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精编版)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第一单元活动记实一、备课教师***进行单元知识梳理。
这个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习作1及练习1这些课文都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学生对写景的文章已有很多的接触,但这个单元的几篇描写较复杂,不仅有形象的比喻、拟人,而且还有作者主观的想象和体会,并且描写的地点、景物离学生较远,学生应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入情入境,去体验去感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正确认读生字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把观察、想像、朗读有机结合、感学意境读、语言读,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初步诱发学生想像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重点:认识单元中的新字词,以及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激发学生学会观察自然,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二、各教师讨论、补充。
***:应给学生适当渗透每篇课文的写作方法,例如:第一课《走,我们去植树》里面运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
***:学生平时多注意积累词语,例如《燕子》一课中运用了大量的优美词语,增强了文章的美感。
三、***总结归纳。
活动取得成绩:通过各位教师的积极讨论,将本次集体备课推行高潮,主备人***根据自己的想法以及各位老师的意见,将本次的集体备课内容整理详细后,打印出来供年级组教师使用。
第二单元活动记实一、备课教师***进行单元知识梳理。
《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传”给“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拦腰切下去,苹果核部分就会出现五角星的故事。
《最佳路径》一课讲述了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尼斯乐园设计路径的故事,告诉人们: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其本身就是一种最佳选择。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一、活动基本信息。
活动时间:[具体时间]活动地点:[详细地点]参与人员:四年级语文组全体教师。
二、备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1. 单元主题与目标。
- 以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材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奇观”。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提高学生观察和描写自然景观的能力。
- 单元教学目标包括: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方法;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能够仿照课文进行写景作文的创作等。
2. 重点课文解读。
-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字词如“横贯”“浩浩荡荡”等需要学生准确理解和掌握。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准。
例如,“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一描写,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潮的汹涌澎湃。
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类似的句子进行分析和朗读,体会这种描写手法的妙处。
(二)学情分析。
1. 知识基础。
-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如字词的掌握、简单的阅读理解能力等。
但是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描写手法和文章结构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 在写景类文章的学习方面,学生能够初步感知景色的美,但对于如何细致地描写景色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
例如,在描写顺序方面,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条理不清晰的情况。
2. 学习能力与习惯。
- 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有所提高,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但在学习方法的掌握上还不够完善。
在预习环节,部分学生能够主动查阅生字词,但对于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和问题的思考还不够深入。
-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情境教学法。
2. 朗读法。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一)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一)(2011-11-01 12:57:19)转载▼ 标签: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杂谈 分类: 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项目负责人填写)工作单位: 鳌江实验小学间的对话,我们的理解就是:学生、教师平等交流,共同探究,相互启发,共同进入文本所营造的特定情境,接受感染和熏陶。
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品味、感悟重点句段,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
2、学会多元交流,多元对话。
体会童话的表达方法。
3、体会小鸟与大树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感悟到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
教学重点、难点:对“信守诺言,珍惜朋友间的情谊“有所感染。
朗读感悟文中的角色对话,体会童话角色的心理。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本课时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出疑问。
学会生字词。
抓四次对话深入品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质疑课题。
1、播放小鸟给大树唱歌又给油灯唱歌的课件,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之后学生质疑。
(设计思想:在课堂上挖掘学生的兴奋点,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阅读本文的兴趣。
使学生的精神处于兴奋状态,从而促使学生津津有味地深入阅读、品味、思考)二、初读课文,感知交流。
1、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
读正确、通顺、流利。
(设计思想:“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最基本方式。
带问题充分地读,使读更有目的性,给学生读的自主权,更有助于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的效率。
)2、交流初读感悟、收获。
通过读书解决了什么问题?读懂了什么?①学生介绍自己学会了生字词语,教师相机出示字词读一读。
②学生介绍读懂了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主要内容。
(如果学生说不好,可以引导从:什么时间?谁和谁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几个方面来概括主要内容。
)(交流初读感受,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解答读前提出的问题,提出再次读书遇到的新问题。
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情况对下一步教学预设做出及时的调整。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二)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项目负责人填写)工作单位:鳌江实验小学说明:活动一周内,校本培训职能部门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
考勤表附后。
21《搭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搭石》一课是现行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组中的一篇美文。
该文质朴纯真又简约蕴美,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全文描写了家乡的人们在上工、下工、赶集、访友时都必须脱鞋绾裤经过小溪,于是,纯朴的家乡人找来石头搭好,形成了方便大家过河的搭石。
人们在过河的时候的所作所为,体现了家乡人的心灵美。
文中的景美、人更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重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自然美和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感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搭石。
1、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还有一条清澈见底、潺潺而流的小溪。
但最让刘章爷爷难忘的还是那平凡而又普通的搭石。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美丽的地方,一起去走走搭石吧。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把课文翻到103页,请你快速地读读课文,从文找一找:什么叫搭石?再想一想,这些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印象?2、学生自由读课文。
3、交流:什么叫搭石?(出示: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会根据水的深浅,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4、那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是怎样过小溪的呢?生:脱鞋绾裤什么叫脱鞋绾裤?“山洪”你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山洪过后,人们就要脱鞋绾裤了呢?5、山洪过后,小溪的水涨高了,人们出工必须——,收工必须——,赶集必须——,访友也必须——。
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搭石》集体备课教案第一章节: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尊重,感受搭石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情感表达。
2. 生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 搭石文化:介绍搭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和尊重传统文化。
第二章节: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2.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难点:1. 搭石文化:学生对搭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和尊重。
2. 朗读技巧: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节奏和情感表达。
第三章节: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思考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搭石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搭石的文化内涵。
二、教学手段:1. 课文朗读: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帮助学生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
2. 生词卡片:制作生词卡片,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生词。
3. 图片展示:展示搭石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搭石的形象。
第四章节:教学过程与步骤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二、生词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标记出生词。
2. 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学生学习和记忆生词。
三、课文理解: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搭石的文化内涵。
四、朗读练习:1.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和语调。
2. 学生分组进行朗读练习,互相评价和纠正。
四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试题]
四年级语文下册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和作者简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作者、珍惜文化遗产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1. 课文《古诗两首》:《春晓》、《题西林壁》2. 生字词学习:晓、夜、风雨、花、多少、西、林、壁、题、句、意3. 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诗意,体会诗境。
第二单元:1. 课文《小燕子》:《小燕子》、《荷叶母亲》2. 生字词学习:燕、春天、柳、荡、荷、叶、母、亲、感、激3. 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
第三单元:1. 课文《两只蝴蝶》:《两只蝴蝶》、《大熊猫》2. 生字词学习:蝶、花、间、爱、情、宝、贝、熊、猫、珍3. 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讨论,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认识大熊猫。
第四单元:1. 课文《荷叶母亲》:《荷叶母亲》、《小船》2. 生字词学习:荷、叶、母、亲、船、小、安、排、忧、难3. 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
第五单元:1. 课文《大熊猫》:《大熊猫》、《小青蛙》2. 生字词学习:熊、猫、大、黑、圆、只、青、蛙、益、虫3. 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讨论,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认识小青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词。
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课文背景知识的学习。
四、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学习第一单元课文《古诗两首》第二周:学习第二单元课文《小燕子》第三周:学习第三单元课文《两只蝴蝶》第四周:学习第四单元课文《荷叶母亲》第五周:学习第五单元课文《大熊猫》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第一单元:《读懂图画》本单元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图画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备课内容: 1.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分析图画,理解其中的情感与意义,培养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2.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图画的细节、理解图画表达的情感,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图画内容。
3.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提升对图画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幅引人入胜的图画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分析一幅图画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分析。
3. 实践: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观点,练习描述图画的内容。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成果,强调观察细节的重要性。
第二单元:《诗歌欣赏》本单元主要内容是通过欣赏诗歌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操,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备课内容: 1.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诗歌,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感受。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赏析诗歌,了解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3.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1. 导入:用朗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世界。
2. 学习:逐句解读诗歌,辅助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意义。
3. 欣赏:让学生聆听优美的诗歌朗诵,体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4. 创作: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情感,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诗歌创作。
第三单元:《阅读理解》本单元主要内容是通过阅读文章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备课内容: 1.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提取信息和归纳总结能力。
3.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提升对文章细节的把握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活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学活动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提高语文研究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技能;2.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其理解和表达能力;3. 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其书写规范性和创造性;4. 通过集体备课教学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1. 活动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材料和教学课件;- 整理学生课本和题本;- 设计学生讨论小组,确定小组成员。
2. 活动步骤:- 步骤一:教师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概述本单元的研究内容。
- 步骤二:学生讨论小组进行预讨论,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和问题,共同解决研究难点。
- 步骤三:学生个人思考和写作时间,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个人写作。
- 步骤四:小组内学生互评交流,共同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 步骤五:教师进行集体讲评,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 步骤六:教师总结本次活动,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展望下一次集体备课教学活动。
三、活动评估:本次集体备课教学活动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学生在集体讨论和互评交流中的活跃程度;2. 学生个人写作的完成情况和质量;3. 教师对学生写作的评价和指导的效果;4. 教师和学生对本次活动的反馈意见。
四、活动效果: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教学活动,预计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对《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2. 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得到提升;3. 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内容和表达上有所提高;4. 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得到增强,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五、活动后续:根据本次活动的反馈和评估结果,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需求,进行相应的巩固和延伸教学。
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教学活动中,继续探索创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文研究环境和项目。
语文学科四年级集体备课教案
程修改
流 ①分小组分段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个小组
朗读最流利、通顺,有感情。 程
②我读懂了:
③我的疑惑:
④“这是珍珠!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我认为,这句话要用〔
〕的语气来
读。
⑤孩子们为什么又去找这只贝壳呢?结果 找到了吗?
⑥“这是一只可怜的贝壳,也是一只可敬的 贝壳〞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
⑦读这句话,应该用〔
⑥我为什么又惊又喜? ⑦比照下面两个句子,哪个句子,我更喜欢, 为什么? 只见这只芦叶船越开越远,一会儿就看不见 了。 只见这只芦叶船顺着风,顶着浪,越开越远, 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⑧作者看着这个情景想到了什么?他为什么 会这么想呢? [合作交流]: 1、对学:互相评价朗读情况是否到达要求。 2、群学:自主探究第 1、2 题。 [拓展提升]: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我读了这篇课文有 怎样的感受? 2、我的童年也有这么有趣的事情,我想说 说,大家共同分享快乐。〔先小组交流,再 推荐到全班交流〕
〞划出比喻句。把 。
修改
②找出描写忙碌又欢快的场面的动词:
③我想积累些描写颜色的词语: ④我想积累些描写形状的词语:
第5页
4、根据以上内容,试背第 5 自然段。
5、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合作交流]:
1、对学:探究2,互相评价朗读情况是 否到达要求。
2、小组学:自主探究第3题。
3、群学:自主探究第1题。
流 ④放学的时候,我们在这条竖河里寻找自己 的小船,找到了吗?为什么?
程 ⑤我能从“几乎〞“天天〞词看出河里小船
特点。
2、学习课文第 5—7 自然段
①分小组分段朗读课文,比一比,哪个小组
第 11 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集体备课
塘沟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每课教学目标
《1.古诗词三首》
1.认识“徐、篱”等6个生字,会写“宿、徐”等1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乡下人家》
1.认识“构、芍”等11个生字,会写“构、饰”等15个字,正确读写“屋檐、构成、装饰”等17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4.积累好词佳句。
《3.天窗》
1.认识“慰、藉、瞥”3个生字,会写“慰、藉”等10个字,正确读写“慰藉、扫荡”等13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
《4.三月桃花水》
1.认识“绮、谈”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口语交际:转述》
1.学习把一些事情转述给别人。
转述事情时,要弄清要点,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2.转述时注意人称的转换。
3.跟别人转述时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习作:我的乐园》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将自己的乐园写具体。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三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及教案三呼风唤雨的世纪【设计思路】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正确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谈出初步的阅读感受,结合所查阅的资料进行交流,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深入学习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由第四自然段入手,教学课件展示,学生通过朗读,感受20世纪的科技发展.在谈到人类生活的改变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谈人类的生活从古至今都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同时结合所查阅的资料,在讨论、交流中认识到古人的许多幻想都已经成为了现实,从而深刻地体会到科技带来的巨大变化.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通过理解“发现”和“发明”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科技造福于人类的现实意义.最后,在学习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畅想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感受,体会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并能够运用所学过的方法正确文中词语的意思.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3、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重、难点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教学准备1、查找相关资料.2、教学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单元导读,梳理要点.1、阅读“单元导读”.2、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点.二、谈话交流,激发兴趣.1、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他们过去的生活相比,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2、引入新课的学习,板书课题.三、检查预习,解析题目.1、检查读书情况.(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2)评价朗读.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1)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2)全班交流.3、检查词语理解情况.(1)出示词语:指名读词语.(2)交流“出乎意料、改观、程度、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电话、因特网、联系、哲学家、归根到底”等词语的意思.4、理解题目中“呼风唤雨”的意思.(1)“呼风唤雨”是什么意思?(2)如何理解题目的意思?四、交流资料,了解作者.(1)学生交流所查阅的有关作者的资料.(2)教师总结.五、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快速默读课文,划出感兴趣的句子,在句子旁边简单写出感受.3、交流感受.4、全班交流查阅的资料.在交流资料的基础上,初步感受20世纪科学技术的魅力,感受人类生活的变化.5、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六、总结.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到在20世纪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科学技术带来的.20世纪确实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七、布置作业.1、继续查阅相关资料.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多读几遍.第二课时一、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学生谈收获.3、引入对新课的学习.(设计意图:通过谈上节课的学习收获,对学习内容进行再次整理,做以简单的回顾,同时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础.)二、提出学习要求.请大家阅读课文,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把有关的句子画下来,进行简单的批注,也可以和其他同学讨论讨论.(设计意图: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地学习,获得初步的学习体验.)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对课文内容产生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自己学习之后,通过和小组其他同学的交流,完善自己的学习收获,增进对课文的理解.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加深体会.)四、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1、句子:“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1)读到这句话,你都想到了什么?(2)指导朗读.(3)课件展示文中所列举的典型科技成就:看到这么多成就,你心情怎么样?(4)再读这句话,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5)谁还能举出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6)20世纪人类取得了这么多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设计意图:这一句子,展示了人类在20世纪取得的科技成就.引导学生联系所查阅的资料,想到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事情的意义,想到电视、电话等事物的飞速发展;再通过课件出示有关文中列举例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科技的发达;同时,通过朗读的指导,使学生感受科技的巨大成就,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2、句子:“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1)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受.(2)课件展示电视的发展变化:感受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3)指导朗读.(4)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到底有什么改变,联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谈一谈.A、以前是农耕社会,依赖自然;现在,人类利用科技改善自己的生活.(课件出示农耕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图片对比)B、以前,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汽车等,现在这些事物都有了.C、以前,人们的很多美好愿望只能寄托在神话中;现在,很多愿望都实现了.(课件出示“嫦娥奔月”和“人类登月”以及“嫦娥一号”图片对比)(5)指导朗读.(设计意图:这组句子展现了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改变.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体会,但一般比较空泛.因此,通过课件展示“电视”这一常见事物的发展,再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生活的变化,感性地认识到科技改变了生活.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第三自然段,在三、四自然段的对比中感受生活的变化,并通过一些图片的对比,加深学生的感受,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力量.)3、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1)课件出示诗句.理解诗句的意思.(2)指导朗读.(3)从这句诗中能感受到科技发展的什么特点?(4)课件展示20世纪的一些科技成就:用心看,谈感受.(5)如果让你在这些科技成就的后面加上一个标点符号,你想加上什么?(6)再读诗句,加深体会.(设计意图: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20世纪的科技发展.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引导学生感受科技发展速度惊人、成就喜人.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体验,用课件展示一些科技成就,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更深的感受.让学生加标点符号的目的同样是为了学生对科技的发展获得更真切的认识.)4、学习写法.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中,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生活的改变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两段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并初步学习到课文的一些方法.)5、自由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变化.(设计意图:将第三、四自然段放在一起学习,是为了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内容,获得整体上的阅读体验,避免出现理解上的琐碎现象.两个段落同时学习,学生在对比中的感受更深刻、更真切.这一部分的学习,建立在师生对话的基础之上,通过交流、朗读等方式逐步加深理解.)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是谁呼风唤雨?靠什么呼风唤雨?2、学生谈,教师板书.3、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理解“发现”和“发明”.(1)“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课文中举的这些例子中,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中讲的内容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2)“发现”和“发明”有什么联系?4、指导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设计意图: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改善了人类的生活.要让学生弄清“发现”和“发明”的区别与联系,辨析用词的准确性,体会科技在人类生活改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六、学习课文最后一段.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课件出示句子: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是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科学正在为人类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2、进入21世纪,你觉得科学技术还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3、学生畅想.(设计意图:学习了课文之后,学生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学生畅想未来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学习感受,激发其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六、总结.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又有了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课文一开始就明确地告诉我们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又告诉我们正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发现和发明,才使得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然后作者用农耕社会和20世纪做以对比并举了许多科技成就的例子,用准确的语言展现了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方便.最后,指出在未来的时间里,科学还将继续改善我们的生活.3、朗读全文,感受20世纪的呼风唤雨.4、再读课文第一句话.你想怎么读?(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学习收获,理清思路,回顾课文的内容,感受文章的特点.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读全文,进行整体的感受.让学生再读文章的第一句话,是为了使学生获得独特的阅读体验并和大家分享.)七、布置作业.课下,同学们将课文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说说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设计意图:这项作业是课后“小练笔”提出的要求,也是学生总结学习收获的好方法,将学生的学习拓展到生活中,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板书设计:29、呼风唤雨的世纪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科学→发现、发明↖↙人类。
小学语文四年级优质备课教案5篇
学校语文四班级优质备课教案5篇老师要擅长用教案,借鉴、自编、改编一些题,作为补充题,认真的争辩教案是钻研教材的一项格外重要的工作,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语文四班级优质备课教案,期望对您有所挂念。
欢送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学校语文四班级优质备课教案1路径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激发同学学习爱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敬重他人,信任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时机,其中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同学联系上下文思考、争辩问题,围绕“迪斯尼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激发爱好,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日我们将一起走进一座梦幻城堡,那里居住着很多我们宠爱的动画人物。
看,他们来了!(出示动画人物图片:白雪公主米老鼠唐老鸭小鹿斑比爱丽斯等)你们知道他们是谁制造的吗(出示图片:美国动画大师——沃尔特·迪斯尼)2、简介沃尔特·迪斯尼和迪斯尼乐园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不但制造出了那么多共性鲜亮、活泼可爱的动画人物,对于全世界宠爱动画片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巨大的奉献,那就是迪斯尼乐园。
(出示迪斯尼乐园的图片。
)迪斯尼乐园位于美国加州洛杉矶,是全球第一个迪斯尼乐园,面积有206公顷,是香港迪斯尼乐园的两倍,相当于30个苏州外国语。
迪斯尼乐园备受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宠爱,这里包括探险世界、将来世界、幻想世界、开拓之城等主题乐园,可以说是每个人梦的故土,到了迪斯尼乐园就好像来到了用梦和幻想编织的殿堂。
3、简介格罗培斯然而你们知道迪斯尼乐园是谁设计的吗(出示图片:建筑大师格罗培斯)① 通过预习你对格罗培斯有了哪些了解呢出示句子:A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经过3年的细心施工,马上就要对外开放了。
B格罗培斯从事建筑争辩40多年,攻克过很多个建筑方面的难题。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单元备课(集体备课)一、教材分析教材特点•本册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大量优质课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设计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总体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单元一:我的家•重点:学习家庭成员称谓、家庭成员的姓名及简单介绍。
•难点:正确运用家庭成员称谓进行交流。
单元二:小樱桃树•重点:学习描写自然风光的词语,了解小樱桃树的生长过程。
•难点: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发展。
单元三:智取生辰纲•重点:学习古代智慧故事,培养学生的智力。
•难点:理解故事蕴含的道德寓意。
单元四:雪人与太阳•重点:学习运用形容词描写雪人和太阳。
•难点:理解太阳和雪人的比喻意义。
单元五:母爱的力量•重点:感悟母爱的伟大力量。
•难点:理解母爱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六:画荷•重点:学习描写花卉的词语,领会画画的乐趣。
•难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荷的情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式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情境教学: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1.导入:播放与家庭成员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庭成员。
2.学习任务:学习家庭成员的称谓及姓名,完成亲子关系表。
3.活动设计:小组讨论家庭成员的关系,展示并汇总。
第二课时1.导入:用图片展示小樱桃树的生长过程,导入课文。
2.学习任务:听读课文,理解小樱桃树的故事情节。
3.活动设计:分组讨论小樱桃树的成长经历,展示并交流。
(以下省略,依次类推)六、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
2.作业评价:布置课后练习作业,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小组评价: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责任分工等方面。
四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计划
四年级语文组集体备课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学校集体备课实施方案为指导,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研究,发扬全体英语教师团队合作探究的精神,群策群力,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个人特长,体现“同伴互助”的精神,提高三年级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学校特色建设,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二、工作重点:1、认真学习和领会新的课程标准,扎实开展研究活动,优化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通过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三、集体备课内容:三年级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策略等等。
四、基本环节集体备课按“备前研讨―――形成教案―――教案调整、实施教学―――课后反思、总结”几个环节进行。
1、备前研讨备课前的研讨是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特长、体现集体智慧的重要环节,集体备课前深入的研讨是提高集体备课成效的关键。
1)集体备课前须进行教材内容分析,讨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等。
2)每位教师都要尽力提出有独创性的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
3)每位教师应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集思广益,攻克难点。
4)认真做好每次集体备课情况记录,包括备课时间、参加人员、备课内容、讨论意见等。
2、形成教案主备教师将集体讨论的意见整理,形成集体备课的教案设计。
3、教案调整、实施教学1)教案调整时,由中心发言人说课,教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
但教案应避免千篇一律,否则就没有创新精神。
2)辅备教师认真领会主备教师的教案设计意图,可提出教案调整意见。
3)每位教师要充分利用好集体备课教案,将集体智慧应用于课堂教学。
教学前,应根据教师本人特点和本班学生情况,进行教案调整。
4、课后反思、总结1)备课小组的教师在利用集体备课教案进行教学时,小组成员要积极参与听课,对教学情况进行集体反思。
人教版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本单元主要围绕人教版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的语文内容展开,针对期中考试对学生的知识点进行集体备课教学。
通过集体备课,老师们可以共同讨论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本学期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考点。
2.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三、教学内容1.本单元主要涉及课文《XXX》、《XXX》等内容。
2.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设立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讨论内容。
四、教学准备1.教材内容复习。
2.教学课件和讲义的准备。
3.小组讨论问题的准备。
五、教学步骤1.复习阶段–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让学生快速复习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
2.教学阶段–将重点知识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并进行互动讨论。
–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和分组讨论。
3.总结阶段–对教学的重点再次进行梳理和总结。
–学生可以提出问题,老师进行解答。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集体备课教案中,教师们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使得教学效果更为明显。
但在未来的备课中,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更多的差异化教学服务,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七、教学评价本次集体备课教案中,教师们紧密团结,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优势,提升了教学效率。
学生们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表现积极。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也总结了教学中的不足之处,为下一步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以上就是人教版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集体备课教案的内容及思考,希望对教师们在备课过程中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谁?靠什么?哪个?什么样?为什么?)
1.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棒,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随时画出答案。师板书:()世纪,()靠()呼风唤雨。
2.交流,填空。
3.考考大家,这两个答案是从哪句话得来的?能读一读吗?发现了吗?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4.这个答案是从哪儿找到的?齐读句子。纵观全文,这个句子起什么作用?师引导:前几天学课文,咱们学到了结尾和题目相照应,叫什么?)这篇课文呢?
7.文章中还有了一句诗来写这些变化,赶快找找,是什么?联系上下文,你怎么理解这句诗?给大家读一读。
8.把咱们刚才画的两处句子联系起来看,同学们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了吗?提示: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现在的孩子们对科学充满了好奇,本组课文更是学生了解我国科技成就的展示台,要紧紧抓住孩子的这一心理。教学中,教师不要以解说员的身份出现在讲台上,否则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失去了探究的欲望。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材分析:
文章充满激情地歌颂20世纪,开篇便用“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点明中心、总起全文。紧接着,第二自然段进一步说明是人类靠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发明、发现,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下文三、四自然段用对比的方法,对第二自然段进行了细致阐述:20世纪将幻想变为现实,百年间的改变胜过了百万年的总和。最后,通过第五自然段进行总结。文章各段落间内在联系非常密切。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过去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教学建议:
1、从解题入手,借助工具书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
2、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力求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思路。
3、学生就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相互质疑、解疑:
可采用“谈自己的理解──查阅工具书──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体会用词准确”。
4、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3.交流句子,第三自然段中你画了哪几句话?出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4.师引读:那时候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那时候还没有什么?能不能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进行补充?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Fra bibliotek三、品读感悟:
1.为什么说20世纪,人类靠科技呼风唤雨?那就需要研究一下20世纪之前的上百万年,以及20世纪以来的一百年了。(板书:百万年百年)看看,这两个时间段,有什么感受?
2.在如此漫长的百万年间,在如此短暂的一百年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分别是怎样的?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三、四自然段,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
5.总结:在这长达百万年的历史中,什么也没有,(板书:没有……)想象一下,人们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1.寂寞单调的日子中,人们只能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自己的幻想中。他们可能在幻想什么?
2.百万年中,这一切只能是幻想,人们只能在幻想中艰难度日。但是,20世纪,仅仅一百年,人们的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画了哪些句子?指名读,出示:
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三小黄爱红
第八组
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4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电脑住宅》带我们走进现代化的电脑住宅,亲身感受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舒适;《飞向蓝天的恐龙》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向我们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发生变化后的用处。这几篇课文可以使学生学到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
3.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照片中这位慈祥的老爷爷就是路甬祥,他是中国科学院院长,一个非常有名的科学家。
4.理解课题:读过课题有什么问题吗?
二、合作交流:
A.什么是呼风唤雨?
B.是谁呼风唤雨?
C.为什么能呼风唤雨?
D.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
E.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什么样的?
F.为什么这个世纪能够呼风唤雨?
教学准备: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探究:
1.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科技发展迅速,科技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
2.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科技发展、生活变化的文章。(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小结:即使相隔千里万里,只要打个电话就能互诉情谊,只要利用网络就能立刻见面,只要坐上飞机就能相聚相守,广袤的地球好像一下子变……?(小了)所以,人们称之为……?(地球村)
6.20世纪,人们有那么多的发明,那么多的发现,说也说不尽,回顾着这一切,你现在心情怎样?(自豪、激动、高兴)带着这种感情,咱们一起读读这几句话。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3.看看这两个分句,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板书:发现发明。能根据这些说说“发现”和“发明”的区别吗?还能分别举几个例子吗?
4.有了这些发现和发明,人们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比如:有了电话这一发明,相隔遥远的人们可以随时通话,互通信息,交流情感,电话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改变。你能这样说一句话吗?出示:
有了()这一(),(),()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