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毛概课堂课件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合集下载

最新版毛概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课件

最新版毛概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课件

.
2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
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矛盾的思想 • 三、走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
28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
• 所有这些方针,都是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 方针的具体化,为解决不同形式的人民内部矛盾明方向
.
29
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的目的和意义
• • 毛泽东指出,我们提出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矛盾的界
限,求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 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 --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 ,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 国家”
.
13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没 有做过专门论述。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中长期不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矛盾,在实践中造成了严重的 后果。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 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
14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 毛泽东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 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发展。 “矛盾不断地出现,又不断地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规 律。”
• 用对立统一的规律分析社会主社会的矛盾。

毛概第四章课件

毛概第四章课件

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
斯大林
赫鲁晓夫
1953年斯大林逝世。1956年赫鲁晓夫在 苏共20大上作了秘密报告,揭露了斯大林在 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 他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东欧一些 社会主义国家随即发生了动荡。如何对待斯 大林、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问题,尖锐地摆 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
究竟什么是苏联模式?
视频
“苏联模式”暨“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
• 是苏联在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 逐渐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始于20 年代中期斯大林上台执政,完成于斯大林执政 晚期。
其主要特征是权力高度集中
经济上 政治上 对外关系上
所有制上,只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 所有制;在经济结构上,优先发展 重工业;经济形式上,认为只有消 费品是商品,而生产资料不是商品; 经济管理体制上,实行自上而下的 指令性计划。
又比如对农业和农民问题的认识
1959年6月毛泽东在韶山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 取作为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 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 低。”
“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生产 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 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又要 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 理!”
▲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 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人口众多 经济文化落后 发展极不平衡
如何在中国这样 一个经济文化比 较落东方大国建 设和巩固社会主 义是党面临的崭 新的课题。
中国到底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呢?
1956年4月到1966年4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的十年,也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初步探索阶段
一党制,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党代替人民管理国家,人民当家 作主的权利实际上失去效力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ppt课件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ppt课件

1. 国情: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 本建立,但还不巩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但还不够完 善,在上层建筑领域还存在薄弱环节,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 不发达,发展部平衡,文化科学水平不高,要使生产力有很大提高, 赶超先进国家,还需要很长时间;
2. 主要矛盾,中国八大提出: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 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 程中,还提出力其他的一些重要的思想理论观点。 •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 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 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 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关于科学和教育 • 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王蒙组织材料徐爱丽组织材料周立学讲解课件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基本完成将要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候毛泽东就向全党提出要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走出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 理论成果
1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设计人:
王蒙 (组织材料) 徐爱丽(组织材料) 周立学(讲解课件)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

毛概4-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ppt课件

毛概4-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ppt课件
方针; 对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
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对于民族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24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 社会主义 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学说,科学揭示了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为正确处理社会主 义社会各种矛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治 环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为后来的社会 主义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以独创的内容丰 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27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党的八大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
平衡总稳步前进。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毛、刘、周: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
经济的补充; 朱德:发展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 陈云:“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28

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
少 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
2
风云突变的1956年
1956年,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苏联和东 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都在发生着广泛而 又深刻的变化
3
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作了关于斯大林
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掀起轩然大波.
4
在1956年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 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 “秘密报告”,尖锐地揭露了斯大林的个 人崇拜和肃反扩大化错误,在国际共产主 义运动中产生强烈的震动,也给中国带来 了深远的影响。
(6)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7)党和非党的关系; (8)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9)是非关系; (10)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这五条论述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如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

毛概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毛概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关于“两步走”的设想,最早是在1963年9
月的中央工作会议制定国民经济长远规划时,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提出来的。当时设想,第 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 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 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 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 术的现代化。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 会矛盾的思想
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 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
1957年2月,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了1800余人参加的 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毛做《正处》报告
10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 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原因
一、社会变革,矛盾转型。社会主义改造基本 完成之后,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阶 级斗争不再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内部 矛盾却日显突出和复杂多样(表现为“十大关 系”中的绝大部分)。 二、化解矛盾,建设社会主义 。只有正确处理 好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才能调动国内外一切 积极因素来建设社会主义。苏东前车之鉴。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
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 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 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1964年刘少奇提出了两种教育 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主张。 普及教育、满足各类学生升学 的需要,单靠一种教育制度是 不行的,国家负担不了,家长 负担不了,解决的办法就是在 全日制学校以外,创办一些半 农半读或半工半读的学校。实 行两种教育制度,势必有两种 劳动制度,即工厂、机关的8 小时工作制度和半工半读的劳
解决方法
社义社会的基本 矛盾属非对抗性 无须阶级斗争来 解决,而是依靠 社义自身力量, 通过对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和上层建筑相 互不适应的方面 进行调整来解决

毛概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

毛概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
34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思想
我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又一理论成果
35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 想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关系----生产力之间 上层建筑----经济基础之间
具有非对抗性
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特点
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得到解决
36
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政治上: 缺乏民主 破坏法制
党内: 民主集中制原 则被破坏,形 成个人专断。
2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的良好开端
“把国内外一切积 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 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社 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6
人口 出生率为 死亡率为 婴儿死亡率为 平均寿命 36‰ 20‰ 20% 35岁 54167万 耕146815. 亩产77公斤 总产量为11318万吨 8万亩 年人均粮食常量为209公斤 农业生产总值: 工业生产总值:140亿 总值: 466亿元 326亿元(人均:60元) 元(人均:25.8元) 国民收入:358亿元(人均66.1元) 国民总产值123亿美元, 社会总产值:518亿元(人均95.6元)人均国民总产值23美元, 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 钢产量仅为 生铁25万吨 15万吨 机床1300 缝纫机 台 2000台 石油12万吨 水泥66万 煤产量 3200万吨 吨 收音机: 4000台 自行车 14000辆
7
8
军事上:全国未完全解放
经济上: 一穷二白
国际上 : 孤立封锁
严峻的形势
9

毛概课件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分析

毛概课件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分析

(二)第三条工业化道路
• 《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代表作。正如邓小平1975年7 月10 日给毛泽东的信中所说的,“这篇东西太重要了,对当前和今后都有很大的针对性和 指导意义”。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苏联 为戒,总结自己的经验,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正如毛泽东所强调 的那样: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 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 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 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1958 年3 月10 日, 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说:1956 年4 月提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原则 和苏联相同,但方法有所不同,有我们自己的一套内容。后来,在几次会议上都强调, 十大关系的基本观点就是同苏联作比较,除了苏联办法以外,是否可以找到别的办法 比苏联、东欧各国搞得更快更好,“找到自己的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来反映中国客 观经济规律”。这就是中国第三条工业化道路。
• 根据这一方针,中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为首的 “一五”计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编制第一个 五年计划。“一五”计划展开了以“156 项工 程”为中心的工业布局,共安排大中型建设项 目694 个,实际施工的达921 个,内有苏联援 建的156 项,实际施工的150 项,东欧6 国援 建的68 项。苏联援建的这些项目,主要配置 在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其中东北 地区50 个,中部地区32 个,44 个国防企业布 置在中部和西部的35 个,其中21 个安排在四 川,陕西两省。这是帮助我国建立比较完整的 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的骨架,起到了 奠定我国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大作用。

概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课件

概论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课件
根本任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 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2021/4/16
4.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 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 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两类 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
敌我矛盾:人民同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 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的矛盾, 这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 性的矛盾。
国际: 苏共二十大对社会主义国家产生影响,帝国主义乘 机202掀1/4/起16 反苏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浪潮。
2021/4/16
2021/4/16
2021/4/16
2021/4/16
2021/4/16
2021/4/16
2021/4/16
2021/4/16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矛盾? 是什么性质的矛盾? 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 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2021/4/16
(一)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
• 1956年4月和5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政治局扩大 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 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 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
•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良好开端。
2021/4/16
• 《论十大关系》确定了基 本方针:“努力把党内党 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 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 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ppt课件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ppt课件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 思想成果
▪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初期, 中国 的很多做法是学习苏联经验。 但实践表明,照抄苏联模式 不符合我国国情。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分为敌 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
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 方法也不同。
敌我之间:专政(运用国家机器,依法治罪) 人民内部:民主(讨论、批评、说服教育)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本章小结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后,党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 主义的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既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成果 和巨大成就,又经历了严重曲折。这一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也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党在这一艰辛探索中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 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发展,也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关链接
波兰——波兹南事件
哥穆尔卡
“波兰道路”
1948年,被 免去总书记 职位
波莱斯瓦夫·贝鲁特
“苏联道路”
相关链接
1956年——匈牙利事件
匈牙利人 民政权建 立后,照 搬苏联模 式,经济 上片面发 展重工业, 政治上制 造个人崇 拜,破坏 法制,引 起人民强 烈不满。
事件中布达佩斯市中心的斯大林像被推倒
步骤
业二
国 防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课件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重点)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1)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论十大关系》的报告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的一切积极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3)《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前三条讲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这里涉及的实际是开辟一条跟苏联过去道路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第四、第五条讲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始涉及经济体质改革。

这样就初步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方针。

后五条,讲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都是属于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的问题。

(4)意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是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1)提出:党在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1957年2月所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2)主要内容:①指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②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代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版毛概)课件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版毛概)课件
坚持长期性和渐进性原则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避免急于 求成和短期行为,注重长期性和渐进性原则。
加强系统性和协调性原则
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注重各方面的协调和 配合,加强系统性原则。
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激发他们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人民利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THANKS
奠基
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和经验教训为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支撑。 许多在初步探索时期形成的思想、理论和政策在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动作用
结合实际
发展创新
对当今社会主义建设的借鉴意义
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时期积累的 历史经验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 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些经验包括如何处 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如何推 进改革开放、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等方面。
01
02
03
04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成果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成果

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成果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的经验教训
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对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性的 认识不足
对社会主义建设复杂性的 认识不足
对人民群众主体性的认识 不足
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 索不够深入
对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的评价
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推动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的意义与影响

毛概课堂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精品PPT课件

毛概课堂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精品PPT课件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学说
3、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不同性质的 矛盾的学说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主要矛盾以 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主要矛盾: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 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 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 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 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鞍钢提 前完成“一 五”计划任 务,六个自 动化高炉投 入生产。
鞍钢宪法:
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 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干部、工 人、技术人员三结合,即 “ 两参 一改三结合 ” 。
(1)管理体制方面:
B、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 人三者的关系
1、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1)管理体制方面:
C、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 业民主管理制度
在改革企业管理中,党和毛泽东十 分重视企业的民主管理和企业组织形式 的创新。
幸福的鞍钢工人 充满了主人翁意识。
1960年3月,中央批转中共鞍山市委《关 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 情况的报告》,毛泽东在上面批示,提出“鞍 钢宪法”。
走自己的工业化道路,首先要从中国 是一个农业大国的情况出发, 以农业为 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 关系
上海重型 机器厂安装一 万二千吨水压 机。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1、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1)管理体制方面: A、发挥中央和 地方两个积极性
八大以后,陈云 主持体制改革工作。
1、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义建设道路的重要理论成果。 2、正确评价改革开放以前我党探索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正确认识改 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毛中特概论课件 4第四章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毛中特概论课件 4第四章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5
4
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 的讲话,提出“努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 一切积极的因素,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 全部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是 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总结、 探索的初步成果。
《论十大关系》标志着党探索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5
十大关系的内容: 前五个关系主要讨论经济问题。 1、正确处理重工 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2、沿海工业和内地工 业的关系; 3、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4、国 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5、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后五个关系,论述了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中调 动各种积极因素以及处理好中国与外国关系的问题 。 1、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2、党和非党的关系 ; 3、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4、是非关系; 5、中 国和外国的关系。
8
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 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2.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 盾的变化,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 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 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 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 主义建设上来
11
3.走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毛泽东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以及一套 “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 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沿海工业 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 时并举,等等。
12
第一,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第二,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 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第三,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以下一些重要的理论成果:1.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创新: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新的发展,系统地回答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2.群众路线的确立: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坚持运用群众路线,强调党的路线方针必须真正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

它直接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和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确保了人民群众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党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中阶级矛盾仍然存在,主张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坚持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斗争。

这一理论体现了对无产阶级专政保持警惕,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思想,对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明确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尚处于初级阶段,在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存在着许多客观上的限制和困难。

这一理论为党和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上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

5.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党通过推行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一理论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实践方向和政策指导,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这些理论成果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检验和发展,在党和人民的努力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它们为中国共产党坚持创新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供了宝贵经验,也对其他国家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最新版毛概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课件

最新版毛概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PPT课件

压迫,难以获得很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很早就开始重视
国家的工业化问题,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提出保护
民族工商业的政策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
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又提出了实现
国家工业化的目标。
.
33
以工业化为整个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苏联的影响下起步的,加之当时我
.
36
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 只有农业发展了,工业柴油原料和市场,才有可能建立重 工业积累较多的资金,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既可以更 好地提供给人民生活的需要,又可以增加资金积累和扩大 市场,这不仅会使重工业发展得多些和快些,而且用于保 障了人民生活的需要会使它发展的基础更加巩固,
.
18
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 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适合生产力的发 展相适应的。
• 另一方面他又不很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 展就自相矛盾了,
.
19
矛盾的划分
• 关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八大前夕,--改造完成后我国 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 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 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对于经济文化迅 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中央提出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 来,要求各级党委要抓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全党要学科学学技术,学 新本领。
.
31
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 实行工业化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国 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主要矛盾以 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P93)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学说 3、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不同性质的 矛盾的学说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主要矛盾以 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主要矛盾: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 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 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 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 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本章教学内容结构
本章分二节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的理 论成果。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 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2、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 教训
本章重点难点问题
1、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以前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成果和认识的曲折发展。 2、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 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 产力
“八大”决议:
“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 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 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 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 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 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改革开放前,我们在实践中犯了很多错误。在经济和 社会发展上犯了急躁冒进,急于求成的“左”倾错误。妄 图超越社会发展阶段,急于进入共产主义,高指标、瞎指 挥、浮夸风泛滥成灾。在所有制结构上,追求“一大二公” 片面提高公有化程度。在分配问题上,大搞平均主义,否 定按劳分配,把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作为资本主义东 西加以排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混 淆了。
上海重型 机器厂安装一 万二千吨水压 机。
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1、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1)管理体制方面: A、发挥中央和 地方两个积极性
八大以后,陈云 主持体制改革工作。
1、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1)管理体制方面: B、兼顾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 人三者的关系
1、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1)管理体制方面: C、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 业民主管理制度
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 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
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社会主义社会和全 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 准备和科学研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 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
“要论述一下社会主义,我们还办不到;达到完备形态的社会 主义是个什么样子——这我们不知道,也无法说。”(列宁全集 34,60) “对于社会主义,我们现在有些了解,但有些不甚了了。” “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毛泽东)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 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1984年6月) “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 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问题是要 把什么叫社会主义搞清楚,把怎么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搞清楚。” (1991年8月)
1958年5月 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改 变了对主要矛盾的判 断:“在整个过渡时 期,也就是说,在社 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 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 的斗争,社会主义道 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 斗争,始终是我国内 部的主要矛盾。”
上述错误之所以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认识不 清,把社会主义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混淆起来了, 结果,把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 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误认为是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了,从而犯了社会 主义阶段还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主要矛盾以 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A、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主要矛盾: B、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着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
1958年8月毛泽东视察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 的主要任务:集中力量发 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 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十大关系: 农轻重比例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 工业的关系;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 系;(工业化道路问题)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国家、生产单 位与生产者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问 题)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与非党 的关系;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 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政治生活、思 想生活问题)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 盾的思想
B、社会主义条件下要重视商品生产、 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a)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概念, 中国需要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 (b)商品生产的活动范围不仅局限于个 人消费品,有些生产资料也是商品。 (c)应该充分利用商品生产为社会主义 服务,不能剥夺农民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的发展阶段 和发展战略的探索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 盾的问题》讲话提纲的两页手迹。
3、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不同性质的 矛盾的学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的不同性 质: 人民内部矛盾一般来说是利益根 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敌我矛盾是对 抗性的矛盾
3、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不同性质 的矛盾的学说 C、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不同性 质矛盾的基本方法: 人民内部矛盾只 能用民主的方法,敌我矛盾则要用专 政的方法
在改革企业管理中,党和毛泽东十 分重视企业的民主管理和企业组织形式 的创新。
幸福的鞍钢工人 充满了主人翁意识。
1960 年 3 月,中央批转中共鞍山市委《关 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 情况的报告》,毛泽东在上面批示,提出“鞍 钢宪法”。
鞍钢提 前完成“一 五”计划任 务,六个自 动化高炉投 入生产。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主要矛盾以及 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学说
(详见P92-93)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 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 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在社会主义社会 中,基本的矛盾仍然 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之间的矛盾,上层建 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 矛盾。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主要矛盾以 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学说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 非对抗性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国内主要矛盾以 及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学说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 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 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 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 盾的。
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探索中的失误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从历史的发展来讲,从一个科学的理 论体系形成来讲,以往的教训同经验一样 重要。经验使人懂得什么事情可以做,教 训可以使人知道什么事情做不得。又有经 验,又有教训,可以使人变得聪明起来。
• •
毛泽东思想“始于李,成于毛。” 邓小平理论“始于毛,成于邓。”
鞍钢宪法:
工人参加管理,干部参加劳动, 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干部、工 人、技术人员三结合,即 “ 两参 一改三结合 ” 。
1、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2)所有制结构方面:允许非公有制 经济的合法存在和发挥作用
毛泽东和黄炎培
毛泽东和陈叔通
1、关于经济体制改革 (3)经济运行机制方面: A、社会主义经济可实行“三个主体, 三个补充 ”(陈云)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 索的理论成果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 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 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二节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 索的理论成果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教学内容结构 •本章重点难点问题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 1、掌握改革开放以前我党探索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重要理论成果。 2、正确评价改革开放以前我党探索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正确认识改 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
我们过去照搬苏 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 带来很多问题,我们很 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 决好。 —— 邓小平
1974年,毛泽东和邓小平亲切握手。
1978年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 领导全党继续探索,终 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 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
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 探索的经验教训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 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 业服务的思想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 的思想 三、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四、初步探索的的其他理论成果
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 事业服务的思想 1956年4月《论十大关系》是新中 国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中国自己的社 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 确定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 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1979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并回答了我国 现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1981年十一届六 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 述 :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 们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 矛盾。”
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建设,建 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集中力 量发展生产力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
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 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勇于 突破苏联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 艰辛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 的正确理论原则。这些理论成为十一届三中全 会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前 提和条件,对于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 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特别是,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要实现马 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 的 任务,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 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所阐述的重要观 点,对于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事业依然具有重要 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