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应激障碍案例

合集下载

ptsd案例

ptsd案例

ptsd案例PTSD案例引言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生率在遭受暴力事件、自然灾害、战争等创伤性事件后非常高。

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来介绍PTSD的症状、诊断和治疗。

案例描述小李,男性,32岁,曾是一名军人。

他在执行任务时遭遇了一次严重的爆炸事件,导致他和他的战友们受伤。

尽管小李没有生命危险,但这次经历对他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影响。

症状表现几个月后,小李开始出现了明显的PTSD症状。

他经常回忆起那场爆炸事件,并感到害怕、愤怒和无助。

他睡眠不佳,并且容易惊醒。

在日常生活中,小李变得易怒、孤僻,并且不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

诊断小李向医生寻求帮助,并被诊断为PTSD患者。

医生根据DSM-5标准对其进行了评估,并确认了其以下症状:1.反复回忆创伤事件;2.避免与创伤事件相关的事物或场景;3.情感麻木或失去兴趣;4.易怒、愤怒或恐惧;5.睡眠障碍。

治疗小李接受了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他被开了一些抗抑郁药和安眠药来帮助他缓解PTSD的症状。

此外,他还接受了认知行为治疗(CBT)。

CBT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在小李的情况下,他经常回忆起那场爆炸事件并感到害怕和愤怒,因此CBT旨在帮助他学会如何应对这些负面情绪,并逐渐减少其PTSD的症状。

结果经过数月的治疗,小李逐渐恢复了正常生活。

他已经能够睡得更好,并且对社交活动也更感兴趣。

虽然他仍然会时不时地回忆起那场爆炸事件,但他已经学会了如何应对这些情绪,并且不再受到PTSD的影响。

结论PTS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可以在遭受创伤性事件后出现。

本文通过一个案例介绍了PTSD的症状、诊断和治疗。

虽然治愈PTSD可能需要时间和多种治疗手段,但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来缓解其症状,并逐渐恢复正常生活。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障碍是由剧烈的、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 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精神障碍。 多数病人发病在时间上与精神刺激有关,症状与 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其病程与预后也与及早消 除精神因素有关。 可发生在各年龄期,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 无明显差异。
疾病描述
急性应激障碍又称为急性应激反应,是指以 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 受刺激后立即(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有强 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 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 良好,缓解完全。
中国诊断标准
中国诊断标准是由中华精神科学会于 2000年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 断标准第3版》(CCMD-3)。
关于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症状标准: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 列1项: 1、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 2、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僵),可有轻度意 识模糊。
诊断标准
美国诊断标准(DSM-IV-TR)
国际诊断标准(ICD-10-E)
中国诊断标准
美国诊断标准(DSM-IV-TR)
美国诊断标准是由美国精神病学会 (APA)于1952年制订,2000年修订的 《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第四 版修订本》
国际诊断标准(ICD-10-E)
国际诊断标准是“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ICD),这是依据疾 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 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1990 年经第四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第10次修订本 《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仍保 留了ICD的简称,并被统称为ICD-10。近年来,世界 卫生组织(WAS)又数次进行了小范围的修订,目前 的最新版本是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颁布的《疾病和 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修订本》 (ICD-10-E)。

ptsd案例

ptsd案例

PTSD案例什么是PTSD?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严重创伤事件引起的精神障碍,常见于曾经经历过战争、恐怖袭击、性侵等严重创伤的人群。

PTSD患者常常在经历创伤事件后出现长期的焦虑、恐惧、回忆和噩梦。

这种精神障碍不仅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还会给其亲朋好友带来负担。

PTSD案例分析下面我将介绍一个真实的PTSD案例,以帮助更好地理解这种心理障碍:案例背景李华是一名退伍军人,在战争期间曾经亲历了一次爆炸事件。

在这次事件中,他的战友不幸丧生,他自己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他后来回到家乡,在面对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时,他开始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症状表现以下是李华出现的一些常见症状:1.噩梦和闪回:李华经常做关于战争的噩梦,并时常感觉到自己正处于战场上,这让他无法安心入睡。

2.强烈的焦虑和恐惧:常常出现焦虑情绪和紧张感,对任何可能引起恐惧的事物都感到恐慌和不安。

3.避免刺激:他开始避免一切可能与战争相关的事物,包括电视新闻和军事纪录片。

他甚至避免与其他退伍军人接触,因为这样会引起他的焦虑情绪。

4.社交障碍:李华开始与亲朋好友疏远,出现社交回避,因为他害怕别人问起他的军队经历。

诊断和治疗李华向医生寻求帮助后,被诊断为患有PTSD。

他接受了以下治疗: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曝光疗法。

李华通过与心理医生的会谈和疗程练习,学会了处理负面回忆和控制焦虑情绪的方法。

2.药物治疗:李华也接受了药物治疗,包括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

这些药物帮助李华缓解了一些症状,并提高了他的日常功能。

3.支持和理解: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是李华康复的关键。

他们通过倾听和理解帮助他渡过了艰难的时刻。

康复与预防PTSD的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康复的时间因人而异。

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和预防复发:1.继续治疗:即使症状有所缓解,也应该继续定期与心理医生进行康复训练和咨询。

2.支持群体:加入支持群体可以让患者与其他有相同经历的人分享经验和发泄情绪,同时从中获得理解和支持。

精选-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精选-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13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

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匠,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匠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控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

就这样,在迷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本能给了他一丝力气,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

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立即狂奔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

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在绝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

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

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

丈夫没了,工作没了。

赵梅万念俱灰。

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闷闷不乐。

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导了她。

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

但是她总是在自责、内疚,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

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

[分析与治疗]0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

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

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

她表现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

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NLP快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本来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

生活中的应激案例

生活中的应激案例

生活中的应激案例
生活中的应激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交通事故:当人们经历交通事故时,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
如恐慌、焦虑、害怕等情绪。

这些反应可能导致心理创伤和身体伤害。

2.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人们经历严
重的应激反应,包括恐惧、悲伤、混乱等情绪。

这些反应可能导致长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3.家庭问题:如家庭暴力、离婚、亲人死亡等家庭问题可能导致人
们经历强烈的应激反应,如焦虑、抑郁、愤怒等情绪。

这些问题可能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4.工作压力:工作压力可能导致人们产生焦虑、紧张、疲劳等应激
反应。

长期的工作压力可能对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5.人际关系问题:如友情破裂、恋人分手等人际关系问题可能导致
人们经历悲伤、愤怒、失望等应激反应。

这些问题可能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应激反应都可能不同,上述案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当面对应激事件时,最好寻求帮助。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一种由于经历了极端创伤事件而导致的心理障碍,它可能会对个体的生活和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个真实案例来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影响和处理方式。

小明,一名年轻的退伍军人,曾经在一次战争中经历了严重的战斗,目睹了战友的牺牲和自己的生命危险。

战争结束后,小明回到了家乡,但他发现自己无法摆脱战争带来的阴影。

他经常做噩梦,梦中总是充满了战场的恐惧和混乱。

他对任何突发事件都感到恐惧,经常出现情绪波动和易怒的情况。

他开始回避与他人的交流,对周围的事物失去了兴趣,甚至出现了自杀的念头。

这就是典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

患者经历了极端的创伤事件后,无法摆脱事件的阴影,持续出现焦虑、恐惧、愤怒、回避等情绪和行为反应。

这种心理障碍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他们可能无法正常工作、学习,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对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处理,首先需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和治疗。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重建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家人和社会的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

他们的理解和关爱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走出心理阴影,重新融入社会。

最后,对于一些严重的病例,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通过药物来调节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在处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创伤事件的预防和干预,减少类似事件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更好地帮助那些遭受创伤的人们,让他们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和勇气。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和处理方式。

希望我们能够更加关注这些患者,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心理阴影,重新拥抱美好的生活。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13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

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匠,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匠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控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

就这样,在迷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本能给了他一丝力气,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

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立即狂奔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

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在绝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

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

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

丈夫没了,工作没了。

赵梅万念俱灰。

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

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闷闷不乐。

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导了她。

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

但是她总是在自责、内疚,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

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

[分析与治疗]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

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

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

她表现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

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

NLP快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本来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

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的精神创伤案例

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的精神创伤案例

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的精神创伤案例1、案例介绍:张某,女,28岁,山西人,大连市某杀人游戏吧工作人员。

张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源于距咨询日期半年前的一次暴力袭击,受袭击后面部青肿、眼底出血,1个月后身体基本康复。

但随后出现PTSD 的躯体反应,距咨询日期一个月症状变得严重。

来访者自诉极端的不安全感:1)不敢出门怕有人害自己,即便在家也担心有人会找到自己报复,一点声响也会被吓到;2)经常会想起经历的暴力事件,极度恐惧;3)有时会突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跳加速、浑身冷汗、瘫软在沙发上不能动弹、有濒死的感觉,大约持续半小时左右;4)头痛、失眠、没有食欲,睡眠过程中有事件的闪回,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5)经常在夜里惊醒,老公一翻身,床板一摇动,她就会惊醒并迅速跑出房间,以为又出事了;6)从前非常亲密的朋友,现在也觉得很陌生;7)当咨询师试图了解其这段经历时,来访者面露恐惧,眼睛失神;来访者曾通过法律手段将袭击者告上法庭并得到了相应赔偿,但也因此而害怕袭击者会再次施暴。

来访者已经不能在原单位工作,也不敢出门,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社会功能,心理功能紊乱。

《暴力袭击造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个案报告》夏岩宾2、分析显然这个案例中所描述的该警察所患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案例所述当张某在突发灾难事件发生的后一个月,出现由于此事件导致的个体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并且其中以再度体验创伤为主要病症,伴随着情绪的易激惹和剧烈的回避行为,严重的影响了张某的正常生活。

其临床特点:(1)闯入性症状:1)张某无法控制的以各种形式重新回忆此段暴力袭击的经历,并且由这段回忆引发张某强烈的恐惧心理,就好像再次经历创伤事件一样。

(短暂“重演”性发作)2)张某在睡眠过程中经常出现事件的闪回、感觉呼吸困难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紧张等。

(梦魇形式的表现)(2)回避症状:1)张某在暴力袭击发生的一个月后不敢出门怕有人害自己,即便在家也担心有人会找到自己报复,一点声响也会被吓到。

最新心理学应激障碍PPT课件

最新心理学应激障碍PPT课件
36
治疗与预后
治疗原则:教育训练为主 药物治疗为辅
❖ 教育训练 ❖ 药物治疗
预后:本病一旦发生, 智力损害常伴随 一生
37
提纲
概述 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孤独症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品行障碍
38
儿童孤独症
(childhood autism)
概述:
❖ 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以社会交往障碍、 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 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
(mental retardation MR)
概念:指生长发育阶段(18岁以前)的儿
童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 等原因引起,以智能发育不全或受阻为特 征,以各种技能不同程度的损害和 社会适应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一组疾病。
33
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愚鲁、痴愚、白痴 依据智商数:轻、中、重、极重 按受教育程度:可教育型、可训练型、
学习目标
掌握应激、应激源的概念 了解应激状态下个体的表现及
常见的心理应激源 熟悉临床特点及分型 了解应激相关障碍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1
提纲
概述 临床的特点及分型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及预后
8
二、临床的特点及分型
应激相关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是指 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 起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精神障碍
采用道家的处世养生法,改变价值观 念,减缓应激
进行家庭治疗、社会环境治疗,使患 者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有 助于尽快康复
24
道家处世养生4条原则: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少私寡欲,知足知止; 知和处下,以柔克刚; 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25
第十五章 儿童和少年期常见的
精神障碍
26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案例一:没能实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假名)是某黉舍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涯还算稳固,13岁的儿子国平(假名)就在她地点的黉舍念书.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工,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涯过得平庸却很扎实.2008年5月12日下昼,丈夫背着木工对象,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忽然觉得地动山摇,无法掌握身材均衡的他,从山坡上掉落下去,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让本身停滞滚动.就如许,在含混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老婆赵梅打来的,求生本性给了他一丝力量,在德律风里告知了老婆本身的状况.在得知丈夫的遭受后,赵梅立刻疾走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查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量,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小我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该,喊地地不灵.在掉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材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碰到了一辆三轮车.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病院.不幸的是,在路途中,因为掉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丈夫没了,工作没了.赵梅万念俱灰.她怎么也想不通,如许的好运怎么会降临到本身的头上.从此,她成天把本身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素性生动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小我.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念书.做功课,成天怏怏不乐.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支援自愿者上门办事,劝导了她.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但是她老是在自责.忸怩,觉得本身没有可以或许救活丈夫,没有心境出去工作.她的状况也影响了儿子.[剖析与治疗]赵梅亲历了伤痛,掉去了亲人,在身材和心理上消失了一系列的反响.她的情感中断低落,并对本来感兴致的事物损掉兴致.她把本身孤立起来,防止和他人交往.她表示出神色呆滞,对人对事反响迟钝.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形,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进程:1,情感处理.NLP快速处理情感的办法(情感抽离法我们老是轻易被如许或者那样不好的工作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本来好好的心境就如许被损坏了.所以要做的起首就是懂得引起你坏情感的原因.假如你知道问题地点,你就成功了一半.提到了一个异常简略的办法, 一,先让本身的重要的情感镇静下来.深呼吸,留意力分散在双肩,然后一边深呼吸一边放松肩膀.从而你整小我都邑慢慢的镇静放松下来. 二,然后用手按着本身的心脏的地方.对着本身措辞.比方,一切都邑好起来的,是吧.我要沉着..等等的话语.如许有助于你可以或许在冲突中沉着下来处理问题.),使他们不再反复创伤阅历,防止了二次创伤,情感也很快得到了改良.2,认知治疗.经由过程认知调剂,赵梅熟悉到了本身对丈夫已经尽了最大的尽力,从此不再自责.忸怩.3,离别典礼.在丈夫的遗像前,赵梅离别了丈夫,在心理上接收了丈夫分开她的事实.4,走向明天.灾后那40天,赵梅一向生涯在“曩昔”,掉去丈夫的她,所看到的都是“掉去”,而疏忽了本身所失去的.在我们的引诱下,她找到了更多的资本,也找到了将来生涯的目的.经由五次治疗,我们看到了一个不合的赵梅.她用当局补贴的抚恤金,买了一辆三轮车,开端了短途运输,接送交往于各乞助点的自愿者和当地的居平易近,天天的收入还算不错.我们天天都邑坐她的车.她儿子国平也慢慢地活泼起来,经常看到他在街上骑车跟小伙伴一路玩耍,看到我们就要我们到他家的菜园里摘菜吃.■案例二:不竭回想灾害现场,今夜难眠地震前王阿姨(假名)在镇上开了一家成衣店,一共有三台缝纫机,雇了别的两个员工,生意还算不错.那世界午,她们正在做活,忽然觉得衡宇激烈动摇.意识到产生地震了,她们匆忙跑出了房子,刹那间,全部衡宇都倒塌了,她当时无法站立,只能趴在地上,眼看着四周的衡宇接踵倒塌,被吓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是觉得天崩地裂.在地上趴了一会儿,激烈的震撼曩昔后,看到的世界完整变了.全部镇上啼声一片,有呼救的,有哭喊的……“全完了,全完了!”王阿姨叫嚷着,在废墟中挖出了一台缝纫机,其他的器械都被逝世逝世地压在了废墟下……曩昔了两个多月,这些情景还依旧历历在目,让她一想起来就会毛骨悚然.两个多月以来,王阿姨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经常在夜里惊醒,老公一翻身,床板一动摇,她就会惊醒并敏捷跑出房间,认为又地震了.[剖析与治疗]PTSD的心理反响常表示为情感极端冲动.重要和恐怖,并经常会以闪回的情势不竭反复消失灾害的场景.这些强制回想导致患者常整夜不克不及入睡,处于恍恍惚惚之中,有时还会在睡眠中反复消失精力创伤时的气象.同样,一些阅历或目睹灾害产生的人群也经常会消失焦躁不安.压制.哀痛的情感.王阿姨所表示出的症状恰是如斯.对王阿姨的情形,我们用了经络催眠的办法来处理她的情感和掉眠状况.经络催眠是联合催眠术与经络学说为一体的治疗办法,可以有用地治疗PTSD的惊骇情感和掉眠,也是一种防止回想创伤画面而造成再度创伤的有用办法.这种办法可以经由过程点穴,直接消除情感,并且有用地改良睡眠状况.在灾区,用经络催眠治疗PTSD,后果明显,深受灾平易近的迎接.第一次治疗后,王阿姨反馈说当晚就睡了个好觉.经由三四次的治疗,王阿姨的掉眠以及各类不良情感都得到了明显的改良.■案例三:在灾害中受到惊吓,寸步不离怙恃一天,一对母子来到心理关心站.快走到门口的时刻,5岁的小铭(假名)忽然停住,一溜烟躲到妈妈逝世后,紧紧抱住妈妈的腿,不肯往前一步.妈妈哄他好半天,他才启齿问了一句话:“这个房子会塌吗?”尽管后来他照样进来了,却始终没松开妈妈的手,也没启齿说过一句话.妈妈回想说,那天正午小铭和小同伙们一路在幼儿园里午睡.地震产生时,先生们抓紧把孩子们都转移到了操场上,呵护了他们的性命安然,可是这突如其来的伟大震撼照样把孩子们吓得不轻,哇哇哭成一片.随即家长们纷纭冲向幼儿园查找本身的孩子,而小铭的妈妈因为路上的耽搁晚到了一点,让小铭在等待的进程中加倍恐怖惊惶.因为妈妈本身也受到惊吓,在急奔到幼儿园接到小铭后,已经无力抱起小铭,只能紧紧地拉着小铭的手,往家的偏向奔去,那边还有爷爷奶奶.一路上小铭紧拽着妈妈,也目睹了双方楼房倒塌.甚至压住人的场景.后来,小铭颤巍巍地问妈妈:“那些人好可怜哦,爷爷奶奶也会被压住吗?”妈妈却无言以对,因为这时已经无法接洽到爷爷奶奶了……自那今后,小铭跟着爸爸妈妈睡过马路.住过帐篷.去病院找过亲人和同伙,没有一步分开过妈妈或者爸爸,同时他也目睹了大量的悲惨甚至血腥的局势.逐渐地,小铭很少启齿措辞了,除了跟爸爸妈妈还有简略的交换,在见到他人时都是躲避潜藏,要进入任何建筑物之前都要跟怙恃确认好几遍“这个房子会塌吗?”.[剖析与治疗]对于低龄儿童来说,当他们碰到灾害事宜,最广泛的心理反响可能会表示为轻微的分别焦炙,不肯跟怙恃分开一步,这恰是他们的安然感极端缺少所致.小铭在受到地震动吓之后,已经极端畏惧惊骇,再加上等待妈妈的进程,加倍剧了他的焦炙不安,安然感急剧降低.之后,他又亲目击到了大量的悲惨局势,更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伟大的冲击和刺激.低龄儿童在受到创伤之后,我们更多借助于一种表达性治疗的干涉办法.1绘画治疗.这是逐渐打破贰心灵隔阂.树立起关系的最佳对象.我们之间不必说话,只用绘画的方法逐渐拉近了距离.2.游戏治疗.当他可以“摊开”爸爸的手后,我带他走出房间,走到稍微远一点的地方玩耍.让他逐渐开端面临和顺应独处后的焦炙和恐怖.经由一个多月的追踪访问,小铭恢复得很幻想,话语开端多起来,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童真.。

ptsd案例

ptsd案例

ptsd案例小明是一位32岁的男性,他在军队服役期间经历了一次严重的战斗,并在其中失去了几位战友。

虽然他凭借勇气和毅力成功存活下来,但这次经历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创伤。

回到家乡后,小明开始出现一系列与战争经历有关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

他经常经历噩梦和闪回,回忆起自己所见到的战争场面。

这些回忆是如此真实和令人难以忍受,以至于他经常感到恐惧、焦虑和绝望。

在一些情况下,小明甚至会避免与他人接触,因为他不希望激发起这些可怕的回忆。

除了回忆和闪回,小明还经常出现一些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出汗和呼吸急促。

这些身体反应使得小明无法正常参与日常活动,即使是简单的事情,如购物或外出吃饭,都会引发他的症状。

因此,小明逐渐退缩,与外界越来越孤立,最终导致了一种严重的抑郁情绪。

当小明的家人意识到他的困境时,他们决定帮助他寻求专业治疗。

小明开始接受心理治疗,疗程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学的其他技术。

治疗的目标是帮助小明重新认识他的回忆和闪回,调整他的恐惧和负面的情绪反应,以及重新赋予他信心和希望。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小明逐渐学会了如何通过深呼吸和放松技巧来管理自己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他开始逐渐接受他的回忆,并在治疗师的引导下探索和理解这些经历对他的影响。

此外,小明还学会了如何识别并对抗消极的思维模式,以及如何与他的家人和朋友建立良好的支持网络。

随着治疗的进展,小明渐渐恢复了对生活的兴趣和自信。

他开始重新参与社交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尝试回到正常的日常生活中。

虽然他仍然会时不时地面对回忆和闪回,但他能够更好地处理它们,并避免陷入过去的阴影中。

小明的PTSD症状逐渐减轻,他能够重新找回自己的平衡和内心的安宁。

虽然他的战争经历无法完全被抹去,但他学会了如何处理它们并将它们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通过心理治疗,小明得以重建自己的精神和心理健康,重新开始他的人生。

应激性心理障碍的咨询案例

应激性心理障碍的咨询案例

应激性心理障碍的咨询案例基本情况:性别:男年龄:22岁主要印象:求助者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思维比较跳跃,有强烈的叙述愿望,头发有部分脱落的现象。

有积极的治疗欲望,求助者自述:2007年12月入伍服役,临行时很多亲友为其送行,其中与求助者最要好的表弟相约回家探亲时一起去旅游。

求助者在部队服役2年从未探亲,2010年7月第一次回家探亲时得知表弟已经因车祸去世,非常悲痛并重病一场。

回单位后,出现失眠、脱发、思维混乱、不能正常操课。

第一阶段(第1、2次咨询):咨询内容:失眠近两个月时间,想睡又睡不着,后背疼痛难忍,感觉疲惫,自认为被灵魂附体,每天晚上都感觉表弟在其耳边与其说话,不能专心操课,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对自己的所感所悟有强烈的叙说愿望。

咨询时间:每次50分钟部分谈话内容求助者:今天是队长让我来的,我自己也想来找你聊聊,因为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了。

咨询师:感谢你的信任,能否告诉我你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吗?求助者:我最近晚上总是失眠,后背总感觉凉凉的很疼,白天操课注意力不能集中。

咨询师:你是否能跟我讲的具体些?有什么原因吗?求助者:是这样的,我有一个表弟,入伍之前我们玩的特别好,我们曾相约当兵探家时一起去旅游,在义务兵两年中,我从未探家一次,但是跟表弟还经常的保持联系。

今年我回去听母亲说,表弟不久前出车祸去世了,我非常的伤心,当天晚上洗了个冷水澡就睡下了。

后听母亲说当天夜里我开始发烧并胡言乱语,家人很难理解我说了些什么。

后来几天,我每天晚上都能梦见表弟,并反复回忆曾经一起玩的一些事情。

回到单位后,我每天晚上失眠,而且很严重,队领导和战友都说我跟上个学期相比判若两人,我最近经常自言自语,有些时候自己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咨询师:能告诉我你失眠有多长时间了吗?求助者:大概两个月的时间,每天基本只能睡2个小时左右。

一睡不着脑袋里就胡思乱想了。

咨询师:其实,人生老病死、天灾人祸都会不期而至,我们要正确的面对人生的巨变,要学会“舍得”!要敢于去面对于排解困难,虽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但必须要在生活面前学会坚强。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13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

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匠,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匠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控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

就这样,在迷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本能给了他一丝力气,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

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立即狂奔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

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在绝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

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

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

丈夫没了,工作没了。

赵梅万念俱灰。

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

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闷闷不乐。

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导了她。

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

但是她总是在自责、内疚,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

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

[分析与治疗]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

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

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

她表现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

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

NLP快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本来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

创伤后应激障碍案例分析案例一:没能及时救回丈夫,40天没出门地震之前,赵梅(化名)是某学校的后勤人员,收入不算高,但生活还算稳定,13岁的儿子国平(化名)就在她所在的学校读书。

她的丈夫是一位木匠,经常外出打工,一家三口的生活过得平淡却很踏实。

2008年5月12日下午,丈夫背着木匠工具,正沿着山路赶着回家,突然感到地动山摇,无法控制身体平衡的他,从山坡上掉下去,无论怎样挣扎,都无法让自己停止滚动。

就这样,在迷糊中不知过了多久,他的手机响了,是妻子赵梅打来的,求生本能给了他一丝力气,在电话里告诉了妻子自己的状况。

在得知丈夫的遭遇后,赵梅立即狂奔了20多里地,在山谷中、草丛里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丈夫。

她当时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竟然背起丈夫走了一段路,累了,想求救,四处一个人影都没有,真是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

在绝望中,她拖着丈夫的身体往家走,走了大约10里地,遇到了一辆三轮车。

见状,车主赶忙把他们俩扶上车,拉往医院.不幸的是,在路途中,由于失血太多,丈夫不治身亡。

丈夫没了,工作没了.赵梅万念俱灰。

她怎么也想不通,这样的厄运怎么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

从此,她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40天没有走出过家门。

生性活泼的儿子,也似乎变了一个人。

他不再唱跳,不再出去跟伙伴玩耍,也无心读书、做功课,整天闷闷不乐。

40天后,从广州来的心理援助志愿者上门服务,开导了她.之后,赵梅总算是走出了家门.但是她总是在自责、内疚,感到自己没有能够救活丈夫,没有心情出去工作。

她的状态也影响了儿子.[分析与治疗]赵梅亲历了伤痛,失去了亲人,在身体和心理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应。

她的情绪持续低落,并对原来感兴趣的事物丧失兴趣.她把自己孤立起来,避免和他人交往。

她表现出神情呆滞,对人对事反应迟钝.针对赵梅母子的情况,我们对她们进行了如下的治疗过程:1,情绪处理。

NLP 快速处理情绪的方法(情绪抽离法我们总是容易被这样或者那样不好的事情或者冲突等受到影响.本来好好的心情就这样被破坏了.所以要做的首先就是了解引起你坏情绪的原因.如果你知道问题所在,你就成功了一半.提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一,先让自己的紧张的情绪平静下来.深呼吸,注意力集中在双肩,然后一边深呼吸一边放松肩膀.从而你整个人都会慢慢的平静放松下来.二,然后用手按着自己的心脏的地方。

急性应激障碍案例

急性应激障碍案例

福建南平校园血案:部分学生出现急性应激障碍心理咨询师建议,对遇害学生的课桌进行妥当处理,以免让其他学生形成负面情绪联想。

昨日晚上,南平市阳光心理服务团团长吴剑介绍,南平实验小学3·23事件以后,已经进行了6例急性应激障碍的心理咨询,包括实验小学学生、校外学生、参加援助的医务人员等,情况比较严重。

昨日上午7时45分,记者前往南平小学时看到,已有部分低年级的学生在没有家长的陪同下自己回到学校,不过更多的还是家长陪同前来。

7时55分,一名低年级学生抱着父亲的胳膊走到校门,随后便表情紧张地紧紧抱着父亲的脚不动,一声不响。

最后学校值班老师上前抚慰一下,方愿意放开父亲走进校门回到教室。

南平市阳光心理服务团团长吴剑说,“小女孩的那种情况,就是应激障碍的表现”。

据吴剑介绍,昨日阳光心理服务团发现学校内部分学生已经出现急性应激障碍。

吴剑说,“仅昨天下午,我一个人就对4个出现应激障碍的小孩进行了心理辅导。

此外,还有不少学生没有上学,不能排除他们是否有急性应激障碍,情况比较严重”。

吴剑透露,昨日南平市一所中学的一名初中男生也因为3月23日惨案出现心理异常的情况,曾经有杀人和自杀的倾向。

他的父母介绍,儿子学习优秀,心地善良,性格内向,人际交往甚少。

在得知南平实验小学3·23事件,并在网络上看到案发现场的血腥图片后,迅速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厌世、自杀观念,及闪回反映,不愿上学。

看到刀具,就担心自己会拿刀杀人,成为杀人犯,这样的冲动好像难以控制,感到自己疯了,失控了。

父母都有工作,包括星期六和星期天也需要加班加点,担心儿子一个人在家中会出事,只能轮流陪同,包括儿子睡觉都要有人看护。

此外,还有一名参与3.23惨案救援的护士也出现了心理障碍,只要闭上眼睛,惨案就会一幕幕地在心里重复出现。

惨案中受伤学生陈昕已恢复清醒,但他的父亲表示,陈昕并不太愿意与父母交流。

急性应激障碍一般在突发性事件发生以后数小时到数天出现,是心理危机时出现的三种心理障碍之一,另外包括迟发性(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一:女孩C,近来在家里不开心,前两天自杀过,妈妈让她来咨询。

原因是爸爸在外做生意,经常不回家,一次偶然性在发现爸爸的手机中有一个女人,是爸爸的情人,无法接受。

故意在爸爸面前抽烟,还割过手腕。

爸爸根本不理睬,前天跳到河浜里,要自杀。

分析:来访者的问题初步判断可能属于急性应激障碍(需排除其他器质性精神问题、人格问题或抑郁症)。

由于发现父亲外遇的突发事件,出现强烈的精神性运动兴奋,其行为往往带有盲目性,如本案例中的自杀行为等等,通常情况下急性应激障碍愈后较好。

咨询思路:首先应当对来访者表示一定的同感,发现父亲的外遇的确是一件痛苦的事。

然后需要进一步具体化了解事实,尤其是验证其发现的女人是父亲情人的具体依据,比如什么样的女人照片,有没有暧昧的文字?有其他证据佐证该情况否?以及母亲对此的态度等等。

另外可以适当了解一下来访者的家庭背景,以寻找父亲可能出现外遇的客观原因。

在此基础上,询问其通过割腕、在爸爸面前抽烟等行为的具体目的,是向父亲示威?还是期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其回心转意?并质疑其行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之后再选择跳河的原因?又是否达到了目的?并通过之前了解的家庭背景原因分析父亲不理睬的原因?妈妈让她来咨询,本身说明至少她能够保持冷静的态度。

那么来访者本人面对这些状况又应当如何应对?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来访者本人对于父亲过分依赖,害怕失去父亲的因素,需要进一步给予同感。

案例二:某男D,37岁,76(当时为7-8岁)年唐山大地震,亲人全部遇难,被叔叔婶婶接到上海。

大地震的印象极深,地震时看到亲人的死亡,极其悲惨,从此经常做噩梦,梦中几乎都是妈妈来接自己,跑上去妈妈有不见了,眼前一片空白,惊醒后一身冷汗。

到医院就医,吃过药,效果不大。

分析:来访者的问题初步判断属于创伤性应激障碍(需排除其他情感性精神障碍、躯体化障碍、神经症等等),由于亲历大地震中亲人死亡的突发事件,导致持续性的精神困扰,反复出现创伤性事件相关的噩梦(病理性重现),并产生心悸、出冷汗等躯体化症状,继而影响正常社会功能。

而且到医院就医吃药效果不大。

咨询思路:首先应当对来访者表示绝对的同感,并充分给予其宣泄的过程。

可以进行一般化的安慰技术:经历了如此巨大的突发事件,且骤然面对亲人全部遇难的现实,的确是许多人都难以接受的。

然后通过专业解释的方式阐述创伤性事件不断重演的心理原因,如在意识中过分回避和压抑导致了内心的冲突等等,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并促使来访者能够配合心理咨询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能够使来访者进行回忆当时灾难发生的过程,帮助其面对痛苦的记忆和感受,以缓解内心的压抑。

通过来访者的梦境中反复出现“妈妈来接自己”可以推断其与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需要进一步追溯童年期的痛苦源,以找到引发之后持续应激障碍的根源,比如母亲是怎么去世的等等。

询问童年时的内心感受,同时再了解现在的感受,让来访者领悟到自己可能存在的“退行”心理防御机制。

在此过程中,会遇到来访者的阻抗,可辅以行为疗法中的放松技术帮助来
访者脱敏。

另外,需要通过认知咨询的技术处理来访者可能存在的认知偏误,让其明白灾难本身的不可遇测性以及不可抗性,减少自身的内心困苦,并能理性认识到灾难的绝对性与平安的相对性之类的关系。

案例三:陈某,男,27岁,高中文化,未婚,安徽人。

曾是摩托车飚车手并以此为生,生活富裕,2005年初,交了一个女朋友,感情很好。

半年以后,女友认为飚车太危险,坚决要他改行做生意,可陈认为,飚车刺激,自己非常喜欢,不忍放弃。

另外,飚车能挣钱,自己又没有其他本事,仍想继续做。

为此,女友经常和他争吵。

2005年底,他又要飚车,女友竭力阻止,但他非去不可,情急之下,女友抢走了他的大马力摩托车,并骑上车飞驰而去。

由于技术不好,车速太快,开出不远就撞上了一辆汽车,结果车毁人亡。

血淋淋的场面就发生在他眼前,令他悲痛欲绝,几乎崩溃。

料理完女友的后事,陈离开家乡来到上海打工,主要想换个环境。

不久,他女友15岁的妹妹也来到上海,他将她视为亲妹妹一样照顾。

近半年来,他会经常回忆女友撞车的惨景,始终认为是自己杀了女友,内疚不已。

近一个月来,尤其感到食欲不振,睡眠不好,常做恶梦。

还担心女友的妹妹会走上邪路。

整日忧心忡忡,他也觉得应该为死者感到难过,才是有良心的作法,还经常想到活在世上太痛苦,不如跟随女友一死了之,但担心女友的妹妹无人照顾,更对不起她家人。

分析:陈某的问题属于创伤性的应激障碍,由于经历了女友强行抢走其摩托车导致车毁人亡的重大事件,导致持续性的精神障碍,并不断重现当日女友撞车的惨景,伴有一定的忧郁的症状,需排除是否抑郁症的可能。

咨询思路:首先应当对陈某表示同感,并给予其宣泄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对来访者应当予以更多的积极关注。

比如他对女友的真挚感情、渴望通过飚车的职业和女友一起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以及对女友妹妹的照顾显示出其责任心等等。

在以上的前提下,通过对创伤性事件的回顾,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认知疗法对来访者可能存在的认知偏误进行处理,比如质疑“你之前可能预见女友会抢走你的车吗?”、“你能够预先知道汽车会开来吗?”,对于创伤性事件需要充分进行具体化,使来访者能够客观认识惨祸发生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归疚于自身。

并通过专业解释的方式告诉来访者目前产生各种精神和躯体症状与创伤性体验之间的心因性关联。

然后,就目前来访者的现状进行了解,再次同感其对妹妹的照顾,并质疑“担心女友的妹妹走上邪路”的客观依据,可以根据来访者目前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解,通过现实疗法等技术帮助其一同重新规划好日常生活,以逐渐摆脱过分纠缠于当日的事件而不能自拔的痛苦。

对于其存在忧郁症状,以及潜在的自杀倾向,可转介专业医学机构进行干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