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工学院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原工学院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加强和改

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自查报告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重心和首要任务,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豫发[2005]8号)文件下发后,学校党委统一思想,全面贯彻文件精神,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了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学院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全校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先后制定和下发了《中共中原工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中原工学院党宣文[2005]7号)、《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原工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的目标任务分工》 (中原工学院党宣文〔2005〕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原工学院党文〔2005〕4号)、《中原工学院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工党〔2006〕19号)等文件,明确提出了加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和“厚德强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2005年6月26日,我校召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目标要求,同时进行任务分解。在全方位推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进程中,针对当前学生中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在认真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以改进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为切入点,努力探索,力争创新,不断增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豫高发[2009]29号文件精神,中原工学院对照有关文件要求,经过认真梳理和逐条自查,现将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精神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经验和取得的成绩

(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明显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豫发[2005]8号)的要求,我校制定了加强和改进思想

政治理论课的整体规划,及时调整完善了课程设置。2006年秋季学期实施新课程体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进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进了考试方法,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队伍建设,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情况有了明显改善。

1.高水平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

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主要承担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教育任务,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同时承担研究生的政治理论课程和全校的人文素质公选课、军事理论课等教学任务。

目前,在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团队中,拥有专业教师24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讲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硕士学位的教师1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人。年龄从29岁到55岁,呈正态分布。专业背景主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兼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历史等专业,是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的教育教学团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获得省级讲课比赛二等奖的有4人,获得校级讲课比赛奖的有2人;荣获三级(省部级、厅校级、院系级)教学名师6人;获河南省普通高校“两课”优秀教师称号的有3人。专家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团队的评教良好。

2.高水平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以人为本,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科学的发展观教书育人,把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发展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确立以培养健全人格为基准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生理上和心理需求上的差异性,设立有层次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改革教学内容,使教学体系富于时代性、科学性、针对性。在重点建设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基础上,面向全校本科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程。一些人文社科专业开设了《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并且还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了《西方哲学智慧》、《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等二十多门选修课。

探讨教学规律,注重教学方法。现已经形成的教学方法有:多媒体教学、系统讲授与专题讲座教学、课外学时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课堂教学与二课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尤其是提出并实践了两种新教学方法:“课题研讨式”教学法和“五字并用”教学法。

大力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均已能够运用影视资料和幻灯片,能较好地引起学生对较为枯燥的理论命题理解的兴趣,在具体教学中广受学生的好评。由于研制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系统,使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效果更直观形象。

教学渠道多样化、立体化。以课堂为主要阵地,辅以榜样、阐释、规劝、咨询、环境、经验等多项道德实践活动。把课堂教学与主题讨论、电化教学、课外读物、专题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校园文化的建设、就业工作等多种方式有机结合,探索“三个课堂结合”、行为训导等教学模式。

3.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成绩显著

自2006年新课程体系实施以来,我校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团队承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07年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已建设成为院级优秀课程。《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已建设成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已建设成为学校重点建设课程。在教学中,教学团队成员积极探索教学规律与方法,发表教改论文10余篇,三级(省部级、厅校级、院系级)教学成果奖7 个。目前在研校级以上教改项目6项,科研项目13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教学团队骨干教师王毅博士成功申请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得7万元的资助,学校配套经费7万元,成为我校获此资助的第一人。

科研方面,我院思想政治教育系成员近年来共发表论文300多篇,其中在知名核心期刊及有影响力的专业学术期刊如《史林》、《历史研究》、《复旦学报》、《民族研究》、《回族研究》、《抗日战争研究》、《史学月刊》、《中州学刊》、《外交评论》、《国际政治科学》、《现代国际关系》、《学术探索》、《史学月刊》、《法国研究》、《外交学院学报》、《国际论坛》、《河南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学术专著12部;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等奖3项,河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河南省社科联重点课题调研奖多项。

(二)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

我校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水平、业务素质和职业修养,为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提供制度保障,使辅导员工作更加顺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