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简介
珠江水系“一横一网三线”和5个内河港口规划与建设情况调查
珠江水系“一横一网三线”和5个内河港口规划与建设情况调查小组成员: 10港航4 李海盛 0712404610港航4 杨磊 1030315710港航4 林炳伦 10303167序言:《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将全国内河港口划分为三个层次,包括主要港口、地区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
内河主要港口是指地理位置重要、吞吐量较大、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广的港口。
珠江水系高等级航道布局为“一横一网三线”。
“一横”:西江航运干线。
“一网”: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网。
“三线”:右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
珠江水系主要港口布局方案为5个: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肇庆港、佛山港。
———珠江水系一、珠江水系概况珠江,旧称粤江,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全长2214公里,横贯滇、黔、桂、粤、湘、赣六省区,连通越南北部(如图1所示),流域总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442100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11590平方共里在越南境内。
图1 珠江水系示意图珠江流域属于复合型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河网四部分组成。
西江流域面积353120 km2,占全流域面积77.83%;北江流域面积46710 km2,占全流域面积10.30%;东江流域面积2704 0 km2,占全流域面积5.96%;珠江三角洲及流入区内中小河流流域面积共计26820 km2,占全流域面积5.91%。
珠江流域集水面积在10000 km2以上的河流共有8条,在1000 k m2以上的河流共有120条。
珠江水系航道包括了中国内河航道规划“两横一纵两网”中的“一横”和“一网”,如图2所示,航道布局以西江为主干,上游通过三个通道与云贵连接,这三条通道分别是南线通道右江;中线通道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北线通道都柳江、融江、柳江,流经中游的广西,经西江航运干线与下游三角洲航道网及北江、东江贯通,通过八个口门入海,形成江海相连、干支相通、水陆联运的水运体系。
图2 珠江水系航道分布图二、珠江内河水运现状1.内河水运基础设施珠江水系主要航道有:西江航运干线、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右江、左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北江、东江、都柳江、融江、桂江、贺江等。
完善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势在必行
好 的作用。 是, 但 一些途 经此水 域 的船 长在实 际航 行 过 程 中也 发现 , 这一 水域 的定 线 制存
在 一些 问题 。 下面将反映较 多的几个 问题进
使用者。
三 、大濠 水道第 四通航 分道 的西行分道
水深较浅问题
第 四分隔带 右侧 进 口 航 分道 是 整个 珠江 口定 线制 通 水 域 中水 深最 浅 的一段 , 限制了吃 水较 大 的进 港船 舶 使 用该 水道 。 四分隔带 左右水深相 差较 大, 第 越靠右 侧水深
( 本文作者系中海发展货轮公司高级船长 )
改为虚 拟AI航标 。 S
有较好的可行性。 当然, 分道通航设立后各种船舶航行习
惯 的改 变, 可能 又会对航 行 安全 产生新 的影 响, 需要通 过 不断 修 改来 完善 。 些问题 不 在 实际 运作 中是 不能被 发 一 现 的。 因此也 希望在每 个新 的具体 通航 分道 实施前 , 进行
入 蒲 台岛以 西的 狭窄 的香 港水 域 内, 成 操 纵 上 的 被 动 造
局面 。
个方案 就 是该 分道偏 南 ,( 向0 2 2 2) 明当时的设 走 9—7 说 计者 也 已经考虑过 这一 问题 , 最终选 择了现在的 方案 , 但 应有其 道理 。现有 方案很 好地利 用了入 口处的利成号 沉船
警戒 区时遇 到南驶 的小船 , 没有 向右避让 的余地 了。 就
南下的大 型船 舶 , 对于 通航 安 全应有 较大帮助 。 也就 是在 设置 分道 还不 能解决 问题时 , 制定 特殊 的规定 来解 决 ( 但
8F江口水域船舶航行指南 第四、六、七章
第四章大濠水道定线制及附近水域航行指南大濠水道东南端与担杆水道相连接,水道北端与伶仃水道相连接。
该水道附近水域的榕树头航道南端与桂山引航锚地相连,北端与大濠水道交汇于马友石灯船水域,与伶仃水道相连接。
大濠水道位于大屿山以西,桂山岛以北,内伶仃岛以南水域,是船舶经伶仃航道的主要航路,该水道实施分道通航制。
大濠水道分道通航制是珠江口船舶定线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分道通航制充分考虑原有的习惯航路,并与香港大屿山快速船通航分道相衔接,共同构成该水域的定线制,规范该水域的交通流,保障船舶航行安全。
第一节通航概况一、概况大濠水道是进出广州港、珠江三角洲港口群的黄金水道,该水道附近水域有多少条水道交汇,包括枕箱水道、大濠水道东南段、大濠水道北段青洲快速航道榕树头航道。
进出香港维多利亚港、广州港、深圳港、珠海九州港及珠江三角洲虎门港、中山港等众多港口的船舶流经上述各条水道在此交汇,特别是来往于香港与澳门、珠海九州、江门、鹤山、开平之间的高速客船也交汇于此水域,使该水域的交通流显得更为复杂,各不同的来船都会构成船舶交叉相遇局面,存在着严重的船舶碰撞隐患。
大濠水道分道通航制衔接香港大屿山快速船通航分道,与香港大屿山快速船分道通航制共同构成了该水域的船舶定线制。
二、通航环境(一)航道状况1、大濠水道大濠水道位于大屿山以西,桂山岛以北,内伶仃岛以南水域,是船舶进入珠江口内各港口主要航路。
该水道可航水域较窄,最窄处仅为1.8海里,潮流流速较急,最快达3节以上。
2榕树头航道榕树头航道为天然航道,位于隘洲列岛、桂山岛、中心洲、牛头岛与竹洲、三牙排、赤滩之间,水道宽阔,水深10~25米,泥底。
航道上主要碍航物为动头石,三牙排、四尺岩等礁石。
船只在竹洲转向后,不驶入三牙排灯桩的红光范围内,即可避开上述礁石。
(二)助航设施1.定线制专用标:定线制第三警戒区中心附近(概位:22°10'59.8"N,113°49'36.0"E)设置航路1号灯船,第五分隔带北侧端部(概位:22°13'54.0"N,113°49'00.0"E)设置航路2号灯标。
珠江口水域注意事项
珠江口水域注意事项珠江口水域,海事部门规定的地理覆盖范围为113°32′00″E~114°24′00″E与21°55′00″N~22°20′00″N连线内水域。
在航海的实践中,往往把从蒲台岛开始至马友石灯船之间的水域称之为珠江口水域。
此段水域是水上交通繁忙区域,从2004年6月1日起实行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
《定线制》有多航路交叉,水道纵横交错,港口密集,在该水域有多条船舶航路产生多种方向的交叉。
大濠水道定线制有四条分道通航段,加上现有的香港大屿山快速船东段分道通航段,共有5条分道通航段的航路交叉,交通流状况复杂。
为了解决多条航路交叉的问题,避免船舶交叉碰撞,设立了第三警戒区,警戒区内设有半径为80米的“安全岛”,要求船舶穿越警戒区时,围绕“安全岛”逆时针航行。
担杆水道定线制与香港东博寮水道分道通航航路也形成交叉,第二警戒区就是为解决两条分道通航航路的交叉而专门设置的。
在警戒区中心设置灯船,为了使船舶易于辨明大濠水道定线制警戒区“安全岛”的位置,在警戒区中心设置1艘安装有雷达应答器的灯船。
现以船舶西行为例,过蒲台岛之后,由东博寮水道进入香港水域的船只多为大型船舶,由于受到龙鼓洲西水道水深的制约,驶往深圳赤湾港的大型船舶也借道东博寮水道由龙鼓水道进港。
所以,驶经东博寮水域外侧时,要严格遵守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的规定,行驶在自己的航线上,遇有从东博寮水道驶出的大型船舶,应根据《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进行避让,必要时慢车等让,同时可以保持香港海事的CH 12频道守听,密切注意出口船舶的动态。
这里也是海事高发水域,具体原因也就是交叉船舶互相争行,因为西行船是规则上规定的让路船,所以应主动避让出口船,以免出现紧迫局面。
在遇有香港水域涨潮时,停泊在担杆列岛内侧的锚泊船也要依次进港,应特别注意其抢头。
驶过东博寮水域之后,应当注意东行往南丫岛抛锚的船舶,及早与之联系,确定会让意图。
(整理)全国沿海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
全国沿海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交通运输部二○一一年七月目录一、规划背景 (1)二、现状和作用 (2)三、规划定位 (3)四、指导思想 (3)五、规划原则和范围 (3)(一)规划原则 (3)(二)规划范围 (4)六、规划方案 (4)(一)干线航路船舶定线制规划方案 (5)(二)支线航路船舶定线制规划方案 (8)七、措施和建议 (13)(一)加快推进规划的实施 (13)(二)建立互动协调机制 (13)(三)加强宣传和人才培养 (13)附图:................................................................................................. (15)一、规划背景随着我国海上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沿海已经成为世界上水上交通最繁忙的区域之一。
目前每年航行于我国沿海水域的船舶已达400多万艘次,其中各类油轮超过16万艘次,平均每天400多艘次,水上交通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油污风险不断增加。
根据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水上运输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将保持5.9%左右的增长速度,沿海进出港船舶将达到500万艘次左右,比2010年增加20%左右,船舶大型化的趋势也将更加明显。
经济的快速发展,港口吞吐量和船舶流量的不断增加,必将带来通航密度的增加,由此带来船舶航行风险的增大,再加上近海油田开发、水产养殖捕捞、旅游休闲等海上活动日益频繁,商船航行与渔业生产等各类用海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多,沿海水域通航环境越来越复杂,发生重大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的风险将不断增加。
船舶定线制是指定船舶在水上某些区域航行时所遵循或采用的航线、航路或通航分道的一种制度,是水上交通繁忙区域实施有效管理的主要手段,是对航路合理规划、有效利用的重要方法,也是改善水上船舶航行秩序、通航环境的重要措施。
为进一步规范沿海船舶航行秩序,改善通航环境,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商船、渔船碰撞事故的发生,降低船舶污染风险,提高交通效率,维护国家权益,根据《建立和实施船舶定线制工作指南》的相关要求,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全国沿海船舶定线制总体规划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在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
担杆水道定线制至大濠水道定线制间航段航行指引
担杆水道定线制至大濠水道定线制
航段航行指引
(仅供参考)
西行船舶应尽量保持在担杆水道分隔带延长线北侧行驶,以减少与东行船舶对遇的几率。
当航行至西博寮水道口时,应加强了望,注意避让南北向进出西博寮水道的船舶。
东行船舶应尽量保持在担杆水道分隔带延长线南侧行驶,以减少和西行船舶对遇的几率。
当航行至西博寮水道口时,应加强了望,注意避让南北向进出西博寮水道的船舶。
南北向航行船舶在接近担杆水道分隔带延长线时,应加强了望,注意避让东西向航行船舶,当穿越担杆水道分隔带延长线时,尽量保持直角穿过。
参考资料:《珠江口门及附近水域航行指南》。
珠江水系“三线”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附件珠江水系“三线”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前言推进珠江水系船型标准化,是航运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
为满足市场需求,在总结和分析前期推进珠江水系船型标准化工作以及已有标准船型研发成果的基础上,由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组织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等有关单位制定了珠江水系“三线”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
珠江水系“三线”过闸船舶标准船型主尺度系列是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珠江水系通航技术条件、各航段的差异性、干支流的相通性,遵循船型与航道等级、船闸、升船机等通航建筑物相匹配,尽可能简化尺度系列档次,兼顾船型优选及实用性,以及与相关国家标准、交通运输行业标准和行业政策相协调等原则,并经多种方案技术经济优化论证研究制定。
本尺度系列的制定和实施,旨在规范珠江水系“三线”过闸运输船舶船型主尺度,提高基础设施的通航效能,促进珠江水系船舶技术进步和航运可持续发展。
本尺度系列由交通运输部珠江航务管理局负责管理及解释,重大事项报交通运输部批准。
目录1.通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一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生效、适用及解释......................................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外跨海大桥水域的船舶定线制
水色准發 第42卷第2/3期2020年3月国外跨海大桥水域的船舶定线制李勤荣1,周荣2(1.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北京100028; 2.舟山市大桥建设管理局,浙江 舟山316000)【摘 要】为给我国未来跨海通道建设后的航标管理提供借鉴,考察美国、欧洲的跨海 大桥水域航标布设情况,考察发现:国外对桥区水域的船舶定线制设置比较谨慎,但设置的船 舶定线制水域基本覆盖整个桥区水域;航标配置总量较少,多布设在航道转向水域或暗礁水域,航路间距也较大,未出现在桥梁轴线两侧密集布设航标的情形。
加强航标布设,协助船舶尽快适应改变后的通航规则,提高桥区水域通航安全管理水平,是跨海大桥建设后的通常做法。
【关键词】 跨海大桥水域;船舶定线制;金门大桥;警戒区;航标0引言目前我国跨海通道建设发展迅速,珠江口水 域建有虎门大桥、虎门二桥、深中通道、港珠澳大 桥,规划有莲花山通道、南沙大桥、深茂铁路珠江 公铁两用大桥等;杭州湾建有通苏嘉甬铁路、杭州 湾大桥、舟山连岛工程,规划有沪甬通道、舟山至 上海通道等。
跨海通道的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所在水域的通航环境。
实施船舶定线制,协助船舶尽快 适应改变后的通航规则,提高桥区水域通航安全管理水平,是跨海大桥建设后的通常做法。
因此, 对美国、欧洲当前实施的跨海大桥水域船舶定线 制进行研究,可为我国未来跨海通道建设后制定船舶定线制措施提供借鉴。
1美国跨海大桥水域的航标布设1.1金门大桥金门大桥主通航孔跨径为1 280 m,净空高度67 m o金门大桥桥梁为一孔跨过通航水域,与航路边缘线呈26。
~ 46。
夹角。
金门大桥两侧水域设置有船舶定线制,但并未布设航标,仅在桥梁两侧设立了两个警戒区。
金门大桥水域船舶定线制设置见图1。
金门大桥水域船舶定线制设置收稿日期:2019-10-17作者简介:李勤荣(1986—),男,工程师,从事水上交通安全的规划研究工作E-mail : SYGL@ • 11•第42卷 第2/3期2020年3月 水色准發(1 )东侧警戒区边缘距离桥轴线约1.6 km,过 警戒区后,航路分两个走向。
广州港大濠水道定线制引航要领
大 濠 水 道 水 域 地 属 亚 热 带 季 风 侧 为 进 港 通 航 分 道 ,通 航 分 道 的 南 珠 海 或 澳 门 的 船 舶 , 此 类 船 舶 以 国 气候 , 每年4 —8 月多为东 南风 , 9 月 至 端 入 口至 正 横 桂 山 岛 的 下 边 角 航 段 轮 为 主 , 船 舶 吨 位 一 般 较 小 。② 东 行 次年 3 月为 东 北 风 。每 年 6 — 1 0 月 份 为
1 . 1 水 文
带 端 口至 桂 山 北 灯 船 航 段 , 水流 急 ,
大 濠 水 道 的 潮 时 应 参 考 桂 山 潮 流 压 差 不 明 显 ; 进入 第三 分隔 带后 ,
大濠 水 域流 急 水深 , 潮 由 于 有 桂 山 岛 、 大 屿 山 和 大 小 蜘 洲 岛 的 船 舶 曰渐 增 多 。 大 濠 水 道 的 水 上 交 汐 站 的潮 时 。
压 更为 明显 , 在 涨 潮 时, 流 压往 东 , 退潮时 , 则 往西。 1 . 2 气 象
警 戒 区 组 成 。其 中 , 每 条 分 隔 带 宽 度 三 分 隔 带 南 端 口, 到 桂 山 岛 西 面 的 引
为2 0 0 米, 分 隔 带 两 侧 为 进 出 口通 航 航 登 轮 点 上 引 水 , 或 ̄ j I l 8 GS 锚地 抛 锚 分道 , 宽度 为6 0 0 Y r  ̄ : 。第 三 分 隔 带 东 等 待 进 港 计 划 ; 从 香 港 和 中 国北 方 到
段, 流水急 , 流 压 差 明显 , 尤 其 第 五
分 隔 带 北 段 专 用 标 至 马 友 石 航 段 流
珠 江 口大 濠 水 道 的 分 道 通 航 制 为从 中 国 北 方 或 香 港 过 来 的 船 舶 , 通 由 四 条 分 隔 带 、8 条 通 航 分 道 、一 个 过 大 小 蜘 洲 岛 以 南 的 水 道 , 并 穿过 第
论担杆水道定线制修订后航标设置研究的必要性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船舶定线制的目的、定义、方法,以及珠江口担杆水道定线制修改的必要性和修改后的通航环境,运用必要性论述,得出设置相应助航设施设置研究的必要性,以期在担杆水道提供更优质的航海保障服务。
关键词:定线制航海保障灯船必要性关于船舶定线制的一般规定是根据solas公约第v/8条制定的。
船舶定线制的目的是增进船舶汇聚区域和交通密集区,或因水域空间有限、存在航行障碍物、水深有限、气象条件不宜等而使船舶的活动自由受到限制后的航行安全。
船舶定线制还可以用于防止或者减少由于船舶在敏感区域或其附近发生碰撞、搁浅等事故而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或者其他损害的危险。
国际海事组织(imo)是建立、通过和修改船舶定线制的唯一国际机构。
在决定是否通过或修改某一分道通航制时,imo将考虑以下航海保障措施:一是,所设置的航标是否能使船舶在该水域航行时,按照经过修正的《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第10条的规定,得到足够精确的船位。
二是该区域的海道测量状况是否已经充分(最低标准将用于海道测量,以证明在建议的或经修正的分道通航制或深水航路或其他定线制措施的通航分道中的海图水深精确度)。
本文将结合担杆水道定线制修改原因及现有航海保障措施现状,探讨配套设置航标的必要性。
1.担杆水道船舶定线制修改原因,及修订后评估2004年6月1日,原交通部颁布实施《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试行)》和《珠江口水域船舶报告制(试行)》。
珠江口定线制由担杆水道定线制和大濠水道定线制组成。
其中,担杆水道定线制由2段分道通航区和2个警戒区组成,并与香港东博寮(east lamma)水道分道通航制相连接。
担杆水道定线制的设立为保障该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和防污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航经该水域的船舶密度增加,此区域也发生过几起重大事故。
经研究分析,香港东博寮水道出口的南下船舶航行方向不确定性是最重要的原因。
根据《航路指南》中对担杆水道定线制航行要领的介绍,在担杆水道中东行的船舶进入第二警戒区时,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类船舶:①从东博寮水道南向出口的船舶;②从东南进入东博寮水道的船舶;③从担杆水道西行进去东博寮水道的船舶;④担杆水道东行进去东博寮水道的船舶。
珠江口水域船舶避碰网的构想
第16卷第4期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Vol .16 No .42008年12月JO URNAL OF G UANG ZHOU MAR I TIME CO LLEGEDec.2008文章编号:1009-8526(2008)04-0008-04珠江口水域船舶避碰网的构想施平安,万岳文(海军兵种指挥学院1系,广东广州510431)摘 要:针对船舶在珠江口水域航行时面临的复杂环境,提出以建立珠江口水域船舶避碰网来监控船舶安全航行的构想.探讨了建立珠江口水域船舶避碰网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珠江口水域避碰网的体系结构,讨论了避碰网中存在的6种通信关系.关键词:船舶;A I S;避碰网;信息中图分类号:U665.26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3 作者简介施平安(3—),男,副教授,主要从事舰船航行安全与智能避碰决策研究 珠江口水域是船舶进出广州、深圳、香港、澳门及珠三角其他港口的必经水道,东西和南北往来的船舶多在此转向、交汇,是我国通航密度和通航量最大的水域之一.由于珠江口水域通航密度大,流动渔船作业频繁,水道纵横交错,通航秩序较乱,通航环境较差,水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珠江口水上交通事故占广东辖区全年交通事故总数的40%以上.其中碰撞事故是珠江口水域的主要交通事故.根据1995—1999年5年内的重大事故统计,碰撞事故占70%.珠江口水域被交通部列为全国重点监管水域之一[1].因此,为了保证船舶在珠江口水域航行时的安全,避免船舶因疏忽或者对该水域航行规定的错误理解而导致航行事故,有必要提出一种对船舶提供航行信息服务、实施管理和连续监控的系统.全球化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A I S (船载自动识别系统)的出现及其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VTS 中的推广应用,为确保船舶安全航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本文提出以建立珠江口水域船舶避碰网来监控船舶安全航行的构想,所谓的船舶避碰网是一个由ECD I S 、船载A I S 、A I S 岸站、A I S 指挥中心和VTS 组成的,并通过I nternet 传输与船舶避碰有关的信息的虚拟网络.笔者首先论述了建设珠江口水域船舶避碰网的重要性,然后对建设该网的可行性进行了认证,最后提出了船舶安全航行监控网的体系结构及其通信关系.1 构建珠江口水域船舶避碰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为了规范船舶航行行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珠江口水域不受污染,广东海事局在珠江口交通繁忙水域划定了交通管制区,在交通管制区内设立了小船推荐航路、小船横越区、警戒区,实现了大小型船舶分道通航.2004年,交通部颁布了《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试行)》和《珠江口水域船舶报告制(试行)》,并于2004年6月1日起实施.珠江口水域交通管制区和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所划定的2段水域,共3个交通管制区域,对各类船舶的航行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为了使船舶驾驶员能够根据珠江口水域的交通规则安全航行,有必要建立覆盖整个珠江口水域的避碰网,确保船舶航行安全.2004年,珠江口A I S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台网络系统顺利地实现了联网,并已成功投入运营.珠江口A I S 包括4个A I S 基站和1个网络管理中心,覆盖了整个珠江口水域.船舶相关数据和静态数据每6m in 、最快每2s 自动向指挥中心或基站报告1次,也可根据需要适时报告.凡航行于珠江水域的船舶,只要安装了A I S,那么在海事部门的电子海图信息屏幕上可清晰、自动、快速地显示其航行信息,海:2008-04-0:197. 第4期施平安等:珠江口水域船舶避碰网的构想9 事部门通过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对船舶实施有效监管.从经济角度看,A I S 系统比传统的雷达系统更经济;从技术角度看,A I S 是一种自组织无线链路的数字通信系统,使用I P 协议,具有较强的兼容性,有利于基站间的组网,并能够与现有的信息网进行灵活的集成;从功能角度看,A I S 可以实现监视、识别、通信和导航,能够充分满足监控船舶海上安全航行的需要[2].总之,建设珠江口水域船舶避碰网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2 船舶避碰网体系结构设计2.1 船舶避碰网体系结构船舶避碰网是由ECD I S 、船载A I S 、A I S 岸站、A I S 指挥中心和V TS 组成的,并通过I nte r ne t 传输与船舶避碰有关的信息的虚拟网络,船舶避碰网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信息是船舶避碰网的主要资源,也是最重要的资源,避碰网中交换的信息包括本船周围20n m ile 范围内的所有船舶的航行要素(方位、距离、DCP A 、TCP A 、碰撞危险等)、各船发出的有关自身在操纵能力上的某些限制、海事局发出的有关该水域的航海通告,以及气象部门发出的气象信息等.通过避碰网对船舶进行更有效的交通监视、信息服务、交通组织,确保船舶在该水域的航行安全.船舶航行安全有关的信息在船舶避碰网内实现共享,是船舶避碰网的主要目的.总的来说,珠江口水域船舶避碰网主要是以下6种信息的交换:1)船舶之间通过A I S 交换信息;2)船舶与A I S 岸站之间通过A I S 交换信息;3)A I S 基站与A I S 中心之间通过I nternet 交换信息;4)V TS 监控中心与A I S 中心之间通过I nternet 交换信息;5)VTS 监控中心与海事局之间通过Inte r net 交换信息;图 船舶避碰网体系结构110 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6卷 6)VTS监控中心与气象部门之间通过I nte r ne t 交换信息.通过船舶避碰网,可以使整个珠江口水域的船舶动态信息为每艘船舶和每个港口共享,实现大面积的交通组织管理和大范围的交通管制,提高远距离的跟踪控制能力,更快地为船舶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2.2 网络传输速度与网络安全为了确保网络安全,使用防火墙将整个避碰网分为内网和外网2个部分,并采用VPN(Virtual P ri2 vate N et w ork)技术.VPN是指在公共网络中建立专用网络.数据通过安全的“加密通道”在公共网络中传输.VPN产品应符合国际I PSEC标准.I PSEC VPN 技术综合运用隧道封装和密码学技术,为用户在不安全的因特网环境中建立虚拟的可信数据通道.应用防火墙技术控制访问权限,实现网络安全集中管理,做到保护脆弱的服务,控制对系统的访问和集中的安全管理,并监视网络运行状态.防火墙对内部网实现集中的安全管理,在防火墙中定义的安全规则可以运用于整个内部网络系统,而无须在内部每台机器上分别设立安全策略[3].3 船舶避碰网内的信息交换3.1 船舶之间的信息交换船舶之间通过船载A I S交换数据,船舶可以在自主连续、设定或受控模式下向其他船舶发送船舶识别码、船型、船位、航向、航速、航行状态等信息以及与安全航行有关的信息,同时接受他船发出的这些信息.船舶通过A I S接收到其他船舶的信息后,就可以将本船附近20n m ile左右的所有船舶(包括被居间障碍物遮蔽的船舶)的动态信息实时地显示在本船的电子海图上,从而使船舶驾驶人员对本船周围的态势一目了然.3.2 船舶与基站之间的信息交换船舶通过船载A I S,以自主连续、受控或轮询的方式向A I S基站发送本船的静态信息(如艇名、呼号、吨位、吃水、船长、船宽、目的地等)和动态信息(如船舶即时速度、航向、航迹、告警信息等).A I S基站则向艇载A I S发送交通控制和分配信息、点对点的与安全有关的信息,或以广播方式发布船舶动态信息、航行安全信息和G S差分纠错信息此外,如果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事故,诸如搁浅、触礁等,也可以通过A I S向基站发送,而基站也可以及时地将从气象部门接收的航海气象数据(诸如风、浪、流、海雾、能见度等)及时广播给所有在外航行的船舶,确保船舶能够安全航行.3.3 A IS指挥中心与A I S基站之间的信息交换珠江口A I S包括4个A I S基站和1个指挥中心,网络覆盖了整个珠江口水域.指挥中心负责收集珠江口水域的所有船舶发出的A I S信息,并为航行于该水域的所有船舶提供信息服务.指挥中心也是珠江口水域的A I S信息管理中心和网络服务中心,负责管辖本水域的A I S基站和船台.指挥中心汇集了整个珠江口水域全面而详细的船舶航行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是由在它管辖下的4个基站从各船舶收集的有关船舶的动态和静态信息.有了该水域的所有船舶的动态和静态信息以后,A I S指挥中心就可以实现对该水域的船舶进行动态跟踪、监控、交通组织、具有管理以及信息服务等功能.A I S指挥中心与A I S基站之间的信息交换具有信息量大、实时性高的特点.3.4 VTS安全监控中心与A I S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换VTS监控中心主要对航行于珠江口水域的船舶进行监控,并为它们提供信息服务.为了更好地服务船舶,监控中心要从A I S中心获取有关船舶的所有信息.监控中心对各船周围的航行环境进行分析,在船舶有危险的情况下,及时地向它们通报,并为它们决策避险、避碰等方案,使船舶驾驶员在没有注意到或虽然已经注意到但却不知所措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地得到避免航行危险、避免碰撞的方案.3.5 VTS安全监控中心与海事局之间的信息交换船舶监控中心还要与海事局进行联网,从它们那里获取珠江口水域的航海通告等信息,以人工或自动方式改正电子海图数据,将改正后的海图信息通过A I S即时发布、提供给船舶使用.3.6 VTS安全监控中心与气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换安全监控中心还要与气象部门进行联网,从它们那里实时地获取珠江口水域的水文气象资料.其中气象资料包括海平面气压、气温、湿度、风、能见度、降水、海雾、总云量、低云量、雷暴、典型天气过程等;而海洋水文资料主要包括表层平均海流、表层最多流、表层最大溜、风浪、风浪周期、涌浪、涌浪周期P. 第4期施平安等:珠江口水域船舶避碰网的构想11等.安全监控中心根据获得的水文气象资料,分析当时的天气情况对船舶出行的影响,并及时将有关的气象信息(诸如风、浪、涌、能见度以及是否适合出航等)广播给所有的船舶.4 结束语本文提出了船舶避碰网的构想,希望通过构建船舶避碰网来改善珠江口水域的船舶航行环境,确保船舶航行安全.但是,这样的网络是否真的能够减少碰撞事故,是否真的能够实现,还有待于论证,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会面临很多困难.要真正地实现船舶避碰网,A I S和电子海图是必不可少的,而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小船没有安装A I S,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导航设施,而要求它们加装势必会受到阻力.因此,还要大力研究廉价而实用的A I S和电子海图等设备,使船舶所有人能够接受,乐于接受.参考文献:[1] 陈文驱.珠江口VTS区域联网设想[J].水运管理,2006(3):36-39.[2] 杨 梅,刘人杰,柳晓鸣.基于船载自动识别系统的海事信息网建设方案[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3(8):68-71.[3] 胡道元.计算机局域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81-195.V IS I O N O F SH IP COLL IS I O N AV O I DANCE NETWO RKI N P EARL R IVE R E NTRANC ES H I P ing2an,WAN Yue2wen(D ivisi on,Navy A r m s Commanding Acade my,G uangzhou Guangdong,510431,China)Abstrac t:A i m ing at the comp lex envir onm ent when navigating in Pearl R iver entr ance,the visi on on shi p collision avoidance net work is p r e sented to c ontr ol the sa iling saf e ty of ships.Shi p collision avoidance ne t w ork is a virtual net wor k that consistsof ECD IS,shi p2born A I S,A I S base stati on,A I S commanding center and VTS contr olling cen2 ter,and which transfers inf or ma tion about navigati on thr ough I nterne t.After discussing the i m portance and feasibil2 ity of ship collision avoidance net work in Pearl R iver entrance,the architecture of the net work is presented.Final2 ly,the paper touches six comm unicati on relationshi p existing in the net work.Key wor ds:Ship;A I S;Collisi on A v oidance Net work;I nf or ma tion。
船舶定线制概要
Ship’s routeing system
三、船舶定线的方法 1. 采用分隔带,在无法采用分隔带时采用分隔线, 分隔相反方向的交通流.
3 4 1
2 4 3
Ship’s routeing system
2. 利用自然碍航物和地理位置明确标示的物 标分隔相反方向的交通流。
3
4
Ship’s routeing system
3. 利用沿岸通航带分隔过境船舶和地方船舶 的交通:在分道通航区向外海一侧的边界之外 水域,船舶可以以任何航向航行。向岸一侧的 分道的外边界与沿岸通航带之间可设分隔线 或分隔带。
Ship’s routeing system
4. 在交通汇聚区附近,设置扇形通航分道;沿岸通 航带:在船舶从各个方向汇聚到一点或一狭小区域如 港口进出口处,海上引航站,近陆浮标或灯船设置 处,狭水道和河口等,可设置扇形通航分道,以分隔 不同方向汇聚来的交通流。
船舶定线制
Ship’s routeing system
一、 船舶定线制的目的与作用:
以减少海难事故为目的,而为船舶实施的单一航路
或多航路和定线措施。
增进船舶较集中、交通密度大,或由于航路上的碍
航物使船舶操纵受限,或因水深有限、气象条件不 利使船舶操纵受限的水域中船舶的航行安全。 二、船舶定线制的定义和种类:
Ship’s routeing system
6. 环行航道 (Round about):在限定的范围内,由 分隔点或圆形风隔带与一圆形通航分道组成的航路 。在该航道内船舶绕分隔点或圆形分隔带逆时针循 通航分道环行,从而实现交通流的分隔; 7. 警戒区 (Precautionary area):船舶必须谨慎驾 驶的区域,该区域内的交通流方向可能被推荐;
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
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试行)(修订)(参考海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图80823、80830号,海图参照1954年北京坐标系。
)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由担杆水道分道通航制和大濠水道分道通航制组成,包括分隔带、通航分道、沿岸通航带、警戒区和环行道。
1.担杆水道分道通航制1.1分隔带1.1.1第一分隔带设在下列地理位置的连线范围内,宽度为0.5海里。
(1)22°08.300′N/114°20.236′E(2)22°08.300′N/114°15.508 E(3)22°07.798′N/114°15.508′E(4)22°07.798′N/114°20.236′E1.1.2第二分隔带设在下列地理位置的连线范围内,宽度为0.5海里。
(5)22°08.300′N/114°11.776′E(6)22°08.300′N/114°06.450′E(7)22°07.798′N/114°06.450′E(8)22°07.798′N/114°11.776′E1.2通航分道通航分道的宽度为0.5海里。
1. 2. 1第一通航分道由(9)、(10)和(1)、(2)地理位置连线之间的水域为西行通航分道,船舶主流向为270°(真方向);由(11)、(12)和(3)、(4)地理位置连线之间的水域为东行通航分道,船舶主流向为90°(真方向)。
(9)22°08.802′N/114°20.491′E(10)22°08.802′N/114°15.345′E(11)22°07.296′N/114°15.345′E(12)22°07.296′N/114°20.491′E1. 2. 2第二通航分道由(13)、(14)和(5)、(6)地理位置连线之间的水域为西行通航分道,船舶主流向为270°(真方向)。
船舶定线制
CONTENTS
目录
1
船舶定线制定义及种类 船舶定线制研究现状 船舶定线制指标体系构建
2
3 4
船舶定线制评价模型比较
目录页
船舶定线制定义及种类
PART ONE
船舶定线制定义及种类
船舶定线制是指船舶在某水域航行时应遵循或采用 的航线、航路或通航分道的一种制度; 是对水上交通繁忙区域实施有效管理的主要手段;
是对航路合理规划、有效利用的重要方法;
代表着水上船舶航行秩序管理的发展方向。
船舶定线制定义及种类
警戒区 分道通航制
环形道
双向航路
沿岸通航带
种类
建议航线
深水航路
避航区
禁锚区
这几种定线措施在实际水域中是根据当地各方面情况相互组合起来采 用的,其中最主要形式是分道通航制。
目录页
船舶定线制研究现状
PART TWO
可拓学
可拓学是一门由我国学者蔡文创立的旨在用形式化 模型来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 方法的新兴学科,是一门横跨数学和哲学的新学科。
77%
层次分析法
模糊神经学
将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有机结合
船舶定线制评价模型比较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别对层次分析方法、可拓理论评估方法和模糊神经网络评
估方法评价船舶定线制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对三种评估方法进行适用性的分
02航行环境因素
航行环境包括会遇率、船舶密集程 度、助航条件、能见度、风、流以 及渔船等几个因素。
01 地理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因素包括航道宽度、到障 碍物距离、航路弯曲状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航路水 深、通航分道长度以及船舶累积转 向角度六个要素。
珠江口水域船舶报告制(试行)
关于实施《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试行)》和《珠江口水域船舶报告制(试行)》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告2004年第4号)《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试行)》、《珠江口水域船舶报告制(试行)》(简称“两制”)定于2004年6月1日起正式试行。
“两制”的实施,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海上权益,加强海上交通安全管理,建立良好的海上交通秩序,防止和减少海上交通事故,保护海上人命、财产安全,保护海洋环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凡航行于该水域的相关船舶必须严格遵守“两制”的规定,并服从当地海事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
特此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二〇〇四年三月一日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试行)(注:《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试行)》经交通部批准已修订,2006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海事局公告2006年第1号《关于实施<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试行)>(修订)的公告》发布。
)珠江口水域船舶报告制(试行)1.适用的船舶要求参加该强制性船舶报告制的船舶:24米及以上的渔船、500总吨及以上的货船以及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第1章规定的客船。
2.适用的地理范围及相关海图的编号及版本地理覆盖范围为113°32′00″E~114°24′00″E与21°55′00″N~22°20′00″N连线内水域。
相关海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图80823、80830号,海图参照 1954年北京坐标系。
3.报告格式、报告内容、报告门线、报告要求3.1格式本船舶报告制格式采用IMO A.851(20)号大会决议附则中所规定的格式。
3.2报告内容A 船名、呼号和国际海事组织编码(若适用)C或D 位置(经纬度或相对于陆标的位置)E 航向F 航速G 始发港I 目的港Q 缺陷及限制(拖船应报告其拖带长度及被拖物名称)U 总长及总吨3.3 报告线北报告线为22°20′00″N/113°40′00″E与22°20′00″N/113°52′08.8″E两点连线;西报告线为22°20′00″N/113°40′00″E与22°00′16″N/113°40′00″E两点连线;东南报告线为以桂山引航锚地中心点(22°07′54″N/113°46′50″E)为圆心,半径10海里,从担杆水道(22°08′54.5″N/113°57′30″E)至东澳岛西南方附近水域(22°00′16″N/113°40′00″E)的圆弧线。
珠江口水域船舶安全航行规定
珠江口水域船舶安全航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加强珠江口水域交通管理,维护水上交通秩序,保障船舶航行和人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珠江口水域航行、停泊和作业的一切船舶、设施及其所有人、经营人和其他有关单位与人员。
珠江口水域是指珠江口21?48′00. 0" N 纬度线以北,113?07′00. 0" E经度线以东,ll4? 20′00. 0" E经度线以西和黄埔水道 ll3?25' 36. 0" E经度线以东,铁桩水道 ll3?28' 00. 0" E经度线以东的广东海事局管辖水域范围? 第三条主管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图广东海事局是实施本规定的主管机关?第二章一般规定第四条驾驶台值班遇有下列情况,船长应当在驾驶台值班,必要时应当直接指挥船舶:(—)船舶进港、出港、靠泊、离泊时;(二)航行中能见度不良或遇有恶劣天气和海况时;(三)发生水上交通事故、船舶污染事故、船舶保安事件以及其他紧急情况时。
第五条富裕水深(—)船舶应保留足够的富裕水深;(二)在马友石灯船至南沙港区广州港出海航道41 号灯浮)之间水域航行时,船舶保留的富裕水深应不小于吃水的 12 %;在南沙港区以北水域航行时,船舶保留的富裕水深应不小于吃水的10% 。
第六条主航道航行(—)船舶在主航道航行时,只要安全可行,应尽量靠近本船右舷的航道外缘行驶。
(二)船舶因靠泊或离开码头、锚地、系船浮筒等不能遵守前项规定行驶时,应密切注意周围环境,谨慎驾驶,主动避让,不应妨碍顺航道航行船舶的正常航行。
(三)吃水 3 米以下的船舶,应在小路推荐航路或主航道一侧的灯浮连线 20米外或航道边线 50米外水域行驶,不应妨碍主航道其他船舶的正常航行。
(四)吃水 3 - 5 米的船舶可使用主航道,但不应妨碍主航道其他船舶的正常航行,当遇有限于吃水的船舶驶近时应主动避让,及早驶离至本船右舷一侧的航道边线 50米外或灯浮连线 20米外的水域行驶。
广州港大濠水道定线制引航要领
广州港大濠水道定线制引航要领作者:陈德和来源:《珠江水运》2016年第23期摘要:大濠水道定线制是大型船舶进出广州港、虎门港中山港和深圳西部港区的重要通道。
随着到港船舶大型化,选择使用大濠水道定线制的船舶不断增加。
本文的论述方法是通过将大濠水道定线制从进口方向分为引航登轮点至第三分隔带南端口、第三分隔带南端口至北灯船、北灯船至马友石三个航段,逐一分析三个航段的气象、流水、交通流,并总结出相对应的引航方法,保障该水域的船舶航行安全。
关键词:船舶定线制交通流避让航行安全1.大濠水道水域环境概述大濠水道是广州港、中山港、虎门港和深圳西部港区进出海的重要水道。
大濠水道可航水域宽阔,自然水深良好,是一条天然的优质水道。
随着到港船舶的大型化,榕树头航道的水深受到限制,选择走大濠水道或由于吃水原因而必须走大濠水道的船舶日渐增多。
大濠水道的水上交通也变得更加繁忙,对珠江口港口群也起着更加重要的支持作用。
大濠水道水域位于香港大屿山以西,桂山岛以东,马友石以南,南至桂山岛南侧的引航登轮点,长约12海里,最窄处仅为1.8海里。
1.1水文大濠水道的潮时应参考桂山潮汐站的潮时。
大濠水域流急水深,潮流流速可达3节以上。
从引航登轮点至第三分隔带端口,水域开阔,水流方向与航道走向基本平行,流压差很小;在夏天台风过境后和冬天冷空气入境时,该区域风浪比较大,对引航员登离船有较大影响。
从第三分隔带端口至桂山北灯船航段,水流急,流压差不明显;进入第三分隔带后,由于有桂山岛、大屿山和大小蜘洲岛等岛的遮挡作用,该区域风浪较小;当外面风浪较大时,引航员在引航点登轮困难,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等大船驶进第三分隔带南端口后再伺机登轮。
从桂山北灯船至马友石航段,流水急,流压差明显,尤其第五分隔带北段专用标至马友石航段流压更为明显,在涨潮时,流压往东,退潮时,则往西。
1.2气象大濠水道水域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每年4-8月多为东南风,9月至次年3月为东北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简介
广东海事局局长汪湘涛
尊敬的洪部长、游省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现在,我代表广东海事局就《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以下简称《定线制》)和《珠江口水域船舶报告制》向大家做简要介绍:
一、《定线制》制定过程
1999年底,全国通航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广东海事局负责制定《定线制》。
我局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组织系统内的专家和业务骨干,在航海界专家的帮助下,利用广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对珠江口船舶交通流进行全面观测,进一步摸清了船舶航行规律,研究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于2001年底制定了初步方案,并几番斟酌,反复修改,期间,交通部领导多次对此项工作作出指示,提出要求;交通部海事局自始至终关注《定线制》的制定,多次派员对我局进行指导,最终形成了目前的方案。
制定工作还得到了部队的大力支持。
《定线制》水域内的锚地调整得到广州军区、广东省军区的及时批复,保证了《定线制》的顺利实施。
我局与香港海事处就《定线制》制定工作开展了密切的合作。
自2000年起,在粤港海事定期联系会议上,双方就《定线制》设定方案、公布方式、执法检查、信息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磋商;还多次召开双方专题研讨会,对方案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协商。
《定线制》制定得到了港航单位、有关部门、航海教学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
广东省交通厅、广州港务局、广东省航海学会、大连海事大学、广州远洋公司、广州海运集团等单位对《定线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多次派专家协助我局的工作。
本《定线制》凝聚了航海界许多专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
二、《定线制》简介
《定线制》由担杆水道定线制和大濠水道定线制两部分组成。
(一)担杆水道定线制
担杆水道定线制由两段分道通航段和两个警戒区组成,第二警戒区与香港东博寮水道分道通航段相连接。
担杆水道定线制分道通航段的分隔带宽度0.5海里,分隔带两侧各0.5海里水域为通航分道。
北侧分道定为西行通航分道,南侧分道定为东行通航分道。
设定的两个警戒区,即第一警戒区和第二警戒区,第一警戒区为半径1.2海里的水域,第二警戒区为半径1.7海里的水域。
担杆水道分道通航制向香港海岸一侧的界线与邻近香港海岸之间的水域定为沿岸通航带。
担杆水道定线制主要是规范担杆水道附近的船舶交通流。
担杆水道附近有众多的习惯航路,既有国际航线,还有国内南北航线,多条航线交汇于担杆水道,辐射到珠江口各港口,大量船舶在该水域交叉相遇和正面对遇。
担杆水道分道通航主要是规范船舶在担杆水道航行行为;第一警戒区主要是规范各条航线船舶进出担杆水道东口的航行行为;第二警戒区主要是规范在担杆水道和香港东博寮水道航行船舶的交叉相遇行为。
(二)大濠水道定线制
大濠水道定线制由枕箱水道、大濠水道东南段、大濠水道北段,香港澳门快速船航道西段共四段分道通航段和一个警戒区构成,与香港澳门快速船航道东段分道通航段相衔接。
枕箱水道、大濠水道东南段、大濠水道北段、香港澳门快速船航道西段这四段分道通航段各设有一条分隔带,分别对应为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分隔带,分隔带宽度200米,两侧各600米的水域为通航分道。
第三分隔带东侧分道为向北航行通航分道;西侧分道为向南航行通航分道。
第四分隔带东北侧分道为向西北航行通航分道;西南侧分道为向东南航行通航分道。
第五分隔带东侧分道为向北航行通航分道;西侧分道为向南航行通航分道。
第六分隔带两侧通航分道为香港澳门高速客船通道,北侧分道为向西航行通航分道,南侧为向东航行通航分道。
警戒区,即第三警戒区,是半径2000米(1.08海里)的水域,该警戒区是与以上四段分道通航段和香港大屿山快速船东段
分道通航段相连接的中心水域。
大濠水道定线制主要是规范大濠水道附近的船舶交通流(每年约19万艘次)。
大濠水道附近水域有多条水道交汇,包括枕箱水道、大濠水道东南段、大濠水道北段、青洲快速船航道、榕树头航道等。
进出珠江口各港的船舶经上述各条水道在此交汇,特别是来往于香港与澳门之间的高速客船也交汇于此水域,使交通流更显得复杂,各不同方向的来船都会构成船舶正面对遇和交叉相遇局面,存在着严重的船舶碰撞隐患。
枕箱水道分道通航段主要是规范经枕箱水道进出桂山引航锚地的国际航线船舶交通流(船舶流量100艘次/天),避免船舶正面对遇。
大濠水道东南段分道通航段规范经担杆水道进出珠江口的船舶交通流(船舶流量200艘次/天),避免船舶正面对遇。
大濠水道北段分道通航段规范来往于枕箱水道、大濠水道东南段进出珠江口各港的船舶交通流(船舶流量300艘次/天),避免船舶正面对遇和交叉相遇。
香港澳门快速船航道西段分道通航段规范香港澳门间高速客船和横跨东西两岸船舶的交通流(船舶流量220艘次/天),避免船舶正面对遇。
第三警戒区主要是规范上述分道通航段交汇时的船舶交通流,减少正面对遇和交叉相遇,为了确保船舶航行安全,警戒区中心位置设有航路1号灯船,除航行于港澳的高速客船外,其它船舶在警戒区内航行时,应把灯船置于本船左舷通过。
船舶使用大濠分道通航制水域,要遵守《珠江口水域船舶报
告制(试行)》的规定,通过报告门线时,应向广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报告。
三、《定线制》特点
《定线制》是充分考虑珠江口水域各水道地理环境、船舶习惯航线,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我国有关法规和国际海事组织《关于船舶定线的一般规定》制定的。
概括起来,《定线制》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定线制》有多航路交叉。
珠江口是海河相接水域,水道纵横交错,港口密集,因此,在该水域有多条船舶航路产生多种方向的交叉。
规范船舶的交叉相遇,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是本《定线制》研究的重要课题。
大濠水道定线制有四条分道通航段,加上现有的香港大屿山快速船东段分道通航段,共有5条分道通航段的航路交叉,交通流状况复杂。
为了解决多条航路交叉的问题,避免船舶交叉碰撞,设立了第三警戒区,警戒区内设有半径为80米的“安全岛”,要求船舶穿越警戒区时,围绕“安全岛”逆时针航行。
另外,担杆水道定线制与香港东博寮水道分道通航航路也形成交叉,第二警戒区就是为解决两条分道通航航路的交叉而专门设置的。
二是在警戒区中心设置灯船。
为了使船舶易于辨明大濠水道定线制警戒区“安全岛”的位置,在警戒区中心设置1艘安装有雷达应答器的灯船。
船舶在警戒区内航行
时,把灯船置于船舶的左舷通过,确保了船舶在警戒区内的安全航行,有效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
三是《定线制》与香港水域已有船舶分道通航制有机融合。
香港在东博寮水道和大屿山快速船航道已经实施了分道通航制。
如果本《定线制》与香港已有分道通航制割裂,将会造成船舶航行不方便,甚至会影响安全。
因此,让《定线制》与香港已有的分道通航制紧密衔接,融为一体,也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经过反复论证,最后确定的方案是担杆水道定线制与香港东博寮水道船舶分道通航制相连接,大濠水道定线制部分与香港大屿山快速船分道通航制相衔接。
最终达到内地水域与香港水域定线制的有机融合,形成了规范包含香港在内的珠江三口水域的船舶流向的航路体系,将为珠江口航行船舶提供更为安全、有序的通航环境。
四、广东海事局对《定线制》宣贯工作
为了执行好《定线制》,我局对《定线制》的宣贯工作极为重视。
目前,已组织对《定线制》水域进行了全面扫测,并完成助航标志的设立工作,还出版了配套海图。
在船舶遵守《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前提下,在《定线制》水域航行将是安全可靠的。
我局还组织编写了《珠江口水域船舶定线制指引》,以方便相关航运企业和船舶船员尽快熟悉定线制有关规定,掌握航行方法。
在《定线制》正式实施以前,还将发布航行通告,并通过广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及时提醒船舶驾引人员。
另外,我局正在组
织编写《珠江口船舶航行指南》,将于近期出版发行,将为在珠江口水域航行、停泊、作业的航运企业和船舶船员,提供更详细的参考和更便利的服务。
《定线制》实施以后,我局将继续使用VTS、海事飞机、巡逻船艇等监管手段,加强对相关水域的监控,并与香港海事处等海事管理机构更紧密协调,及时掌握《定线制》水域的船舶交通情况,引导、督促船舶遵守《定线制》规定。
我们还将组织各分支机构采用不同方式开展船员培训工作,使广大船员尽快掌握实施《定线制》后珠江口安全航行的要领。
我们相信,《定线制》的贯彻实施,将会进一步改善珠江口水域航行秩序和通航环境,使船舶航行更安全、更方便,减少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为珠江口区域航运经济快速、协调、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为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腾飞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的介绍到此,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