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答案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题)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36f76c7176a20029bc642d1c.png)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题)五、诗歌鉴赏(6分)阅读《采桑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①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①西湖:颍州西湖,欧阳修曾任颖州知州,晚年辞官退隐后便定居此地23. 这首小令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24. 这首词在描写景物上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实例分析。
【答案】23. 这首小令写了春季的景色,表达了词人游西湖时愉悦的心境。
24.示例一:运用了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手法。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从视觉角度绿水、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从听觉角度写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示例二:下运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写风平浪静;“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写涟漪微动,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动静相衬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解析】【23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一句的意象“绿水”“芳草”“长堤”描绘了湖水绵延,芳草满堤,清丽活泼的景色,明显带有春季特征,所以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季的景色。
“轻舟短棹西湖好”一句,“西湖好”已点明西湖景色美好的特点,“轻舟短棹”给人以悠然自在的愉快感觉,“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
所以词人的心境必是愉悦的。
【24题详解】本题考查表现手法。
示例一:视觉和听觉相结合。
上阙“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从视觉角度写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从听觉角度写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写词人泛舟颍州西湖时所见的清丽、恬静、淡远的景色。
示例一:动静结合。
下阙“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写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以动衬静更显示了西湖幽静的特点,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d2b0d2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c.png)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
(4分)
采桑子
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①好,狼籍残红②,飞絮濛濛③。
垂柳阑干④尽日风。
笙歌⑤散⑥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⑦,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
①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西北。
②狼藉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
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
③濛濛:今写为“蒙蒙”,指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
④阑干:横斜,纵横交错。
⑤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
⑥散:消失,此指曲乐声停止。
⑦帘栊:窗帘和窗棂,泛指门窗的帘子。
1. 下列对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片通过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清幽淡远的暮春图。
B.词的下片表现出游人去后环境之静谧,反衬此前湖上游乐的盛况。
C.此词虽写残春景色,却无伤春之感,创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艺术境界。
D.词中辞藻华丽,多用修辞,采用细节描写,情景交融,真切动人。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1.D【解析】“辞藻华丽,多用修辞,采用细节描写”有误,全词辞藻清新自然,少用修辞,也主要使用白描的手法。
(2分)
2.全词将西湖清空幽寂的春末境界表现得优美可爱,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眷恋和赞美之情。
(2分)。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六盘水市中考题)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17年六盘水市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802425f0f46527d3250ce04b.png)
(一)阅读古诗词,完成9—10题。
(4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
处随。
无风水面玻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
掠岸飞。
9.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西湖时所见的景色。
B.上片轻舟短棹,春草碧色,绿水清波,长堤掩映,柔和
的笙箫随风飘来,描绘的一幅淡远的画面。
C.下片结合“惊起沙禽掠岸飞”以静衬动写涟漪微动难免惊动沙滩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愈显西湖的幽静。
D.“无风水面玻璃滑”中的“滑”字生动形象的描绘了水
面的平滑,更显其晶莹、澄澈。
10.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9728403b7360b4c2e3f64a6.png)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轻便的小船。
短棹:划船用的小桨。
西湖:指颍州西湖。
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
宋时属颍州。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隐隐:隐约。
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涟漪:水的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翻译】: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
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
它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
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
“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下阕的视点收束,主要写“绿水逶迤”。
过片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
结拍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
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54a2b2700abb68a982fba0.png)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轻便的小船。
短棹:划船用的小桨。
西湖:指颍州西湖。
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
宋时属颍州。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隐隐:隐约。
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涟漪:水的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翻译】: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
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
它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
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
“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下阕的视点收束,主要写“绿水逶迤”。
过片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
结拍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
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阅读答案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8e5133b52acfc789ebc978.png)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阅读答
案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4分)
采桑子[注]欧阳修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
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
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拢。
双燕归来
细雨中。
[注]这首词是作者颖州西湖组词《采桑子》十首中的第四首。
1.你能从词句中推测出作者所描绘的时令么?说说
你的依据。
(2分)
2.首句中的“好”字统领全词。
作者认为“群芳过后”的西湖究竟好在哪儿?试结合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2分)
参考答案:整理
1.作者描绘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色。
“群芳过后”、“狼藉残红”、“飞絮”等意象,都展现出暮春的物候
特征。
2.“群芳过后”的西湖,好在一个“空”字上。
群
芳已过,笙歌散尽,湖畔唯有词人独自品味暮春的清空
幽寂的美趣,游人去了,双燕才在细雨中翩然归来,清
静之中又增添了空灵、欢娱的意趣。
意思对即可。
17.词中“狼籍残红,飞絮濛濛”意境很美,请任选一角度简要赏析。
(2分)
18.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胸怀与心境?(2分)
参考答案:整理
17.(2分)示例一:狼藉”、“飞絮”二句写落红零
乱满地、翠柳柔条斜拂于春风中的姿态,描摹出一幅清
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示例二:濛濛运用叠词,富于韵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絮随风飘扬的迷蒙,描摹出一幅清
疏淡远的暮春图景。
18.(2分)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恬淡心境。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采桑子》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采桑子》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2d125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3.png)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采桑子》含答案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70.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上阕所展现的画面。
71.结合诗句分析下阕词人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描写西湖春色?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答案】70.西湖风光好,驾着小舟划着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
长堤芳草青青,春风中隐隐传来柔和的笙歌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71.示例一: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
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更突出了西湖的幽静。
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喜爱和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示例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西湖水面比作琉璃,突出了西湖水面的清澈平滑,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喜爱和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解析】70.本题考查描绘画面的能力。
描绘画面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所描述的景象的特点,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作者的情感。
答题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内容:驾轻舟划短桨,看这西湖的大好风光。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的花草散着芳香。
远处隐隐传来丝竹声,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其次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第三要抓住这些意象的特点,最后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写即可。
71.本题考查写法和情感。
下片写湖水平滑明净,犹如琉璃,船行其上,平稳悠闲,稍稍碾出了道道涟漪,惊起了栖息于沙滩的水鸟;以动衬静,突出了水面的平静,也衬托了词人心态的平静。
静态的湖水与动态的游船和沙禽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喜爱和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无风水面琉璃滑”写湖水平滑明净,犹如琉璃,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西湖水面比作琉璃,突出了西湖水面的清澈平滑,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景色的喜爱和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欧阳修《采桑子》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
![欧阳修《采桑子》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a415355fbfc77da369b138.png)
欧阳修《采桑子》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1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1~12题。
(4分)
采桑子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①好,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②。
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释】①西湖:这里指颍州西湖。
②琼田:神话传说中的玉田,这里指月光照映下莹碧如玉的湖水。
11.词的上片通过________、云物俱鲜、________表现“西湖好”。
(2分)
12.这首词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案:
11、天容水色鸥鹭闲眠
12.赞美、心旷神怡(愉悦、安闲、闲适)。
欧阳修《采桑子》的阅读答案及赏析
![欧阳修《采桑子》的阅读答案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17e8c7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28.png)
欧阳修《采桑子》的阅读答案及赏析欧阳修《采桑子》的阅读答案及赏析「篇一」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苏轼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樽酒相逢,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
注:熙宁七年(1074)十月,苏轼由杭州通判调知密州(今山东诸城),途经润州(今江苏镇江),与朋友孙巨源王正仲同登多景楼,座中还有官妓胡琴弹曲助酒。
孙巨源对苏轼说:“残霞晚照,非奇才不尽。
”苏轼欣然命笔,做成此词。
1.“乐事回头一笑空”与前面哪句相照应?两句联系起来的大意是什么?(5分)2.有人评论说苏轼《采桑子》中“斜照江天一抹红”一句与白居易《琵琶行》中“唯见江心秋月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试作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乐事回头一笑空”与前面的“多情多感仍多病”相照应),(2分因为这次与朋友在多景楼集会确是一大乐事,但它不能长久,“一笑”之后,回头看,眼前的乐事就会消失而一无所有,只有多情多感多病依然留在心头。
(3分)2.两句都运用了以景结情,情景交融的手法(1分,手法)。
“斜照江天一抹红”写演奏结束,四下安静下来,只看见夕阳斜照在江面,水天映着残阳的.一道红光(1分,解说诗句)。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演奏结束后,四周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倒映着一轮皎洁的秋月(1分,解说诗句)。
这两句都写了演奏结束后,演奏者和听众还沉浸在音乐的回味中,此刻出现了刹那的宁静(1分,“宁静”或“空白”等),从侧面表现出琵琶声的妙绝入神(1分,“侧面表现”),曲有尽而韵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涵咏回味的广阔空间(1分,“回味”)。
【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欧阳修《采桑子》的阅读答案及赏析「篇二」采桑子①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②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③,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①本词作于熙宁四年(1071年),这年六月,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回到颍州。
古诗词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6de6adbe23482fb5da4ca9.png)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采桑子欧阳修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注: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欧阳修(65岁)退居颍川后。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前两句借景抒情,月光皎洁,清风和畅,表达了诗人多年前把酒的愉悦。
B.十年前的情境与如今的凋零对比,刻画出饱经忧患、晚景凄凉的词人形象。
C.作者虽然深感年华易老,但是依然玩心不改,希望以纵酒寻欢来慰藉余年。
D.词作结尾二句,与开头相呼应,丰富了诗歌的内容,拓宽了诗歌的意境。
16.叶嘉莹评价该词“悲慨中有豪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乐曲演奏过程中的停顿也有情感表达作用。
白居易《琵琶行》中对此进行说明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
”(2)即便“故国不堪回首”,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还是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当年在金陵的宫殿,慨叹已物是人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
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用《师说》中的话来说,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C(“玩心不改”理解有误。
“鬓华虽改心无改”作者虽然年岁已老,久经人世沧桑,但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像从前一样。
)沧桑、宦海沉浮,容颜渐老,尽显悲慨。
②豪荡:诗人历经沧桑,但是“旧”字,一个“重”字,便把词人的感情和读者的想象带到十年以前的环境里,丰富了诗歌内容,扩大了诗歌意境,情感充沛,颇具豪放派词风。
17.(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2)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采桑子》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采桑子》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143d09b90d6c85ec3ac63b.png)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轻便的小船。
短棹:划船用的小桨。
西湖:指颍州西湖。
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
宋时属颍州。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隐隐:隐约。
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涟漪:水的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翻译】: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
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
它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
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
“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下阕的视点收束,主要写“绿水逶迤”。
过片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
结拍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
大概沙禽久已习惯于西湖的平滑,所以轻舟带来的小小涟漪,就足以惊起沙禽而掠岸飞过。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古诗词阅读理解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古诗词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09ed590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9.png)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古诗词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作答。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颖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颖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1.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
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舟动景换:“西湖好”总领全词,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B.“短樟”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C.结句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现出诗人因打破美景的懊恼之情。
D.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之悠闲意趣融入其中。
2.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案】1.C2.上片主要从视觉和听觉等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一幅西湖恬静、清丽、淡远的春景画面。
3.下片主要使用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来描写西湖春色。
下片一、二句写西湖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光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
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
动静结合,使画面富有美感。
抒发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和游玩西湖的愉悦之情。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
C项,“现出诗人因打破美景的懊恼之情”错误。
“惊起沙禽掠岸飞”,那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答案附赏析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答案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a66bd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d.png)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答案附赏析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答案附赏析《采桑子》整首词情景交融,以动显静,动静交错,而语言清丽,风格空灵,体现出了欧阳修的高超的文学底蕴,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答案附赏析,供大家欣赏。
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
双燕归来细雨中。
注释:1、采桑子:词牌名。
又名《丑奴儿》、《丑奴儿令》、《转调丑奴儿》、《罗敷歌》等。
2、群芳过后:百花凋零之后。
群芳,百花。
3、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阜阳县西北,颖水和诸水汇流处,风景佳胜。
4、狼籍残红:残花纵横散乱的样子。
残红,落花。
狼籍,同“狼藉”,散乱的样子。
5、濛濛:今写作“蒙蒙”,细雨迷蒙的样子,以此形容飞扬的柳絮。
6、阑干:横斜,纵横交错。
7、笙歌:笙管伴奏的歌筵。
散:消失,此指曲乐声停止。
去:离开,离去。
8、帘栊:窗帘和窗棂,泛指门窗的帘子。
欧阳修致仕后,隐居颍州西湖作了一组《采桑子》词,共十首,此词是第四首。
一:(1)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意象描写了怎样的图景?(4分)(2)首句是全词的纲领,全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词句分析。
(4分)参考答案:(1)运用了落花、飞絮、垂柳等意象(1分),描摹出一幅清疏淡远的暮春图景(1分)。
落红零乱满地、杨花漫空飞舞、栏畔柳条尽日斜拂于春风中(1分),作者在孤寂清冷中体味出安宁静谧的美趣(4分)(2)全词实写群芳凋谢后西湖的暮春景象,虚写过去湖上游乐的盛况(2分),表达了作者繁华喧闹消失后既觉有所失的空虚,又觉获得宁静、无所牵系的闲适心情(2分)。
二:1、你能从词句中推测出作者所描绘的时令么?说说你的依据。
(5分)2、首句中的“好”字统领全词。
作者认为“群芳过后”的西湖究竟好在哪儿?试结合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6分)参考答案:1、作者描绘的是暮春时节的景色。
(2分)“群芳过后”、“狼藉残红”、“飞絮”等意象(2分),都展现出暮春的`物候特征(1分)。
采桑子阅读答案
![采桑子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879fa401f69e3142329453.png)
采桑子阅读答案采桑子阅读答案1【原文】采桑子欧阳修轻舟①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②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①西湖:指颖州西湖,今安徽阜阳境内。
②笙歌:笙箫歌弹之声。
【问题】7.词中描写的舟行湖上是什么季节?哪些字词可以印证?(2分)8.这首词上片重点写乘舟游湖时的所见所闻,下片重点写湖上行舟时【】。
(2分)9.从列举项中找出与“惊起沙禽掠岸飞”句同属以动写静、静中见动的两项。
(2分)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E.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参考答案】7.是春日。
如“绿水”、“芳草”、“微动的涟漪”8.体验,不觉船移9.BD采桑子阅读答案2采桑子欧阳修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1.上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刻画出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2.有人评说此词流于颓唐,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结合下片简要分析。
(5分)参考答案1.对比。
十年前的月白风清与如今的忧患凋零形成鲜明对比。
刻画出一个老病羸弱,饱经忧患,晚景凄凉,内心充满幽愤的词人形象。
(手法2分,分析2分,形象2分,共6分)2.不同意。
鬓华虽改心无改,虽然久经人世沧桑,但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
试把金觥,一个把字,更显其豪迈气概。
(观点1分,分析每点2分,共5分)【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察表达技巧的鉴赏。
本题两问,第一问首先要明确手法,再结合诗句分析;对比。
十年前的月白风清与如今的忧患凋零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问用概括的语言描述形象的特征,刻画出一个老病羸弱,饱经忧患,晚景凄凉,内心充满幽愤的词人形象。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答此题首先明确观点。
根据诗歌的内容分析,鬓华虽改心无改,虽然久经人世沧桑,但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
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阅读训练及答案
![欧阳修《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1ea38279563c1ec4da7128.png)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采桑子①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
鸥鹭闲眠。
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
谁羡骖鸾②。
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①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欧阳修任颍州知州,“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
此词作于欧阳修晚年。
②骖鸾:仙人驾驭鸾鸟云游登仙。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首句直抒胸臆,词人充满喜悦之情,由衷地赞美西湖美景,为全词奠定了感情基调。
B.“云物俱鲜”一句,一个“鲜”字写出西湖景物的新鲜美好,表达词人内心的喜悦。
C.“风清月白”二句营造了清风徐徐、月光皎洁,湖水在月色中莹碧如玉的美好意境。
D.“谁羡”两句在描绘西湖昼夜美景的基础上,抒发词人厌弃红尘、飘然出世的情怀。
15.“鸥鹭闲眠。
应惯寻常听管弦”两句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6分)
参考答案:
14.D“抒发词人厌弃红尘”错,这两句意为:有谁还会羡慕乘鸾
飞升成仙呢,这时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词作结尾表达的是在西湖美景中心旷神怡、如登仙境的飘逸、愉悦之感,体现不出厌弃红尘。
15.①拟人手法,巧妙烘托。
将鸥鹭人格化,以鸥鹭不惊,写出了人无机心,鸟亦不惊的人鸟和谐之景,从而烘托出颍州西湖的恬静之美。
②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借鸥鹭闲眠之景表达了词人对静谧的西湖、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与眷恋。
采桑子阅读答案与解析-欧阳修
![采桑子阅读答案与解析-欧阳修](https://img.taocdn.com/s3/m/6a3435cb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5.png)
采桑子阅读答案与解析-欧阳修(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采桑子阅读答案与解析-欧阳修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答案4篇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答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e40a3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8.png)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答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答案1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流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8、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9、词的下阙主要是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色的?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6分)参考答案:8、答案: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3分)9、答案:动静结合的手法或以动衬静(2分)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
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而西湖愈显其幽静。
动静相衬,动静结合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
(2分)抒发了诗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2分)欧阳修《采桑子》阅读答案2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①西湖:指颍州西湖。
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
宋时属颍州。
晏殊、欧阳修、苏轼都在颍州做过太守。
欧阳修晚年退休后住在颍州,写了一组《采桑子》(十首)。
②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③涟漪:水的波纹。
译文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
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b992e26561252d380eb6eb8.png)
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本文是关于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感谢您的阅读!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释】: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采桑子: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
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轻舟:轻便的小船。
短棹:划船用的小桨。
西湖:指颍州西湖。
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
宋时属颍州。
绿水:清澈的水。
逶迤:形容道路或河道弯曲而长。
隐隐:隐约。
笙歌:指歌唱时有笙管伴奏。
琉璃:指玻璃,这里形容水面光滑。
涟漪:水的波纹。
沙禽:沙洲或沙滩上的水鸟。
【翻译】: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
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
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
【赏析】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采桑子》组词中的一首。
它以轻松淡雅的笔调,描写泛舟颖州(今安徽阜阳)西湖时所见的美丽景色。
全词色调清丽,风格娟秀,充满诗情画意,读来清新可喜。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
“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
“绿水逶迤,芳草长堤”两句写足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
而“隐隐笙歌处处随”一句又从听觉的角度将西湖的欢乐情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
下阕的视点收束,主要写“绿水逶迤”。
过片写水面平滑,“无风”二字为枢机所在,盖正因无风,方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其间不仅有诗情,而且合乎逻辑。
欧阳修《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阅读答案
![欧阳修《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4845e6b9f3f90f76c61b79.png)
欧阳修《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阅
读答案
欧阳修《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阅读答案采桑子欧阳修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
忧患凋零,老去光阴
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
醉里声。
8.上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刻画出怎样的词
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
9.有人评说此词流于颓唐,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
结合下片简要分析。
(5分)
参考答案:整理
8.对比。
十年前的“月白风清”与如今的“忧患凋零”形成鲜明对比。
刻画出一个老病羸弱,饱经忧患,
晚景凄凉,内心充满幽愤的词人形象。
(手法2分,分析2分,形象2分,共6分)
9.不同意。
“鬓华虽改心无改”,虽然久经人世沧桑,但那颗充满活力的心,却还似从前一样。
“试把金觥”,一个“把”字,更显其豪迈气概。
(观点1分,分析每点2分,共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桑子
【宋】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词的上片写了西湖的美景,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约约身旁跟随着笙歌声。
B.词人认为“西湖好”是因为西湖景色优美,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C.没有风的水面如琉璃光滑,让人感觉不到船在移动,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D.涟漪微动,惊起的沙鸟飞起,与前文的“无风水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动静结合。
15.词的下片被人们广为流传,请对艺术手法作简要赏析。
(6分)
阅读答案:
14.C C项,没有表现词人超然物外的境界。
15.1)运用比喻,把无风的水面比作琉璃,写出了水面的光滑,让人感觉不到船的移动;2)动静结合,无风水面与惊起的沙鸟形成鲜明的对比,画面富有生机;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沙鸟掠岸图,表现了词人对西湖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