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近五年命题变化趋势 解析

合集下载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分析及教学方向思考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分析及教学方向思考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分析及教学方向思考1. 引言1.1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趋势分析近五年来,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作文题目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

首先是主题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学题材,而是涉及社会热点、科技发展、个人成长等多个方面。

其次是体裁多样化,包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不同类型的文章要求,考生需要具备不同的写作能力。

要求更加具体,评分标准趋于严格,考查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力等方面。

这些变化意味着考生在备考高考语文作文时需要更加全面地准备,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还需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和观点表达。

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多角度思考问题,形成独立见解。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题目的变化为考生提供了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大的挑战。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社会观察力,才能在高考作文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2 目的和意义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趋势分析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深入了解高考语文作文的发展变化,掌握最新的考试动向和要求。

通过对近五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进行细致分析,可以发现作文题目的主题和体裁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要求也更加具体和严格。

通过对作文评分标准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提高作文水平,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了解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的变化趋势,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备战高考,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向。

教师可以根据作文题目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指导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对高考语文作文的趋势分析还可以帮助教育部门和学校更好地调整教学方向和评估标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对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趋势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考试要求,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正文2.1 主题多样化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中,主题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2023高考命题趋势新变化解读_高考命题趋势

2023高考命题趋势新变化解读_高考命题趋势

2023高考命题趋势新变化解读_高考命题趋势2023高考命题趋势新变化解读从2022年高考命题立意来看,2023年命题将延续这一风格,聚焦时代重大现实问题、关键历史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科技前沿进步、伟大建设成就等,着重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责任担当与理想信念,以及美育、体育、劳动等领域的道德品质。

2023高考考查重点《报告》指出,通过对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分析发现,信息识别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语言组织与表达、独立思考与质疑(提出问题、开放作答、合理论证)、批判性思维等关键能力已经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

除了上述关键能力的考查要求,近年来的高考文科试题中大量出现的是识别隐含前提、开放式设问、合理论证、寻求证据、有效推理与论证/证据评估等,理科试题中大量出现的开放式设问、结构不良、替代性解决方案等,这些也都是批判性思维在高考命题改革中的具体体现。

2023高考考查趋势新高考试题历经多年积累,试题不再回避热点,而是直接面对热点,在引导课堂教学与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现实热点和生产生活实践。

《报告》判断指出,聚焦关键能力考查,突出思维品质与创新精神,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的转变,是近年来高考命题改革最显著的特征,也是高考综合改革最大的创新之处。

‘高考试题考查的关键能力包括但不限于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

2023年高考命题也将围绕上述关键能力进行加强和优化。

2023高考命题的基本方向1、不论是全国统一命题还是分省命题,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命题的根本指南;2、以“三线(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为框架,命题呈现出“无价值,不入题;3、无思维,不命题;4、无情境,不成题”的典型特征;5、坚持稳中求进,加大试题区分度,增强高考选拔功能;6、有效引导教学,打破“以纲定考”,实现“教考衔接”。

因此,有效应对新高考的策略应该是“授人以渔(加强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训练)”而非“授人以鱼(传授解题套路和题海战术)”。

高中语文2024高考命题变化趋势(名篇名句默写+作文试题)

高中语文2024高考命题变化趋势(名篇名句默写+作文试题)

高考语文命题变化趋势一、名篇名句默写1.开放性与限定性的统一2021年适应性测试中,“名篇名句默写”试题首次出现开放性试题。

这种考查方式既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给了喜爱古诗词的考生更多的作答空间,考查的重点由固定篇目的记忆理解转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积淀。

教育部考试中心《立德树人自然融入内容改革持续深化——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这类试题是开放性与限定性的统一,增加试题答案的多种可能性是建立在给定的意象基础上的。

这些意象或是古代地名(如“三秦”“京华”),或是自然事物(如“落木”“花鸟”),或是常见代称(如“杜康”“谢公”)。

2023年新课标Ⅰ卷和Ⅱ卷则更进一步,设置真实生活情境考查对古代名句的应用,要求填入内容符合设定场景,它不仅考查考生是否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背诵古代诗文名篇,而且考查学生能否学以致用,将背诵的名句迁移到具体情境中,利用语文能力解决现实问题,要求考生抓住题干提示信息。

2.限定性下的唯一可能性与此同时,这种限定性还表现在作答的篇目选择上。

例如,包括2021年适应性测试旧课标版和新高考Ⅰ卷旧课标版和新课标版试题、2022年新高考Ⅰ卷和新高考Ⅱ卷新课标版试题在内,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未对《附录1 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进行修订)的范围内,均有且仅有1句诗句符合题意。

因此,开放性试题下并不一定意味着课程标准要求下试题答案的多种可能性。

这样的考察方式既突破了以往答案的唯一性,又能够鼓励考生在课余多积累古诗词,很好地落实了有关上位法命题要求。

《广东高考年报(2021年)》3.命题倾向诗、词、曲篇目新增“开放性试题”并非新高考这三年“名篇名句默写”试题的主要特点,“名篇名句默写”试题的最大变化应当体现为命题时对篇目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附录1 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的诗、词、曲篇目。

从近三年高考大数据看高考命题趋势(共50张PPT)

从近三年高考大数据看高考命题趋势(共50张PPT)
从近三年高考大数据看2020年高考命 题趋势( 共50张 PPT)
从近三年高考大数据看2020年高考命 题趋势( 共50张 PPT)
趋势二:数学也能“五育并举” 在2019年理科试卷的第4题、13题、16题以及第18题,文科试卷的第5题、16题、19
题等高考题目中,均体现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体现了在数学学科中渗透“五 育并举”的方针。数学本身来源于生活,将日常中的数学问题代入考试,不仅在考试中能够 让考生深刻体会数学的重要性,也能够引导考生关注现实社会以及科技发展的现状,为了进 一步加强数学对考生德育的渗透,可能在接下来的考试中,数学知识依然会搭载着各种实际 生活背景出现,以更“接地气”的方式让考生所熟知。
读文本题材和体裁可能继续保持稳定,《考试大纲》上提到的每类文本的试题类型相 对固定,但具体考查过程中更加灵活多变,复习过程中应该从阅读本质出发,研究阅 读文本的内在结构与主题思想,研究试题问题本身的内在要求。
趋势四: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类型多变 语言文字运用题继2018年的巨变之后,在2019年真正实现了全变化。以当下的
从近三年高考大数据看2020年高考命 题趋势( 共50张 PPT)
近三年全国卷II 总体上遵循《考 试大纲》要求, 体现了新课程理 念,落实了《课 程标准》。试题 既具有一定的稳 定性,重视语言 运用能力考查, 又体现了时代气 息,同时,选材 贴近生活,弘扬 正能量。
从近三年高考大数据看2020年高考命 题趋势( 共50张 PPT)
从近三年高考大数据看2020年高考命 题趋势( 共50张 PPT)
从近三年高考大数据看2020年高考命 题趋势( 共50张 PPT)
趋势一:突出重点 考查数学本质 主干知识依然支撑整个试卷,常规题型也仍然是数学试卷题目的主流,所有的考查知识

2024年高考备考:2023年高考语文新高考Ⅰ卷解析-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评析与近5年命题规律探究

2024年高考备考:2023年高考语文新高考Ⅰ卷解析-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评析与近5年命题规律探究

4. 请简要说明文本中的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使用了哪些“竞争性真相”。
【答案】①《独立报》通过片面的事实和数据,称藜麦价格的上涨使玻利维亚人 吃不起藜麦了:②《纽约时报》直接援引他人研究,得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 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③《卫报》与《独立报》使用具有明显倾向性的标题强 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者造成的伤害。(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5. 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答案】①借助名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出马克·贝勒马尔 等人的债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② 错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 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推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 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每
【解析】理解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首先要明确答题区间,由题干中“ 西方媒体在报道时”可确定答题区间为第一段;其次要理解“竞争性真相”这一 概念的含义,即第四段中的“通过许多方式描述一个人、一件事物或者一起事件 ,这些描述可能具有同等的真实性”,而这些“方式”在上文中有所体现,如“ 各行各业有经验的沟通者会通过片面的事实、数字、背景呈现某种世界观,从而 影响现实”等:然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思考,第一段所涉及的西方媒体的报道 通过哪些方式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比如《独立报》以“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 5年间下降了34%,”这一片面的事实和数据,得出“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 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这一结论:比如《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得 出“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的结论;再比如《卫报》“用煽动 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独立报用”藜麦,对你有利一一对 玻利维亚人有害”这一具有明显情感倾向的标题来强调藜麦价格上涨对藜麦种植 者造成的伤害。

2023年全国一卷高考数学趋势分析

2023年全国一卷高考数学趋势分析

2023年全国一卷高考数学趋势分析目录一、引言 (2)二、主要题型变化 (2)三、内容调整 (4)四、命题趋势 (6)五、总结 (7)一、引言高考数学是高考中最重要也最难的科目之一,它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考察了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问题的能力。

高考数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空间思维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2023年是新高考改革后的第二年,全国Ⅰ卷数学也将在2022年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调整和优化。

新高考Ⅰ卷数学相比于旧高考数学有哪些特点和区别呢?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2021年修订版)》,我们可以从以下主要题型变化、内容调整、命题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近5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对比。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2023年参加全国Ⅰ卷数学考试的同学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二、主要题型变化新高考Ⅰ卷数学在题型设置上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除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外,还增加了简答题、证明题、应用题等类型,以及多选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形式。

这些题型旨在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层理解和灵活运用,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我们可以从以下表格中看出新高考Ⅰ卷数学与旧高考数学在各个题型的数量、分值和难度方面的差异: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新高考Ⅰ卷数学相比于旧高考数学,在选择题方面增加了多选和不定项选择的形式,并且提高了总体难度;在填空题方面增加了两道,并且涉及更广泛的内容;在解答题方面减少了一道,并且增加了简答或证明类和应用类的比重,并且提高了总体难度。

这些变化说明新高考Ⅰ卷数学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近5年(2018-2022)全国卷数学题型分布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近5年全国卷数学的总体结构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每年都有一些细微的调整。

2021高考必看!近五年全国卷古代诗文阅读命题趋势

2021高考必看!近五年全国卷古代诗文阅读命题趋势

2021高考必看!近五年全国卷古代诗文阅读命题趋势近五年全国卷文言文阅读分析20172016一、命题角度1.断句一、综观五年试题,探究命题规律全国卷对文言文断句设题考查始于2015年,综观五年来的高考真题,我们可以探寻出2020年高考文言文断句题在命题上的两个基本规律:1. 命题方式——趋于稳定(1)命题立意: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2)题型:客观题。

用客观题的方式考查断句,可以避免主观题断句中的混乱以及阅卷场上评分时的困扰,对考生来说也有降低难度的含意。

(3)字数:45字左右。

(4)断句之处:8处左右。

(5)赋分:3分。

2. 选项设计——稳中有变2015年至2018年高考全国卷在命题时的具体做法是,先预设要求考生断句的整段文字中的两处断句错误,有两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安排两个错误,另一个选项没有错误。

2019年以后高考全国卷在命题时的具体做法是,先预设要求考生断句的整段文字中的三处断句错误,有三个选项各安排一处错误,另一个选项没有错误。

预设的断句错误从两处增加到三处,干扰增多,难度加大。

二、剖析错误预设,把握考查重点命题者对断句错误的预设有着一定的迷惑性,它往往具有两个特点:一是从字面来看讲得通,但从文理来看则讲不通;二是从局部来看讲得通,但从全文来看则讲不通。

这些断句错误常常设计在如下两个纠结点上:1.纠结点:“当断”还是“不断”?如:(1)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2017年全国卷第10题C项)(2)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2019年全国卷第10题D项)(1)句画波浪线部分的“初”字应点断,表示开始时多次有此错误而不是一次,这才引起下文的“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等一系列事情。

全国卷难度趋势走向将会是怎样的

全国卷难度趋势走向将会是怎样的

全国卷难度趋势走向将会是怎样的全国甲卷对应的是新课标Ⅲ卷。

全国乙卷对应的新课标Ⅲ卷、新课标Ⅲ卷。

那么全国卷的将来具体的走向是怎样的?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全国卷难度趋势将会是怎样的,期望大家宠爱!全国卷难度趋势将会是何走向1、全国卷的高考试卷难度历年来都是以一个相对稳定的难度趋势在进展,难度适中是全国卷的一大特点,今年高考全国卷在难度上信任照旧不会提升太大的幅度,但是在结构上全国卷始终都是以结构变化大而出名,因此今年的高考全国卷结构照旧会连续调整和变化。

2、全国卷对于高中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全面,留意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全掩盖,例如全国卷高考数学方面,要求使用全国卷的高考省份把握好高中数学的教学重点和考察重点,对真个高中阶段数学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3、高考全国卷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考察始终都是追求的目标,全国卷在高考大纲中都会要求学生在贴近生活实际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这里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对答题方式的创新,在文科综合考试的大题部分,需要有创新的点,在高考语文作文中也要有创新的含量。

全国卷高考难度分析高考全国卷难度分地区:试题方向主要看你在什么地区,假如你是在比较发达的省市,那么试题对你的知识点把握精准度要求没有那么高,出题的方向是在基础上深化,主要考考生对知识点的机敏运用。

教育发达程度不同的高考试卷难度也不同:教育不发达地区的考题通常会考一两点比较偏的的知识点,或者平常比较少见的题型,就比如今年的全国三卷。

考生平常训练的方向是前者的方向,这就导致了今年的三卷难度大于一二卷。

整体难度:新课标全国卷I 新课标全国卷II,使用全国卷I 的地区考生竞争压力都比较大(所以需要题难来增加区分度),全国卷II地区考生竞争压力比较小,各省自主命题是省内的教育局和高校联合命题的,可能有更针对本地区特色的题目。

全国卷都哪个省份使用我们知道,目前我国内地各省份的高考命题标准有所不同,主要分为以下五类:1、使用全国2卷·甲卷地区2、使用全国1卷·乙卷地区3、使用全国3卷·丙卷地区4、部分使用全国卷地区5、实行自主命题的地区既然分了甲、乙、丙卷,各卷难度有什么区分呢?一般状况下,甲卷比丙卷难,比乙卷简洁(也就是难度系数为:乙卷甲卷丙卷)。

新高考全国卷近五年(2020-2024)诗歌鉴赏题命题特点及备考方略

新高考全国卷近五年(2020-2024)诗歌鉴赏题命题特点及备考方略

新高考全国卷近五年(2020-2024)诗歌鉴赏题命题特点及备考方略诗歌鉴赏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难点。

新高考全国卷近五年(2020-2024)诗歌鉴赏题的命题特点鲜明且稳定,同时又呈现出一定的创新与变化。

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选材的多样性和题型的稳定性上,更在于命题思路的人文关怀和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本文将总结命题特点、规律,并提出读懂诗词、准确解答的方法、策略。

一、选材特点:近5年的新高考卷中,诗歌鉴赏题的体裁主要集中于唐宋时期诗词,特别是七言律诗和小令。

2020-2024年5年10道诗歌鉴赏题8首律诗,1首李白的古体诗《送别》,1首宋代魏了翁的小令《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作者方面,既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知名诗人,如李白、杜甫、王安石、陆游等,也有相对陌生但作品质量上乘的诗人,如杨巨源、林逋、刘克庄、叶梦得等。

这样的选材策略既保证题目的陌生度,又确保诗歌的艺术价值。

总体来看,所选诗词,要么是一流诗(词)人的二流诗(词)作,要么为二流诗(词)人的一流诗(词)作。

二、命题特点(一)题型稳定:近5年的新高考卷中,诗歌鉴赏题一直保持着稳定的题型设置。

通常包括一道3分的客观题和一道6分的主观题,共9分。

这样的题型设置既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又考查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考查重点:客观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准确理解。

选项通常涉及对诗歌语句、词语的解读,以及对诗歌整体意境、情感的把握。

近几年诗歌鉴赏特别侧重考查考生在情境中对个别词语意思的理解,如,2020年新高考全国Ⅰ卷杜甫《赠别郑炼赴襄阳》“念此别惊神”中的“此”指的是“把君诗过日”,而不是选项中“面对离别,诗人感到心惊神伤”;2022年新高考Ⅱ卷李白《送别》“君到南中自称美”的“称”根据前一句“胜境由来人共传”(绝美的风景一直以来有口皆碑,竞相传颂),应该理解为“称赞”(你到南中自然也会称赞那里的美景),而不是选项中的“相称”;再如2021年全国新高考Ⅰ卷“湓浦曾闻似衣带”中的“衣带”,2022年I卷“人情苦向南山觅”中的“苦”。

近五年高考化学真题分析

近五年高考化学真题分析

1全国Ⅰ卷化学结构特点2高考命题规律与题型解读2014~2018年高考全国卷I 化学试题考查点对比表32019年高考命题趋势1.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命题趋势(1)化学基本理论的主干知识仍将是考查的重点,包括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相关知识、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知识、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等内容。

(2)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仍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虽然18年没有考查,但是仍旧属于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3)以工业生产为背景,以化学反应原理为主线的综合性试题将再次出现。

2.元素及化合物的命题趋势预计在2019年的高考命题中,单独考查元素及化合物性质的题目将会减少,重点会以元素及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综合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等知识,结合学科知识命题的特点,全面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

(1)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流程相关类型的题目依然会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将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与化学实验、基本原理相结合,可能会涉及沉淀溶解平衡(碍的相关计算)和物质的除杂、提纯、检验等。

(2)氯、氮、硫等非金属元素的命题热点将会集中在非金属化合物的性质、物质间的转化、相关离子的检验和定量计算等方面。

3.有机化学的命题趋势高考对有机化学部分的知识考查形式比较稳定,预测19年高考将延续这样的命题风格,难度会有所下降,试题会具有以下的特点:(1)考查的重点将仍是对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对反应类型的判断、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等。

(2)对物质性质的考查依然会出现,这类题目的综合性强,知识的覆盖面也大,常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四个选项分别从四个层面进行设计,主要命题角度有以下四方面:一是考查甲烷、乙烯、苯、乙醇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二是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三是考查简单的有机实验,包括有机物的除杂与鉴别等;四是简单有机化工原料的制取方法及应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4.实验试题的命题趋势(1)选择题依然会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装置、仪器的选用等知识点进行重点考查。

新课标全国卷历年高考试题对比分析及命题趋势

新课标全国卷历年高考试题对比分析及命题趋势

1.论述类文本阅读近年高考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选材有文艺论文与史学论文交替轮换的趋势。

2023年,全国Ⅰ卷是文艺论文,全国Ⅱ卷是史学论文;2023年,反往年选名家名篇的特点,选取了非名家的名篇。

这样做,可以降低难度,使其与另一类选考文本的阅读难度达到平衡,还可以拓宽选材视野。

2023年全国Ⅱ卷从长篇作品中截取一个段落,解决了短篇作品的适用局限问题,扩大了选材范围。

这些信息都表明,全国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在悄悄全国Ⅰ是史学论文,全国Ⅱ卷是文艺论文。

2023年、2023年的文艺论文,都属于美学论文,且都与学生阅读密切相关;2023年、2023年的史学论文都与现实密切相关,如2023年论述古代食品安全监管问题,2023年论述宋代的金融特点。

综观近年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试题,考查的重点是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和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2.文言文阅读选材上,二十四史材料仍然是热点,但是,不应忽视二十四史以外的材料,因为属于“典范的文言文,文字较为浅易”的文言材料还有很多。

2023年高考卷最大的变化就是对“能够体现古代文化涵义的词语”的考查。

高考命题组把这道题归入“理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是对实词更深层次的理解。

市场上很多高考应试资料,罗列所谓古代文化知识清单,全面铺开,来个“地毯式”的“扫荡”,极大地增加了考生的负担,而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重视传统文化的精神。

今后的文言文阅读,应会少一些知识性的考查,多一些与现代生活的关联,多一些文化意味。

3.古诗词鉴赏选材上,唐宋诗词仍然是热点。

2023年最大的变化是全国Ⅰ卷的第8题要求比较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这道题同样体现了重视传统文化的精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也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背诵篇目,考生应当熟悉。

全国卷古诗词的问题设计的特点是忠于文本内容和考查一般诗歌技巧。

2025年高考命题趋势及复习备考建议

2025年高考命题趋势及复习备考建议

2025年高考命题趋势及复习备考建议高考命题不止对老师教学有指导性对高三考生也具有极强的引导性。

根据2024年高考对试卷分析的梳理,总结出高考命题几个趋势。

高考命题的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

高考命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并融入试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现代化建设人才选拔,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优化试卷结构和试题形式,高考命题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注重增强试题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素养,引导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

持续加强国家教育考试命题和考务工作队伍建设,强化规范管理,完善保障机制,提升工作水平。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全面发展。

考试命题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和高校选拔人才要求。

突出能力考查,突出情境设计。

加强教考衔接,助力育人方式改革高考内容改革的重点高校选拔人才要求情景设计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科技创新;引导培养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个人体验情境认知情境社会生活情境生活实践学习探索。

关注阅读理解、信息整理、应用写作、语言表达、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等关键能力。

转变一:教育功能从单纯考试变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

在教育功能上,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

力求运用教育评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高考评价中创造性地完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机制性设计,以及与素质教育理念、目标和要求的体系性衔接。

转变二:评价理念从知识能力变为综合评价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

转变三:评价模式从单一的考查内容变为三位一体评价模式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

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五年考点对比分析-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评析与近5年命题规律探究

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五年考点对比分析-2023年高考语文真题评析与近5年命题规律探究

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202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同上) 项是(3分)【主司|殿试|司农|当轴】
202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同上) 项是(3分)【衅鼓|庙社|闰月|辎重】
202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 考查学生相关词语的文本
提示:五年命题素材都是指向传统文化,强调文化自信。
全国甲卷【论述类】五年高考考点【2019-2023】比较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题号 年份
设题方式
2019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第 2020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1 题 202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联系。(6分)
关系的能力。
提示:五年考点指向广泛(2023年考点设计有了新变化,需要考生进行多层面解读,避免模板套 路答题)。
题号
第 9 题
全国甲卷【文学类】五年高考考点【2019-2023】比较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年份
2019
设题方式
《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 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6分)
高考语文全国甲卷五年【2019-2023】考点对比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
全国甲卷【论述类】五年高考考点【2019-2023】比较
年份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文本选择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 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摘编自扬之水《“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 摘编自徐良高《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从2022年高考卷看2023年命题趋势+课件32张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从2022年高考卷看2023年命题趋势+课件32张

(六)高考由“解答试题”到“解决问 题”转变
不仅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更要学会在真实情境 中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
高考阅读命题的考点设置、设问方式、答案拟定等, 剥离聚焦所谓“考点”、堆砌术语等模式,还原学生的思 维过程,考查思维品质、审美能力、文化价值取向,让一 线教师认识到必须纠正教学中重讲解、重结论的倾向。高 考试题也在不断扩大命题素材范围,开发新题型,生发新 考点,机械刷题练就的套路很难得分,这些举措有效防止 教学的模式化和盲目应试。考试与教学越紧密、越一致, 教师、学生的负担就越轻。加强教考衔接,就是对“双减” 的最好呼应。
3.1 深化基础,提高学生能力素养
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才可枝荣,学习强调基础扎实。习近 平总书记勉励青年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要“打牢 知识功底、积蓄前进能量”,强调基础对于青年学习、成 长的重要性。
新高考Ⅰ卷写作题,借围棋学习中的3个术 语——“本手、妙手、俗手”巧妙类比。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
新高考Ⅰ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提供了2则材料: 材料一节选自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 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材料二摘编自郑敏的《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 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 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材料呼应经典课文 题干设问、答案设计链接教材 教材、课标、评价体系、与试题衔接
(五)高考由“知识设题”到“情境载 体”转变
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 生活实践情境和学习探索情境: 重大现实问题与关键历史事件情境 生产生活实践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境 科学探究、实验探索与科学前沿情境 文化传统与学科史料情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卷II 中国当代小说 阿城《峡谷》
2014 全国卷I 中国现代小说 叶紫《古渡头》
全国卷II 中国当代小说 刘庆邦《鞋》
2015 全国卷I 中国当代小说 李德霞《马兰花》
全国卷II 中国当代小说 刘震云《塾师老汪》
2016 全国卷I 中国当代小说 李锐《锄》
全国卷II 外国小说
迈尔尼《战争》
全国卷III 中国当代小说 贾平凹《玻璃》
地突出考查读书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
味。2016年全国I卷的三道主观题分别从标题的含义、词语作用、句子
含义三角度命制,不是考生平时做题的套路,需要考生准确理解小说
的主题之后才能答题。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年份 试卷
选篇
题材
2012 全国卷 《谢希德的诚与 中国著名固体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
解”层级,而非“识记”层级,其实质是考查考生对实词更深层次的
理解。这道题的变化体现了高考试卷重视传统文化精神的方向。
2、古代诗歌阅读
年份 试卷 作者及 题目 体
朝代

考点
2012 全国 晏几道 《思远 词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
卷 (宋) 人》
诗歌的思想内容。
2013 全国 陆游 《鹊桥 卷I (宋) 仙》
(唐) 梦觉作》
诗歌的思想内容。
郭震 《宿渔
(宋) 家》
2015 全国 岑参 《发监洮 诗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
卷I (唐) 将赴北庭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留别》
全国 韩偓 《残春旅 诗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
卷II (唐) 舍》
诗歌的思想内容。
2016 全国 李白 《金陵望 诗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
词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 诗歌的思想内容。
全国 卷II
朱熹 《次韵雪 诗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
(宋) 后书Leabharlann 二诗歌的思想内容。首(其
一)》
2014 全国 无名 《阮郎 卷I (宋) 归》
词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 诗歌的思想内容。
全国 卷II
韦庄 《含山店 诗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
I
壁赋》苏轼(宋)
全国卷 ①《劝学》荀子(先秦)②《三峡》郦道元(北魏)③《琵琶
II
行》白居易(唐)
2014 全国卷 ①《离骚》屈原(先秦)②《蜀道难》李白(唐)③《春望》
I
杜甫(唐)
全国卷 ①《离骚》屈原(先秦)②《行路难》李白(唐)③《赤壁
II
赋》苏轼(宋)
2015 全国卷 ①《离骚》屈原(先秦)②《使至塞上》王维(唐)③《念奴
I
娇·赤壁怀古》苏轼(宋)
全国卷 ①《逍遥游》庄子(先秦)②《琵琶行》白居易(唐)③《赤
II
壁》杜牧(唐)
2016 全国卷 ①《劝学》荀子(先秦)②《出师表》诸葛亮(三国)③《永
I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宋
全国卷 ①《鱼我所欲也》孟子(先秦)②《蜀道难》李白(唐)
II
③《阿房宫赋》杜牧(唐)
全国卷 ①《曹刿论战》左丘明(先秦)②《琵琶行》白居易(唐) III ③《赤壁赋》苏轼(宋)
的命制。其最主要的变化是2014年出现了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鉴赏,
2015年和2016年与课内诗词结合考查,既考查考生对教材理解的程
度,又考查考生对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记忆的熟练程度,还考查比较
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两道试题的考点分别涉及诗歌的思想内容、艺
术特色、语言风格,其中分析作者的思想内容、鉴赏表达技巧(表现
II
②文言文断句;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5 全国卷 孙傅 I
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 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 的句子。
全国卷 来护 II 儿
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 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 的句子。
2016 全国卷 曾公
题,选材范围非常广泛。但从整体上看,仍然以唐宋诗词为重点,名
家名篇相对减少,考生不熟悉的作品比例大,名家的非名篇和非名家
的名篇所占比重不断加大。题材上突出写景诗和咏怀诗,篇幅上是短
篇,即是律诗或者双阙的词,2016年全国II卷节选了古体诗中的八
句。太短和太长的诗歌均不便于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也不便于试题
由上表可知,近五年这一题型在命题内容上对初中和高中内容的
考查比例比较固定,为1:2,前两年以填写上下句的模式考查,难度
不大。从2014年开始采用情境默写的形式,难度有所增加。从已考查
过的名篇名句来看,能先为默写内容的句子在致为:
①思想深刻的句子,主要是道德教化,弘扬正面的人格精神,侧
重思想性、教育性;
一方面有建树的人物。
高考阅读文段从思想上来说必须是“文以载道”,从文字难易程
度上看必须是“浅显易懂”,近五年的选文均出自《二十四史》中的
记叙性文段,阅读材料难度适中。2014年试卷用文言文断句题替换了
文言文实词题,2015年试卷用文化常识题替换了信息筛选题,2016年
沿用2015年的考查形式。高考命题组将文化常识这道题归入“理
一、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整体概况
纵览2012到2016五年全国卷试题
从试卷结构按排角度看,均没有多大变化;
从命题设计角度看,试题能够均匀分布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新
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从试题题量上看,题量安排科学,分值设计合理,难度适中,考
点全面;
从考查形式上看,命题灵活多样,能够针对考生的实际,使每一
I
代》
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全国卷 《试论中国风文化 ①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 II 的“历史素地”及 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其在文化类型学上 的深层涵义》
2014 全国卷 《美的奥秘》 I
①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理解文章重要内容; ③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息。
全国卷 《古代食品安全监 ①理解文中重要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
2015年和2016年,全国I卷是史学论文,全国II卷是文艺论文;
2016年全国III卷兼顾文学与史学。
2014年、2015年的史学论文都与现实密切相关,如2014年论述古
代食品安全监管问题,2015年论述宋代的金融特点。在考点安排上
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成必考点。从试题难
度看,近几年的试题考查更灵活,错误选项设置更加隐蔽,有一定难
2015 全国卷I 《朱东润自传》 传记文学家
I

《宋史》 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 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 的句子。
全国卷 陈登 II 云
《明史》 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 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 的句子。
全国卷 傅珪 III
《明史》 ①文言文断句;②古代文化知识;③归纳内 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 的句子。
卷I (唐) 汉江》
诗歌的思想内容。
全国 卷II
杜甫 《丹青引 诗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②分析
(唐) 赠曹将军
诗歌的思想内容。
霸》(节
选)
全国 曹翰 《内宴奉 诗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②分析诗歌
卷III (宋) 诏作》
的思想内容。
《考试说明》对诗词鉴赏的总体要求为: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
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近五年的古代诗歌鉴赏试
全国卷 李揆 II
《旧唐 书》
①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筛选文中信息;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 心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014 全国卷 于休
I

《旧唐 书》
①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文言文断句;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 意思;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全国卷 韩文 《明史》 ①解文言实词(单音节词)在文中的含义;
置三道小题,均为客观题,每小题3分,共9分。选材一般是社会科学
类文章或自然科学类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
等,注重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播,凸显其文化含量、人文价值、教化作
用。选文一般在1000字左右。
从近五年考查的篇目看,社会科学类文本占主导,自然科学类文
本只是偶尔出现。
2014年,全国I卷是文艺论文,全国II卷是史学论文;
真》
家、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2013 全国卷I 《“飞虎将
抗战时期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队长
军”陈纳德》
全国卷II 《一个不能忘记 中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
的人》
家、农村社会工作先驱
2014 全国卷I 《科学巨人玻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尔》
全国卷II 《爱国科学家邓 著名真菌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森林学家 叔群》
位考生都能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
二、近五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各版块纵向分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年份 试卷
选材内容
考查点
2012 全国卷 《行进于世界3的 ①解文中重要概念;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
技术》
息;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3 全国卷 《〈老子〉的年 ①析理解文章内容;②筛选并融合文中的信
文学类文本阅读从2012年到2016年所选的文本均为小说,并且以
中国现当代小说为主,外国小说为辅。篇幅在1500字左右,直接选用
原作或对原作删改,或从长篇作品中抽取片段对分析综合、鉴赏评
价、探究等层级不同的考点有不同程度的考查。这一题型命题重点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