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课标解读)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六采摘节__混合运算乘减乘加混合运算说课稿青岛版六三制

三年级数学六采摘节__混合运算乘减乘加混合运算说课稿青岛版六三制

《乘减、乘加混合运算》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数学三上第六单元窗1《乘减、乘加混合运算》.下面我就从这8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首先我们看教材的知识逻辑体系:在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掌握并能进行万以内的加减法、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简单的同级两步运算,以及简单的乘加乘减计算、分步解决乘加乘减应用题.本单元教学内容为列综合算式解答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应用题及不同级两步计算混合运算顺序。

第一个信息窗是第一次学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采用脱式进行计算。

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为这些知识及其思想方法是学生继续学习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发展数学思想的载体。

其次,教材的编排体系与编写意图:1、分散难点,整体推进。

本单元教学内容前有铺垫,后有延伸,乘减、乘加混合运算之前,在二上第一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的相关链接;二上第九单元《休闲假日—解决问题》;二下第七单元《快乐大课间-两位数乘一位数》已有计算和应用作铺垫。

教材编写将算理的教学层层夯实,分散教学难点,螺旋上升,使乘减、乘加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呼之欲出,水到渠成.2、选材贴近生活,新颖有趣.课标解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所谓理解,就是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合起来也就是结合现实素材来描述运算顺序,即结合算理来理解运算顺序。

二、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解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目标我是这样定位的:1、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感受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作。

2、正确进行简单的乘减、乘加混合运算。

三、学情分析由于三年级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虽然前面对于此类知识已有接触,但是理解起来还是会有些困难,主要体现在这两方面:1、对于为什么先算乘理解不是很到位。

2、计算综合算式时只写结果,没有过程;写法不规范。

小学数学_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1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0以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能初步理解加减混合的顺序,学会1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2、能从实际情境中,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并能用所学的10以内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I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提高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及运算方法。

难点:理解加减混合的意义,掌握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小猴的学具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铺垫孕伏.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口算过关的时间了,谁能摘到树上的桃子,谁就是今天的口算小明星,怎么样?有信心吗?5-2-1= 8-5-3= 9+0+1=4+3+2= 5+4+1= 6-5-1=课件出示口算练习,出示卡片,指名回答提问:5―2―1和4+3+2你是怎么算的?(都是先算前两数,然后用得数再和第三个数进行计算,也就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连加、连减的复习,巩固它们的计算过程,为下面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昨天,这些调皮的小猴子学会了跳水,那今天它们又想学什么呢?仔细观察这幅图(依次出示两幅图),从这幅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指生回答。

师:你观察得可真仔细,那接下又会发生什么?我们接着看(课件出示第二幅图)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自己的发现。

师;谁能完整的把关于小猴子的故事说给大家听听?给生独立观察思考的时间。

预设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生1:有5只小猴子学钓鱼,可是有3只小猴子觉着没意思,扔下鱼竿走了,过了一会儿又来了1只小猴参加。

生2:5只小猴看小朋友钓鱼很好玩,纷纷用树枝学钓鱼,远处又来了1只小猴。

可是他们用树枝钓不上鱼来,有3只小猴感到没意思就离开了。

师:大家认为他这样理解行不行?(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师:你是个特别有想法的孩子。

我们班的小朋友们真是善于观察,而且表达清楚。

谁再来说说关于鱼缸里的鱼的信息?预设:学生有也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理解,只要能说清楚理由,都要给与充分肯定。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精选3篇)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精选3篇)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精选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小数加、减、乘、除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对小数四则运算的复习,也是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进一步巩固,同时,以本单元教学内容为载体,可以很好地启发引导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

本课时主要关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按照新课程标准,教材编排的小数混合运算的步骤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在具体数据的选用上一般不超过两位小数;括号只用到中括号;在计算内容上强调学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不安排过多、过难、过繁的计算。

教学目的: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探索、发现并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异同,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

2.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计算、验算的习惯。

3. 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迅速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式题的运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小数四则混合式题的运算。

二、说教法根据以上教学目的,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决定采用复习法、情景创设法、探索法、尝试法等教学。

复习旧知,可以为新知铺垫,促进学生知识正迁移。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对小学生来说,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

如果在数学中能够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原有的经验,学起来必然亲切、实在、有趣、易懂。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章《混合运算》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章《混合运算》 苏教版

标题: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章《混合运算》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整数混合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意义2. 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3. 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4. 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小黑板或幻灯片3. 练习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混合运算的存在,激发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兴趣。

2. 探究新知(1)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混合运算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符组成的算式,如: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乘除加减混合运算等。

(2)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利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4)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5.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完成,加深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混合运算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及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

通过巩固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混合运算。

在课后作业中,设计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分式的混合运算(新课标八年级下)

分式的混合运算(新课标八年级下)
积的乘方
(x 2 y)4(x y)6 • (x 2 y)2(x y)4
( x 2 y)4(2) ( x y)64
( x 2 y)2 ( x y)2
同底数幂相乘, 底数不变指数
(x 2 y)2
(x y)2
相加 结果化为只含有正整
数指数的形式
分式的混合运算:关键是要正 确的使用相应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 序;正确的使用运算律,尽量简化 运算过程;结果必须化为最简。
2
a
1
2
3.
a2
a 1
a3 a
1
1
a
4a 1 a
参考答案:
1.
1; x2
2. 15a 6 ;
(a 2)(a 6)
3. a 1
a1
mn
巧用分配律
3.(a
1 b)2
(a
1 b)2
a
1
b
a
1
b
1
1
把 a b 和 a b 看成整体,题目的实
质是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换元可以使复杂问题的形式简化。
分析与解:原式
a
1
b
a
1
b

a
1
b
a
1
b
a
1
b
a
1
b
a
1
b
a
1
b
2a
a2 b2
巧用公式
解:(1)原式 (a 2b)3 • c2 • (bc)4
(c)3 (ab)2
a4
分子、分 母分别乘 方
a6b3 • c2 • b4c4 c3 a2b2 a4
b5c3

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

四则混合运算说课稿一、说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完成教科书第76页例1的教学及练习十六中的相关练习。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律以及小数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对小数四则运算的复习,也是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的进一步巩固,同时,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可以很好地启发引导学生体会迁移、类推等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体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计算下面各题368+32×58815×(107-35+18)30÷[480÷(24-8)]2.说说上面三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教师:今天我们就用我们掌握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来研究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通过复习旧知识,使学生意识到这节课新知识的学习与原来的哪些知识有联系,帮助学生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新课教学例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情景图(增加篮球价格:35元/个,足球价格:63元/个)课件出示问题1:王老师用200元买了3个篮球和1个足球,还剩多少钱?教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解答,鼓励学生尽量写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汇报,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综合算式(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学生1: 200-(35×3+63) =200-(105+63)=200-168 =32(元)学生2: 200-35×3-63 =200-105-63 =95-63 =32(元)教师: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1:因为要算还剩多少钱,就应先算出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也就是3个篮球的钱和1个足球的钱,再从200元里减去一共用去的钱。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混合运算第一课时脱式计算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混合运算第一课时脱式计算

混合运算(第一课时)脱式计算教学目标:1.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2.掌握同级运算和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对没有括号的综合算式进行脱式计算。

3.能够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的过程中概括新知。

4.在与同伴的合作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脱式计算书写格式和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师:我们今天来学习一个新的知识,叫做脱式计算。

师:请孩子们在学习卡上把第1题完成吧!生:自己在作业本上列出算式并解答。

师巡视。

师:孩子们告诉我,阅览室下午有多少人呀?生:68人。

师:虽然大家结论一样,但老师在巡查的时候发现同学们有不同的做法哟!(出示分步计算)有同学这样做的,(出示综合算式)有同学这样做的。

这两种列式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生:一个是分步算式,一个是综合算式。

生:他们都是先算的54减24等于30,再算的30加38等于68。

(孩子想不到时,教师提醒计算顺序)师:说得真不错,孩子们看准了它们的特征。

二、新知学习(一)脱式计算格式师:老师把这个问题拿给大哥哥大姐姐时,他们也是列的综合算式,但却是这样算的。

(出示54-24+38的脱式计算)师:孩子们瞧瞧,他们的做法跟你们的做法相比,又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呢?生:计算结果相同。

我们是直接得出答案,大哥哥大姐姐把54减24的得数30写了出来,再用30加38等于68。

(动画展示54-24=30的标记)师:他们把这一步写出来了有什么好处?生:不容易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搞忘,能让我们算得更准确。

师:既然有这样的好处,那我们也来学习他们的算法。

(板书课题:脱式计算,生会随着教师板书细声念标题)师:孩子们,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大哥哥大姐姐们写的方法,然后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生1:等号写在下面两排,两个等号要对齐,等号对齐在算式下方的前面一点。

师:恩,格式上要注意对齐了!咱们再看仔细一点,除了等号对齐,还有什么要对齐?生:还有数字对齐(PPT出示虚线)。

小学数学_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一)梳理信息,提出问题师: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一起参观了海底世界,想不想买点海产品做纪念?明明同学也准备买一些纪念品带回家,我们一起来海边商店看看吧。

课件出示情境图(见图1)。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老师适时评价。

预设1:海豚23元、贝壳25元、海螺13元、珊瑚标本17元预设2:明明拿了50元钱,要买海螺和珊瑚标本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的连加、连减问题,并随机板书以下问题:1.用50元钱去买一个海螺和一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2.要买海豚、贝壳和海螺,一共需要多少元?(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师:先看第一个问题,“用50元钱去买一个海螺和一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能自己解决吗?在练习本上试试吧。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预设:用50元连续减去买海螺和珊瑚标本的钱,就算出剩下多少钱。

50-13-17=20(元)关于这个连减算式的竖式计算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预设:先算一共用了多少钱,再算剩下多少钱。

13+17=30(元) 50-30=20(元)二、算法交流,沟通优化(一)组内交流,思维碰撞师:做完的同学把你的做法讲给同位听一听。

学生同桌交流。

(二)全班交流,梳理算法师:谁愿意把你的算法讲给全班同学听?引领学生依次交流不同的思路和计算方法。

1.交流解题思路预设1:连减的方法:50-13-17学生说出算式之后,老师适时追问:能说说你的想法吗?通过解题思路交流,使学生明确:要求还剩多少元钱,就要用50元减去买海螺的钱,再减去买珊瑚标本的钱。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除了连减的方法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预设2:先加后减的方法:13+17=30 50-30=20学生说出算式13+17=30 50-30=20之后,让学生说一说想法。

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先算一共用了多少钱,再算还剩下多少钱。

小学数学_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学情分析运算顺序是人们共同遵循的计算规则,是一整套合理的规定。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还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顺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能发展他们的数学思考能力,又能提升他们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效果分析首先通过复习旧知,再现上节课的知识,学生轻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已经把学习的兴趣给提上来了;进而引入情境图,作为直观支撑,指导学生观察和处理信息,激发孩子们探究新知的渴望,同时利用情境图让学生大多能依据主题图比较清楚的阐述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为后面探究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作好了铺垫。

紧接着探究新知的过程,学生动脑思考,小组讨论,提供不同的解题方法,多角度比较并优化算法,展开充分的交流,通过学生结合生活情境,并经历经历探究的过程,更好的理解了规定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必要性。

进而通过一系列的巩固练习,逐步理解并掌握了两步脱式运算的规范书写,同时培养了学生类比、迁移的能力。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合理设计,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新的知识,同时提高了数学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教材分析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教学没有括号的乘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整数四则运算方法,会列分步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虽然学生也曾学习过一些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但这些试题要么是同一级运算,要么是乘加、乘减算式,都是乘法在前,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的,因此本单节课着重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特别教学乘除法在后需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的两步式题,这一内容很重要,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难点。

混合运算说课稿15篇

混合运算说课稿15篇

混合运算说课稿15篇混合运算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P56的内容,分数混合运算(一)。

2、教材内容所处的地位: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本册第一单元学了分数乘法与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

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

3、教材的重难点:(1)、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学习目标:(1)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

(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2)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5、学生情况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需要运用分数计算来解决的问题。

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了本套教材的特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进行运算的必要性,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教材先安排了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接着又安排了综合算式。

在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将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的。

二、教法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列出算式。

2、讨论具体的计算方法。

教材中呈现了两种计算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先让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教师在用课件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体会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3、对问题的解决加以解释,即航模小组有3人。

三、学法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一、谈话引入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一遍。

要达到学习目标,得靠自己的自学。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混合运算《6.1 列综合算式解决乘加(减)问题》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混合运算《6.1 列综合算式解决乘加(减)问题》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混合运算《6.1 列综合算式解决乘加(减)问题》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本课标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综合算式解决乘加(减)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理解乘加(减)问题的特点,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2. 能够根据问题情境,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

3. 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三、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混合运算中的一节重要课程,主要涉及乘加(减)问题的解决。

乘加(减)问题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都有广泛应用,因此,本课对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四、重难点重点:理解乘加(减)问题的特点,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难点:根据问题情境,列出正确的综合算式。

五、评价任务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了解他们对乘加(减)问题的理解程度。

2. 通过作业和练习题,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解决乘加(减)问题,以及他们的解题思路是否清晰。

3. 在小组讨论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对他人的方法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是《6.1 列综合算式解决乘加(减)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下面这道题,来激发一下我们的思维。

小明家要铺地砖,每块地砖是30厘米×30厘米,小明买了20块,请问小明家的地砖总面积是多少?教师请一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

生: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乘法和加法来计算。

每块地砖的面积是30厘米×30厘米=900平方厘米。

然后,将每块地砖的面积乘以地砖的总数量,即900平方厘米×20=18000平方厘米。

最后,将结果转换为平方米,即18000平方厘米÷10000=1.8平方米。

所以,小明家的地砖总面积是1.8平方米。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指出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如何用综合算式解决乘加(减)问题。

第七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解读)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七单元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解读)四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单元解读一、链接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总体目标中有“能进行整数四则运算”的学习内容。

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诀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课堂教学理念。

正确理解并掌握这部分内容,既是发展学生计算能力的需要,又是学习运算律(含简便运算),以及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

同时也能拓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第三学段学习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和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同时也提出:“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二、单元目标本单元的总体目标是:1.使学生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计算,进一步体会分析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过程,能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增强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会解决一些稍复杂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理解括号的作用,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内容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是本套教材安排的整数混合运算的最后一个教学单元。

三年级教科书里已经初步教学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式题。

学生已经初步知道: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乘法;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除法;算式里有括号,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青岛(六三)版数学四上 7.1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

青岛(六三)版数学四上 7.1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 教案

《混合运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2021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信息窗1——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四则混合运算【课标要求及解读】课标要求: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

课标解读:行为动词“体会”是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主动认识或验证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

第二分句的行为动词“掌握”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

由此看来课标对这部分知识的要求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根据情境图提出问题,并能利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第二个层面是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材分析】三步混合运算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整数四则运算的方法,会列分步式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既是进一步发展学生计算能力的需要,又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需要。

本信息窗是“为福利院的小朋友买文具”,借助问题“买10个文具盒要花多少钱?”学习常见的数量关系,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借助问题“买笔记本和钢笔一共要花多少钱?”学会列总和算式解答问题,并能结合问题解决的过程理解四则混合运算(没有括号)顺序。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和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

但课前小测中,60﹪的学生不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就是结合具体情景理解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在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中,学会交流、表达,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掌握运算的顺序。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重点】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及相互关系;理解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混合运算》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混合运算》人教新课标(2023秋)
讲授新课内容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运算顺序的掌握程度不一。有些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并正确运用,但有些则在这方面遇到了困难。我尝试通过反复举例和对比,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未来,我可能需要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比如让学生自己来举例,或者进行一些小竞赛,以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兴趣。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很高,小组讨论也进行得相当热烈。不过,我也观察到一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下次活动中,鼓励每个小组成员都发表自己的意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2)乘法与除法的混合运算: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举例:18 ÷ 3 × 2,先计算除法再计算乘法。
(3)四则混合运算: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24 + 12 ÷ 4 - 6,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
2.教学难点
(1)运算顺序的掌握:学生容易混淆加减与乘除的运算顺序,导致计算错误。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运算顺序和实际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混合运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混合运算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运算顺序,培养其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2.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混合运算,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数学运算能力:训练学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年级下数学说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_人教版新课标-教育文档

五年级下数学说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_人教版新课标-教育文档

五年级下数学说课-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人教版新课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法第三节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下面我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分数加减法第三节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本单元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为主要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化简,尤其是能约分的眼化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分析,我确定一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教学重难点:(1)、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掌握什么时候一次通分好,什么时候分步通分好。

(3)、利用分数混合运算的法则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二、设计理念(1)、注重新课改理念的体现,采“用学后教,党堂达标”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

(2)、教学中以学生自学为主体,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在学习汇报中暴露问题,在集体学习中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3)、注重课堂练习,力争使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练习掌握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教法和学法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教法和学法。

1、教法方面: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运算》课标解读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掌握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两步)的重要单元,是学生学习第二学段两步以上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加减、乘除或乘加、乘减的两步式题,并且知道了小括号的作用。

本单元主要包括“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解决简单的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两方面的内容,重在梳理并教学混合运算的顺序。

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逐步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对以前学过的同级运算、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回忆,引导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学习,学会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能正确按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

由于学生是首次接触脱式计算,以此,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加强板书示范,采用画下划线、标箭头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过程。

2.通过解决“跷跷板乐园”等情境中的问题,呈现矛盾冲突,在自主探索、对比交流中,使学生理解数学上对于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规定的合理性,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

例如,在例2的教学中,在学生交流各自算法后,对7+(4×3)这一算式的运算顺序进行重点解读,以“为什么要加括号?”等问题,结合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道理,顺势引出同样能够正确反映运算顺序且简单的算式“7+4×3”,最后通过“7+(4×3)”“7+4×3”两个算式的对比,使学生体会运算顺序的规则用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唯一性及追求简洁的数学表达的目的,理解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3.通过适量的专项练习、对比练习、综合练习等练习活动,培养学生先思考运算顺序再计算的解题习惯,巩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的运算顺序,形成按运算顺序进行脱式计算的技能。

4.设计“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根据表格,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等练习,让学生在独立完成、反馈交流中,逐步学会合理使用小括号,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逐步培养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在课程实施中,要充分利用教具动态地化解练习难点,如在联系十一第9题的练习中,教师可将各个题目的被减数、减数,被除数、除数用磁性板条贴于黑板上,根据需要进行移动,让学生经历综合算式的形成过程,同时指导学生规范地读出含有小括号的算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

二、利用学生已有的解决“连续两问”应用题和列综合算式是知识经验,借助色条图,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创设“烤面包”“买面包”“挖水沟”等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解决“连续两问”应用题的知识经验,把已知信息在色条图上表示出来,直观地发现和提出中间问题,并借助色条图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为解决问题提供直观的支撑。

2.通过适量的练习,让学生在独立思考、讨论交流中,逐步理解和掌握借助色条图理解问题(两步计算)的策略,在反思、总结中,让学生明白“要解决需要两步计算的问题,必须先解决中间问题”的解题思路,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需要用两步计算才能解决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准确计算、规范书写等学习习惯,同时更要注重指导与鼓励,让学生尽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解题思路,学会认真倾听,理解他人想法,逐步实现算法的优化,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本单元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要加强脱式计算书写格式规范性的指导,要采用多种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中间问题”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要充分利用色条图帮助学生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但要把握好画“线段图”的度。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