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执行.ppt
合集下载
《强制执行通则》PPT课件
精选PPT
3
四、民事执行的基本原则 (一)目前国内学者的观点及评价 (二)民事执行基本原则的内容 五、民事执行法 (一)民事执行法的概念、沿革 (二)民事执行法的性质 (三)民事执行法的立法体例
精选PPT
4
第二节 执行主体与执行标的
一、执行主体 (一)执行主体概述 (二) 执行机关 1.执行机关的设置 2.执行机关的组成人员 3.执行争议的协调 4.执行监督 (三)执行当事人 1.执行当事人的含义 2.执行承担 (四)执行参与人
精选PPT
12
第七节 执行竞合与执行救济
一、执行竞合 (一)执行竞合的概念和类型 (二)民事执行之间的竞合 1.民事执行竞合的条件和类型 2.民事执行竞合的具体形态 (三)民事执行与行政处罚的竞合 (四)民事执行与财产刑执行的竞合
精选PPT
13
二、执行救济 (一) 执行救济概述 (二)执行异议 1.执行异议的概念 2.执行异议的主体 3.执行异议的事由 4.执行异议的程序 5.执行异议的效力 (三)异议之诉
精选PPT
7
第四节 执行和解与执行担保
一、执行和解 (一)执行和解的概念 (二)执行和解的性质 (三)执行和解的内容和效力 (四)适用执行和解应注意的问题 二、执行担保 (一)执行担保及其适用条件 (二)执行担保的法律性质 (三)执行担保的法律效力
精选PPT
8
第五节 委托执行与协助执行
一、委托执行 (一)委托执行的概念和条件 (二)委托执行的案件范围 1.禁止委托的事由 2.可不委托执行的情形 (三)委托执行中委托法院和受托法院各自的权
限 1.委托法院的权限 2.受托法院的权限
精选PPT
9
二、协助执行 (一)协助执行的概念 (二)人民法院之间的协助执行 1.特征 2.协助执行的方式、要求 (三)人民法院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协助执行 1.协助行为的类型 2.协助执行的程序 3.对拒不协助执行的处理 4. 协助执行的法律效力
《民诉执行的案例》课件
的诉讼策略。
借鉴二
在民事诉讼执行过程中,法院应加 强与当事人的沟通与协调,促进双 方达成和解,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 损失。
借鉴三
对于涉及多方当事人的案件,法院 应注重调解工作,平衡各方利益, 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04
案例讨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案例中的法律争议点
案例中涉及的法律争议点是关于合同履行和违约责任的认定 。具体而言,本案的争议点在于合同是否有效、是否存在违 约行为以及违约责任的承担等方面。
强制执行。
案例来源和法律背景
案例来源
某市人民法院
法律背景
中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 解释》等相关法律法规
案例的争议焦点
01
02
03
争议焦点一
债务人乙是否应承担偿还 借款本金及利息的责任
争议焦点二
甲的债权是否超过诉讼时 效期间
争议焦点三
执行过程中如何处理被执 行人的财产
通过反思和评价本案的判决,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司法公信力和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
05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01
02
03
04
《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 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 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
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 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
《民诉执行的案例》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案例背景 • 案例分析 • 案例结论 • 案例讨论 • 参考文献
01
案例背景
案例概述
01
案例名称
借鉴二
在民事诉讼执行过程中,法院应加 强与当事人的沟通与协调,促进双 方达成和解,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 损失。
借鉴三
对于涉及多方当事人的案件,法院 应注重调解工作,平衡各方利益, 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04
案例讨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案例中的法律争议点
案例中涉及的法律争议点是关于合同履行和违约责任的认定 。具体而言,本案的争议点在于合同是否有效、是否存在违 约行为以及违约责任的承担等方面。
强制执行。
案例来源和法律背景
案例来源
某市人民法院
法律背景
中国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 解释》等相关法律法规
案例的争议焦点
01
02
03
争议焦点一
债务人乙是否应承担偿还 借款本金及利息的责任
争议焦点二
甲的债权是否超过诉讼时 效期间
争议焦点三
执行过程中如何处理被执 行人的财产
通过反思和评价本案的判决,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和完善,以提高司法公信力和促进社会 和谐稳定。
05
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01
02
03
04
《民事诉讼法》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 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 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
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 中变更、追加当事人若干问题
《民诉执行的案例》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案例背景 • 案例分析 • 案例结论 • 案例讨论 • 参考文献
01
案例背景
案例概述
01
案例名称
二十四章执行措施PPT课件
第二十四章 执行措施
2021/3/7
1
第一节 执行措施
一、执行措施的概念和特征
执行措施,是指法院依法强制被执行人实现生效法律文 书中所确定的债权人权利的各种方法和手段。采取执行 措施的行为,被称为执行行为。
特点:
问题:可否对人身自由进行执行?如拘提与管收
2021/3/7
2
第一节 执行措施
一、对金钱债权执行概述
执行的范围:包括对金钱财产的金钱债权执行;
还包括非金钱财产的金钱债权的执行
执行的顺序
2021/3/7
5
第二节 对金钱债权的执行
2021/3/7
二、对金钱财产的金钱债权的执行
(一)对被执行人存款的执行
1、对存款的执行方法:查询、冻结、划拨存款 2、对存款的执行程序
2021/3/7
11
拍卖的性质
2021/3/7
12
2021/3/7
具体拍卖程序
(1)发布拍卖公告。 (2)竞买人预交保证金。 (3)法院停止拍卖和撤回拍卖委托。 (4)拍卖成交。 (5)重新拍卖。 (6)再次拍卖。 (7)拍卖佣金,拍卖费用负担。 (8)变卖的特别规定。
禁止过度拍卖
出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提取其存款的
裁定,向金融机构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
2021/3/7
,并附生效法律文书8 ,由金融机构提取
二、对金钱债权的执行
(三)对非金钱财产的金钱债权执行
非金钱财产与金钱相比,由于其不具有直接流通性,因此 ,不能直接用于清偿金钱债务,而只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将 其转换为可以流通的货币,再用于债务的清偿。
2021/3/7
16
2021/3/7
(三)对其他非金钱财产的金钱执行执行
2021/3/7
1
第一节 执行措施
一、执行措施的概念和特征
执行措施,是指法院依法强制被执行人实现生效法律文 书中所确定的债权人权利的各种方法和手段。采取执行 措施的行为,被称为执行行为。
特点:
问题:可否对人身自由进行执行?如拘提与管收
2021/3/7
2
第一节 执行措施
一、对金钱债权执行概述
执行的范围:包括对金钱财产的金钱债权执行;
还包括非金钱财产的金钱债权的执行
执行的顺序
2021/3/7
5
第二节 对金钱债权的执行
2021/3/7
二、对金钱财产的金钱债权的执行
(一)对被执行人存款的执行
1、对存款的执行方法:查询、冻结、划拨存款 2、对存款的执行程序
2021/3/7
11
拍卖的性质
2021/3/7
12
2021/3/7
具体拍卖程序
(1)发布拍卖公告。 (2)竞买人预交保证金。 (3)法院停止拍卖和撤回拍卖委托。 (4)拍卖成交。 (5)重新拍卖。 (6)再次拍卖。 (7)拍卖佣金,拍卖费用负担。 (8)变卖的特别规定。
禁止过度拍卖
出的,人民法院应当作出提取其存款的
裁定,向金融机构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
2021/3/7
,并附生效法律文书8 ,由金融机构提取
二、对金钱债权的执行
(三)对非金钱财产的金钱债权执行
非金钱财产与金钱相比,由于其不具有直接流通性,因此 ,不能直接用于清偿金钱债务,而只能通过一定的方式将 其转换为可以流通的货币,再用于债务的清偿。
2021/3/7
16
2021/3/7
(三)对其他非金钱财产的金钱执行执行
10 13章 法的执行
(2)行政效率要求行政执法更加便捷灵活。 执法同样要求公开、公正、公平,但是总 体上更注重效率,因此,行政程序与立法 程序和司法程序相比,环节较少、期限更 短、形式更加简洁。
(3)现代行政的手段更加丰富多样。 为了执行法律,达成法律的目的,行政机 关既可以运用传统的以命令服从为特征的 “公权行政”,如行政处罚、行政强制; 也可以运用私法方法达成法律目的的“私 经济行政”,如政府招标、行政合同;既 可以是以维持社会秩序、国家安全为目的 的“秩序行政”;也可以是提供生存照顾 的“服务行政”。
第二节 法的执行的种类
一、抽象的行政行为与具体的行政行为 这是以行政相对人是否特定为标准进行的 划分。 二、羁束裁量行为和自由裁量行为 的执法行为和双方的执法行为 五、要式的执法行为和非要式的执法行为 六、作为的执法行为和不作为的执法行为
4.自由裁量性 5.不可放弃性__职责 6.强制性:分两类:法律法规直接授予行 政机关行政强制权;法律法规明确授权的、 行政主体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7.执法权的行使具有优益性 执法机关在行使执法权时,依法享有法定 的行政优益权,即执行权具有优先行使和 实现的效力。 行政优益权是国家为确保行政主体有效地 行使职权,以法律、法规等形式赋予行政 主体享有各种职务上或物质上优益条件的 资格,它包括行政优先权和行政受益权。
二、法律执行的意义
执法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独立职能是 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
在古代社会,国家的立法权、行政权、司 法权不分,立法者自己制定法律,自己执 行,自己适用,因而当权者独权大揽,法 律成了权力实现自己意志的工具,执法和 司法的随意性无法受到制约,公民的权利 没有保障。
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人民主权、基本 人权、三权分立和法治的宪法原则。建立 了立法、执法、司法等权力分立的国家制 度,确立了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消除了 个人对社会享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避免 了个人的独断专行。
《民事执行程序》PPT课件
2、受托法院应当严格按生效法律文书的规定和委托法 院的要求执行
3、受托法院遇有需要中止或者终结执行的情形,应当 及时函告委托法院
4、委托执行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受托法 院应当函告委托法院
5、受托法院在收到函件后,必须在l 5日内开始执行
教学内容 上一页 下h一页 结束放映
20
(六)协助执行
教学内容 上一页 下h一页 结束放映
8
二、执行的一般规定
教学内容 上一页 下h一页 结束放映
9
(一)执行根据
执行根据是指发生法律效力并具有执行内容的 法律文书。
(1)它是一种法律文书 (2)它是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 (3)它是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规定属于法院强制执行 的法律文书
教学内容 上一页 下h一页 结束放映
民事判决书、裁定书、 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
调解书、支付令
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
具有财产执行内容的 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 刑事判决书、裁定书 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其他机关 仲裁裁决书 公证债权文书
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 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 人民法院执行
教学内容 上一页 下h一页 结束放映
12
(三)执行主体
在民事执行中,依照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 担义务,并能够引起执行程序发生、变更或者终结 的组织或者个人。
执行当事人
申请执行人 (申请人、债权人 ) 被执行人 (被申请人、债务人 )
教学内容 上一页 下h一页 结束放映
15
执行参与人
执行参与人是指人民法院和执行当事人以外 的参与执行工作的组织和个人。包括协助执行人、 执行见证人、被申请执行人的家属以及代理人和 翻译人员等。
教学内容 上一页 下h一页 结束放映
3、受托法院遇有需要中止或者终结执行的情形,应当 及时函告委托法院
4、委托执行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受托法 院应当函告委托法院
5、受托法院在收到函件后,必须在l 5日内开始执行
教学内容 上一页 下h一页 结束放映
20
(六)协助执行
教学内容 上一页 下h一页 结束放映
8
二、执行的一般规定
教学内容 上一页 下h一页 结束放映
9
(一)执行根据
执行根据是指发生法律效力并具有执行内容的 法律文书。
(1)它是一种法律文书 (2)它是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 (3)它是具有给付内容的、法律规定属于法院强制执行 的法律文书
教学内容 上一页 下h一页 结束放映
民事判决书、裁定书、 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
调解书、支付令
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
具有财产执行内容的 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 刑事判决书、裁定书 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其他机关 仲裁裁决书 公证债权文书
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 被执行财产所在地的 人民法院执行
教学内容 上一页 下h一页 结束放映
12
(三)执行主体
在民事执行中,依照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 担义务,并能够引起执行程序发生、变更或者终结 的组织或者个人。
执行当事人
申请执行人 (申请人、债权人 ) 被执行人 (被申请人、债务人 )
教学内容 上一页 下h一页 结束放映
15
执行参与人
执行参与人是指人民法院和执行当事人以外 的参与执行工作的组织和个人。包括协助执行人、 执行见证人、被申请执行人的家属以及代理人和 翻译人员等。
教学内容 上一页 下h一页 结束放映
刑事执行ppt课件
详细描述
死刑执行案例通常涉及严重的罪行,如谋杀、恐怖主义等。 在执行时,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确保司法公正和人权 保障。死刑执行的方式和时间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但通 常都是在监狱内进行。
案例二:长期监禁刑执行案例
总结词
长期监禁刑是指对罪犯判处长期或无期徒刑,其执行案例涉及复杂的法律和实际 问题。
执行的效率和公正性。
刑事执行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加强公正性
通过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和加强监 督机制,确保刑事执行的公正性。
提高效率
通过优化流程、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 式,提高刑事执行的效率。
增加透明度
通过公开案件处理过程和结果等方式 ,增加刑事执行的透明度,提高公众 对司法体系的信任。
加强资源投入
加大对刑事执行的资源投入,包括人 力、物力和财力等,提高刑事执行的 效率和公正性。
01
规定了刑事执行的法律原则、执行程序和刑罚种类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Nhomakorabea02规定了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等程序,是刑事执
行的法律依据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
03
对监狱管理、罪犯改造和刑罚执行等方面进行了规定,是刑事
执行的重要法律依据。
刑事执行的程序步骤
判决生效
刑事判决经法院审判后 生效,确定罪犯的刑罚
刑事执行的重要性
01
02
03
维护社会秩序
通过执行刑罚,可以有效 地遏制犯罪行为,维护社 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实现法律效果
刑事执行是刑事诉讼程序 的最后环节,通过执行刑 罚,可以有效地实现法律 效果和社会效果。
改造罪犯
通过执行刑罚,可以帮助 罪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关于失信被执行人的法律法学培训PPT授课课件
涉及对象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 有履行能力而拒不 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 务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 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 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那个让人休憩被人们赋予了太多温情的地方——家。而我却朝着与家相反的方向,也因此看到了在两点一线的惯常中不一样的'画面,至今不肯忘怀。 行的;
可以对失信被执行人采取的行为
一是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包括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
二是实施其他信用惩戒,包括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家。而 我却朝 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2016年2月起,人民法院和金融机构将通过网络方式发送电子法律文书,接收金融机构查询、冻结、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 那个让 人休憩 被人们 赋予了 太多温 情的地 方——家。而 我却朝 着与家 相反的 方向, 也因此 看到了 在两点 一线的 惯常中 不一样 的'画面 ,至今 不肯忘 怀。
积房屋,用于维持其生活必需,那么被执行人名下这套100平方米的房屋就可以被执行; 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平均租房价格,为被执行人提供5到8年的租房费用,则被执行人名下这套100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那个让人休憩被人们赋予了太多温情的地方——家。而我却朝着与家相反的方向,也因此看到了在两点一线的惯常中不一样的'画面,至今不肯忘怀。
强制 执行
1、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 2、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 3、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股票等财产; 4、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车辆等动产; 5、强制执行被执行人的应收账款等财产; 6、强制执行被申请执行人的土地、房产等不动产; 忙碌的一天的人们以各自的方式奔向那个让人休憩被人们赋予了太多温情的地方——家。而我却朝着与家相反的方向,也因此看到了在两点一线的惯常中不一样的'画面,至今不肯忘怀。 7、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返还特定的财物; 8、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
《强制执行措施》ppt课件
05
06
如强制缴纳税款、强制支付劳动报酬等。
刑事强制执行措施的实践应用
逮捕
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临时性强制措施。
需要符合法定条件,经过审批程序,并遵循法定 程序。
刑事强制执行措施的实践应用
拘留
1
2
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临时性强制措施。
3
需要符合法定条件,经过审批程序,并遵循法定 程序。
刑事强制执行措施的实践应用
用于防止证据损毁灭失或隐藏,以及防止 危险扩大或增加其他合法权益的受损程度 。
用于防止资金转移或隐匿,以及确保行政 决定的执行。
扣留、暂扣措施
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措施
用于防止违法行为人逃跑或损毁灭失证据 。
用于防止违法行为人转移场所、设施或者 财物。
行政强制执行程序的步骤
01
作出强制执行决 定
行政机关依法作出强制执 行决定,并送达当事人。
02
催告当事人履行 义务
行政机关在实施强制执行 前,应当催告当事人履行 义务。
03
听取陈述申辩
行政机关应当听取当事人 的陈述和申辩。
04
作出强制执行决 定并送达当事人
行政机关在当事人拒不履 行义务或者无法履行义务 时,应当作出强制执行决 定并送达当事人。
行政强制执行的终止
当事人履行义务
当事人在强制执行期间内履行了义务,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终止强制执行。
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 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 的财物或者单据
强制被申请执行人履 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 为
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 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
强制执行措施的种类
01
办理财产权证照转 移手续
02
强制被申请执行人 支付迟延履行期间 的债务利息或迟延 履行金
关于法律的PPT课件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行使民事权利、承 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民 事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 行 为主 为 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能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力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分 类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1.行政的概念,行政法的特征、基本原则
2.行政行为的概念
3.行政救济的概念、主要途径
4.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的概念、处罚的种类、
程序
行政
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 务的组织与管理活动
行政法的特征
1. 从内容上看,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且具有很强 的变动性 2. 从形式上看,没有统一的行政法典
法律基础知识
第一章
法律基础理论
1. 2.
法的产生、本质、特征、作用 依法治国的涵义、主要途径
法的产生
制、 阶级、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法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
法的本质
(一)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或社会集团整
体意志、国家意志的体现 (二)法的内容最终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决
定的
法的特征
1. 国家意志性
人身权的种类
人格权
生命健康权 名誉权 姓名权(自然人) 名称权 (法人) 肖像权 隐私权……
身份权
亲权 配偶权 亲属权(在婚姻家庭关系中) 荣誉权 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利……
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 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 赔偿损失; 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下列情况属于合理使用著作权(Ⅲ)
(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 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
刑罚执行制度 ppt课件
ppt课件 18
(二)追诉时效的计算(第89条)
• 1、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 2、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 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ppt课件
19
(三)追诉时效的中断(第89条)
•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 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ppt课件
20
(四)追诉时效的延长(第88条)
第二节
时效
• 一、时效的概念和种类 • 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 • 行刑时效指刑法规定的,对被判处刑罚的人 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我国刑法未规定行刑时效。 • 追诉时效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人追究刑事 责任的有效期限。其意义在于: • 1、符合刑罚目的的要求 • 2、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办理现行刑事案件 • 3、节省人力、物力 • 4、有利于社会稳定
1、成功的缓刑:不 执行原判刑罚 禁止性条件: 2、不成功的缓刑 累犯、犯罪 (1)犯新罪:并罚 (2)有漏罪:并罚 集团的首要 (3)违反规定:执 分子 行原判刑法
限制条件: 对于有期自
由刑:不能少 于原判刑期 1/2,无期徒 刑不少于13年
减 刑
假 释
1、确有悔改 被判处有期徒刑、2、没有再犯罪危险 无期徒刑的犯罪 3、对所居住的社区 分子 没有重大影响 ppt课件 时间条件:
ppt课件 17
二、追诉时效的具体规定
• (一)追诉时效的期限
• • • •
• • • • •
1、法律规定(第87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 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 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注意事项: (1)“不满”与“以下” (2)法定最高刑
(二)追诉时效的计算(第89条)
• 1、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 2、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 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ppt课件
19
(三)追诉时效的中断(第89条)
•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 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ppt课件
20
(四)追诉时效的延长(第88条)
第二节
时效
• 一、时效的概念和种类 • 时效分为追诉时效和行刑时效。 • 行刑时效指刑法规定的,对被判处刑罚的人 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我国刑法未规定行刑时效。 • 追诉时效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人追究刑事 责任的有效期限。其意义在于: • 1、符合刑罚目的的要求 • 2、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办理现行刑事案件 • 3、节省人力、物力 • 4、有利于社会稳定
1、成功的缓刑:不 执行原判刑罚 禁止性条件: 2、不成功的缓刑 累犯、犯罪 (1)犯新罪:并罚 (2)有漏罪:并罚 集团的首要 (3)违反规定:执 分子 行原判刑法
限制条件: 对于有期自
由刑:不能少 于原判刑期 1/2,无期徒 刑不少于13年
减 刑
假 释
1、确有悔改 被判处有期徒刑、2、没有再犯罪危险 无期徒刑的犯罪 3、对所居住的社区 分子 没有重大影响 ppt课件 时间条件:
ppt课件 17
二、追诉时效的具体规定
• (一)追诉时效的期限
• • • •
• • • • •
1、法律规定(第87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 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 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2、注意事项: (1)“不满”与“以下” (2)法定最高刑
法院执行ppt课件
通知内容
通知中会明确执行标的、执行措施和被执行人应履行的义务。
执行措施
查询、冻结、划拨财产
法院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存款、收入和其他财 产。
搜查、扣押、拍卖、变卖财产
在必要时,法院可以搜查被执行人的住所,扣押、拍卖、变 卖其财产。
执行中止与终结
中止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因特殊情况需要暂时停 止执行的,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执行。
对策与建议
01
02
03
加强财产查控力度
完善财产查控机制,加大 对债务人隐匿、转移财产 的打击力度,保障申请人 的合法权益。
规范执行程序
加强执行程序的规范性, 确保执行行为合法、合规 ,提高执行工作的透明度 和公信力。
强化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和外部 监督机制,防止执行权滥 用和司法腐败,保障执行 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05 法院执行展望
加强立法保障
总结词
完善执行法律法规,为法院执行提供有力依据。
详细描述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明确执行程序、执行措施和执行责任,为法院执行提 供更加全面、具体的法律依据。
完善执行程序
总结词
优化执行流程,提高执行效率。
详细描述
简化执行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加强信息化建设 和资源共享,提高执行效率,降低执行成本。
02
保障权利人合法权 益
通过法院执行,保障权利人的合 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护社会公平 正义。
03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法院执行能够化解社会矛盾,减 少社会冲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
法院执行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从古代的司法执行到现代的法院执行,执行制度经历 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ppt
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 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 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 担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法律的遵守、执行、适用则 是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的权利和义务 ,把文本上的法律转化为现实中的法律。
(一)法律制定
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 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根据我国《宪法》、《立 法法》等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国务 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 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 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 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 、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 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直辖 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地方性法规,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 会可以根据当地民族的具体情况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立法 机关有权根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自主地制定本行政区的法律。
(二)法律执行
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 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在狭义 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 执法。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大部分的 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在法律运行中,行政执法是 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 行政执法的主体通常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我国,行 政执法的主体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包括国 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另一类是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 行政机构。此外,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社会 组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执行法律。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 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 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 担进行的权威性分配;法律的遵守、执行、适用则 是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的权利和义务 ,把文本上的法律转化为现实中的法律。
(一)法律制定
法律制定就是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 文件的活动,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根据我国《宪法》、《立 法法》等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国务 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 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 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较大的市的人 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 、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 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批准后施行。省、自治区、直辖 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地方性法规,制定地方政府规章。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 会可以根据当地民族的具体情况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立法 机关有权根据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自主地制定本行政区的法律。
(二)法律执行
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 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在狭义 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 执法。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在我国,大部分的 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在法律运行中,行政执法是 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 行政执法的主体通常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我国,行 政执法的主体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包括国 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另一类是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 行政机构。此外,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社会 组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执行法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法律执行
主讲人:刘臻荣
第九章 法律执行
本章知识体系:
第一节 法律执行的概念 一、法律执行的含义 二、法律执行的意义 三、法律执行的特征
第二节 法律执行的分类与体系 一、执法的分类 (一)具体执法和抽象执法 (二)依职权的执法和依申请的执法 (三)羁束性执法和自由裁量性执法 (四)强制性执法和非强制性执法
第二节 法律执行的分类与体系
一、执法的分类
执法的范围极其广泛,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执法进 行不同的分类:
(一)根据行为的内容、效力的不同,执法可以分为具体 执法和抽象执法
具体执法,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 的行为,如颁发许可证、收税、实施行政强制、科处行政处 罚等。抽象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 针对不特定相对人,而制定和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 文件的行为,包括制定法规、规章,发布决定、命令等行为。
思考题
试述执法的特征。 现代国家行政执法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拓展阅读书目
(四)根据执法行为强制性程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同,执法可分为强 制性执法和非强制性执法
强制性执法是指行政主体的执法行为能够对相对人产生 法律上的拘束力的行政执法行为。非强制性执法是指行政主 体作出的行政行为,只有得到行政相对人的认可、同意,才 能产生行政机关预期的法律后果,对行政相对人产生拘束力。
二、执法体系
三、效率效益原则
效率效益原则是指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行政机关对社 会实行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应在遵循执法程序的前提下,在 尽可能短的期限内完成执法行为,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尽 可能大的收益。
四、诚实守信原则
诚实守信原则是指行政主体进行执法活动时要讲诚实、 守信用。
五、责任原则
责任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必须对自己的行政行为承担责任。
执法体系是指由具有不同职权和管辖范围的行政机关、 社会组织执行法律而构成的互相分工、相互配合的和谐整体。
(一)政府的执法 政府的执法是我国执法体系中最重要的执法,包括中央人 民政府的执法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执法。
(二)政府工作部门的执法 政府工作部门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下属机构,包括中央人
民政府即国务院下属机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下属机构, 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政府工作部门的执法涉 及社会生活的范围极广,对社会的影响很大,是最主要的执 法。
(二)根据执法程序的启动主体不同,分为依职权的执 法和依申请的执法
依职权的执法是指行政主体依据法定职权,主动实施的 行政执法行为。依申请的执法是指行政主体依据相对人的申 请而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
(三)根据执法受法律规范的拘束程度不同,执法可分 为羁束性执法和自由裁量性执法
羁束性执法是指法律规范对执法的范围、条件、形式、 程序等都已作出明确规定,行政主体只能按法律规范的规定 执法的行政执法行为。自由裁量执法是指法律规范仅对执法 的范围、条件等作出概括性、原则性规定,需要行政主体根 据实际情况,在不超越法定裁量范围、不构成裁量权滥用的 情况下,凭借自身的判断进行裁量的行政执法行为。
二、法律执行的意义
第一,执法是法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执法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最主要、最重要的手段。 第三,执法在分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 权利、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法律执行的特征
与立法、司法行为相比,执法有以下特征: 第一,执法主体的特定性。 第二,执法内容的广泛性。 第三,执法活动的单方意志性。 第四,执法活动的主动性 第五,执法活动的自由裁量性。 第六,执法活动的程序性和效率性。
六、行政应急性原则
行政应急性原则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重大公共利益和 公民根本利益,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协调发 展,在面临重大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可实施行政应急措施, 其中包括实施有法律依据的行为,也包括实施没有法律依据 的行为,甚至可暂停某些宪法权利和法律权利的行使、中断 某些宪法和法律条款的实施。
第九章 法律执行
第一节 法律执行的概念
一、法律执行的含义
法律执行(Administering of law ),又称执法,有广义 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 贯彻实施法律,把法律规范运用到具体人和具体事的活动。既包 括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包括司法机关适用法律的活动。 狭义上的执法,仅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 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 彻实施法律的活动。本章采用狭义上的执法概念,即仅指行政执 法,不包括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 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三)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的执法 根据法律法规的具体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社会组
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执行法律。
(四)行政委托的社会组织的执法 行政机关委托的社会组织有权进行执法,其执法的特点 是,被委托人必须以委托人的名义从事活动,活动的法律后 果由委托人承受。
第三节 法律执行的原则
执法的原则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所应遵循的 基本准则。我国的行政执法应遵循合法、合理、效率效益、 诚实守信等原则。
二、执法体系 (一)政府的执法 (二)政府工作部门的执法 (三)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的执法 (四)行政委托的社会组织的执法 第三节 法律执行的原则 一、依法行政原则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 三、效率效益原则 四、诚实守信原则 五、责任原则 六、行政应急性原则
教学目的
掌握 法律执行的含义、特征、法律执行的原则 明确 法律执行的分类与体系 了解 法律执行的意义
一、依法行政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也称合法性原则,是指执法主体的设立 以及执法主体的活动必须有法律依据、按照法律规定进行。 依法行政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对执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执法 的最重要的一项原则。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特别在行 使自由裁量权进行行政管理时,必须做到适当、合理、公正, 即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目的,具有客观、充分的事实根据 和法律依据,与社会生活常理相一致。
主讲人:刘臻荣
第九章 法律执行
本章知识体系:
第一节 法律执行的概念 一、法律执行的含义 二、法律执行的意义 三、法律执行的特征
第二节 法律执行的分类与体系 一、执法的分类 (一)具体执法和抽象执法 (二)依职权的执法和依申请的执法 (三)羁束性执法和自由裁量性执法 (四)强制性执法和非强制性执法
第二节 法律执行的分类与体系
一、执法的分类
执法的范围极其广泛,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执法进 行不同的分类:
(一)根据行为的内容、效力的不同,执法可以分为具体 执法和抽象执法
具体执法,是指行政主体针对特定行政管理相对人实施 的行为,如颁发许可证、收税、实施行政强制、科处行政处 罚等。抽象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的过程中, 针对不特定相对人,而制定和发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 文件的行为,包括制定法规、规章,发布决定、命令等行为。
思考题
试述执法的特征。 现代国家行政执法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拓展阅读书目
(四)根据执法行为强制性程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同,执法可分为强 制性执法和非强制性执法
强制性执法是指行政主体的执法行为能够对相对人产生 法律上的拘束力的行政执法行为。非强制性执法是指行政主 体作出的行政行为,只有得到行政相对人的认可、同意,才 能产生行政机关预期的法律后果,对行政相对人产生拘束力。
二、执法体系
三、效率效益原则
效率效益原则是指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行政机关对社 会实行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应在遵循执法程序的前提下,在 尽可能短的期限内完成执法行为,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取得尽 可能大的收益。
四、诚实守信原则
诚实守信原则是指行政主体进行执法活动时要讲诚实、 守信用。
五、责任原则
责任原则是指行政主体必须对自己的行政行为承担责任。
执法体系是指由具有不同职权和管辖范围的行政机关、 社会组织执行法律而构成的互相分工、相互配合的和谐整体。
(一)政府的执法 政府的执法是我国执法体系中最重要的执法,包括中央人 民政府的执法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执法。
(二)政府工作部门的执法 政府工作部门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下属机构,包括中央人
民政府即国务院下属机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下属机构, 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政府工作部门的执法涉 及社会生活的范围极广,对社会的影响很大,是最主要的执 法。
(二)根据执法程序的启动主体不同,分为依职权的执 法和依申请的执法
依职权的执法是指行政主体依据法定职权,主动实施的 行政执法行为。依申请的执法是指行政主体依据相对人的申 请而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
(三)根据执法受法律规范的拘束程度不同,执法可分 为羁束性执法和自由裁量性执法
羁束性执法是指法律规范对执法的范围、条件、形式、 程序等都已作出明确规定,行政主体只能按法律规范的规定 执法的行政执法行为。自由裁量执法是指法律规范仅对执法 的范围、条件等作出概括性、原则性规定,需要行政主体根 据实际情况,在不超越法定裁量范围、不构成裁量权滥用的 情况下,凭借自身的判断进行裁量的行政执法行为。
二、法律执行的意义
第一,执法是法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执法是实现政府职能的最主要、最重要的手段。 第三,执法在分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 权利、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法律执行的特征
与立法、司法行为相比,执法有以下特征: 第一,执法主体的特定性。 第二,执法内容的广泛性。 第三,执法活动的单方意志性。 第四,执法活动的主动性 第五,执法活动的自由裁量性。 第六,执法活动的程序性和效率性。
六、行政应急性原则
行政应急性原则是指行政主体为了保障重大公共利益和 公民根本利益,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协调发 展,在面临重大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下可实施行政应急措施, 其中包括实施有法律依据的行为,也包括实施没有法律依据 的行为,甚至可暂停某些宪法权利和法律权利的行使、中断 某些宪法和法律条款的实施。
第九章 法律执行
第一节 法律执行的概念
一、法律执行的含义
法律执行(Administering of law ),又称执法,有广义 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 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 贯彻实施法律,把法律规范运用到具体人和具体事的活动。既包 括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包括司法机关适用法律的活动。 狭义上的执法,仅指国家行政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 公职人员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 彻实施法律的活动。本章采用狭义上的执法概念,即仅指行政执 法,不包括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 彻实施法律的活动。
(三)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的执法 根据法律法规的具体授权而行使特定行政职能的社会组
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执行法律。
(四)行政委托的社会组织的执法 行政机关委托的社会组织有权进行执法,其执法的特点 是,被委托人必须以委托人的名义从事活动,活动的法律后 果由委托人承受。
第三节 法律执行的原则
执法的原则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所应遵循的 基本准则。我国的行政执法应遵循合法、合理、效率效益、 诚实守信等原则。
二、执法体系 (一)政府的执法 (二)政府工作部门的执法 (三)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的执法 (四)行政委托的社会组织的执法 第三节 法律执行的原则 一、依法行政原则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 三、效率效益原则 四、诚实守信原则 五、责任原则 六、行政应急性原则
教学目的
掌握 法律执行的含义、特征、法律执行的原则 明确 法律执行的分类与体系 了解 法律执行的意义
一、依法行政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也称合法性原则,是指执法主体的设立 以及执法主体的活动必须有法律依据、按照法律规定进行。 依法行政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对执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执法 的最重要的一项原则。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执法主体在执法活动中,特别在行 使自由裁量权进行行政管理时,必须做到适当、合理、公正, 即符合法律的基本精神和目的,具有客观、充分的事实根据 和法律依据,与社会生活常理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