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如何克服依赖心理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四课告别依赖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四课告别依赖告别依赖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课。
在成长的过程中,许多小学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依赖心理,包括对父母、老师和同学的依赖。
这种依赖性不仅会影响他们的个人成长和自主性,也会阻碍他们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因此,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行动,告别依赖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和自主性。
一、理解依赖心理首先,我们需要让小学生理解什么是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指的是一个人对外界其他人或事物的过度依赖,无法独立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
这种依赖会使孩子失去自主思考和自主行动的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和控制。
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案例、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依赖心理对自己的限制和不利之处。
二、分析依赖心理的原因接下来,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分析依赖心理产生的原因。
依赖心理往往与孩子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有关。
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对孩子过度呵护、过度保护,或者没有给予孩子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机会,都可能造成他们形成依赖心理。
我们可以通过讨论、问答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原因,并帮助他们认识到这些原因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告别依赖心理,我们需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自己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依赖于他人的建议和指导。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开展团队合作活动等方式,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我们也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增加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培养自主行动的能力除了独立思考,学生还应该学会自主行动。
他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并付诸行动去实现。
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活动和实践体验,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实践,在实际中学会自主行动。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等,让他们亲身经历,学会自主管理和处理问题。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心和自主性,告别对他人的过度依赖。
如何处理孩子的过度依赖问题
如何处理孩子的过度依赖问题过度依赖是指孩子对他人的帮助或支持过分依赖,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问题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如何处理孩子的过度依赖问题是每位家长都需要面对的挑战。
以下是一些帮助孩子摆脱过度依赖的方法和策略。
1.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帮助孩子摆脱过度依赖,家长首先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可以通过给予孩子适当的责任和自主权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家务分工中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让他们自行解决一些日常问题,如布置自己的房间、完成作业等。
2. 设置适当的期望和挑战过度依赖的孩子往往缺乏对自己能力的正确认知。
家长可以通过设定适当的期望和挑战来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和自信心。
给予孩子一些能力所及的任务,并且逐渐增加难度,让他们有机会一步步克服困难,提高能力。
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一环。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面对问题时,先思考如何解决,给予他们尝试和自主解决的机会。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可以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寻求外部资源和建议。
4. 提供支持和鼓励在孩子努力克服困难时,家长应该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可以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并鼓励他们坚持努力。
然而,家长也要避免代替孩子解决问题,而应该引导孩子思考和行动。
5.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对于解决过度依赖问题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尊重他们的独立性。
在交流中,家长可以提问、引导和分享相关经验,以帮助孩子思考和成长。
6. 提供健康的兴趣爱好过度依赖问题有时是因为孩子缺乏自我身份认同感和兴趣爱好。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发掘他们的兴趣,并在这些领域提供支持和鼓励。
通过参与兴趣爱好,孩子可以获得成就感,并逐渐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
总结起来,处理孩子的过度依赖问题需要家长的耐心和关注。
培养孩子独立性,设置适当的期望和挑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支持和鼓励,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提供健康的兴趣爱好,这些策略都可以帮助孩子摆脱过度依赖,成为自信、独立的个体。
学生依赖心理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学生依赖心理的成因及对策分析摘要:小学生身心发展不够成熟,还不具备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能力,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关心爱护下,因此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容易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也给教师的教学管理和家长的教育带来不便。
本文旨在探究学生依赖心理的成因,并透过现象看本质,积极寻求应对依赖心理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依赖心理;成因;对策方法依赖是指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而依赖心理是指一个人对外界的依赖或依靠的心理体验。
心理学者李丹认为:“依赖心理最突出的表现是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感。
”一、学生依赖心理的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依赖心理的小学生会依靠父母为他准备好一切,有的甚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逐渐变得懒惰,丧失独立自主的能力;而在学习生活中,意志薄弱,一旦遇到困难,总是想着依靠同学或者老师对他进行指导,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们一旦有了这样的依赖心理,便会越发成瘾。
他们会把别人看得比自己更加重要,同时也期待着别人对他们的安抚和赞许,会不知不觉地去迎合他人,说话做事都以取悦对方为主。
长此以往,他们会变得越来越缺少自己的想法,直到丧失自我,丧失独立自主的能力,甚至有可能无法适应这个社会。
二、学生依赖心理的成因(一)、原生家庭的影响依赖性的产生和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随着人们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他们总想着把最好的都给孩子,生怕孩子在生活上受到一点委屈。
父母爷奶一家人围着孩子转,对孩子的任何要求基本都是百依百顺。
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很容易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丧失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变得具有依赖心理。
当然,也有的是因为父母的殷切希望而产生的代沟问题。
这样“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让学生承载了太多的压力,他们会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
尽管如此,也只能接受父母的安排去学习各种技能,因为不是自己喜爱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完全依赖老师的讲授,而不是自己主动的求知,日积月累,学生的依赖心理会越来越强烈。
小学生告别依赖主题班会
小学生告别依赖主题班会
今天,我们要谈论一个重要的话题,那就是小学生告别依赖。
依赖是指一个人对他人或事物产生强烈依赖,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需要告别依赖,变得更加独立和自主。
首先,告别依赖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当我们过分依赖他人时,就会忽略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比如,如果我们总是依赖父母帮助我们完成作业,我们就无法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告别依赖,我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其次,告别依赖可以培养我们的独立性。
独立是指一个人能够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独立生活,不再依赖他人。
小学生告别依赖,就是要培养我们的独立性。
当我们能够独立完成作业、打理自己的生活,我们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
独立性是我们成长的重要标志,只有告别依赖,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最后,告别依赖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一直依赖别人。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需要有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时期就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时期,只有告别依赖,我们才能在未来面对各种挑战时游刃有余。
因此,让我们共同努力,告别依赖。
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我们要勇敢地面对问题,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方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小学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告别依赖,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造成孩子依赖性的原因你知道吗
造成孩子依赖性的原因你知道吗依赖性是指凡事都要依靠别人,缺乏自立和处理的一种心理倾向。
那么,造成孩子依赖性的原因你知道吗?如何让孩子克服依赖性?下面就由店铺告诉大家吧!造成孩子依赖性的原因你知道吗1、孩子处于过分爱护的包围之中,往往容易产生依赖心理。
2、一些孩子利用依赖性作为一种表现自己价值或者引起别人注意的手段。
“妈妈帮我一下,我看不懂这本书。
”他们的请求远远高于他们实际需要的帮助。
3、当父母屈服于孩子的哀求,或担心孩子玩的时间太长而耽误了学习,于是满足孩子要求陪着他做作业时,你可能会铸成大错,导致孩子依赖性的产生。
4、孩子的依赖性可能是父母对孩子管理不严的结果。
依赖性的危害:依赖性这一不良表现,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发展下去危害很大,可能产生以下两种不良后果:一种依赖性较强的人性格柔弱,属于缺乏自主型。
遇事不能独立思考,没有主见,甚至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都要别人为他拿主意。
另一种依赖性较强的人属于缺乏自信型。
生活中总是感到事事不如别人,对周围的事物颇为敏感,甚至可能由于某些微不足道的羞辱而成为自卑的人。
如何让孩子克服依赖性1.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自己动手做的食物味道更美,自己动手摘的果子更甜,自己动手洗的衣服更香,人们都有这样子的感觉,凡是自己动手的东西必定比他人动手做出来的更好。
这就是收获的感觉,心里充满了喜悦。
同样的道理,多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让他们品尝到收获的喜悦和乐趣,远比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得好。
正因为是自己动手的,孩子也特殊地珍惜,如自己动手摘果子,无论摘多摘少,孩子都会吃得津津有味,家里四处摆着的水果他们未必吃。
自己动手有助于孩子克服平时凡事依赖父母的坏习惯,从而养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
2.从小养成好的习惯有些父母总是埋怨自家的孩子这也不懂,那也不会,别人家的孩子却听话懂事,什么都会。
父母在埋怨的同时有没有想一想孩子之所以这样和自己有没有关系呢?别人家的孩子肯定也不是生来就会的,而是从小父母帮他们养成的好习惯。
小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
小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研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世界,形成了上网成瘾的现象。
这种现象给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和教育对策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1. 心理依赖小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其心理依赖。
在网络中,小学生可能会得到一种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快感和满足感,这会让他们产生对网络的依赖,形成上网成瘾的心理问题。
2. 心理逃避另一个导致小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因素是心理逃避。
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可能会面临学习压力、同伴关系问题等困扰,他们会选择通过上网来逃避这些问题,引发上网成瘾。
3. 自我认知问题小学生处于自我认知的发展阶段,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和控制能力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网络世界的诱惑和影响,导致上网成瘾的发生。
1. 家庭教育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应当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关注孩子的成长发展,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并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和内容。
2. 学校教育学校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学校应当加强对小学生的网络教育,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正确使用网络,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3. 社会教育社会是小学生成长的另一个重要场所,社会应当加强对小学生的网络教育,提供更多的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现实生活的乐趣,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4. 心理辅导针对小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增强对现实生活的认同感和投入感,从而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5. 自我管理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学会合理安排上网时间,选择健康有益的上网内容,提高对网络的自我控制能力。
结语小学生上网成瘾是一个需要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应当从心理分析入手,探索其成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教育对策,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上网观念和健康的上网习惯,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告别依赖 牵手独立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告别依赖牵手独立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告别依赖,牵手独立导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是十分重要的,而其中一个关键点就是帮助他们摆脱依赖性。
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告别依赖,培养独立性。
一、教育背景和目标1.1 教育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加剧和家庭观念的转变,小学生普遍存在依赖心理。
过度依赖他人会导致学生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无法适应未来的挑战。
1.2 教育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们希望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让他们具备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的能力,以成为独立、自信的人。
二、教学内容2.1 认识依赖通过引导学生回顾自身的依赖行为,了解依赖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引发学生对依赖问题的思考。
2.2 了解真实需求通过让学生分析自身的真实需求,帮助他们从根本上理解依赖是没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并且强调只有满足真实需求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感。
2.3 倡导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鼓励他们积极提出独立见解并坚持自己的观点。
2.4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具体案例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勇气。
2.5 提升自信心通过成功解决问题和取得进步的案例分享,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独立面对各种挑战。
三、教学方法3.1 案例分析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案例中存在的依赖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2 角色扮演法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以跨学科合作的方式共同解决难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3.3 集体讨论法在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借鉴。
四、教学流程4.1 情境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依赖的情境,引发学生对依赖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如何克服自己的依赖性和负面态度
如何克服自己的依赖性和负面态度依赖性和负面态度是两个常见的问题,它们常常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令人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探讨克服依赖性和负面态度的方法和技巧。
1. 认知问题所在要克服依赖性和负面态度,首先要认知问题所在。
例如,当你发现自己总是在等待别人帮助你完成任务,或者总是消极地看待一切事情,那么你就需要意识到这些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2. 寻找外部支持有时候,我们需要找外部支持来克服自己的依赖性和负面态度。
这可以是一个好朋友、家人或者一位心理咨询师。
他们可以提供建议和鼓励,帮助我们重新建立信心,积极面对问题。
3. 寻找内部支持除了寻求外部支持,我们也需要寻找内部支持,即通过自我激励,调整自己的思考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反思自己的想法和行为,为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找到合适的替代品。
4. 制定计划和目标克服依赖性和负面态度需要制定具体的计划和目标。
我们需要为自己设定目标,例如每周读完一本书、每天写一篇日记、每周做一次运动等。
这些目标不应该过于困难或过于容易,应该适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且可以提高自信心。
5. 反思自我反思自我也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我们需要时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并思考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我们可以通过写日记、和朋友交谈、阅读自助书籍等方式,帮助自己反思和成长。
6. 接纳自我最后,我们需要接纳自己的缺点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我们不应该过于苛责自己或者隐藏自己的问题,而是要坦诚面对自己的困难,在之后的行为和思考中做出改进。
总之,克服依赖性和负面态度需要认知问题所在、寻找外部和内部支持、制定计划和目标、反思自我和接纳自我。
这些方法和技巧将帮助我们重建自信心和积极的思考方式,让我们充分发挥潜力,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幼儿园老师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过度依赖
幼儿园老师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过度依赖引言幼儿期是孩子们个性和自我认知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一些孩子表现出对家长或熟悉的成年人过度依赖的行为。
过度依赖可能导致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交中遇到困难。
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孩子克服这种过度依赖,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老师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过度依赖的方法和策略。
目录1.了解过度依赖行为的表现2.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提供适当的任务和挑战–鼓励孩子解决问题的自主性–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指导3.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创建鼓励尝试和错误的氛围–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兴趣–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意愿4.提供适当的社交机会–鼓励孩子与同伴交流合作–培养孩子的人际关系技能–促进孩子在社交场合中的自信心5.给予家长适当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家长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建立家校合作关系–提供家长教育和资源了解过度依赖行为的表现在帮助孩子克服过度依赖之前,幼儿园老师需要了解过度依赖行为的表现。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 - 孩子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任务过度依赖成年人,如穿衣、吃饭等; - 孩子在面对新任务或挑战时,总是寻求成年人的帮助而不试图自己解决问题; - 孩子在与同伴交往时,经常需要成年人的陪伴或指导。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为了帮助孩子克服过度依赖,幼儿园老师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提供适当的任务和挑战通过提供适当的任务和挑战,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的难度应该适中,既能够让孩子有成就感,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动力。
鼓励孩子解决问题的自主性在孩子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幼儿园老师应该鼓励他们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指导尽管要鼓励孩子的独立能力,但也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幼儿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提示和工具,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小学生依赖心理疏导策略例谈
鏊~
摘 要 关键词
小学 生依 赖心 理疏导 策略例 谈
陈 丽 2 30 2 90 ‘ 泗 洪县城 头 中心小 学,江 苏 泗 洪
具有依 赖心 理 的小 学生如 果得 不到有 效疏 导 , 发展 下去有 可能形 成依 赖型 人格 障碍 , 于 以一个独 难
立人立足 于社会 。 师应 该欣 赏学 生 的优 点 , 教 激发 他们 的 自信 心 ; 以重任 , 强 自我 意识 ; 设 情境 , 高责任 感。 委 增 创 提 这样 学 生的依赖 心理 将会得 到有 效 的疏 导。 小学 生 依 赖心 理 疏 导 策略 文章编 号 :0 27 6 (0 1 -1 20 10 .6 12 1) 0 2 .2 1 1 中图分 类号 : 4 4 G 4 文献标识 码 : A
生活、 工作都感到吃力 , 内心缺乏安全感, 时常感到恐惧焦
先选择。但对一些体质较差 、 自信心不足的学生, 要适 当
降低难度 , 给他们 以成功的体验 , 如降低篮球架和排球 网
的高度 使 他 们 体 验投 中和 扣 中 的愉 快感 。
育学生尊师敬长 , 爱护体弱者 , 教育学生做事公正, 为人和 善, 言行一致 , 文明礼貌, 不损人利 已, 不投机取 巧, 爱护公 物 。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 的接班人 。
会相起心理扭曲, 造成肢体伤害。这时, 教师可侧面引导 他们暂时入弃, 敢于失败 , 劝诫他们“ 世上没有常胜将军”
“ 败及 兵家 常 事 ” 胜 。事后 , 助他 们 认 真 分 析 原 因 、 心 帮 潜 锻 炼 , 时机 成 熟 , 等 以备 再战 。 三 、 程 改革 背景 下 的体 育 教学 要 培养 学生 的优秀 品 课 格
于 是 , 在 班会 课上 提 出让 小 明做 卫 生班 长 , 部分 学 生 我 有 私 下 提 出 了反 对 意 见 , 与 他 们 说 明用 意 , 子们 就 同意 我 孩
如何处理三到六岁儿童的依赖性
如何处理三到六岁儿童的依赖性三到六岁的小朋友呀,那可真是一群可爱又让人操心的小宝贝。
他们常常表现出很强的依赖性,这让不少家长和老师感到头疼。
其实呀,处理这个问题是有门道的。
我记得有一次在幼儿园里,有个叫小雨的小女孩,做什么都要拉着老师的手。
画画的时候,她会说:“老师,你陪着我画。
”玩游戏的时候,也一定要老师在旁边看着。
这让我开始思考,怎么帮助她变得更独立一些呢。
首先呢,咱们得理解小朋友为啥会有依赖性。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呀,他们刚刚开始接触这个大大的世界,心里头难免会有些害怕和不确定。
就像小雨,可能是因为在家里被照顾得太周到了,所以在幼儿园也希望一直有人陪着。
那咱们可以试着慢慢引导他们自己做事。
比如说,当小雨又要老师陪着画画的时候,我就会蹲下来跟她说:“小雨呀,老师相信你自己能画出很漂亮的画,你先试试看,画好了给老师看好不好?”一开始她可能不太愿意,但多鼓励几次,她就能自己拿起画笔了。
给孩子创造一些自己做决定的机会也很重要。
像是选择今天穿哪双鞋子,或者中午吃哪种水果。
有一次,我们准备吃水果,我就问小朋友们:“今天有苹果和香蕉,你们想先吃哪个呀?”很多小朋友都积极地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小雨也不例外。
这让她感觉到自己是能做主的。
还有哦,咱们得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教他们自己穿衣服、系扣子、整理玩具。
一开始可能做得不太好,但是别着急,多给他们点时间练习。
我就见过一个小男孩,刚开始怎么都穿不上外套,急得都快哭了。
这时候老师耐心地一步一步教他,后来他终于穿上了,那高兴的样子,简直像得了大奖。
家长们在家里也得注意,别什么都帮孩子做了。
比如说,孩子想帮忙扫地,那就让他们扫,哪怕扫得不干净,也得表扬他们的积极性。
有个家长跟我分享过,他家孩子主动要帮忙洗碗,结果打碎了一个碗。
这家长不仅没批评,还夸孩子愿意帮忙,后来这孩子越来越能干了。
在幼儿园或者家里,可以设置一些小小的奖励机制。
比如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了一件事,就给他们贴个小红花或者小贴纸。
小学生心理辅导说课稿-《与依赖说再见》
小学生心理辅导说课稿-《与依赖说再见》前言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主题是与依赖说再见。
作为一名小学心理辅导员,我深知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和困惑,而依赖便是其中一种问题。
因此,我希望通过本次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学生们了解依赖,了解依赖的危害,并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他们摆脱依赖,走向独立自主,成为一名健康快乐的小学生。
正文一、什么是依赖依赖,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和情感上依赖别人的支持、肯定和保护。
孩子们生理、心理上都还在发育和成长,因此需要家长的照顾和支持。
但是当孩子们的依赖过度,甚至会对他们造成一定的伤害和影响。
依赖家长可能会导致孩子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不自信,无法应对挫折和困难。
二、依赖的危害1.压抑孩子的个性对于依赖性很弱的孩子,他们会努力表现自己,使自己被别人看到。
而依赖性很强的孩子,却会借助别人的外在场景来表现自己。
依赖性很强的孩子,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而需要依靠别人的评价来肯定自己,这时候他们身上流露出来的就是无力感、不安全感、丧失个性的迹象,让人很为他们担心。
2.私人关系紧张过度依赖父母会让孩子失去与同伴相处、交流的机会,无法与其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变得内向、孤僻,无法独立思考问题,增大了孩子与他人交往的困难。
3.困难会缩手缩脚依赖性强的孩子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会缩手缩脚,遇到问题就会求助父母,无法依靠自己去解决问题。
这时候,若家长过分保护孩子,让他们直接绕开问题,便让孩子失去了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4.反应迟缓依赖心理强的孩子在主动行动时会特别缓慢,因为他们需要等待父母、老师的指导,才能行动。
在《星际迷航》中,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当你依赖别人的时候,你依赖的是他们的心情,而且你的机会表现自己的特点和能力也越小”。
三、如何摆脱依赖1.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家长应该适度支持,而不是依赖;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克服困难,而不是代替孩子解决问题。
小学生常见的20条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小学生常见的20条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措施1. 分离焦虑•表现:不愿意离开父母,上学时哭闹,害怕独处,经常感到不安。
•原因: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父母的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
•后果:影响学习和社交,可能导致情绪问题和自信心下降。
•教育及应对:o逐步适应:提前带孩子参观学校,熟悉校园环境。
o正面鼓励:表扬孩子在学校取得的进步,增强自信心。
o建立信任:与孩子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让孩子知道父母会按时接他们回家。
•预防:o培养独立性:鼓励孩子自己完成一些简单任务,如整理书包、穿衣等。
o提前准备:在开学前与孩子讨论学校的日常生活,减轻恐惧感。
2. 学习压力•表现:对学习失去兴趣,成绩下滑,情绪波动大,容易发脾气。
•原因:作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家长期望过高。
•后果:可能导致厌学、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教育及应对:o合理安排: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避免过度压力。
o情感支持:倾听孩子的感受,给予鼓励和支持,减轻心理负担。
o兴趣引导: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预防:o家校合作:与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共同解决问题。
o减压活动: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和户外游戏,释放压力。
3. 人际关系问题•表现:不合群,经常被同学排斥或欺负,情绪低落。
•原因:性格内向,社交技能不足,同伴关系紧张。
•后果:可能导致孤独感、自卑感,影响心理健康。
•教育及应对:o社交技能:教孩子如何与人交往,如分享、合作、表达感受等。
o情感支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提供帮助和安慰。
o积极干预:发现欺凌行为时,及时与学校沟通,寻求解决办法。
•预防:o团队活动:组织集体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团队精神。
o情感教育:开展情感教育课程,帮助孩子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4. 自卑感•表现:对自己评价过低,不敢尝试新事物,害怕失败。
•原因:家庭环境不支持,同伴比较,学习成绩不佳。
•后果:可能导致自信心下降,影响学业和社交。
•教育及应对:o正面肯定:多表扬孩子的优点和进步,增强自信心。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应对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其应对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1)依赖依赖是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处理事情,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依靠别人而不能自立的心理特征。
一个人如果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就会成为软弱无能的人. (2)自私表现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常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经常感到委屈,吃亏而郁郁不乐,具有较强的报复心理。
(3)自卑自卑也称“自卑感”,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无法达到目的时的无力感、无助感及对自己失望的心态。
自卑心理使人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又没有勇气赶上去悲观失望消极处事十分不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4)孤僻主要表现是喜欢独处,实属单飞的雁,不愿与他人接触,沉默寡言,内心产生压抑、苦闷。
这种心理往往严重影响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正常交流,造成彼此之间的心理隔膜,影响人际交往,往往使学生陷入孤独无助的境地。
(5)焦虑各种可以引起强烈或持久的心理压力的学习、生活事件都可能诱发过度焦虑. (6)妒忌妒忌是对他人在某方面超过自己而引起抵触的消极的情绪体验,也是不甘心自己比不上别人而烦恼的不愉快情感,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相应行为。
(7)逆反“逆反心理"是指小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以冷漠、甚至敌对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的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现象.这种消极的心理品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8)厌学目前中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面对升学难,就业难,出路窄的现象,深感前途渺茫,为此,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害怕考试等等.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成因(1)依赖如今,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依赖心理问题已越来越多地摆在家长和教师面前的.它严重阻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阻碍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而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与长辈的溺爱。
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不让孩子受一点儿累,受一点儿委屈,怕孩子被别人欺负,上学、放学都有专人接送,他们把孩子完全“囚禁"在自认为很“舒适”的环境里.这样做的后果有两种,一种孩子像蒋雅菁一样胆小、恐惧、焦虑和自卑,另一种则是恃宠、骄横、目中无人和自负,有人形象地称之为“小皇帝”.这两种孩子在与别人交往时不自觉地都带上了自身的特点,他们不知道该怎样与小伙伴交往,因而大家不欢迎这样的孩子,也从而影响了这种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生心理辅导教学设计-《与依赖说再见》
小学生心理辅导教学设计-《与依赖说再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依赖心理的表现和危害,认识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克服依赖心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内容1. 依赖心理的表现和危害2. 独立自主的重要性3.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4.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的技巧5. 克服依赖心理,建立自信的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依赖心理的表现和危害,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建立自信,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挂图、卡片等。
2. 学具:练习册、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发学生对依赖心理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依赖心理的表现和危害,独立自主的重要性,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依赖心理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克服依赖心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生活场景,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总结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依赖心理,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培养独立自主的品质。
六、板书设计1. 《与依赖说再见》2. 主题:独立自主,战胜依赖3. 副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依赖心理,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2. 让学生调查了解身边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依赖现象,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建议。
3. 让学生撰写心得体会,分享自己在课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儿童过度依赖父母的解决方法
儿童过度依赖父母的解决方法现代社会中,儿童过度依赖父母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种依赖现象会给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并寻找解决儿童过度依赖父母的方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一、建立独立性观念儿童的过度依赖主要是因为缺乏自主意识和独立性观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首先,要鼓励孩子主动去做一些事情,如自己穿衣、整理书包等。
在孩子独立完成任务后,要适度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其次,家长应让孩子明白,自己的决策和行为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家长要以身作则,展示出独立自主的态度和行为,让孩子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培养社交能力儿童过度依赖父母往往是因为缺乏与同伴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可以通过多参加社交活动,让孩子与其他儿童接触。
例如,可以组织孩子参加适龄儿童的集体游戏、社区活动等。
此外,家长还可以指导孩子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培养他们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这些经历将有助于孩子建立自信,减少对父母过度的依赖。
三、制定适当的家庭规则家庭规则的制定有助于引导孩子逐渐摆脱对父母的过度依赖。
首先,家长需要明确告知孩子家庭规则的重要性,并与孩子一起商讨并制定出一套适合全家的规则。
其次,规定孩子应该承担的家务事项和责任,并监督孩子的执行情况。
这样一来,孩子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减少对父母的依赖。
最重要的是,家长在执行规则时要保持一贯和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以增加规则的约束力和公信力。
四、提供适度支持和鼓励儿童依赖父母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获得父母关注和支持的感觉。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并减少过度依赖的行为,家长可以适当提供支持和鼓励。
例如,当孩子面临困难或挫折时,家长可以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但也要注意适度,不要代替孩子去完成所有任务。
此外,要注重对孩子的成绩和努力进行肯定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如何克服依赖症
如何克服依赖症依赖症是人们在生活中很常见的心理问题。
它指的是强烈的依赖和依赖性,使人失去自我,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不仅限于某种物质,还包括时间、人、想法、情感等方面的依赖。
如果不及时克服依赖症,将会给自己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下面从以下五个方面,为大家提供一些克服依赖症的方法。
一、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克服依赖症的重要一步。
只有意识到自己存在依赖症,才能真正地去面对自己的问题。
人们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存在某种依赖,例如酒精、药物、烟草、网络、游戏等。
在认识到依赖后,还应该客观地分析自己的情况,是否已经形成了依赖性,是否影响了生活质量等。
这样做有助于人们真正地认清自己的问题,更好的进行调整。
二、转移注意力让注意力多元化有助于克服依赖症。
当人们专注于某项事物时,难以意识到自己的依赖症,自然难以克服。
在这种情况下,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例如专注于学习、工作或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同时,人们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身体上,加强锻炼,保持健康,达到稳定情绪和自控能力的目的。
转移注意力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冲破依赖症的桎梏,还能让人们更加积极进取,拥有实现自己目标的能力。
三、亲近朋友和家人人际关系对克服依赖症是很重要的。
人们可以通过与亲友交流,倾诉自己的心理,增强自己内在的能力,使自己更加具有克服依赖的信心。
同时,和朋友和家人的趣味相似,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积极的活动,如聚会,旅行,运动等,为自己感到幸福和快乐。
这些都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让人们生活在舒适和温馨的环境中,更容易克服依赖症。
四、学习适应性改变适应性改变能够帮助人们克服依赖症。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总是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适应性挑战。
人们需要学习面对挑战和改变,不断适应生活的变化。
适应性改变的做法可以是学习新的技能和知识,参加自助组织,找寻社会服务机构中找到支持和帮助,去接触一些新的事物等等。
只要能够适应变化,克服依赖症也就不在难事。
如何克服依赖心理
如何克服依赖心理
依赖心理是指在人际关系或情境中过度依赖他人,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心理状态。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克服依赖心理的建议:
1.认识到问题: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存在依赖心理的问题,并接受自己需要改变的事实。
意识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培养自信:提高自信心是克服依赖心理的关键。
通过关注自己的优点、成就和能力,积极的自我对话,以及接受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可以增强自信。
3.设定目标:设定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无论是个人成长、职业发展还是其他方面。
有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你更加独立地行动,并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4.学会独立思考: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总是依赖他人的意见和决定。
学会自己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对自己的决策负责。
5.练习自我依靠:从小事开始,逐渐增加自己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例如,自己处理日常事务、独自旅行或尝试新的活动,以增强自我依靠的能力。
6.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与支持和鼓励独立的人建立关系。
避免过度依赖某一个人,而是与多个朋友和家人建立平衡和互惠的关系。
7.面对挑战和失败:不要害怕面对挑战和失败,将其视为成长的机会。
学会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
8.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依赖心理严重影响到生活和人际关系,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帮助。
他们可以提供更具体的指导和支持。
克服依赖心理需要时间和努力,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关键是要有意识地采取行动,培养自信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逐步建立自我依靠的习惯。
儿童过度过度依赖朋友的解决方法
儿童过度过度依赖朋友的解决方法儿童过度依赖朋友的解决方法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经常会面临依赖朋友的情况。
虽然朋友之间的互相支持和合作是正常的社交行为,但当儿童过度依赖朋友,无法有效独立思考和行动时,就需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探讨儿童过度依赖朋友的解决方法,旨在帮助家长和教师正确引导儿童的社交发展。
1. 培养个人兴趣爱好儿童过度依赖朋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个人兴趣爱好。
他们可能会将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与朋友一起玩耍,而忽视了培养自己的独立兴趣。
因此,家长和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尝试多种活动,如体育运动、绘画、音乐或阅读等,以培养他们的个人兴趣爱好。
通过培养兴趣,儿童可以在没有朋友陪伴时,找到自己的乐趣和满足感,从而减少对朋友的过度依赖。
2. 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儿童往往因为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而过度依赖朋友。
他们可能会依赖朋友完成日常任务,如整理书包、完成作业等。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家长和教师可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他们可以通过设置任务清单、制定作息时间表等方式帮助儿童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任务。
此外,家长和教师还可以教导儿童如何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3. 提供积极的社交经历儿童过度依赖朋友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积极的社交关系。
他们可能缺乏信任和支持的社交经历,因此更加倾向于过度依赖朋友。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家长和教师可以积极创造良好的社交环境,提供积极且有益的社交经历。
例如,组织儿童参加团队活动、志愿者项目或社区服务,让他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接触和相处。
这样的经历可以帮助儿童建立更广泛的社交网络,减少对单一朋友的依赖。
4. 培养积极的自信心过度依赖朋友可能反映了儿童缺乏自信心。
他们可能害怕独立思考和行动,担心犯错或被他人嘲笑。
因此,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信心。
家长可以与儿童进行真诚的交流,赞赏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供机会让儿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主意,鼓励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依赖心理文献
依赖心理文献自立才能自强,浅谈低年级孩子如何克服对别人的依赖心理摘要:在人的素质教育结构中,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影响人格健全的发展,而且对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和身心健康也会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条件优越,在长辈们的严密庇护下生活,加之学校教育方式存在着一些缺陷,不少孩子的依赖心理就变得非常严重。
面对如此令人担忧的情况,加强心理品质教育就更显得刻不容缓了。
关键词:依赖心理心理品质教育独立人格依赖心理指的是这样的一种情况:个体出于自己无法选择的关系之中,被迫做违心的事,虽然他也讨厌被迫行事的方式。
健康的、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具有选择性的,这种选择性能使人得到友爱及独立性。
而只要存在着心理上的依赖性,就必然不会有选择,也就必然会有怨恨和痛苦。
一旦你觉得需要别人,离不开别人,你便成了一个脆弱的人。
也就是说,如果你所需要的人离开了你、变了心,那么你就感到被人抛弃,茫然不知所措,精神极为痛苦,甚至崩溃。
依赖别人如父母、师长、领导、朋友等的人,会把别人看的比自己重要,期待着别人的安抚与赞许,会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别人的意愿说话、做事,以取悦对方,而将自己置于依附的地位,这样就丧失了自我,事后会感到怨恨,心中不平,而不如此又感到内疚和不安。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
”美国心理学家戴尔说:“孩子需要一定的空间去成长,去试验自己的能力,去学会如何对付危险的局势。
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
如果我们过多地做了,就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的能力的机会,也剥夺了他的自立及信心。
”这些都是符合教育规律的至理名言。
缺少动手能力的孩子,过分依赖别人,没有独立的精神,当他独自完成项事情时,就会感到手足无措,缺乏主见,不会积极行动,不敢负责任,性格懦弱,这会变成孩子将来事业成功的一大障碍,对生活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动手能力,防止孩子产生依赖的心理与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如何克服依赖心理各位同学:你们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如何克服依赖心理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话题。
一、什么是依赖马斯洛认为,一个完全健康的人的特征之一就是:充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但有的人遇事首先想到别人,追随别人,求助别人,人云亦云,亦步亦趋,不敢相信自己,不敢自行主张,不会自己决断,这就是依赖。
有一位家长曾经向我反映:我的独生女今年都十三岁了,却像怎么也长不大似的,什么事都依赖别人,一点儿独立能力也没有。
比如,我和她爸晚饭后出去办点事,她就不敢在家里呆着;她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时,也不爱独立地去思考,只等着大人给她讲,要么就干脆等同学做完后抄人家的;对一些事情也没有自己的主见,大人说什么就是什么。
孩子处处依赖别人做家长的内心也是相当焦急。
儿童毕竟弱小,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合理的依赖过程,这和过分依赖是两回事。
所谓过分依赖,是指儿童在应该具有一定独立能力的年龄段,仍然过多地依恋父母、朋友,这种依赖性丝毫没有因年龄的增长而减轻。
表现为过分依赖的行为多有以下几种:不敢自己独自在家,非要有人陪伴才行;作业不想自己做,依赖同学和家长的帮助,不爱自己洗衣服,等爸爸妈妈来帮忙;对诸事没有主见,依靠成年人帮助拿主意……总之,这些依赖行为可分为两大类:一、任务上的依赖:就是说在遇到一些任务、一些事情、一些困难的时候表现出过分依赖的心理。
二、情感上的依赖:渴望别人对自己表示友好的情感,如果人家对自己非常友善,心情就会愉快,反之,就会沮丧到极点。
这种情绪不定、需靠别人对自己的情绪来决定心情的不正常心理,就是情感上的依赖。
一般情况下,前一种依赖多表现在年龄较大一些的儿童身上,后一种依赖多表现在较年幼的儿童身上。
二、过分依赖的危害孩子过分依赖父母、老师、同学是不好的。
激烈竞争的未来社会需要创造性、独立性的人才。
一个依赖性太强的孩子,离开了依赖对象就茫然失措,寸步难行,试想,当他长大成人、进入竞争激烈的社会之后,又怎能生存、发展,有所作为呢?1、依赖是独立生活的障碍某报曾载有个学生考取了出国留学生,但该学生一想到出国后没人给他洗衣服,没人照顾他的生活就感到恐惧,最后只好放弃出国机会。
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说的是一对夫妇晚年得子,十分高兴,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飞,含在口里怕化,什么事都不让他干,以至儿子长大以后连基本的生活也不能自理。
一天,夫妇要出远门,怕儿子饿死,于是想了一个办法,烙了一张大饼,套在儿子的颈上,告诉他想吃时就咬上一口。
等他们回到家时,儿子已经饿死了。
原来他只知道吃颈前面的饼,不知道把后面的饼转过来吃。
这个故事讥讽得未免有些刻薄,但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也不能说没有,特别是如今大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都视之为宝贝,孩子的日常生活严重依赖亲人,造成长大以后生活自理能力极差。
2、依赖影响成长健康有依赖心理的人,总认为个人难以独立,时常祈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遇事希望父母、老师为自己做决定。
具有依赖性格的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
依赖性过强的人需要独立时,可能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吃力,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恐惧、焦虑、担心,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反应,影响身心健康。
三、依赖心理的形成孩子在婴儿时期对父母产生依赖情有可原,但当孩子逐渐成长,甚至到了完全可以照顾自己时,为什么还是不能摆脱对父母、对他人的依赖呢?依赖性的产生,这与我们平时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同父母过分保护和过分专制有关。
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过分照顾,很容易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丧失独立办事的能力,变得具有依赖心理。
对子女过度保护的家长,一切为子女代劳,孩子们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孩子们虽然已经具备了做事的能力,可是家长们一味地包办代替,他们给予子女的都是现成的东西,甚至连穿什么衣服孩子都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
孩子头脑中没有问题,没有矛盾,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造成了孩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退化,遇到问题不会处理。
自然时时处处依靠父母。
另外对子女过度专制的家长也一味否定孩子的思想,时间一长,孩子容易形成“父母对,自己错”的思维模式,走上社会也觉得“别人对,自己错”。
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剥夺了子女独立思考、独立行动的机会,妨碍了子女独立性的发展。
父辈们的娇宠使孩子易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惰性,这种懒惰性其实就是过分依赖。
过分依赖在学习上的表现,就是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不独立思考,只等着家长、老师或同学给他讲,要么就干脆等同学做完了抄袭。
其次,老师在学校包办代替多,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易产生依赖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部分后进生由于本身意志力薄弱,自控能力较差,加之家长老师包办过多,往往会产生依赖心理。
他们在生活上离不开家长的精心照料,学习上离开老师更是寸步难行。
他们通常课前不去也不会主动预习,课堂上只依靠老师的讲解,不去深入领会消化所学知识,作业只会照套例题,考试只做见过的,否则便会不知所措。
日益严重的依赖思想,不仅使他们失去了主体的地位,放弃学习主动权,而且会养成懒惰习惯,给他们个性和心理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以上是身体各方面都正常的人产生依赖心理的原因,还有一些人因为自己身上有某种缺陷,以为自己缺乏劳动能力,也会对社会或是旁人产生依赖心理。
依赖性强的人是一个可怜而孤独的人。
他们四处碰壁,不被信任,不受欢迎,遭人鄙视,是依赖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依赖性强的人就好比是依靠拐杖走路的健康人。
处处依赖别人,白白地消费这个世界,没有创造和贡献给这个世界,甚至不能谋取维持自身生存的必需条件。
不能独立地办成任何事情,便无从谈起操纵和把握自己的命运,命运只能被别人操纵。
这样的人,倘若还有利用的价值,人家便会利用他。
如果他的利用价值消失了,或者已经被利用过了,人家就会把他抛开,让他靠边站。
只因为他太软弱无能,只因为他的心目中只能相信别人,不敢相信自己,更不敢自信胜于他人。
倘若如此这般地度过一生,实在是枉为一生,太遗憾,太悲哀了。
四、如何克服依赖心理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只有一只胳膊的乞丐来到一家门口,向女主人乞讨。
空空袖子晃荡漾着,让人看了很难受。
可是女主人却指着门前一堆砖头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
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女主人没有生气,俯身搬起砖来。
她故意只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
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因为有一只胳膊,就依赖乞讨?”乞丐愣住了,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女主人,终于俯下身子,他惟一的一只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
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
女主人递给乞丐20元钱。
乞丐伸手接过钱,很感激地主说:“谢谢你。
”女主人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的工钱。
”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
”他对女主人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几年后,一个西装革履,气度不凡的大老板来到女主人的家,他很有气派,但遗憾的是少了一条胳膊。
原来,他就是当年的那个乞丐。
他如今是一家公司的懂事长,特意来感谢女主人,他说:“当初我只是依赖乞讨过活,是您给了我自力更生的启示,才有了今天。
”试想,如果这位残疾人以自身残疾为理由,一味的依赖他人,你想,结果如何?殊不知不是你的缺陷误了你,而是你的依赖心理毁了你。
其实,克服依赖的弱点,独立地发展和锻炼自己,扔掉拐杖,走出成长的误区,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为自己并没有比别人少一条腿,别人能够做成的事,自己也定能够做成。
要改掉孩子过分依赖的毛病,首先要改变家长的家庭教育观。
孩子的依赖心理多是由家长给养成的。
如果家长不能改变自己的陈旧观念,就很难克服孩子的不健康心理了。
要克服过度依赖性的弱点。
必须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要事事都为孩子做。
家长要教会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并在孩子取得一点点成绩的时候及时给以表扬和鼓励,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他敢于独立的勇气。
在孩子独立地办一些事情的时候,家长要给予指导和帮助,为孩子成功地做好某些事情创造条件。
我们自身又应当做些什么呢?1、充分认识依赖心理的危害。
要纠正平时养成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多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不要什么事都指望别人,遇到问题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
2、从“家庭保护伞”中走出来。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人对孩子关怀备致,各方面都又想得很周到,这样就渐渐地养成了我们的“依赖”习惯。
因此,我们应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凡是力所能及的事,都要求尽可能自己做。
要告诉家人,我已经逐渐长大了,不能再依赖家人了,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我能行了”,“我会自己处理了”。
如果还是受“家庭保护伞”的严密保护,那就永远只能依赖别人来过生活。
3、要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
在学校中主动要求担任一些班级工作,以增强主人翁的意识。
使我们有机会去面对问题,能够独立地出主意,想办法,增强自己独立的信心。
在家里,自己该干的事要自己去干,如穿衣、洗碗、打扫卫生等,不要什么都推给爸爸妈妈,做个“小地主”。
在学校,除了学习好外,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去帮助他人。
4、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家爱因斯坦奠定了相对论的伟大基石,然而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
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
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
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
建立充分自信心,遇事不要等别人拿主意,要自己设计,自己决断。
困难面前不要等待别人的援助,只要认定是正确的东西。
就要“咬定青山不放松”。
不论遇到多大困难。
也决不动摇,直至将事情办成功,如果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做事摇摆不定,那就一定会依赖于人了。
要自己想办法克服,挺过去。
6、要多作尝试不怕困难,树立奋发自强的精神。
小学生毕竟各方面还不成熟,要独立去完成一项工作,难度很大,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
这时,同学们要多做努力,多做尝试,就算失败了也不要紧,要从中找出解决困难的办法和捷径,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
常言说,温室中长不出参天大树。
当今社会是开放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的社会。
因此,为适应时代变革,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要自觉地在艰苦环境中磨练自己,在激烈竞争中摔打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