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农村信用社基层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基层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基层调研报告农村信用社基层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农村信用社的基层运营情况,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和研究。

调研方法主要为实地走访和面对面交流,与农村信用社的工作人员和客户进行深入交流和访谈,并结合书面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

二、调研结果总结1. 农村信用社的基层运营模式相对稳定,主要以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为主要业务。

同时,农村信用社还提供一些特色金融产品,如农户扶持贷款、小额信贷等,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2. 农村信用社对于基层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由于农村信用社数量较多,分布广泛,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户和农村地区,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3. 在基层调研中,我们发现农村信用社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农村信用社在业务拓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与其规模较小、管理体制不完善等相关。

另外,信贷风险控制不到位,导致部分不良贷款增加。

此外,由于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农村信用社在数字化服务等方面相对滞后。

4. 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农村信用社应采取以下措施和发展方向。

首先,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与农户和农民组织的联系,通过发展合作社等形式,扩大农村信用社的规模和服务范围。

其次,农村信用社应加强风险管理和信贷风险控制能力,加强贷后管理,提高不良贷款率。

此外,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提供更便捷的数字化金融服务。

三、结论和建议农村信用社在基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然而,农村信用社在业务拓展、信贷风险控制和信息技术建设方面仍存在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建议农村信用社加强与农户和农民组织的联系,加强风险管理和贷后管理能力,并加大对信息技术建设的投入,提供更便捷的数字化金融服务。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力度,为其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和金融支持。

信用社调研报告4篇

信用社调研报告4篇

信用社调研报告4篇导读:本文是关于信用社调研报告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一、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几十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形态深刻变迁直接或间接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的反映。

对于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应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分析,站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高度,探索化解的思路和对策。

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信贷管理人员预防贷款风险。

一般而言,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可以分为借款人的原因;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失误;其它原因等三大类。

(一)、作为贷款人的农村信用社自身贷款管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贷款风险识别和筛选机制不健全。

主要有:对新的、资本不充足的、而且尚未开发的业务融资、贷款不是基于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或贷款抵押品,而是基于对借款人成功完成某项业务的预测。

或者在借款人的资信程度及偿还能力产生质疑的情况下,发放贷款过分倚重第二还款来源(如抵押物);贷款用于投机性的证券或商品买卖;贷款的抵押折扣率过高,或抵押品的变现能力很低;异地贷款、多头贷款过多,缺乏有效的监控;贷款已存在潜在风险时,没能及时采取果断措施;贷款已明显出现问题,却疏于催收或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清收,把希望寄托于借款人“奇迹的发生”或不再过问,使贷款造成损失等。

二是贷款管理机制设置不合理。

主要表现有:在贷前信用分析阶段,获得的贷款信息不完全,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不高。

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必要的信用评估、财务分析知识和经验,发放贷款时又没有充分听取必要的劝告而发放调查不充分、信贷资料有缺陷、抵押物变现力差、不足值的贷款;在贷款的审批阶段,未严格把握贷款审批条件;贷款集中程度过高,过分集中于某一借款人,某一行业、某一种类贷款,致使贷款风险相对集中,贷款金额超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无力偿还。

使借款人产生“债多不愁”,或者干脆对信用社声称“反正欠这么多贷款,不增加贷款则其他贷款更加无法归还”,以一种无所谓的无赖态度毒化借贷双方关系,使信用社处于被动尴尬局面;贷款发放后信贷管理人员对日常监督管理不力,存在“重放轻收轻管理”的现象;部分信用社由于人手较少,根本没有按照信贷操作规程执行等等。

信用社调查报告三篇

信用社调查报告三篇

信用社调查报告1对乡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情况的调查报告一、贤庠信用社支农基本情况最近,我对贤庠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选择了农户、种养大户、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经济组织共102户,其中纯农户50户,占55.9%;种养大户11户,占10.8%;农村个体工商户25户,占24.5%;农村经济组织9户,占8.8%。

调查显示,农村信用社围绕农民增产增收这个中心,立足服务“三农”,切实加强管理,增加信贷投入,在促进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具体情况综述如下:1.增加信贷投入,成为“三农”资金供应主渠道。

据对102户调查显示,有78户表示向信用社借款是其解决生产、生活资金的最主要渠道,占被调查户的76.5%;有99户在农村作用社借过款,占被调查户的97.1%。

2.不断简化贷款手续,为支持“三农”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近几年来,信用社在切实转变观念、积极筹措资金、增加信贷投入的同时,深入农户,及时了解农民的心志,努力简化贷款手续,切实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肯定。

例如:在黄避岙乡塔头旺村实行送贷上门、农户联保的模式;在辖区范围内评定“信用户”、“信用村”,实现农户随到随贷的方式。

3.切实加强支农宣传,助推服务功能增强。

为使群众真正了解农村信用社的性质和服务宗旨,真正发挥民主办社、群众监督作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和农村,贤庠信用社通过临柜宣传、标语等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取得了一定成效,使农民对农村信用社的认识逐步得到了提高,农村信用社在农户中的形象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变。

据调查显示,102户调查户中有98户表示有钱愿意存入农村信用社,愿意向农村信用社借款,分别占被调查户的99%。

对贷款种类,有70户占68.6%的调查户表示清楚,只有3户 2.9%的调查户表示不清楚。

因此,近几年贤庠信用社存、贷款业务发展较快,支持本地经济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4.切实加强信贷管理,力促农民信用观念转变。

信用社调查报告3篇(Word最新版)

信用社调查报告3篇(Word最新版)

信用社调查报告3篇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业在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基础上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身的资产,以中间人或代理人的身份为客户办理托付、担保和信息询问等业务并收取服务费用的业务。

由于中间业务以其独有的对资本无需求、风险低、盈利高、服务性能强等特点,在业内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并受到广泛而高度的重视,成为与资产负债业务并驾齐驱的重要业务领域,中间业务正被快速抢占和瓜分。

快速发展中间业务是农村信用社信用提高和业务发展的重要标记。

也是我们将科学发展观运用于实际的最为深刻的表现。

当前我们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状况如何、存在什么问题、应实行什么拓展策略?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万源市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从中也发觉了一些问题。

一、我市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发展的现状1、起步较晚,项目品种开发不力。

1999年,万源市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是以代扣存款利息税为标记起先发展的,但在以后的几年中始终未见其它中间业务出现,直到XX年才接连有了代发工资业务,XX年有一个代理它行保管库款、押运现金的业务,XX年起先代发农夫的各类直补款。

可以说万源市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经验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但起步较晚,而且中间业务还是建立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其业务品种单一。

2、中间业务净收入虽逐年增加,但发展速度缓慢,收入比例还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经统计,XX年我市全辖营业总收入为4151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10万元,占总收入的0. 24%;XX年我市全辖营业总收入为4710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12.58万元,占总收入的0.27%;XX年我市全辖营业总收入为6178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14.10万元,占总收入的0.25%,XX年我市全辖营业总收入为8433万元,中间业务收入为87.6万元,占总收入的1.04%,而据有关资料显示,XX年全国各金融机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的平均水平为10%,最高的金融机构占比达到17%,外资银行占比更高,大约为50%,最高的占比达到70%(花旗银行),而我市农村信用社仅为0.002%,可见我们的中间业务发展规模小、范围较窄,仍旧处在一个很低的水平。

农村信用社调查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查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查报告一、引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以其便捷、灵活的服务方式,为农户提供了最为实用、最为便利的财务服务。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村信用社不断壮大,服务范围日益扩大。

本文旨在对我所在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进行调查,以期掌握其服务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之策,促进农村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面对面、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对农户、非农企业、政府机构等不同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大量关于农村信用社服务满意度的数据。

2.进入田间地头,深入了解农户对农村信用社的需求,积极开展调研工作。

三、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和田间调研,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结果。

1.服务项目及其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农村信用社的服务项目主要是储蓄、贷款、代理保险等,服务满意度总体较高,其中储蓄和贷款的满意度最高,达到了97%以上,而代理保险的满意度则略低,仅有88%。

这说明农户对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还是比较满意的,但对于代理保险这一服务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2.服务质量调查结果表明,农村信用社服务质量总体上有待提高,其中农村信用社负责人的服务态度和文化素质是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在一些乡镇中,农村信用社设施落后,服务方法陈旧,导致服务质量差。

3. 金融创新目前,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水平不高,服务未能跟上金融业的步伐。

例如,在网上银行的建设上,农村信用社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对于提升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四、问题及解决方案1. 服务质量问题农村信用社应该加强负责人的服务意识,提高其服务素质文化素养;同时,农村信用社应该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另外,在办公设备的更新上也应该着手改进。

2. 金融创新问题农村信用社需要加大金融创新的力度,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应该引进高端技术,建立智能化银行,推进数字化业务,开辟网点和微信银行等新业务,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

2024年农村信用合作社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农村信用合作社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农村信用合作社市场调研报告1. 前言本报告是对农村信用合作社市场进行的调研分析。

通过深入了解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市场竞争环境、经营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市场概况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为农民提供金融服务,包括储蓄、贷款、支付等。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规模逐年扩大,服务范围逐渐覆盖到更多的农村地区,对农民的金融需求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市场竞争环境农村信用合作社面临着来自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等多方面的竞争压力。

传统银行在农村地区有更广泛的分布和较强的品牌优势,而互联网金融则通过便捷的线上操作和创新的金融产品吸引了部分农民的需求。

农村信用合作社需要积极应对竞争压力,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和创新能力。

4. 经营模式分析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模式主要由会员制、地域性和多层次性构成。

通过会员制,农村信用合作社能够更好地满足会员的金融需求,提供更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地域性使得合作社能够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农民需求,并提供相关的金融产品;多层次性则确保了合作社在服务层面上的全面覆盖,满足不同层次农民的需求。

5.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在一些问题,如业务范围狭窄、风险管理不完善、信息化水平较低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 拓展业务范围,开展更多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服务,如农村电商金融支持。

- 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防范体系。

- 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6. 结论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满足农民金融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面临着来自传统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压力,同时存在着业务范围狭窄、风险管理不完善等问题。

因此,农村信用合作社应积极应对市场竞争,拓展业务范围,加强风险管理,并提高信息化水平,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现状,探索其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作用和价值,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范围
本次调研着重对农村信用社的组织架构、业务模式、风险管理、经营状况等方面展开调查,涵盖了多个省份的不同农村信用社。

三、调研方法
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资料收集等多种调研方法,充分了解了农村信用社的内部运作机制和外部影响因素。

四、调研发现
1. 农村信用社在服务农村金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农民提供了便捷的金融服务。

2. 部分农村信用社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3. 农村信用社在开展农村金融创新方面有所探索,但仍需加强与农民的互动和沟通。

4. 与传统银行相比,农村信用社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

五、建议
1. 加强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

2. 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其在农村金融创新方面持续探索。

3. 推动农村信用社与农村居民的深度互动,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六、结论
农村信用社在服务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风险管理和创新方面仍有待提高。

希望相关部门能给予更多支持和指导,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发展,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信用社服务调研报告

信用社服务调研报告

信用社服务调研报告信用社服务调研报告一、引言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

为了解信用社服务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抽取了20个农村信用社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信用社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三、调研结果1. 信用社的服务内容调查结果显示,信用社的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农村金融业务、金融咨询和理财服务。

其中,农村金融业务涵盖了贷款、存款、汇款等多个方面,基本满足了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

2. 信用社的服务质量调查结果显示,信用社的服务质量整体上较好。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信用社提供的贷款、存款等服务效率较高,且操作简便。

然而,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信用社的贷款利率相对较高,需要加强服务的创新和多样化。

3. 信用社的服务态度调查结果显示,信用社的服务态度普遍较好。

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信用社的工作人员态度热情友好,能及时为客户解决问题。

但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信用社的柜员服务经验不足,对某些问题处理不够熟练。

四、调研结论1. 信用社服务内容较全面,但需加强创新和多样化。

根据调查结果,信用社提供的农村金融业务基本满足了农村居民的需求,但同质化较为严重。

因此,信用社应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以丰富服务内容。

2. 信用社服务质量整体较好,但贷款利率偏高。

尽管信用社的服务质量较好,但调查结果显示,信用社的贷款利率相对较高。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信用社应考虑降低贷款利率,以吸引更多客户。

3. 信用社服务态度普遍热情友好,但柜员服务经验有待提升。

调查结果显示,信用社的工作人员态度普遍热情友好,能及时为客户解决问题。

然而,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信用社的柜员服务经验不足,需要加强培训和提升服务水平。

五、建议1. 加强服务创新,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信用社应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供更多样化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 降低贷款利率,提升服务竞争力。

农村信用社调查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查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查报告第1篇:农村信用社的调查报告关于农村信用社信息技术应用的调查报告调查动机: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调查目的:通过实践,提升理论知识,提高自己在实践当中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单位:抄纸屯信用社调查时间:2014年1月15日调查地点:清苑县抄纸屯信用社2014年1月15日,根据学校布置的此次调查任务,特对保定市清苑县抄纸屯农村信社电子及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一、基本情况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新信息技术已成为金融业核心竞争的重要因素。

目前,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相比,在电子化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由于电子化,尤其是网络化科技建设落后,造成了在竞争中的被动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业务的发展。

因此,加快电子化建设和金融科技创新步伐,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已成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当务之急。

目前,保定市清苑县抄纸屯农信社已初步建立了配套的综合前置、中间业务平台,并推广了功能完善的综合业务网络系统,充分体现了“面向服务、面向管理、面向经营”的设计理念。

现在信用社积极开办各种代理业务、个人理财业务等,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务,以提高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竞争力。

二、主要问题截至2013年末,该社存款达到余额3亿元,2013年初开始使用“信通卡”转账业务。

现在该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计算机应用层次偏低,资源未得到充分作用。

一方面,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资金投入仍显不足;另一方面,投入的新机型、新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仅仅局限在常规结算、业务数据统计、文档处理等低层次应用上,没有真正把科技工具应用到业务经营中去。

农村信用社在几个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一是金融产品研发力量薄弱。

无论是研发团队还是技术水平,在借助于电算化建设开发新产品、新业务上远远落后于国有商业银行。

如在中间业务的开发上,仅仅限于业务量大、收益低的代收、代付业务,而金融理财、电子银行等综合性、高收益的业务发展缓慢。

2022年信用社调研报告4篇

2022年信用社调研报告4篇

2022年信用社调研报告4篇的专业化服务,加快锁定风险和清收不良贷款的速度,化解了一些原本回收无望的风险资产,取得了很大收获。

需要强调的是,实施风险代理,必须建立严格的立项、审查、运作程序,特别注意防止发生道德风险。

(三)、从长远考虑,农村信用社必须有条件地进行“拨备”,根据资产风险程度提取不同比例的风险准备金。

在核销层面上,要有条件地允许农村信用社实行“拨备”制度目前,农信社执行的是按照贷款全额的相对比例提取呆账准备金的政策,呆账准备率根据各地农信社的实际经营状况有所差异,大致在1—2%之间。

而实际上,无论从不良贷款的绝对数还是从其构成来看,现行的准备率根本不足以防范潜在的金融风险。

比如,经营状况相对良好的农信社,在保证微利的前提下,可以对呆账贷款提取100%的准备金,对呆滞贷款提取50%的准备金,对逾期贷款提取20%的准备金,对正常贷款提取1%的准备金。

这样,可以使农村信用社依靠自身的经营活动和政府各项扶持政策的逐步到位,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减轻历史包袱,轻装上阵,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济情况、主要从事的经营活动等内容记录在内。

其次,农村信用社成立农户信用评定小组,对农户的信用等级进行评定。

小组成员以信用社人员和农户代表为主,同时吸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参加。

评定小组根据农户个人品质、还款记录、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内容、经营能力、偿债能力等指标,对其信用程度进行评定,一般分优秀、较好、一般三个档次。

第三,在信用等级评定的基础上,农村信用社根据不同农户的信用等级,对农户颁发贷款证。

发证以后,持有贷款证的农户,在需要小额信用贷款时,可以凭贷款证及有效身份证件,直接到信用社营业网点办理限额以内的贷款,勿需再层层办理批准手续。

由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

因此,只要不超出贷款证上核定的贷款限额,农户需要贷款可随时到信用社办理,而且贷款还了以后还可以继续再贷,周转使用。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大家渐渐熟悉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盼望能够关心到大家。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1当前,国家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经济金融形势简单多变,金融业竞争日益加剧,农村市场多头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给农村信用社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激烈的市场竞争势必需要更加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传统的存贷业务已远远不能满意市场的需要,中间业务已成为金融竞争的新战场。

农村信用社如何在新一轮竞争中创新思路加快转型、占有市场一席之地,是当前亟待讨论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现就农信社如何拓展中间业务谈几点笔者的不成熟熟悉。

一、农村信用社中间业务进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中间业务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逐步将进展中间业务提到重要议程,对进展中间业务不断加大投入,促进中间业务快速进展。

但从中间业务收入和产品层次来看,我们还处在起步阶段,收入比例远远低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

(二)中间业务存在的不足和困难1、对中间业务熟悉不足。

从信用社自身来看,农村信用社受传统经营思想的束缚,业务经营基本上局限于“一存一贷”的旧模式,仍旧以利息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中间业务在很大程度上,仅当成为企业供应优质服务,汲取和稳定存款的一种附带的服务项目。

2、产品品种单一、创新力度不够。

农村信用社的中间业务进展起步较晚,在产品品种上仅局限在一般的结算和代理业务上,业务范围狭窄、业务量小,只能为客户供应中介性质服务,远不能满意客户需要,与市场的需求量存在较大冲突。

3、信息网络系统还落后。

中间业务进展必需要借助以电子通讯和计算机为中心内容的金融电子化,由于各地进展不平衡、农信社管理体系制约,加上财务资源有限、技术基础薄弱等缘由,对科技投入和开发力度不够,虽然建立了电子联行等支付结算系统,但系统掩盖面有限,不能满意全国性结算以及网上支付等市场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中间业务的进一步进展。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共4篇)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共4篇)

农村信誉社调研报告〔共4篇〕第1篇:农村信誉社调研报告农村信誉社调研报告近年来,农村信誉联社狠抓信贷根底工作,积极推进信誉工程建立和贷款上柜台工程,不仅有效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进步了信贷资产质量,而且实现了农民增收、信誉社增效、社会形象提升的效果。

为推动农村信誉工程建立,我们深化该联社进展调研,掌握了信誉工程建立的思路、做法及进展情况,对信誉工程建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和措施进展了讨论一、农村信誉工程建立进展情况地处苏鲁豫晥四省八县交界处,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502个行政村,1416个自然村,农户27.6万户、农业人口118万,是人口大县、农业大县、产粮大县。

该联社目前有信誉社32处,外勤人员118名,协储员274名,每名外勤人员包3-5个行政村,协储员包1-2个行政村。

为方便农民贷款,早在该联社就推出了小额信誉贷款,农户凭贷款证就可以办理小额信誉贷款。

但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开展,农民资金需求的不断增加,原来的小额信誉贷款管理方法已不适应农村信贷业务开展的需要,急需探究新的农村信贷管理形式。

5月,省联社下发了《山东省农村信誉社信誉工程评定方法》,该联社以此为契机,首先到全省信誉工程建立试点单位临朐县进展学习,先后六次召开党组会、办公会和信誉社主任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全力推进农村信誉工程建立,通过一年多的推广,获得显著成效。

截止底,该联社已为全县5.78万农户建立了经济资信档案,为5.48万户信誉农户发放了小额信誉贷款证;评定信誉乡镇3个、信誉村120个、信誉户3.7万户、个体工商户1.85万户,联保小组1.2万个,贷款授信额度12.87亿元,发放信誉贷款11.76亿元。

二、推进信誉工程建立的方法措施(一)明确三个目的,强化四项措施,落实五项制度,扎实有效推进信誉工程建立。

根据有关规定,该联社制定了农村信誉合作联社《信誉工程建立考核暂行方法》、《文明信誉户(村)评定章程》、《信誉工程建立评定流程》、《贷款上柜台操作流程》等方法,明确了任务目的、工作措施和相关要求。

农村信用社 服务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 服务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服务调研报告《农村信用社服务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服务农民、支持乡村振兴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质量和普惠性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信用社的服务现状及问题,本次调研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二、调研方式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范围、产品种类、服务质量等方面展开了调研工作。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同时也深入到不同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实地走访,与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和客户进行了交流,了解了他们的服务需求和实际情况。

三、调研结果1. 服务范围: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范围逐渐扩大,不仅提供存款、贷款等传统金融服务,还涉足了支付结算、电子银行、农业保险等领域,服务内容更加多元化。

2. 产品种类:信用社推出了一系列农村金融产品,如农户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农业保险等,满足了农民和乡村企业的融资需求。

3. 服务质量:大部分农村信用社服务质量良好,但也存在部分信用社服务效率低下、客户投诉较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管理和提升服务水平。

四、调研建议1. 提升服务质量:农村信用社应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服务水平,为乡村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2. 加大普惠性力度:农村信用社要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农民和乡村企业的融资需求,确保金融服务覆盖到更广泛的农村地区。

3. 强化风险管理:信用社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农村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防范,确保金融服务的稳健性和安全性。

五、结论农村信用社是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机构,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普惠性力度的加大是其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农村信用社的服务现状和问题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为农村信用社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近年来,中国农村信用社面临着改革任务的重压。

为了解决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情况,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首先,我们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的总体情况。

然后,我们选择了几家典型的农村信用社,进行了实地访谈,深入了解改革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三、调研结果根据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结果,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推进速度较快,但存在一定的问题。

其中,改革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来源问题,由于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主要来自于成员存款,而且存量资金较小,因此改革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筹集资金。

2.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点是建设新型信用社。

在新型信用社建设方面,改革过程中的主要工作包括组织架构调整、业务创新、风险管理等方面。

其中,业务创新是重点,主要包括推行大额信用贷款、多元化金融服务等。

3. 农村信用社改革面临的挑战是多样化的。

首先,农村信用社与商业银行的竞争加剧,需要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其次,农村信用社的地域性较强,需要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解决地域差异问题。

最后,改革过程中的监管和监督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4.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效明显。

调研结果显示,经过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改善,逐渐成为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2. 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加强组织架构调整,推进业务创新,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3. 加强农村信用社的与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4. 在改革过程中,注重解决地域差异问题,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

5. 加强监管和监督工作,确保改革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农村信用社 服务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 服务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服务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服务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提供的各项服务情况,为进一步优化服务内容和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计发放问卷200份,有效回收问卷180份。

调查对象为农村信用社用户,覆盖了多个农村地区。

三、调研结果1. 服务范围:调研结果显示,农村信用社提供的服务范围较广,其中包括金融服务、支付结算服务、扶贫服务等。

用户普遍认为服务种类齐全。

2. 服务效率:大部分用户对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效率较为满意,认为服务人员耐心细致。

然而,还有部分用户反映,在高峰时段服务等待时间过长。

3. 服务态度:绝大多数用户对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态度持正面评价,表示服务人员态度友好、专业。

少数用户反映有些服务人员服务态度欠佳。

4. 服务便利性:用户普遍认为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较为便利,办理业务无需跑到城区,节省了不少时间和交通成本。

但也有些用户反映信用社设立的服务点较分散,对于某些地区的用户来说不够便利。

5. 服务创新:少数用户提出农村信用社可以在服务创新方面下功夫,例如引入线上服务、推出移动支付等,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四、改进建议综合上述调研结果,我们对农村信用社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改善服务效率:增加服务人员数量,特别是在繁忙时段保证服务人员的充足,以减少用户等待时间。

2. 强化服务培训:加强服务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确保服务态度友善且专业。

3. 提升服务便利性:设立更多服务点,特别是在偏远地区,方便用户前往办理业务。

4. 引入线上服务:投入更多资源引入线上服务平台,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需求。

5. 推出移动支付:与相关合作伙伴合作,推出移动支付功能,提升用户支付体验。

五、总结本次调研显示农村信用社在服务种类、服务效率和服务态度等方面得到用户的认可。

然而,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包括服务便利性和服务创新等方面。

希望农村信用社能够根据本报告提出的改进建议,进一步完善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关于农村信用社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信用社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信用社的调查报告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农村信用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将从农村信用社的背景、业务发展、经营特点、存在问题等方面,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调查分析。

一、农村信用社的背景中国农村信用社始于20世纪初,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农村信用社已经成为了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主渠道之一,与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信用社共同构成了农村金融体系。

二、业务发展自2000年以来,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其业务范围也被不断扩大,可以为农民提供财务咨询、农资销售、贷款服务等一系列的理财服务。

此外,农村信用社还可以为农民提供保险、股票、基金等金融产品,其业务范围已经逐渐覆盖到了农村金融综合服务。

三、经营特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服务地域广泛。

农村信用社下设的网点遍布全国各地的农村地区,为农民提供了地域覆盖面广、服务质量高的金融服务。

2.资金来源多元化。

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存款、贷款、债券发行、股份制改制等多种方式,使得其资金来源比较稳定,可以进行更灵活的业务运作。

3.服务对象专业。

农村信用社服务的主要群体是农民,其业务服务也相较于商业银行更加专业化,符合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

四、存在问题虽然农村信用社在为农民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1.资金借款与居民储蓄的结构不合理,短期大量贷款导致资金链紧张,风险较高。

2.对上级行政机构的指导呼应不足,缺乏标准统一,会对金融市场造成影响。

3.金融监管标准和居民对信用社的认知程度不高,容易被非法集资诈骗。

五、结论通过对农村信用社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其发展较快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强金融监管,规范农村信用社的业务,不断强化农村金融服务的专业化和标准化,为农民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经济支撑。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12篇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12篇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12篇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12篇在现在社会,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1一、农村信用合作社经营小额信贷业务的现状1、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

国有商业银行大规模撤离县及县以下基层机构,目前仍在农村开展业务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寥寥无几。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从县域基层以下撤退,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分支机构最多的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也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中唯一与农业农户有直接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额信贷的风险表现1、道德风险:与其他贷款不同,小额信贷以其“无需提供贷款抵押”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扶贫功能,降低了抵押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成本。

但其缺陷是农信社对“无需提供贷款抵押”要承担一定的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从农村信贷机构方面看,有的农村信贷机构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对信贷人员行为的管制和激励机制,有的农村信贷机构人员素质低下,不能很好地处理小额信贷资金发放和收回过程中的调查、计划、决策、信息处理和风险管理工作,这是导致道德风险的重要原因。

从农户方面看,由于受小额信贷无抵押的影响,农户产生依赖思想。

一部分农民习惯性地认为,小额信贷是扶贫贷款,是“救济款”,是不需要偿还的或不要利息的政府贴息贷款,还款意识薄弱,抱着能拖就拖的心理。

有少数农户从贷款一开始就无还贷念头,存在恶意拖欠行为。

由于居住集中,有些农民会效仿自己的邻居、亲朋好友恶意拖欠贷款,甚至不理解主动还贷的行为。

还有个别农户把借来的小额信用贷款转手放高li贷以牟取不法利益。

有的借用信用证、身份证,冒名借用小额信用贷款。

有的“凑零为整”,最终使贷款集中于一家一户。

种种情况说明由农户所引发的道德风险不容忽视。

2、利率因素:国际上成功小额贷款的存贷差要高达8%-15%左右。

信用社调查报告3篇

信用社调查报告3篇

信用社调查报告3篇一、农村信用社经营已出现转机2021年以来,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农村信用社以小额信贷为突破口,转变经营观念,调整经营思路,严格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风险防范,经过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其经营终于走出了低谷,呈现出良性发展的势头。

通过一户一证、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大力推广小额农户信用贷款。

到2021年12月底,全市农村信用社共发放农户小额贷款证(卡)16,379户,评定信用村49个,评定信用镇1个,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05,169次,累计投放小额信用贷款24,381万元,小额信用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18,239万元。

通过一次核定、两年有效、限额授信、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全面推行农户联保贷款。

在自愿的基础上,5~10家农户或个体私营户组成联保小组,相互进行贷款担保,大大降低了信用社贷款的风险,推动了信用社贷款的投放。

2021年,全市已建立农户联保小组25,000个,累计投放小额农户联保贷款156,960次,共发放贷款10,833万元。

大力开展一联、三送、两促进活动(即每个信贷员联系100家农户,为农民送资金、送技术、送信息,促进农民增收、促进信用社增效)。

2021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共联系农户113,693户,为农户送资金26,563万元、送信息84,569次,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和热烈拥护。

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使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业务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

在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县域经济的大环境下,农村信用社在对农信贷投入中发挥了主导性作用。

据统计,在许昌市2021年对农业的新增贷款中,农村信用社贷款所占的比重高达99%!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投入,加快了禹州市中药材园区、襄城县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区等一园九区的建设步伐,推动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

发放小额贷款的工作量比较大,但利差大、风险小。

把工作重点转到发放小额贷款上,降低了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的风险,提高了贷款资产质量。

农村信用社的调查报告

农村信用社的调查报告

探讨如何加强农村信用社的改 革与发展,提升其服务水平和 质量。
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农村金 融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02
调查方法和样本
调查方法
01
02
03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针对农村信用社的客户和 员工,设计问卷收集他们 的意见和看法。
数据分析方法
对收集到的问卷数据进行 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 计和相关性分析等。
农村信用社客户满意度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对部分农村信用社客户进行问卷调查,以保证调查结果的代表 性。
满意度指标
调查指标包括客户对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效率、产品创新等多个方面 的满意度。
调查结果
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客户对农村信用社的各项服务表示满意,其中服务态度和服务效率 的满意度较高。部分客户对产品创新和服务种类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希望农村信用社能够 推出更多符合农村实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农村信用社的调查报告
汇报人: 2023-12-01
目 录
• 调查背景和目的 • 调查方法和样本 • 调查结果概述 • 具体调查结果分析 • 对农村信用社的建议和展望 • 参考文献和致谢
01
调查背景和目的
调查背景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 入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资料收集
收集与农村信用社相关的 政策法规、研究报告等文 献资料,作为分析的参考 。
调查样本
客户样本
从农村信用社的客户中随机抽取 ,覆盖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 收入群体,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员工样本
从农村信用社的员工中随机抽取 ,包括不同职位、工龄和学历的 员工,以便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意 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1.农村信用社调研报告1农村信用社推进以县级联社为统一法人的经营管理体制,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

当今,农村信用社改革不论是推行股份商业化经营体制,或是推行了以县联社为一级法人的经营体制,信贷管理依然是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何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金的周转速度、使用质量和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度。

为此,本文拟就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的现状、问题、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略作探讨。

(一)目前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的现状1、信贷管理运行体制。

目前农村信用社在信贷管理运行推行的是集体管理决策、分级授信授权体制,从省级联社到基层信用社都相应成立了信贷管理审查(咨询)、审批委员会(信用社设立审贷小组),各委员会下面还专业设置有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部门,并辅助监事会的监督和理事长的否决作用。

从程式上看,信用社为贷前调查岗,县联社信贷管理与风险管理部门为贷中审查、评估岗,委员会(包括省、市两级咨询委员会)则为贷款的最终审批岗。

这种采取民主化集约管理、程式化审查审批的模式,对于超过授信授权的贷款的确取到了规避信贷风险、防止“一长独大”、控制操作风险的效用。

2、信贷管理运行规则。

农村信用社一直推行的是“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经营原则,是靠资金组织——资金运用——资金管理——资金利润的经营规则来生存和发展。

准确的说,负债经营决定信贷资产扩张的规模和扩张的数量,资金运用决定信贷资产的周转速度和周转质量,信贷管理决定信贷资金的安全和质量,资金利润则是信贷管理运行的唯一目的——效益性和赢利性。

明显可以看出,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在整个信贷资金管理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管理好了信用社信贷资金,也就管好了一盘棋和走活了一盘棋。

3、信贷管理评级授信流程。

信用社对借款人发放贷款,首先得予以评级,其次再给授信,并套用“信息采集→信用等级测算与认定→授信额度测算与认定”设定的格式,这是对原来只凭一份申请书、一页调查表、一张借据合同就决定贷款的是否发放,无疑是很大的进步。

因为评级坚持了客观、公正的原则,是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来综合评价客户的信用等级的。

而授信则是以评级为依据和基础,来确定借款人在某一期限内申请贷款、信用卡透支等用信的最高额度。

信用社对借款人评级授信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

4、信贷管理运行的责任追究制。

信贷管理责任追究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责任人的责任追究。

这种责任主要是对贷前调查岗不尽职调查的第一责任人进行追责;二是对审查失职的责任追究。

这种责任主要是对联社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部门人员的追责;三是对集体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

这种责任主要是对审贷委员会成员及联社理事长的追责。

从追责的程度上看,有“五三二开”的作法,也有“七二一开”的做法,即调查机关负责50%或70%的责任,审查机关负责30%或20%责任,审批机关负责20%或10%的责任。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型的推行责任追究,既体现了风险同控、责任共担的原则,也强化了农村信用社信贷的运行管理。

(二)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有了上述相对较好的信贷管理与运行现状,按理说农村信用社在信贷领域就不应该存在大的问题,但事实上即或是规章制度再健全、操作流程再规范、体制运行再合理、处罚机制再有力,也不可避免地隐埋着以下问题,并不可遏制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着。

其具体表现在于:1、垒大户贷款越垒越大。

在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运行中,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就是垒大户贷款。

这些垒大户贷款,主要是借款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扩大再生产的需要或流动资金的紧张,在没有偿还原借款的情形下,再要求追加借款而信用社多为被动牵制的行为。

再就是在长期的经营中,信用社为保全债务,通过利转本长期积累形成的。

由原来的几万元翻到十几万元,原来的十几万元翻到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导致客户在偿还债务的主观意识上悲观消极。

主要表现在三点:一没偿还债务信心;二没偿还债务承受能力;三也失去了信用。

从而造成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日趋恶化,看活却不活,看似正常却不正常。

比如,某县级联社原只发放给某水泥厂几百万元贷款,现在因利转本已达到了二千多万元,形成了重大风险。

2、冒名、借名贷款触目惊心。

一方面,由于信用社在前些年的粗放管理经营,一些别有用心的借款人钻信用社信贷管理的漏洞和政策的空子,利用假身份证、假户口簿冒名贷款;另一方面,就是少数信用社的信贷员人为为借款人造假冒名、借名贷款,从中谋取个人私利和好处。

这两方面的贷款不仅过去有,现在也依然存在着,且潜藏有很大的案件隐患。

如近期某市银监部门针对农村信用社正开展有声势、大规模的假、冒名贷款专项治理活动,就可见其存在的严峻性和严重性。

除此,更有甚者采取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不入账的办法,违规经营,非法某利,无论内在的还是外在的都给信用社经营带来了巨大破坏性和生存危机。

3、化整为零贷款难以遏制。

这类情况在各地农村信用社均普遍存在着,也是诱发案件高发的原因之一。

其具体表现就是一些信贷员或某些审贷机关,为了掩盖超权贷款行为,把超过授权的大额贷款通过多笔多头、化整拆散的形式发放出去,有意违反信贷管理的约束。

比如某县基层信用社主任利用只有一万元的贷款权利,短时期内就给某客户发放了三百多毛笔达三百多万元的违章贷款,并造成重大损失(已立案查处,当事人被判刑)。

再如某联社信贷部门在授权范围内发放化整为零的贷款也屡见不鲜,且大多行为是出于关系与自身利益因素而为,上行下效,导致了信贷管理的混乱和不少案件的诱发。

4、行政干预贷款难收回。

农村信用社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作为一级地方金融服务机构,很大的程度上都无法回避与行政部门打交道和受其制约。

这种特殊的背景也将长期地保存下去,且难以更改。

基于此,行政干预农村信用社贷款的行为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也将会是一个永远解决不了的症结。

比如某县在清并农村基金会时,为了缓解兑付存款所带来的压力,以某部门的名义向信用社贷款三百万元,至今除还少数本息外,已结欠本息达五百多万元,成为历史问题。

又如某县直管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向信用社借贷累计达四百多万元,并欠息二百多万元,均形成了严重的不良。

另外,行政干预信用社投资城建、企改、工业项目的贷款也不在少数,且有相当一部分已形成了不良,引起了很大的负面反响。

5、贷款运行的不对称。

主要表现在:贷前信用分析阶段,获得的贷款信息不完全,贷款项目评估质量不高。

部分信贷人员缺乏必要的信用评估、财务分析知识和经验,以致贷款时发放了调查不充分、信贷资料有缺陷、抵押物变现力差、不足值的贷款;贷款的审批阶段,未严格把关贷款审批条件,贷款集中程度过高,过分集中于某一借款人、某一行业、某一种类贷款,致使贷款风险相对集中,贷款金额超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而无力偿还;贷款发放阶段,由于监督不力,存在“重放轻收轻管”的现象,贷款发放出去后根本没有按照信贷事后操作规程去执行等等。

6、信贷人员素质的失准。

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数量有限,部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进行贷款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违规放贷时有发生;在执行信贷政策方面,有的信贷人员随意性很大,存在“人情代替制度”现象;在风险的预测方面,有的信贷人员缺乏科学的理论知识,凭主观经验的成分较重,用经验代替制度。

加之由于管理体制原因以及改革步伐相对滞后,部分信贷员“在其位而不谋其职”,工作主动性差,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不能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这些自然加大了贷款管理的难度。

(三)对策与建议1、建立信贷资产运行长效管理和监管机制。

其一,信贷资产运行真正意义上的“零风险”是不存在的,但从管理角度出发,降低最大风险度,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因此,管好信贷资产要从源头抓起,坚持“人是第一要素”的信贷管理经营理念,只有管好人才能从根本上管好信贷资产,因为人是物质创造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唯一管好信贷资产基础的基础,是信贷管理实施长效管理的最好保障。

其二,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看到,信用社在信贷资产管理上,也重视了管理,操作与审批程序也有效大改进。

但最大的的问题是,对放出后的贷款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

因此,要借信贷上线改革的东风,全面加强信贷风险的监管,经常及时跟踪放出贷款的事后检查,发现风险苗头,立即发出预警信号,抓好风险管理监督防范,努力控制贷款的“不作为”风险。

2、严把“四关”,提高新增贷款的质量。

一是实行四岗制(即调查岗、审查岗、审批岗、检查岗),把好审、贷、查三权分离关。

要改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在操作规程上必须借鉴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凡新发放的贷款,不论金额大小均不得单人操作。

通过审、贷、查环节方能发放,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有效机制,违者追究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

二是实行贷款权限区别控制,把好贷款风险关。

即改变一概以金额大小确定贷款审批权限的做法,而是要根据各信用社信贷营销环境、信贷资产质量、信贷管理水平,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区别对待,科学授权授信。

三是实行抵押物现场鉴定,把好抵押物足额、变现关。

应对贷款抵押物实行县联社鉴定制,其做法是:由县联社成立鉴定小组,负责对贷款的抵押物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及市场实际价值现场鉴定。

并根据抵押物所在地理位置、商业价值建筑物构造等不同情况,对抵押值与贷款额之间的比例实行区域差别,做出鉴定意见,确定贷款的最高限额。

四是实行法律顾问制,把好贷款手续合法关。

应在县联社一级设置专门的法律咨询机构,配备既懂法律,又懂金融业务的骨干为法律顾问。

并行文明确:县联社大额贷款必须经过法律顾问签署意见,方能研究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3、改进信贷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信贷管理体制。

一是按照“预防为主”的思想,构筑信贷风险防范多道“防火墙”。

要建立全员参与,全体相关人员监督的内控机制,使信贷业务的上下部门或上下岗位的接口得到有效控制,确认并掌握业务部门或流程中的风险控制点,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以便能够迅速进行风险的识别、衡量、防范、处置。

二是实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完整、真实、灵敏的信息数据与统计分析系统,提高信贷决策的科学性。

在受理每笔贷款前,先在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或本行业联网的计算机中进行查询,防止多头贷款和垒大户贷款,对有不良贷款记录的实行信贷制裁。

三是建立纠正和预防、控制程序,确保信贷管理的持续改进。

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经常性的稽核审查制度,采取具体的纠正、预防措施,以不断评价、发现、改进信贷流程,推进信贷管理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显得尤为必要。

4、以人为本,加强对信贷人员的管理和提高其素质。

一是要合理核定信贷岗位,充实调整信贷人员,使信贷人员数量达到员工总人数的30%。

要优先选拔年轻的、文化层次较高的,思想作风优良、与农民感情深厚的人员,把他们充实到信贷岗位锻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