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第4章 社会

合集下载

社会学课件第四章 越轨

社会学课件第四章 越轨
降低社会生活的可预期性、危害群体生 活的信心。
二是,越轨的正功能
越轨行为有助于社会规范的明确 越轨行为促进社会群体的团结 越轨行为能带来和促进社会系统的变迁 越轨行为也可能从反面督促人们遵守社
会规范
二、越轨的理论
1、生理学理论 越轨(犯罪)者具有不同的生理特征 龙布罗索(Lombroso):生物有机体在导致
儿童向周围的人学习越轨技术和价值观
理论缺点:最早的越轨理论是如何产生的,有 些越轨者在和其他人接触前就有越轨行为
社会解组论
一个社会组织起来时,从人类相互依存 (亲属群体、情爱关系、朋友关系)中 自然生长起来的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社 会关系比正规的社会关系重要的多,前 者称为首属关系,后者成为次属关系, 一个社会中前者比重越大,则组织程度 越高,越轨行为越少。
某些对越轨行为进行纠正的地方,成了 传授越轨行为知识的地方,比如监狱, 老犯人向新犯人传授知识。
差异交往理论
每个人都会有越轨和遵从两种行为影响,哪种 行为会对人得行为引导,取决于周围的人对他 的期望,出现越轨是因为与他交往的人得影响
影响因素:与教唆越轨的人的联系越密切,与 之交往的次数越多越频繁越持久,与其接触的 年龄越小,越轨的可能性越大
涂尔干:规范通过人们相互交流、彼此 影响而发生作用,社会发生变迁后,交 流减少,规范制约作用减少
墨顿:四种越轨类型(五种行为)(结构紧张理 论)
1、遵从,社会成员接受并追求社会规定的正统目标, 并运用社会正统的手段去实现。
2、创新:社会成员愿意追求目标却得不到正统手段 3、形式主义:能得到正统手段却对正统目标不感兴趣 4、隐退主义:对正统目标和正统手段都不感兴趣 5、反叛:以非正统的手段去追求非正统的目标
为什么农村犯罪率低于城市

社会学概论第4章

社会学概论第4章

第四章个体社会化本章学习目标“社会化”是社会学对人类社会生活及社会行为本质的深刻说明,是社会学的重要概念,通过本章学习,应使学生对社会化的本质和特点有系统的了解,同时明确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途径、社会化的基本类型与主要过程,对不同社会和不同社会发展时期社会化的现实特点有所领悟。

本章重点难点:1.社会化的内容2.社会化的途径第一节社会化的涵义一、社会化的定义在社会化研究的初期,人们认为社会化就是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即使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

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化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

社会化不再局限于人的未成年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

由此形成了社会化的广义研究。

广义上,社会化是指个体适应社会、认识社会,从而达到改造社会,不断完善自己人格的过程。

适应社会,包括适应社会已有文化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两个方面。

广义社会化表明社会学对社会化这一过程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即:社会结构的角度:认为社会化的本质就是角色学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遵守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从而达到维持和发展社会结构的功能。

文化的角度:是把社会化看成文化延续与传递的过程,认为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的内化。

个性发展的角度:是从心理学的意义上对社会化的理解,认为社会化是个人的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必要性社会化是每一个个体都必须经历的过程。

这一过程之所以必须发生,是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社会需要。

社会要发展、延续,就要不断地生产人口,同时社会还必须对新的人口实行社会化,使其具备知识、才能,从而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继承与发展。

2、个体需要。

人没有与生俱来的生存能力,或者说没有明显的遗传获得的生存能力和行为模式,因此个体出生后必须接受社会化;人类生存方式的复杂性和变动性也决定了个体必须不断适应变化的社会生活,不断接受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过程,就是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的双向作用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考点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考点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考点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一、社会化概述(一)社会化的内涵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社会化的内涵:(1)从时间方面理解,是个人社会化设计人生发展的全过程;(2)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3)从关系方面理解没,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二)社会化的内容从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的基本需求来说,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生活技能社会化、价值观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等方面。

二、社会化的类型(一)基本社会化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基本社会化的任务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生理性成熟,即通过人的生理发育过程,形成完善健全的身心基础;二是社会性成年,即通过社会文化的教化与自我内化,成为具有独特个性行为能力的社会成员。

预期社会化:一个人为适应特定角色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准备过程。

如职业学校教育、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等。

(二)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是基本社会化的延续、完善和发展,是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成年人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主动选择、学习和接受新的文化以及调适个人与社会的角色关系的过程。

继续社会化的一种特殊表现是发展社会化,这是一种为适应生活的变化、承担起新的角色而主动学习与调适的过程,它的突出表现为拓展知识基础、变更职业技能、改变角色能力等,例如成人教育。

(三)再社会化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个行为模式的过小。

再社会化的两种基本类型: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正向社会化: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的传递和教化过程。

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文化反哺。

社会学重点整理

社会学重点整理

社会学重点整理第一章1、社会唯名论:“2”=社会整体,“1"=社会中的个体。

社会只是一个虚名,只有个人的存在才是客观真实的,即“2”=“1”+“1”.个人行为及其细节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2、社会唯实论:社会本身就是真正的客观存在,是超乎个人的另一实体,即“2”>“1"+“1”。

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3、社会学的学科特点:(1)整体性(研究对象)社会学在研究社会的过程中,始终把社会看做一个有机整体,从整体的有机性出发去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研究社会的运行与变革。

(2)综合性(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收入、生活状况等)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人口状况(人口的数量、性别、年龄等结构)医疗条件风俗习惯妇女地位文化程度生育观念(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生活方式(独身、丁克家庭)(3)实证性(研究方法)社会学知识主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实证途径获得第一手资料,从中检验理论假设,分析概括出理论知识。

实证性既是社会学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学区别于社会哲学的关键所在。

社会学的研究是真实的而非虚幻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可靠的而非可疑的;精确的而非模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4、社会学的功能:(1)描述功能社会学使用科学的方法,客观而忠实地记录、搜集和整理关于社会现象及其过程的信息,为深入地认识和有效地管理社会提供可靠的感性经验资料。

(2)解释功能社会学借助概念、范畴进行理论抽象,将描述功能得出的感性资料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对社会现象的形成、发展及其过程作出科学的解释。

社会学的解释功能是社会学理论综合能力的表现。

(3)预测功能预测功能是前两种功能的进一步运用。

对社会关系及其表现的发展趋势、前景、可能性和后果进行研究。

(4)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功能研究实现、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各种条件和因素是社会学的重要任务。

社会学戴维。波普诺

社会学戴维。波普诺
反主流意识形态往往能获得社会下层阶级的支持。其他一些相冲突的意识形态对经济的关注相对要弱一些。
3、生态学的视角
研究有机体及其环境间关系的生态学观点,文化生态学断言,文化特性由资源及周围环境的限制所决定,并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二)文化的差异和一致
1、文化的差异
每一种文化都是不同的,因为它们要适应特定的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尽管文化共享,但它仍需每一新生代通过社会交往的方式来学习,文化因此而代代相传,不断累积。从最为一般的意义上讲,文化是代代相传的人们的整体生活方式。虽然“文化”的概念时常可与“社会”互换,但这两者不应混淆。严格地说,社会指共享文化的人的相互交流,而文化指这种交流的产物。事实上,人类社会与文化不能相互独立存在。文化是人们在交流中创造的,但人类互动的形式又来自于对文化的共享。
在构筑文化结构时抽象词汇可能是最重要的。
虽然符号在于每种文化之中,但大多数特殊符号与特定文化相契合。
语言不仅在不同文化间有区别,在同一个社会的内部不同群体间也有差异。
最后,语言能反映价值观。
2、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人们所共同持有的关于如何区分对与错、好与坏、违背意愿或符合意愿的观念。是决定社会的目标和理想的普遍和抽象的观念。价值观通常是充满感情的,它为一个人的行为提供正当的理由(克拉克洪,1961;威廉斯,1970)
社会结构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它一方面促使有效率的人类活动成为可能,同时也能限制个人的自由。
二、社会结构的单位
1、身份或地位。身份或地位指的是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
有两种主要的身份类型。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的结果而获得的身份地位被称为自致地位,现代社会中的绝大多数职业都是自致地位。

农村社会学(第二版)第四章 农民及其社会特征

农村社会学(第二版)第四章 农民及其社会特征

逻辑是人的理性思维的一种方式,行动的逻辑所指的便是理性人在做出行动选择之前 按照一定逻辑原则进行计算的过程,通常是行为决策的动因及过程。行动的逻辑主要 是微观经济学从微观层次来考察行动者经济活动规律的途径,通过对个体行为选择规 律的把握,可以进一步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系统里的运动规律。 社会行动逻辑主要包括三个基本逻辑元素: (1)个体行动的驱动力; (2)群体行动的动力; (3)社会性行动的合力。
资料来源: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5-9.
马克思主义理论赋予农民概念的阶级内涵,概括起来主要包括: (1)农民阶级是一个受剥削、受压迫的阶级; (2)农民阶级主要由半自耕农、贫农和雇农构成; (3)农民阶级身处社会底层,分散且无组织。
农民阶级的界定与划分,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揭示了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的不平等社会关系及社会结构; 从世界观的角度看,是为唤醒农民的阶级意识,为改变自己所遭遇的不平等而采取革 命行动。 所以,农民阶级理论有着明显的实践或行动取向,这一理论是为了动员和组织农民参 与革命实践而创立和发展的。
农民群体的一个具有较多共性特征的社会心理是趋同心理。与求异正好相对应,趋同 是尽量让自我与他人相同或相似。在趋同心理作用下,农民群体中的标新立异现象相 对少见。 农民群体的趋同心理有三个典型的形式: 一是攀比心理, 二是从众心理, 三是求同心理。
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礼俗社会”,因为乡土社会的秩序建构主要依靠 “礼”和“俗”,而非法制。生活在乡土社会场域中的农民群体,自然也就形成了遵 循礼俗的社会心理特征。 风俗习惯的形成通常有三个基本条件: 一是共同的生活空间, 二是持久的时间积淀, 三是建构与遵从的人群。
概括起来,这些基本社会元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村落聚居, 二是农耕生计, 三是熟人社会。 这三个社会元素基本构成了农民群体社会生活环境的共性与典型性。

社会学第四章 文化与社会运行

社会学第四章 文化与社会运行

中国
美国
第五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儒家的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体系和以“礼”为
中心的教化体系 二、继承和重建精神文明 三、正确对待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1、现代化进程有赖于传统文化的变革 2、改革与现代化进程不能与传统文化发生严重对
立 3、我国的现代化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
运动” 7)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力渐趋式微
生活方式
工业社会生活方式 1)丰富多彩 2)整体性 3)独立自主性
生活方式
信息社会生活方式(几大趋势) 1)生活方式的世界化和民族化 2)注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平衡 3)呈现“健康第一”的生活观 4)确立“生态型生活方式” 5)终身学习 6)家庭走向“复兴” “反家庭运动”、“替换生活方式”、“亲家庭
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与特性
文化堕距(Culture Lag):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的 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
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 不一致,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 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 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第一节 文化的含义与特性

第五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改革时期的文化结构 1、中国传统文化(黄色文化) 2、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红色文化) 3、蓝色文化(开放的西方文化)
生活方式
一、概念界定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上,人们 满足生活需要的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 和。即回答“怎样生活”的问题,包括生 产劳动方式、分配交换方式、消费和闲暇 时间利用方式、日常交往方式、文化娱乐 方式等。
体现社会统治思想和主导价值观的生活方 式,它所代表的是一个社会中占支配地位 的那些群体的利益。

社会学概论第四讲社会网络与互动

社会学概论第四讲社会网络与互动

交换的报酬主要有四类:金钱、社会赞同、 尊敬和依从。其中金钱的价值最小,依从的 价值最高。 人们拥有的资源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交换中 的地位。交换中的不同地位决定了权力结构。
5、对话分析:Harvey Sachs,1992
a 早期焦点: 会话者将其语言在互动中组织成一致顺序的方 式:语次交换决定了会话者的顺序
2、深度 3、广度 4、频度
二、社会互动理论
1、符号互动论
所谓符号,是指能够有意义地代表其他事物 的事物。声音、语言、图画、手势、表情、 姿态等等都是符号,服饰、建筑、工具、食 物、以及各种生产生活用品也常常是符号。 社会互动是根据人们对符号的理解而进行的。
举例,一声“咳嗽”的符号意义
4、社会交换论 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们交换酬赏和惩罚的过 程。交换行为不仅发生在市场关系中,也广 泛地存在于一切社会关系中。 “邻居们交换恩惠,儿童交换玩具,同 事们交换帮助,熟人交换礼貌,政治家交换 让步,讨论者交换观点,家庭主妇们交换烹 饪技巧。”(布劳)
霍曼斯交换理论的命题: 成功命题:个人的某中行动越是经常地得到相应的 报酬,他就越可能重复这一行动。 刺激命题:相同的刺激可能回带来相同或相似的行 为。 价值命题:某种行为的后果对一个人越有价值,那 么他就越有可能采取该行动。 剥夺与满足命题:某人在近期内重复获得相同报酬 的次数越多,那么,这一报酬的追加部分对他的价 值就越小。(边际效益递减)
“我们所说的客体不过是我们经验的产物。我们所体 验的客观世界,并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我们想象 的世界。当然,对于同一社会的成员来说,他们对所 遇到的大多数情境是有着相同的定义的,正是因为有 相同的理解和定义,所以人们的互动才成为可能…… 人类的行动就是解释性行动。”(布鲁默)

社会学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社会学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

三种理解“社会化”的角度:
A、文化的角度:社会化被看做是一个文化传递和延续的 过程,社会化的实质是社会文化(核心是价值标准)的 内化。——社会化研究中的文化学派。 B、人格发展的角度:社会化被视为一个人的个性形成和 发展的过程,社会人就是经由社会化过程而形成有个性 的人。——社会化研究中的心理学派或社会心理学派。 C、社会结构的角度:社会化就是使得人变得具有社会性, 个人逐渐了解自己在群体或社会结构中的地位,领悟并 遵从群体和社会对这一地位的角色期待,并学会顺利地 完成角色义务。社会化的功能在于维持和发展社会结 构。——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及冲突论 以上三种研究视角互相联系、互为补充,成为社会学内部 研究社会化的研究工具。


幼儿期(3-6或7):游戏玩耍(学习社会角色)
学龄初期(6、7-12):重大转折时期,口头语言 向书面语言过度,抽象思维逐步形成 少年期(13-15):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道德观 形成的重要时期


青年初期(15-28):延长趋势,“心理上的断乳 期”,生活范围扩大,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2、继续社会化(二级社会化)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社会化的问题
一、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1、儿童社会化的问题


城市的儿童社会化问题主要表现在娇惯、过分容 忍一些行为,消费重心主要在儿童身上,众星捧 月,儿童肥胖和营养不良,养育方式导致发育缺 陷。 农村的留守儿童问题。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流动儿童) “小留学生问题”

1、中年危机与自我校正的继续社会化





中年人年富力强,具有比较丰富的人生、工作经验,情绪相对稳定。 通常是工作中的骨干,有的还担负领导责任。从全社会来看,中年人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这 背后也隐藏着危机。表现在 (1)家庭和事业的矛盾。丈夫早出晚归,难以顾及配偶和子女关系, 由此引发夫妻情感危机;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大,由此 对身心的健康带来伤害。英年早逝是值得关注的现象。 (2)现代社会要求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更新和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 技能,但中年的成熟和老练又养成固执,对事物的心理定势不易纠正, 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和欲望减弱,使中年人更新知识的难度加大。社会 变迁带来的失业、下岗,再就业就非常困难。 (3)因婚姻导致的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的扩展,使中年人要处理的 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化。各种关系都要谨慎处理,才不会引起家庭和亲 友之间的矛盾。中年男子面对婆媳矛盾往往两头不是人。人情世故的 处理不当往往是引发家庭冲突的原由。 因此,中年人的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正确处理协调好夫妻关系、父母 子女关系、职业行为及其关系,不断校正原来的目标,不断学习以跟 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弥合代沟,继续社会化。

社会学 第四章 社会互动

社会学 第四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意义
• (四)顺应或称“调适”,指的是人们调整自己的思想认知、态
度、行为和习惯,以避免、减少或者消除相互间的竞争与冲突的 过程。
• 顺应常常是冲突的自然结果,但有时也可看成冲突的准备。冲突
的结果(不分胜负、一胜一负),则对于冲突的而这来说,对方 的行动、态度等方面都有所调整,有所改变,这就是顺应。
• 尼斯比特 1970 区分了四种主要的合作类型:自发合作或相互援 助;传统合作;指导合作;契约合作。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意义
• (二)冲突 冲突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间直接 的和公开的争斗。彼此之间表现出一致对敌的态度或行为。
• 常见冲突方式: • 争吵/口角、殴斗、 • 决斗/械斗、诉论(文明社会)战争
• 人们通过妥协、和解、仲裁和容忍等方式达到顺应的效果。如市 场上的讨价还价常以各让一步达成交易。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 一、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 1.交往的概念
• 社会交往是马克思分析人类社会过程的重要概念
• 马克思没有明确对“交往”或“社会交往”下定义,他认为交 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的所有方式,这些交往是人的从事共同活动的过 程。
进行互动,人们可以借助于符号理解他人的行为,也可 以借此评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王76页)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 1、符号互动论的概念:
• 符号互助论认为,人的行为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 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 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他们 之间的互动。
第四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类型及意义
• 一、社会互动的含义 • (王思斌)社会互动也称社会互动作用或社会交往, 它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做出反应性社会行动 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 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 如:探索访友、待人接物、礼尚往来等,街头与陌生人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互动

社会学概论第四章-社会互动
区别性归因:行为是否具有特殊性 一致性归因:与他人行为是否相似 一贯性归因:不同时间、情境中是否一直如此
维纳的归因理论:(成功与失败)
个人行为的原因可从两个维度考虑: 控制性:内在 (可控制) :能力、努力 外在(不可控制):难度、运气 稳定性:稳定:能力、难度 不稳定:努力、运气
第四章 社会互动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 学生了解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分析,了解社会互动的基本过程及其 特点,了解社会互动的行为方式类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 社会互动的基本概念、 理论、主要类型。
教学方法与手段 系统讲授、提问。
第四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中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基本过程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基本行为方式
从众与模仿的区别:
(1)模仿是自愿行为,而从众并非自愿; (2)模仿没有外部压力,从众则受到外部压力 (3)模仿的对象可是多数人,也可是少数人,从众的
对象则一定是多数人。
二、合作型互动
含义: 为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而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 合行动。
合作的条件:
共同的目标: 共同的认识: 合作的资源:如知识、技能、财物
绑架、劫持人质、爆炸、纵火等; 3)攻击目标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目标一般为游客和大众,
间接目标是政府; 4)是所有犯罪中最能造成人们恐惧心理的行动; 5)崇拜者和实施者是极少数极端主义分子。
冲突结果有四种类型:
引退; 强加; 皈依; 妥协。
使对方就范的方式有三种:
作用分析:
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有利于对某一群人做 概括的了解,但也容易“先入为主 ”、“以偏概全”,造 成认知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社会学概论教学辅导教案二(4-6章)

社会学概论教学辅导教案二(4-6章)

《社会学概论》教学辅导教案二(4-6章)第四章人的社会化目的要求:通过学习,重点掌握社会化的涵义,社会化的必要性及其基本内容。

一般掌握社会化的条件及过程、个性的形成与社会的关系等。

一、社会化的涵义及必要性1.人的社会化的涵义人的社会化,就是指一个个体,通过学习群体文化、学习承担社会角色,把自己一体化到群体中去的基本过程。

2.社会化是人的需要和环境、教育的矛盾辩证的统一,也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个人的需要是个人积极活动的内因,环境和教育是个人发展的外因,个人需要与环境和教育的结合,内外因素矛盾辩证的统一,是人的社会化的实质。

3.从全社会观察,怎样进行好社会成员的社会化,乃是社会能否发展,能否前进的关键。

二、社会化的可能性——社会化的生物基础1.人有进行脑力劳动的条件2.人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生下来后有一个较长的生理上、心理上不能独立生活的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必须依赖父母或其他人抚养成人。

人类的依赖生活期,一般要在16年以上,跟其他动物相比,这段时期是较长的。

3.第二次诞生或心理上的断乳所谓第二次诞生或心理上的断乳,是心理学家把青年期社会化的重要性作一个比喻的说法。

因为青年期是指人的成长在生理上,心理上达到一定成熟的时期,也是社会化的成熟阶段,越过这个阶段,一个人就要走入社会,真正地成为广大社会中的一员。

因此把青年期称为“第二次诞生”或“心理上的断乳”,意思是指人脱离母体是第一次诞生,而人被培养成才,脱离家庭、父母、学校、老师等各方面的监护,自己要跨入社会生活的大门去独立营生,则无异于第二次诞生。

生理上的断乳,是指人出生到1岁左右,靠母乳成长,一岁以后,母乳数量、质量降低,就要实行断乳,让孩子多吃些饭菜饮食,才能更好的发育成长。

断乳是改变婴儿的生活习惯,是一次生理危机,而青年走入社会,独立去生活,也会带来生活和思想的重大转折,又一次形成危机,可以认为是“心理上”的而非“生理上”的断乳。

社会学 第4章 社会

社会学 第4章 社会

第四章社会第一节社会一、什么是“社会”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占据共同地域、共享某种文化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由个人、群体、组织和制度构成的较为宏大的网络,是依靠人们交互作用自我维持延续的相对独立体系。

社会是以一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在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

人口、资源、文化是社会的基本构成。

二、社会的基本特征与功能(一)社会的基本特征1、社会以人为主体。

2、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3、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4、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二)社会的基本功能1整合功能。

指社会将无数单个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调整种种矛盾、冲突与对立,并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维护统一的局面。

2交流的功能。

社会创造了语言、文字、符号等人类交往的工具,使个人之间、家庭之间、群体之间、国家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

3导向的功能。

社会有一整套行为规范,用以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调整着人们之间的关系,规定和指导人们的思想、行为的方向。

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

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通过社会而得以积累和发展。

三、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1、社会唯名论:认为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而社会只是一个名称,用来方便地称呼构成社会的许多的个人,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

唯名论派社会学家把个人行为及其细节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

社会先于个人而存在,并且事先规定了个人的存在,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实在,有集体意识和集体的象征。

社会唯名论和社会唯实论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由于把社会和个人抽象地对立起来,并且忽视了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生产基础,所以都没有能够正确地解释社会的本质。

四、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一)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第4章社会工作理论

第4章社会工作理论
(一) 心理分析学理论 是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一 种社会工作理论。 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能所驱使、由人格 结构中的“自我”与“超我”所控制的。

自我服侍三个主人: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

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对服务对象的变态 人格进行治疗,帮助服务对象恢复本我、自我 与超我之间的平衡。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

社会工作理论
一、理论的含义和社会工作理论 1、理论的含义 理论是由一系列逻辑上相互联系的概念和 判断组成的知识体系,是对经验知识的抽象概 括和总结。
2、理论对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懂得设计与所面对问题相适应的解决方法及 程序(社工的目标) 懂得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及程序来解决面对 的不同问题(力不从心的社工)
位置
超我
特点
原则
自我
本我
最高原则 确定道德行为的标 至善原则 层面 准和良心,监督和 控制自我 核心部分 既满足本我要求, 现实原则 又按超我原则去行 事 最下层的 无意识、无理性、 快乐原则 基础 要求无条件的得到 满足
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互动关系:

超我在监督控制主体按照社会道德行事。 自我对上按超我的要求去做,对下吸收本我的动 力,调整其冲动欲望,对外适应现实环境,对内 调节心理平衡。
(二) 认知理论

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 是潜意识中的本能。

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服 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 性思考的能力。
(三) 行为主义理论
认为社会工作的主要问题任务就是对服 务对象的不适当行为进行治疗或矫正。 关心的只是个体的外显行为。

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服务对象 学习和掌握恰当的反应模式。

《社会学概论》笔记四

《社会学概论》笔记四

第四章社会中的个人本章指导:一、本章目的:这一章包括地位与角色以及个人社会化的内容。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与个人最接近的两个概念——地位与角色,它们在社会结构分析中的重要地位,明确它们,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个人存在于社会中的状态。

地位与角色规范的学习是通过社会化进行的。

关于社会化的知识,使我们明确个体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从而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

二、课前准备:1、认真阅读本章纲目,了解本章的学习脉络;2、阅读参考教材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中“社会角色和社会化”这两部分内容;3、观看电影:《Sleepers》、《刺激1995》、《人生屋檐下》、《小鞋子》、《浓情巧克力》。

三、学习建议:1、认真预习参考教材的相关内容,标示不理解的问题,以便上课或与老师互动时有针对性地听讲或发问;2、在观看影片时,要结合本章所学内容进行思考;3、阅读参考书目,了解一些人类学的知识;4、掌握本章的重要概念:①地位②角色③角色冲突④社会化⑤逆向社会化⑥同辈群体⑦再社会化⑧发展社会化四、学习重点:1、地位的类型;2、对角色和角色相关概念的理解;3、社会化的含义以及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4、社会化的类型。

重要概念1、自我和社会是一对双胞胎。

——查尔斯·霍顿·库利2、两种主要的地位类型1、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也叫归属地位,指某人所拥有的被指定的、并且通常不能被改变的社会地位。

包括种族、民族、年龄、性别和某些家庭内的地位那么,先赋地位有哪些特点呢?◇它与血缘、遗传等先天的或生理的因素有关,比如天生残疾或亲属关系。

◇被指定意味着天生授予我们或至少生来就已预定好的,不由选择、难以避开的。

我们可以挑选朋友,但无力选择亲戚;通常它也不能被改变,像我们的性别地位,是有人做了变性手术,但毕竟数量相当少。

◇先赋地位一般以出生为基础,孩子们继承了父亲或母亲的社会地位。

◇先赋地位还能以一个人出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为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掌握社会的本质2、掌握社会结构的概念,理解社会结构的涵义3、了解社会结构的各种组成要素教学重点:社会结构、社会的概念教学难点:社会的概念教学内容:§4 社会§4.1 社会所谓社会,从外在形态上看,是人和自然界、人与人之间有机结合的共同体;从内在本质上看,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下面我们从语言学、西方社会学家以及马克思等人的界定来看看到底什么是社会。

一、语源学上的社会“社会”一词,在我国古已有之,但其使用却完全不同于今天的涵义。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社”与“会”是分开使用的两个概念。

“社”有三种含义:1)社原指土地之神,或祭祀土地神的场所;2)指志同道合的人集会的场所,文社、诗社;3)指古代的地区单位,如“二十五家为一社”。

“会”指集会,有聚集的意思。

“社”与“会”联用最早开始于唐朝,是指在节日里在某个地方举行游艺集会或祭神的庆祝活动。

此后,在历代的著作中“社会”一词也曾多次出现,但涵义与今天不同,只是古人对社会的简单的朴素的认识没有解释社会的本质。

在西方,英语中的“society”源于拉丁语“socius”,是伙伴的意思,大约在明治年间,日本学者最先将其英文society译成汉字的“会”后来中国学者在翻译日本社会学者著作时,才沿用这个词,有了现代通用的涵义。

二、西方社会学者对社会概念的解释在西方社会学界,对社会的解释各种各样,有的认为,社会是具有共同心理的人们的集合体;有的认为社会是一种包括人类行为、习惯、情操、民俗在内的遗产;还有的认为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和。

其中影响较大的就是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物论两大派别。

1、社会唯实论与社会唯名论的区分这两大派别争论的实质问题是:社会是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而这个概念是不是对一种真实存在的东西的反应。

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斯宾塞、涂尔干、齐美尔等。

他们认为,社会先于个人而存在,并且事先规定了个人的存在,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实在。

他们都强调从实体出发,把社会作为一个具体事务来描述。

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是代表具有同样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是个空名,而不是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因此,唯名论派的社会学家把社会学研究对象确定为个人的行动。

代表人物有法国卢梭美国的吉丁斯、韦伯等人。

这两种理论从局部看都有合理的因素,它们都看到了个人与社会的区别,特别是唯实论肯定了社会的真实存在性。

但从整体上看,它们又都是错误的,唯实论只看到了社会的独特性,却忽略了社会对个人的依赖性,否认了个人的主体性,把社会看成是先于个人或超个人的存在,这就不能把握社会的实质。

而唯名论否认了社会的真实存在,用个人的存在排斥社会的存在。

这实际上是被社会中的个人所具有的独特性和自主性迷惑了,过分强调了这种独立性与自主性。

而社会关系正式由个人的活动形成,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史处于这种联系和关系之中的,而不是之外,而且还受这些联系和关系的制约和规定。

所以说,两种理论都是错误的。

实际上,社会的本质既不是在整体之中,也不是在个人之中,而只能在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中去寻找。

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解释了社会的本质。

2、马克思主义社会观马克思指出,社会是在一定地域内进行着的,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的,有相互作用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马克思等人的关于社会的论述包括以下的几个基本观点:(1)社会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产物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这一点毫无疑问,但社会又不是个人的简单相加,而是人们相互作用有机结合起来的集合体。

没有人与人的交往,也不会有社会的存在。

但是马克思之所以使用“产物”,不是说现有人们的交往,后有社会的出现,二者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而是想强调人们的相互交往对社会的重要性,这一点一定要明确。

(2)社会的本质和基础是生产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们为了生存,就要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来满足衣食住等生存资料的需要。

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进程中,人们就结成了一定的生产关系,为了保障和发展生产关系,就要建立各种社会组织和社会制度,产生出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所有这些关系加起来就构成了社会。

其中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其他社会关系的性质,从而决定着社会性质。

马克思关于社会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的基础和本质的思想,为我们研究人类社会提供了最基本的观点和方法。

在马克思以前,许多思想家分不清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的主要现象和次要现象,只有马克思揭示了社会关系中最本质的东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3)社会是历史的、具体的世界上不存在抽象的社会,马克思在讲到社会是总会在前面加上这样的定语“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

社会具有具体的社会形态,就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统一。

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是人类俩是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也是不断运动发展的,是由低级向高级转化的过程,总是处于新陈代谢和自我更新的状态中。

因此,任何社会都是具体的,历史的。

三、本书关于社会的定义和特征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以占据共同抵御共享某种文化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味主体而建立起来的,由个人、群体、组织和制度构成的较为宏大的网络,是依靠人们交互作用自我维持延续的相对独体体系。

§4.2社会结构每年9月新学期开学,学校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毕业生或深造,或走向社会;迎来新生。

在校的同学也有一些变化:接触到新的老师;开始新的课程。

校园变化:新教学楼、新实验室、新宿舍、新运动场、新体育馆等。

尽管有这些变化,但我们可以判断出:“这是一个学校,而不是一所医院。

”为什么?虽然人员、课程、环境在不断变化,但仍有一些相对稳定的性质。

同样,部队每年老兵退役,征召新兵,但部队的排连营团的等级编制、训练操行、规章制度、陆海空各兵种构成依然如旧。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军营同样具有某种稳定的性质。

这种稳定的性质到底指什么呢?——结构结构最早是自然科学中经常使用的术语。

在数学中,结构表示事物量的关系和空间形式;物理中,结构是物质的普遍存在形式;生物学中,结构是有机体的内部组织构造。

实际上结构包含两层含义:1)任何事都是一定要素、成分组合而成的 2)组成事物的要素,成分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确定的方式,一定的原则有序地组合起来的,彼此具有相对稳定的关系。

由于结构这一概念是我们分析事物十分有用的工具,因此也被引用到了社会科学领域。

在社会学中,社会结构用来指社会体系基本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

一、社会结构及特征1、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在人的社会行动的基础上,各种社会要素按照某种方式或机制所构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

2、社会结构的特征:(1)整体性整体性是社会结构的首要特征。

整体对于它的部分具有优先的重要性,结构总是指整体的结构,总是属于整体的。

只有面对一个客观的整体才有可能去考虑整体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问题。

(2)相对稳定性某种社会结构一旦形成,其基本的要素与组合方式就是相对稳定、有章可循的。

大规模性的结构性变迁不会轻易发生,一旦发生,也不会轻易消失。

(3)层次性社会结构既具有整体性,又有层次性。

宏观层面:政治结构、经济、文化中观层面:群体结构、组织、阶段、阶层、社区、制度微观层面:社会角色、社会地位(4)有序性结构意味着一种“秩序”,不是杂乱无章,也不是简单排列组合而是有机地联系成为有序可调的整体。

在社会领域中,社会阶层现象就是一种重要的结构现象,它呈现出一种有序的状态。

当社会的阶层关系出现紊乱的时候,往往意味着社会结构的紊乱。

(5)动态性稳定性并不意味不会发生变化,而是社会结构活动周期的一个阶段,动态才是社会结构的常态,社会转型的过程就是一个社会结构不断变迁的过程,一个“解构”和“建构”的过程。

3、社会结构与社会功能一定结构显现为一定的功能,功能的大小,性质,水平取决于结构本身的结合方式。

即使要素相同,但由于组合方式不同,不但结构本身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结构的功能也可以大相径庭。

2C 6H 1O 乙醇或甲醚C 金刚石石墨田忌赛马上对中中对下下对上毛泽东将要素的组合方式进行优化,通过政治动员人们的理想和激情,用精神资源弥补现实生活的匮乏,将有限的社会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整合,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二、社会结构及其重要组成部分1、社会地位(social status)社会地位是指任何具有从社会角度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位置,通常是根据财富、声望、权力和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和多寡问答题做出的社会排列。

每个人在社会中总会处于一定的地位。

它受着多种关系的制约。

经济关系、政治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邻里关系等都会影响个人的社会地位。

另外,社会地位具有多重性,也就是一个人可能具有多个社会地位。

但其中只有一个最为重要,称为主要地位。

有的人经济地位不高、政治地位很高,有的人政治地位不高,亲缘地位很高。

自己不能控制和改变的地位叫先赋地位或既得地位。

通过个人努力可以起到部分作用,可以进行一定的控制的地位叫后致地位或自致地位、获得地位。

“地位”有时专指高的社会地位。

2、社会角色(social role)我们占据什么地位,就要扮演什么角色。

地位和角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是相联系的。

社会角色是指被社会所期望和要求的,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套权力、义务和行为模式。

它是社会地位的外在动态表现,也是人们对处于特定地位上的行为期待。

我们每个人都是地位与角色的统一。

地位和角色的关系联系:一方面地位决定角色,另一方面角色是地位的表现形式。

当一个人处于一定的社会地位,也就有了相应的责任、权利、义务。

区别:地位侧重反映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位置,而角色侧重反映在社会系统中的行动过程。

也就是说,从结构上看是地位,从功能上看则是角色。

3、社会群体(social group)群体或社会群体是指两人以上,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并有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

关于社会群体,将在第六章重点介绍4、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s)社会制度在第八章重点介绍三、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在早期创始人那里,社会结构不过是对生物学有机体结构的类比,是社会进化的结果,这种理解简单机械,毕竟社会与生物体是有区别的。

1、斯宾塞和涂尔干的观点斯宾塞最早、最明确的使用了社会结构的概念,并把它作为社会学分析中的基础概念,他认为社会进化的方向是结构层次上的异质性扩大和功能层次上各部分的相互依存性增强。

2、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真正从本质上对社会结构分析的是马克思。

马克思对社会结构作了这样的经典描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