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圆柱体纸上作业

合集下载

蒙氏工作触觉板教案

蒙氏工作触觉板教案
8、请问正方形在那里?请问三角形在那里?请问圆形 在哪里?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蒙氏教案 活动名称:数棒 教具构成:红蓝相间的数棒10根 教育目的:
1、1-10数量的认识
2、帮助孩子学习数的顺序 操作步骤: 展示1 :数棒—1~10的顺序、数名与数量的联合
1、将数棒摆在地毯的下半部分
2、将“1”拿出,两指触摸并说“1”,然后将1放至 左上角。
7、请问触摸起来冷的材料在那里?请问触摸起来暖的 材料在哪
里?
8、请问这种材料触摸起来的感觉是怎样的?请问 这种材料触摸起来的感觉是怎样的?
三、结束部分:
1、教师的工作做完了,现在请幼儿来操作。
2、收回教具并送回教具柜。
教案
工作名称:触觉板的感观与命名 教具构成:触觉板一盒 教学目的:培养幼儿通过触摸辨别光滑与粗糙,提高 幼儿观察力、判
活动名称:三角组合 教具构成:三角组合 教育目的:1、把不同的三角形组合成不同的几何图形
2、认识几何图形名称 操作步骤:
1、 取出第3盒中的三角形,散置在地毯上.
2、师:“把形状、颜色、大小都相同的三角形放在一 起.
3、其次指着灰色的正三角形说:”请作出和这个相同 的三角形.”
4、在组成的三角形上面叠上灰色的正三角形. 直角
精品文档
蒙氏工作触觉板教案
工作名称:温觉板温度的配对于命名
教具构成:温觉板8块,毛毡2块,钢板2块,大理 石2块,木板2

教学目的:辨别温度差异,认识生活中的材料,隐含 意义为不同的材
料热传递的速度不同 适应年龄:三岁以上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报工作名称。
2、教师用正确的方法取教具。
二、进行部分:

蒙氏带插座圆柱体教案

蒙氏带插座圆柱体教案

蒙氏带插座圆柱体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蒙氏带插座圆柱体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蒙氏带插座圆柱体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感知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蒙氏带插座圆柱体的示意图、绘制工具、画纸、彩色笔等。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擦。

3. 教学过程3.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蒙氏带插座圆柱体的实际应用场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3.2 讲解蒙氏带插座圆柱体的定义和特点•蒙氏带插座圆柱体是一种特殊的几何纹理,它具有环形的细长块状结构;•蒙氏带插座圆柱体可以看作是由许多相等的圆柱体排列而成;•蒙氏带插座圆柱体在建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装饰墙面、天花板等。

3.3 绘制蒙氏带插座圆柱体3.3.1 步骤一:绘制基本图形首先,让学生在画纸上用铅笔绘制一个正方形作为基本图形。

3.3.2 步骤二:绘制圆柱体在正方形的上下两条边上,依次选取相同的间距,利用彩色笔绘制相同大小的圆。

3.3.3 步骤三:连接圆将相邻的圆用曲线连接起来,形成环形的带状结构。

确保连接线的弧度和长度相等。

3.3.4 步骤四:填充颜色使用不同颜色的彩色笔,对圆柱体的每一层进行填充,营造立体感。

3.4 巩固练习让学生按照上述步骤绘制蒙氏带插座圆柱体,可以参考教师提供的示意图。

并鼓励他们尝试使用不同的颜色和排列方式来创作自己的作品。

3.5 展示和分享让学生将自己的蒙氏带插座圆柱体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进行分享,让学生们欣赏和学习彼此的创意和构图方式。

4. 教学延伸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建筑物和艺术作品,寻找和分析其中使用了蒙氏带插座圆柱体的示例,进一步加深对该几何纹理的理解和应用。

5.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蒙氏带插座圆柱体的定义、特点和绘制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

通过绘制蒙氏带插座圆柱体,学生培养了空间感知能力和创造力,提高了绘画技巧和美感。

以上就是蒙氏带插座圆柱体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带插座圆柱体组2

带插座圆柱体组2
主题名称:组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辨别大小(粗细、胖瘦、高低)的视觉水平。
2、培养序列与配对的概念。
活动准备:工作毯、插座圆柱体组
活动重难点:重点:培养幼儿辨别大小(粗细、胖瘦、高低)的视觉水平。
难点:培养序列与配对的概念。




一、操作过程:
示范一:拿出放回
1、将带插座圆柱体渠道工作毯上。
2、从左侧的一个开始用三指抓的方式拿出来,放到对应的洞穴前面。
3、全部拿出后,用右手的食指、中指从左向右划洞口。(错误控制检验是否将圆柱体全部拿出)
4、从左到右依次放回到相对应的洞穴当中,每放回一个要用食指中指触摸洞穴口,全部放回后再从左到右划洞穴。
示范二:触摸
1、从最左侧的一个圆柱体开始,左手拿圆柱体,有事食指中指由里向外触摸圆柱体的周长、高度和直径,在逆时针触摸圆柱体一周。同样的方法一次完成。
3、将四组全部拿出来,将一样的圆柱体放在一起。
三、错误控制
每个圆柱体只能嵌进适当的圆柱体插座里。
四、兴趣点
1、三指抓的方法。
2、每个圆柱体有自己相对应的洞穴。
3、引导幼儿轻轻取放。




2、再用同样的方法将圆柱体依次放回到相对应的洞穴内,并做错误控制。
示范三:对比
1、将所有的呀un主题拿出并散放在工作毯上,将其中一个圆柱体倒拿,与洞穴口做对比,放回到想用的洞穴内。
2、全部完成后用触摸的方式实行错误控制。
二、变化延伸
1、排序列,并用三阶段教学法理解“粗的”和“细的”。
2、蒙眼做带插座圆柱体,并同时做四组。

小班蒙氏感官教案

小班蒙氏感官教案

小班蒙氏感官教案一、日常生活教育:1、教室常规——⑴走线:协助孩子练习肢体的平衡感,学会控制自己的速度,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踩到别人。

①徒手直线——a、教孩子听着音乐走,保持距离;b、跟老师或同伴变换手部动作或变换音乐的速度;c、学会自然走,熟练后增加难度。

②持物直线——给孩子易倾斜或易摇晃的物品及易掉落的物品。

:听力、记忆力、顺序性、差异性训练。

⑶铺工作毯:强化正确使用工作毯的方法。

⑷拿取教具的方法——a、正确掌握取放教具的方法;b、正确拿托盘的方法;c、正确辨别标志符号。

⑸认识物品——a、认识班级物品;b、认识自己物品的位置。

⑹正确使用危险品——a、使用刀切物;b、使用剪刀;c、递剪刀。

2、生活礼仪——⑴正确的坐姿及站姿——跪坐或盘坐。

⑵学会打招呼——早上好、你好、再见。

⑶学会搬椅子及正确开关门——双手要轻轻的。

⑷引导孩子学会感谢和道歉。

⑸知道团体游戏的规则,并遵守。

⑹学习如何打喷嚏、打哈欠。

⑺用餐礼仪——食不言、寝不语。

3、照顾环境——⑴正确摆放物品。

⑵学会收拾、整理。

⑶做值日生、摆餐具。

4、照顾自己——⑴教孩子有顺序地穿脱衣服。

⑵正确穿脱鞋子。

⑶学会洗手、洗脸。

⑷学会漱口、擦鼻涕。

⑸自己用勺进餐、喝水。

⑹学会入厕、擦屁股。

⑺衣饰框——学会大小纽扣、拉链、按扣、盘扣。

5、大肌肉动作练习——⑴学会自然站立、走、跳、双手着地爬、钻、拍球和滚球。

⑵基本体操、律动。

6、小肌肉动作练习——⑴五指抓——从大颗粒到中颗粒再到小颗粒;由易到难;按物体的颜色、大小、材质与感官的分类相结合。

⑵三指抓——按颜色、大小、材质的不同进行分类;练习点数,增加数量;作配对练习。

⑶二指捏——较小颗粒的捏;容器的高度及口径的变化。

⑷一指摁:训练大指向下按的力量。

⑸舀的工作——a、舀固体;b、舀液体;c、用漏勺舀漂浮物。

⑹倒——a、有嘴有把的倒;b、有嘴无把的倒;c、无嘴无把的容器倒。

⑺折——对边折;对角折。

⑻敲——敲接面要大些。

插座圆柱体

插座圆柱体

活动名称:插座圆柱体C
教具准备:插座圆柱体C、
直接目标:培养视觉对大小的辨识能力。

间接目标:1、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2、培养注意力及敏锐的观察力;
3、为书写前的握笔做准备;
4、为数学学习做准备。

适应年龄: 2.2——4岁
活动过程:1、取工作毯,取教具。

介绍工作名称今天我们工作的是插座圆柱
体。

2、向幼儿示范拿取插座圆柱体的方法,双手持住座体两侧,慢慢
走到毯前,轻轻放下。

3、教师坐在幼儿右侧。

4.将圆柱取出,放在木枕下方。

师:“这是插座圆柱体”。

幼:“这是插座圆柱体”。

师:“插座圆柱体在哪里?”
幼:“插座圆柱体在地毯上。


师:“这是什么?”
幼:“这是插座圆柱体”。

5.将圆柱体插座取出随意混放,通过视觉的辨别找出最大的一个,
放在桌子的左边。

告诉幼儿这是最大的。

通过视觉的辨别找出最小
的一个,放在最大的旁边。

形成对比。

6.在圆柱体插座中找出最大的一个,依次类推将其按照由大到小的
顺序排列。

并依次放入圆穴内。

7.鼓励幼儿尝试:“你来试试好吗?”给幼儿反复练习的机会。

8.活动结束后,将教具摆放整齐,请幼儿将教具送回。

错误订正:1、用视觉订正,一个插座圆柱体只放入一个相应的圆穴中。

2、用触觉订正,用手触摸圆柱地面侧面和圆穴内侧面相吻合。

活动延伸:蒙眼练习。

幼儿带着眼罩进行教具操作,凭借触觉来完成工作。

蒙氏感官教学进度表

蒙氏感官教学进度表

蒙氏感官教学进度表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蒙氏感官教学进度表小班:一延伸教学1、节节棒2、双色鱼(形式排列)3、动物配对——认识动物4、珠子分类(排除颜色干扰,进行颜色分类)5、积木分类(颜色分类)6、瓶子配对(瓶子和瓶盖的配对)7、动物拼图 8、物体形态与卡片的配对二、教具(插座圆柱体组)1、带插座圆柱体B组(感官展示,配对练习)提示:引导幼儿观察认知圆柱体的特征并点数数量,发问圆柱体像什么、和你见过的什么东西是一样的呢。

在幼儿说出名称之后老师要追问对杯子也是(圆柱体)互动认知后放回圆柱体。

2、带插座圆柱体B组(序列展示,三阶段教学)提示:认识最粗、最细。

并请个别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排序。

强化游戏:谁不见了、找找最粗的在那里、任意两个进行辨别。

3、带插座圆柱体C组(感官展示,配对练习)提示:引导幼儿观察圆柱体的渐变,感知序列,巩固圆柱体的外形特征。

配对放回圆柱体。

可请个别幼儿进行配对放回。

(可点数圆柱体的数量)4、带插座圆柱体C组(序列展示,三阶段教学)提示:认知最大、最小。

(强化游戏:谁不见了、最大或最小在哪里)任意两个进行对比认知。

幼儿在老师引导下完成序列。

5、带插座圆柱体C`组(感官展示,配对练习)提示:同上6、带插座圆柱体C`组(序列展示,三阶段教学)提示:同上7、带插座圆柱体A组(感官展示,配对练习)提示:同上8、带插座圆柱体A组(序列展示,自由创意图形)提示:同上9、两组进行结合(例:B+C、B+C`、C+C`等)提示:任意两组进行结合练习巩固概念并进行创意拼摆。

注意事项:不能一节课教完。

10、三组进行结合(例;B+C+C`、A+B+C等)提示:同上11、四组进行结合(例:A+B+C+C`)找出相同的圆柱体提示:同上12、教师提供和圆柱体相同的生活延伸教具进行强化认知。

(例:水杯、化妆瓶、饮料瓶)13、完成纸上作业。

蒙氏教案-插座圆柱体

蒙氏教案-插座圆柱体

蒙氏:插座圆柱体‎组活动目标:1、直接目的:培养幼儿辨‎别大小的视‎觉能力。

2、间接目的:a作为写字‎前的准备(抓握圆柱的‎圆柄可以当‎作握笔的准‎备练习);b培养逻辑‎思考能力。

(对应、顺序)c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活动准备:1、教具:木制圆柱体‎B组:高度一定,直径渐减。

2、错误订正:在教具上,每个圆柱只‎能嵌进相合‎的园穴。

活动过程:基本提示:1-P:用圆柱体B‎以圆柱找穴‎练习。

P为Pai‎r ing(配对)的代表符号‎。

1、准备地毯,介绍圆柱体‎。

师:“今天我们工‎作的是插座‎圆柱体”。

教师示范从‎教具架上把‎圆柱体取下‎。

用双手托握‎教具两端,(大拇指在后‎,小拇指弯曲‎托住底端,其余三指略‎微弯曲把住‎前面和侧面‎)搬运。

幼:用眼睛仔细‎观察老师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2、将圆柱取出‎,放在木枕下‎方。

师:“这是插座圆‎柱体”。

幼:“这是插座圆‎柱体”。

师:“插座圆柱体‎在哪里?”幼:“插座圆柱体‎在地毯上。

”师:“这是什么?”幼:“这是插座圆‎柱体”。

3、教师握住圆‎柄,圆柱体底部‎朝上一手触‎摸圆柱体的‎直径和洞穴‎直径,尽兴配对工‎作。

4、请小朋友试‎试看。

师:你想试试看‎吗?幼:好的。

5、将教具、地毯归位。

插座圆柱体‎一、视觉教育:辨别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的视觉‎能力(一)别体积的视‎觉概念:1、名称:插座圆柱体‎组2、目的直接目的:(!)培养幼儿辨‎别高低-大小-粗细-长短的能力‎(2)发展幼儿视‎觉区别体积‎的判断能力‎(3)进行三次元‎的学习教育‎间接目的:(1)培养逻辑、对应、顺序的能力‎(2)培养幼儿视‎觉敏锐的观‎察力、及注意力、思考力(3)为书写前的‎握笔做准备‎(4)为学数学作‎准备3、准备:圆柱体组(abcd)每组各有1‎0个圆柱体‎a组:属一次元变‎化粗细不变‎高度渐减由‎高到低b组:属二次元变‎化高度不变‎粗细渐减由‎粗到细c组:属三次元变‎化粗细和高‎度同时递减‎,不规则变化‎,由大到小d组:属三次元变‎化逆比例由‎粗而低到细‎而高4、年龄:2岁半-4岁5、活动提示:(1)教师带幼儿‎一起取出卷‎毯,将卷毯铺好‎.师:“老师现在教‎小朋友如何‎取毯、放毯。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插座圆柱体组》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插座圆柱体组》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插座圆柱体组》及教学反思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插座圆柱体组》及教学反思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插座圆柱体组》及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背景教室气球、粉笔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掌握球体、圆柱体这一名称,感知它的特点,能找出与它相似的物体,能区分球体和圆柱体。

2、发展幼儿分析、比较能力,培养幼儿的辨别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教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区分球体和圆柱体教学准备皮球、圆形纸片、圆柱体小积木教学过程1、出示一个圆形纸片,启发幼儿说出它的形状。

2、发给每个幼儿一张圆形纸片、一个小皮球和一个圆柱体小积木,让幼儿自由的'玩,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用手去摸摸,或在桌上滚一滚、比一比,找一找它们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3、组织幼儿进一步观察、思考,讨论它们有什么不同,让幼儿掌握球体。

4、再出示圆柱体小积木,请幼儿在教室中找出与其类似的物体。

5、指导幼儿观察它的上、下是什么形状,用手从上至下摸摸有什么感觉。

6、组织幼儿讨论观察结果,老师总结。

7、让幼儿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球体和圆柱体。

教学反思1、备课过程中对教学的安排过少,教学设计背景单一,幼儿在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后,增加手工操作的课程,以增强幼儿的记忆,切实掌握整个课程内容。

2、对过小的幼儿认知能力考虑过于缺乏,如粉笔这个教学背景,物体小又较隐蔽,大多幼儿查找不到。

教学中应带领幼儿在教室及附近进行辨别、查找。

3、整个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可以,不足在于和幼儿配合较少,今后应加大与幼儿的互动。

4、如果重新上这堂课应尽量考虑过小的幼儿认知能力,加大教学的范围、时间以及互动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