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及赏析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及赏析
他的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不平。
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
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陶渊明的田园隐逸诗,对唐宋诗人有很大的影响。
下面是读山海经·其十魏晋陶渊明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译文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
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
如果没有这样的意志品格,美好的时光又怎么会到来呢?注释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
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之女精卫,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
衔用嘴含。
微木细木。
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
《山海经·海外西经》同物精卫既然淹死而化为鸟,就和其它的的相同,即使再死也不过从鸟化为另一种物,所以没有什么忧虑。
化去刑天已被杀死,化为异物,但他对以往和天帝争神之事并不悔恨。
徒徒然、白白地。
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良辰实现壮志的好日子。
讵岂。
这两句是说精卫和刑天徒然存在昔日的猛志,但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岂是能等待得到!猛志勇猛的斗志。
在昔心过去的壮志雄心。
讵表示反问,岂。
赏析
陶渊明一生酷爱自由,反抗精神是陶诗重要的主题,这首诗赞叹神话形象精卫、刑天,即是此精神的体现。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起笔二句,概括了精卫的神话故事,极为简练、传神。
《山海经·北山经》云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精卫为复溺死之仇,竟口衔微木,要填平东海。
精卫之形,不过为一小鸟,精卫之志则大矣。
精卫衔微木之衔字、微字,可以细心体会。
衔字为《山海经》原文所有,微字则出诸诗人之想象,两字皆传神之笔,微木又与下句沧海对举。
精卫口中所衔的细微之木,与那莽苍之东海,形成强烈对照。
越凸出精卫复仇之艰难、不易,便越凸出其决心之大,直盖过沧海。
从下字用心之深,足见诗人所受感动之深。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此二句,概括了刑天的神话故事,亦极为简练、传神。
《山海经·海外西经》云刑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干,盾也;戚,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