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公共基础》核心讲义(教育学基础-教育与教育学)【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公共基础》核心讲义(教育心理学-学习策略)【圣才出品】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公共基础》核心讲义(教育心理学-学习策略)【圣才出品】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公共基础》核心讲义教育心理学第8章学习策略考点1学习策略概述1.含义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包括学习者有效学习的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节监控的方式等。

2.学习策略特征(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3.分类(1)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一般而言,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是针对陈述性知识的,针对程序性知识则有模式再认策略和动作系列学习策略等。

(2)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3)资源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影响。

考点2典型的学习策略1.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一种学习策略。

常用的复述策略有:①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随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经过个人努力的识记。

这种识记也是有条件的,凡是对人有重大意义的、与人的需要和兴趣密切相关的、给人以强烈情绪反应的或生动鲜明的人或事,就容易随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指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

要想记住某一信息.就需要有意识地、用心地去记它,尝试着自己复述一遍,看看自己能否复述出来。

②多种感官参与在进行识记时,要学会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以及用手写等。

对同一材料,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多种刺激叠加在一起,信息在大脑中的印象就十分深刻。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优质】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优质】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产生五种学说: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与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从根本上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性和意识性)、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孟禄。

提出起源的认识教育就是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模仿,模仿是教育的起源。

,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

4.劳动起源说、5.交往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我国学者叶澜等人)。

二.教育的发展三个阶段:(一)原始教育阶段(特点:教育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来专门的活动;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简单粗糙、原始;人们受教育机会均等。

)(二)古代教育阶段1.奴隶社会的教育。

文字的出现,产生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健全。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无论官学和私学都以“四书”“五经”和反映封建理论的“三纲五常”。

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方法呆板,奉行强迫与棍棒教育;官学私学并存等。

(三)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特点: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形态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步延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教育国际化。

三.教育的内涵(一)词源学的解释从词源上分析,中国教育有“外铄”倾向,强调对人的施教是一种积极的陶冶和塑造,旨在从外部向人的内心输入个体没有而该有的各种品质。

西方的教育则提倡“内发”,强调教育是一种随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内而外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二)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招聘考试)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招聘考试)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产生五种学说: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与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从根本上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性和意识性)、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孟禄。

提出起源的认识教育就是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模仿,模仿是教育的起源。

,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

4.劳动起源说、5.交往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我国学者叶澜等人)。

二.教育的发展三个阶段:(一)原始教育阶段(特点:教育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来专门的活动;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简单粗糙、原始;人们受教育机会均等。

)(二)古代教育阶段1.奴隶社会的教育。

文字的出现,产生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健全。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无论官学和私学都以“四书”“五经”和反映封建理论的“三纲五常”。

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方法呆板,奉行强迫与棍棒教育;官学私学并存等。

(三)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特点: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形态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步延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教育国际化。

三.教育的内涵(一)词源学的解释从词源上分析,中国教育有“外铄”倾向,强调对人的施教是一种积极的陶冶和塑造,旨在从外部向人的内心输入个体没有而该有的各种品质。

西方的教育则提倡“内发”,强调教育是一种随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内而外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二)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强力推荐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强力推荐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产生五种学说: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与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从根本上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性和意识性)、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孟禄。

提出起源的认识教育就是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模仿,模仿是教育的起源。

,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

4.劳动起源说、5.交往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我国学者叶澜等人)。

二.教育的发展三个阶段:(一)原始教育阶段(特点:教育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来专门的活动;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简单粗糙、原始;人们受教育机会均等。

)(二)古代教育阶段1.奴隶社会的教育。

文字的出现,产生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健全。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无论官学和私学都以“四书”“五经”和反映封建理论的“三纲五常”。

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方法呆板,奉行强迫与棍棒教育;官学私学并存等。

(三)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特点: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形态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步延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教育国际化。

三.教育的内涵(一)词源学的解释从词源上分析,中国教育有“外铄”倾向,强调对人的施教是一种积极的陶冶和塑造,旨在从外部向人的内心输入个体没有而该有的各种品质。

西方的教育则提倡“内发”,强调教育是一种随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内而外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二)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精选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精选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产生五种学说: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与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从根本上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性和意识性)、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孟禄。

提出起源的认识教育就是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模仿,模仿是教育的起源。

,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

4.劳动起源说、5.交往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我国学者叶澜等人)。

二.教育的发展三个阶段:(一)原始教育阶段(特点:教育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来专门的活动;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简单粗糙、原始;人们受教育机会均等。

)(二)古代教育阶段1.奴隶社会的教育。

文字的出现,产生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健全。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无论官学和私学都以“四书”“五经”和反映封建理论的“三纲五常”。

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方法呆板,奉行强迫与棍棒教育;官学私学并存等。

(三)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特点: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形态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步延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教育国际化。

三.教育的内涵(一)词源学的解释从词源上分析,中国教育有“外铄”倾向,强调对人的施教是一种积极的陶冶和塑造,旨在从外部向人的内心输入个体没有而该有的各种品质。

西方的教育则提倡“内发”,强调教育是一种随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内而外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二)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产生五种学说: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与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从根本上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性和意识性)、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孟禄。

提出起源的认识教育就是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模仿,模仿是教育的起源。

,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

4.劳动起源说、5.交往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我国学者叶澜等人)。

二.教育的发展三个阶段:(一)原始教育阶段(特点:教育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来专门的活动;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简单粗糙、原始;人们受教育机会均等。

)(二)古代教育阶段1.奴隶社会的教育。

文字的出现,产生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健全。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无论官学和私学都以“四书”“五经”和反映封建理论的“三纲五常”。

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方法呆板,奉行强迫与棍棒教育;官学私学并存等。

(三)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特点: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形态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步延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教育国际化。

三.教育的内涵(一)词源学的解释从词源上分析,中国教育有“外铄”倾向,强调对人的施教是一种积极的陶冶和塑造,旨在从外部向人的内心输入个体没有而该有的各种品质。

西方的教育则提倡“内发”,强调教育是一种随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内而外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二)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公共基础》核心讲义(教育学基础 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圣才出品】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公共基础》核心讲义(教育学基础  第1章 教育与教育学)【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考点1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2)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3)教育概念的逻辑结构①教育包含了作为主格意义上的实施者和宾格意义上的接受者。

实施者和接受者都是人,人们将自己的经验、实践、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等通过书面或者活动的形式系统地授予他人。

②教育是一个过程概念。

它不是瞬时性的,而是长时间给人们施加影响并起教化作用的过程。

同时,教育具备目的意义,这是教育价值的体现。

③教育是一种社会性的实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

教育理论不是通过哲学思辨获得的,而是从活生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提炼出来的。

2.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历史上曾经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到正规教育的演变。

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教育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体现了教育在形式上的嬗变和在理念上的转变。

①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人类社会同一的早期教育,奴隶社会以后逐渐出现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

它的形成具有以下特点:a.教育主体确定。

出现了以教育作为职业的教师,由他们来从事教学和文化、艺术、技术等的传播活动;b.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学生出现。

在阶级社会中,接受教育的群体也比较固定,一般都是统治阶层;c.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教师和学生的确定和稳定为文化传播提供了主体和客体,并且使文化传播活动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规范性;d.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产生五种学说: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与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从根本上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性和意识性)、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孟禄。

提出起源的认识教育就是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模仿,模仿是教育的起源。

,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

4.劳动起源说、5.交往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我国学者叶澜等人)。

二.教育的发展三个阶段:(一)原始教育阶段(特点:教育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来专门的活动;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简单粗糙、原始;人们受教育机会均等。

)(二)古代教育阶段1.奴隶社会的教育。

文字的出现,产生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健全。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无论官学和私学都以“四书”“五经”和反映封建理论的“三纲五常”。

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方法呆板,奉行强迫与棍棒教育;官学私学并存等。

(三)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特点: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形态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步延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教育国际化。

三.教育的内涵(一)词源学的解释从词源上分析,中国教育有“外铄”倾向,强调对人的施教是一种积极的陶冶和塑造,旨在从外部向人的内心输入个体没有而该有的各种品质。

西方的教育则提倡“内发”,强调教育是一种随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内而外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二)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陕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讲义PPT课件

陕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讲义PPT课件

5、显性课程和隐
三、影响课程的因素:
社会需求
科技革新
学生发展
四、现代有影响的几种课程理论
1、学科中心主义
2、学生中心主义
3、社会中心主义
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

含义 特点 分类
开发途径
课程资源的开
广义: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狭义:是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
多样性、间接性、具体性、多质性
发展性德育转变
二、实现由单向灌输德育向
双向互动德育转变
三、实现由单一德育模式向
转变
多样化、个性化德育模式
四、实现由封闭式德育向
第十章 教师教育研究
学习要点:

研究理论 研究的一般方
校本研究
教师教育研究理论
1、主动性 2、反思性 3、日常性 4、实践性
1、有利于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提高质量 2、可以使课程、教学、教师融为一体 3、是教育科学繁荣的需要 4、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有利于教师积累实践知识
并且这一做法在世界各国一直延续迄今。
课程导言
教师资格考试的情况说明 教师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 中学教育学的主要内容
课程导言
中学教育学的主要内容——12123体系 1——指什么是教育的概念; 2——指教育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教育与社会的
关系、教育与人的关系。全面发展的规律是前面两条 基本规律的派生规律,并最终体现在教育目的的构成 上。
教师教育研究的一般方法
校本研究
特点
实践研究、以学校为基础的研究
基本因素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
多样性间接性具体性多质性按功能分类按存在形式分类按空间分布分类按呈现斱式分类从学生现状从师资的条件从学校的特色从社会的需要34第六章教学理论教学概述教学原理教学组织形式35教学概述36二教学的意义和仸务1教学是传授知识促迚学生収展的最有敁形式1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的技能2是全面収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徂2教会学生学习収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3是迚行文化传承促迚社会収展的重要手段3収展学生体力4促迚学生个性収展37教学原理科学性原理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収展性原理量力性原则因材斲教原则主体性原理启収性原则育人性原理教育性原则反馈性原理反馈调解原则38教学组织形式现代教学形式创新的教学形式古代教学形式个别教学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精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精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产生五种学说: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与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从根本上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性和意识性)、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孟禄。

提出起源的认识教育就是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模仿,模仿是教育的起源。

,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

4.劳动起源说、5.交往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我国学者叶澜等人)。

二.教育的发展三个阶段:(一)原始教育阶段(特点:教育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来专门的活动;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简单粗糙、原始;人们受教育机会均等。

)(二)古代教育阶段1.奴隶社会的教育。

文字的出现,产生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健全。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无论官学和私学都以“四书”“五经”和反映封建理论的“三纲五常”。

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方法呆板,奉行强迫与棍棒教育;官学私学并存等。

(三)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特点: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形态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步延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教育国际化。

三.教育的内涵(一)词源学的解释从词源上分析,中国教育有“外铄”倾向,强调对人的施教是一种积极的陶冶和塑造,旨在从外部向人的内心输入个体没有而该有的各种品质。

西方的教育则提倡“内发”,强调教育是一种随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内而外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二)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优质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优质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产生五种学说: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与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从根本上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性和意识性)、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孟禄。

提出起源的认识教育就是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模仿,模仿是教育的起源。

,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

4.劳动起源说、5.交往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我国学者叶澜等人)。

二.教育的发展三个阶段:(一)原始教育阶段(特点:教育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来专门的活动;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简单粗糙、原始;人们受教育机会均等。

)(二)古代教育阶段1.奴隶社会的教育。

文字的出现,产生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健全。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无论官学和私学都以“四书”“五经”和反映封建理论的“三纲五常”。

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方法呆板,奉行强迫与棍棒教育;官学私学并存等。

(三)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特点: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形态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步延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教育国际化。

三.教育的内涵(一)词源学的解释从词源上分析,中国教育有“外铄”倾向,强调对人的施教是一种积极的陶冶和塑造,旨在从外部向人的内心输入个体没有而该有的各种品质。

西方的教育则提倡“内发”,强调教育是一种随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内而外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二)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强力推荐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强力推荐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产生五种学说: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与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从根本上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性和意识性)、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孟禄。

提出起源的认识教育就是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模仿,模仿是教育的起源。

,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

4.劳动起源说、5.交往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我国学者叶澜等人)。

二.教育的发展三个阶段:(一)原始教育阶段(特点:教育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来专门的活动;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简单粗糙、原始;人们受教育机会均等。

)(二)古代教育阶段1.奴隶社会的教育。

文字的出现,产生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健全。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无论官学和私学都以“四书”“五经”和反映封建理论的“三纲五常”。

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方法呆板,奉行强迫与棍棒教育;官学私学并存等。

(三)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特点: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形态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步延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教育国际化。

三.教育的内涵(一)词源学的解释从词源上分析,中国教育有“外铄”倾向,强调对人的施教是一种积极的陶冶和塑造,旨在从外部向人的内心输入个体没有而该有的各种品质。

西方的教育则提倡“内发”,强调教育是一种随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内而外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二)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精品】

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精品】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产生五种学说: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与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从根本上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性和意识性)、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孟禄。

提出起源的认识教育就是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模仿,模仿是教育的起源。

,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

4.劳动起源说、5.交往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我国学者叶澜等人)。

二.教育的发展三个阶段:(一)原始教育阶段(特点:教育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来专门的活动;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简单粗糙、原始;人们受教育机会均等。

)(二)古代教育阶段1.奴隶社会的教育。

文字的出现,产生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健全。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无论官学和私学都以“四书”“五经”和反映封建理论的“三纲五常”。

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方法呆板,奉行强迫与棍棒教育;官学私学并存等。

(三)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特点: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形态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步延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教育国际化。

三.教育的内涵(一)词源学的解释从词源上分析,中国教育有“外铄”倾向,强调对人的施教是一种积极的陶冶和塑造,旨在从外部向人的内心输入个体没有而该有的各种品质。

西方的教育则提倡“内发”,强调教育是一种随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内而外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二)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公共基础》核心讲义
教育学基础
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1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
(1)广义的教育
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

(2)狭义的教育
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要素
教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是一个包含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系统。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1)教育者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

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2)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的积极参与,教育活动不会获得很好的效果。

(3)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如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①教育内容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经过选择和加工,用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影响物。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内容会有所不同,但概括起来,不外德、智、体、美、劳等几个方面。

②教育措施是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它不仅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法,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时所使用的一切物质条件。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正是凭借这些教育措施,才能完成教和学的任务。

3.教育的起源
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回答,历来存在分歧,也形成了多种观点,主要有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4.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系统。

包括学前教育机构,小学、中学、大学,各种专业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业余学校等。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①前制度化教育
a.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
教育。

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b.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其形成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教育主体确定;第二,教育对象相对稳定;第三,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第四,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第五,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当这些形式化的教育实体的特点比较稳定并形成教育的简单要素时,教育就初步定型了。

c.前制度化的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并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②制度化教育
a.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大致说来,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的过程,正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

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b.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即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

c.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以及颁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l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③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a.非制度化教育是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的,它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

b.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每一个人应该
能够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地选择他的道路。

如果他离开这个教育体系,他也不至于被迫终身放弃利用各种教育设施的权利。

d.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库姆斯等人陈述的非正规教育的概念、伊里奇所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都是非制度化教育思潮的代表。

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为了使学前教育顺利地过渡到小学教育,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要加强学前儿童入学的准备,使他们在进入一种新的学习活动前,具备一定的发展条件。

从教学内容来讲,不只是为了去适应小学一年级的教学而偏重于教给儿童读、写、算的知识技能,而是遵循这一年龄阶段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促进和完成这一过渡。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的儿童免费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它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的特点。

a.17世纪捷克资产阶级教育家夸美纽斯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
b.1619年德国的《魏玛教育章程》作为世界上第一部义务教育法规问世;
c.19世纪50年代以后,为适应当时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和技术革新的需要以及缓解工人运动的压力,资本主义各国才真正实施义务教育。

d.此后,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人才培养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各国普遍加快了推行义务教育的进程。

e.19世纪末,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现在,
世界上180多个国家中有2/3以上实行了9年或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制度。

在延长义务教育年限的同时,大多数国家又把儿童入学的年龄提早到五至七岁,其中尤以六岁居多。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a.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b.二战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双轨制教育制度,即为升入高一级学校做准备和为就业做准备的教育制度,双轨之间几乎是不通的。

双轨制的主要弊端是:学生缺乏重新选择的机会,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c.二战后,新时代要求人才应该具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相结合的特点。

两类教育的弊端逐渐显露,普通教育学校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差,而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在科学文化素质上又有所欠缺。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化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传统的以学术性为标准的单一大学逐渐发生变化。

a.在形式上,不同学制、不同办学形式的学校纷纷出现;
b.在内容上,基础性的、应用性的、工艺性的学校各显特色;
c.在入学目的、考试评价的方法上也多种多样。

d.对学生的评价也从单一的试卷测试转化为科研、社会活动、个人素养、专业知识等多种能力的综合评价。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随着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变,以获得文凭为受教育目的的程度逐渐降低,通过教
育补充知识、丰富人生的目的越来越强,社会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各国纷纷着手构建终身教育制度,现在各国出现的老年大学、业余大学、远程教育,正是适应这种发展趋势的产物。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现代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世界日益缩小,国际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重要,也越来越现实,这要求各国的教育制度要有利于国际间的交流,增强学制、学位、学分等的互通性。

5.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教育
①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a.古代中国教育
第一,夏商周时期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形态。

《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这里,《孟子》不仅记载了我国古代学校教育起源的情况,而且记载了当时教育的内容和宗旨。

第二,西周以后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塾校,并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
一是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是乐,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