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中的中庸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中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长久以来被看做是平庸之道,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庸就是坚守中立。正是因为对中庸的误解,不少管理者对中庸式管理方式采取消极、抵触的态度。但中庸之道的一些观点和理念是很科学的,值得借鉴,需要我们辩证地认识、看待,从中正确地汲取养份,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中庸虽然最初被看做是“道德标准”,但在其中,有两个经典的理论,是最为值得管理者所学习的,其一为因地制宜,与时俱进,通权达变。所谓管理,虽然有一些核心的思想和理论在其中,但却没有一条通用的管理之道。即便有被大家公认为有效的管理准则,在适用于不同的公司时,依然会产生不同的状况,究其原因,在于管理本身就是对人和事的管理,由于不同的人与事,所产生出的问题各不相同。所谓的管理者,就是因应各不相同的问题找出解决之道。
造成团队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人员的变动、突发事件的产生、外部环境的改变等等,管理者如果用衡量的眼光来看待所发生的问题,通常不会解决问题,反而会使问题恶化。中庸中所提到的因地制宜,既是用量变的眼光看待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结合问题产生的根源来寻找解决的方法。管理学
中的理论及准则,应该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而非唯一的标准。
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是执两用中,就是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掌握适当的度,避免走入极端。所谓的度,是在两个极端中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古语中有物极必反一说,即便是好的事情,如果太过于极致,可能会造成反效果。最为常见的便是执行力,管理中经常追求使命必达一说,这样虽然能够提升执行效率,但管理者是否想过以下几种情况:无条件的执行,是否会让部属失去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部属的完全服从,在遇到错误的命令时是否有人能够进行控制和制止。
管理中的中庸之道,正是今日大家所重视的“管理合理化”、“人性化”,要使个人的自由在与组织一致目标之间得到一个平衡。这就涉及到一个价值观和尺度的问题。亨利〃法约尔指出:“在管理方面,没有什么死板和绝对的东西,这里全部是尺度问题。管理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它要求智慧、经验、判断和注意尺度。”这里的“尺度”就是中庸思想的表现。
度可以被认为是在矛盾当中寻找最折中的方案,以刚才的案例来说,如何既保证团队有高效的执行力,有能够始终有创新的能力,这就是在执行力与创新能力两个矛盾之间寻找平衡点。这和一个单位究竟是靠制度化来进行管理,还是靠人情化来进行管理类似。绝对的制度化,单位会变得不近
人情,容易失人心;而绝对的人情化,又会变得混乱而失去应有的准则。避免走入两个极端,采取最适合的“度”去管理,才是最为适合的方式。管理者要做到中庸首先要了解职工的价值观,感知他们的需求,其次要调整人员的价值观与单位的价值观一致起来,当全员的价值观都统一时,就到了工作效率最大化,社会效率最大化的时候,单位才更加和谐,效率更高,竞争力更大,这才是我们学习中庸的最终目的。
在中庸中,孔子曾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虽然意味中庸乃圣贤之道,想要达到并非易事,但人可以通过不断的调整以接近中庸的状态。管理者亦是如此,没有从不犯错的管理者,但如果能够在“不完美的状况下作出最正确决定”,也可以成为最佳的管理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