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实验切片镜下观教学提纲
病理实验教学-镜下切片
---------------------------------------------------------------最新资料推荐------------------------------------------------------病理实验教学-镜下切片1-M-2 肝肝脂肪变 liver steatosis 镜下:肝窦扩张充血;肝细胞肿大,胞内可见大小不等的空泡为脂肪滴;胞核偏向一侧。
1-M-6 皮肤肉芽组织 granulation tissue P78 镜下: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炎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成纤维细胞呈梭形,核椭圆,核仁清楚。
1-M-7 肝肝水肿镜下:细胞肿胀,胞质淡染,部分细胞肿胀如气球样,胞核位于中央。
2-M-1 肝慢性肝淤血 chronic congestion of liver P46 镜下:肝窦扩张充血;肝小叶周围细胞脂肪样变(可见脂肪空泡),肝细胞萎缩甚至坏死。
2-M-2 血管混合血栓 mixed thrombiP52 镜下:血小板凝集成小梁状,小梁之间血液凝固,充满大量凝固的纤维蛋白和红细胞。
2-M-4 肺肺淤血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有水肿液及出血,还可见大量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即心衰细胞。
3-M-5 慢性阑尾炎主要以单核细胞及少量浆细胞渗出为主。
3-M-7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acute phlegmonous appendicitis 镜下:1 / 4病变累及肠壁全层,血管扩张充血,各层均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并有炎性水肿与纤维素渗出。
3-M-8 肾肾脓肿suppurative inflammation of kidney 镜下:大量炎细胞浸润,有充满脓液的脓腔。
4-M-6 复层鳞状上皮高分化的鳞状上皮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镜下:癌组织在间质中浸润生长,可见大量的癌巢与角化珠;肿瘤细胞层次增多且排列紊乱,大小不一且核深染。
病理实验切片镜下观
胃溃疡病内容简介:胃粘膜缺损处即为溃疡灶。
溃疡底部由四层组织构成,由上至下依次为:1、炎出层;2、坏死层;3、肉芽组织层;4、瘢痕组织层。
胃壁小血管呈增殖性动脉内膜炎改变,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胃腺癌内容简介:镜下可见少量伴有肠上皮化生的粘膜组织,其周围及粘膜下肌层组织内见癌细胞排列成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腺腔,或为弥漫的核大深染的癌细胞条索,间质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癌组织已浸润深肌层。
腺癌浸润肌层腺样结构腺癌细胞常胃窦粘液体肠化部分腺体肠化肝硬变内容简介:肝小叶正常结构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肝细胞集团--假小叶。
假小叶中央静脉缺如或偏位,或有多个中央静脉,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有变性或再生,假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
低倍镜观一低倍镜观二低倍镜观三低倍镜观四假小叶间的纤维间隔肝细胞(高倍镜观)纤维间隔内炎细胞浸润肝细胞癌内容简介:癌细胞呈多边形,胞浆丰富,核圆形深染,大小不一,有核分裂及少数癌巨细胞。
癌细胞排列成梁索状,片块状,伴有不同程度出血坏死,癌细胞梁之间为丰富的血窦。
癌组织边缘的肝组织受压萎缩,癌外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改变。
小胆管增生低倍镜观一低倍镜观二低倍镜观三高倍镜观一高倍镜观二淋巴结干酪样坏死内容简介:属淋巴结结核病,淋巴结组织中央部分为一片淡红色无结构的坏死物质,(另一张切片为多个散在坏死灶),其中一些深兰色小点为坏死之细胞核碎片,坏死组织凝固成红染之颗粒状物,原有结构消失(故属特殊的凝固性坏死);周边部分为残存的淋巴组织,可见少量淋巴滤泡。
高倍镜观三干酪样坏死干酪样坏死结核肉芽肿结核肉芽肿干酪样坏死(高倍镜)郎罕氏多核巨细胞淋巴结组织坏死交界淋巴结转移癌内容提要:淋巴结的正常结构被部分破坏,其内有成巢状或条索状分布的癌组织浸润。
癌细胞大小不一,核大深染,排列紊乱,易见核分裂像。
组图1:近淋巴结被膜处逐级放大观察癌细胞核分裂像淋巴结髓质组图2:淋巴结内最低倍镜观低倍镜观高倍镜观高倍镜观高倍镜观肺腺癌内容简介:肺组织结构被破坏,代之以腺癌组织,癌细胞大小不一,呈高柱状(图1),排列成腺体样结构(图2),可见核分裂像(图3)和病理性核分裂像(图4)。
病理镜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病理镜下实验,了解并掌握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观察方法和常见病理变化,提高病理诊断能力。
二、实验内容1. 实验材料病理切片:肝脂肪变性、肉芽组织、淋巴结结核、肾小球波变等。
显微镜:光学显微镜。
2. 实验方法(1)切片观察① 肝脂肪变性:观察肝细胞质中出现大小不等的球形脂滴,细胞核被挤压偏位。
② 肉芽组织:观察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
③ 淋巴结结核:观察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和朗汉斯巨细胞。
④ 肾小球波变:观察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2)绘图① 绘制肝脂肪变性切片图。
② 绘制肉芽组织切片图。
③ 绘制淋巴结结核切片图。
④ 绘制肾小球波变切片图。
三、实验结果1. 肝脂肪变性切片图(图略)2. 肉芽组织切片图(图略)3. 淋巴结结核切片图(图略)4. 肾小球波变切片图(图略)四、实验分析1. 肝脂肪变性肝脂肪变性是一种常见的病理变化,多见于肥胖、糖尿病、酒精性肝病等。
镜下观察可见肝细胞质中出现大小不等的球形脂滴,细胞核被挤压偏位。
2. 肉芽组织肉芽组织是一种由纤维母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和炎性细胞组成的组织。
镜下观察可见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
3. 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结核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多见于肺结核、肠结核等。
镜下观察可见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和朗汉斯巨细胞。
4. 肾小球波变肾小球波变是一种肾脏疾病,多见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镜下观察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五、实验总结本次病理镜下实验,通过观察肝脂肪变性、肉芽组织、淋巴结结核和肾小球波变的病理切片,掌握了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观察方法和常见病理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如何观察病理切片,并能够根据观察结果进行病理诊断。
六、实验心得1. 病理切片是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要学会正确观察病理切片。
2. 在观察病理切片时,要注意切片的质量、染色效果和病理变化。
《病理学》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病理学》教学大纲(二)是病理学课程的进阶部分,侧重于探索更深入的疾病机制和相关的实验室技术。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将进一步理解疾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以及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正文:一、病理学原理与方法1.细胞和组织学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组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组织学染色技术及其应用2.病理学与免疫学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和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免疫病理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3.分子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知识分子病理学技术和应用分子病理学在疾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4.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病理生理学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病理生理学与药物治疗的关系5.实验室病理学技术组织切片制备和染色技术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子诊断技术在实验室病理学中的应用二、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特征1.感染性疾病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理学特征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病理学特征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病理学特征2.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理学特征过敏性疾病的病理学特征移植排斥反应的病理学特征3.代谢疾病代谢紊乱引起的病理学变化遗传代谢疾病的病理学特征肿瘤相关代谢疾病的病理学特征4.其他系统性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理学特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学特征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学特征5.肿瘤病理学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病理学特征常见肿瘤类型的病理学特征肿瘤病理学在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总结:《病理学》教学大纲(二)涵盖了病理学的原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病理学特征。
通过深入学习该课程,学生将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有更全面的理解,并能够运用相关实验室技术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该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的医学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病理学》实验课教案
《病理学》实验课教案一、实验课名称:细胞与组织的损伤二、实验课目标:1. 理解细胞与组织的损伤类型及其特点。
2. 学会观察细胞与组织的损伤形态学变化。
3. 掌握基本的显微镜使用技巧。
三、实验课内容:1. 细胞损伤的类型及特点2. 组织损伤的类型及特点3. 损伤形态学变化的观察四、实验课步骤:1. 教师讲解细胞与组织的损伤类型及其特点。
2.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显微镜,观察损伤形态学变化。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解释观察到的损伤形态学变化。
4.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课材料与工具:1. 显微镜2. 细胞与组织损伤的切片3. 实验报告模板六、实验课评价:1. 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度。
3. 学生对损伤形态学变化的观察和解释能力。
七、实验课建议:1. 提前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切片,使其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促进学生的理解。
3. 鼓励学生在实验报告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其分析问题的能力。
八、实验课时间安排:1. 讲解细胞与组织的损伤类型及其特点:20分钟2. 学生观察损伤形态学变化:40分钟3.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20分钟九、实验课注意事项:1. 学生应遵守实验室纪律,不得随意操作显微镜。
2. 学生应小心处理切片,避免损坏。
3. 学生应在实验报告中注明所观察到的损伤形态学变化。
十、实验课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细胞与组织损伤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思考。
3. 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科研活动,提高其科研能力。
六、实验课名称:炎症反应与修复七、实验课目标:1. 理解炎症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
2. 学会观察炎症反应的形态学变化。
3. 掌握基本的显微镜使用技巧。
八、实验课内容:1. 炎症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2. 炎症反应的形态学变化3. 炎症反应的观察与分析九、实验课步骤:1. 教师讲解炎症反应的类型及其特点。
《病理学》实验课教案
《病理学》实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病理变化及病理机制。
2. 学会观察和分析病理切片,识别各种疾病的病理特征。
3. 能够运用病理学知识解释临床症状和体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节:病理学概述病理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病理学在医学中的重要性2. 第二节:病理变化正常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炎症与发热肿瘤与癌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病理学的基本概念、病理变化及病理机制。
2. 示教法:观察病理切片,识别各种疾病的病理特征。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临床病例,运用病理学知识解释症状和体征。
四、教学资源1. 教材:《病理学》实验课教材2. 病理切片:各种疾病的病理切片3. 教学图片:各种疾病的病理图片4. 教学视频:病理学实验操作视频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病理切片识别:对学生进行病理切片识别测试,评估学生对各种疾病病理特征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包括病理学知识的运用和解释能力。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方式:实验课教学,结合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
3. 教学流程:第1-4课时:病理学概述及病理变化第5-8课时: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第9-12课时:炎症与发热第13-16课时:肿瘤与癌变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病理变化各种疾病的病理特征和病理机制病理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2. 教学难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机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和癌变机制八、实验课教学流程1. 准备阶段: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内容和注意事项,学生熟悉实验器材和操作步骤。
2. 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病理切片的观察和分析。
3. 讨论与分析:学生针对观察到的病理特征,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2024年度精品病理学实验教案
实验二: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
实验目的
掌握细胞形态学检查 的基本方法,了解正 常和异常细胞的形态 特征。
实验材料
显微镜、细胞涂片、 染色剂等。
制备细胞涂片
采集细胞样本,制作 细胞涂片。
染色
使用适当的染色剂对 细胞涂片进行染色。
观察与诊断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 的形态特征,结合病 理知识进行诊断。
2024/2/3
2024/2/3
探讨诊断依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理解病理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决定性作用 。
2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验结果展示与交流
2024/2/3
01
将实验结果以图表、图片、报告等形式进行展示,清晰呈现实 验数据和结论。
02
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体会,提高实
验技能和表达能力。
理解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培养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2024/2/3
点评内容
对优秀实验报告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同时,也可以对实验报告中的创新点进 行点评和表扬,鼓励学生在实验中积极探索和创新。
27
06
课程考核方式与评价标准
2024/2/3
28
平时成绩评定依据
课堂参与度
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及 与教师的互动情况。
实验材料
显微镜、组织切片、染色剂等 。
染色
使用适当的染色剂对切片进行 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组织结 构。
实验目的
掌握组织切片的基本制作方法 ,观察正常和异常组织的显微 结构,培养病理诊断能力。
2024/2/3
制作组织切片
选取适当组织,进行固定、脱 水、包埋、切片等步骤。
《病理学》实验课教案
《病理学》实验课教案一、实验课主题:观察常见疾病组织的病理变化二、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病理切片。
2. 熟悉常见疾病组织的病理变化特征。
3. 理解病理学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三、实验内容:1. 观察正常心脏组织切片。
2. 观察心肌梗死组织切片。
3. 观察慢性胃炎组织切片。
4. 观察肝癌组织切片。
5. 观察肺结核组织切片。
四、实验步骤:1. 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和内容,介绍病理切片观察的基本方法。
2.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显微镜,按顺序观察各个切片。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切片中的细胞结构、组织形态等特征,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病理变化,并进行小组讨论。
5. 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分享学习心得。
五、实验课评价:1. 学生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性。
2. 学生观察切片的能力,如能否准确描述病理变化特征。
3. 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能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观察相结合。
4. 学生课堂参与度,如提问、讨论和分享学习心得的积极性。
注意:本教案为初步设计,具体内容和步骤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实验课前,请确保学生已经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并对显微镜的使用有一定了解。
六、实验课主题:肾脏疾病病理学观察六、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肾脏疾病病理切片。
2. 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变化特征。
3. 掌握肾脏疾病诊断的基本方法。
七、实验内容:1. 观察正常肾脏组织切片。
2. 观察肾小球肾炎组织切片。
3. 观察肾病综合征组织切片。
4. 观察肾细胞癌组织切片。
5. 观察肾盂肾炎组织切片。
八、实验步骤:1. 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和内容,介绍肾脏疾病病理切片观察的基本方法。
2. 学生分组,每组一台显微镜,按顺序观察各个切片。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切片中的细胞结构、组织形态等特征,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病理变化,并进行小组讨论。
5. 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分享学习心得。
九、实验课评价:1. 学生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性。
病理学-教学大纲-病理学实习课大纲
病理学实习课大纲(2005年1月修订)病理学实习课是病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①通过对病变器官的大体及光镜观察,进一步验证课堂理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较牢固地掌握病理学基本知识;②通过观察、描述标本组织切片的病变特点,加以分析综合,作出病理诊断,并结合理论了解其发展规律和结局,从而学会正确观察与描述病变的方法,培养科学的思维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通过观察器官的病变,联系其机能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临床表现,为临床课的学习打基础。
病理学的实习内容包括观察病变器官的大体改变、组织学改变,观看幻灯片,投影片和电视录像并辅以动物实验以及课堂病理病案讨论及尸体解剖见习等。
七年制的学生要求掌握常用专业英语单词100个左右。
课时安排一般为54学时,每周3学时。
学期末要安排形态学考试,考试成绩会记入期末总成绩。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injury of cell and tissue)1.掌握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熟悉萎缩、肥大、化生的形态特征;2.掌握常见细胞变性和细胞内、外物质蓄积的概念、好发部位、形态特征;3.掌握细胞坏死的基本病变、类型及各型的形态特征;4.熟悉各种变性、坏死的相互关系及其后果;5.掌握凋亡的概念及形态特征。
第二章损伤的修复(repair of injury)1.掌握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及其功能。
2.熟悉创伤愈合的类型及特点。
第三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disturbances of local blood circulation)1.掌握充血、出血、血栓、梗死的形态学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2.熟悉栓塞类型及对机体影响,血栓形成的原因第四章炎症(inflammation)1.通过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的观察,掌握炎症局部的三种基本病理改变,重点观察炎性渗出,认识炎性渗出物中的各种成分。
2.通过大体标本、组织切片及图片等的观察,掌握各型炎症的病变特点。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教学大纲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教学大纲适用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一、课程简介《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人体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并联系相关功能,具体地熟悉胚胎的发生过程,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
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人体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微细结构,熟悉受精卵发育过程和胚胎各系统器官的发生演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分析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病理学》课程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也是由基础医学跨入临床医学的桥梁,在整个医学和医学教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它侧重从形态上观察和研究疾病,并联系代谢和机能的改变,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它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实验课是完成本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习不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证,而且掌握基本病理过程的形态表现及主要疾病时的形态改变;在正确理解和掌握病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病理学的观察方法,理论联系实际,使病理与临床有机结合,形态和功能密切联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其以后的临床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是融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技术、病理学及技术和临床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是一门新兴的学科。
在当今不断发展、变革的社会中,在学科相互融合,知识相互渗透,技术不断发展、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在时代要求综合素质人才辈出的今天,《组织病理学切片技术》的兴起尤为必要和重要。
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和掌握学会观察人体重要器官的解剖学特征、组织学结构、病理学变化并联系相关功能,从而在形态上观察、机能上分析、综合上判断和科学上研究疾病。
同时联系病变器官的代谢和机能的改变,探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的关系。
为由基础走向临床打下坚实的基础。
《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病理学授课对象: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专业学时:51学时一、实验课程的性质和目的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主干学科,一方面,通过观察大体标本、组织切片的病理改变,理解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机能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另一方面,通过临床病理讨论,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结局及转归。
病理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是为培养适应21世纪新医学模式的高质量医学专业人才服务,使学生通过对各类疾病一般性和特殊性规律的学习,逐步提高观察及分析思考能力,深化对各种疾病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的认识,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为后续各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实验一诊断病理学概要实习注意事项【目的要求】1.熟悉诊断病理学的概念及其对临床诊疗工作的指导意义2.熟悉常规病理诊断流程3.熟悉实验室注意事项4.熟悉病理学、尸体解剖、活体(组织)检查、细胞学检查、病因、发病机制及免疫组织化学的专业英语5.了解病理学研究方法【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 诊断病理学的概念及对临床诊疗工作的指导意义2. 常规病理诊断流程3. 实验室注意事项【实验方法】1. 多媒体示教、讲解2. 参观临床病理诊断流程实验二适应、损伤与修复【目的要求】1.掌握适应、变性、坏死、凋亡、再生和修复的概念2.掌握各类坏死的形态特点及坏死的结局3.掌握肉芽组织的组成、形态特点及其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4.熟悉萎缩、化生、水变性、脂肪变性和玻璃样变性的病变特征5.熟悉肥大、增生的概念和类型6.熟悉创伤愈合的类型7.熟悉适应、变性、坏死、凋亡、再生、修复、肉芽组织、纤维性修复的专业英语8.了解损伤的原因及发生机制【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 大体标本(1)心脏肥大(高血压心脏) (2)肾萎缩(肾盂积水)(3)心脏萎缩(营养不良性) (4)脑萎缩(老年性)(5)肝脂肪变性(6)脾被膜玻璃样变性(7)脾/肾凝固性坏死(贫血性梗死) (8)足或趾干性坏疽(9)肺结核病(干酪样坏死)(10)脑液化性坏死(脑脓肿)(11)肉芽组织(狗皮实验创伤) (12)骨痂(狗胫骨实验性骨痂) (13)骨畸形愈合2. 组织切片1# 肝脂肪变性2# 宫颈粘膜鳞状化生3# 肾凝固性坏死4# 淋巴结干酪样坏死5# 肉芽组织(绘图)【实验方法】1.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简要理论复习2. 大体标本示教、观察3. 组织切片示教、观察4. 通过绘图,加深对肉芽组织形态特点的理解5. 课后小结实验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目的要求】1.掌握淤血的概念、原因、病理变化及后果2.掌握血栓形成的概念、形成条件、形态特点及结局3.掌握贫血性、出血性梗死的原因、形态特点及其对机体的影响4.掌握血栓、栓子、栓塞、梗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5.熟悉栓子的类型及其影响6.熟悉动脉性充血的概念、形态特点、类型和意义7.熟悉充血、淤血、心衰细胞、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栓子、梗死的专业英语8.了解血栓形成的机制【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 大体标本(1)慢性肺淤血(2)慢性肝淤血(3)慢性脾淤血(4)脑出血(5)腹主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血栓形成(6)肺动脉血栓栓塞症(7)肾贫血性梗死(8)脾贫血性梗死(9)肺出血性梗死2. 组织切片6# 急性肺淤血7# 慢性肺淤血8# 混合血栓(绘图)9# 机化血栓【实验方法】1.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简要理论复习2. 大体标本示教、观察3. 组织切片示教、观察4. 通过绘图,加深对混合血栓形态特点的理解5. 课后小结实验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例讨论【目的要求】1.掌握临床病理讨论的方法2.掌握静脉延续性血栓的内在涵义3.掌握淤血、血栓形成、血栓、栓子、栓塞、梗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4.熟悉淤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的病变特点及影响5.了解“经济舱综合征”【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病例讨论2.相关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复习3.测验一:损伤、修复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实验方法】1. 结合多媒体课件分组汇报2. 提出问题、分析讨论3. 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复习4. 用简单线条图配合文字说明归纳和总结病例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5. 测验一:闭卷笔试实验五炎症【目的要求】1.掌握炎症的基本病变2.掌握炎性渗出的概念、渗出液的的特点和意义3.掌握炎性浸润的概念、炎细胞种类、形态特点及其作用4.掌握急、慢性炎症的常见组织学类型及形态特点5.熟悉炎症的经过和结局6.熟悉炎症、变质、渗出、增生、趋化、肉芽肿、败血症的专业英语7.了解炎症介质的概念、常见类型及意义【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 大体标本(1)急性重型肝炎(2)气管白喉(3)纤维素性心包炎(绒毛心)(4)化脓性脑膜炎(5)化脓性胸膜炎(6)脑脓肿(7)肺脓肿(8)蜂窝织性阑尾炎(9)慢性扁桃体炎(10)肺结核病(11)机化性胸膜炎(12)机化性心包炎(13)肠粘连(14)心瓣膜变形2. 组织切片10# 蜂窝织性阑尾炎11# 纤维素性心包炎12# 皮肤慢性炎13# 机化性心包炎14# 肺脓肿3.绘图:炎症细胞【实验方法】1.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简要理论复习2. 大体标本示教、观察3. 组织切片示教、观察4. 课后小结实验六肿瘤【目的要求】1.掌握肿瘤及异型性的概念、特点及意义2.掌握肿瘤的生长方式和扩散3.掌握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要点4.掌握肿瘤的大致分类和一般命名原则5.掌握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原位癌的概念6.熟悉肿瘤对机体的影响7.熟悉常见的癌前病变8.熟悉肿瘤、异型性、转移、癌、印戒细胞癌、肉瘤、库根勃氏瘤的专业英语9.了解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学【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 大体标本(1)皮肤乳头状瘤(2)结肠息肉状腺瘤(3)子宫平滑肌瘤(4)甲状腺腺瘤(5)脂肪瘤(6)乳腺纤维腺瘤(7)卵巢粘液性囊腺瘤(8)结肠癌(9)乳腺癌(10)足跟鳞癌(11)阴茎癌(12)淋巴瘤(13)纤维肉瘤(14)平滑肌肉瘤(15)肺转移癌(16)卵巢畸胎瘤(17)恶性黑色素瘤2. 组织切片15# 子宫平滑肌瘤16# 子宫平滑肌肉瘤17# 皮肤乳头状瘤18# 皮肤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9# 淋巴结转移癌20# 结肠腺癌3. 测验二:心血管疾病及肿瘤【实验方法】1.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简要理论复习2. 大体标本示教、观察3. 组织切片示教、观察4. 测验二:闭卷笔试5. 课后小结实验七心血管系统疾病【目的要求】1.掌握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基本病变2.掌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部位、心肌梗死的原因、类型、病变及合并症3.掌握缓进型高血压病的分期、内脏病理变化及后果4.掌握风湿病的基本病变、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及对机体影响5.掌握心瓣膜病的病因、病变特点、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6.熟悉动脉瘤的概念及病变特点7.熟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8.熟悉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风湿病、风湿小体、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专业英语9.了解心肌病和心肌炎的概念、类型、主要病变特点【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 大体标本(1)腹主动脉粥样硬化(2)脑动脉粥样硬化(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肌梗死(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合并心肌梗死、穿孔(5)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大(6)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7)高血压脑出血(8)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9)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10)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1)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2. 组织切片21# 主动脉粥样硬化2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绘图)23# 风湿性心肌炎24# 高血压病固缩肾【实验方法】1.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简要理论复习2. 大体标本示教、观察3. 组织切片示教、观察4. 通过绘图,加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态特点的理解5. 课后小结实验八呼吸系统疾病【目的要求】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病变特点及相互联系2.掌握细菌性肺炎:大叶性、小叶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联系及并发症3.掌握矽肺的病变特点4.掌握鼻咽癌、肺癌的好发部位、类型、主要临床病理特点及扩散规律5.熟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概念6.熟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矽肺的专业英语7.了解病毒性肺炎(包括人禽流感病毒感染及SARS)、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病理特点【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 大体标本(1)肺气肿并肺大泡形成(2)肺源性心脏病(3)矽肺(4)支气管扩张症(5)大叶性肺炎(红肝、灰肝变期)(6)融合性小叶性肺炎(7)支气管肺癌(中央型、周围型、弥漫型)2. 组织切片25#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26# 大叶性肺炎27# 小叶性肺炎28# 鼻咽癌29# 矽肺【实验方法】1. 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简要理论复习2. 大体标本示教、观察3. 组织切片示教、观察4. 课后小结实验九心血管系统整合式病例讨论【目的要求】1.掌握临床病理讨论的方法2.掌握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相互关系及病理临床联系3.熟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心肌梗死的病变特点及影响4.了解心血管系统疾病与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实验时数】3小时【实验内容】1.心血管疾病病例讨论2.相关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复习【实验方法】1. 结合多媒体课件分组汇报2. 提出问题、分析讨论3. 大体标本及组织切片复习4. 用简单线条图配合文字说明归纳和总结病例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实验十消化道疾病, 学生讲课:消化道肿瘤【目的要求】1、掌握溃疡病的好发部位、病变特点、临床病理联系和合并症。
《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本科)
《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使用)Ⅰ前言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妇产科学、医学影像学、五官科学、临床心理学、医学检验、急救医学、医学美容、麻醉学、法医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
编写本大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课教学与理论课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投影、幻灯、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等,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观察辨认大体标本,病理切片,了解活组织检查方法,见习尸体解剖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临床上常见典型病例的能力。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学时为48学时。
四使用教材:《病理学实验指导》,自编,2版,2005年。
Ⅱ正文实验一细胞与组织的损伤与修复一教学目的学习病理学的实验目的、研究方法,病理学观察方法及实验报告的书写,学习几种见的组织损伤的形态及肉芽组织的病变特点。
二教学要求(一) 掌握几种常见的组织损伤与修复的肉眼形态及其镜下结构。
(二) 掌握各类变性、坏死和肉芽组织的概念及其病变特点。
三教学内容大体标本:肾萎缩(高血压肾、肾盂积水)、脑萎缩、心肌肥大、肝水变性、肾水变性、肝脂肪变、脾被膜透明变性、胸膜透明变性、肾、脾梗死、足坏疽、肾干酪样坏死、阿米巴肝脓肿。
骨折愈合、创伤愈合,脑液化性坏死。
切片: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化生、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肾、肝水变性、肝脂肪变性、苏丹Ⅲ染色、脾小动脉透明变性、结缔组织透明变性、病理性钙化、肾、脾梗死、干酪样坏死、肉芽组织。
实验二、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教学目的学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常见的病理变化。
观察病理切片实验报告
观察病理切片实验报告
文件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观察病理切片,了解其结构特征,学会以正确的方法操作分析切片以及识别各种病理。
二、实验原理
病理切片是病理学诊断手段之一,是将病变组织取出后按一定原则切割成薄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来诊断病变的一种手段。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工作:准备病理切片,以及显微镜和对应观察工具。
(2)安装显微镜:将显微镜平稳摆放在实验桌上,然后固定。
(3)拆开病理组织:将病理组织放在显微镜观察底座上,将其切割成薄片。
(4)观察病理切片:将切割好的病理切片放在显微镜上,按不同倍率进行观察,仔细观察病理组织结构特征,并形成诊断报告。
四、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我们对病理切片的结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学会了正确操作分析切片,以及对病理进行诊断报告。
五、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对病理切片的组织结构和诊断报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学会了正确的操作方法,为今后更好地实践提供了依据。
- 1 -。
《病理学》实验课教案
《病理学》实验课教案一、实验课主题:观察病理学切片二、实验课目标:1. 了解病理学切片的基本制作方法和观察技巧。
2.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病理学切片。
3. 识别和理解常见病理学变化。
三、实验课内容:1. 病理学切片的基本制作方法。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观察技巧。
3. 常见病理学变化的识别和理解。
四、实验课步骤:1. 介绍病理学切片的基本制作方法,包括取材、切片、染色等步骤。
2. 演示如何使用显微镜观察病理学切片,包括调焦、换倍等操作。
3. 提供病理学切片样本,让学生分组观察并识别常见病理学变化,如炎症、肿瘤等。
4.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理解病理学变化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五、实验课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病理学切片。
2. 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常见病理学变化。
3. 学生能够参与讨论和分析,理解病理学变化的意义和临床应用。
六、实验课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观察切片时保持安静,以免影响他人。
2.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避免损坏设备。
3. 提醒学生注意切片样本的卫生和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七、实验课资源:1. 病理学切片样本。
2. 显微镜设备。
3. 相关病理学教材和参考资料。
八、实验课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病理学实验室,了解实验室设备和操作流程。
2. 安排学生进行病理学切片制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制作技能。
九、实验课反馈:1. 收集学生对实验课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改进建议。
2. 评估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跟踪和指导。
十、实验课总结:1. 对实验课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 强调病理学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兴趣和热情。
六、实验课主题:细胞凋亡与坏死的观察七、实验课目标:1. 理解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定义及其在病理学中的区别。
2. 学会观察细胞凋亡与坏死的病理学特征。
3. 掌握细胞凋亡与坏死在临床疾病中的意义。
八、实验课内容:1. 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定义及其在病理学中的区别。
病理切片实验课程设计
病理切片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病理切片的基本概念和制作过程。
2. 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常见细胞组织的病理学特征。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病理切片中的病变类型及其特点。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显微镜,进行病理切片的观察与初步分析。
2. 学生能够运用病理学知识,对给定的病理切片进行诊断和病情分析。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报告,清晰、准确地表达观察和分析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病理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实验过程中相互交流、协作。
3. 增强学生的医学伦理观念,认识到病理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验课程,旨在通过观察和分析病理切片,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病理学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学和病理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报告和课堂讨论,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十章“病理学基础”的内容,组织以下教学大纲:1. 病理切片基本概念与制作流程- 病理切片的定义与作用- 病理切片的制作方法与步骤2. 常见细胞组织的病理学特征- 正常细胞组织的结构特点- 病变细胞组织的类型及特征3. 病理切片观察与诊断-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病理切片观察技巧- 病变类型的识别与诊断4. 实验操作与技能训练- 病理切片观察与初步分析- 病理切片诊断与病情分析- 实验报告撰写与展示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病理切片基本概念与制作流程第二课时:常见细胞组织的病理学特征第三课时:病理切片观察与诊断第四课时:实验操作与技能训练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病理学知识,为学生讲解病理切片的基本概念、制作流程以及常见细胞组织的病理学特征。
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第一篇:病理学实验教学大纲病理学实践教学大纲(病理解剖学部分)适用于临床、护理、检验、中医等专业一、病理学实验教学的地位、作用和目的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是医学科学实践的基础。
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患病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改变与疾病的转归,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病理学实验教学是通过病变组织或器官形态学变化的观察,展现疾病现象,探索疾病规律,检验疾病理论,培养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病理组织学观察,为学生临床专业课建立良好基础。
通过验证理论课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掌握医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实验技能及创新精神都具有重要作用。
对培养面向21 世纪的医学人才极其重要。
二、实验教学目标与内容总目标1、熟练掌握大体标本的表面、切面的观察及描述方法,辨认病变所在部位、颜色、形态等。
2、熟练掌握病理切片的观察方法,正确辨认病变的组织结构,画出具体的形态改变并作出正确的诊断。
3、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认识形态与功能、代谢,局部与整体,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根据所学的病理知识解释临床症状和体征。
基本掌握临床病理讨论的目的、方法及步骤。
4、通过综合实验、基本掌握和认识疾病从正常组织学到病理学改变过程中的演变规律。
三、实验教材与参考书(一)李玉林.病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二)病理教研室实验指导.(三)马保华.形态实验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3四、实验项目实验一组织细胞的损伤与修复【目的】1.掌握各种变性和坏死的病变特点。
2.熟悉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和特点。
3.掌握肉芽组织的形态特征。
【内容】1、病理切片:观察肾积水、肝脂肪变性、肉芽组织、肾贫血性梗死的组织结构改变2、大体标本:确认脑积水、肾积水压迫性萎缩、肝脂肪变性、肠出血性坏死、脑脓肿、坏疽性阑尾炎、足手干性坏疽、肺干酪样坏死等的病变特征。
病理切片观察讲义
有的已发生玻变,部分结节中央尚可见到残存的血管, 边缘可见较多尘细胞(吞噬硅尘的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3)肺间质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残存肺组织可有肺气肿表现。
纤维素性心包炎泸州医学院炎细胞炎细胞纤维素纤维素心外膜心外膜炎细胞炎细胞心肌层心肌层渗出物渗出物纤维结缔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切片1切片1肉芽组织肉芽组织纤维素纤维素心外膜心外膜心肌层心肌层渗出物渗出物纤维组织纤维组织肺脓肿切片2肺脓肿切片21平滑肌瘤瘤12平滑肌肉瘤瘤123大肠癌瘤9实习七实习切片平滑肌瘤梭形细胞呈编织状排列
正常
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实习六、实习切片
1、纤维素性心包炎(炎5) 2、肺脓肿(炎7)
切片1 纤维素性心包炎(炎5)
(1) 心外膜层显著增厚,表面附着有一层 红染的网状或片状纤维素性渗出物。
(2) 心外膜无明显坏死,有少量淋巴细胞 浸润,小血管扩张充血。
切片 1
纤维素性心包炎
泸州医学院 5
健存区
实习三、实习切片
1、肉芽组织(再1) 2、慢性肺淤血(局1)
切片1 肉芽组织(再1)
(1) 肉 眼:为红染实性组织。 (2) 低倍镜: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及形态各异的细胞。 (3) 高倍镜:
·新生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血管之间有较多成纤维细胞(梭形或星形,浆丰 富、嗜碱性,核卵圆、浅淡,有的可见核仁)。 ·另可见各种炎细胞。
瘤细胞更密集,排列更紊乱;细胞较大,梭形或卵圆形,可见 瘤巨细胞;核分裂象多见,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
切片2
平滑肌肉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实验切片镜下观
胃溃疡病
内容简介:胃粘膜缺损处即为溃疡灶。
溃疡底部由四层组织构成,由上至下依次为:1、炎出层;2、坏死层;3、肉芽组织层;4、瘢痕组织层。
胃壁小血管呈增殖性动脉内膜炎改变,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胃腺癌
内容简介:镜下可见少量伴有肠上皮化生的粘膜组织,其周围及粘膜下肌层组织内见癌细胞排列成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腺腔,或为弥漫的核大深染的癌细胞条索,间质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癌组织已浸润深肌层。
癌浸润肌层
腺样结构
癌细胞
正常胃窦粘液
体肠化
部分腺体肠化
肝硬变
内容简介:肝小叶正常结构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的肝细胞集团--假小叶。
假
小叶中央静脉缺如或偏位,或有多个中央静脉,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有
变性或再生,假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
低
倍
镜
观
一
倍镜观二
低倍镜观三
倍镜观四
假小叶间的纤维间隔
细胞(高倍镜观)纤维间隔内炎细胞浸润
肝细胞癌
内容简介:癌细胞呈多边形,胞浆丰富,核圆形深染,大小不一,有核分裂及
少数癌巨细胞。
癌细胞排列成梁索状,片块状,伴有不同程度出血坏死,癌细胞梁之间为丰富的血窦。
癌组织边缘的肝组织受压萎缩,癌外肝组织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改变。
胆管增生
倍镜观一
低倍镜观二
倍镜观三
高倍镜观一
倍镜观二
高倍镜观三
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内容简介:属淋巴结结核病,淋巴结组织中央部分为一片淡红色无结构的坏死物质,
(另一张切片为多个散在坏死灶),其中一些深兰色小点为坏死之细胞核碎片,坏死组织
凝固成红染之颗粒状物,原有结构消失(故属特殊的凝固性坏死);周边部分为残存的淋
巴组织,可见少量淋巴滤泡。
干
酪
样
坏
死
酪样坏死
结核肉芽肿
核肉芽肿
干酪样坏死(高倍
罕氏多核巨细胞
淋巴结组织
淋巴结转移癌
内容提要:淋巴结的正常结构被部分破坏,其内有成巢状或条索状分布的癌组织浸润。
癌细胞大小不一,核大深染,排列紊乱,易见核分裂像。
组图1:近淋巴结被膜处死交界
逐级放大观察癌细胞核分裂像
组图2:淋巴结内淋巴结髓质
最低倍镜观
倍镜观
高倍镜观
倍镜观
高倍镜观
肺腺癌
内容简介:肺组织结构被破坏,代之以腺癌组织,癌细胞大小不一,呈高柱状(图1),
排列成腺体样结构(图2),可见核分裂像(图3)和病理性核分裂像(图4)。
癌组织内
有坏死(图5)、出血(图6),间质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图7)。
图
一
二
三
四
五
图六
七
肺结核病
内容简介:切片中心可见大片干酪样坏死灶。
其周围有多个增殖型结核结节,有的结节
中央有干酪样坏死,病灶外周是淋巴细胞浸润及正常肺泡,结核结节中可见一个或几个郎
罕氏巨细胞,其周围为类上皮细胞。
结
核
肉
芽
肿
结
核
肉
芽
肿
酪样坏死
干酪样坏死
组织
肺组织
巴细胞
淋巴细胞
毒性甲状腺肿
内容简介:有增生小滤泡与复旧大滤泡,滤泡上皮呈乳头状增生,突入滤泡内、滤泡上
皮呈高柱状、核均位于基底部、滤泡腔内胶质少而稀薄,胶质周边部出现许多大小不等的
吸收空泡。
甲状腺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血管丰富并显著充血。
低
倍
镜
一
倍镜二
高倍镜一
倍镜二
乳头(低倍镜)
头(高倍镜)淋
巴滤泡
(低倍镜)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内容简介:甲状腺由肿瘤组织所取代。
肿瘤细胞大部分排列呈乳头状、乳头分支多少不
等、最高可达3级以上。
瘤细胞呈立方形或柱状、上皮核呈毛玻璃样,可见核沟。
少部分肿瘤由滤泡组成,滤泡达小不等、但核重叠呈毛玻璃样,可有核沟。
巴滤泡(高倍镜)
头分支
乳头横断
包膜浸润
出血
葡萄胎
内容简介:其镜下改变为:(1)胎盘绒毛高度水肿而肿大、变形、浅染,尤其在中央部水
肿液聚集明显。
(2)绒毛间质内血管明显减少或消失。
(3)绒毛表面被覆的滋养叶细胞
(郎罕氏细胞和合体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增生。
绒
毛
高
度
水
肿
合体细胞
郎罕氏细胞
乳腺癌
内容简介:部分区为导管原位癌,其他区域浸润癌,癌细胞大小不等、核大深染、可见核
分裂、排列成条索状或小细胞集团,有的形成不规则的腺腔,癌细胞团之间由纤维结缔组
织构成的间质、其中有多少不等的血管和淋巴细胞浸润。
低
倍
镜
观
题样
片号:xx
病史:某某,某处不适,取某器官活检.镜下所见:
病理诊断:高倍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