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突破篇 专题十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D
7.(2015·全国卷Ⅱ·T39(1))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 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 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 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 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同,实践结果的性质就会不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安全意识成为安全生产的关键的原因”。题眼 突出了安全意识的重要性,②③符合题意。①中“决定”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说法错误;④说法绝对化,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会有差异,但实践 结果的性质不一定不同。
【答案】 C



考 情
· 模 板
专题十 哲学思想与唯物论、认识论
提 能

抓 主 干
全国卷 5 年考情
考点 1.生活智慧与时代 精神
2015·卷Ⅰ 2015·卷Ⅱ 2014·卷Ⅰ 2014·卷Ⅱ 2013·卷Ⅰ 2013·卷Ⅱ 2012 2011
2.物质、运动、规律
21
3.物质与意识的关
21
39(1)
39(2)
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 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
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的题眼是“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 ‘人造树叶’”。由此可知,人类在尊重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 作用,改造世界,故②④符合题意。人的所有意识都具有能动性,①表述错误; 意识通过实践才能改造客观世界,意识不能创造客观事物,③表述错误。
①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总是融合在一起 ②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
统一于人的实践 ③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 ④物
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知识。人们从美食中可以体味到 文化的意蕴,表明物质的东西与观念的东西具有同一性,②④正确表述了这种 同一性;物质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①中“总是融合在一起”说法错误;③中 “没有固定界限和本质差别”表述错误。
【答案】 C
6.(2011·全国卷·T22)医学临床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活动的灵活性与其大脑的 “扣带前回”区域相关联,有人喜欢“钻牛角尖”往往与该区域的“换挡装
置”出现故障有关。这进一步佐证了( )
①意识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由人脑决定的 ②意识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
物,其本质是大脑机能 ③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④人脑是思维活动的
【答案】 B
考向 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2.(2015·全国卷Ⅰ·T21)安全生产是生产发展的底线。缺乏安全意识是最大的 安全隐患,麻痹大意往往导致生产事故频发。从哲学上看,安全意识之所以成
为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因为( )
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人的意识影响实践发展的趋
势和结果 ③人的意识是促成实践中的矛盾转化的重要条件 ④人的意识不
【答案】 C
5.(2013·全国卷Ⅱ·T23)2012 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说,自己的作 品与家乡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艺术风格也深受故乡的泥塑、剪纸、扑灰年画、
茂腔等民间艺术的影响。莫言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揭示的哲学道理有( )
①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②意识反映客观存在的方式可以而且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20
21
23 39(3) 22

4.实践与认识 5.真理
6.认识过程
39(2)
23
39(2)
39(3)
22
19、
22
39(2)
20
20
Hale Waihona Puke Baidu22
全国卷 5 年真题
考向 1 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 1.(2014·全国卷Ⅱ·T21)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 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 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 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 新的可能性。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 )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规律的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 信息。研究人员的新发现为解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题干中的实 验进一步证明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人类能够认识无 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①④符合题意,B 项入选;②中“无条件的、 必然的”、③中“同样的表现形式”表述错误。
【答案】 C
4.(2013·全国卷Ⅰ·T21)2012 年,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 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
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
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 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
生理基础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意识的内容、形式、生理基础。①观 点错误,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人脑不能决定意识活动的内容;意识的形成离 不开人脑的加工改造,但其本质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排除②;由于大 脑相关部位的问题,导致意识的不同,充分说明了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和物 质基础,③④符合题意。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意识如何反映客观存在受制于反映者的个性、能力和素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的题眼信息是“作品与生活密不可分”。客观决定主观,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但受反映主体差异的影响,④说法 正确,①③说法错误。意识从形式上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 的内容,②说法正确。
3.(2014·全国卷Ⅱ·T20)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 民族、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文化。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 产生了广泛影响,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有美食的味道, 还有历史的味道、人情的味道、家乡的味道,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从美 食中体味到深厚的文化意蕴,表明(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