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聚丙烯(PP)生产方法及成型工艺

聚丙烯(PP)生产方法及成型工艺

聚丙烯(PP)生产方法及成型工艺聚丙烯(PP)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

其聚合常用的几种方法有:淤浆法、液相本体法、气相法。

①淤浆法。

在稀释剂(如己烷)中聚合,是最早工业化、也是迄今生产量最大的方法。

②液相本体法。

在70℃和3MPa的条件下,在液体丙烯中聚合。

③气相法。

在丙烯呈气态条件下聚合。

后两种方法不使用稀释剂,流程短,能耗低。

液相本体法现已显示出后来居上的优势。

聚丙烯(PP)成型主要特性(1)物理性能:聚丙烯(PP)为无毒、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最轻的品种之一,对水特别稳定,在水中14h的吸水率仅为0.01%。

分子量约8~15万之间,成型性好。

但因收缩率大,原壁制品易凹陷,制品表面光泽好,易于着色。

(2)力学性能聚丙烯(PP)的结晶度高,结构规整,因而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强度和硬度、弹性都比高密度PE(HDPE)高。

突出特点是抗弯曲疲劳性(7×10^7)次开闭的折选弯曲而无损坏痕迹,干摩擦系数与尼龙相似,但在油润滑下不如尼龙。

(3)热性能聚丙烯(PP)具有良好的耐热性,熔点在164~170℃,制品能在100℃以上温度进行消毒灭菌。

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150℃也不变形。

脆化为-35℃,在低于-35℃会发生脆化,耐热性不如PE。

(4)化学稳定性聚丙烯(PP)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除能被浓硫酸、浓硝酸侵蚀外,对其他各种化学试剂都比较稳定,但低分子量的脂肪烃、芳香烃等能使PP软化和溶胀,化学稳定性随结晶度的增加还有所提高。

所以,PP适合制作俄中化工管道和配件,防腐蚀效果良好。

(5)电性能聚丙烯(PP)的高频绝缘性能优良,由于它几乎不吸水,故绝缘性能不受湿度的影响,有较高的介电系数,且随温度的上升,可以用来制作受热的电气绝缘制品,击穿电压也很高,适用作电器配件等。

抗电压、耐电弧性好,但静电度高,与铜接触易老化。

(6)耐候性聚丙烯(PP)对紫外线很敏感,加入氧化锌硫代丙酸二月桂脂,炭黑式类似的乳白填料等可以改善其耐老化性能。

聚丙烯注塑工艺(3篇)

聚丙烯注塑工艺(3篇)

第1篇一、引言聚丙烯(PP)是一种常用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耐热性、绝缘性、机械强度和加工性能。

聚丙烯注塑工艺是将聚丙烯颗粒加热熔化,通过注塑机将熔体注入模具中,冷却固化后得到所需形状的塑料制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聚丙烯注塑工艺的原理、设备、工艺参数及注意事项。

二、聚丙烯注塑工艺原理聚丙烯注塑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预塑:将聚丙烯颗粒加入注塑机料斗,通过料斗加热使颗粒熔化。

2. 注塑:将熔化的聚丙烯熔体通过注塑机的螺杆推进,注入模具腔内。

3. 冷却:注塑完成后,模具中的熔体开始冷却固化。

4. 开模取件:冷却固化后,打开模具取出成品。

5. 后处理:对成品进行清洗、干燥等处理。

三、聚丙烯注塑设备1. 注塑机:注塑机是聚丙烯注塑工艺的核心设备,主要有螺杆式注塑机和柱塞式注塑机两种类型。

2. 模具:模具是注塑工艺中另一个重要设备,用于成型聚丙烯制品。

3. 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包括料斗、加热器、冷却器、控制系统等。

四、聚丙烯注塑工艺参数1. 加热温度:聚丙烯的熔化温度一般在160℃~220℃之间,具体温度根据聚丙烯牌号和注塑机型号进行调整。

2. 注塑压力:注塑压力一般在60MPa~120MPa之间,具体压力根据制品的壁厚和形状进行调整。

3. 注塑速度:注塑速度分为慢速、中速和快速,应根据聚丙烯的熔化性能和制品的形状进行调整。

4. 冷却时间:冷却时间取决于制品的壁厚和冷却效果,一般控制在15~30秒之间。

5. 模具温度:模具温度一般在50℃~100℃之间,具体温度根据聚丙烯的熔化性能和制品的形状进行调整。

五、聚丙烯注塑工艺注意事项1. 聚丙烯颗粒的干燥:聚丙烯颗粒在注塑前应进行干燥处理,以防止注塑过程中产生气泡和降解。

2. 模具预热:注塑前应对模具进行预热,以防止模具温度过低导致制品表面出现缩痕。

3. 螺杆转速:螺杆转速应根据聚丙烯的熔化性能和注塑速度进行调整,以防止熔体过热或过冷。

4. 注塑压力:注塑压力应根据制品的壁厚和形状进行调整,以防止制品出现变形和缺陷。

PP生产工艺

PP生产工艺

PP生产工艺目前,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淤浆法、本体法和气相法和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5大类。

具体工艺主要有BP公司的气相Innovene工艺、Chisso公司的气相法工艺、Dow公司的Unipol工艺、Novolene气相工艺、Sumitomo 气相工艺、Basell公司的本体法工艺、三井公司开发的Hypol 工艺以及Borealis公司的Borstar工艺等。

1 淤浆法工艺淤浆法工艺(Slurry Process)又称浆液法或溶剂法工艺,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聚丙烯的工艺技术。

从1957年第一套工业化装置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淤浆法工艺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最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工艺。

典型工艺主要包括意大利的Montedison 工艺、美国Hercules工艺、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工艺、美国Amoco工艺、日本三井油化工艺以及索维尔工艺等。

这些工艺的开发都基于当时的第一代催化剂,采用立式搅拌釜反应器,需要脱灰和脱无规物,因采用的溶剂不同,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有所不同。

近年来,传统的淤浆法工艺在生产中的比例明显减少,保留的淤浆产品主要用于一些高价值领域,如特种BOPP薄膜、高相对分子质量吹塑膜以及高强度管材等。

近年来,人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淤浆法生产工艺使用高活性的第二代催化剂,可删除催化剂脱灰步骤,能减少无规聚合物的产生,可用于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聚物产品等。

目前世界淤浆法PP的生产能力约占全球PP总生产能力的13%。

2 气相法工艺气相法聚丙烯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7年BASF 公司在Ludwigshafen建成一套采用立式搅拌床反应器的气相聚丙烯工艺中试装置。

1969年BASF和Shell的合资ROW公司在德国Wesseling采用立式搅拌床反应器建成世界上第一套2.5万吨/年气相聚丙烯工业装置,命名为Novolen工艺。

20世纪70年代,美国Amoco公司开发出采用接近活塞流的卧式搅拌床气相反应器的气相法PP生产工艺。

五大聚丙烯生产工艺

五大聚丙烯生产工艺

5大聚丙烯生产工艺(二)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主要包括巴塞尔公司的Spheripol工艺、日本三井化学公司的Hypol工艺、北欧化工公司的Borstar工艺等。

(1)Spheripol工艺。

Spheripol工艺由巴塞尔(Basell)聚烯烃公司开发成功。

该技术自1982年首次工业化以来,是迄今为止最成功、应用最为广泛的聚丙烯生产工艺。

Spheripol工艺是一种液相预聚合同液相均聚和气相共聚相结合的聚合工艺,工艺采用高效催化剂,生成的PP粉料粒度其催化剂生产的粉料呈园球形,颗粒大而均匀,分布可以调节,既可宽又可窄。

可以生产全范围、多用途的各种产品。

其均聚和无规共聚产品的特点是净度高,光学性能好,无异味。

Spheripol工艺采用的液相环管反应器具有以下优点:(a)有很高的反应器时-空产率(可达400kgPP/h.m3),反应器的容积较小,投资少;(b)反应器结构简单,材质要求低,可用低温碳{TodayHot}钢,设计制造简单,由于管径小(DN500或DN600),即使压力较高,管壁也较薄;(c)带夹套的反应器直腿部分可作为反应器框架的支柱,这种结构设计降低了投资;(d)由于反应器容积小,停留时间短,产品切换快,过渡料少;(e)聚合物颗粒悬浮于丙烯液体中,聚合物与丙烯之间有很好的热传递。

采用冷却夹套撤出反应热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大,传热系数大,环管反应器的总体传热系数高达1600W/(m2.℃);(f)环管反应器内的浆液用轴流泵高速循环,流体流速高达7m/s,因此可以使聚合物淤浆搅拌均匀,催化剂体系分布均匀,聚合反应条件容易控制而且可以控制得很精确,产品质量均一,不容易产生热点,不容易粘壁,轴流泵的能耗也较低;(g)反应器内聚合物浆液浓度高(质量分数大于50%),反应器的单程转化率高,均聚的丙烯单程转化率为50%-60%。

以上这些特点使环管反应器很适宜生产均聚物和无规共聚物。

Spheripol工艺一开始使用GF-2A、FT-4S、UCD-104等高效催化剂,催化剂活性达到40kgPP/gcat,产品等规度为90%-99%,可不脱灰、不脱无规物。

聚丙烯生产工艺

聚丙烯生产工艺

聚丙烯生产工艺聚丙烯:英文名称:Polypropylene分子式:C3H6nCAS简称:PP,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淤浆法、本体法、气相法、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五大类。

一、溶液法工艺溶液法生产工艺是早期用于生产结晶聚丙烯的工艺路线,由Eastman公司所独有。

该工艺采用一种特殊改进的催化剂体系:锂化合物(如氢化锂铝)来适应高的溶液聚合温度。

催化剂组分、单体和溶剂连续加入聚合反应器,未反应的单体通过对溶剂减压而分离循环。

额外补充溶剂来降低溶液的粘度,并过滤除去残留催化剂。

溶剂通过多个蒸发器而浓缩,再通过一台能够除去挥发物的挤压机而形成固体聚合物。

固体聚合物用庚烷或类似的烃萃取进一步提纯,同时也除去了无定形聚丙烯,取消了使用乙醇和多步蒸馏的过程,主要用于生产一些与浆液法产品相比模量更低、韧性更高的特殊牌号产品。

溶液法工艺流程复杂,且成本较高,聚合温度高,加上由于采用特殊的高温催化剂使产品应用范围有限,目前已经不再用于生产结晶聚丙烯。

二、淤浆法工艺淤浆法又称浆液法或溶剂法工艺,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聚丙烯的工艺技术。

从1957年第一套工业化装置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淤浆法工艺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最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工艺。

典型工艺主要包括意大利的Montedison工艺、美国Hercules工艺、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工艺、美国Amoco 工艺、日本三井油化工艺以及索维尔工艺等。

这些工艺的开发都基于当时的第一代催化剂,采用立式搅拌釜反应器,需要脱灰和脱无规物,因采用的溶剂不同,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有所不同。

近年来,传统的淤浆法工艺在生产中的比例明显减少,保留的淤浆产品主要用于一些高价值领域,如特种BOPP薄膜、高相对分子质量吹塑膜以及高强度管材等。

近年来,人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淤浆法生产工艺使用高活性的第二代催化剂,可删除催化剂脱灰步骤,能减少无规聚合物的产生,可用于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聚物产品等。

pp的生产工艺

pp的生产工艺

pp的生产工艺
PP(聚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聚合、挤出和成型三个步骤。

首先,聚丙烯的生产始于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是将丙烯单体与催化剂加热混合,以形成长链聚合物的过程。

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通常是金属复合物,如锌、钛或铂等。

这些催化剂的选择会影响聚合反应的速度和性能。

此外,反应温度和压力也是影响聚合过程的重要因素。

第二,挤出是将已聚合的聚丙烯通过挤出机熔化和加压,然后通过模具形成所需的形状的过程。

挤出机通常由加热筒、螺杆和模具组成。

在挤出过程中,聚丙烯被螺杆压缩并加热到熔化点以上的温度。

随后,通过模具的形状,将熔化的聚丙烯挤出成连续的长条状。

挤出工艺的优点是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产品质量稳定。

它可以生产各种形状的PP制品,如薄壁管、板材、薄膜等。

最后,成型是指通过给聚丙烯制品施加热和压力的过程,使其固化成最终所需的形状。

成型方法主要有注塑成型和压延成型两种。

注塑成型是将熔化的聚丙烯注入到预先制备好的模具中,通过压力使其填充模具中的空腔,并在冷却后固化成形。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造尺寸复杂、要求较高的产品。

压延成型是将熔化的聚丙烯通过双辊或压延机压制成所需的形状,然后通过冷却使其固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造板材、薄膜等平面形状的产品。

总体而言,PP的生产工艺涉及聚合、挤出和成型三个主要步骤。

通过这些工艺,可以生产出各种形状的PP制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聚丙烯的生产工艺工艺

聚丙烯的生产工艺工艺

聚丙烯的生产工艺工艺
聚丙烯(PP)是一种广泛用于塑料制品制造的热塑性聚合物。

它可以通过采用以下生产工艺来生产:
1. 聚合反应:将丙烯单体(丙烯烯)经过聚合反应进行化学反应,形成高分子聚丙烯。

这个过程通常在高压或者高温下进行。

2. 精炼和去除杂质:聚合后的聚丙烯通常包含一些杂质,需要经过精炼过程去除,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3. 挤出和成型:精炼后的聚丙烯通过挤出机或注塑机进行成型和冷却,最终形成成型品,如塑料片、管材、成品制品等。

4. 后处理:生产完毕的聚丙烯制品可能需要经过后处理,如切割、焊接、表面处理等工艺,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可实现聚丙烯的生产。

这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压力和化学反应条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pp风管生产工艺

pp风管生产工艺

pp风管生产工艺pp风管是一种常见的通风管道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压强、不易渗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业领域。

下面将介绍一下pp风管的生产工艺。

首先,pp风管的生产是需要先准备好原材料的。

主要原材料是聚丙烯(PP)颗粒和一些其他添加剂,如抗氧化剂、抗静电剂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检测,确保质量符合标准。

接下来,将原料送入挤出机进行挤出成型。

挤出机主要由加料系统、螺杆和模具等组成。

在挤出过程中,原料被加热熔化,然后通过螺杆的旋转运动,被挤压出来。

模具的设计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形状和尺寸。

挤出成型后的pp风管需要进行冷却和定型。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形状的一致性,会采用水浴的方式进行冷却。

冷却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水的温度和流量,以确保pp风管能够均匀地冷却下来,并保持其所需的形状。

冷却后的pp风管需要进行切割和整理。

根据需要的长度和尺寸,将长的风管切割成适当的段落。

同时,还需要对切口进行整理和去毛刺处理,以确保风管的连接平整且不易漏风。

最后,对pp风管进行质量检测和包装。

质量检测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测、力学性能测试等,以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检测合格后,将pp风管进行包装,通常使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装,以防止灰尘和水分等对产品的影响。

总结起来,pp风管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准备、挤出成型、冷却定型、切割整理、质量检测和包装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

通过优化工艺和不断提高品质管理水平,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为建筑和工业领域的通风系统提供优质的管道材料。

聚丙烯(PP)

聚丙烯(PP)

聚丙烯(PP)聚丙烯Poly(propylene):(1)聚丙烯(PP)的生产工艺聚丙烯是由丙烯,CH2=CHCH3,在Z-N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加聚而成的。

(2)聚丙烯(PP)的生产方法:①淤浆法。

在稀释剂(如己烷)中聚合,是最早工业化、也是迄今生产量最大的方法。

②液相本体法。

在70℃和3MPa的条件下,在液体丙烯中聚合。

③气相法。

在丙烯呈气态条件下聚合。

后两种方法不使用稀释剂,流程短,能耗低。

液相本体法现已显示出后来居上的优势,气相法也在迅速发展。

1、PP的分类根据结构不同分为全同聚丙烯(isotactic)和无规聚丙烯(atactic)。

一般常用的聚丙烯都是全同聚丙烯。

2、PP的特性它的分子结构与聚乙烯相似,但是碳链上相间的碳原子带有一个甲基(–CH3)。

聚丙烯比聚乙烯稍微要脆一些,熔融温度为160°C。

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

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高达167℃,耐热,制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

密度0.90g/cm3,是最轻的通用塑料。

耐腐蚀,抗张强度30MPa,强度、刚性和透明性都比聚乙烯好。

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和添加抗氧剂予以克服。

3、PP的应用(1)注射成型制品:是聚丙烯最大的应用领域,制品有周转箱、容器、手提箱、汽车部件(汽车内饰件,如仪表盘、挡泥板、通风管、风扇、保险杠)、家用电器部件、医疗器械(一次性针筒)、器械(洗碗机门衬垫、干燥机通风管、洗衣机框架及机盖、冰箱门衬垫等、日用消费品(草坪和园艺设备如剪草机和喷水器等)和家具。

(2)挤出制品:制成聚丙烯纤维,也可制成聚丙烯薄膜,其中双向拉伸薄膜的强度和透明度都大幅度提高,是重要的包装用高分子材料。

聚丙烯是用途最为广泛的通用塑料,它即可以作为塑料使用也可以纺丝制成纤维(丙纶)。

丙纶是低吸水性,高耐腐蚀性的纤维,可以用于服装和家具,特别适合织造地毯。

也可挤出或吹塑制成薄膜,再经牵伸切割为扁丝,制编织袋,或作捆扎材料——打包带。

聚丙烯PP五大生产工艺

聚丙烯PP五大生产工艺

聚丙烯五大生产工艺一、溶液法工艺溶液法生产工艺是早期用于生产结晶聚丙烯的工艺路线,由Eastman公司所独有。

该工艺采用一种特殊改进的催化剂体系:锂化合物(如氢化锂铝)来适应高的溶液聚合温度。

催化剂组分、单体和溶剂连续加入聚合反应器,未反应的单体通过对溶剂减压而分离循环。

额外补充溶剂来降低溶液的粘度,并过滤除去残留催化剂。

溶剂通过多个蒸发器而浓缩,再通过一台能够除去挥发物的挤压机而形成固体聚合物。

固体聚合物用庚烷或类似的烃萃取进一步提纯,同时也除去了无定形聚丙烯,取消了使用乙醇和多步蒸馏的过程,主要用于生产一些与浆液法产品相比模量更低、韧性更高的特殊牌号产品。

溶液法工艺流程复杂,且成本较高,聚合温度高,加上由于采用特殊的高温催化剂使产品应用范围有限,目前已经不再用于生产结晶聚丙烯。

二、淤浆法工艺淤浆法又称浆液法或溶剂法工艺,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聚丙烯的工艺技术。

从1957年第一套工业化装置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淤浆法工艺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最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工艺。

典型工艺主要包括意大利的Montedison工艺、美国Hercules工艺、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工艺、美国Amoco工艺、日本三井油化工艺以及索维尔工艺等。

这些工艺的开发都基于当时的第一代催化剂,采用立式搅拌釜反应器,需要脱灰和脱无规物,因采用的溶剂不同,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有所不同。

近年来,传统的淤浆法工艺在生产中的比例明显减少,保留的淤浆产品主要用于一些高价值领域,如特种BOPP薄膜、高相对分子质量吹塑膜以及高强度管材等。

近年来,人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淤浆法生产工艺使用高活性的第二代催化剂,可删除催化剂脱灰步骤,能减少无规聚合物的产生,可用于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聚物产品等。

目前世界淤浆法PP的生产能力约占全球PP总生产能力的13%。

三、本体法工艺本体法工艺按聚合工艺流程,可以分为间歇式聚合工艺和连续式聚合工艺两种。

聚丙烯的生产工艺

聚丙烯的生产工艺

聚丙烯旳生产工艺摘要:聚丙烯(简称PP)是一种热望性合成树脂,用途十分广泛,市场需求一直呈迅速增长态势。

在聚烯烃树脂中,己成为仅次于聚氯乙烯、聚乙烯旳第三大塑料,在合成树脂中占有越来越重要旳地位。

聚丙烯生产工艺重要有4 种;溶液聚合法、浆液法、液相本体聚合法、气相聚合法。

而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艺自1978年工业化以来,由于具有工艺流程短、操作简朴、生产成本低、装置投资小、经济效益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国内许多炼油厂中旳聚丙烯生产。

关键字:聚丙烯间歇式液相本体法1.聚丙烯旳简介1.1聚丙烯产品性质聚丙烯(PP)分为等规、无规和间规三种,是一种热塑性合成树脂塑料,分子式(c3H6)n,分子量2545万,为白色固体粉状,表观密度低(约为0.4-0.489/cm3),透明性及表面光泽好,机械性能良好,化学稳定性好,制品耐热性好(熔点高达167℃,可在沸水中使用或蒸汽消毒),无毒性,也是一种最轻旳塑料树脂。

2.聚丙烯旳生产2.1聚合配方及工艺参数丙烯纯度:>99.2% 催化剂:Ticl3-异戊醚-TiCI4-AIEt2CI AI/Ti 2-6mol催化剂效率:70000g聚丙烯/g钛丙烯转化率60% 聚合物浓度:35%调整剂:H2 聚合温度: 50-60℃聚合压力:1.1-1.2mpa聚合等规度:95-96% 无规物:4-5%2.2原料丙烯来源聚丙烯重要原料是丙烯,目前它重要由石油炼制裂化所得旳液化气以及石油烃裂解气,进行馏分分离、提纯而制得。

此外,丙烷脱氢也可制得丙烯。

下面对两种重要措施作简要简介:2.2.1石油烃裂解石油烃裂解是指在隔绝空气旳高温条件下,大分子烃发生分解而生成小分子烷烃和烯烃旳过程。

裂解产生旳裂解气一般通过深冷分离过程进行分离,其中丙烯约为裂解气旳11~16%(W)。

2.2.1炼厂气回收:炼厂气是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旳气体总称,重要有热裂化气、催化裂化气、焦化气、重整气和加氢裂化气等。

催化裂化旳裂化气中液化气量较多,为原料旳8~15%(W),其中丙烯含量较高,占原料旳4.0~5.0%(W),尤其是新开发旳催化裂解工艺,丙烯可达原料旳18%(W)左右,因此,催化裂化、催化裂解释炼厂气丙烯旳重要来源。

pp塑料生产工艺

pp塑料生产工艺

pp塑料生产工艺
PP塑料是聚丙烯的简称,是一种常见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良
好的可加工性、高强度、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

下面将介绍
PP塑料的生产工艺。

1. 原料准备:PP塑料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颗粒。

在生产之前,需要将聚丙烯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添加颜料和其他助剂,以获得所需要的颜色和性能。

2. 熔融挤出:准备好的原料经过熔融挤出机的加热和压力作用下,被熔化成熔体。

熔融挤出机由一根螺杆和一个加热筒组成。

螺杆将原料从进料口输送到加热筒中,并通过旋转和推进的方式将原料熔化和混合。

经过加热的熔体由模头排出,并以所需的形状和尺寸挤出。

3. 成型和冷却:挤出的熔体在模头经过多孔挤出树脂板或模具裂缝,形成所需的形状。

接着,由冷却器对挤出的熔体进行冷却,使其逐渐固化,并保持所需的形状。

4. 切割和整形:冷却固化后的PP塑料材料通过一台自动切割
机切割成所需的长度和形状。

接着,经过一系列的处理,例如去毛刺、抛光等工艺,使其表面光滑,达到要求的尺寸和外观质量。

5. 检验和包装:制成的PP塑料制品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包
括外观检验、尺寸检验、物理性能检验等。

合格的产品经过包装后可以出货。

总结:PP塑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准备、熔融挤出、成型和冷却、切割和整形、检验和包装等步骤。

通过以上工艺,可以生产出尺寸准确、外观光滑、性能优良的PP塑料制品。

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

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

第一章.聚丙烯生产工艺目前,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淤浆法、本体法、气相法和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5大类。

具体工艺主要有BP公司的气相Innovene工艺、Chisso公司的气相法工艺、Dow公司的Unipol工艺、Novolene 气相工艺、Sumitomo气相工艺、Basell公司的本体法工艺、三井公司开发的Hypol 工艺以及Borealis公司的Borstar工艺等。

1. 淤浆法工艺淤浆法工艺(Slurry Process)又称浆液法或溶剂法工艺,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聚丙烯的工艺技术。

从1957年第一套工业化装置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淤浆法工艺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最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工艺。

典型工艺主要包括意大利的Montedison工艺、美国Hercules工艺、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工艺、美国Amoco工艺、日本三井油化工艺以及索维尔工艺等。

这些工艺的开发都基于当时的第一代催化剂,采用立式搅拌釜反应器,需要脱灰和脱无规物,因采用的溶剂不同,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有所不同。

近年来,传统的淤浆法工艺在生产中的比例明显减少,保留的淤浆产品主要用于一些高价值领域,如特种BOPP薄膜、高相对分子质量吹塑膜以及高强度管材等。

近年来,人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淤浆法生产工艺使用高活性的第二代催化剂,可删除催化剂脱灰步骤,能减少无规聚合物的产生,可用于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聚物产品等。

目前世界淤浆法PP的生产能力约占全球PP总生产能力的13%。

2.溶液法工艺溶液法生产工艺是早期用于生产结晶聚丙烯的工艺路线,由Eastman公司所独有。

该工艺采用一种特殊改进的催化剂体系-锂化合物(如氢化锂铝)来适应高的溶液聚合温度。

催化剂组分、单体和溶剂连续加入聚合反应器,未反应的单体通过对溶剂减压而分离循环。

额外补充溶剂来降低溶液的粘度,并过滤除去残留催化剂。

溶剂通过多个蒸发器而浓缩,再通过一台能够除去挥发物的挤压机而形成固体聚合物。

pp塑料是什么材料

pp塑料是什么材料

pp塑料是什么材料
PP塑料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它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

那么,PP塑料究竟是什么材料呢?接下来,我们将从PP塑料的材料特性、生产工艺、应用领域等方面来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PP塑料,全称聚丙烯,是一种热塑性树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腐
蚀性和机械性能。

它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刚性,同时也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化学性能。

这使得PP塑料在工业制品、日用品、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PP塑料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聚合、挤出、注塑、吹塑等工艺。

首先,
通过聚合反应将丙烯单体聚合成聚丙烯树脂;然后,通过挤出、注塑、吹塑等工艺将聚丙烯树脂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制品。

这些加工工艺使得PP塑料可以制成片材、
管材、型材、纤维等各种形态的制品,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此外,PP塑料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
的应用。

在工业制品领域,PP塑料常用于制作化工容器、管道、泵阀等设备;在
日用品领域,PP塑料常用于制作塑料桶、塑料箱、塑料家具等;在医疗器械领域,PP塑料常用于制作医用注射器、输液器等器械。

此外,PP塑料还广泛应用于汽车
零部件、电子电器、建筑材料等领域。

总的来说,PP塑料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和广泛应用的塑料材料,它具有较好
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生产工艺成熟,应用领域广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PP塑料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聚丙烯(PP)塑料的生产工艺及其进展

聚丙烯(PP)塑料的生产工艺及其进展

聚丙烯(PP)塑料的生产工艺及其进展目前,聚丙烯(PP)主要用气相和本体工艺生产,全球气相和本体环管工艺树脂的增长强烈地挑战着淤浆工艺的产品。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淤浆工艺正逐步被淘汰。

全球PP生产工艺中,Basell公司的Spheripol环管/气相工艺占主导地位,目前该工艺占全球PP生产的50%;其次是DOW公司的Unipol 气相工艺、BP公司的Innovene气相工艺、NTH公司的Novolen气相工艺、三井公司的Hypol釜式本体工艺、Borealis公司的Borstar环管/气相工艺等。

近年来,气相和本体工艺的比例逐年增加,世界各地在建和新建的PP装置将基本上采用气相工艺和本体工艺。

尤其是气相工艺的快速增加正挑战居世界第一位的Spheripol工艺。

据NTH公司称,1997年以来,世界范围内许可的PP 新增能力的55%都是采用Novolen气相工艺,今后气相工艺还将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除以上主要的PP生产工艺外,原Montell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又成功开发了反应器PP合金Catalloy和Hivalloy技术。

这两项技术的开发成功为PP树脂高性能化、功能化以及进人高附加值应用领域创造了条件,现均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另外,Basell公司、Borealis公司等也在聚丙烯新技术方面有所突破。

(1)三井油化的Hypol工艺。

Hypol工艺采用釜式液相本体-气相组合的工艺技术,使用TK-Ⅱ高效载体催化剂,催化剂活性2万gPP/gcat,可不脱灰、不脱无规物。

PP的等规度≥98%,粒度分布窄,可生产宽范围的PP。

Hypol聚丙烯工艺于1984年在千叶工厂的两条4万吨/年的生产线上首次投产。

世界采用此工艺的生产装置及在建装置23套,总生产能力为200万吨/年。

该工艺生产的聚丙烯产品品种多、牌号全、白度高、光学性能好、挥发性和灰分含量低、产品质量优异,不需进一步处理就能达到全部质量要求。

我国扬子石化、盘锦乙烯、洛阳石化、广州石都有该工艺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生产工艺目前,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淤浆法、本体法和气相法和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5大类。

具体工艺主要有BP公司的气相Innovene工艺、Chisso公司的气相法工艺、Dow公司的Unipol工艺、Novolene气相工艺、Sumitomo 气相工艺、Basell公司的本体法工艺、三井公司开发的Hypol 工艺以及Borealis公司的Borstar工艺等。

1 淤浆法工艺淤浆法工艺(Slurry Process)又称浆液法或溶剂法工艺,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聚丙烯的工艺技术。

从1957年第一套工业化装置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淤浆法工艺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最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工艺。

典型工艺主要包括意大利的Montedison 工艺、美国Hercules工艺、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工艺、美国Amoco工艺、日本三井油化工艺以及索维尔工艺等。

这些工艺的开发都基于当时的第一代催化剂,采用立式搅拌釜反应器,需要脱灰和脱无规物,因采用的溶剂不同,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有所不同。

近年来,传统的淤浆法工艺在生产中的比例明显减少,保留的淤浆产品主要用于一些高价值领域,如特种BOPP 薄膜、高相对分子质量吹塑膜以及高强度管材等。

近年来,人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淤浆法生产工艺使用高活性的第二代催化剂,可删除催化剂脱灰步骤,能减少无规聚合物的产生,可用于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聚物产品等。

目前世界淤浆法PP的生产能力约占全球PP总生产能力的13%。

2 气相法工艺气相法聚丙烯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1967年BASF公司在Ludwigshafen建成一套采用立式搅拌床反应器的气相聚丙烯工艺中试装置。

1969年BASF和Shell的合资ROW公司在德国Wesseling采用立式搅拌床反应器建成世界上第一套2.5万吨/年气相聚丙烯工业装置,命名为Novolen工艺。

20世纪70年代,美国Amoco公司开发出采用接近活塞流的卧式搅拌床气相反应器的气相法PP 生产工艺。

80年代初期,UCC公司将其成熟的气相流化床Unipol聚乙烯工艺用于聚丙烯生产中,推出了Unipol气相聚丙烯工艺。

日本的Sumitomo公司也于同期开发出采用气相流化床的气相法工艺。

目前,世界上气相法PP生产工艺主要有BP公司的Innovene工艺、Chisso工艺、联碳公司的Unipol工艺、BASF公司的Novolen 工艺以及住友化学公司的Sumitomo工艺等。

(1)Innovene工艺。

Innovene工艺又名BP-Amoco工艺。

工艺的主要特点是采用独特的接近活塞流的卧式搅拌床反应器。

用这种独特的反应器,因颗粒停留时间分布范围很窄,可以生产刚性和抗冲击性非常好的共聚物产品。

这种接近平推流的反应器可以避免催化剂短路。

当有乙烯存在时,可以生成大颗粒共聚物,而不是在均聚物颗粒内生成细粉,这些细粉将降低共聚物的低温冲击强度,并形成不必要的胶状体。

因此,该工艺很窄的反应停留时间分布可以实现用多个全混反应釜均聚反应器才能生产的高抗冲共聚物的要求。

另外,由于这种独特的反应器设计,该工艺的产品过渡时间很短,理论上产品的过度时间要比连续搅拌反应器或流化床反应器短2/3,因而产品切换容易,过渡产品很少。

Innovene工艺采用丙烯闪蒸的方式撤热。

液体丙烯以一种能保持反应器床层干燥的方式从各个进料点喷人反应器内,液体丙烯汽化后,其单体的分压小于它的露点压力,并足以撤走反应热。

操作中必须严格控制液体丙烯的进料速度和其在反应器中的汽化,以保证床层干燥程度、流化程度与反应温度范围之间的平衡。

气锁系统是该工艺的另一特色。

当物料从第一反应器输送到第二反应器时,气锁系统可避免两反应器互相串流。

尤其是生产共聚物时,两反应器的气相组成不同,第一反应器中含有大量氢气,同时第二反应器中含有乙烯和少量氢气,如果第一反应器中的氢气进入第二反应器或第二反应器中的乙烯进人第一反应器,都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将两反应器隔离是关键。

本工艺所用的CD催化剂具有很好的形态控制,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能控制无规聚丙烯的生成,产品有很高的等规指数,聚合产品粒度分布窄,粉料流动性好,灰分含量低,色泽好等。

采用该催化剂,可以使工艺流程得到简化。

只使用一种催化剂就可生产所有牌号的产品,不需要切换催化剂。

CD催化剂的活性在25000-55000kgPP/kg cat范围内,取决于原料纯度和反应器的数量。

生产的粉料产品的等规指数最高可以达到99%。

CD催化剂的另外一个特点是不需要预处理或预聚合,可以直接加入反应器,并且该催化剂可以生产所有聚丙烯产品。

该工艺均聚产品的MFR可以从0.5g/10min到100g/10min,产品韧性高于其他气相聚合工艺所得产品;无规共聚产品的MFR为2-35g/10min,其乙烯含量可以达到7%-8%(质量分数);抗冲共聚产品的MFR为1-35g/10min,乙烯含量为5%-17%(质量分数)。

由于活塞流式的反应器设计,使得催化剂的停留时间分布较窄,抗冲共聚物的橡胶相分布更加均匀,性能更加优异,尤其是抗冲击性和刚性的平衡性能更好。

该工艺也可以采用一台反应器生产均聚物和无规共聚物,但是该工艺也有不足,产品中乙烯含量(或橡胶组分比例)不高,不能获得高抗冲和超高抗冲牌号的PP产品。

该工艺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聚合反应可以通过停止催化剂注入而快速平稳地停止(约15-20分钟),并可以在几小时后重新开车,不会影响反应器内部条件及聚合物的质量。

在遇到停电等事故时,反应器可以在事故停车或慢停车状态下,通过释放反应器压力,在3分钟内停车,并可在重新加压及注入催化剂后再次开车。

由于Innovene工艺流程简短,反应器设计独特,聚合压力比较低,没有大型的转动设备,电能消耗在各种PP工艺中处于最低之列。

由于是气相聚合系统,不必象液相法那样用蒸汽加热反应器随聚合物排出的液体丙烯,因而蒸汽消耗量很少,生产均聚产品的能耗在各种工艺中是最低的。

Innovene气相法工艺与其他气相法工艺一样,聚合系统内没有大量的液态烃,本质上比本体法要安全一些。

Innovene气相法工艺反应器的操作压力,在各种工艺技术中是最低的。

聚合系统没有废水排放,是一种清洁的生产工艺。

目前,世界上采用Innovene工艺技术的聚丙烯生产装置有10多套,总生产能力约为300万吨/年,约占世界聚丙烯总生产能力的7.6%;3 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主要包括巴塞尔公司的Spheripol工艺、日本三井化学公司的Hypol工艺、北欧化工公司的Borstar工艺等。

(1)Spheripol工艺。

Spheripol工艺由巴塞尔(Basell)聚烯烃公司开发成功。

该技术自1982年首次工业化以来,是迄今为止最成功、应用最为广泛的聚丙烯生产工艺。

Spheripol工艺是一种液相预聚合同液相均聚和气相共聚相结合的聚合工艺,工艺采用高效催化剂,生成的PP粉料粒度其催化剂生产的粉料呈园球形,颗粒大而均匀,分布可以调节,既可宽又可窄。

可以生产全范围、多用途的各种产品。

其均聚和无规共聚产品的特点是净度高,光学性能好,无异味。

Spheripol工艺采用的液相环管反应器具有以下优点:(a)有很高的反应器时-空产率(可达400kgPP/h.m3),反应器的容积较小,投资少;(b)反应器结构简单,材质要求低,可用低温碳钢,设计制造简单,由于管径小(DN500或DN600),即使压力较高,管壁也较薄;(c)带夹套的反应器直腿部分可作为反应器框架的支柱,这种结构设计降低了投资;(d)由于反应器容积小,停留时间短,产品切换快,过渡料少;(e)聚合物颗粒悬浮于丙烯液体中,聚合物与丙烯之间有很好的热传递。

采用冷却夹套撤出反应热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大,传热系数大,环管反应器的总体传热系数高达1600W/(m2.℃);(f)环管反应器内的浆液用轴流泵高速循环,流体流速高达7m/s,因此可以使聚合物淤浆搅拌均匀,催化剂体系分布均匀,聚合反应条件容易控制而且可以控制得很精确,产品质量均一,不容易产生热点,不容易粘壁,轴流泵的能耗也较低;(g)反应器内聚合物浆液浓度高(质量分数大于50%),反应器的单程转化率高,均聚的丙烯单程转化率为50%-60%。

以上这些特点使环管反应器很适宜生产均聚物和无规共聚物。

Spheripol工艺一开始使用GF-2A、FT-4S、UCD-104等高效催化剂,催化剂活性达到40kgPP/gcat,产品等规度为90%-99%,可不脱灰、不脱无规物。

目前该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二代。

与采用单环管反应器的第一代技术相比,第二代技术使用双环管反应器,操作压力和温度都明显提高,可生产双峰聚丙烯。

催化剂体系采用第四代或第五代Z-N高效催化剂,增加了氢气分离和回收单元,改进了聚合物的高压和低压脱气设备,汽蒸、干燥和丙烯事故排放单元也有所改进,增加了操作灵活性,提高了效率,原料单体和各项公用工程消耗也显著下降。

所得产品颗粒度更加均匀,产品的熔体流动指数范围更宽(从0.3-1600.0g/10min),可生产高刚性、高结晶度和低热封温度的新PP牌号。

Spheripol工艺的抗冲共聚反应采用气相法生产,反应器是一个或两个串联的密相流化床反应器。

反应器采用气相法密相流化床。

采用一个气相反应器系统可以生产乙烯含量在8%-12%(质量分数)的抗冲共聚物,如果需要生产橡胶相含量更高且可能具有一个以上分散相的特殊抗冲共聚物(如低应力发白产品),则需要设计两个气相反应能够器系统,保持两个气相反应器系统中的气相组成和操作条件独立,可以获得两种不同的共聚物添加到均聚物中。

采用汽蒸和干燥两步法处理聚合物,可以很容易将汽蒸尾气中的蒸气冷凝而分离出纯烃类单体,能够完全回收利用尾气中的烃类,降低单体的消耗。

闭路氮气干燥系统也降低了装置的氮气消耗量。

此外,Spheripol工艺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易于分步建设(如先上均聚物生产系统,在适时增加气相反应系统),装置的生产能力也容易扩大。

Spheripol工艺有严格完善的安全系统设计,使装置有很高的操作稳定性和安全性。

新一代Spheripol工艺采用纯的添加剂加入系统,使产品质量更加均一稳定,而且方便产品切换。

Spheripol工艺技术能提供全范围的产品,包括均聚物、无规共聚物、抗冲共聚物、三元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共聚物)。

其均聚物产品的MFR范围为0.1-2000g/10min,工业化产品的MFR达到1860g/10min(特殊的不造粒产品),高刚性产品的弯曲模量达到2300MPa。

工业化生产的无规共聚物产品中乙烯含量高达4.5%(质量分数),并有乙烯-丙烯-丁烯三元共聚物产品,薄膜封焊起始温度低至110℃,可与气相法工艺生产的高乙烯含量无规共聚竞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