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合集下载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不切实际。任何高水平的城市规划模式,都不可能 普遍适合于中国的国情。因为中国的国情国土辽阔, 人口众多,各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也不尽相同, 城市发展模式应因地制宜,并形成城市特色。 2、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强 调城市个性,建设特色城市,塑造出独特的城市风貌。
合理
1、近30年来,北京的汉白玉石雕像溶蚀严重, 有些雕像溶蚀程度已超过1厘米,比自然状态下 的溶蚀速度快几十倍,这主要是因为( D)
1998年,美国西雅图机场的50多名居民不堪 忍受机场100分贝以上的噪音,致使精神错乱。 上万名工人开始罢工,甚至还冲进波音公司总部, 居民手持木棍,铁秋与警察对峙,扬言要砸掉机 场,如在一周内问题不能解决就一天烧掉一架飞 机。当地居民在体检中,大多发现心血管病、神 经系统疾病。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7、上海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是( D)
A.在原市区扩大规模和经济再生产
B.向高层建筑方向发展
C.向黄浦江西岸的北、西、南三个方向延伸发展
D.建设新城区
8、上海建立卫星城,开发浦东新区的目的
是 (C)
A.扩大城市用地面积 B.将市中心区的污染企业外迁 C.控制市中心区的人口规模 D.建立新的工业和金融中心
大城市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 地理环境:比如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 被等,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 改造,使之趋向平坦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 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强 质烈,改使变城了市下产垫生面“的热原岛有效性应” 形 气 郊成 污 区城 染 大市带气风到污,郊染将区带城,到市也城大将区
1、城市化过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的方式。农业用地逐步演 化为建设用地,如居住、商业、工业、交通和仓储用地等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后练习第二章:训练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课后练习第二章:训练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训练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是某城市热力环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上空多尘埃物质B.城市绿地面积小C.人类生产、生活释放大量的余热D.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2.下列利于改善城市环境的可行性措施有( )①扩大绿地面积②完善城市道路网③提倡坐出租车④加强城市管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半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

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我国在2010年前后进入了“半城市化”阶段,随之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至少需要20年时间才能逐步解决。

据此回答3~4题。

3.“半城市化”给乡村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A.用地紧张B.农业发展缓慢C.老龄化程度加剧D.基础设施建设滞后4.在解决“半城市化”问题的过程中( )A.城市人口比重会短暂下降B.城市住宅用地面积会扩大C.农村剩余劳动力会增加D.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读漫画,据此完成5~6题。

5.漫画所反映的城市化问题是(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6.解决漫画所示城市化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意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等原则。

据此完成第7~8题。

7.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B.城市人口和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8.生态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绿地B.工业区C.交通区D.住宅区读漫画,回答9~10题。

2019-2020下学期湘教版必修II 第二章 城市和环境 第三节 城市化过

2019-2020下学期湘教版必修II    第二章      城市和环境   第三节   城市化过

2019-2020下学期湘教版必修II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基础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城市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读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各地在城市化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城市渠化现象,其主要作用是()A.改善城市供水条件B.增加休憩娱乐场所C.提升内河航运能力D.增强排污排涝能力2.城市渠化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是()A.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加重B.底栖生物生存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C.阻断与地下径流的联系,地下水位上升D.河道取直,水质恶化读“我国某市市中心和郊外平原降水、径流、蒸发量对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3.该市城市建设导致了市中心( )A.地下水位的上升B.径流总量减少 C.蒸发量减少D.降水量减少4.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降雨时期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将市中心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扩大城市的规模C.适当减少绿地面积 D.推广使用渗水砖下图示意某城市“透水性人行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 )A.水汽蒸发减少 B.地表径流增加 C.大气降水减少 D.地表水下渗增加6.城市“透水性人行道”的建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 )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B.导致城市气温日较差增大C.根治城市内涝问题 D.根治城市地下水水位下降2018年夏季,武汉、徐州等地出现“城市看海”现象,建设“海绵城市”势在必行。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读我国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7.海绵城市建成后,图中各环节的变化正确的是( )A.a增多 B.b减少 C.c增多 D.d减少8.海绵城市带来的直接益处有( )①加快城市地表径流汇入河道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③解决城市水污染问题④缓解城市内涝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上海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

地理湘教版必修2成长训练: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

地理湘教版必修2成长训练: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Word版含解析

主动成长夯基达标1.能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和减少污染的有效措施是… ( )A.鼓励使用私人汽车B.提高交通费C.大力发展公共交通D.限制使用非机动车解析:使用私人汽车,可增加交通量,非机动车对城市交通没有影响;提高交通费,对人们正常交通出行不利。

答案:C2.城市中心区的人口向郊区移动的原因主要有( )①大城市环境恶化,地价上涨②高速公路、地铁迅速发展③市区环境优雅,但供水困难④农产品满足不了城市的需要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解析:城市人口众多,出现若干环境问题,环境恶化,地价上涨,这是促进人们向郊区移动的根本原因,而高速公路、地铁则为这种移动提供了交通条件。

答案:A3.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B.城市规模无限扩大,城市人口迅猛增长C.工矿企业、家庭炉灶和交通工具任意排放有害物质D.城市管理不善和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解析:考查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成因”掌握的程度。

“城市规模无限扩大,城市人口迅猛增长”是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

A、C、D项均是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之一,而不是根本性的。

答案:B4.对大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 )A.煤烟、粉尘B.工业废水C.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D.酸雨解析:对大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它们来自汽车尾气。

答案:C阅读材料,完成5~7题。

材料一: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组织1997年年会发布的《碧水蓝天——展望21世纪的中国环境》研究报告中称:“从1995年到2020年,最大城市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材料二:2001年7月13日,对亿万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

北京申办奥运的一句响亮的口号是“绿色奥运”。

材料三:根据城市的发展,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铁路约450千米;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轻轨铁路约900千米;到2050年,将建成500千米共300条的城市轻轨铁路。

2019—2020学年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度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程标准:运用有关资源,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标解读:1.了解城市化过程对城市及乡村所产生的影响。

2.掌握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认识逆城市化现象。

3.了解我国城市发展的趋势。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情景导学]近年来,一到雨季,“到某某城市看海”就成了许多城市居民的口头禅。

暴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一座座现代化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

街道成河、汽车没顶、交通堵塞、人员伤亡……内涝似乎已成为我国许多城市遭遇强降雨后的普遍状态。

[思考]城市内涝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城市建设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同时城市建设导致地面被硬化,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教材导学]1.城市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2.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等方面。

3.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是人类所创造的一种文化景观。

城市内的各种建筑,不单纯是为某种用途而建造的,它也反映一种艺术上的美,也是一种文化的反映。

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较之农村要完善。

居住在城市的人享受着城市的文明。

二、城市环境问题及我国城市发展趋势[情景导学]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已经成为非常突出的世界性难题。

据专家统计,过去的20年中,交通阻塞使美国人浪费时间、燃料和带来的损失增长了4倍以上;日本仅东京圈严重拥堵地点就达219处;在欧洲,法国采取建设完善巴黎的环状线,德国采取强化高速道路网等措施,但仍然无法缓解社会对交通运输系统的需求。

[思考]出现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城市人口规模的过度膨胀,轿车等机动车数量的增多。

[教材导学]1.“城市病”的成因及表现(1)成因:人类产业活动密集,长期的高强度的工业生产,使城市及附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2)表现2.我国城市发展趋势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城市的合理发展和分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9版地理必修二湘教版同步练习学案: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2.3 含答案

2019版地理必修二湘教版同步练习学案: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2.3 含答案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时训练7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基础夯实
下图为2016年春节期间深圳某大街“空城”一角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造成深圳某大街2016年春节期间“空城”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逆城市化加速
B.务工人员返乡
C.人口老龄化加剧
D.旅游人数增多
2.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发展内涵的合理途径是( )。

①提高城市人口素质②扩大农业耕地征用③增加城市建筑密度④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B 2.D
解析第1题,大量务工人员回家过春节,造成了深圳“空城”现象。

第2题,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问题严重,提升城市人口素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发展内涵。

读下面漫画,完成第3~4题。

3.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
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
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
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
4.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城市“热岛效应”
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
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
答案3.B 4.D
解析第3题,从漫画中可以看出,从城里来的小鸟身上脏兮兮的,说明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第4题,解决城市污染严重问题的措施是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缓解大城市的环境压力。

2019版地理必修二湘教版同步练习学案: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2.3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地理必修二湘教版同步练习学案: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2.3 Word版含答案-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时训练7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基础夯实下图为2019年春节期间深圳某大街“空城”一角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造成深圳某大街2019年春节期间“空城”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逆城市化加速B.务工人员返乡C.人口老龄化加剧D.旅游人数增多2.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发展内涵的合理途径是( )。

①提高城市人口素质②扩大农业耕地征用③增加城市建筑密度④改善城市环境质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1.B 2.D解析第1题,大量务工人员回家过春节,造成了深圳“空城”现象。

第2题,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等问题严重,提升城市人口素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发展内涵。

读下面漫画,完成第3~4题。

3.漫画所反映的城市问题是( )。

A.建筑物密集,绿地面积小B.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C.“热岛效应”显著,城区温度较高D.土地面积小,用地紧张4.解决漫画所示城市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A.建设新城区,扩大城市规模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削减城市“热岛效应”C.研制新型制冷设备,减少氟氯烃化合物排放D.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与工业答案 3.B 4.D解析第3题,从漫画中可以看出,从城里来的小鸟身上脏兮兮的,说明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第4题,解决城市污染严重问题的措施是建设卫星城,分散城区的人口和工业,缓解大城市的环境压力。

若大气降水是100%,以前渗入某城市地下和转化为城市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的50%和10%。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在渗入地下与转化为地表径流的数量分别占降水量的32%、43%。

据此完成第5~6题。

5.产生城市地表径流比重增加的原因是( )。

A.城市气候异常导致大气降水量显著增加B.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C.城市开挖了数条人工河道D.城市绿化面积减少,道路与建筑用地面积增加6.该变化不可能导致的后果有( )。

2019年精选湘教版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习题精选-含答案解

2019年精选湘教版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习题精选-含答案解

2019年精选湘教版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三十九篇第1题【单选题】涅瓦河三角洲地区原为大片丛林和泥潭,平均海拔仅1-2m。

1703年,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建设军事碉堡一一彼得堡罗要塞,此后克服重重障碍,逐步扩建为圣彼得堡市(位置如图所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修建了多条水渠。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军事碉堡选址于兔子岛是因为该岛( )A、地质稳固,便于建设防御工事B、资源丰富,适于布局大量兵力C、气候适宜,适于长期屯兵驻扎D、四面环水,便于抵御外敌入侵除泥潭广布外,圣彼得堡市政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还需克服的障碍有( )A、土层冻融B、地形复杂C、风大浪高D、丛林繁茂18世纪末图示水渠开凿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水运压力B、缓解城市内涝C、营造旅游景观D、便于城区用水【答案】:无【解析】:第2题【单选题】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下图反映城郊间热力环流的是( )A、B、C、D、下列措施不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是( )A、建设城市通风走廊B、建设城市绿化带C、硬化城市地面D、提倡低碳出行【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应用于大气污染研究及城乡规划。

读“华北某大城市远郊区相关信息图层”,回答下面小题。

图中PM2.5浓度( )A、自东向西逐渐减小B、在重要居民点均超过340 ug/m^3C、低值区人口密度小D、在高速公路沿线变化幅度最大图中( )A、休闲商业区16点以后人流量减少B、石化工业区冬季对居民区影响更大C、高端制造业区邻近居民点,利用廉价劳动力D、都市农业区主要发展粮棉种植据图判断,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该大城市中心城区的( )A、西北方B、东北方C、南方D、东方【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为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统一上下班时间B、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C、鼓励私人购车,解决乘车难问题D、禁止一切外地车辆进入【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读“我国1982~2007年土地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对比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2018-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第二章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18-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第二章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外…………○……学校:____内…………○……绝密★启用前2018-2019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练习:第二章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卷副标题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1.关于城市景观对城市气候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建筑物和地面易吸收太阳辐射,使气温升高 B .由于气温高,缺少水汽,所以降水少 C .在高大建筑物之间风速会减弱 D .导致降水少,晴天多,日照强2015年5月10日晚至11日6时,贵州省毕节市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城区出现严重内涝。

下图为城市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图中导致此次毕节市城市内涝的水循环环节的变化是 ( ) A .①过多 B .②受阻 C .③过快 D .④增大3.此次毕节市城市内涝现象给我国城市建设带来了启示,今后我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 ( )……订…………○………线※※内※※答※※题※※……订…………○………B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C .加强城市大气污染治理 D .加强城市人口迁移管理2015年3月中旬,持续多日的霾天气将整个北京市笼罩在一片昏黄中,气象台连续发布霾黄色预警,大气处于严重污染状态。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北京市深陷十面“霾伏”中,其直接的不利影响是 ( ) ①市民患呼吸道疾病的人数剧增 ②商业、餐饮等服务业遭受客源危机 ③导致诸多生活用品的价格上涨 ④加剧城市道路交通拥堵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5.为应对霾天气,北京市管理部门可以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A .企业轮流停产以减少公众外出 B .实行交通管制,汽车限行 C .鼓励市民家中安装空气净化设备 D .污染类的企业一律关停首届中国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于2010年9月28日在天津滨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其主题为“生态城市与绿色复苏”,生态城市是目前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Ⅱ》第二章
第三节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二、城市环境问题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高楼鳞次栉比,交通运输现代化,信息 技术广泛普及,城乡差距大幅度缩小。
(一)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4、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 C A 降水量增加 B 蒸发量增加 C 下渗减少 D 地表径流减少 5.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 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1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 A Ⅰ Ⅱ Ⅲ BⅡ Ⅰ Ⅲ CⅢ Ⅱ Ⅰ D Ⅰ Ⅲ Ⅱ C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完成6-7 题。 D 6.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7.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3)城市内涝与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关系最为密 切,并据此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6分) 答案: 环节:下渗(2分) 措施:①增加城市绿地; ②增加透水砖; ③改善城市排水系统 (答到任意两点给4分)
(2011江苏地理)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 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 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 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 第2~3题。
(3)发达国家的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现象】
时间: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发生空间: 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含义: 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
表现: 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 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 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原因: 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②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

2019-2020版地理必修二湘教版同步练习课件: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2.3

2019-2020版地理必修二湘教版同步练习课件: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2.3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项 原 因 特点或表现 图 目 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集、 市中心区人口继续 逆 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 外迁,郊区人口也迁 城 质量下降,而乡村则环境和居 往更外围的小城镇 市 住条件好;新商业区在郊区 和乡村,使市区人口 化 或乡村发展 出现负增长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1
2
3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城市化 (A)、逆城市化(B)、城市郊区化(C)区别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①城市化和逆城市化在人口流动方向和城市功 能、用地规模变化等方面有何区别?②逆城市化产生的主要原因 有哪些?逆城市化就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吗?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提示 ①城市化:人口由乡村、郊区大量流入城市;逆城市化:人口 由市中心向郊区、乡村迁移。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产业集聚,功能 多样,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区域中心地位日益增强;在逆城市化过程 中,商业和制造业等外迁,造成城市中心区衰落,城市外围出现城市 新区或卫星城。②逆城市化成因:城市中心区环境恶化、地价上涨, 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交通事业的发展。逆城市化不是 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推进的一个新阶段,表明城市的质 量在提高。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答案 (1)英国、美国和日本。逆城市化现象。主要原因:①交通 和通信的现代化,缩短了城市与郊区之间的时间距离;②市中心用 地紧张,地价上涨;③城区人口密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 量下降;④新商业区在郊区的发展,为居住在郊区的人们提供了便 利的服务。 (2)社会经济发展 相互促进 (3)起步早,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在70%以上 起步晚,水平低,速 度快,成为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流,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化水平 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二章城市与环境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精讲优练课型课时提升作业七含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二章城市与环境2.3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精讲优练课型课时提升作业七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七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近来,一个词很热,它就是“广场舞”。

一面是挥汗如雨、激情四起的舞者,另一面是饱受折磨、不堪其扰的居民,甚至有些地方矛盾激化。

据此回答1、2题。

1.“广场舞”流行于广场,反映出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是( )A.城市污染严重B.城市化水平过快C.城市人口增长过快D.城市基础服务设施不够健全2.导致舞者与居民矛盾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离居民区较近,噪音扰民B.城市人口素质亟待提高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D.城市环境恶化【解析】1选D,2选A。

第1题,“广场舞”流行于广场,反映出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是城市基础服务设施不健全,人们缺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城市污染严重、城市化水平过快、城市人口增长过快与“广场舞”流行于广场无直接关联。

第2题,导致舞者与居民矛盾激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广场舞场地离居民区较近,噪音扰民。

城市人口素质、城市居住用地紧张、城市环境恶化等不是矛盾激化的最主要原因。

(2017·邯郸高一检测)“半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

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我国在2010年前后进入了“半城市化”阶段,随之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至少需要20年时间才能逐步解决。

据此回答3、4题。

3.“半城市化”给乡村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A.用地紧张B.农业发展缓慢C.老龄化程度加剧D.基础设施建设滞后4.在解决“半城市化”问题的过程中( )A.城市人口比重会短暂下降B.城市住宅用地面积会扩大C.农村剩余劳动力会增加D.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解析】3选C,4选B。

第3题,根据材料,“半城市化”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主要迁移人口是劳动力人口,导致乡村老龄人口比重增大,给乡村带来的主要社会问题是老龄化程度加剧。

地理湘教版高一必修2课后训练:第二章_第三节_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理湘教版高一必修2课后训练:第二章_第三节_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练习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城市区域与郊外相比,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逆温现象B.焚风效应C.热岛效应D.酸雨现象2.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应该()。

A.将卫星城布局在城郊热力环流范围之外B.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C.控制城市发展,缩小城市规模D.减小城市高层建筑物,增加城市空间读“某大城市郊区某村落3年内发展为城镇的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村落发展为城镇后,当地居民某日发现一直使用的老井水有异味,经卫生防疫站抽干井水消毒处理后,井水仍然有异味。

这口井水的污染源最有可能是()。

A.动物落入水井,腐烂所致B.地表水漫涨,灌入水井C.生活废水污染了地下水D.河流上游的水源被污染4.该地城市化后,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A.山体破坏,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B.垃圾增多,无法处理,污染环境C.路面封闭,容易发生“雨涝”D.旱涝灾害增多,气候异常(2012·郑州模拟)国内许多大城市实行“即时通告制”和“明日交通预报制”,同时在多条主干道临时限行,以缓解交通拥堵。

据此完成第5~6题。

5.上海、北京、武汉等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①交通安全,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突出,交通秩序混乱②交通结构不合理,与小汽车迅速发展相比,公共客运交通发展缓慢③市区路网结构不合理④交通公害问题突出⑤市中心区开发强度过大,导致交通量在中心区过度聚集A.①②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6.针对人们对交通问题的担心,你认为武汉不应采取的措施是()。

A.在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的各个层面,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B.交通建设适度超前,引导城市空间的拓展,鼓励使用公务车和私家车C.形成科学的交通预报机制,切实发挥实效,辅助市民出行,有效调整交通流量D.关键在于土地利用形态的调整和综合交通系统的整合7.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补充资料 湘教版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补充资料   湘教版

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材P43
1.(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大举侵占土地;(2)城市人口膨胀等
2.(1)大举侵占土地,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城市农副产品的供应。

(2)提高农民进城创
业门槛,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

3.要数量与质量并重,但要更重视质量;要速度与可持续发展并重,但要更重视可持续发
展;要实体与环境并重,但更要重视环境;
社会环境问题
P45活动
1.直接影响当地的生物群落,还会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涝、沙尘暴等自
然灾害。

2.山区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剧,一方面使得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消峰补枯的
能力降低;另一方面,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和湖泊萎缩,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汛期威胁下游地区人口、农田、城市和交通的安全,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建设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而枯水期,发生严重的旱灾,影响下游地区及城市的生产生活用水。

3.生态城市的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

城市生态系统的目标可归纳为和谐、高效和发
展。

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尽可能与山、河、湖泊、植被等自然景观协调。

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精讲优练课型) (2)

2019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二习题: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精讲优练课型) (2)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检测区·基础达标2016年春夏,由于持续的大雨和暴雨,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内涝现象。

武汉等城市相继出现城市看海的尴尬景观。

针对这种现象,国务院再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

通过增加城市“海绵体”,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地区中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D.青藏地区2.下列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①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②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③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④城市建设大面积增加湿地与绿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下列活动属于建设城市“海绵体”的是()①发展城市立体交通网②铺设透水路面③建设与改善城市地下排水管网④建设地下雨水收集与储存系统⑤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面积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解析】1选C,2选A,3选D。

第1题,根据材料推断“一雨即涝”的城市应该位于我国降水较多的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所处纬度较高,雨季较短,而且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而华北地区城市众多,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易发生“一雨即涝”。

第2题,城市建设使得耕地、草地等转变为建设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使得水分下渗减少,地表易积水成涝;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使得地表水无法及时汇入河流,易导致城区积水;城市建设大面积增加湿地与绿地,会加大下渗,减少内涝现象。

第3题,城市“海绵体”是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建设城市绿地、铺设透水路面可增加地表水下渗,绿地面积大,布局合理,分布不均,有利于雨水下渗。

建设地下雨水收集和储存系统,有利于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但建设与改善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发展城市立体交通网不符合“海绵体”的作用。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必修2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湘教版必修2

城市建设后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解析:第 1 题,由图中各要素对比分析可知,城市建设使地下
径流减少了 18%,地面径流增加了 33%,蒸发量减少了 15%,
故降水后,大量雨水迅速汇集到河流中,从而导致汛期洪峰流
量加大。第 2 题,城市建设必然会导致地面硬化面积增加,从
而使雨水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
答案:1.D 2.C
探究点二 城市环境问题的表现及解决措施有哪些 [在探究中学通]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大城市的交通拥堵已经成为非常突出的世界性难题。据专家 统计,过去的 20 年中,交通阻塞使美国人浪费时间、燃料和带 来的损失增长了 4 倍以上;日本仅东京圈严重拥堵地点就达 219 处;在欧洲,法国采取建设完善巴黎的环状线,德国采取强化高 速道路网等措施,但仍然无法缓解社会对交通运输系统的需求。
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自我诊断]
1.城市降水一般比周围郊区多。 2.逆城市化会使城市化水平降低。
(√) ( ×)
3.大城市地价昂贵,有“寸土寸金之说”,因此在市中心建设
绿地并不会改善城市中心的环境质量。
(× )
21 世纪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
了各国要倡导“健康城市”,即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健康
[探究 3] 在“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方面 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提示:耕地减少,用地紧张。
[在归纳中理清] 一、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的发展,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环境也相应受到影 响,使地理环境各要素在不同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其表现如下:

地理:湘教版必修2同步练习第2章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地理:湘教版必修2同步练习第2章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同步练习[典型例题 ]1、城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正确的选项是A、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原来的地形变得高低不平B、城市经济活动激烈地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从而致使城市天气种类的变化C、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会损坏原有的河网系统,致使城市地域水系杂乱D、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此中最为主要的生活污染分析: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使本来的自然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城市建设固然使下垫面性质发生改变,可是不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该地天气种类。

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此中最为主要的是“工业三废”。

答案: C[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1、城市化过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A、使城市居民生活质量降落B、使城乡差距大幅度减小C、城市现代文明深受农村文化的影响D、城市居民十分神往农村生活有名的“春城”昆明市天气宜人,环境优美,鉴于这个地理特色,昆明市提出了建设湖滨生态市的发展战略。

可是滇池水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实行这一战略的阻碍。

回答2~4 题。

2.昆明天气四时如春的决定性要素是A.西南季风的连续影响B.邻近滇池和丛林植被覆盖率高C.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共同影响D.比较低的纬度地点和比较高的海拔高度3.滇池被誉为“高原明珠”,其海拔高度在A. 800~1000 米之间B. 1800~ 2000 米之间C. 2800~ 3000 米之间D. 3800~4000 米之间4.昆明市实行建设湖滨生态城市发展战略的主要对策之一是A.填埋严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区B.全面实行环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态恢复工程C.环湖大规模建设滨水型城市新区D.把昆明市里耗水量大的工业公司迁至滇池湖畔资料一:伦敦原有“雾都”之称,1952 年该市就发生了震撼世界的酸雾事件,致使4000 人死亡。

最近几年因为政府采纳措施,帮助居民和工厂公司改用煤气、柴油等燃料,并限制个人小汽车在市区内使用,空气质量大为提高,雾日已不常见。

资料二:在一些西方大城市里,因为环境恶化、地价上升,交通事业的发展,一些大城市每日有几百万人次作“钟摆式”挪动,如伦敦老城区白日人数达100 多万,夜间只有十几万。

2019-2020年高中湘教版必修2地理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湘教版习题精选七十

2019-2020年高中湘教版必修2地理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湘教版习题精选七十

2019-2020年高中湘教版必修2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湘教版习题精选七十六第1题【单选题】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200m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摩天城市个头”,2017年深圳和香港“摩天城市个头”在中国排名分别是第一和第二。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与南京市相比,香港“摩天城市个头”高主要原因是( )A、洪涝灾害更多B、经济水平更高C、地质基础更好D、海平面更低近年来,深圳“摩天城市个头”还在不断长高,有利于( )A、扩大用地规模B、缓解交通压力C、降低建筑能耗D、节约建筑用地【答案】:无【解析】:第2题【单选题】城市拥堵是城市发展中的顽疾,“拥堵延时指数”是城市拥堵程度的评价指标,即城市居民平均一次出行实际旅行时间与自由流状态下旅行时间的比值。

拼车是指相同路线的几个人乘坐同一辆车上下班、上下学、旅游等,且车费由乘客平均分摊的出行方式。

图6表示我国部分城市拥堵延时指数,图7为北京市工作日拼车潜力路程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由图文信息可以判断( )A、一线城市明显比二、三线城市拥堵B、人口越多的城市,交通拥堵延时指数越高C、北京市拥堵延时指数约为2.25小时D、上海拥堵延时指数较低,与道路建设改善有关拼车因环保、节能、缓堵得到政府鼓励。

以北京为例,可推断( )A、拼车潜力路程大部分集中在2~6公里的中短程B、拼车等待时间是拼车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C、拼车潜力与拼车距离呈负相关D、拼车信息效据主要来源于“拼车网”地铁的建设是缓解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措施,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城市地铁规划时,最关键的图层是( )A、城市道路分布图B、城市人口密度分布图C、城市商业网点分布图D、城市地下排水管网分布图【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图为“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在B阶段,城市容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地面下沉B、大气污染C、水污染D、住房紧张关于图示三个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目前处于C阶段B、大多数发达国家目前处于A阶段C、在B阶段,农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D、在C阶段,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为1986~2015年我国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精选2019-2020年湘教版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习题精选二十

精选2019-2020年湘教版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习题精选二十

精选2019-2020年湘教版地理湘教版必修2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习题精选二十第1题【单选题】2014年北京人口密度位列世界前十。

图为北京市各环路间人口密度分布图。

读图,关于解决北京城市病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引导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外部转移B、调整产业布局,分散中心城区功能C、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与合作D、严格控制外来人口进入北京【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图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据图可知该市( )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密切B、1990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D、1950~1980年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城市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等对市区内河流的河岸与河床进行改造,使之成为生态河岸。

读河流改造前后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改造后的河岸与河床比改造前( )A、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明显B、使河水流速加快C、使河流径流量增加D、使下渗量减少改造河岸与河床的核心目的是( )A、美化环境B、调节气候C、减弱噪声D、涵养水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江苏最新城市规模等级列表。

据此完成各题。

根据材料分析,关于江苏省城市新等级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面积越大,城市等级越高B、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C、经济水平越高,城市等级越高D、常住人口越多,城市等级越高江苏省Ⅰ型大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人口大量外迁,可能降级为Ⅱ型大城市B、城市用地紧张,城市空间结构亟需优化C、经济发展趋缓,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加D、逆城市化严重,职能减少、服务范围缩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城市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B、城市交通阻塞,只会造成时间和能源浪费问题C、世界多数城市分布有贫民窟,以发展中国家尤为明显D、目前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问题尤为突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不良影响有( )A、住房紧张B、环境污染C、入学困难D、交通拥挤【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将天津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 )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②控制城市化进程③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④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⑤集中布置城市用地⑥分散城市职能A、①③④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①③④⑤【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分层训练·进阶冲关A组基础练(建议时间10分钟)一、选择题(知识点1)城市是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包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又包括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C )A.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使原先的地形变得高低不平B.城市经济活动强烈地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从而导致城市气候类型的变化C.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会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导致城市地区水系紊乱D.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其中最主要的是生活污染2.下列关于城市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D )A.城市化过程中农业用地一般都将逐步演化为工业用地B.城市化过程中劳动力一般都会从第三产业转向第二产业C.城市化过程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集聚到分散D.城市化过程使原先的乡村景观逐步为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观所取代(知识点1)下图为某游客在某城市拍摄的活水公园局部图。

活水公园是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的城市生态景观公园,秉承“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和“人水相依”的生态理念,将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展示被污染水体在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

据此,回答3、4题。

3.该活水公园可能分布在( D )A.乌鲁木齐B.兰州C.西宁D.成都4.活水公园的生态效益是( B )A.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B.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加快水体流动,有效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C.营造亲水型宜居城市D.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知识点2)(2018·泸州高一检测)为了引入气流缓解城市环境问题,北京将构建多条宽度500米以上的通风道。

读北京市风道规划分布图,回答5、6题。

5.近50年来,北京城内风力不断变小,是由于( D )A.城市硬化路面增多B.工业化水平提高C.汽车数量不断增加D.城市化水平提高6.风道中最适合布局 ( C )①绿地②工业用地③交通用地④商业用地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知识点2)(2018·济南高二检测)城市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桥头堡”,合理发展城市非常重要。

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B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8.下列途径能有效解决当前城市化问题的是( C )A.限制中小城市的规模,提高生态效益B.扩大大城市的规模,提高经济效益C.在大城市周围建卫星城D.城市职能向综合方向发展二、非选择题9.(知识点2、3)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大的区域,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①对生物: 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减少了生物多样性;②对气温: 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运输工具燃烧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放出大量人为废热,出现热岛效应;③对河流水文: 破坏原有河网系统,使城市暴雨排水不畅,残留河道水体易产生富营养化;④对降水: 烟尘排放量多,城市多雨雾天气(或城市多酸雨) ;⑤对地下水: 减少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或造成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和污染) 。

(2)请将下列选项中的部分合理选项,填入下图中对应空格的字母后面。

(只填序号)①雨水自然下渗减少②雨水自然下渗增多 ③城市长波辐射减弱 ④城市长波辐射增强⑤下垫面增温慢 ⑥下垫面增温快⑦汇流速度减慢 ⑧汇流速度加快A ⑥ ,B ④ ,C ① ,D ⑧ 。

(3)为改善城市环境,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图中防护带(绿化带)的作用主要有哪些?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减弱噪声、美化环境等 。

B 组 提升练(建议时间15分钟)一、选择题(知识点1、2)(2018·长春高一检测)某年夏季北京市连续遭受几次严重的城市内涝。

读表格中提供的该年北京市城市中心区和郊外平原区相关数据,完成1、2题。

降水量 (mm) 径流总量 (mm) 地表径流 (mm) 地下径流 (mm) 蒸发量 (mm)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郊外平644 267 96 171 377原区1.城市建设导致( A )A.市区蒸发量减少B.郊区径流总量减少C.市区地下径流增加D.郊区降水量减少2.要减轻内涝对北京市中心区的影响,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D )A.将市中心区的地表水调往郊区B.提倡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C.扩大城市的规模D.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知识点1、2)(2018·太原高一检测)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

有学者提出:打造宿州市“绿心”,探索城市绿心空间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B )A.游乐中心B.园艺苗圃C.商贸中心D.交通枢纽4.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将会( D )A.保持原有地貌形态不变B.增强城市“热岛效应”C.出现城市“空心化”现象D.增加该区域的地下径流量(知识点1、3)(2018·武汉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某城市街道建筑物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专家设计的城市街道两侧建筑物的分布有利于缓解城市( B )A.住房紧张B.大气污染C.热岛效应D.交通拥堵6.实施专家设计的城市街道,最可能影响城市的( D )A.等级职能B.交通布局C.服务种类D.用地规模7.(知识点1)(2018·莆田高一检测)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市主导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

我国城市主导用地布局从“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将会 ( B )A.增加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B.改善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C.分散城市功能区布局D.降低城市商业网点密度二、非选择题8. (知识点1、2)(2018·天津高一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基本出发点,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2017年4月1日,我国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我国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人口较少,土地面积广,以农业用地为主,是河北省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

材料二雄安新区位置图。

(1)简析我国选择在雄安建新区的原因。

答:距北京、天津近,有利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的转入和京津冀的协同发展;有公路、铁路与京津等地相连,交通便利;有较大面积湿地,生态环境好;多农业用地,新区建设用地充足。

(任答对三点即可)(2)雄安新区的定位首先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必要性。

答:北京交通拥堵;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用地紧张,地价高;“疏解”有利于缓解北京的城市化问题。

(以上四点,任答对一点即可)(3)“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是雄安新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指出雄安新区生态城市建设的合理措施。

答:调整能源结构,加大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比重;合理规划城市,加大湿地面积,提高植被覆盖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加强宣传,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以上五点,任答对一点即可)(4)位于雄安新区的白洋淀面积336平方千米,是河北省第一大湖泊,有人提出填埋部分湖面以扩大雄安新区用地规模,请从环境保护的角度阐明该做法不可行。

答:湿地面积减少,使生物多样性减少;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蓄水能力下降;该地为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水旱危害加剧;净化环境功能降低,污染加剧。

(任答对三点即可)C组培优练(建议时间15分钟)2017年8月29日,广州市交委和各区政府联合约谈了多家共享单车平台企业,要求停止新车投放。

目前我国上海、杭州、南京、深圳等城市先后禁止新增共享单车投放,禁骑、扣车、限制投放等管控措施正限制共享单车的“野蛮生长”。

据此完成1、2题。

1. [地理实践力]在共享单车的约车、找车过程中,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D )A.RS、GPSB.GIS、RSC.RS、GISD.GPS、GIS2. [综合思维]我国多个大城市要求共享单车平台企业停止新车投放的主要原因是( D )A.不便于外地游客使用单车B.用车费用高,市场需求小C.投入成本高,设备维护费用高D.乱停乱放严重,增加管理难度3.[综合思维](2018·昭通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使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的“多岛效应”,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材料二珠江三角洲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1)图中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①;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自郊区吹向市区。

(2)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讨论中,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增加生态林面积,来改善市区绿地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

你认为此做法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依据。

答:合理。

如造林位置处于城市风下沉的距离之内,由郊区流向城区的空气经过生态林的调温和净化作用,可以降低流入城区的大气温度,改善大气质量。

(3)试解释城市被称为“混浊岛”的原因。

答:城市居民燃烧矿物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汽车等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大量尾气,大量尘粒使大气中凝结核增多,因此雾天多,阴天多。

(4)根据图文材料,选择“多岛效应”中的某一项作为主题,就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并补充完成基本研究思路。

①认识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②讨论“城市热岛效应”给城市带来的影响→③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④提出减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建议。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1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