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猪的品种(品种)讲解

合集下载

猪种六大类型

猪种六大类型

表 3.1 二花脸猪与其他四个中国地方猪种产仔数的对比Table 3.1 The litter size between erhualian and other several pig breeds品种二花脸猪米猪黑猪枫泾猪梅山猪藏猪五指山猪巴马香猪陆川猪平均初产仔数/头12.83 10.39 6.13 7.00 4-6 平均经产仔数/头16.38 13.69 8.80 9.44 8-12品种南昌野猪河套大耳猪莱芜猪民猪内江猪荣昌猪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平均初产仔数/头12.83 10.39 6.13 11 10平均经产仔数/头16.38 13.69 8.80 13 8-12内江猪是中国猪的地方品种。

品种起源[编辑]原产四川内江地区,分布甚广。

品种特征[编辑]头大嘴筒短,耳中等大而下垂,面多深皱纹,几遮两眼,额皮中部隆起成块状,俗称盖碗。

肩广背宽,四肢强健,被毛黑色,鬃毛粗长。

成熟早,适应力强。

生产性能[编辑]每胎平均产仔10头,母猪性温顺,母性强。

肥育猪6月龄体重可达90千克,胴体瘦肉率可达37%左右,肉质良好。

对炎热、寒冷和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均能适应。

以此猪为父本与其他地方猪杂交,杂种后代日增重提高15%~20%。

以杜洛克猪等为父本,杂种后裔的胴体瘦肉率增加,皮肤变薄,日增重也明显提高。

2.1 民猪分布于天气较寒冷的东北三省及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所以民猪的抗寒能力是很强的。

民猪还具有体质强壮、繁殖能力强、脂肪沉积能力强、耐粗饲、肉质好等优点。

根据测定,在-28 ℃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民猪在室内12 min 内不表现颤抖现象;在-15 ℃环境温度下,能正常地产仔和哺育。

民猪的产仔数多,母猪头胎产仔数在11头,四胎以上产仔数在13 头以上。

哈白猪、新金猪、东北花猪和三江猪是民猪分别与约克夏、巴克夏、苏白、克米洛夫和长白猪杂交培育而成的。

猪种类型分布特点繁殖力华北型秦岭、东北三省、山西等地抗寒、健壮、易脂肪沉积、适于粗放管理繁殖性能强,产仔数大多在12 头以上华南型云南省的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的南部等早期生长快、体质疏松、易肥、肉质细嫩繁殖力低,每胎产仔8~10头华中型湖北省和浙江省南部等生长快、早熟、肉质细嫩、品质优良繁殖力中等偏高,每胎可产仔10~12江海型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地区、台湾省东部的沿海平原成熟早、发情明显、肌间脂肪多、肉质好繁殖能力较强,每胎可产仔16 头西南型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湘、鄂西部肌肉结实、早熟、易肥繁殖力低,每胎产仔数平均为8~10 头高原型青藏高原,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日月以西晚熟,放牧性能好,生长慢,屠宰率不高,瘦肉率高,肉质细嫩繁殖力低,每胎产5~6头仔2 我国地方优良猪种简介到2000 年8 月,我国已有21 个优良地方猪种(系)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品种。

中国地方猪品种汇总

中国地方猪品种汇总

中国地方猪品种汇总1、民猪(大民猪、二民猪、荷包猪),原称东北民猪产地(或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省。

数量:1982年统计有近2万头。

主要特性(二民猪):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垂,体躯扁平,背腰狭窄,臀部倾斜,四肢粗壮,全身被毛黑色,冬季密生绒毛。

抗寒能力强。

在-28℃仍不发生颤抖,-15℃下正常产仔哺育。

成年公猪平均体重为195千克,母猪为151千克。

胴体各部分的早熟性是按骨骼—肌肉—皮肤—脂肪顺位而先后出现的。

性成熟早,母猪4月龄初情,卵泡直径900~1000微米,9月龄排卵约15枚,护仔性强。

产仔数头胎11头,三胎11.9头,四胎以上13.5头。

肥育期日增重为458克,屠宰率为72.5%,体重达90千克后脂肪增加,瘦肉率下降。

2、八眉猪(又称泾川猪、西猪,包括互助猪)产地(或分布):中心产区主要分布于甘肃、宁夏、陕西、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

数量:1981年统计有7万多头。

主要特性:头狭长,耳大下垂,额有纵行“八”字皱纹,故名“八眉”,分大八眉、二八眉和小伙猪三类型,二八眉介于大八眉与小伙猪之间的中间型。

被毛黑色。

生长发育慢。

大八眉成年公猪平均体重104千克,母猪体重80千克;二八眉公猪体重约89千克,母猪体重约61千克;小伙猪公猪体重81千克,母猪体重56千克。

公猪10月龄体重40千克配种,母猪八月龄体重45千克配种。

产仔数头胎6.4头,三胎以上12头。

肥育期日增重为458克,瘦肉率为43.2%,肌肉呈大理石条纹,肉嫩,味香。

3、黄淮海黑猪(包括淮猪、莱芜猪、深州猪、马身猪、河套大耳猪)产地(或分布):黄河中下游、淮河、海河流域,包括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等省区。

数量:1982年统计有40多万头。

主要特性:包括淮河两岸的淮猪(江苏省的淮北猪、山猪、灶猪,安徽的定远猪、皖北猪,河南的淮南猪等)、河北的深州猪、山西的马身猪、山东的莱芜猪和内蒙古的河套大耳猪。

生猪品种及辨认方法

生猪品种及辨认方法

生猪品种及辨认方法
生猪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猪品种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因此,正确地辨认猪品种对于生产管理和市场销售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猪品种及其辨认方法:
1. 大白猪:大白猪是我国主要的肉用品种之一,其特点是体型大、毛色白、躯体粗壮。

辨认方法:体重一般在100公斤以上,身体呈长方形,耳朵垂放,头部较宽。

2. 杜洛克猪:杜洛克猪是一种外来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其特点是体型中等、毛色红褐色、躯体粗壮。

辨认方法:体重一般在100公斤左右,身体呈长方形,头部略小,耳朵向前倾斜。

3. 二元猪:二元猪是我国肉用猪的优良品种之一,其肉质鲜美,生长快。

其特点是体型中等、毛色黑白相间、躯体粗壮。

辨认方法:体重一般在90公斤左右,身体呈长方形,耳朵垂放,头部较小。

4. 皮特兰猪:皮特兰猪是一种新兴的猪品种,其特点是生长快、肉质好、脂肪少。

其毛色为黑色、白色或黑白相间,躯体呈长方形。

辨认方法:体重一般在70公斤左右,身体呈长方形,头部较小,耳朵向前倾斜。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猪品种及其辨认方法,大家在生产、管理和销售中要认真分辨,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 1 -。

猪的品种PPT课件

猪的品种PPT课件
数9头;经产母猪产仔数11头。
杜洛克猪通常只用作终端父本,杂交方式为杜×(长×大)或 杜×(大×长),即用长白公(母)猪与大约克夏母(公)猪交配生 产杂一代母猪,再用杜洛克公猪(终端父本)杂交生产商品猪。可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饲养,较适宜集约化养猪场、规模猪场。
杜洛克猪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抗逆性强,但它有产仔
长白猪窝产仔数12头产活仔11头日增重1kg145日龄即达100kg体重公母猪背膘厚度均在12mm以下胴体瘦肉率68屠宰率73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母猪产仔多泌乳力高在商品瘦肉猪生产中既是良好的母本品种也是良好的父本品种
学员们好! 我们现在开始
讲课。
2021
1
猪的品种
2021
2
引入品种
杜洛克
品种简介 杜洛克猪。 原产于美国,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我国引入多年,在各地均有饲养,
皮特兰
原产于比利时的布后帮特地区的皮特兰镇,因而取名皮特 兰。 是目前世界上瘦肉型猪种中瘦肉率最高的一个品种。品种 特征:毛色呈大块黑白花、灰白花斑,偶尔出现少量棕色毛。头 部清秀,颜面平直,嘴大且直,双耳略微向前;体驱呈圆柱形, 腹部平行于背部,肩部肌肉丰满,背直而宽大。应激反应强,通 常作终端父本。
数少,泌乳力低等特点,用作为终端父本,既可提高瘦肉率,还 可提高肌内脂肪,改善肉的风味。
长白猪
原产丹麦,目前有丹系、加系、英系、台系等。
长白猪被毛白色,耳大且向前倾覆盖面部, 嘴直且较长,头肩轻、胸部窄,体躯长,背平 直稍呈弓型,腿臀部肌肉发达。
长白猪窝产仔数12头,产活仔11头,日增重1kg, 145日龄即达100kg体重,公母猪背膘厚度均在12mm 以下,胴体瘦肉率68%,屠宰率73%。
体型外貌: 大约克夏猪体型大,四肢高,体形匀称,

养殖生猪品种

养殖生猪品种

养殖生猪品种
生猪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动物之一,也是我国人民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肉类来源。

随着人们对生猪肉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养殖生猪品种也越来越多样化。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养殖生猪品种。

1. 大白猪
大白猪是我国最常见的生猪品种之一,也是我国最主要的生猪品种之一。

大白猪体型较大,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适合生产猪肉制品。

大白猪的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2. 杜洛克猪
杜洛克猪是一种来自美国的生猪品种,也是我国常见的生猪品种之一。

杜洛克猪体型较大,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适合生产高档猪肉制品。

杜洛克猪的肉质细嫩,口感好,是高档猪肉制品的首选。

3. 皮特兰猪
皮特兰猪是一种来自英国的生猪品种,也是我国常见的生猪品种之一。

皮特兰猪体型较小,生长速度较慢,但肉质鲜美,适合生产高档猪肉制品。

皮特兰猪的肉质细嫩,口感好,是高档猪肉制品的重要来源。

4. 乡土猪
乡土猪是我国传统的生猪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常见的生猪品种之一。

乡土猪体型较小,生长速度较慢,但肉质鲜美,适合生产猪肉制品。

乡土猪的肉质细嫩,口感好,是我国传统猪肉制品的重要来源。

不同的养殖生猪品种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养殖者应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以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同时,也要注意加强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

第四讲 猪品种

第四讲    猪品种

5、巴克夏:巴克夏猪(Berkshire)肉脂兼备型猪品种。1770 年前后英国引进中国猪、暹罗猪与当地猪杂交,1860年 基本育成,为脂肪型品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改育为瘦 肉型。猪体躯长而宽,鼻短而凹,耳直立或稍前倾,胸深 臀宽,被毛黑色,并有“六白”(四肢下部、鼻端、尾帚 为白色)特征。适应力强,生长快,早熟。繁殖力偏低, 平均每胎产9仔左右。中国 19 世纪末引进,曾在辽宁、 河北等省与当地母猪杂交,对培育新品种起过作用。 外形特征 头短、两耳坚力,尾梢和四肢下部为白色,其余部分为 黑色。对生存环境的适用力很强,且生长快、易催肥。 巴克夏猪引入我国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在全国各地经长 期驯化, 性能有所改变。
4、太湖猪:太湖猪是世界上产仔数最多的猪种, 享有“国宝”之誉,苏州地区是太湖猪的重点产 区。太湖猪属于江海型猪种,产于江浙地区太湖 流域,是我国猪种繁殖力强,产仔数多的著名地 方品种。太湖猪体型中等,被毛稀疏,黑或青灰 色,四肢、鼻均为白色,腹部紫红,头大额宽, 额部和后驱皱褶深密,耳大下垂,形如烤烟叶。 四肢粗壮、腹大下垂、臀部稍高、乳头8~9对, 最多12.5对。依产地不同分为二花脸、梅山、枫 泾、嘉兴黑和横泾等类型。
品种性能 1、肥育性能: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皮特兰猪 生长迅速,6月龄体重可达90~100公斤。日增重 750克左右,每公斤增重消耗配合饲料2.5~2.6公 斤,屠宰率76%,瘦肉率可高达70%。 2、繁殖性能:公猪一旦达到性成熟就有较强的 性欲,采精调教一般一次就会成功,射精量 250~300毫升,精子数每毫升达3亿个。母猪母 性不亚于我国地方品种,仔猪育成率在92%-98%。 母猪的初情期一般在190日龄,发情周期18~21 天,每胎产崽数10头左右,产活崽数9头左右。
3、杜洛克 体型外貌: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杜洛克猪适应性强,对饲 料要求低,喜食青绿饲料,能耐低温,但对高温的耐力较 差。杜洛克是大型猪种之一。 1、杜洛克猪原种应具备毛色棕红、结构匀称紧凑、四 肢粗壮、体躯深广、肌肉发达,属瘦肉型肉用品种。 2、头大小适中、较清秀,颜面稍凹、嘴筒短直,耳中 等大小,向前倾,耳尖稍弯曲,胸宽深,背腰略呈拱形, 腹线平直,四肢强健。 3、公猪:包皮较大,睾丸匀称突出、附睾较明显。母 猪:外阴部大小适中、乳头一般为六对,母性一般

猪的品种介绍ppt课件

猪的品种介绍ppt课件
精品课件
皮特兰公猪
精品课件
皮特兰母猪
精品课件
的卡猪
(1) 产地: 美国 (2)外貌特征: 父系公猪肩、前腿毛色 白,其它毛色黑,母猪毛色全白,四肢强健 ,耳竖立前倾,后躯丰满。 (3)生产性能: 5月龄体重达90公斤,日 增重600-700克,料肉比2.8:1,胴体瘦肉 率为65%。与北方母猪有好的杂交优势。
精品课件
汉普夏公猪
精品课件
杜洛克
1、产地: 原产于美国的新泽西州。现在是 世界四大猪种之一。
2、外貌特征: 全身被毛呈棕红色、金黄色, 深浅不一。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倾。四肢粗壮结实。
3、生产性能: 体质健壮,适应性强,生长 发育快,育肥期平均700-800克,育肥后期日增重 超过1000克,饲料利用率很好,胴体瘦肉率为5861%。但在饲料条件稍差的情况下,胴体瘦肉率很 快下降。
精品课件
杜洛克公猪
精品课件
杜洛克母猪
精品课件
斯格猪
(1)产地与分布: 斯格猪原产于比利时,是专门化品系杂交成的超级瘦 肉型猪,是用比利时长白,英系长白,荷兰长白,法系长白,德系长白及 带丹麦长白合成的。 (2)外貌特征: 斯格猪外貌与长白猪近似,只是后退和臀部十分发达, 四肢比长白粗短,嘴筒也比长白猪短些。 (3)生长肥育性能: 该猪生长迅速,仔猪10周龄体重达27千克, 170~180日龄体重达90~100千克,平均,日增重650克以上,饲料利用率为 2.85~3.0。 (4) 繁殖性能:斯格猪繁殖性能良好,初产母猪平均活产仔数8.7头, 初生仔重1.34千克,成年母猪活产子为10.2头,仔猪成活率达90%以上。
(5)主要优缺点 猪生长发育较快,饲料报酬很高。尤其是酮体性状极 佳。屠宰率77%,肥膘很薄,只有2.3厘米,眼肌面积特大,达45.28平方 厘米,后退比例很大,达33.22%,瘦肉率达60%以上,缺点是比较容易发 生应激综合症,由于驱赶,运输,惊吓等原因,可出现肌肉僵直,后躯肌 肉震颤,呼吸困难,口吐白沫,最后因心脏衰竭而死亡。大白Fra bibliotek猪精品课件

猪主要品种

猪主要品种
5.生产利用:做杂交父本,和其他瘦肉 型猪杂交时可做母本,但常做第一母本。
猪主要品种识别
猪主要品种识别
大白猪(2)
三、杜洛克
1.产地:原产于美国。 2.外貌:毛色为红棕色,深浅不一, 从枯草黄色到暗红色;该猪颜面微凹; 耳中等大小,为半垂耳;肌肉丰满,四 肢粗长。 3.生产特性:早期生长速度快、胴体 瘦肉率高(58%以上),缺点表现为繁殖 性能低于我国地方品种。 4.经济类型:瘦肉型。 5.生产利用:做杂交父本,和其他瘦 肉型猪杂交时常常做终端父本。
太湖猪 二花脸猪
猪主要品种识别
东北民猪
猪主要品种识别
金华猪
猪主要品种识别
荣昌猪
猪主要品种识别
三江白猪
猪主要品种识别
哈尔滨白猪
猪主要品种识别
北京黑猪
猪主要品种识别
猪主要品种识别
一、长白猪(1)
1.产地:产于丹麦,又名兰德瑞斯。 2.外貌:体长直、高大;全身被毛为 白色;颜面直;耳大、耳穴向下覆盖颜 面。 3.生产特性:生长速度快、胴体瘦肉 率高(60%以上)。缺点繁殖性能低于我 国地方品种;母猪发情不明显。 4.经济类型:瘦肉型品种。 5.生产利用:做杂交父本,和其他瘦 肉型猪杂交时可以做母本。
猪主要品种识别
四、皮特兰
猪主要品种识别
1.产地:原产于比利时。 2.外貌:毛色大多呈现灰白花色;或 是大块的黑白花色;耳中等大小,略向 前倾;背腰宽大,平直,体躯短,体型 呈现圆桶型;腿臀丰满,方臀。 3.生产特性:早期生长速度快、胴体 瘦肉率极高,背膘薄,屠宰率高。缺点 为肌纤维较粗、应激性强,出现PSE肉和 DFD肉的比例高。 4.经济类型:瘦肉型。 5.生产利用:做杂交父本,和其他瘦 肉型猪杂交时常常做中间父本。

市场上猪的品种和特点

市场上猪的品种和特点

市场上猪的品种和特点
猪是人类最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其肉类、皮革、毛发等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市场上常见的猪品种有以下几种:
1. 大白猪:大白猪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猪种之一,因其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肌肉嫩、肉质好而广受欢迎。

2. 杜洛克猪:杜洛克猪是一种生长迅速、肉质鲜美的猪种,肉质饱满,肉色红润,脂肪含量适中,口感特别好。

3. 皮特兰猪:皮特兰猪是一种生长速度较快、适应性强、繁殖力强的猪种,肉质鲜美,肉色红润,脂肪含量较低。

4. 英格兰长白猪:英格兰长白猪是一种体型大、生长迅速、适应性强的猪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适合生产火腿、培根等加工品。

除了不同品种之间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猪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例如,广东省的猪肉质地细嫩,味道鲜美;湖南省的猪肉口感较韧,味道偏甜;四川省的猪肉含油量较高,口感丰富。

总之,市场上的猪品种多种多样,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选择不同的猪肉品种。

- 1 -。

猪的品种与类型课件(共87张PPT)《猪生产》

猪的品种与类型课件(共87张PPT)《猪生产》

3)外貌特征:
体躯长,被毛白色,允许偶有少量暗黑 斑点;头小颈轻,鼻嘴狭长,耳较大向 前倾或下垂;背腰平直,后躯发达,腿 臀丰满,整体呈前轻后重,外观清秀美 观,体质结实,四肢坚实。
44
3)繁殖性能
①母猪初情期170-200日龄,适宜配种的日龄230~250天,体重120kg以上。 ②总产仔数,初产9头以上,经产10头以上;21日龄窝重,初产40kg以上, 经产45kg以上。 ③乳头数6-7对。
3、猪种特点:生产性能介于华北华南型之间。 4、代表猪种:华中两头乌猪(湖南、湖北、江西、广西),金华猪(浙
江)。
华中型 金华猪
特点:繁殖率高、肉质好, “金华火腿”。外形特征:
“两头乌”。
享有世界声誉
22
金华火腿肠材料
金华火腿肠
(四)江海型 (华北、华中过渡型)
1、地理分布:分布于华北型和华中型分布区之间的狭长过渡地带。 2、体形外貌:头大小适中、额宽皱纹深、有纵有横、多呈菱形、耳大下垂、
好 肌肉结实。繁殖力较低每窝平均产仔数8-10头,出生重较小平均 0.6kg。
荣昌猪 享有世界声誉
西南型 内江猪
特点:适应性强, 配合力好。
31
(六)高原型
1、体形外貌:体型紧凑、头狭长呈锥形,四肢发达、系短而有力 蹄
小结实,嘴尖长而直,耳小直立,背窄微弓 、腹小,臀倾斜心肺发达, 身体健壮、善于奔跑,皮厚毛密、冬季生绒毛,乳头5对。
2.1.1猪的品种与类型
目录 CONTENT
0
1
地方品种
0
2
引进品种
0
3
培育品种
0
4
猪的经济类型
一、我国的地方猪种
华北型

猪的常见品种

猪的常见品种

猪的品种一、我国优良地方猪种简介(一)、东北民猪1.产地及分布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有大(大民猪)、中(二民猪)、小(荷包猪)3种类型。

广泛分布于东北三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

目前中型民猪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和吉林省部分地区,辽宁省部分地区尚有少量小型民猪(2007年)。

2.外貌特征全身被毛黑色,头中等大,颜面长直,头纹纵行,耳大下垂,背腰稍凹,后躯斜窄,四肢粗壮,体质强健,鬃长毛密,皮厚。

有效乳头7对以上(图2-4)。

东北民猪公猪东北民猪母猪图2-4东北民猪3.生产性能东北民猪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特点。

性成熟早,发情明显,经产母猪平均产仔高达14头左右。

经过选育和改进饲粮结构后饲养的东北民猪,233日龄体重可达90 kg ,胴体瘦肉率为48.5%,饲料转化率为4.18。

4.杂交利用以民猪为母本分别与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等进行经济杂交,杂交效果良好。

杜洛克x 民猪,其一代杂种猪195日龄体重达90 kg ,饲料转化率为3.61,胴体瘦肉率为56.19%;长白猪x 民猪,杂种一代饲养207日龄体重可达90 kg ,饲料转化率为3.82,胴体瘦肉率53.47%;汉普夏x 民猪,其杂种猪199日龄体重可达90 kg ,饲料转化率为3.68,胴体瘦肉率为56.65%。

(二)、八眉猪1、产地及分布产于陕西泾河流域、甘肃陇东和宁夏的固原地区。

主要分布于...........模块二猪生产基础000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自治区,在邻近的新疆和内蒙古亦有分布。

2、外貌特征体格中等,被毛黑色,头较狭长,耳大下垂,额有纵行的"八"字皱纹,腹稍大,四肢较结实。

乳头数为6~7对(图2-5)。

八眉猪公猪八眉猪母猪2-53、生产性能繁殖能力中等,经产母猪窝产仔猪9~14头。

体重75 kg ,胴体瘦肉率达43.2%。

肉质好,肉色鲜红,肌肉呈大理石纹状,肉嫩,味香。

4、杂交利用八眉猪是一个良好的杂交母本品种,与国内外优良品种公猪杂交,一般都具有较好的配合力。

猪的种类特征

猪的种类特征

猪的种类特征猪是一种常见的家畜,被广泛地用于肉类生产和经济利用。

据统计,全球猪的存栏量已经超过10亿头,其中中国猪的存栏量占据了全球的一半以上。

然而,猪的种类繁多,每个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用途。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猪的种类及其特征。

1. 大白猪大白猪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猪种之一,也是中国最主要的猪种之一。

其体型较大,皮肤呈现白色或粉红色。

大白猪的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适合于肉类生产。

此外,大白猪的乳汁含量也较高,可用于奶制品的生产。

2. 杜洛克猪杜洛克猪是一种来自美国的肉用猪种。

其体型较大,皮肤呈现深色或黑色。

杜洛克猪的肉质鲜美,富有弹性,是高档猪肉的主要来源之一。

此外,杜洛克猪的生长速度也很快,适合于工业化繁殖。

3. 乌猪乌猪是一种来自中国的猪种,也是当地最古老的猪种之一。

其体型较小,皮肤呈现黑色或深棕色。

乌猪的肉质鲜美,富有弹性,适合于制作腊肉和腊肠等食品。

此外,乌猪的繁殖能力也较强,适合于农村家庭养殖。

4. 英国长白猪英国长白猪是一种来自英国的猪种,也是全球最古老的猪种之一。

其体型较大,皮肤呈现白色或粉红色。

英国长白猪的肉质鲜嫩,适合于制作火腿等高档猪肉制品。

此外,英国长白猪的生长速度也很快,适合于工业化繁殖。

5. 罗曼诺猪罗曼诺猪是一种来自法国的猪种,也是全球最著名的猪种之一。

其体型较小,皮肤呈现白色或淡灰色。

罗曼诺猪的肉质鲜美,富有弹性,适合于制作干腌肉等食品。

此外,罗曼诺猪的繁殖能力也很强,适合于农村家庭养殖。

6. 珍珠猪珍珠猪是一种来自中国的猪种,也是当地最著名的猪种之一。

其体型较小,皮肤呈现黑色或深棕色。

珍珠猪的肉质鲜美,适合于制作腊肉和腊肠等食品。

此外,珍珠猪的繁殖能力也较强,适合于农村家庭养殖。

总之,猪的种类繁多,每个品种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用途。

对于养殖者来说,了解不同品种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猪种,提高养殖效益。

同时,对于消费者来说,选择适合自己口味和需求的猪肉品种,也可以更好地享受猪肉的美味和营养。

三、中国地方猪品种

三、中国地方猪品种

中国地方猪品种中国拥有地方猪品种64个,为世界之首。

包括东北民猪、西北八眉猪、两广小花猪、海南猪、滇南小耳猪、香猪、浙江金华猪、太湖猪、姜曲海猪、乌金猪、荣昌猪、藏猪等。

培育品种有20多个,包括北京黑猪、上海白猪、伊犁白猪、赣州白猪、汉中白猪、三江白猪、新金猪、北京花猪等。

以下择要介绍:(1)藏猪1、产地藏猪,是藏区古老的原始品种,主要分布在海拔2800-3500米的半山地带,系高原放牧猪种,终年随牛、羊混群或单群放牧,长期生活在交通闭塞、气候严寒、四季不分的高寒山区。

以野果(青杠籽等)和植物根茎等为食。

2、特点体小,嘴筒长、直呈锥形,额面窄,额部皱纹少,耳小直立、或向前平伸,体躯较短,胸较狭,背腰平直或微弯,腹线较平,后躯较前驱高,臀部倾斜,四肢紧凑结实,蹄质坚实直立,鬃毛长而密,每头可产鬃93〜250克,被毛黑色居多,部分初生仔猪有棕黄色纵行条纹。

终年放牧生长缓慢,成年母猪体重41千克,公猪体重36千克,头胎产仔4〜5头,三胎以上6〜7头。

肥育期日增重为173克,48千克左右屠宰率为66.6%,膘厚3厘米,眼肌面积16.8平方厘米,瘦肉率为52.5%。

3、食用性藏猪生活于高寒山区中,以无污染、自然生长的食物为食,基本上属野生生活。

具有皮薄、胴体瘦肉率高、肌肉纤维特细、肉质细嫩、野味较浓、适口性极好等特点。

4、图片(2)东北民猪1、产地与特点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有大(大民猪)、中(二民猪)、小(荷包猪)种类型。

目前除少数边远地区农村养有少量大型和小型民猪外,群众主要饲养中型民猪、东北民猪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优点。

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2、品种特征全身被毛为黑色。

体质强健,头中等大。

面直长,耳大下垂。

背腰较平、单脊,乳头7对以上。

四肢粗壮,后躯斜窄,猪鬃良好,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

8月龄,公猪体重79.5公斤,体长105厘米,母猪体重90.3公斤,体长112厘米。

最全猪的品种(品种)讲解

最全猪的品种(品种)讲解

第一章猪的品种(品种)我国猪种资源丰富,根据来源可分为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3大类型。

根据猪胴体瘦肉含量又可分为脂肪型、肉脂型和瘦肉型品种。

多数地方猪种属于脂肪型品种,多数培育猪种属于肉脂型品种,多数引入猪种属于瘦肉型品种。

现阶段多数规模化猪场都采用引进品种,所以本章仅就常见瘦肉型猪品种作一简要介绍,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品种,使其在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大白猪(原名大约克夏猪)大约克夏猪是英国在18世纪育成的,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引入中国后经过多年驯化,已经有了较好的适应性。

其主要优点是生产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仔数多,胴体瘦肉率高。

目前引入我国的有英系、法系、加系、美系等大约克猪种。

大约克猪种在杂交利用上主要用作母本,长白猪作父本生产长×大或大×长二元杂交母猪,作为规模化猪场的基础母本。

在农村也可用大约克作父本与地方母猪进行杂交,生产二元商品猪。

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在57%以上。

二、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长白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之一。

其主要优点是产仔多,生长发育快,节省饲料,胴体瘦肉率高等,但抗逆性差,对营养要求较高。

我国在1964年开始从瑞典第一批引进长白猪,后陆续从英国、法国、比利时和丹麦引进。

因此在我国长白猪有英系、法系、比利时系、新丹系等品系。

在养猪生产中,用长白猪作为三元杂交(杜×长×大)猪的第一父本或第一母本。

即常用长白猪作父本,大约克猪作母本生产长×大二元杂种母猪。

在现有的长白猪各品系中,法系、新丹系和台系的杂交后代生产速度快、饮料报酬高,比利时系后代体型较好,瘦肉率高,但增重较新丹系、法系和台系缓慢。

三、杜洛克猪杜洛克猪原产美国新泽西州。

因为皮毛棕红俗称“红毛猪”。

目前引入我国的主要有美系、匈系、台系等猪种。

现已遍布全国。

其主要特点:体质健壮、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质较好。

国内外常见猪品种介绍

国内外常见猪品种介绍

国内外常见猪品种介绍猪是我国最主要的畜牧动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也是最重要的家畜之一。

根据研究,全球有超过200多个猪品种,不同品种在体型、毛色、生产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下面将介绍一些国内外常见的猪品种。

1. 大约克夏猪(Large White)是一种英国原产的猪品种。

它们通常具有白色的皮肤,直立的耳朵和长而肥厚的身体。

大约克夏猪是一种优秀的肉用品种,肉质鲜嫩,适合生产高品质的猪肉。

2. 杜洛克猪(Duroc)是一种美国原产的猪品种。

它们具有红褐色的皮肤和耳朵,体型中等偏大。

杜洛克猪以其出色的生长速度和优质的肉质而闻名,是肉类加工业中重要的血统。

3. 海洋猪(Hampshire)是一种美国原产的猪品种。

它们具有黑色的皮肤和白色的腿、肚子。

海洋猪以其优良的生产性能而闻名,既适合肉用,也适合杂交繁殖。

4. 皮特兰猪(Pietrain)是一种比利时原产的猪品种。

它们具有黑色的皮肤和白色的斑纹,肌肉发达,肉质鲜嫩。

皮特兰猪以其高产肉率和优质的猪肉而受到肉类加工业的青睐。

5. 卡罗莱纳猪(Carolina)是一种美国原产的猪品种。

它们具有黑色的皮肤和白色的头部、脚部。

卡罗莱纳猪是一种适应力强的品种,既适合肉用,也适合繁殖。

6. 苏格兰猪(Tamworth)是一种英国原产的猪品种。

它们具有红褐色的皮肤和长而直立的耳朵。

苏格兰猪以其良好的适应力和优秀的肉质而受到养殖者的喜爱。

7. 卢埃林猪(Lulin)是一种中国原产的猪品种。

它们具有黑色的皮肤和白色的脚、肚子。

卢埃林猪以其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而受到国内养殖者的青睐。

8. 罗曼尼猪(Romanian)是一种罗马尼亚原产的猪品种。

它们具有黑色的皮肤和白色的头部、腿部。

罗曼尼猪是一种适应力强,生长迅速的品种,肉质鲜美,适合肉类加工业。

9. 乌克兰猪(Ukrainian)是一种乌克兰原产的猪品种。

它们具有黑色的皮肤和白色的斑点。

乌克兰猪是一种适应力强,肉质鲜嫩的品种,适合肉类加工业和杂交繁殖。

猪品种知识-猪的主要种类

猪品种知识-猪的主要种类

猪品种知识-猪的主要种类
1.我国的地方猪种
我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地方猪种具有繁殖力高,抗逆性强,肉质好,对周围环境高度适应等特点。

因此,必须保护地方良种。

2.我国引进的猪种
我国引进了国外猪种有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皮特兰、斯格猪等。

这些猪种都属于瘦肉型猪种,其共同特点是生长速度快,屠宰率和胴体瘦肉率高,不足的是繁殖性能较差,与中国猪种比肉质欠佳,且抗逆性也较差。

(1)长白猪:原产丹麦,因体躯特长,纯白毛故称为长白猪。

长白猪是优秀的瘦肉型猪种。

长白猪外貌清秀,呈流线形,耳大朝前伸,嘴筒长直,背腰特长,后躯发达,肌肉丰满。

长白猪生长快,饲料报酬高,膘薄;缺点是适应性差,对饲料条件要求高。

(2)大白猪:也称大约克,原产英国,因其体形大,毛色全白,故称大白猪,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的瘦肉型品种之一。

它可作父本,也可作母本,被誉为全能品种。

大白猪除了体大毛白外,颜面微凹,耳大直立,背腰多微弓,腹实而紧,四肢较高。

大白猪增重快,饲料转化率高,胴体瘦肉率高,产仔数相对较多,母猪泌乳性良好。

大白猪在我国分布较广,有较好的适应性。

(3)杜洛克:即我们所称的红毛猪。

原产美国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瘦
1。

种猪品种介绍

种猪品种介绍

【百旭合生农业公司,百旭合生精子培养基(比利时稀释粉)科研部资料库】产地与分布:大白猪又称大约克夏(YORKSHIRE),原产英国北部的约克郡及其临近的地区。

由于大白猪繁殖能力强,饲料转化率和屠宰率高,世界各地曾先后引入并用来杂交改良当地猪种,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在许多品种或多或少都含有其血缘。

例如,前苏联大白猪就是从英国引进,并经过几十年的风土驯化选育而成的,被列为前苏联国家品种。

又如长白猪就是丹麦从英国引进并与当地土种白猪进行杂交改良,选育成当代世界最优秀的瘦肉型猪种。

特征与特性:约克夏猪有大、中、小三种类型,现在以大约克夏猪较为普遍。

在英国及加拿大等国饲养较多。

小型约克夏猪几乎绝迹。

中型约克夏猪在我国华东、华中地区饲养较多。

我国工厂化猪场多饲养大约克夏猪。

大白猪是瘦肉型猪的代表品种。

体大,毛色全白,头长,颜面宽而呈中等凹陷,耳薄而大并向前直立,体躯长,胸深广,肋骨张,背平直稍呈弓形,腹充实而紧,后躯宽长,但后腿欠结实。

生产性能优良:又叫做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北部的约克郡及其临近地区。

大白猪最早分大、中、小型三个类型,中型属兼用型,小型属脂肪型。

目前小型已少见,中型猪也日渐减少,而大型猪却遍布世界各地。

其中有不少国家利用所引进的英国大白猪为基础育成自己国家的新品系,如德系大白猪、法系大白猪、美系大白猪、加系大白猪等。

我国自1957年由澳大利亚引入大白猪后,近年又相继从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引进大白猪。

大白猪繁殖力高,初产母猪产仔9-10头,经产母猪产仔10-11头,活仔数10头左右,60日龄断奶窝重133千克,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仔猪断奶到100千克阶段平均日增重689克、料肉比3.09:1,胴体瘦肉率61%左右。

据美国NBS1999测试7头大白猪的成绩为:日增重886.3克,最高为940.4克,背膘1.8厘米最薄为1.37厘米。

据丹麦中央测定站1994年测定结果:日增重982克、料肉比2.28、瘦肉率61.9%,肌内脂肪含量1.03%。

猪猪的品种!带大家认识猪,24种本土常见猪的品种!

猪猪的品种!带大家认识猪,24种本土常见猪的品种!

猪猪的品种!带大家认识猪,24种本土常见猪的品种!
猪肉,相信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肉类食品,但是每次吃的猪肉,不知道是什么猪!
记得小时候,家里都会自己养猪,但是猪的品种不知道,猪的种类非常的多,华北地区主要养殖的种类有东北民猪、黄淮海黑猪、八眉猪等,还有很多比较有名的猪种,如杜洛克也被称为万能猪种,成华猪、大白猪、约克夏猪、长白猪、汉普夏猪、波中猪、宁乡花猪等。

不同地区气候环境不同,养殖猪的品种也不同,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养殖特色。

猪的品种有:皮特兰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汉普夏猪、马身猪、八眉猪、太湖猪、宁乡猪、大白猪、大花白猪、金华猪、香猪、松辽黑猪等。

其中八眉猪、太湖猪、宁乡猪、金华猪、香猪为我国本土品种猪,其余均为外国品种猪。

那么你们平时吃的猪肉是什么品种的猪呢?你们家乡有什么种类的猪呢?野猪又是什么猪呢?
那么小时候经常看的西游记,猪八戒是白猪还是黑猪,是什么品种的猪呢?
做个美食科普,带大家认识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猪的品种(品种)我国猪种资源丰富,根据来源可分为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3大类型。

根据猪胴体瘦肉含量又可分为脂肪型、肉脂型和瘦肉型品种。

多数地方猪种属于脂肪型品种,多数培育猪种属于肉脂型品种,多数引入猪种属于瘦肉型品种。

现阶段多数规模化猪场都采用引进品种,所以本章仅就常见瘦肉型猪品种作一简要介绍,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品种,使其在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大白猪(原名大约克夏猪)大约克夏猪是英国在18世纪育成的,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引入中国后经过多年驯化,已经有了较好的适应性。

其主要优点是生产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仔数多,胴体瘦肉率高。

目前引入我国的有英系、法系、加系、美系等大约克猪种。

大约克猪种在杂交利用上主要用作母本,长白猪作父本生产长×大或大×长二元杂交母猪,作为规模化猪场的基础母本。

在农村也可用大约克作父本与地方母猪进行杂交,生产二元商品猪。

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在57%以上。

二、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长白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之一。

其主要优点是产仔多,生长发育快,节省饲料,胴体瘦肉率高等,但抗逆性差,对营养要求较高。

我国在1964年开始从瑞典第一批引进长白猪,后陆续从英国、法国、比利时和丹麦引进。

因此在我国长白猪有英系、法系、比利时系、新丹系等品系。

在养猪生产中,用长白猪作为三元杂交(杜×长×大)猪的第一父本或第一母本。

即常用长白猪作父本,大约克猪作母本生产长×大二元杂种母猪。

在现有的长白猪各品系中,法系、新丹系和台系的杂交后代生产速度快、饮料报酬高,比利时系后代体型较好,瘦肉率高,但增重较新丹系、法系和台系缓慢。

三、杜洛克猪杜洛克猪原产美国新泽西州。

因为皮毛棕红俗称“红毛猪”。

目前引入我国的主要有美系、匈系、台系等猪种。

现已遍布全国。

其主要特点:体质健壮、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质较好。

是我国“八五”国家养猪攻关课题筛选出的最优杂交组合的最优终端父本。

在现阶段规模化猪场多将其作为三元杂交猪(杜×长×大)终端父本或二元杂交猪父本。

四、皮特兰猪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毛色呈灰白色,并带有不规则深黑色斑点,偶尔出现棕色毛,身体呈圆锥形,肌肉丰满,其主要特点是瘦肉率高。

但增重较慢,应激明显。

由于其瘦肉率高,因此多用其作父本进行二元或三元杂交。

为避免应激反应出现,常与杜洛克或大约克母猪杂交生产皮×杜或皮×大二元公猪作为商品猪场的终端父本。

五、汉普夏猪汉普夏猪原产于美国,是美国分布最广的猪种之一,上世纪70年代引入我国,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较快,抗逆性较强,饲料利用率、胴体瘦肉率较高,但产仔数量较少。

常用汉普夏猪作父本,与其它杂种母猪进行杂交,生产三品种杂交组合猪。

常见的杂交组合模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瘦肉率高、生产性能优良、饲料报酬高的品种倍受消费者欢迎。

所以,在品种杂交方面,还是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占主流,也是目前全球杂交模式采用最多的杂交组合。

第二章猪的营养(饲料)一、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1.饲养标准的概念: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家畜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家畜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称为饲养标准。

2.营养需要的概念:①营养需要量:是指动物在最适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

②营养供给量:是结合生产实际的人为供应量,以高额为基础,能保证群体大多数家畜需要的营养物质都能满足。

3.饲养标准的作用合理的饲养标准是养殖生产工作的技术标准,是由国家主管部门颁布,对生产具有指导作用,它能促使饲养工作科学化和标准化。

饲养标准的用处主要是作为校正日粮及饲料产品质量检验的依据。

通过校正日粮这个基本环节,对饲养生产计划的拟定和审核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养猪生产及提高配合饲料质量的依据。

中国猪通用饲养标准详见表一:表一:猪通用饲养标准(每千克日粮营养含量)二、猪的饲料类型及来源(一)能量饲料猪的生长、发育、繁殖、生产和维持体温等一切生理活动都需要能量。

饲料中有三种有机成份可提供能量,它们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最主要的能量是碳水化合物,能量饲料又称精饲料或粮食饲料。

主要能量饲料有以下几类:1.谷物:玉米、大麦、高梁、燕麦、稻米、小麦等。

2.加工下脚料:麦麸、米糠、玉米皮等。

3.其它能量饲料:干甜菜、柑橘渣、乳清粉、马铃薯、甘薯、饲用油脂。

(二)蛋白饲料蛋白质是关键性营养物质,特别对幼猪、怀孕、哺乳猪更为重要。

蛋白质饲料都有20%以上的粗蛋白质。

1.植物蛋白饲料:大豆粕(饼)、棉籽粕(饼)、花生粕(饼)、亚麻仁粕、向日葵粕、菜籽粕(饼)、芝麻粕(饼)、玉米蛋白粉料等。

2.动物蛋白饲料:肉粉、肉骨粉、血粉、鱼粉、其它动物加工下脚料。

3.新蛋白资源:家畜粪便、藻类、石油酵母、非蛋白氮。

(三)粗饲料粗饲料粗纤维含量高,蛋白和能量的消化率低。

主要有:牧草、干草、谷物下脚料、青刈饲料、青贮。

(四)矿物质饲料①常量元素:钙、磷、镁、硫、钾、钠、氯等。

②微量元素:铁、钴、铜、锰、碘、锌、硒等。

(五)维生素饲料:鱼肝油、合成维生素、胚芽、酵母、发酵产品等。

(六)氨基酸、抗生素、生长促进剂。

三、猪场常用饲料营养成份。

见表二:表二常见饲料常规成分及钙、磷含量四、猪饲料配方设计基本原则猪的饲料配合首先应根据猪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量,即“饲养标准”和猪常用饲料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表,结合当地饲料资源来进行。

只要不受体积的限制,猪都能获得每日所需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只不过是采食量不同而异。

配合饲料时应根据以下基本原则:1.首先应选用适宜的饲养标准和饮料成分表,我国已经有的饲养标准,可以参照使用,如有地区性标准则以地区性标准为准,并在养殖实践中根据猪的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等进行酌情修正,灵活使用。

2.营养水平要适宜。

因猪生长快,瘦肉率高,要求营养水平较高,在配制猪料时,要使各营养素之间达到平衡,其中要特别注意必需氨基酸的平衡。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要注意猪的采食量与饲料体积大小的关系。

若配料体积过大,猪往往吃不完,若体积过小,则又吃不饱。

4.控制饲料粗纤维含量。

乳猪、仔猪饲料粗纤维不超过4%,生长育肥猪不超过6%,种猪不超过8%,否则影响猪饲料利用率。

5.要考虑饲料的适口性。

适口性好的饲料多用些,差的少用些。

6.发霉变质有毒性的饲料,不能用作饲料,否则影响猪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甚至中毒。

7.饲料要优质价廉,在市场上有竞争能力。

配料时既要考虑用户心理和生产实际,又要提高产品档次,既要降低生产成本,又要注重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8.要求做到多样化,做到多种饲料合理搭配,发挥各种营养互补作用,提高利用率。

五、猪场通用饲料配方:见表三表三猪场常用饲料配方(仅供参考)六、配制饲料时注意事项1.应选择信誉高、质量好且稳定,售后服务完善的预混饲料或浓缩饲料供应商。

2.预混饲料保存期不超过三个月,应保存在通风干燥和阴凉的库房里。

3.自有饲料如玉米、豆粕、麸皮等应保证在国家二级以上质量,无霉烂、无变质。

4.严格按配方配制饲料,称准、拌匀。

5.配好的料,保质期:夏季60天、冬季90天。

第三章猪舍建筑(畜舍)现代化养猪,要求按现代化工业生产方式来生产猪肉,实行流水式生产工艺,这种流水式生产工艺不仅适用于物质技术装备精良的大型养猪工厂,也可用于现有猪场的技术改造,使其逐步过渡到用工业生产方式来组织生产。

国内把实现工业生产方式的猪场称作工厂化猪场。

工厂化猪场的设计与建筑必须符合工厂化养猪的生产工艺流程,按工艺流程来设计与建造各种专门猪舍。

我国因地域辽阔,南北温差较大,因此建造猪舍要因地制宜,黄河以南地区应以防潮、隔热、防暑降温为核心,黄河以北以防寒保温、防潮除湿为重点。

一、场址选择猪场场址应考虑当地具体情况,根据猪场性质、规模和任务,选择地势高燥、平坦、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水及排污方便,无污染,电源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达到冬暖夏凉、干净、干燥。

猪场应远离铁路、公路、河道、城镇、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场所。

特别应远离其他养猪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厂、牲畜交易场所、垃圾和污水处理场所,风景旅游区等1000米以上,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

二、场地规划与布局猪场布局应根据有利于防疫,方便饲养管理,控制场区小气候,节约用地的原则,考虑当地气候、风向、地形、地势等,要求生产区、生产管理区、生活区和隔离区、饲料加工区、消毒间等应严格分开。

生产区要建在地势较高,离生活区、生产管理区100米以外的上风处。

生产区大门应在生产区下风头,生产区不同猪群也应相距一定距离,各栋猪舍也应保持一定距离。

三、建筑设计与建筑要求猪场设计与建筑应符合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

按照工厂化养猪的不同阶段来设计建筑种猪舍、产仔舍、保育舍和育肥舍。

产仔舍、保育舍应以小单元设计为最好,每单元设置10-14个产床或保育床。

这样有利于全进全出和消毒,并且具有较好的通风和保温功能。

四、工厂化养猪各种栏位需要量流水或生产工艺是否畅通,关键在于各专门猪舍和设备是否充足,以及均匀配种。

在设计时应根据设计规模,准确计算出各种专门猪舍及栏位的需要量。

在计算标准需要量时,应根据工艺参数和具体情况确定有关数据:①公猪舍:公猪一般应单独饲喂,按照1:25的公母比例,公猪的数量应为基础母猪数量的4%。

每个公猪栏的面积应不少于8—12平方米。

②后备母猪舍:工厂化养猪每年正常淘汰母猪数量为30%,,因此每年应有约30%的后备母猪补充。

现阶段后备母猪的饲养多以小群饲养为主(每栏4头),但由于后备母猪占栏时间较短(2-3月),因此有些猪场在设计时没有单独设计后备猪舍,而只将少量的母猪设计在种公猪舍,一方面节省建筑面积,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刺激后备母猪尽快发情的作用。

③怀孕舍:怀孕母猪舍有多种。

农户养猪不分妊娠与分娩,一猪一栏;集体养猪和中小规模猪场,多为2-3头母猪占用一个栏;规模化猪场多采用大小栏结合(群养单饲),少数猪场采用个体定位栏饲养,即1头母猪一个定位栏(限位栏)。

定位栏的设计一般长210厘米,宽60-65厘米,高90厘米。

④产仔舍(床):农户养猪产仔舍一猪一舍(妊娠产仔舍)。

工厂化养猪应设计产仔床,产仔床的数量应为基础母猪的25%。

⑤保育床:工厂化养猪仔猪断奶后进入保育床,保育至25-27公斤时进入育肥阶段。

保育床规模为长2米,宽1.6-1.7米,高60-70厘米,可饲养断奶仔猪10-12头(35-70日龄)。

按流水线生产设计保育床的数量为基础母猪的25%—28%。

⑥育肥猪舍:仔猪65-70日龄进入育肥舍,经过大约100天的饲养直到出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