为主的文学体裁,由以武陵、王仲祥和任城三人为代表的汉代古典诗坛所重新创作出来的,可以清楚地看出这种诗体的影响。

汉大赋的诗歌以四言为主,可以表达强烈的感情,揭示批判社会问题,抒发思想观念,非常有意义。

三、汉大赋写作风格独特
汉大赋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写作风格。

不仅是文字表达,也包括作品的叙述形式、题材、结构和语言表达,都显示出汉大赋与众不同的特质。

它采用古典文学体裁重塑古代社会历史,透过艺术文字表达出四大国社会变迁的历史景象,把深刻的历史思想凝练在古典文学形式里,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汉族传统文化的积淀。

四、汉大赋蕴含历史思想
汉大赋蕴含历史思想是它最重要的特点,它用古典文字表达出古代社会的生活状态、历史变迁和社会运动的思想凝聚,是一种关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形态的总体反映。

汉大赋还使用象征性的文字,体现汉代思想文化观念,将高尚的道德准则和社会伦理定位融入其中,对后世文学史及文学理论有着重大的影响。

五、汉大赋历史意义重大
汉大赋的历史意义重大,它记录了汉代的历史以及中华文化的气息,它的美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为后世研究古代历史、文化及思想风貌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文献。

汉大赋不仅是反映汉族传统社会精神的文学偶像,也是中国珍贵的文物,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汉赋有哪些主要特点

汉赋有哪些主要特点

第一章汉赋一、汉赋有哪些主要特点?汉赋兴盛的社会原因是什么?西汉初年,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统治者们追求究奢极欲的物质享受,在此基础上便产生了一种基本上为统治服务的文学——汉赋。

赋,原是《诗经》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后发展成一种富有文采、韵节、善于铺陈,兼有诗歌与散文特点的文体。

(一)汉赋的主要特点是体制庞大,讲究铺陈,富有文采音韵节奏,形式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韵文和散文的结合体,并往往含有讽劝的意味。

(二)社会原因是:1、西汉盛世国家空前统一富强,为赋家提供了宣扬大汉声威的主题。

2、京都的宫殿建筑富丽宏大,统治集团声色犬马的生活奢侈,成为赋家铺写的对象。

3、统治者大量招致文士写作辞赋,歌颂大一统的繁荣气象,上倡下趋,遂成风气。

赋的鼻祖可推战国时的宋玉和荀况。

始见于荀子的《赋篇》,中经宋玉,盛行于汉代。

汉之后,赋这一文体形式有了发展,六朝时称为“俳赋”,“骈赋”;唐宋时称为“律赋”,中唐之后,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逐渐散文化了,又称“文赋”。

宋玉是屈原之后楚国的著名词赋家,著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16篇赋。

他虽说是追随屈原的,但作品的体制、风格和语言都和楚辞迥异,倒和汉赋非常相近,所以一直有人怀疑这些作品是否后人伪托。

假如这些赋确系宋玉所作,那么,它作为赋的始祖是当之无愧的。

荀况的作品叫做《赋篇》,现存《礼》、《知》、《云》、《蚕》、《箴》等篇。

这些赋都是咏物的,但不直接说出所咏之物的名称,而是以“臣”与“王”对答的形式,对所咏之物的特征进行铺叙,类似今日猜谜的谜面。

这种问答形式和铺叙手法,加之有韵有散、亦诗亦文的写法,成为后世汉赋基本形式的基础。

二、分类及代表作家作品汉赋可分为骚体赋、大赋和小赋三类。

汉初的赋是从楚辞脱胎而来的,所以叫“骚体赋”。

贾谊《吊屈原赋》的内容和风格都和楚辞相当接近,也用带“兮”字的语句,是骚体赋的代表作。

汉代人词赋不分,把楚辞也叫作赋,一方面是文体分类不严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和骚体赋几乎难以同楚辞区别的事实有关。

关于赋的基本特点

关于赋的基本特点

关于赋的基本特点摘要:汉大赋作为“一代之文学”在内容上,以京都苑猎为题材,运用虚构想象夸饰等方法,“劝百讽一”的反对帝王的骄奢淫逸,具有巨丽之美与铺陈的形式特点。

关键词:汉大赋形式特点内容特点正文:一、何为汉大赋赋,是在先秦时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文体,不同于诗、文,它包含了两层含义:表现手法上的铺陈和文体上的“不歌而诵”。

马积高先生综合前人论述,将赋分为四类:由楚歌演变而来的骚体赋;由诸子问答体和游士的说辞演变而来的文赋;由《诗经》演变而来的诗体赋;近似于白话的俗赋。

到了汉代,赋在广泛吸收战国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成为最流行的文学样式,后人便把它同唐诗、宋词、元曲并称,称之为“汉赋”。

汉大赋是文赋在发展流变中的形成的,马积高先生称之为逞辞大赋,另外还有古赋、散体赋、文赋、散大赋等名称。

二、汉大赋的形成汉赋在形式上源自楚赋,而在精神上源自《诗经》之“赋”。

战国时期分南北两派辞赋,自《诗经》以后,北派辞赋沿着从北方歌谣到荀况《赋篇》、秦代刻石文和秦时杂赋发展的线索并未中断。

而南派辞赋的发展也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即从楚地民歌经屈原改造和创作,而发展到宋玉的赋作和汉初骚体赋,其线索也很清楚。

汉大赋的形成正是这两种流派在汉代融合发展(汉初楚赋在中央政权所在地的传播和帝王的兴趣)并接受了先秦散文(纵横之风的逐渐消失和转变)影响的结果,可概括为精神实质承继于诗教;华丽的辞采形式嬗变于屈骚;多变的内容结构出入战国诸子。

三、汉大赋的特点(一)形式上“主客问答”与“葫芦结构”“主客问答”是汉大赋继承先秦诸子问答体散文而发展来的特点,《子虚赋》《上林赋》《两都赋》等都用“述客主以首引”(《文心雕龙·诠赋》)的方式。

以《西都赋》为例,开头云:有西都宾问于东都主人曰:“盖闻皇汉之初经营也,尝有意乎都河洛矣。

辍而弗康……作我上都。

主人闻其故而睹其制乎?”主人曰:“未也。

愿宾摅怀旧之蓄念,发思古之幽情,博我以皇道,弘我以汉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