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分级管理
不良事件分类与分级
不良事件分类与分级不良事件的分级根据不良事件是否发生以及发生后在病人或医务人员身上所造成的伤害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3级。
1、一级不良事件:指已发生,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加重病情、延迟康复的事件,或者下列情形之一者,即护理过错行为引发的有效投诉或纠纷;医院感染暴发;手术身份部位识别错误;体内遗留手术器械;病人因意外事件死亡。
2、二级护理不良事件:指已发生并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但对病人病情及治疗效果无影响的事件,并将事件对病人的伤害程度分为无伤害、轻度伤害、中度伤害和重试伤害。
以上10类情况中除8类及9类情况外,其他已发生并涉及病人而还未达到一级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都纳入此级别范围。
3、三级护理不良事件:指隐患事件,是由于不经意或实时的介入,不良事件未真正发生或事件未涉及病人,或者是非护理行为造成的事件(如公共设施事件、医疗设备器械事件)不良事件分类:1类,不良治疗:包括给药错误、输血错误、医疗感染暴发、手术身份部位识别错误、体内遗留手术器械、输液输血反应;2类,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走失、烫伤、烧伤、自残、自杀、火灾、失窃、咬破体温表、约束不良;3类,医患相同事件:包括医患争吵、身体攻击、打架、暴力行动等;4类,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误吸/窒息、咽入异物、院内压疮、医源性皮肤损伤;5类,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事件:含身份识别错误、标本丢失、检查或运送中或后病情突变或出现意外;6类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含管道滑脱、病人自拔;7类,职业露出:含针刺伤、割伤;8类,公共设施事件:包括医院建筑毁损、病房设施故障、蓄意破坏、有害物质泄露;9类,医疗设备器械事件:包括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器械不符合无菌要求;10类,供应室不良事件:包括消毒物品未达请求、热源试验阳性、操作中发现东西包东西物品不符。
非以上所列内容则注明是其他情况。
三、医疗不良事件分类。
(一)按医疗不良事件发生后对病人或家属的影响程度,从小到大分为6类。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与分类
(一)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伤害事件并非由原有疾病所致,而是由于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或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分为可预防性不良事件和不可预防性不良事件。
(二)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等级概念1. 护理不良事件一般分为事故、差错(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护理缺陷三个等级。
( 1 )医疗(护理)事故: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 2 )护理一般差错:是未对患者人身造成影响,或对患者有轻度影响,未产生不良后果者。
( 3 )严重差错:由于护理人员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
( 4 )护理缺陷: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某一环节有错误,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未在患者身上发生不良后果。
2. 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四个等级(中国医院协会分类):警告事件、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和隐患事件。
( 1 )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 2 )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 3 )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
( 4 )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类型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
2. 诊断或治疗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医疗事件。
3. 严重药物或输血不良反应。
4. 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
5. 因医务人员或陪护人员的原因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6. 院内感染。
7. 门急诊、保卫、信息等其他相关不良事件。
(四)不良事件常见原因1. 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伤害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为了规范护理工作,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制定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以便对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管理。
一、一级护理不良事件。
一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护人员的严重疏忽、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严重伤害或者危及生命的事件。
比如手术过程中发生手术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输液错误导致患者休克等情况。
一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错误操作,及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患者家属报告事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二、二级护理不良事件。
二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较严重伤害但不危及生命的事件。
比如输液过程中发生漏液导致皮肤灼伤、病房护士未及时发现患者生命体征异常等情况。
二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错误操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三、三级护理不良事件。
三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轻微伤害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比如病房护士未按时为患者更换尿布导致患者患上尿布皮炎、输液过程中发生局部炎症等情况。
三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错误操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四、四级护理不良事件。
四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错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受到轻微伤害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事件。
比如病房护士未按时为患者更换床单导致患者患上压疮、输液过程中发生局部疼痛等情况。
四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错误操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件,配合进行调查和处理。
以上就是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标准,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做好护理工作,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分级管理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分级管理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是指针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事件,将其进行分类和分级管理的一种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及时发现、评估和处理护理不良事件,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1.分类:护理不良事件根据其性质和影响程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常见的分类包括药物错误、手术失误、感染事件、跌倒和滑倒、误诊和延误诊断等。
通过分类,可以将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有序管理,并针对不同类别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2.分级: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是根据其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后果进行评估和划分。
一般来说,可以分为轻微、一般和重大三个级别。
轻微事件通常是指对患者造成轻微影响或无明显后果的事件,一般事件是指对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或需采取一定措施处理的事件,重大事件则是指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的事件。
通过分级,可以对不同级别的事件进行不同的处理和反馈。
3.管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制度包括事件的报告、评估、处理和反馈等环节。
当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时,护士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按照制度要求进行详细记录和描述。
随后,相关人员会对事件进行评估,包括对事件的原因、责任和后果进行分析。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对患者的救治和对工作流程的改进。
最后,对事件的处理结果进行反馈,包括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通过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分级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管理和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同时,这也是一种持续改进的过程,通过对事件的分析和反馈,不断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分类及分级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分类及分级一、护理不良事件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防范措施的重要环节。
二、分类(一)给药错误定义:应用口服、注射、输液及其他给药途径(如雾化、直肠给药等)进行给药时发生了下列情况:1.患者、药品、剂量、浓度、方法、时间发生错误;2.口服药发放后对患者交待、解释不详,致多服、漏服、错服、误服;3.用药速度快慢调节发生错误;4.应用过期药;5.处理医嘱不及时或转抄错误导致给药错误;6.规定需做皮试药品未做皮试即给药。
(二)配置、备药错误定义:准备药品环节如摆药、配置,包括挂错患者或药品、剂量等,还没有应用患者身体上。
(三)护理操作、处置缺陷定义:应用非药物手段进行治疗时,观察病情、生命体征监测,沟通时交流发生了下列情况:(1)患者、方法、频次、时间发生错误;(2)处理医嘱不及时、转抄错误导致治疗错误或漏执行;(3)微波治疗、红外线治疗等操作不当造成烫伤,导尿时损伤尿道等;手术、检查患者应禁食而未禁食以致拖延手术和检查时间者;各种检查、手术漏做皮肤准备或备皮时划破多处皮肤影响手术及检查者;使用医疗器械时没有按使用说明使用,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的;(4)观察病情不细致,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延误病情者;交接班不认真、不能按要求巡视观察或不坚守岗位,工作发生失误;监测数据不准确、不真实,弄虚作假者;护理观察项目遗漏,发生漏测、漏看、漏做、漏记、错记;沟通不良造成患者投诉或心理伤害等。
(5)收费问题。
(四)静疗相关事件定义:在静脉治疗过程出现了液体外渗、渗出、外漏,液体阻塞;输液反应,包括静脉炎、发热反应、肺水肿、空气栓塞等;输液、输血装置出现断开,留置针滑脱,中心静脉、PICC接头未正确连接等。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分类及分级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分类及分级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患者受到或可能受到伤害的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不仅对患者本人造成了伤害和不良影响,也对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的声誉和信誉带来了负面影响。
因此,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定义、分类和分级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发生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受到或可能受到不当操作、医疗事故、医疗差错、药品滥用等原因所导致的伤害或不良后果。
护理不良事件可以是医护人员的错误操作,也可以是医疗环境的不良因素所导致。
1.操作性不良事件:指在护理操作中因为医护人员的技术不熟练、操作不规范、洗手不严谨等导致的伤害或不良后果。
如给药错误、手术操作不当等。
2.药品相关不良事件:指与药物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药物过敏反应、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滥用、药物交互作用等。
3.感染性不良事件:包括院内感染、血源性感染等与医疗环境和操作有关的感染事件,如手术部位感染、导尿管相关感染等。
4.文书记录不良事件:指护士在记录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错误、遗漏或不规范现象,如病历、护理记录等不完整、不准确或未及时告知医师等。
5.护理质量不良事件:指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合理或不规范现象,如床位垫褥、坠床、跌倒等。
6.沟通不畅不良事件:指医护之间沟通不畅或信息传递不准确,导致患者接受护理的疏漏或错误。
根据对患者的损害程度和后果的严重程度,护理不良事件可以进行分级。
目前一般采用以下的分级标准:1.轻度(级别一):仅造成了短暂不适,无需特殊处理,通常不会影响患者的病情和康复。
2.中度(级别二):对患者的生理功能或心理状态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临时或可逆的影响,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护理措施。
3.重度(级别三):对患者的生理功能或心理状态造成了持久或不可逆的影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过程。
4.危重(级别四):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了威胁,可能需要紧急救治和干预措施,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各级别的护理不良事件都需要进行严肃的反思和总结,并在医疗机构内进行有效的措施和管理,以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及管理
精选课件
11
8、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组织护理质量管 理委员会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造成 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护士长对发生不良 事件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 应作认真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及时制定 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 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 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
(四)隐患事件 —— 由于及时发现错误, 未形成事实。
精选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三、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一)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 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配合医师 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 对患者的伤害程度,并在护理记录单上真 实记录相关病情变化、处理及护理措施。
精选课件
5
(二)护士长应及时了解情况,于24小时 内电话上报护理部并及时在护理单元内通 报,以引起每位护理人员的重视。护士长 一周内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讨论,确定 不良事件级别,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对 立即采取的措施、事件处理结果进行评价, 同时制定整改措施,通过不良事件上报系 统及时上报。
精选课件
6
(三)护理部主任仔细阅读报告表,对病 区提出督导意见,评价整改效果。护理质 量管理委员会定期进行根因分析,寻找事 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行系统改进,修订 相关制度、流程,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精选课件
7
四、管理
加强对全院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教育,定 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医疗卫生管理法律、 法规、规章制度等,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营造非处罚性不良事件上报氛围,鼓励护 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
2
二、不良事件分级
(一)警告事件 —— 非预期的死亡,或是 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 失。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与分类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与分类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医疗服务过程中出现的损害患者健康的不良事件,包括医疗技术操作不当、药物使用错误、护理措施不当等。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预防护理不良事件,通常将其分级与分类进行统计和分析,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改进措施。
1.无损害:指在医疗过程中出现问题,但未对患者造成任何损伤;2.轻度损害:指患者短暂的、暂时的损伤,对生活功能无持久性的影响;3.中度损害: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需要一定时间的治疗和康复;4.重度损害: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功能造成严重的、持久性的影响,甚至危及生命。
根据护理不良事件的性质和原因,可将其分类如下:1.技术操作类:-静脉插管操作不当;-无菌操作不规范;-心肺复苏操作不当等。
2.药物使用类:-药物剂量错误;-药物配伍不当;-药物给药途径错误等。
3.护理措施类:-患者体位不当;-对患者的护理观察不到位;-营养支持措施不当等。
4.意外事件类:-患者摔倒;-烫伤等。
5.管理问题类:-医护人员沟通不畅;-管理流程不完善;-护士缺乏培训等。
6.病情变化类:-患者病情急剧变化未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病情评估不全面等。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分类,根据具体的护理工作,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分。
对于不同级别和分类的护理不良事件,还应该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包括:-及时报告和记录事件,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将事件进行资料汇总、统计和分析;-总结事件的原因和影响,制定预防和改进措施;-培训和教育医护人员,强化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建立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和执行标准、规程和工作流程。
最后,通过分级与分类的管理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同时也需要强调团队合作和责任意识,共同努力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分级管理及评定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分级管理及评定标准(讨论稿)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 发生不在计划中、未估计到或通常不期望发生事件, 可能影响患者诊疗结果, 增加患者痛苦负担, 并引发护理纠纷, 包含护理差错、护理事故及护理缺点等。
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是护理管理关键组成部分, 是护理防范方法关键步骤。
一、目: 明确护理不良事件分级管理范筹, 界定不一样类别护理不良事件讨论需参与人员及讨论分析形式与上报时限要求, 实施非处罚与问责制相结合, 愈加好地做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 保障护理安全, 降低无须要人力资源浪费。
二、护理不良事件分类: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与护理相关损伤,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病人诊疗结果、增加病人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事小说件。
为了便于不一样事件处理, 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10类42种情况。
1类, 不良诊疗: 包含给药错误、输血错误、医院感染暴发、手术身份部位识别错误、体内遗留手术器械、输液输血反应;2类, 意外事件: 包含跌倒、坠床、走失、烫伤、烧伤、自残、自杀、火灾、失窃、咬破体温表、约束不良;3类, 医患沟通事件: 包含医患争吵、身体攻击、打架、暴力行为;4类, 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 包含误吸/窒息、咽入异物、院内压疮、医源性皮肤损伤等;5类, 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事件: 含身份识别错误、标本丢失、检验或运输中或后病情突变或出现意外;6类, 管道护理不良事件: 含管道滑脱、病人自拔;7类, 职业暴露: 含针刺伤、割伤;8类, 公共设施事件: 包含医院建筑毁损、病房设施故障、蓄意破坏、有害物质泄露;9类, 医疗设备器械事件: 包含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器械不符合无菌要求;10类, 供给室不良事件: 包含消毒物品未达成要求、热原试验阳性、操作中发觉器械包器械物品不符、清洁不根本, 器械包漏消毒或灭菌不合格影响科室运转、延误手术时间等。
不是以上所列内容则注明是其她情况。
三、护理不良事件所造成后果: 依据事件造成后果, 将护理不良事件伤害分为:①无伤害: 事件发生在患者身上, 没有造成任何伤害;②轻度伤害: 事件即使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处理或观察;如擦伤、皮肤小撕裂伤;③中度伤害: 需额外照护、评定或观察, 但仅需要简单处理; 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验、包扎或止血诊疗;④重度伤害: 除需要额外照护、评定或观察外, 还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到尤其处理;⑤极重度伤害: 造成患者永久残障或永久功效障碍。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分类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分类一、护理不良事件一)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伤害事件并非由原有疾病所致,而是由于医疗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死亡、住院时间延长,或离院时仍带有某种程度的失能,分为可预防性不良事件和不可预防性不良事件。
二)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等级概念1.护理不良事件一般分为事故、差错(一般差错、严重差错)、护理缺陷三个等级。
1)医疗(护理)事故: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2)护理一般差错:是未对患者人身造成影响,或对患者有轻度影响,未产生不良后果者。
3)严重差错:由于护理人员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给患者造成一定痛苦,延长了治疗时间。
4)护理缺陷: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某一环节有错误,但被发现后得到及时纠正,未在患者身上发生不良后果。
2.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四个等级(XXX分类):警告事件、不良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和隐患事件。
1)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2)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3)未造成后果变乱: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用造成任何损害。
4)隐患变乱:由于实时发现错误,未构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类型护理不良变乱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以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
2.诊断或治疗失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用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用度增加等医疗变乱。
3.严重药物或输血不良反应。
4.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
5.因医务人员或陪护人员的原因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6.院内感染。
7.门急诊、保卫、信息等其他相关不良变乱。
四)不良事件常见原因1.查对制度落实不到位因不认真执行各种查对制度而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不良事件仍占较高比例。
护理不良事件分级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分级标准
一、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防范措施的重要环节。
二、护理不良事件分类:
用药错误、输液外渗、操作错误、标本错误、患者坠床、跌倒、管路滑脱、压疮、烫伤、分娩意外、仪器设备、患者行为、其他。
三、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
0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Ⅰ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变化,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
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变化,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Ⅴ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Ⅵ级:死亡。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及上报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及上报制度一、引言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对患者造成或可能造成伤害的事件。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与权益,建立合理的分级及上报制度对于及时发现、处理和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及上报制度,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分级制度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制度是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和后果等因素确定的,以便对事件进行分类、识别和处理。
1. 一级事件:一级事件是指相对较轻、对患者造成的损害较小的护理不良事件。
这类事件通常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但仍需要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以防止进一步恶化。
2. 二级事件:二级事件是指对患者造成中等危害或潜在危害的护理不良事件。
这类事件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康复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及时报告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处理。
3. 三级事件:三级事件是指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或直接威胁生命安全的护理不良事件。
这类事件可能会导致患者的重大伤害或死亡,需要立即上报并进行紧急救治和调查分析,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上报制度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制度是指通过特定的流程和渠道将事件报告给相关部门或机构,以便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1. 内部上报: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上报制度,鼓励医护人员及时上报护理不良事件。
一般情况下,一级事件可以由当班护士长或责任护士负责处理并上报;二级和三级事件应及时报告给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部门或医务处,并由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
2. 外部上报:对于二级和三级事件,医疗机构应当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主动上报给卫生行政部门或相关监管机构。
外部上报可以促使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调查和监督,并有助于推动医疗机构改进护理质量和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
3. 匿名上报:为了保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和提高事件上报的积极性,医疗机构应建立匿名上报机制。
匿名上报可以让医护人员放心地报告护理不良事件,避免可能的不良后果或对护理质量的不当压力。
四、分级及上报制度的重要性分级及上报制度在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不在计划内、未预计到或与预期结果不相符合的事件,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影响正常诊疗工作运行,如:用药错误、非计划性拔管、跌倒/坠床、压力性损伤、严重药物外渗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一、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原则上执行医院《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制度》二、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分级护理不良事件实行分类分级管理,按照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4类9级:(一)Ⅳ类事件(隐患事件):未发生不良事件A级:环境或条件可能引发不良事件(二)Ⅳ类事件(无后果事件):发生不良事件,但未造成患者伤害B级:不良事件发生但未累及患者C级:不良事件累及患者但没有造成伤害D级:不良事件累及患者,需进行监测以确保患者不被伤害,或需通过干预阻止伤害发生(三)Ⅳ类事件(有后果事件):发生不良事件,且造成患者伤害E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并需进行治疗或干预F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暂时性伤害并需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G级: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永久性伤害H级:不良事件发生并导致患者需要治疗挽救生命(四)Ⅳ类事件(警告事件):发生不良事件,造成患者死亡I级:不良事件发生导致患者死亡三、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一)发生不良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和护士长,配合医师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程度。
(二)电话报告:对Ⅳ类警告事件和Ⅳ类有后果事件,护士长立即上报总护士长和护理部,Ⅳ类无后果事件和Ⅳ类隐患事件于24—48小时内上报总护士长和护理部,必要时在护理单元内通报,以引起每位护理人员的重视。
(三)网络直报: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48小时内,当事人或其他发现人员通过医院安全(不良)事件智能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上报内容根据要求逐项填写。
(四)书面报告书面报告仅限于在医院信息平台无法使用的情况下使用,发生安全(不良)事件后48小时内,当事人或其他发现人员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填写后上报相关部门。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及上报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及上报制度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分类、上报和处理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
为了建立一个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必须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合理的分级和上报。
一、不良事件的分类1.轻微不良事件轻微不良事件指的是对患者轻微影响、能够自行缓解且无需特殊处理的不良事件,如药物过敏引起的皮肤瘙痒等。
这类事件一般不会对患者造成持续性损害,是比较常见的护理问题。
2.一般不良事件一般不良事件是指对患者有一定影响,可能需要相应处理或干预的不良事件,如输液漏液、医疗器械失效等。
这类事件需要在第一时间上报,以免造成患者不必要的伤害。
3.严重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是指对患者造成明显危害或伤害的不良事件,如误用药物导致过敏休克、手术过程意外等。
这类事件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同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不良事件的上报制度1.不良事件的上报要求不良事件的上报是医疗机构的必备程序,一旦发生不良事件,相关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上报,并出具详细的报告。
上报内容包括事件经过、原因分析、影响程度等方面的情况,以便全面了解事件的发生及影响。
2.上报流程不良事件的上报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发现事件→及时报告→评估影响→制定应对措施→整改与改进。
在这一过程中,各级负责人要及时介入,确保事件得到有效处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3.上报责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不良事件的上报责任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及权限,确保不良事件的上报及处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同时,要建立健全事件反馈机制,对上报的事件进行追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
三、不良事件的处理原则1.尊重事实在处理不良事件时,要客观看待事件的发生过程,不偏袒任何一方,尊重事实真相,做到公正处理。
2.及时处理对于不良事件,要及时进行处理,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件的进一步恶化,保障患者的权益。
3.深入调查对于重大不良事件,要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确保事件再次发生。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分级标准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分级标准
一、护理不良事件定义: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防范措施的重要环节。
二、护理不良事件分类:用药错误、输液外渗、操作错误、标本错误、患者坠床、跌倒、管路滑脱、压疮、烫伤、分娩意外、仪器设备、患者行为、其他。
三、护理不良事件分级标准:0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Ⅰ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
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Ⅴ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Ⅵ级:死亡。
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和分级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分级尺度之青柳念文创作一、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含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平安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护理不良事件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防范措施的重要环节.
二、护理不良事件分类:
用药错误、输液外渗、操纵错误、标本错误、患者坠床、跌倒、管路滑脱、压疮、烫伤、分娩意外、仪器设备、患者行为、其他.
三、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尺度:
0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Ⅰ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停止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
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分明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告急处理.
Ⅴ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Ⅵ级:死亡.。
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和分级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及分级尺度之有琴礁
磷创作
一、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含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平安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
护理不良事件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防范措施的重要环节。
二、护理不良事件分类:
用药错误、输液外渗、操纵错误、标本错误、患者坠床、跌倒、管路滑脱、压疮、烫伤、分娩意外、仪器设备、患者行为、其他。
三、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尺度:
0级:事件在执行前被制止。
Ⅰ级:事件发生并已执行,但未造成伤害。
Ⅱ级:轻微伤害,生命体征无改变,需进行临床观察及轻微处理。
Ⅲ级:中度伤害,部分生命体征有改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及简单处理。
Ⅳ级:重度伤害,生命体征明显改变,需提升护理级别及紧急处理。
Ⅴ级:永久性功能丧失。
Ⅵ级:死亡。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分级管理及上报流程
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分级管理及上报流程(总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5类,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事件:含身份识别错误、标本丢失、检查或运送中或后病情突变或出现意外;6类,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含管道滑脱、病人自拔;7类,职业暴露:含针刺伤、割伤;8类,公共设施事件:包括医院建筑毁损、病房设施故障、蓄意破坏、有害物质泄露;9类,医疗设备器械事件:包括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器械不符合无菌要求;10类,供应室不良事件:包括消毒物品未达到要求、热原试验阳性、操作中发现器械包器械物品不符、清洁不彻底,器械包漏消毒或灭菌不合格影响科室运转、延误手术时间等。
不是以上所列内容则注明是其他情况。
一、护理不良事件所造成的后果:根据事件造成的后果,将护理不良事件的伤害分为:①无伤害:事件发生在患者身上,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②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擦伤、皮肤小撕裂伤;③中度伤害:需额外的照护、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④重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照护、评估或观察外,还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到特别处理;⑤极重度伤害:造成患者永久残障或永久功能障碍。
二、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中国医院协会的“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将医疗不良事件分为四个级别:Ⅰ级事件(严重伤害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指已发生,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加重病情、延迟康复的事件,对患者造成中度以上的伤害;或有以下情形之一者:⑴护理过错行为引发的有效投诉或纠纷;⑵医院感染暴发;⑶手术病人身份或部位识别错误;⑷体内遗留手术器械或敷料等;⑸病人因意外事件死亡;⑹输错血;⑺抽错备血及血型鉴定标本;⑻不做皮试用药;⑼重要管道意外滑脱;⑽跌倒有严重后果;⑾高危药物外渗有不良后果;⑿院内压疮(难免压疮除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登记、处理讨论制度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级:
根据不良事件是否发生以及发生后在病人或医务人员身上所造成的伤害将护理不良事件分为三级。
1、一级:
指已发生,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加重病情、延迟康复的事件,对患者造成中度以上的伤害;或有以下情形之一者:
⑴护理过错行为引发的有效投诉或纠纷;
⑵医院感染暴发;
⑶手术病人身份或部位识别错误;
⑷体内遗留手术器械或敷料等;
⑸病人因意外事件死亡;
⑹输错血;
⑺抽错备血及血型鉴定标本;
⑻不做皮试用药;
⑼重要管道意外滑脱;
⑽跌倒有严重后果;
⑾高危药物外渗有不良后果;
⑿院内压疮(难免压疮除外)。
2、二级:
指已发生并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但对病人病情及治疗效果无影响的事件。
以下10类情况中除8类及9类情况外,其他已发生并涉及病人而还未达到一级护理不良事件的情况都纳入此级别范围,无伤害、轻度伤害为二级护理不良事件。
3、三级:
指隐患事件,是由于不经意或实时的介入,不良事件未真正发生或事件未涉及病人,或者是非护理行为造成的事件(如公共设施事件、医疗设备器械事件)。
二、护理不良事件的分类:
1类,不良治疗:包括给药错误、输血错误、医院感染暴发、手术身份部位识别错误、体内遗留手术器械、输液输血反应;
2类,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走失、烫伤、烧伤、自残、自杀、火灾、失窃、咬破体温表、约束不良;
3类,护患沟通事件:包括护患争吵、身体攻击、打架、暴力行为;
4类,饮食、皮肤护理不良事件:包括误吸/窒息、咽入异物、院内压疮、医源性皮肤损伤等;
5类,不良辅助诊查、病人转运事件:含身份识别错误、标本丢失、检查或运送中或后病情突变或出现意外;
6类,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含管道滑脱、病人自拔;
7类,职业暴露:含针刺伤、割伤;
8类,公共设施事件:包括医院建筑毁损、病房设施故障、蓄意破坏、有害物质泄露;
9类,医疗设备器械事件:包括医疗材料故障、仪器故障、器械不符合无菌要求;
10类,供应不良事件:包括消毒物品未达到要求、热原试验阳性、操作中发现器械包器械物品不符、漏消器械包影响科室运转等。
不是以上所列内容则注明是其他情况。
三、护理不良事件所造成的后果:
根据事件造成的后果,将护理不良事件的伤害分为:
⑴无伤害:事件发生在患者身上,没有造成任何的伤害;
⑵轻度伤害:事件虽然造成伤害但不需或仅需稍微的处理或观察;如擦伤、皮肤小撕裂伤;
⑶中度伤害:需额外的照护、评估或观察,但仅需要简单的处理;如缝合、夹板固定、冰敷、抽血检查、包扎或止血治疗;
⑷重度伤害:除需要额外的照护、评估或观察外,还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间或会诊等特别处理;
⑸极重度伤害:造成患者永久残障或永久功能障碍。
四、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讨论分析:
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配合医师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程度,并在护理记录单上真实记录相关病情变化、处理及护理措施。
同时报告护士长。
1、一级
24小时内逐级上报,科室24小时内组织讨论,护理部3天内进行讨论分析。
2、二级
24小时内逐级上报,科室3天内组织讨论,护理部1月内进行讨论分析。
3、三级
24小时内逐级上报,科室一周内组织讨论,护理部1季度内进行讨论分析。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进行根因分析,寻找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行系统改进,修订相关制度、流程,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