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数学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米和毫米的关系和大小;2.掌握分米和毫米的表示方法;3.能够熟练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计量和换算。
二、教学重难点1.分米和毫米的基本概念及相互转换;2.应用分米和毫米进行计量和换算。
三、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2.工具:尺子、卷尺、白板、粉笔、教学PPT;3.素材:与分米和毫米有关的图片及实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观察一张分米和毫米的图片,引导学生将它们分别指出,并说明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呈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今天的学习目标。
2. 认识分米和毫米(1)通过展示图例,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分米和毫米,它们的大小关系及表示方法,并帮助学生记忆并唱几首相应的数学歌谣。
(2)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小组内使用卷尺或尺子测量不同物品的长度并记录,然后通过白板展示各小组的测量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分米和毫米之间的数学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3)针对学生在认识分米和毫米理解上面的问题进行相应的练习训练,例如学生使用卷尺或尺子测量不同流程和部位的长度、高度、宽度并记录,进行简单的换算过程,并在教师的辅导和帮助下逐渐掌握分米和毫米的基本概念及相互转换。
3. 应用分米和毫米进行计量和换算(1)结合教师的实际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了解分米和毫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例如购物、交通、游戏等。
(2)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提出相应的计量或换算问题,通过简单的推导或枚举思路进行解答,并在训练过程中注意锻炼学生的思维敏锐度和逻辑性思考能力。
4. 强化练习结合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学生进行跟踪强化,并通过一些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小游戏或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达到加深印象,提高掌握程度的目的。
五、教学评估(1)针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的好坏,参考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对学生进行科学和全面的评估。
(2)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估方式,力求做到客观公正。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1、师贴出纸条,指出:这张纸条的长就是 1 分米。请学生也拿出相同的纸 条,问:这张纸条的长就是什么?
2、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 1 分米?举例说明。 3、师:分米和厘米都是长度单位,那么它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怎样 证实你的猜测?用直尺量一量纸条。得出结论,板书:1 分米=10 厘米 4、判断:读:我的文具盒,长大约 20 厘米,宽大约 10 厘米。你能换种说 法吗? 5、你能画一条 1 分米长的线段吗?指名在实物投影仪画线段。 问:1 分米可以从刻度 0 画到刻度 10,还可以几开始画?如果从 2 开始呢? 从 3 呢? 6、用大拇指和食指在直尺上比划出 1 分米的长度。比划给同桌看,让同桌 用尺量一量,看看估计得对不对。 7、拿出彩纸条,估计一下 1 分米的长度,剪下 1 分米,再量一量,看看自 己估计得对不对,还差多少。 8、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的关系,那么分米和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在米尺 上能不能找到 1 分米呢?出示米尺图,指名回答。 数一数,米尺上一共有几个 1 分米?出示:1 米里面有()个 1 分米。回答 后演示:10。指名说说米和分米的关系。板书:1 米=10 分米 (二)认识毫米 1、导入。 师:你能说说数学书厚多少吗?师演示操作方法,学生合作量一量。得出结 论:数学书厚度不到 1 厘米。 2、揭示。 为了看得更清楚,老师拿来了一个放大镜(出示),发现数学书的厚度连一 厘米都不到,说明我们还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 下毫米。板书:毫米。 3、认识。放大 1 厘米。 师:在直尺上,1 厘米中间有一些比较短的刻度线,把 1 厘米分成了一些小 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演示从刻度线 0 到第一根小短线就是 1 毫米。 4、进率。
你知道吗?读一读。
问:黑板上的三张纸条分别有多长?为什么少了 1 毫米的纸条?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是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的一单元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换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换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进行长度单位换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2.理解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
3.进行长度单位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
2.操作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分米和毫米的模型、尺子、计时器等。
2.学具:学生尺子、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米和厘米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米和厘米,你们知道还有其他的长度单位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分米和毫米的模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们的大小。
同时,教师讲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尺子测量身边的长度,并用分米和毫米表示。
例如,测量桌子的长度、宽度等。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长度单位换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如,将20厘米换算成分米,将5分米换算成毫米等。
(完整版)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三立国际学校(小学部)课堂教学设计执教时间月日课题认识分米和毫米课型新授课时数 1主备教师姬小芳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组织有效的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准备学生尺、米尺、软盘、彩纸条(20厘米、10厘米)、1角硬币、电话卡或银行卡、书上的插图教学过程教学预设个性化修改一、故事导入(1)师:有一次课间,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讨论什么兵器最厉害。
红红说:“我觉得宝剑最厉害。
”明明说:“不,我觉得孙悟空的金箍棒最厉害,你看它能伸缩,可长可短,它可以短的只有1厘米,也可以伸长到1米,甚至几百米、几千米,还可以伸到天上去呢!”问:在刚才他们的谈话里,你能找出一些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吗?(米、厘米)师:对!我们已经学过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呢?我们测量教室门的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好?量一支铅笔的长度该用什么单位呢? 1 米= ( )厘米二、探索实践(一)认识分米1、估一估,量一量:估一估,量一量你的文具盒长和宽各有多少厘米?师:10厘米就是1 分米,也就是1 分米=10 厘米 (板书)2、认一认,画一画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缝衣针长3____钢笔长14____粉笔长75____大桥长200____楼房高15____课桌长10____铁钉长50____铅笔长2____作业: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厘米厘米米毫米米分米毫米分米认识分米和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厘米=10毫米。
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本课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区分它们的关系。
2.学会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通过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掌握使用分米和毫米测量长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1.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其互相转换;2.测量长度的规则及其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什么是分米和毫米引导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图片和文字,了解什么是分米和毫米,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多种长度单位来更好地理解概念。
2.如何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通过展示实物并详细讲解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
同时结合数学公式和实际测量题目,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3.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转换在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基本概念和使用规则之后,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分米和毫米之间的转换方法,以便在实际测量中更加方便和有效地使用。
教学方法1.引导性探究法通过带领学生观察实物、比较多种测量单位等方式引导学生自行发现规律和进行思考,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讲解练习法通过讲解和解题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测量方法和转换规则,同时通过训练题目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引导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互动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和辅助学生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同时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参与讨论,共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步骤和时间分配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教材图片和生活场景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并进行区分和比较。
第二步:讲解规则并演示操作(15分钟)教师结合实物、数学公式和实际题目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并详细讲解测量中的注意事项和反复测量的必要性。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概念,能够准确地区分和运用。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分米和毫米的概念2.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3. 分米和毫米的测量三、教学重点1. 分米和毫米的概念2.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四、教学难点1.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2. 分米和毫米的测量五、教学准备1. 课件2. 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长度单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分米的概念通过展示长度单位模型,让学生观察、触摸,感受分米的长度,引导学生理解分米的定义。
(2)毫米的概念通过展示长度单位模型,让学生观察、触摸,感受毫米的长度,引导学生理解毫米的定义。
3. 换算教学(1)分米和厘米的换算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分米和厘米的换算关系,引导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2)毫米和厘米的换算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毫米和厘米的换算关系,引导学生掌握换算方法。
4. 测量教学(1)分米和毫米的测量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测量方法。
(2)测量练习设计一些测量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让学生加深对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2)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分米和毫米?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2. 观察生活中使用分米和毫米的场景,与同学分享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分米和毫米的换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部分。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毫米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
单元名称:认识分米、毫米
教学目标
1.了解分米、毫米的定义和常见物品的长度。
2.掌握换算分米、毫米的方法。
3.能够测量物品的长度并写出正确的单位。
教学重点
1.认识分米、毫米的定义和常见物品的长度。
2.掌握换算分米、毫米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能够测量物品的长度并写出正确的单位。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准备了各种常见长度物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长度,并问学生们你知道长度的单位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分米、毫米。
2. 讲授新知识
Step 1:认识分米和毫米
教师教学板书上写出分米和毫米的定义,让学生们明白分米和毫米是长度的单位。
Step 2:换算分米、毫米
让学生们观察教师手中的分米尺,教师教学板书上写出三个含毫米的例子,让
学生体会什么是毫米。
然后教师用分米尺讲授如何换算分米、毫米。
Step 3:实际操作
让学生们用分米尺测量几件教师带来的物品,写出其长度并使用正确的单位。
然后学生们自己寻找物品测量并写出长度。
3. 拓展练习
教师准备了练习题,学生完成后讲解答案。
并且教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生活实
例来让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实践。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采用了“导入新知识-讲授新知识-实际操作-拓展练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直观认识分米、毫米并学习如何换算,再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分米和毫米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分米和毫米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单位 - 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2.能够互相转换分米和毫米。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4.锻炼口算能力和手算能力。
二、教学内容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2.分米和毫米的互相转换。
3.实际问题求解。
三、教学重点1.理解和记忆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概念。
2.熟练掌握分米和毫米之间的互相转换方法。
3.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1.实际问题求解,需要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2.巩固并熟练掌握分米和毫米之间的互相转换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将一张纸条分成两半,分别问学生:“这两份纸条的长度是一样的吗?”学生回答不一样。
教师问:“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学生不知道。
教师引出本课所学的两个单位 - 分米和毫米。
2. 讲解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师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介绍分米和毫米这两个特殊的长度单位,让学生们了解并记忆这两个单位的概念。
2.分米和毫米的互相转换。
教师通过标准尺等教具进行示范教学,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分米和毫米之间的互相转换方法。
3.实际问题求解。
教师通过示例题目,引导学生们掌握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实践1.分组训练。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行设计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计算练习。
教师通过书面作业让学生们掌握分米和毫米的互相转换和实际问题求解的方法。
4.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让学生互相检查和讨论所得出的解决方案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六、教学评估教师通过小组训练和计算练习等形式进行对学生所学知识点的检测和评估,以确定学生的学习程度。
七、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分组训练的练习,并提交作业。
2.课后自行设计并解决实际问题两道。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最终了解并掌握了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概念和互相转换方法,进一步提高了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与米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使用测量工具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分米和毫米的概念2. 分米和毫米与米的关系3. 分米和毫米的测量方法4. 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与米的关系,学会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
2.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米尺、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2. 学具:直尺、卷尺等测量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长度单位的故事,激发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分米和毫米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与米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长度测量案例,让学生理解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实践,培养学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的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分米和毫米相关的测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米和毫米的概念2. 分米和毫米与米的关系3. 分米和毫米的测量方法4. 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测量课本的长度,用分米和毫米表示。
2. 测量课桌的高度,用分米和毫米表示。
3. 测量铅笔的长度,用分米和毫米表示。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了分米和毫米的概念,理解了它们与米的关系,并能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导入的设计导入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毫米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毫米一、教学目标1.了解分米、毫米的概念和换算方法;2.能正确使用分米、毫米衡量长度;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分米、毫米的概念;2.分米、毫米的换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掌握分米、毫米的换算方法。
四、教学准备1.课件、黑板、粉笔、尺子、小板凳。
五、教学内容和步骤1. 认识分米和毫米(1)通过图片和尺子让学生感性认识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2)教师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阐述分米和毫米的定义、使用领域和重要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意义。
2.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1)教师给出几组实际生活中的长度数字,让学生用分米和毫米计算出实际长度。
例如:班级里的桌子长1.2米,计算出它的长度换算成分米和毫米分别是多少?(2)教师利用小学生易于理解记忆的方法,如1分米=10厘米=100毫米,让学生掌握分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分米和毫米的运用教师提供几个实际中常见的度量长度的情境,让学生用分米和毫米衡量实际长度。
例如:请你们估算一下自己的左手臂的长度是多少,并将估算结果换算成分米和毫米。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内容,让学生对分米、毫米的概念、换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有更深刻的理解。
六、教学方式和方法(1)感性认识和概念讲解相结合;(2)课堂讲解和样例演练结合;(3)生活情境和学科知识相结合。
七、教学评价(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进行辅导和指导;(2)教师通过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和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式;(3)教师应该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多元化、生动化的学习体验,以便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八、教学后记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收获了很多。
在教导学生认识认识分米、毫米时,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中有很多实际应用需要用到分米和毫米的知识,这些知识有着广泛的实践价值和应用领域。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探索长度单位的世界,这次我们将聚焦于分米和毫米。
我们将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熟练地识别和转换这两种长度单位。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今天我们将学习第56页至第57页的内容,这部分主要介绍了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定义,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长度物品,如尺子、绳子等,以及一些用来进行长度测量的工具,如量角器、直尺等。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练习题,用来巩固学生们所学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先让学生们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找出一些可以用长度单位来描述的物品,比如教室的长度、桌子的长度等,从而引起学生们对长度单位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我会通过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实际的长度物品,如尺子、绳子等,引入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课堂讲解:我会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分米和毫米的长度,并用实际的物品进行演示,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分米和毫米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分米和毫米描述一下你的桌子的高度。
答案:桌子的高度是70厘米,或者7分米,或者700毫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学生们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身高或者家庭物品的长度来进行长度测量,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米和毫米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探索长度单位的世界,这次我们将聚焦于分米和毫米。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们特别关注。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分米和毫米》精品教案
《认识分米和毫米》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一分米、一毫米的长度概念。
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学会选择单位,了解长度单位的进率,学会估测,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3.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毫米,了解单位之间的进率,能够用进率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单位,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生活应用。
教学流程:复习回顾:想一想: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我们学过厘米和米。
双臂展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一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情境引入大家看,孙悟空拿着金箍棒向大家走来?金箍棒好厉害啊!快来看看有哪些功能。
它可以把金箍棒变得很大很大,有1分米长。
还可以把它变得很短很短,有1毫米长。
探究一:认识分米。
一、情境模式测量文具盒的长度文具盒的长是20厘米。
文具盒的宽是10厘米。
二、探究新课教师讲解:金箍棒的长是10厘米,也可以说是1分米。
10厘米就是1分米。
厘米和米中间有一个单位叫做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
1dm=10cm想一想:刚才测量的文具盒的长度还可以怎样表示?回答:10厘米就是1分米,20厘米就是2分米。
我们可以说文具盒的长是2分米,宽是1分米。
活动:你能用手比一下1分米的长度吗?1分米的物体有哪些?教师讲解:粉笔和插座的边长是1分米。
问题:你能画出长度为一厘米的线段吗?提示:从0刻度开始画,画到10刻度。
10cm=1dm问题2: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课件演示:回答: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
小结:1米=10分米三、归纳总结。
认识分米:厘米和米中间有一个单位叫做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
1dm=10cm 单位之间的换算:如何画1分米的线段:用直尺,从刻度0开始,画到刻度10。
四、练习应用1:填一填答案:2:填一填比米小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是()。
10分米=()米6分米=()厘米4米=()分米20厘米=()分米答案:分米1 60 40 23.一根绳子长6分米,用去了40厘米,还剩多少分米?40cm=(4)dm6-4=2(dm)答:还剩2分米。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认识分米和毫米》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分米和毫米》是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的一单元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长度测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测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长度测量基础,对厘米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对分米和毫米的换算关系理解不够,对长度测量的精确度把握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操作和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换算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分米和毫米,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长度测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测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分米和毫米,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长度测量,并能够灵活运用换算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测量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测量工具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测量工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商品的长度,引发学生对长度的关注。
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分米和毫米。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分米和毫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然后讲解分米和毫米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测量工具测量课本上的物体长度,并记录数据。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和毫米》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和毫米》一、教学内容:《认识分米和毫米》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二、教学目标:1.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2.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品的长度,并能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纸上。
3.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1.学习测量物品长度的方法。
2.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
3.练习测量物品长度、比较长短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区分分米和毫米。
2.能够正确测量长度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3.比较长短的方法的学习。
五、教学方法:说教结合,情景模拟,练习巩固。
六、教学准备:教师:尺子、卷尺、黑板、彩笔、教案学生:铅笔、橡皮、尺子、卷尺七、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学(5分钟)1.教师和学生互相问候。
2.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新课讲授(25分钟)1.导入教师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它们的长度,再请学生伸手比较。
2.讲解(1)让学生观察课前导学环节中的物品,指出它们长短不同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长度不同。
(2)让学生通过观察尺子、卷尺的刻度,认识毫米和分米两种长度单位。
(3)讲解如何使用尺子测量物品的长度,以及如何将测量结果记录在纸上。
(4)讲解如何比较长度的大小,比如:“1分米的长度比3毫米的长度要长”。
3.练习(1)让学生分别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或铅笔),开始测量纸的长度。
(2)让学生大声朗读自己测量出的结果,如“5分米、12毫米”。
(3)比较长短的练习,举例:“把三根木条从长到短排列。
”(三)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学生进行反馈和总结。
(四)课后作业(5分钟)1.使用尺子测量房间里的家具,记录测量结果。
2.比较一张纸和一个书本的长度,写下长度的大小关系。
八、板书设计:认识分米和毫米使用尺子测量物品长度,使学生能够记录测量结果比较长短的方法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说教结合、情景模拟、练习巩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全面的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掌握使用尺子测量物品长度、比较长短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和毫米》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和毫米》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使用分米和毫米测量长度;2.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3.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分米和毫米的定义和特点;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练习测量长度的技能。
教学难点:1.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测量中;2.学生对分米和毫米概念的理解;三、教学学时本教案预计用时1学时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老师用一张标有分米和毫米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且提醒学生观察图片中分米和毫米的区别,为下一步实际测量活动做好准备。
2.让学生站到教室的一侧,讲解如何使用卷尺测量长度,并且演示使用卷尺分别测量教室墙壁的长度和黑板的长度;在实际演示时,教师应该详细解释如何使用卷尺,如何在物体表面取得尽可能准确的测量值;(二)创设情境1.老师再次用图片向学生展示分米和毫米的区别,提出一道问题:“小明要用卷尺测量自己桌子的长度,他应该使用分米还是毫米单位进行测量?”引导学生思考分米和毫米的差异,从而能够选择出正确的测量单位。
2.接着,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将卷尺分成10份,每份为1分米,让学生依次使用分米和毫米单位测量木屑、书、铅笔等不同物品的长度;老师可以提醒学生在测量中要仔细观察,注意使用正确的测量单位。
(三)巩固训练1.通过上述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2.接着,老师设计一道综合测量题目,让学生联合使用分米和毫米单位,测量自己桌子的长度;3.活动结束后,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测量结果汇总到黑板上,教师针对其中出现的错误或疏漏进行检查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学生也通过实际测量活动提高了自己的测量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不断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测量技能。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能够正确使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2. 分米和毫米的测量3.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测量方法。
2. 教学难点:分米和毫米的换算,以及对测量结果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直尺、卷尺、分米和毫米的模型、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直尺、卷尺、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引入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分米和毫米的定义,让学生观察分米和毫米的模型,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使用直尺和卷尺测量不同的物体,记录测量结果。
4. 讲解:讲解分米和毫米的换算方法,让学生通过实例进行换算练习。
六、板书设计1.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2. 内容:分米和毫米的定义、测量方法、换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用分米和毫米表示,并记录在作业本上。
2.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长度单位换算题目。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兴趣的培养。
对于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学过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一、导入二、新课在新课环节,教师应详细讲解分米和毫米的定义,让学生明确这两个长度单位的意义。
可以借助直观的模型或图片,让学生对分米和毫米有更直观的认识。
教师还可以通过比较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大小,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实践实践环节是巩固知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
(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和毫米
第一课时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内容]课本第27—29页,例题、“想想做做”第l~6题.[教学目的]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教具准备]学生尺一把、米尺一把,相关的插图、课件。
教学过程—、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口答。
在测量比较短的物品,通常用( )作单位.在测量比较长的物品,通常用( )作单位。
2.动手量一量,我们的数学书大约宽( )厘米,注意测量的方法指导.3、揭示课题。
当我们在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必然要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相关的知识,认识另两个长度单位——分米、毫米.(板书课题)二、认识分米1.同学们,在课前让大家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约10厘米或20厘米,你们找到了吗?请学生们说一说,如果遇到方便测量的物体,可以安排时间请大家一起来测量一下。
让学生们用手比划一下10厘米的长度。
2.指出:10厘米就是1分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这个铅笔盒宽约10厘米,就是这个铅笔盒宽约1分米。
提问;如果这个铅笔盒长约20厘米,还可以怎样说?(指名学生说一说。
)请学生比划一下1分米大概的长度。
3,请学生们画一画长1分米的线段,进一步建立1分米的表象。
提问:1分米大约有多长?(比划表示。
)4.你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出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5.提问: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分米比厘米大还是小?比米呢?请学生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6.提问:l米是多少厘米?10厘米就是几分米?1米里有几个lo厘米?(师生一起在米尺上数一数。
)l米就是几分米? (板书:l米=l0分米)学生齐渎。
三、认识毫米1.请学生们用学生尺测量一下数学书的书背有多少厘米。
提问;通过测量,你有什么疑问吗?(这本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而且差的还挺多。
)介绍:当一个物体的长度,厚度还没有一厘米,很短的时候,我们就要用到“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在尺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每一厘米中都有一些小格子,这每一小格就是1毫米。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分米和毫米-苏教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分米和毫米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分米和毫米的定义及关系。
2. 分米和毫米的换算。
3. 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换算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分米和毫米的换算,以及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分米尺、毫米尺、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等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生活实例等方式引入分米和毫米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分米和毫米的定义、关系及换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操练: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4. 应用:设计实际测量题目,让学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作业布置:布置与分米和毫米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分米和毫米苏教版2. 板书内容:分米和毫米的定义、关系、换算方法、测量应用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换算。
2. 提高题:设计实际测量题目,让学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测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研究其他长度单位,了解其与分米和毫米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分米和毫米概念的理解程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课后作业要具有针对性和层次性,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一、导入环节的设计1. 利用生活实例: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书本、铅笔、桌子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品的长度,从而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和毫米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分米和毫米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分米和毫米,并学会使用分米和毫米来测量长度。
2.能够通过绘图理解量的比较大小关系。
3.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认识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及用途。
难点:如何使用分米和毫米正确测量长度。
三、教学准备学生用品:学生练习本、铅笔、尺子等。
教师用品:黑板、彩笔、板书等。
四、教学步骤1.引入新知识(1)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引导学生感受长度的概念及对其认识程度。
(2)学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使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和认识长度、量的另一方式。
2.讲解分米的概念及用途(1)让学生感受分米的长度,并在黑板上画出分米的图形。
(2)引导学生理解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及测量方式。
(3)在黑板上绘制实际场景,例如教室的讲台长度、教室的黑板长度等,让学生估算和测量。
(4)将绘制的实际场景图展示给学生观看,并向学生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3.讲解毫米的概念及用途(1)通过展示毫米尺子,让学生感受毫米的长度。
(2)在黑板上画出毫米的图形,让学生了解毫米和分米的区别和换算关系。
(3)通过教室窗户、树木等实际场景作为例子,展示毫米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场景。
(4)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了解毫米与分米之间换算关系,可以设计互动游戏,并具体讲解换算方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
4.巩固练习(1)在黑板上设计巩固练习题目,让学生反复练习与理解。
(2)通过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注意事项1. 需要提前准备好教学用品,以免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
2. 通过师生互动游戏等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让学生乐于学习。
4. 在讲解设计问题时,要注意带领学生感受实际情景,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了解实际应用情况,加深学习效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认识分米和毫米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认识分米和毫米丨苏教版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1 认识分米和毫米丨苏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第五章第一节,内容是认识分米和毫米。
我们将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分米和毫米的定义,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长度测量和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长度测量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分米和毫米的模型,测量工具,以及一些长度单位换算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然后问学生,如果我们想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度,我们应该用什么单位来测量?学生可能会回答厘米,我会肯定他们的答案,并引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单位——分米和毫米。
2. 讲解:我会向学生解释分米和毫米的定义,告诉他们1分米等于10厘米,1毫米等于0.1厘米。
我会用模型和实物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3. 实践: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使用测量工具来测量教室里的物品长度,并用分米和毫米来表示。
学生会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分米和毫米的理解。
4. 巩固: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分米和毫米进行长度计算。
我会引导学生一起解答这些题目,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个铅笔的长度是15厘米,用分米和毫米表示。
2. 教室的长度是8米,用分米和毫米表示。
答案:1. 15厘米 = 1.5分米 = 150毫米2. 8米 = 80分米 = 800毫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如果时间允许,我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千米和米的关系,让他们能够理解更大长度单位的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活动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分米和毫米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页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3) 说一说。 提问:你们能说说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 1 分米吗? (学生举例) 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 1 分米,你知道 1 米是几分米吗? 小组合作在米尺上数一数,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教师组织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 书:1 米=10 分米。 (4) 量一量。 谈话:用米尺来量一量课桌和椅子的高分别是多少厘米, 大约各是几分米。 学生测量后,组织交流。 2. 认识毫米。 (1) 谈话: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知道数 学课本的长和宽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提问:那数学书的厚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尺量一量。 提问:在量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数学书的厚 度不满 1 厘米)是的,用厘米不能准确地量出数学书的厚 度,这就需要比厘米小的单位毫米。下面我们就来认识毫 米。(板书:毫米) (2) 谈话:1 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指出:直尺上 1 厘米中的每 1 个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
(4) 出示想想做做第 2 题。
第4页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谈话:老师量出了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你能说说它们的 长度各是多少毫米吗?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并说 说自己的方法。 反馈:你是怎样看出橡皮长 35 毫米的? 结合学生回答,讲解: 5 毫米的地方有一根比厘米刻度线 稍短一点的刻度线,因为它在 5 毫米处,所以我们可以把 它称为 5 毫米线。 再问:这根回形针的长度是多少毫米呢?你又是怎么看出 来的? 小结:今天我们又认识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两位新成员: 分米和毫米(完成课题板书),还知道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 系:1 米=10 分米;1 分米=10 厘米;1 厘米=10 毫米。 为了使用方便,分米可以用字母 dm 表示,毫米可以用字母 mm 表示。 三、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 小明的日记。 谈话:学习了数学知识,就要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 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3)班小明写的一篇日记,记录 了为妈妈过生日的事,想看看吗? 出示: 2019 年 3 月 7 日 晴 明天是**的生日,我要为妈妈买些礼物。一早,我从 2(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认识分米和毫米”教 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 毫米、1 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各单位间的进率。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 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 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初步建立 1 毫米、1 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米尺、一分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请同学们猜一猜,沈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自己的身高并板书。 谈话:米和厘米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 势比画一下,1 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 作单位?再比画一下,1 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 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要求:明天就是三八节了,老师制作了一张贺卡,你知道
第5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的床上爬了起来,到卫生间,拿起 1( )长的牙刷,刷 完牙吃完早饭,急忙来到超市。超市离我家不远,大约有 90( )。一走进超市,我就看到了滚着烤的肉肠,每根都 长约 1( ),真馋人!逛了一会儿,我选了一条妈妈最喜欢 的小方巾,边长约是 5( )。我付了款,高高兴兴回家了。 提问:小明不知道括号里应该用哪个长度单位,你能帮助 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2. 量一量。 谈话:请每位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在小组里 讨论一下,选哪个单位合适,然后量一量橡皮的厚度和铅 笔的长度大约各是多少?填在练习纸上。 四、 课堂总结(略)
第3页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谈话:那 1 厘米中有多少毫米呢?我们一起数一数。(出示 放大了的尺)这里为了让大家看清楚,老师把刻度放大了。 (师生共同从 1 数到 10) 谈话:刚才我们数了从 0~1 这 1 厘米间有 10 毫米,除了 这个 1 厘米外,你还能找到另一个 1 厘米,学着刚才那样, 用铅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1 厘米有多少毫米吗? 反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数的结果。也就是说 10 毫米的长 度和几厘米一样长?(1 厘米)所以 1 厘米=10 毫米。(板 书:1 厘米=10 毫米) 谈话:再用尺量一量,数学书的厚度是多少毫米?(6 毫米)
第6页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直尺,除了 0~10 厘米之间一段是 1 分 米之外,你还能找出 1 分米吗? 学生在直尺上找 1 分米,并组织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 只要是 10 厘米长就是 1 分米) (2)画一画。 谈话:你们能画出长 1 分米的线段吗?请同学们在纸上画 一条长 1 分米的线段。画好后,小组里的同学互相检查。 提问:画长 1 分米的线段要注意什么?(沿着直尺的边, 从 0 画到 10;两个端点不能漏了;画好后要标好长度) 谈话:请同学们用拇指对准线段的左端,用中指对准线段 的右端,比画一下,看 1 分米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第1页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这张贺卡的长和宽各是多长吗?请同学们拿出这样的一张 贺卡,用尺量一量。(长 20 厘米,宽 10 厘米) 讲解:10 厘米就是 1 分米,20 厘米就是 2 分米。分米也是 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认识分米。(板书:分米) 二、 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 认识分米。 (1) 找一找。 1 分米有多长呢?我们大家一起看着尺子数一数,10 厘米 就是 1 分米,1 分米就是 10 厘米。(板书:1 分米=10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