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1-2022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合集下载

2021陕西省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5月份)有答案

2021陕西省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5月份)有答案

2021陕西省高一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头号玩家》看起来是一部相当有趣的电影,在它短短的数分钟预告片中充斥了令人目不交睫的游戏彩蛋。

②新闻出版署图书司有关负责人这样说:“套书出版存在的问题是出版者的眼光鱼龙混杂,有的只单纯地讲求经济效益。

”③作为中国最早的现代出版企业之一,中华书局90年的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可圈可点的历史,也是我们国家文化建设史的组成部分。

④有些党员干部确是很苦很累,脸上多有辛劳之色,却少有倦怠之情,每个人都神采飞扬,蠢蠢欲动地要干一番事业。

⑤《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像李逵、武松、鲁智深等,都是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⑥一个比较正派,比较善意的人,入世或者出世,都会正派与善良一些。

而一个偏狭峻急或者虚伪刚愎的人,人世则为酷吏,出世则为伪君子,皆不足为训。

A.①③⑤B.②⑤⑥C.③⑤⑥D.②③④2.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在北京举行,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B.作为当代文学的扛鼎之作,《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一直将改编的希望寄托于电视剧,他表示只有电视剧能够解决作品时空限制的问题。

C.2018年3月27日正式公布了《快递暂行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从制度层面奠定了快递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D.针对消费者“同路不同价,熟客价更高”的质疑,滴滴打车进行了回应,称公司方面不存在任何“大数据杀熟”的行为。

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十几年前写给旧友的信还压在箱底,可惜当时山水阻隔,无法送达,朋友至今也不能领会我的雅意,令人唏嘘感叹。

B.令嫒知书达理,聪明颖悟,好学上进,又秉承父志,走上了学术研究的道路,实在是令人羡慕,可喜可贺!C.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这位“茶寿”老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虽已88岁高龄,但依然感到肩上责任重大。

2021-2022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一、(每小题3分,共60分)1.选出加点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A. 长篙.(hāo)漫溯.(sù)彷.徨(páng)挥斥方遒.(qiú)B. 河畔.(pàn)青荇.(xìng)颓圮.(jǐ)浪遏.飞舟(è)C. 百舸.(kě)慰藉.(jiè)忸.怩(niǔ)亘.古不变(gèn)D. 舵.手(duò)憧.憬(chōng)火钵.(bō)残羹冷炙.(zhì)2.下列加点词语读音全对的一项是()A.阙.秦(quē)忤.视(wǔ)以飨.士卒(xiǎng)以药淬.之(cuì)B.卮.酒(zhī)失其所与.(yù)目眦.尽裂(cì)朝.济而夕设版焉(zhāo)C.玉玦.(jué)参乘.(shèng)共.其乏困(gòng)夜缒.而出(zhuì)D.刀俎.(zǔ)戮.力攻秦(lù)瞋.目(chēn)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3.选出字形有错误的一项()A. 仇怨迷茫哀怨冷漠B. 笙箫意气斑澜凄惋C. 窗扉苍茫青苔天伦D. 保姆踟蹰涌现沉淀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惆怅玉决苍茫激扬 B.寥廊食邑彳亍寂寞C.荡漾仓淬胆怯耀眼 D.火钵熏黑戮力参乘5.选出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①漫江..(视……如粪土)当年万户侯③百舸.(泛指船只)..(满江)碧透②粪土争流④鹰击.(搏击)长空⑤怅寥廓..(指宇宙的广阔) ⑥峥嵘岁月稠.(平常)⑦挥斥方遒.(遒劲有力)⑧激扬..(激动)文字A. ①④⑤⑥⑦B. ①②⑤⑥⑦C. ①②③⑤⑦D. ①④⑤⑥⑧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贰:两次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陪伴C.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略微D.大行.不顾细谨行:作为7.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之往来 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D.沛公..东道主 B.行李居山东..时8.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B.晋军函陵 C.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D.道芷阳间行9.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失其所与,不知夫晋,何厌之有B.秦伯说,与郑人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近的一项是()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之往来..也行李B.为之奈何....人不敢与忤视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而伤长者..之意1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 B.焉用亡郑以陪邻C.使工以药淬之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13.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是寡人之过也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14.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以其无礼于晋 B.吾其还也 C.其意常在沛公也 D.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15.下列句子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A.吾属今为之虏矣——我们很快就会被他俘虏了B.持千金之资币物——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C.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于是拿起他的匕首给秦王D.(沛公)脱身独去,已至军矣——沛公已经脱身离开,回到军营16.对下列文言句式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A.竖子不足与谋(省略句,即“竖子不足与之谋”)B.大王来何操(主谓倒装,即“大王来操何”)C.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为……”表被动)D.以其无礼于晋(介宾后置,即“于晋无礼”)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从人们早就耳濡目染....的传统曲目《天仙配》《女驸马》,到让人耳目一新的现代佳作《徽州女人》、《雷雨》,这一发展历程表现出黄梅戏艺术旺盛的生命力。

2021-2022年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西校区

2021-2022年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西校区

2021-2022年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西校区试题说明: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按题号顺序涂到答题卡上;将非选择题的答案按题号顺序写在指定的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一直以来大多赞成唐弢先生的观点: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焦母如此仇恨兰芝,仇恨到宁可舍弃儿子,宁可断后?真是她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以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涉管束。

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

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

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

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荡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就有丝毫的慢待。

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的主要还是人品和相貌。

这一点恐怕比当代更开明开放。

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真的会那么看重吗?焦母丧夫,儿子外出公干,女儿尚小,内心孤独郁闷却无处诉说,兰芝正好成了她发泄苦闷的对象。

所以在她眼里,兰芝的一切都是“无礼节”“自专由”。

兰芝的一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媳妇都难做,只是“君家”的儿媳才难为。

可见焦母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时代。

焦母是出于个人情感与私心在时时处处刁难儿媳。

这种刁难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而是在排解内心苦闷的近于变态的情绪。

所以我认为,纯粹是一个寡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活生生拆散了一对鸳鸯,导致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

2021-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十月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十月月考试题

2021-2022年高一语文上学期十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 1、本试题满分为100分;2、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交卷时只交答题纸,不交试题。

一、基础部分(每题2分,共6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 濡.缕(rú)提.防(dī)火钵.(bō)卒.起不意(zú)B. 倾圮.(pǐ)箕.踞(jī)骨髓.(suǐ)百舸.争流(gě)C. 忤.视(wǔ)青苔.(tāi)瞋.目(chēn)浪遏.飞舟(è)D. 创.伤(chuàng)荆.棘(jīng)青荇.(xìng)忸怩.不安(ní)2. 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戊守寥阔凌侮夜缒而出B. 徵调偏坦班斓漫江碧透C. 踌躇拜谒河畔天伦叙乐D. 笙萧杀戮扼腕切齿抚心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是研究我国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B.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

C.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后来和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又有人把词称为“诗余”,又因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称它为“长短句”。

D.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派的代表人物。

其诗作运用象征主义手法,采用散文化的自由诗体,引领了当时的诗美追求。

其主要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

二、文言文阅读和翻译(21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8题。

(13分)弟确,字仲正。

少骁勇,有文才。

大同二年,封为正阶侯,邑五百户,后徙封永安,常在第中习骑射,学兵法,时人皆以为狂。

左右..或以进谏,确曰:“听吾为国家破贼,使汝知之。

”除.秘书丞,太子中舍人。

钟山之役确苦战所向披靡群虏惮之确每临阵对敌意气详赡。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峥嵘笙萧袅娜东道主切齿拊心陨身不恤B.作揖桀骜丰姿租赁权慷慨羽声短小精悍C.惺忪恶耗陪衬打瞌睡星辉斑澜叱咤风云D.碟血酝酿啼唱包身契摒息以待挥斥方遒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极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将手无寸铁的无辜的中国公民樊京辉和挪威人质杀害,并把血腥的尸体图片刊发在其官方网络月刊《达比克》上,他们的这种做法真是_____________。

②当国家面临灾难时,如果我们都一味地_____________,而不是像烛之武、刘和珍、梁启超、屈原一样勇敢地承担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责任,那我们的国家便失去了希望。

③史玉柱绝对是当今商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早年,他凭借巨人汉卡和脑黄金迅速腾飞。

然后因“巨人大厦”项目迅速坠落,几年蛰伏后,又凭借脑白金和《征途》_____________。

A.惨无人道洁身自好死灰复燃B.惨绝人寰明哲保身东山再起C.惨无人道明哲保身东山再起D.惨绝人寰洁身自好死灰复燃3.下列选项中,不全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①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①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②忳郁邑余侘傺兮C.①曰归曰归,岁亦莫止②夜缒而出,见秦伯D.①卒起不意,尽失其度②匪我愆期,子无良媒4.下列加点词中,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组是()A.①微夫人..乎此时也..之力不及此②吾独穷困B.①樊於期偏袒..体无比..扼腕而进②可怜C.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②长余佩之陆离..D.①忧心....孔疚,我行不来②对酒当歌,人生几何5.能与上联“月送花香浮小院”相互对应构成一副完整对联的一项是()A.风摇竹影到书斋 B.绿叶红花映山前C.梦随春风到海角 D.风送萤火到满苑6.学习古诗文,我们接触到了古代一些可亲可敬之人,也学到了很多文化常识,请你从以下四个选项中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含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含答案

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必修上册第1-6单元、古诗词诵读。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9分)(本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市场化的转型,文学类畅销书得到空前发展,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

但文学类畅销书好比一把双刃剑,在推动文学传播发展,助力文学繁荣的同时,各种文化症候也相继凸显出来。

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信息成为传播最快的物质,而以传播效果衡量文学的影响,极易导致同质化的产生和消费。

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同质化”,不是对文学类畅销书的某些共性进行批判,而是对那些缺乏创作见解、思维固化、依赖既定程式的作品的否定。

新世纪以来的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上,同质化作品几乎占据榜单的大多数,某一类型的图书一旦进入市场获得成功,相同主题的图书便会顺势而为,蜂拥而至。

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盲目跟风必然不利于文学类畅销书原创生命的延续。

在一些作家甚至是非职业作家那里,大部分畅销书的重要特征体现在“快速书写”“快速消化”,究其本质,还是为了迎合市场经济的快生产节奏,创作时间短暂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原创性尤其缺乏,市场对畅销书的消费需求和过滤速度迫使作家选择在有规律的叙事结构和语言特色中纳入各式各样的内容,这也是消费端出现类型化的原因。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卷及答案,内容全共二十六页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卷及答案,内容全共二十六页

高一上学期语文第三次月考试题卷及答案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浅谈好诗词沈鹏①好的诗词作品蕴藉高尚情操,凝聚着高度思想性和深广人生境界,在诗化语言中追求作品的美学表达。

②陶冶性灵莫过于诗词,在作者为“言志”,在读者为“陶冶性灵”。

如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希望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温暖天下寒士,表达他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者用一杯浊酒来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寄托他对成就功业的向往。

③韵律是构成诗词之美的重要因素,节奏感尤为重要。

如徐志摩《再别康桥》前两句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其中“轻轻的”反复出现,使诗句节奏鲜明,诗歌韵律和谐,创造出回环相应、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又如毛泽东《沁园春·雪》“长城内外”与“大河上下”,“山舞银蛇”与“原驰蜡象”,对仗工巧妾帖,格律严谨,语言清丽自然,流畅遒劲,富有韵律美。

④诗与词在形式上虽有所不同,但其形式都服务于内容的抒情写意。

相对于外部形式,用韵、节奏等内部形式对诗调内容影响更大,因为韵律与内容相统一,不可分割,形式是表达思想内容的载体,只有充分抒情写意才能打动读者,如王之涣五言绝句《登鹳雀楼》、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均受内外部形式约束,但都发挥诗词特点,将思想情感融入形式之美。

⑤诗词佳作,以抒情写意展现深刻思想。

有的诗词可以当杂文看,如鲁迅《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便是一例。

有的诗词可作历史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从不同角度浓墨疾书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官吏的无情和战争的残酷。

白居易《长恨歌》类似短篇小说,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唐代历史转折的重要史实,寓抒情于叙事。

⑥好的诗词作品蕴藉高尚情操,以抒情写意之笔驾驭形式格律,将深邃内容和高远意境描摹通透,启迪人心。

(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第①段中“美学表达”内容的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陶冶性灵B.韵律和谐C.形式之美D.重要史实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

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

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doc

高一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共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启碇.(dìng)纾.(shū)祸孟陬.(zōu)里弄.(nòng)B、巡徼.(jiào)自刭.(jǐn)罡.(gāng )风命运多舛.(chuǎn)C、齑.(jī)粉缇.(tí )骑迸.着血泪(bèng)疏浚. (jùn)D、缱绻.(juǎn) 赊.(shē)帐茕茕.(qióng)孑立黜.(chù)恶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A.骸.(hái )骨愧怍.(zuò)万卉.(huì)争荣峨冠.(guān)博带B.谥号(shì)隽.(juàn)秀残羹冷炙.(zhì)羁.縻(jī)C.徇.私(xùn)婀娜.(nuó) 文采斐.然( fěi) 沁.人脾胃(qìn)D.肖.(xiào)像发酵.(jiào)趿.拉(tā)投缳.道路(huán)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汲水蹂躏茄笛粉装玉琢B、蹒跚干瘪取缔层峦叠嶂C、吸慑掳掠荒冢云蒸霞蔚D、胚芽滞笨骐骥心荡神弛4、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这条街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在那时,它却是座落在伦敦西区的一条新式街道。

B、格斯拉的理想是用自己的手艺不断为人们做出结实、漂亮、舒适、耐穿的靴子,他最恨那些只顾赚钱出卖粗制烂造的靴子的人。

C、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充满着生机!青青的草色,一直绵延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草比花有时更能引起人们许多的联想和暇思。

D、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水奔腾着冲进峡口,便直奔巨礁而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1-2022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晚清民国文章学的转型,基于传统,并以西学推动革新,体现了典型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特征。

西学东渐为传统中国打开了世界之门,促进了文章学分支如修辞学、阅读学、鉴赏学的产生。

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修辞学家,他们都有修辞学著作传世。

阅读鉴赏也成为专门学问,一方面是对古文的读法进行概括和总结,另一方面是专门探讨文章的阅读和鉴赏,总结阅读的一般规律。

西学东渐也促进了文章分类法等领域的转型。

叙事文、议论文、抒情文、说明文的四分法,取代了以桐城派为代表的传统分类法。

姚鼐《古文辞类纂》将文章分为十三类,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则简化为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等十一类。

而现代文章学受西学影响,构建了新的分类,如高语罕《国文作法》的文体分类是叙述文、描写文、解说文、论辩文等四类;章衣萍《作文讲话》分为记事文、叙事文、解说文、议论文等四类。

传统文章学家还运用现代综合分析方法研究文章学,以姚永朴、林纾、王葆心等最为突出。

王葆心的综合在于“承学应循之途辙”,姚永朴和林纾则重视体悟,尤其是林纾的意境论,更属创造。

除了以上三位,还有陈子达《国文法详说》对于文章条贯和笔法的总结,姜证禅《国文法纲要》对字法、句法、章法、篇法的总结等。

西学东渐带来的全新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在传统文章学家与现代文章学家之中都引起了深刻的震动,进而大大推进了中国文章学的发展。

从文章学研究的社会风气上看,西学东渐推动了文章学的通俗化、大众化与趣味化。

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陈独秀、胡适等人已经确立了通俗写作、大众写作的规范。

随着新文化运动而兴起的现代文章学承继了这一理论。

为了应对通俗化、大众化的重大影响,传统文章学家提出了应对措施。

姚永朴在《文学研究法》中提倡把文章学分为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种,普通学要求明白晓畅,应付社会,专门学则是“蕲至于古之立言者”。

传统文章学更多讨论的是专门学,现代文章学偏重于讨论普通学。

姚永朴的提法很明显是一种折中,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通俗化、大众化对于文章学的巨大影响。

西学东渐在晚清民国文章学的现代转型上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但是,这种推进并未彻底动摇中国传统文章学的基础,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一种革新和改变,符合当时阅读者的阅读习惯,并且顺应了当时文化革新的基本需求,是知识、文化层面上革新与创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西学东渐促进了修辞学成为专门学问,这一时期的修辞学家大都有修辞学著作传世。

B.现代综合分析的方法使传统文章学家找到了全新的研究方法,重新焕发了学术的生机。

C.陈独秀、胡适等人的通俗化、大众化写作规范催生了传统文章学家对文章学的重新分类。

D.传统文章学家对西学东渐带来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运用并不都是被动和无奈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体采用并列式结构,分析了西学东渐对晚清民国文章学转型的一些方面的影响。

B.文章举例丰富,特别是转述、引用时出处、作者等交代清楚,体现出严谨的学术态度。

C.文章开头高度评价了晚清民国文章学的转型,但结尾客观地指出转型不彻底的不足。

D.文章论述内容专业性强,但论述语言平实易懂,条理清晰,体现出通俗化、大众化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传统文章学不研究阅读、鉴赏,阅读学、鉴赏学等学科门类的诞生是西学东渐的结果。

B .受西学东渐影响的文章分类法,要比以桐城派为代表的传统的文章分类法更简单。

C .普通人不易看懂传统文章学,西学东渐使得传统文章学家也开始关注普通人。

D .晚清民国文章学的转型,基于传统,借力西学,可以作为当时文化革新的成功范例。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郭伋字细候,扶风茂陵人也。

少有志行,哀、平间辟大司空府。

更始新立,三辅..连被兵寇,百姓震骇,强宗右姓各拥众保营,莫肯先附。

更始素闻伋名,征拜左冯翊,使镇抚百姓。

世祖..即位,拜雍州牧,再转为尚书令,数纳忠谏争。

转为渔阳太守。

渔阳既离王莽之乱,民多猾恶,寇贼充斥。

伋到,示以信赏,纠戮渠帅,盗贼销散。

时匈奴数抄郡界,边境苦之。

伋整勒士马,设攻守之略,匈奴..畏惮远迹,不敢复入塞,民得安业。

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因自劾专命,帝美其策,不以咎之。

十ー年,帝以卢芳据北土,乃调伋为并州..牧。

过京师谢恩,帝即引见。

伋因言选补众职,当简天下贤俊,不宜专用南阳人。

帝纳之。

伋所到县邑,老幼相携,逢迎道路。

所过问民疾苦,聘求耆德雄俊,设几杖之礼,朝夕与参政事。

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道次迎拜。

伋问“儿曹何自远来”。

对日“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伋辞谢之。

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是时朝廷多举伋可为大司空,帝以并部尚有卢芳之儆 ,且匈奴未安,欲使久于其事,故不召。

伋知卢芳夙贼,难卒以力制,常严烽候,明购赏,以结寇心。

芳将隋昱遂谋胁芳降伋,芳乃亡入勾奴。

二十二年,征为太中大夫,赐宅一区,及帷帐钱谷,伋辄散与宗亲九族,无所遗余。

明年卒,时年八十六。

(节自(后汉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二十一),有删改)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B .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C .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D .在职五岁/户口增倍/后颍川盗贼群起/九年/征拜颍川太守/伋到郡招怀/山贼皆束手诣伋降/悉遣归附农/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辅,汉武帝时由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官员共同治理京畿地区,三辅即其所辖地区。

B .世祖,庙号名。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起的名号,常有“祖”或“宗”字。

C .匈奴,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有很长的历史,首领称“可汗”,首领的妻子称“阏氏”。

D .并州,相传禹划分域内为九州,并州为其一,在今内蒙古、山西大部和河北的一部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伋很早就有名声。

他年轻时志行高洁,被征召到大司空府任职。

三辅地区混乱时,更始帝因为很早就听说过他,所以任命他为左冯翊,让他安抚百姓。

B.郭伋善于治理地方。

他在担任太守时,总是想方设法平定贼寇。

在并州时,他询问百姓的疾苦,聘请那些年高德劭有能力的人,施以礼遇,向他们请教政事。

C.郭伋深受皇帝信任。

他在担任颍川太守时,未经请命便采取了一些便宜之策,未得皇帝怪罪。

有人推荐他做大司空,皇帝认为并州离了他不行,未召他回京。

D.郭伋善于御敌卫边。

他在渔阳整顿兵马,设攻守之策,吓得匈奴远远避开,不敢入塞。

他在并州采取攻心术,暗中指使卢芳的将领隋昱赶走了卢芳而投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伋因言选补众职,当简天下贤俊,不宜专用南阳人。

(2)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

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下列小题。

(9分)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写自己“迟暮多病”“未报圣朝”,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抒发了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本诗首联写景,后三联叙事抒情,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生发,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9.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6分)四、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9分)(1)《诗经•氓》中“ ________”一句,女主人公允诺了最终的婚期。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表现女子的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其一)》中,陶渊明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曹操《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诗句表达诗人对贤才的渴求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14分)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

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

因此,重要的是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使自己真正有价值,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交往为人性所必需,它的分寸却不好掌握。

帕斯卡尔说:“我们由于交往而形成了精神和感情,但我们也由于交往而败坏着精神和感情。

”我相信,前一种交往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灵沟通,相反,后一种交往则是________的利害交易,既亵渎了爱,又羞辱了孤独。

对于人际关系,我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________的。

从一个人如何与人交往,尤能见出他的做人。

这倒不在于人缘好不好,朋友多不多,各种人际关系是否和睦。

()。

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

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________。

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_________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

“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11.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是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使自己真正有价值,这是很重要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