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课外阅读试卷
高一上半年语文期末考核题目(答案在内)
高一上半年语文期末考核题目(答案在内)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文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
诗中写的是张继夜泊枫桥的情景。
枫桥即今江苏省常熟市枫桥。
唐代的枫桥,因其美丽的风光而有“江南第一桥”的美誉。
文章描绘了夜晚枫桥的景色,以及诗人自己的感受。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请回答以下问题:1. 《枫桥夜泊》中的枫桥位于哪个地方?2. 诗中的“夜半钟声到客船”表达了什么意境?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4. 诗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1. 枫桥位于江苏省常熟市。
2. “夜半钟声到客船”表达了寂静的夜晚中,诗人通过钟声传递出自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表达了要想有清澈的水,必须有源头不断地涌出活水的意思。
4. 诗中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认为人生得意时应该尽情享受,不要让金钱成为空虚的象征。
高一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一高二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红楼梦》中的“情”与“礼”的冲突《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情”与“礼”的冲突。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曹雪芹通过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等人物的刻画,展现了封建礼教对个体情感的束缚和压迫。
1. 根据文本,下列关于《红楼梦》中“情”与“礼”冲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红楼梦》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情”与“礼”的冲突。
B.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小说中“情”与“礼”冲突的代表人物。
C. 封建礼教对个体情感的束缚和压迫是小说的主题之一。
D. 小说通过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故事,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
2.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情感是如何受到封建礼教束缚的。
(10分)3. 分析《红楼梦》中“情”与“礼”的冲突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12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瑶池,抚绥四方,观行天下之民,信可乐也。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0分)(1)政通人和,百废俱兴()(2)属予作文以记之()(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政治理想?(5分)7. 简述《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内涵。
高中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中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不仅需要技艺的磨练,更需要文化的涵养和精神的支撑。
书法艺术的实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体验,也是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锤炼和提升。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书法艺术是传统文化中修身养性的唯一手段。
B. 书法艺术的传承需要技艺磨练和文化涵养。
C. 书法艺术的实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简单模仿。
D. 书法艺术的实践与个人品德修养无关。
2. 根据原文,下列不属于书法艺术传承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是(3分)A. 技艺磨练B. 文化涵养C. 精神支撑D. 政治环境3. 作者认为书法艺术实践的意义在于(3分)A. 提升艺术水平B. 体验传统文化C. 锤炼个人品德D. 传承传统技艺(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荷塘月色》(节选)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
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
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贵州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贵州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文化中,龙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从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人们便开始了龙的崇拜。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龙是四灵之一,是吉祥的象征。
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
龙的艺术形象与文化内涵,也丰富了龙文化的底蕴。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中国的龙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B. 龙是中国文化中的四灵之一,具有吉祥的象征意义。
C. 龙的形象和影响遍及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
D. 龙的艺术形象和文化内涵丰富了龙文化的底蕴。
答案:D2. 根据原文,下列不属于龙文化特点的一项是(3分)A. 龙是四灵之一,具有吉祥的象征意义。
B. 龙的形象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角落。
C. 龙的影响波及了文化的各个层面。
D. 龙的艺术形象与文化内涵丰富了龙文化的底蕴。
答案:A3.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首先介绍了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B. 文章接着论述了龙的形象和影响遍及社会的各个角落。
C. 文章最后指出了龙的艺术形象与文化内涵丰富了龙文化的底蕴。
D. 文章通过举例论证,阐述了龙文化的特点。
答案:D(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边城》节选沈从文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
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林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地在水边玩耍了。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开篇即描绘了翠翠的生活环境和外貌特征,为后文情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高一语文试题(附带答案)
高一语文试题(附带答案)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共30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短文一
今天是星期日,爸爸请我去他的办公室玩。
我坐上了爸爸的车,去了一个很高的大楼。
爸爸的办公室在十九楼,我坐电梯上去的。
十九楼的办公室有很多人,他们都在忙着工作。
爸爸给我介绍了一
位叔叔,他是爸爸的同事,也是我的邻居。
1. 我为什么去爸爸的办公室?
- A. 去参加会议
- B. 去办事
- C. 去玩
- D. 去看爸爸
2. 电梯把我送到了几楼?
- A. 十八楼
- B. 十九楼
- C. 二十楼
- D. 二十一楼
3. 爸爸的同事也是我的什么?
- A. 叔叔
- B. 爷爷
- C. 邻居
- D. 哥哥
短文二
小明是一名中学生,他非常喜欢运动。
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去操场打篮球。
他有很多篮球朋友,大家都很喜欢和他一起玩。
小明打篮球的时候非常用心,每次都能投进很多球。
他还经常参加学校的比赛,为学校赢得了很多奖杯。
4. 小明喜欢做什么运动?
- A. 踢足球
- B. 游泳
- C. 打篮球
- D. 跑步
5. 小明为什么经常参加学校的比赛?- A. 为了赢得奖杯
- B. 为了锻炼身体
- C. 为了结交朋友
- D. 为了帮助学校
答案
1. C
2. B
3. A
4. C
5. A。
2023年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试卷高年级
2023-2023学年度第 二 学 期 开发区小学生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试题(高年级) (完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你一定学会了许多的知识,今天到了收获的季节,沉甸甸的果实正躲在树丛后面笑吟吟地望着你,愿你努力攀爬,细心采摘,届时那最美,最甜的硕果肯定会在你的手中“绽放”! 相信自己!祝你成功! 一、词语积累我能行(26分) 1、请在下列成语中填上适当的动物名称。
(8分) 万( )更新 ( )鸣( )盗 指( )为( ) 亡( )补牢 杯弓( )影 ( )吞( )咽 如( )得水 对( )弹琴 ( )语花香 ( )争( )斗 画( )点睛 守株待( ) 2、数字也能组成很多成语,试着将下列具有数字的成语补充完整。
(6分) 一( )两( ) 两( )三( ) 三( )五( ) 四( )八( ) 五( )六( ) 六( )无( ) 七( )八( ) 八面( )( )九( )一( ) 十( )十( ) 百( )百( ) 千( )万( ) 3、请标出下面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内更正。
(6分) 再接再励( ) 不记其数( ) 走头无路( ) 奋不顾生( ) 汗流夹背( ) 鬼计多端( ) 轻歌慢舞( ) 来势凶凶( ) 弱不经风( ) 挤挤一堂( ) 迫不急待( ) 山青水秀( ) 3、填上有关人体器官名,使成语完整(6分) ( )是( )非 狼( )狗( ) ( )舞( )蹈 ( )战( )惊 三( )六( ) 牵( )挂( ) 二、腹有诗书气自华(20分)1、请看下面一组诗句,你能填出空格处所缺的动物名吗?试一试吧。
(9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立上头。
两个 鸣翠柳,一行 上青天。
················装·····················订··················线··················学校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肥。
课外语文测试题及答案高一
课外语文测试题及答案高一一、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20分)1. 阅读下列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昔者,齐桓公问于管仲曰:“国何以兴?”管仲对曰:“国有四维,礼义廉耻。
礼不蹈,义不犯,廉不贪,耻不辱。
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请解释“四维”的含义。
答案:四维指的是礼、义、廉、耻。
礼指的是遵守社会规范和礼仪;义指的是行为符合正义和道义;廉指的是清廉自守,不贪污;耻指的是知耻,不做出有损名誉和尊严的事。
2. 阅读现代文段落,回答问题:“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雨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其具有诉说的能力。
3. 阅读现代文段落,回答问题:“他站在窗前,望着远方,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这句话中“憧憬”一词的含义是什么?答案:“憧憬”指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4. 阅读现代文段落,回答问题:“她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温暖而明媚。
”这句话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答案: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笑容比作春日里的花朵,形象地表达了笑容的温暖和明媚。
5. 阅读现代文段落,回答问题:“他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了我的心房。
”这句话中“心房”一词的含义是什么?答案:“心房”在这里指的是内心,比喻为接受温暖和情感的地方。
二、古诗文默写(每题5分,共10分)1. 请默写杜甫的《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的下两句。
答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 请默写李白的《静夜思》。
答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词语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 “踌躇”一词的含义是什么?答案:踌躇指的是犹豫不决,徘徊不前。
2. “恣意”一词的含义是什么?答案:恣意指的是任意,随意,不受约束。
3. “斟酌”一词的含义是什么?答案:斟酌指的是仔细考虑,权衡利弊。
4. “缱绻”一词的含义是什么?答案:缱绻指的是感情深厚,依恋不舍。
阅读试题高一语文及答案
阅读试题高一语文及答案一、阅读理解(共40分)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20分)(1)文章中提到的“他”在故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5分)答案:在故事中,“他”扮演了一位智者的角色,通过他的智慧和经验,引导主人公解决问题。
(2)请简述文章中“她”的情感变化过程。
(5分)答案:文章中的“她”最初感到迷茫和无助,随着故事的发展,她逐渐变得坚强和自信,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3)文章中“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10分)答案:文章中的“他们”通过团结合作、坚持不懈以及互相鼓励,最终克服了困难,实现了目标。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20分)(1)诗歌中“春风”象征着什么?(5分)答案:诗歌中的“春风”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它预示着万物复苏和生命的开始。
(2)诗人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5分)答案: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请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0分)答案:诗歌中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通过这些手法,诗人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和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15分)(1)文章的主旨是什么?(5分)答案:文章的主旨是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2)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5分)答案:作者通过描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事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文章中提到的“绿色发展”是什么意思?(5分)答案:文章中提到的“绿色发展”指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实现可持续发展。
2.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各题。
(15分)(1)文章的论点是什么?(5分)答案:文章的论点是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作者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5分)答案:作者使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因果论证等方法。
(3)文章中提到的“终身学习”对个人发展有什么意义?(5分)答案:文章中提到的“终身学习”意味着个人应该持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阿拉善盟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阿拉善盟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高二上·岳阳期末)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为官很难,因为要想干好事业就要__________,倾注心血,甚至“5+2”“白+黑”地加班加点,日夜操劳。
②今年因天气影响,双季槐遇到成穗少、大面积减产等问题。
雷茂端为此__________,正在积极寻求科技突破。
③江西省内大大小小200余家老字号,除亨得利、黄庆仁等少数几家著名品牌外,近七成生存困难,__________。
A . 煞费苦心惨淡经营殚精竭虑B . 惨淡经营殚精竭虑煞费苦心C . 煞费苦心殚精竭虑惨淡经营D . 殚精竭虑煞费苦心惨淡经营2. (2分)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曾经吸引了全国许多人才前往。
今年春节刚过,深圳人才智力市场就门庭若市。
如果给某报就此事写的一篇消息拟一个形象化标题,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特区依然有魅力,孔雀仍向深圳飞。
B . 深圳仍然有魅力,人才仍向特区飞。
C . 深圳依然有魅力,孔雀仍向东南飞。
D . 人才仍向东南飞,深圳依然有魅力。
3. (2分) (2017高一上·四川期末)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家父大人是否安康?多年不见,甚为牵挂,改日定登门看望。
B . 新居落成,我明天搬迁,为答谢您的祝贺,特于府上备下薄酒,恭请光临。
C . 好友从千里之外销来家乡土特产,却之不恭,最终只好笑纳。
D . 拙作《易经补正》初成,惶恐投稿,望付梓,以就正于读者4. (2分)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
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
这几个人反应不同,和感受力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①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②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③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④这两个字涵义极广⑤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⑥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A . ①⑤④②③⑥B . ④①⑤③⑥②C . ④⑤①③②⑥D . ①④⑤②③⑥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5. (6分)(2019·榆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宁波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宁波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峥嵘(zhēng róng)倔强(jué jiàng)蹉跎(cuōtuó)B. 踌躇(chóu chú)蹒跚(pán shān)筵席(yán xí)C. 缱绻(qiǎn quǎn)翩跹(piān xiān)饕餮(tāo tiè)D. 叱咤(chì zhà)踟蹰(chí chú)箴言(zhēn y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由于天气原因,原定于今天下午的篮球赛被推迟了。
C. 他虽然年轻,但对工作非常认真,深受同事们的好评。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10. 根据以上题型,继续出题。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
1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出自他的《》。
1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中的诗句。
1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
1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中的《》。
三、阅读理解(每题10分,共40分)阅读以下文本,回答问题。
【文本一】《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高一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高一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阅读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一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目及其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学习。
高一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一)从明尼苏达州杜鲁门城飞往华盛顿的班机上,坐在我旁边靠窗座位上的那个大高个子,看着手腕上的表说:“七点十分,托尼,我们已飞一半路了,假如我逃亡海外的话,他们会认为我不回来了。
”“山姆,你不是在逃亡。
”我说。
他微微一笑,赞同地说:“对,我不是在逃亡。
”就从那时候起,从头顶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
山姆的两眼瞪大,他长期处于恐怖之中,一听到这滴答声,立即目瞪口呆,一只手紧紧抓住我们座位间的扶手。
我明白他恐怖的原因,这是定时炸弹的定时装置的声音。
他惊恐地望着我,好像我能保护他。
我十分镇静地站起来,但是心却在怦怦乱跳。
我看到山姆头上行李架上的公文包。
它不是山姆的,他的皮包正在身旁,印有名字缩写。
滴答声来自那个没有记号的皮包。
它的声音像打鼓,每一声似乎都要毁掉我的生命及飞机上其他四十几个无辜的生命。
我看看那个公文包,没敢碰它。
没错,是定时装置,但谁能说清那是一种什么样的装置?也许把它取下就会爆炸。
一分钟过去了,山姆问:“找到没有?”我无言以对。
一个小男孩在山姆前面的座位中十分不安,他说:“妈妈,我听到时钟声。
”一位空中小姐端着一只盘子走过来,她停在我座位旁边的走道上,侧耳倾听。
“那是你的吗?”她的微笑是牵强的,“我想里面是一只钟吧?”“那不是我的。
”我挤向她,贴近她耳朵,轻轻说,“小姐,它可能是一枚炸弹,坐在窗边的是山姆。
”她听了我的话后急忙走向驾驶舱。
山姆看了看我。
一会儿,从麦克风里传出一个男人的声音:“我是机长,170号座位上头那个没有标签的皮包,不论是谁的,请声明……”那滴答声在我耳里如打鼓般响。
乘客的脸全转向我们。
机舱内有谈话声,但是没有人承认那只公文包是自己的。
山姆的额头上出现了豆大的汗珠,他说:“该死,它什么时候爆炸?”机长出来了。
他非常镇静,不动声色。
宁夏银川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宁夏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阶段性测试试题一、课内基础知识(19分)(一)字词句辨析(本题共3小题,9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愀.然(qiǎo)枕藉.(jì) 愆.期(qiān)山川相璆.(liáo)B. 垝垣. (yuán ) 糜.室(mǐ)袅.娜(niǎo)游目骋.怀(chéng)C. 桂棹. (zhào ) 酾.酒(shī)潜.伏(qián)忍尤攘.诟(rǎng)D. 横槊.(shuò)渔樵. (j iáo ) 椽.子(chuán)朝谇.夕替 (cùi)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与“夙兴夜寐”中“夙”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屈.心而抑志 B. 西.望夏口 C. 侣.鱼虾而友麋鹿 D.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3.下列句式和“凌万顷之茫然”相同的一组是()(3分)①渺渺兮予怀②客有吹洞箫者③而今安在哉?④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二)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5小题,10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一空一分,共10分)(1)《诗经·氓》中用“,”这两句以比兴的手法来说明女子容貌的衰老。
(2)《诗经·氓》中分别用“”和“”写女子在看到“氓”前后不同的表现,可见她爱“氓”的诚心诚意和一往情深。
(3)《离骚》中能体现屈原自己宁愿死,也不愿做出世俗姿态的是“,_________。
”(4)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从侧面来突出箫声的哀婉悲怆。
(5)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两句以比喻和对比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生命的渺小。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題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这些桥冯文超①昆仑险,唐古拉高,在两山之间的铁路线上,火车轰隆隆地驶过几百座铁路桥。
宁波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宁波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徜徉(cháng)恣意(zì)踌躇(chú)睥睨(pì)B. 蹉跎(cuō)踯躅(zhí)踟蹰(chú)惝恍(tǎng)C. 忸怩(ní)彳亍(chì)踌躇(chú)徜徉(táng)D. 恣意(zì)踟蹰(chú)徜徉(cháng)睥睨(pì)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学习成绩很好。
C.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决定开展一次环保主题活动。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乐于助人。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慌不忙,有条不紊。
B. 他做事总是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进行。
C. 他做事总是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进行。
D. 他做事总是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进行。
答案:A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B.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C.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D.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答案:A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B.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C.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D.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答案:A6.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B.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C.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D.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题目。
(共24分)王��玉先生季羡林王��玉老师是国文教员,是山东莱阳人。
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文士,也写古文,所以王先生有家学渊源,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特别是古文写作方面更为突出。
他为文遵桐城派义法,结构谨严,惜墨如金,逻辑性强。
我不研究中国文学史,但有一些胡思乱想的看法。
我认为,桐城派古文同八股文有紧密的联系。
其区别在于,八股文必须代圣人立言,“四书”以朱子注为标准,不容改变。
桐城派古文,虽然也是“文以载道”,但允许抒发个人感情。
两者的差别,实在是微乎其微。
王老师有自己的文集,都是自己手抄的,从来没有出版过,也根本没有出版的可能将。
他曾把文集送给我看完。
几十年的文学创作,只有此物一小本。
现在这文集无人知晓至哪里回去了。
惜哉!王老师上课,课本就使用现成的《古文观止》,不是每篇都讲,而是由他自己挑选出来若干篇,加以讲解。
文中的典故,当然在必讲之列,而重点在文章义法。
他讲的义法,正如我在上面讲的那样,基本是桐城派,虽然他自己从来没有这样说过。
《古文观止》里的文章是按年代顺序排列的。
不知什么原因,王老师选讲的第一篇文章是比较晚的明代袁中郎的《徐文长传》。
讲完后出了一个作文题目一一《读徐文长传书后》。
我从小学起作文都用文言,到了高中仍然未变。
我仿佛驾轻就熟般地写了一篇“书后”,自觉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想竞获得了王老师的亲睐,订为全班的压卷之作,评语就是“亦简劲,亦中车金证”。
我当时很高兴。
我不是没虚荣心的人,老师这一追捧,我就厉害了,于是就当作盐:韩、柳、欧、苏的文集,深入细致地读过一阵儿。
实际上全班国文最好的是一个叫韩云鹄的同学,可惜他别的'课程成绩不好,考试总居下游。
王老师有一个习惯,每次把学生的作文簿批改完后,总在课堂上占用一些时间,亲手发给每一个同学。
排列是有顺序的,把不好的排在最上面,依次而下,把最好的放在最后。
作文后面都有批语,但有时候他还会当面说上几句。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试题精选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试题精选(一)我上高中的时候,有一位数学老师,姓王。
他上课常常讲不到十分钟时间,就会有细小的白沫子挂在他嘴角两边,像刷完牙忘记了擦嘴一样,很扎眼。
有捣蛋的学生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王白沫”。
那时候,他住在学校,经常自己做饭吃。
晚自习辅导的时候,给我们讲题,常见他的手背上残留着面渍。
每每这个时候,女生就偷偷地笑,然后问他:“老师,你才做过饭吧?”他似乎意识到什么,赶紧把那双刚刚和过面的手藏起来。
印象中,开始他还显得很窘迫,后来再遇到类似情况时,笑一笑就过去了。
王老师的数学课上得不错,许多题都会给我们讲好几种解法。
他说,他有一个同学,数学很厉害,上高中的时候,老师讲一章,他撕一章的书,老师讲完了,他的书也撕完了。
而且,他的这个同学数学精通到据说选择题不用算,只看选项,就知道哪一个是答案。
总之,他说得神乎其神。
每次讲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他都神采飞扬,嘴角的白沫也愈发多,仿佛那个人不是他的同学,就是他自己。
我们有一个数学顶好的同学,很狂妄。
王老师有些看不惯他,就说:“你要是哪一天也能一边学一边撕书,我就服你。
”后来,这个故事变成了他的一句口头禅:“有本事,你也撕!”有事没事的,他都用这句话来鞭策我们。
我那时候数学很差,上他的课总不敢看黑板,尤其是他提问的时候,更是把头压得低低的,生怕他问到自己。
即便这样,有一次,他还是问到了我。
他喊我名字的那一刻,我吓得仿佛在黑黢黢的夜里被魔鬼一把抓住。
我脸色苍白,哆哆嗦嗦地站起来。
王老师见我这样,很严厉地批评我说:“怕什么,谁也不是天生就什么都会的!不会答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答。
我的同学为什么敢撕书,那是一种胆量和勇气。
我教你们,希望你们也能像他一样,在学习上有这么一股子闯劲和霸气。
”那节课,他在台上唾沫星子飞溅,我们在下边大气也不敢出。
下课后,同学们都埋怨我,说因为我而挨了批。
我有一个同学叫李军,在一次考试结束之后,去了老师的办公室。
他见办公室无人,就从王老师的办公桌上找到自己的数学试卷,把61分改成了87分。
2023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
2023年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含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所谓“出场定型”,意为人物一出场,作者即总体概括其思想性格,描绘其肖像特征,以使读者对此人物形象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对他们的出场,作者就采用了“出场定型”的聚焦式方法,以给读者一个总体的深刻印象。
二人正式出场是在第三回,作者以内视点的方法集中笔墨次第写来,先在林黛玉眼中写贾宝玉,再于贾宝玉眼中写林黛玉。
作者着意在对方眼中写出,可谓别出心裁,颇有深意。
黛玉见宝玉是先视形,再由形窥神,由神知人。
形包括服饰与容貌等方面,服饰描写一再强调,冠、褂、袄、裤、靴、玉齐全,纯用工笔,显出贵族公子的气派;容貌描写双重用墨,面、色、鬓、眉、目、态具在,昭示其美男子的神韵。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重在写其内心之情,强调他是古今少有的多情种。
两首《西江月》,意在揭示其与传统评价标准相违背的带有叛逆色彩的独特思想性格。
似贬实褒、明贬暗褒、寓褒于贬,全面地概括了贾宝玉不合时宜的特征,为统领贾宝玉形象的总纲。
宝玉见黛玉是先总写,再细描;先观貌,次看神,后写心。
总写只用八个字:“细看形容,与众各别。
”这是形神兼备的包括气质、风度在内的出类拔萃的整体感觉。
细描重在借形传神,以“眉目”传情达意。
“眉”以“似蹙非蹙”状之,现出其多愁善感;“目”以“似喜非喜”状之,写出她敏感多疑。
而“态”“娇”“闲静”“弱”“病”等词语意在突出她的气质的独特性。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强调其聪明颖悟及病态之美。
宝玉眼中的这段描写又与前面众人眼中的黛玉形象——“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相互映衬,相互印证。
凡此可见,“出场定型”的写人方法是颇为允当的,它可以在人物亮相的瞬间一下子使其形象鲜明起来,给读者一个明确深刻的总体印象,使读者容易把握。
同时,也为人物思想性格的丰富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贵州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贵州高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踟蹰(chú)蹉跎(cuō)踽踽独行(jǔ)B. 踯躅(zhú)踌躇(chú)踽踽独行(jǔ)C. 踟蹰(chú)蹉跎(cuō)踽踽独行(jù)D. 踯躅(zhú)踌躇(chú)踽踽独行(jù)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培训,使我的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C. 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乐于助人。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吾日三省吾身B. 父母在,不远游C. 君子不器D. 学而时习之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落花人独立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吾日三省吾身B. 父母在,不远游C. 君子不器D. 学而时习之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落花人独立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吾日三省吾身B. 父母在,不远游C. 君子不器D. 学而时习之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落花人独立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落花人独立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落花人独立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______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课外阅读试卷高一语文课外阅读试卷【高一语文课外阅读试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文,完成1—3题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
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
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
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
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
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咏贫士》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
(《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
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
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
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
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
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
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
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
“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
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
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
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
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
1.下列对陶渊明的“人生两大支柱”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人生的一大支柱。
陶渊明所说的“道”,指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节操方面。
这样的“道”,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即,要努力保持自己高尚而纯洁的品德和节操。
B.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人生的又一大支柱。
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是一种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人生状态。
这样的人生状态,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C. 陶渊明之所以把“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当作自己人生的`两大支柱,原因在于他对人生进行了严肃的思考,从中得出了“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个主要的结论。
D. 在“人生两大支柱”的支撑下,陶渊明坚守为人的准则,努力保持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性情,用自己的言行和诗文构建了自己艺术化的人生大厦,成为了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2.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表明自己的性情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
因此,他鄙视出仕,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使自己的天性受到扭曲。
B. 陶渊明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寒之士,决心像他们那样保持纯洁的品德节操。
因此,即使贫穷到了挨饿的地步,他仍一以贯之地将贫富问题置之度外。
C.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陶渊明也会遭遇到某些方面的矛盾冲突,因此,他写下了《形影神》这篇文章,用“形”和“影”代指人的某种愿望,“神”则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
D. 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和危机,但没有力量也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改变它,因此,他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对他个人来说,这样做已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老庄所谓的“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
陶渊明崇尚的“自然”与老庄说的“自然”,涵义是一致的。
B.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只有站在艺术的高度,我们才能看清陶渊明的一生不是“枯槁”的,而是艺术的。
C. 使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泯灭,以求得返归一个抱朴而含真的“真我”。
陶渊明的这种思想,作为救世的药方虽然是无效的,但是作为一种人格美的追求却是有益的。
D. 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相当丰富,人们的精神自由也得到了较宽松的张扬;但是,陶渊明的“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大人生支柱,对现代人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思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
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běn chā,泛指挖运泥土的用具)以出,筑东南长堤。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
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zhí ,摘取)其表语,并媒蘖(借端诬罔构陷,酿成其罪)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
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元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
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
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轼尽奏逐之。
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
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绍圣初,御史论轼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
遂以本官知英州,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
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
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
”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冠,博通经史比:等到B.属文日数千言属:连缀,写作C.使者发币于官吏币:金钱D.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全:保全5.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B.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C.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D.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自小随父母游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
B.苏轼成年即已博学精通经传历史,后来读《庄子》,产生共鸣。
C.欧阳修见了苏轼的考场文章和求见信,大为赞赏。
D.“黄州—惠州—琼州”的苦难曲折的经历,反倒为我们展现了苏轼豁达的情怀。
7、翻译下面的句子。
(10分)①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11分)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①思解愠,愿斫五弦琴②。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②五弦琴: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8.这首诗中的桐树具有怎么样的特点?(5分)9.本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怎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或取诸怀抱, ;或因寄所托,。
(王羲之《兰亭集序》)(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苏轼《赤壁赋》)(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答案1. A “指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节操方面”有误。
第二段开头说:陶渊明所说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
2. C(A “鄙视出仕”有误。
第二段第三行说:陶渊明“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
B“一以贯之地将贫富问题置之度外” 有误。
第二段第四行说:陶渊明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
D“这样做已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有误。
第四段第四行说: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
)3. B “只有站在艺术的高度……”有误。
文中说的“艺术”不是文学上的“艺术”,而是人生的“艺术”,这种“艺术”以“超俗的眼光”才能看到。
B项偷换了概念。
4. C 礼物5.A6.A【“苏轼自小随父母游学”不合“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的意思。
】7①苏轼到武卫营去,叫来士卒头目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说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
”(得分点:诣、害、且各1分,大意2分。
②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固,本来、当然。
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