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械基础》课的直观教学
浅谈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

浅谈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1. 引言1.1 课程背景《机械基础》课程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对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当今工业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对于从事机械工程相关行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这门课程的设置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机械工程的兴趣和理解,为他们日后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2 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让中职学生全面了解机械原理和机械基本知识,掌握机械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机械构造与原理,掌握机械加工技术,提高机械设计和维修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学生今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全面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学习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2. 正文2.1 课程内容《机械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包括机械结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内容,学生需要掌握机械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机械材料与加工技术:介绍各种常见的机械材料及其特性,以及常用的机械加工工艺和设备,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材料的选择和加工方法。
3. 机械零部件与装配:学习机械系统中常见的零部件,如螺栓、齿轮、轴承等,以及其装配和调试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机械维修与保养:介绍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以及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和检测技术,培养学生的机械设备维护能力。
5. 机械CAD设计:通过对CAD软件的介绍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升其设计能力。
以上是《机械基础》课程内容的主要内容,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将建立起对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浅谈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

浅谈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
《机械基础》课程是中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从事机械行业相关工作做好准备。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等方面浅谈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针对中职学生特点,教师应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实验来让学生亲自感受机械工作原理和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
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核心。
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一般包括机械基本概念、机械工作原理、机械设备维护和操作等方面的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机械行业的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以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需要。
教学目标是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依据。
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的相关知识;能力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机械设备操作和维护的能力;情感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机械行业的热爱和责任心。
通过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应注重实践教学方法的运用,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浅谈《机械基础》课的有效课堂教学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几点体会

了, 但由于整个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农民的同比支出提高的 速度更快, 所以贫富差距更大了;再次, 农民希望政府发挥
积极的作用 , 在市场调查 、 税费改革 、 产业调整等方面能够 发挥指导作用, 以利于农民的增效增收。 四、 教师总结 当前农村中 “ 谷贱伤农”“ 、弃耕抛荒”“ 、农业收支出现
第一手资料。这些材料再次说明了上述现象的客观性。农 业向何处去, 农业该如何发展, 是许多人关心的间题。同学 们能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进行合理地分析,总结出了比 较科学的结论。如果把同学们的调查活动成果整合起来,
的 目的。
教学法, 从现有条件, 如实物模型、 教学挂图等人手, 分析各
个零部件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 层层深人, 引出什么是零
件、 构件等概念。 这样就能讲清了各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从
属的关系。 这种直观教学由于接触实际, 所得的感性材料比 较真实具体, 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避 免了“ 注人式” 教学的沉闷气氛, 直观性强, 教学效果好, 非 常适合( 机械基础) 课的课堂教学。 二要学会总结比较, 强化盆习课教学。
与应用特性等 , 让学生有一个认识。这样通过复习课的归
三要强化课堂摘记。 提高教学效果持久性。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对教材的一次重新认识过程,为了 能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就有必要 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 精简分开, 同时还可以作一些补充等 等。 所以, 学生就有必要对课堂内容作一些必要的记录。 许 多教本上无法得到的知识, 学生就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摘 记, 把它记载下来, 便于课后复习。由于学生介人课堂摘记 能引导学生专心听讲, 把第一印象通过摘记输人大脑, 大脑 兴奋性加强, 记忆也就更加深刻。因此, 认真做好摘记是提 高《 机械基础》 教学质童的又一途径。 、 四要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注意学科兴趣培养。 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 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方面人手 : 一是提高教师 自 身的素质, 使课堂教学言之有物、 教之有方, 以吸引学生 听课的注意力。 任课教师教学语言的直观流畅, 板书设计的 工整美观, 讲课过程中结合实际旁征博引, 使学生听起来浅 显易懂, 生动形象, 看起来清晰明了, 重点突出, 这样既能展 现自 身的水准和形象, 又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要求学生根据专业特性 多接触了一些实用的机器与设备,使学生对这些常用机器 设备的工作原理、 传动过程有较强的感性认识, 明确学科知 识在日 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 识, 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浅析

纳米技术 、0 8奥运场馆采用的新材料 以及适应 现代生活绿
色 节 能环 保 材料 的实 例 等 。这 些 贴 近 学 生生 活 的例 子 能 使 学
生感同身受,从而有益于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
・
5(・ )
素 ,学 生 只 有 在 兴 趣 的 驱 动 下 , 才 能 发挥 自觉性 和 主动 性 。
23 加 强 实 践 教 学 , 提 高基 本 技 能 。 实 践 是 知 识 的源 泉 , _
《 械 基 础 》 不 但 有 较 强 的 理 论 性 ,而 且 与 工 程 实 际 结 合紧 机
《 机械基础》课 的内容较枯燥 ,知识点繁杂且不系统,如果
只 是照 本 宣 科 ,不 进 行 教 学信 息 的 双 向交 流 , 学生 必 学 之 无 味 ,而 且 困难 重重 。为 了培 养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可 从 以 F几
点 入手 :
密 。在 教 学 中 ,要 创 造条 件 让 学 生 更 多 的接 触生 产 实 际 ,充 分利 用 校 内实 验 室 和 实 习 车 间 , 做 好 每 次 实验 和 操 作 训练 : 其 次 ,让 学生 到 有 关 工, 参 观 ,拆 装 简 单 的机 械 ,进行 现 场 一 教 学 ,以获 取 直 接参 与生 产 的经 验 。 随 着 我 国 加 入 世 贸 组织 , 与 各 国 的合 作交 流 日益 增 多 , 我 国 已成 为机 器 制 造 业 的 加 工 基 地 。培 养 高 水 平 的技 术 人 才 ,足 摆 在 每 个职 业 教 育 工作 者 面 前 的 ~大 课题 。专 业 基础 一
1 教 学 对 象 自身 的 素质 较 低 。 职 中 学 生 大 多是 初 中 毕 业 . 2
浅议机械基础教学方法

《机械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和实践应用紧密联系。
技校生虽已学习过《机械制图》,能看懂简单图形,但这门课大部分内容是学习各类机构和装置,要求学生在学习时能将静态的图形想象成动态的装置,理解起来相对困难。
笔者从事《机械基础》教学十多年,就这门课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利用教具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机械基础》课主要是学习传动和机构装置,这部分内容虽然有很多机构简图,但其位置单一,讲解时教师用尽浑身解数,学生却感到很茫然,想参与却无从入手。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应当让机构处于运动状态来分析。
用自制四杆机构模型现场演示,并通过变换机架得出四杆机构有三种类型: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和曲柄摇杆机构;又通过改变最长杆的长度,使最长杆与最短杆长度之和相比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有相等、小于和大于三种情况(通过测量得出),每种情况都要改变机架的位置。
在演示过程中,通过设疑让学生得出四杆机构长度关系和静件位置与三种不同机构之间的关系。
在讲解渐开线内容时,用一条绳绕在圆盘上,圆盘固定在黑板上,粉笔固定在绳上,将绳绷紧绕圆盘展开,粉笔所划出的轨迹就是圆盘的渐开线。
如在分析渐开线性质时,通过展开和回绕绳很容易验证:发生线滚过的直线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
通过两个直径不等的圆盘绘制的两条渐开线同样对“渐开线的形状取决于基圆的大小”性质容易理解。
这样学生不但对渐开线的定义和形成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学生还会自制教具(书代圆盘)来轻松绘制渐开线,使学生对这部分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记忆深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探求知识的愿望。
在实际教学中,因工作量大不可能面面俱到制作教具,这时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将手、书等作为教具。
这样分析通俗易懂,实践性强,易于掌握。
在教学中,运用教具一是为了建立感观印象,二是为了推理分析。
在演示过程中,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抽象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
二、剖析教材,精心设计课堂内容《机械基础》课程内容广,装置多,概念多,前后内容有机联系,备课前要对教材通盘掌握,弄清各内容关联情况,在教学时做到前后呼应。
浅议机械基础的直观教学

0c . 0D t 2 H6
浅议 机械 基础 的 直观 教 学
陈 明 亮
f 南 漯 河 市 技 丁学 校 河 南 漯 河 河 4 20 ) 6 0 0
【 摘
要】 机械基础教学 中的直观 手段 多种 多样 。但从大的方面讲 , 可分 为三类 , 即实物 直观 、 象直观和语 言直 模 实物直观 模 象直观 语 言直观
们 今 天提 的直 观教学 原则 是 以辩 证 唯物 主义认 识论 为 指导 的 . 以感 性认识 与 理论认 识 的统一 为依 据 的 , 是 是
其 四层结 构 ( 伸张层 、 力层 、 缩层 、 布层 ) 这 样不 强 压 包 。
仅 开扩 了学 生 的眼界 , 大 了学生 的知 识 面 . 扩 更重 要 的 是 提 高 了学 生学 习 的兴趣 和积 极性 ,对于 提高 教学 效 果 , 短学 时都 有重 要意 义 。 缩 如在进 行 铰链 四杆 机构 的演 化 和应用 的讲 授过 程
机 械基 础的 内容 十分 丰富 ,需 要 认识 的客 观事 物 和现象 多 种多样 ,因此教 学 中的直 观手段 也是 多种 多
中 , 回顾综 述 了曲柄 摇杆 及运 动特 性 .又进 一 步
介 绍 了在 实 际 生 产 应 用 中其 它 形 式 的 四杆 机 构 的 演 化 , 学生 对演 化 的四杆 机构 有 了初步 了解 之 后 , 取 在 再
浅谈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

浅谈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
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是中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培养学生机械技能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的基础课程。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三个方面浅谈中职《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
教学内容是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内容包括机械基本知识、机械工艺基础、机械维修基础等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机械工具的使用和保养等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创新精神。
还应注意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方法对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讲授、实验、演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可以通过讲解案例、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多样化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
评价方式是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
评价方式应具有针对性和客观性,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实验操作等方式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从课堂表现、课程设计、课程反馈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浅谈《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看法

浅谈《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几点看法《机械基础》是一门机电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综合性的科目,涉及到的科目很多,《公差与配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机械制图》、《液压与气动》等等都与它有很大的联系。
要学好这门课很不容易,对于刚刚初中毕业而且成绩较差的技校生来说,《机械基础》的学习有相当大的难度。
首先,他们没有实践经验,对机械也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其次,他们还未曾掌握应有的机械知识特别是制图知识;再加上课程本身复杂的特点,都给学生学好这门课带来较大困难。
因而容易两极分化,为了能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本人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分析如下:一、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它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学习理论的同时还要实习,对于他们学习《机械基础》是一个很大的帮助,在进行车工、钳工等实习的同时理解掌握基础知识。
(1)理论联系实际,帮助理解记忆。
在学习机构和机器的概念时,学生往往只是死记硬背,结果只能是一知半解。
我们在学到轮系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车床变速箱中的轮系,在实习车工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机器的拆装,这样学生不仅动手能力增加也学到了理论知识。
(2)充分利用教具,增加学习兴趣。
利用教具可以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起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曲柄滑块机构时,只要通过变换不同固定件的教具,并作适当演示,学生就很容易地联想到所见汽车的翻斗起落、发动机汽缸的曲柄连杆机构、飞机起落架等,并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其效果往往会超出老师的预想,从而有力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学习热情。
(3)增加实习参观课时,增强感性认识。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实践性教学对于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常言说,百闻不如一见,在本课程教学中,要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生产实际。
例如:参观实验室、陈列室、工厂车间、开设实验,组织现场教学等等,不断积累实践知识,激发求知欲。
简谈机械基础课程的直观教学

心 理 学 认 为 , 课 堂上 学 生 的注 意 力 的集 中 时 间 是有 限 力 。在 教 学 过程 中 ,有 意 识地 引入 一 些 工 程 问题 ,布 置 一 的 。长 时 间地 集 中注 意 力 ,会 引起 他 们 的思 维 疲 劳甚 至 厌 些 针 对 工 程 的大 作 业 ,这 样 既提 高学 生 独 立 分析 能力 、综
和主 动 性 。
举 多 得 。除 了加 强 实 习和 实 践 性 教 学 环节 之 外 ,同 时要 能
2采用 现代教 育媒 体辅助 教学 ,帮助 学生 建立正 确 的概 念
够 通 过 实 践 性 教 学来 促 进 理 论 教 学 , 除 了提 高 学 生 理解 有 关 概 念 和 理 论外 ,还 应 提 高 分 析 能 力 、计 算 能 力 和 绘 图 能
转 化为 兴 奋状 态 , 从而 提 高 学 生 的学 习积 极 性 。
生 实 际情 况 ,充 分 挖 掘 其 学 习潜 能 , 因材 施 教 ,注 意 在 实
利 用 多 媒 体对 一 些 变 化 过 程 的 显 示 、运 动 的模 拟 帮 助 验 、 实 习 、生 产 劳 动 中 积 累经 验 ,观 察 思 考 问题 ,运 用 知
发 现 问题 , 使 之 从 事 物 的 表 象 发 现 事 物 的本 质 特 征 , 进 从而 达 到 好 的学 习 效果 。
如 平 面连 杆机 构 中最 常 用 的铰 链 四杆 机 构 ,在 机 械 基
础 中 占有 很 重 要 的 地 位 ,又 是 其 他 四杆机 构 的基 础 ,如 何
铰 链 四杆 机 构 的基 本 类 型 作 了很好 的动 态 补 充 , 使 学 生在
机 械 基 础 课 程 不但 有较 强 的理 论 性 ,而 且 与 生产 实 践
直观教学法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 词 : 观 ; 学 ; 示 直 教 演
《 械基 础》 技工 学校 的一 门专 业基 础课 , 生 机 是 学 通过本课 程 的学 习 , 将为今后 学 习专 业课 、 新技术 打下 良好的基础 , 并且它与生产实际有着 密切的联系 。在教
些 变 化 过 程 的 显 示 、 动 的模 拟 帮 助 学 生 建 立 相 应 的经 运
使学生学 习的知识 易于巩固。为 了用好这种教法 , 教师 应认 真钻研教 材和教学 大纲 , 阅相关 的资料 , 查 明确 教 学 的 目的 、 任务 、 重点 、 点 , 难 只有把教材吃透 了 , 堂上 课 才能做 到语言 清晰简练 、 准确 生动 , 演示操作娴熟 、 动作 协调且 准确无误 , 从而使 学生听得 懂 、 的懂 。在 使用 看 直观教 学法时 , 教师应正确选 择一些 有典 型性 、 表性 代
教 学多采用 实物 、 型等 ; 习课 的教 学则多 采用播 放 模 复 幻灯 片 、 盘等 。. 光 在机械基 础课 的教学 中, 给学生演示直观教学 的方
法 有 以下 几 种 :
型、 挂图等陈示给学生看 , 或者向学生作示范性的操作 ,
来说 明所讲授的知识 。使学生加深对学 习对 象的印象 , 能把 书本 知识 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 , 帮助学 生形成 深刻 的概念 , 引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 中学生 的注 意力 , 而 集 从
机构 的运动过程 和机械 的 内部结构 , 在教学 中大量应 用
如在齿轮一章授课 过程 中, 学生对渐开线 的形成等 内容 的理解较 困难 。 传统 的教学过程 中 , 对渐开线 的形成 、 渐 开线 的性质 、 齿廓 的啮合特性 , 普通的板书很难描述 。 若
利用 相关软件 , 编制渐 开线 的形成 过程 , 生很 就理 学 解 了什么是渐开线 , 为什 么通 常采用基圆附近 的一段渐
直观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直观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机械基础》课是专业基础课,与机械专业紧密相关。
而枯燥繁多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很难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能牢固掌握所学知识,采用直观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
针对直观教学法手段的多种多样,教师应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
标签:教学方法直观教学自动模型归纳总结教学工作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方面构成的,目的是完成对规定教材的体会理解以及有益于学生行为和经验的活动。
完成教学工作,并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事情,有学才有教,有教才能学得更好。
在机械专业中职技校中,《机械基础》课是专业基础课,概念抽象、理论繁多、内容松散、系统性差,除了学习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与轴系零件等基础知识外,还要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
要学好这门课学生不仅要掌握制图、工程力学、金属材料、工艺等相关知识,还要有较好的形象思维能力。
对于初中起点的学生来说,这有一定的难度。
为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灵活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面对中技生,在教学过程中,本人体会到直观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形象化、具体化的手段。
直观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和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项基本的教学原则。
直观教学法可应用模型、图文、挂图、实物演示与多媒体等多种具体的方法。
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课堂气氛,有着重要作用。
下面所述为本人的一些教学心得:1 教具演示直观明了,结合挂图善于总结《机械基础》对于中技生来说,与中学阶段的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联系较少,是全新的知识,且理论性强,学生接受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照本宣科,枯燥无味,就不能要求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多采用一些具体化、形象化的教具,可极利于学生对陌生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同时,学生是很愿意看到老师拿一些教具模型来上课,尤其是以前未接触过的东西。
浅谈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

浅谈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机械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加工工艺和机械原理等方面。
本文将对《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浅谈,探讨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旨在为中职机械类专业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课程教学内容1. 机械制图机械制图是《机械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基础,也是机械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实例分析和绘图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图纸规格、标注方法、尺寸标注、符号表示等。
2. 机械设计机械设计是机械基础课程的核心内容,它是机械专业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设计的基础。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设计实训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工程图、零部件设计、机构设计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3. 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是《机械基础》课程的实践内容,它是机械制造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操作、加工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加工工艺流程、加工工艺参数、加工设备操作等。
4. 机械原理1. 教学手段多样化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既可以通过讲授理论知识,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设计实训等方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2. 紧密结合实际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紧密结合实际,结合行业应用,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 教学与实习相结合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可以将教学与实习相结合,组织学生进行校外实习或参观企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机械行业的实际运作,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4. 强化综合素质教育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浅析《机械基础》课程教学

浅析《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机械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有着不同于一般文化基础课的特点。
对于教材中的内容,需要教师的分析和挖掘,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从各个方面对问题进行深入揭示和细致分析,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多种具体方法来实施教学,使学生既能学到机械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日的。
在深人钻研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循环推论,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努力将自己的思维模式从经验思维、定势思维上升到科学思维、创造思维,既长知识、长智慧,又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我积极探索适合本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就教学中最常见的“讲、练、动手”谈谈对本课程教学实践的粗浅体会和做法。
“一注意”即注意讲。
照本宣科地泛泛解释只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求知欲。
一般人们对问题总是渴求知道其真相或结果的,“疑是学之始,思之由”,由疑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
例如:机器、机构、构件、零件这几个概念,没有一个具体直观的模型或实体.学生又缺乏感性认识就很难理解。
因此,我采用直观教学法,从单缸内燃机实物模型的组成人手,结合挂图,分析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层层深入,引出什么是零件连杆体,连杆盖)、什么是构件(连杆构件)、什么是机构连杆,活塞)、什么是机器(内燃机)等概念。
这样既讲请了各个概念,又能很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从属的关系。
这种直观教学由于接触实际,言之有物,所获得的感材料比较真实具体,有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同时,学生在接触具体事物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好奇心,激发学习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所得到的印象比较鲜明、生动,因此记忆也比较牢固。
又如在学习变速机构时,向同学介绍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经常用右手拨动右侧的变速杆,根据路况使汽车行驶速度时快时慢,有时还要使车倒退行驶。
告诉学生驾驶员拨动变速杆的操作,是在改变一对齿轮传动比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车轮的转速和转向。
《机械基础》教学方法简述

《机械基础》教学方法简述《机械基础》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其概念繁杂,理论抽象,对于技校生而言有一定难度和深度。
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形式为主,教授一些基本的理论概念,教学效果不理想。
随着形势的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一、从直观教学入手(一)教学模型的应用。
在《机械基础》这门课中,最多的就是机构的演化。
如四杆结构的运动一节中,我们可以拿现成的教学模型给学生演示它们的运动以及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动感直观的运动来更好的了解课本内容。
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理,可以让其自己动手制作四杆机构,利用现成的木杆,做成不同长度的四杆机构,自己更好的去体会不同尺寸的四杆机构之间的运动有什么不一样。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与枯燥的讲解课本理论相比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体现在于图、文、声、像、动画、视频的有机结合,它能表达出一般教学方法所不能表达的直观动态内容,展示现场看不清的内部结构,是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是使堂课教学更直观易懂,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利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多媒体教学更易引起他们的兴趣,提高其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还省去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增加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大步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机械基础》概念抽象,如果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语言贫乏,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就会既无兴趣又无法理解只好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一些形象化、具体化的直观教学手段,以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如从学生熟悉的台虎钳入手讲解普通螺旋传动的应用特点;从缝纫机、汽车、公交车门的启闭、拖拉机自卸料等入手讲解平面四杆机构;结合自行车、汽车变速系统来引入链传动、齿轮传动等内容。
这些学生们熟知的东西会激发他们足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机械基础》这门课本身枯燥,内容抽象,学生如果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根本想象不出具体零部件的结构,运动原理。
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方法分析

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方法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机械工程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机械基础课程也成为了各个技工学校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
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方法分析,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以此为主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机械基础》教学目标的设置在进行《机械基础》教学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机械基础是机械工程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加工工艺等内容。
在设置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水平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需求。
教学目标应该包括:1.掌握基本的机械制图知识,包括图形的绘制和标注方法;2.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掌握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和设备的操作技能。
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全面的学习内容。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进行《机械基础》教学时,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演示和实践三种形式,但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讲授讲授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口头表达来传授知识。
在《机械基础》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展示示范操作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适合于介绍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框架。
2.实践实践是机械基础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因为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和机械加工等技能。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自动手完成机械零件的绘制和加工工艺的实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图像、声音、文字等元素进行整合,提高教学的效果。
在《机械基础》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机械设计图、机械加工过程等内容,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浅谈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有效教学

浅谈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有效教学
中职机械基础课堂的有效教学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中职机械基础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浅谈。
中职机械基础课堂的有效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机械基础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如果仅仅依靠传授知识,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案例分析,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中职机械基础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机械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设计实际的实验和维修项目,让学生亲身参与,并提供实际操作指导,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机械基础的实践技能。
中职机械基础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
机械基础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进修学习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结合具体案例和实际应用,深入浅出地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机械基础的核心概念和原理。
中职机械基础课堂的有效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现代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是团队协作,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和项目设计,鼓励学生相互协作、交流和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
中职机械基础课堂的有效教学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掌握,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发展能力。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机械基础》教学中直观性教学的运用分析

《机械基础》教学中直观性教学的运用分析作者:沈宇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本科》 2018年第4期[摘要]在机械类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中,《机械基础》课程本身的学习难度较大,由于专业性较强导致教学过程相对枯燥,这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心理,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
主要是从直观性教学在《机械基础》中有效应用的积极作用分析入手,提出了一些《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常用的直观性教学方法。
[关键词]《机械基础》;直观性教学;运用方式;效果[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8)10-0092-01一、引言教学方式的选择对产生的教学效果具有较为直接的影响,从课程本身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最为合适科学的教学方式,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是机械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门课程充分包含了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征,还兼具了抽象性和形象性的要素,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选择直观性的教学方式将能够产生良好效果。
二、直观性教学在《机械基础》中有效应用的积极作用直观性教学是众多教学课程中都会选用的方式之一,其最为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更加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内容。
为了有效缓解和应对《机械基础》课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采用直观性教学方式将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机械基础》课程中包含了较多生产实践内容,众多事物和案例的存在,需要教师利用一些教学模型、实物、视频影像和图片动画等方式,并辅助以丰富、形象和生动的语言,才能够让学生更为透彻地了解实际知识内容,防止出现照本宣科讲解所引起的教学效率低下问题。
三、直观性教学在《机械基础》中有效应用的方式和手段在《机械基础》这门课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方式,需要根据实际知识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状况,选用最为合适的直观教学手段,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学方式的积极作用。
浅析《机械基础》课程教学

浅析《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摘要】《机械基础》是一门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概念、名词和原理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
因此,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学习好《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是众多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针对《机械基础》教学实践,对学生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了新的教学模式,更新观念等旨在倡导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培养《机械基础》课程是从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而又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学科,因此它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如何教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践。
1、擅用适当教学方法,发掘学生自主潜能《机械基础》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非常强的学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使学生既能学到机械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运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的多种具体方法来实施教学,效果良好。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有复也。
”其意思就是说在学习中,要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循环推论,积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引导他们在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努力将自己的思维模式从经验思维、定势思维上升到科学思维、创造思维,既长知识、长智慧,又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再如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目的是在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再把教师的传递作为教育的惟一目标,也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讲授去得到一个结果,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主动去寻找结果。
在寻找结果的过程中,学生增强了信心,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实际的操作能力。
讲述链传动、轴及轴承、离合器和制动器的运动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收集和观察各种自行车、轮滑、滑板车等,制作新型代步器,学生通过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验和评价等,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彼此协作、动手能力,同时对《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制图》及生产实践能力进行了检验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机械基础》课的直观教学
《机械基础》课是技工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教材内容涉及面广,与工程实际联系密切。
对于刚刚初中毕业的技校生来说,他们不仅文化基础偏差,且接受能力欠佳,尤其是对工程机械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再加上他们还未曾掌握应有的读图知识,所有这些都给他们学好这门课带来较大困难。
在教学中充分采用直观教学,是教好、学好《机械基础》课的最突出、最主要的方法。
目前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学媒体有教学挂图、实物、模型、录像、多媒体课件等。
这些教学媒体各有所长,如何将它们有机结合、相互补充,更好地发挥作用呢?以下是本人结合多年从事《机械基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体会。
一、认真研究教材,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直观教学媒体
《机械基础》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如常用机械传动、常用机构、轴系零件、液压传动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直观教学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授课质量。
如“绪论”中机械的发展史,可利用录像片段来展示,能在较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此外,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在阶段测验前,也可利用教学录像集中放映,作复习回顾,以此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
有关机械零件(如螺纹、轴系零件等)的教学,可利用实物展示,使学生对这些机构零件的外形特征及内部机构有较直观、真实的了解;有关机械传动和常用机构的讲解分析,则可利用模型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它们的动态工作过程,建立感性认识;通过播放录像,使学生对机构、零件在各种机械中的实际应用有深入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无件基本结构及原理等的分析讲解,若用实物展示不能看清内部结构,模型演示条件又不许可或效果不明显时,则利用多媒体动画模拟,将液压元件的工作情况、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过程等用动画展示出来。
学生能很形象地看到液压元件的内部结构及工作情况、液压系统的油路走向、液压的动作情况等,从而对所学内容理解透彻、印象深刻。
一个阶段教学内容的结束,还可结合学生的专业工种,安排现场参观教学。
如机加工、钳加工专业,可把学生带到机床前观察“带传动、丝杆传动、齿轮传动、牛头刨床的横向进给机构”等;焊接、钣金专业,可让学生参观剪板机、冲床、钻床、弯管机等等,以此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精心设计,巧用教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各种直观教学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使用时应注意避免“重外在形式轻内在要求,偏离手段运用的目的性;重演示操作轻推理分析,偏离课堂教学
的主旋律”。
因此,在教学中还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精心设计,适时、适度、适当使用直观教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讲授“键、销及连接”这一内容时,可以先拿一对齿轮传动的模型(其中一齿轮与轴间的键已卸下)演示,引导学生观察(这时轴转动,齿轮不动)思考;再将键装入模型演示(这时可看到轴与齿轮一起转动),以此启发学生讨论上述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这样的教学处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对“键连接的作用”印象深刻,理解透彻,教学效果好。
教学中每当引进一个新的机构时,可用该机构的模型导入,给学生以鲜明的感性认识,从而降低对机构的认识、理解的难度,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
如“差动螺旋传动”是本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讲授这一内容时,可首先演示“差动螺旋传动”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活动螺母与螺杆间运动的不一致”,从而直观得出有关“差动螺旋传动”的概念,然后在分析“差动螺旋传动”的工作原理时,可结合挂图进行启发分析,得出结论。
再辅以模型演示验证,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突破教学难点,达到教学目的。
其他如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液压元件的结构原理等等内容的教学,均可采用挂图、实物并重的方法。
通过挂图分析讲解,配以实物(或模型)的拆卸演示,使学生获得直观的、立体的感性认识,从而读懂图,突破教学难点。
三、加强课堂双边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演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涉及很多实际操作,一些实物模型直观性较强。
在教学中可针对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特点,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具的操作演示。
通过学生亲自操作实践,可让他们在新鲜、好奇的兴奋中无意识地学习到新的知识。
教师的适时启发引导,便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积极主动的探索性学习,让学生在不断观察、质疑、理解、掌握中学习知识,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如在介绍“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分类”这一内容时,可引导学生每人用铁丝自制一个简易的“三合一”铰链四杆机构。
讲课时,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演示教具,通过取不同杆件作机架,生动形象地演示出三种基本类型(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进而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各杆件的名称及运动特点,这也为如何判别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通过这样处理,课堂教学气氛好,学生也容易掌握课堂教学重点。
又如在应用挂图分析推导出“定轴轮系传动以及任意从动轮转速的计算公式”后,出示一定轴轮系模型,由学生数出该轮系中各齿轮的齿数,应用所学知识求出该轮系传动比(即轮系首、末轮转速比值),再由学生演示模型验证结论。
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了,同时又验证了所学的书本知识,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联轴器、离合器、制动器”这部分内容所涉及的类型比较多,用到的实物模
型也比较多。
在课堂上如单纯由教师一一演示模型讲解分析的话,会给学生以“眼花缭乱”的感觉,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为此,针对这一特点(以联轴器为例),可以首先将常用联轴器种类归纳成层次结构式板书,列于黑板上,使学生对各种联轴器间的关系一目了然。
讲授时教师以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联轴器为主,应用挂图和模型对照教学,详细分析其结构和应用特点,并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
再将其他类型联轴器的模型分发给学生,由学生分组动手操作模型,根据教师刚才的分析方法,大家一起自学教材,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基础上各组再派代表上台讲,最后各组相互交换模型操作演示。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动手能力,又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多次应用这些方法开展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开展直观教学时,只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直观教学媒体,精心设计,适时、适度、适当使用,并加强课堂双边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演示,就一定能有效发挥直观教学媒体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