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诗人简介 新人教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优质教学课件
我会写
佳节
jiā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亻 组词:佳作 渐入佳境 造句:在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祝 愿全国小朋友快乐成长。
佳
书写指导:上边土字的中 竖要长,两个土字上边三 横都稍向上拉,最下横平 直有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 日情景?(核心问题) 重阳节。登高望远,遥想家乡兄弟们插了茱萸
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什么样的 情景?(串珠问题4)
年。 送来暖暖春意。
家家户户。 大年初一。
一年已尽。
【千门万户】
【日】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我会写
旧符
jiù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日 组词:破旧 喜新厌旧 造句:妈妈这件衣服已经 陈旧了。
旧
书写指导:一竖在左边、不要写错 位置,日字的横折起笔稍轻、转折 时要顿笔、竖要重、往稍左收。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朗读视频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理解词语
【清明】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请问。
【欲断魂】
【借问】
我国传统的扫墓节日,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你们是怎么过这个节的?(串珠问题3)
写的是重阳节,外出的人登高望远思念家人,在远方想象家里的亲 人也在这一天登高望远,插上茱萸,在想念自己。我们这儿叫老人节, 给家里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们过节,人们会逛庙会,为老人祈福。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诗人简介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诗人简介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苏轼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
第一单元通过以动物与植物为素材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多彩春天。
在研究中,重点要求学生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这是本单元的价值取向。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古诗三首》以分别是XXX的《绝句》,XXX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几的《三衢道中》,这三首诗向我们展示了诗人眼中的春天。
《绝句》是一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这首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XXX,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
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惠崇春江晚景》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XXX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二)教学目标1.认识“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
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4.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別写了怎样的景象。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识字、写字;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
2.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三年级学生思惟活跃,求知欲望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古诗文中描画的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指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那不同寻常的美。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课件
迟日:春日。
绝句:是一种近体诗,每首四
绝
句
句,每句七个字就是七言绝句, 每句五个字就是五言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诗意:春天来了,在明媚阳光的映照下,山河无比秀 丽,春风中飘散着花草的芳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诗意:泥土变湿软,小燕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泥筑 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绝句》这首诗中的“丽”和“香”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这首诗前两句中的“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组成一幅粗线勾勒的大场景,并在句尾以“丽”“香”作 结,突出了春天景色的秀丽、花草的芬芳,诗人的喜悦之 情跃然纸上。
语文要素
诗的前两句:前两句用“迟日”“江山”“春风”“花 草”等词语,粗线条勾勒出明丽的春日景色。
语文要素
诗的前两句:诗人的视线由远及近,从江岸到江面,抓住画 面上的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早春 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诗的后两句:诗人视线又转到江边,“蒌蒿满地”“芦芽短” 黄绿相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并由此联想到“河豚欲上”, 写出了画中无、情理中有的事物,引人遐想。
这是课后第2题哦!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这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点拨】先一边朗读故事,一边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它们 各有什么特点;然后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边读边想象这些 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让画面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最后 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参考答案:春天来了,在明媚阳光的映照下,水碧山青,草木 复苏,万象更新,山河无比秀丽。春风中飘散着各种花草的芳 香。河滩上,溪岸边,冰雪融尽,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小燕 子翩翩地飞来飞去,衔着湿泥筑巢,呢呢喃喃。春光映照下水 暖沙温,成对的鸳鸯睡卧在沙滩上,享受着春天的温暖。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古诗三首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古诗三首古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古诗有很多,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的是其中的三首古诗:《登鹳雀楼》、《静夜思》和《春晓》。
这三首诗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巅峰的杰作,以其朴实、深刻的意境和优美的音韵,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首先我们来说说《登鹳雀楼》这首诗。
这是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全诗旨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在诗中,他登上鹳雀楼,远眺群山,感慨万物易逝,人生如梦,唯有诗酒是永恒的主题。
整首诗以大自然景物为背景,反映了大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思和感叹。
这首诗意境深远,感情真挚,音韵优美,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事和时光流逝的深切感受。
接下来我们说说另一首古诗《静夜思》。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自传性作品。
整首诗以描写古代诗人在夜晚独自思念故国和亲人的情感为主题,表达了他对故乡、亲人的眷恋之情。
在诗中,李白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开篇,通过简洁悠扬的语言,营造出一种宁静、温馨的氛围,让读者仿佛就置身于诗人的情感之中。
李白通过这首诗巧妙地展现了自己的情感与思绪,让读者感同身受,对故乡、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最后我们说说《春晓》这首古诗。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整首诗以描写春天清晨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在诗中,孟浩然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作为开篇,通过简洁清新的语言,展现了春天清晨宁静、温暖的氛围,让人仿佛就置身于春日的清晨之中。
整首诗以短小精悍的文字,表现了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引导读者去感受大自然所带来的无限温馨和美好。
通过对这三首古诗的分析可以看出,古诗以其朴实深刻的意境和优美的音韵,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它们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更是对生活、对大自然、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在阅读这些古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性的思考,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促进自己的心灵成长。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古诗三首作者简介新人教版
2021-3-29 20XX年复习资料小学复习资料班级:科目:《古诗三首》作者简介王安石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
世称王荆公。
谥文,又称王文公。
临川(现抚州)人。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也是著名改革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文长于说理与修辞,善用典,警辟精绝,风格或遒劲有力,或情韵深婉。
1069年任参知政事始,推出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和募役法等政治变法对宋初社会经济具有深刻影响,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杜牧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王维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
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
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
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课件
【点拨】本题考查查字典和一字多义。“泛”读“fàn”, 用音序查字法时先查大写字母F, 再查音节fan。“泛” 的部首是“氵”, 除去部首还有四画。第1 题“小溪泛 尽”的意思是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泛”是“漂浮”的 意思; 第2 题“泛出红晕”指脸上透出红晕, “泛”是 “浮现, 透出”的意思; 第3 题“泛滥”可以联系“洪水” 来理解, “泛”指“水向四处漫流”。
正字音
méi
梅
xī fàn jiǎn
溪泛 减
“泛、减”是 前鼻音。
节奏朗读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吟诵感悟 (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游览三衢山中的?他 的行程路线是怎样的?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和注 释进行想象,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抓住了画面上的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 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 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 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从画面上,我们能看出“正是河豚欲上时”吗?
从画面上是看不到的,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 水面之物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 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是河豚上游产卵 繁殖的季节。
写字指导
惠崇芦芽
(1)“惠”字的右上没有点,中间的提上 有一点。
(2)“芦”字下面是个“户”,不是 “卢”。 (3)“崇、芦、芽”都是上窄下宽,“惠 ”上宽下窄。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课文1.古诗三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惠崇春江晚景》
注释
①迟日:春日。 ②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③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 常结对生活。
课文解读
迟日江山丽
江山沐浴着 春光,多么 秀丽。
春风花草香
春风送来花 草的芳香。
泥融飞燕子
燕子衔着湿 泥忙筑巢。
沙暖睡鸳鸯
暖和的沙子 上睡着成双 成对的鸳鸯。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 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燕子衔着 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 成双成对的鸳鸯。
课文主旨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 “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 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大自然一 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课文朗读
惠崇春江晚景
sòng sū shì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lóu hāo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①惠崇是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 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②芦芽:芦苇的嫩芽。 ③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课文解读
桃花初开 鸭子戏水 蒌蒿长势很旺 鲜嫩的芦笋从土里钻出来
从哪些景物可以知 道春天来了?你还 知道春天的哪些景 物,它们又是什么 样的?
我还知道春天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嫩嫩的;小溪里的冰融化了叮叮咚咚地流淌; 杨柳树都开始枝条柔软,接着就是扬出白色的 花絮……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字词学习
yuān yāng
鸳鸯
tún
河豚
huì chóng
惠崇
jiǎn
减少
róng yàn yuān yāng huì chóng lú
融燕 鸳 鸯惠 崇芦
三年级语文下册素材 第1课 古诗三首《三衢道中》知识教学 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语文下册素材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知识教学人教部编版第1课古诗三首《三衢道中》知识教学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译文梅子熟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都是苍翠的树木,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之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叫声,比来时更增添了几分幽静。
赏析《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勺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路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
曾几是一位旅游爱好者。
这首诗是他游浙江衢州三衢山时写的,抒写诗人对旅途风物的新鲜感受。
诗词解析重点字词解析①三衢(qú)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②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③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④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的意思。
⑤绿阴:苍绿的树阴。
阴,树阴。
⑥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⑦黄鹂(lí):黄莺。
诗词段落解析释意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
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
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
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
“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
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时古诗三首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第一课《古诗三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是《古诗三首》,包括杜甫的一首唐诗和苏轼、曾几的各一首宋诗。
下边整理分享这三首古诗的原文、注释及译文。
绝句[唐]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迟日:指春天。
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译文】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
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惠崇(亦为慧崇):福建建阳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诗能画。
《春江晚景》是惠崇所作画名,共两幅,一幅是鸭戏图,一幅是飞雁图。
蒌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种。
芦芽:芦苇的幼芽,可食用。
河豚:鱼的一种,学名“鲀”,肉味鲜美,但是卵巢和肝脏有剧毒。
产于我国沿海和一些内河。
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逆江而上。
【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三衢道中[宋] 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三衢道中:在去三衢州的道路上。
三衢,即衢州,今浙江省常山县,因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
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
小溪泛尽: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
小溪,小河沟。
泛,乘船。
尽,尽头。
却山行:再走山间小路。
却,再的意思。
阴:树荫。
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黄鹂:黄莺。
【译文】梅子成熟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小船走到小溪的尽头,再走山间小路。
山路上古树苍翠,与水路上的风景相比也毫不逊色,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更增添了些幽趣。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古诗三首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古诗三首第一首:《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描写了诗人在夜晚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月光照在床前,像是铺在地上的霜一样,诗人抬头看着明亮的月光,不禁低头思念故乡。
第二首:《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人登高远眺,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脉和黄河奔流入海的壮丽场景。
诗人想要看遍千里美景,所以更要继续登高一层。
第三首:《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诗人在春天清晨醒来,听到了鸟儿的鸣叫声,意识到春天已经来临。
诗人感叹夜间的风雨声,思考花儿掉落了多少。
整首诗充满了对春天的美好向往和思索。
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
通过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水平,还能够领略古代诗人的聪颖才情和对生活、对自然的领悟。
希望同学们能够用心去品读古诗,领略其中的美妙意境,激发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欣赏古诗的意境来感受成语的魅力。
成语是汉语中的精华,经典的成语常常来源于古诗词,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比如《床前明月光》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是一句经典的成语,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些成语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用语表达中,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汉语表达方式。
古诗还可以启发我们的想象力,激发我们对自然的热爱。
诗人们通过古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独特情感,这些情感常常引起我们的共鸣,让我们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比如《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让我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唤起了我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古诗来了解古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情怀。
古诗可以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的历史文化。
比如《登鹳雀楼》中的“黄河入海流”,就反映了当时黄河的壮丽景观,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的大好河山。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
2.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
(课件出示25)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三衢道中》。
(课件出示26)(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游于三衢山中的?他的行程路线怎样?(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结合插图和注释进行想象,并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3)想一想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1)梅子黄时,正值雨季,而天气却(学生填空:日日晴),给人以之情(喜悦)。
(板书:梅黄一日日晴)(2)读第2句“小溪泛尽却山行”,说说这句话写了什么?(一“溪”、一“山”、一“泛”、一“行”,不仅表明作者的行程,还透露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板书:溪—泛、山—行)“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
(3)哪句话是写作者沿途所见?(出示3、4句)想象交流并有感情地读一读。
“不减”“添”分别解释成什么?(不减:并没有少多少,差不多。
添:增添)(板书:不减一添)正当诗人有些失望的时候,却看到树上黄鹂的美丽,听到其叫声,于是情不自禁地吟出了下面两句诗。
齐读后两句。
引导学生用关联词语填写后两句。
绿阴不减来时路,(不但)添得黄鹂四五声。
(而且)【设计意图: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就是理解感悟的过程。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绝句·迟日江山丽》是杜甫写于成都草堂的一首五言绝句,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全诗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
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神的篇章。
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突出了春天日光和煦、万物欣欣向荣的特点,并使诗中描写的物象有机的组合为一体,构成一幅明丽和谐的春色图。
《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为惠崇的画作的题画诗。
诗歌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全诗用白描手法简洁的写出了最富有特征的景物,使人如沐浴春风,如临其境。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古诗三首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 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22
古诗三首
品读诗句 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唐] 杜 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古诗三首
[唐]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
古诗三首
1 古诗三首
2
古诗三首
诗人简介 《绝句》 [唐]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 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 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与李白又合 称“大李杜”。
39
古诗三首
根据对诗意的理解,自己划分节奏线。
[宋] 曾 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40
古诗三首
多形式背诵 全班配乐背诵 分组比赛背诵 男女生比赛背诵
41
古诗三首
拓展延伸
1 把三首诗被送给家人听,独立默写《绝句》。 2 描写春天美景的诗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外去收集收集,
3
古诗三首
诗人简介 《惠崇春江晚景》[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 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 一生 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4
古诗三首
诗人简介 《三衢道中》 [宋]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 号茶山居士。 今江西赣县人。 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 事。他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 风格清 淡,词意明白,语言流爽轻快,形象也较为生动。
涪陵区第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1《古诗三首》优质教案(品析学习)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
《古诗三首》【教材分析】本课一共有三首古诗,前两首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绝句》和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前者主要描写了江南地区春光下大自然的和谐景象,后者是苏轼为惠崇和尚《春江晚景》图所写的一首题画诗,诗中既依画面所绘,又融进作者的想象,刻画了一派江南初春的景象。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第三首作者是宋代诗人曾几,写诗人初夏时节山行时宁静的景色和轻松愉快的心情。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古诗,有一定的自学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安排自学环节,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查解字词,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使学生能够领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感受大自然,感受春天。
【教学目标】1.会认“鸳、鸯”等6个生字,会写“融、燕"等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物,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提高欣赏水平。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美景喜爱赞美的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查阅诗人资料【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1.开展“小诗人”古诗背诵活动:请学生背诵平时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诗句,看看谁积累得最多.2.过渡:同学们很棒,说了很多有关春天的诗句,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三首》中的前两首,也是跟春天相关的.(教师板书)学生齐读课题《绝句》《惠崇春江晚景》。
二、了解诗人,读写生字1.请学生概括两位诗人生平。
预设:师:我已经提前布置好了解两位诗人生平的作业,请学生分享一下大家查阅的资料吧。
生1:我查到了杜甫的生平: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
生2:我知道杜甫的诗作,他的“三吏”、“三别"很有名。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一课古诗三首(一)
三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一课古诗三首(一)I have always been fascinated by ancient Chinese poetry, especially the beautiful and profound verses from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One of my favorite collections of poems is the Three Hundred Tang Poems, which includes works from some of the most famous poets in Chinese history.我一直对古代中国诗歌感兴趣,尤其是唐宋诗词中那些优美而深邃的句子。
我最喜欢的诗歌之一就是《唐诗三百首》,这部收录了中国历史上一些最著名的诗人的作品。
Among the poems in this collection, I particularly enjoy the three poems in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third grade textbook of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 These poems are not only a great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for young students, but also convey deep emotions and wisdom that are relevant even to adults.在这部收藏中的诗歌中,我特别喜欢人教版三年级第一课中的三首诗。
这些诗不仅是对年轻学生介绍古代中国诗歌的好材料,而且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和智慧,即使对成年人来说也很相关。
The first poem is "Li Bai – Quiet Night Thoughts." This poem expresses the poet's feelings of loneliness and homesickness as he looks up at the bright moon while far away from home. The vivid imagery and emotional depth in this poem make it a timeless piece of literature that resonates with readers of all ages.第一首诗是“李白—静夜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曾几
曾几(1085--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
南宋诗人。
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
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
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
其诗的特点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