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相关障碍

合集下载

应激相关障碍干预和危机

应激相关障碍干预和危机

四是行为障碍;会出现一些违反校纪校规以及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如逃学 旷课 迟到 寻求刺激等;而其中许多人在高中阶段则很少出现这种不良行为
五是躯体不适;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头晕 恶心呕吐 腰酸背痛 肢体麻木 食欲 不振 消化不良 腹痛腹泻等症状
再婚性适应障碍
无论是离异还是丧偶的人;再婚是理所当然的 大多数再 婚的人;婚后都能适应夫妻生活;甚至是十分和谐美满;但确 有一些人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这种不适应不仅反映在家庭 人际方面;更主要的是反映在新婚夫妻的性生活方面
需要家长对孩子充分理解和宽容;以更积极和更耐心的 态度加以疏导;让孩子以适当的方式充分表达其内心的苦 闷和烦恼;或事前能够给予孩子一定的心理准备;都会使孩 子降低心理应激强度;增强适应能力
大学新生适应性障碍
适应性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障碍;也可伴有行为障碍或生
理功能障碍 大学新生适应性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暴力伤害后的发生率大约为19% 集体性大屠杀后的幸存者中发生率为33%
三临床表现:在CCMD3中;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 如下 症状标准
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 下列1项:
1 表现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 僵;可轻度意识模糊
2 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 一定的盲目性;
一是情绪障碍;高中阶段的那种奋进精神和激情消失殆尽;有船到码头车到
站的想法;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出现睡眠障碍 食欲减退等;有些自认为考得不
好或录取学校不理想的同学还会产生自卑 自责的心理
二是焦虑倾向;面对新生活;不知所措;无所适从;情绪紧张不安;心烦意乱;也
可有心悸 呼吸不畅症状
三是社会性退缩;不愿融入新的集体;逃避现实;躲避社交活动;怕与陌生人交 往;习惯于独来独往;闲暇就喜欢闭门独处;学习能力 生活能力在这种退缩和孤 独中减退

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
心 身 医 学
第八章 应激相关障碍
第一节 急性应激障碍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 第三节 适 应 障 碍
.
2
概述
一、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由应激性事件引起的 一系列的异常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反应,统 称为应激相关障碍。
特点:
➢ 发病时间与应激因素有密切关系 ➢ 症状反映刺激因素的内容 ➢ 病程和预后也取决于刺激因素
.
3
概述
二、应激相关障碍的分类:CCMD-3、ICD-10、
DSM-Ⅳ将其分为三大类:
➢ 急性应激障碍 (Acute Stress Disorder,ASD) ➢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 ➢ 适应障碍 (Adjustment Disorder )
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伴明显的生理反应, 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
.
23
五、心理诊断
【症状标准】 ⑶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1项: ①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 ②易激惹; ③集中注意困难; ④过分地担惊受怕;
.
24
五、心理诊断
【症状标准】 ⑷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项: ①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 ②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 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 ③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 ④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 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 ⑤选择性遗忘; ⑥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
病因
严重
严重
明显
起病 表现 病程
急 分钟、小时
精神运动性兴奋 精神运动性抑制
轻度意识障碍 1周 <1月

<6个月
闯入性症状 回避症状

应激相关障碍(Stress-relateddisorders)

应激相关障碍(Stress-relateddisorders)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s)
又称急性应激反应,是指个体突然遭遇 急剧、严重的精神刺激之后数分钟至数小 时出现的短暂的精神障碍。常常持续数小 时至1周,通常在1月内缓解。
*急性应激பைடு நூலகம்碍临床特点
• 强烈的精神应激事件,常刺激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发病 • 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 初期可表现为茫然,情感淡
应激和应激反应
2. 应激源(Stressor)
是指能引起机体发生应激反应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包括: 生物性应激源:理化\躯体因素等 心理性应激源:心理冲突、挫折 社会性应激源:灾害 文化性应激源:道德、风俗习惯
应激和应激反应
3.应激反应:(Stress Response) :个体因为应激源/生活事 件所致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的变化。
PTSD的治疗策略
一、心理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 2、催眠治疗
3、认知行为疗法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 暴露疗法 想象暴露法 系统脱敏 焦虑控制训练 应激预防训练
PTSD的心理治疗技术和靶症状
主要症状
推荐技术
参考技术
侵入性思维
闪回 害怕、惊恐、回避
远离别人、兴趣丧失
*PTSD的临床表现
1、闪回/闯入性再体验( Flashback) 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或称闪回)、 梦境、或由相似的境遇诱发(触景生情) 是PTSD的最具特征性的症状
2、警觉性增高症状(Fight ) 持续警觉性增高,惊跳反应 焦虑、激惹或易怒 注意力不能集中 难以入睡或睡得不深
暴露治疗
暴露治疗 暴露治疗、认知 治疗、焦虑管理 认知治疗

应激性相关障碍及习题

应激性相关障碍及习题
13
应激相关障碍—概述
• 应激相关障碍(Stress-related Disorders):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
(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导致 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 • 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 生理障碍,及各种非心因性精神病性障 《CCMD-3》 41 应激相关障碍[F43] 41.1 急性应激障碍[F43.0急性应激反应]
又称急性反应性精神病(Acute Reactive Psychosis),是 急性应激障碍的一个亚型。由相当强烈并持续一定时 间的心理创伤性事件直接引起的精神病性障碍,以明 显的妄想或严重的情绪障碍为主,症状内容与应激源 密切相关,较易被人理解。 ➢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 经适当治疗,预后良好,一般在一个月内恢复正常, 一般无人格缺陷。
• 心理学研究还表明,过度的压力会影响智能, 使人思维狭窄、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压 力越大,认知效能越差。
• 个体在压力状态下的心理反应存在很大差异, 这取决于个体对压力的知觉和解释以及处理压 力的能力。
5
战斗或逃跑时,身体内到底发生 了什么变化
• 行为反应: • 直接反应:指直接面对引起紧张的刺激时,为
• 早在18世纪,人们就开始对它的研究。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Cannon提出,动物和 人类最主要的身体反应之一便是应激— —战斗或逃跑的反应。
• 一只小狗的领地如果遭遇大狗的进犯, 本能反应一定是逃之夭夭,而当它遇到 同样弱小的同类挑衅,就会选择战斗, 拼它个你死我活。
3
战斗或逃跑时,身体内到底发生 了什么变化?
41.11 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急性反应性精神病] 41.2 创伤后应激障碍 [F43.1] 41.3 适应障碍 [F43.2] 《ICD-10》F43 严重应激反应,适应障碍 43.0急性应激反应 43.1创伤后应激障碍 43.2适应障碍 43.8其它严重应激反应 43.9严重应激反应,未待定

心理疾病的分类(应激相关障碍)

心理疾病的分类(应激相关障碍)

适应障碍 adjustmentdisorders
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 缺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 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 案精神症状表现为多种类型:抑郁型、焦虑型、品行障 碍型、退缩型、工作学习能力减弱型。许多患者为综合 型。常伴有睡眠障碍、食欲不振。
精神障碍开始于 心理社会刺激 (但不是灾难性 的或异乎寻常 的)发生后1个月 社会功能受 内,符合症状标 损 准至少已1个月。 应激因素消除 后,症状持续一 般不超过6个月。
排除情感性精神障 碍、应激障碍、神 经症、躯体形式障 碍,以及品行障碍 等
应激相关障碍stress-related disorders 分类
诊断 1、临床表现 是一种异乎寻常和严重的精神刺激即刻引起的应激相关 障碍。在受到剧烈、严重的精神打击后立刻(通常1小 时之内)发病。症状为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 奋(话多、乱动、漫游),情感迟钝甚至木僵的精神运 动性抑制(呆滞,不言语)和意识障碍(意识模糊)。 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脸红、出汗、心慌、呼 吸急促)。 2、症状标准 3、病程标准 4、严重程度 标准 5、排除标准
矫治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s
在受刺激后若干 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原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 分钟至若干小时 (1)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 发病,病程短 社会功能严 (2)有情感迟钝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如反应性木僵),可有轻度意识模糊。 暂,一般持续数 重受损。 起病急,病程短,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小时至1周,通常 在1月内缓解。
精神障碍延迟发 生(即在受创 伤后数日至数月 后,罕见延迟半 社会功能受 年以上才发 损。 生),符合症状 标准至少已3个 月,病程可长达 数年。

7第七章 应激相关障碍

7第七章 应激相关障碍

第二节 急性应激障碍
一、概 述 二、临床表现 三、理论解释 四、诊断评估 五、防治要点
2.生物学研究
Osuch 等人(2008)首次用正电子断层扫描技术 (PET)研究了急性应激期内创伤个体的神经生理反应。
杏仁核、嗅旁皮质和右内侧 前额叶皮层/前部扣带回之间的功 能交互作用可能是出现ASD及其 适应或恢复的神经基础。
第二节 急性应激障碍
一、概 述 二、临床表现 三、理论解释 四、诊断评估 五、防治要点
2.诊断要点
①严重应激事件; ②起病急,数分钟或数小时起病; ③症状出现的时间与应激事件密切相关; ④临床主要表现为有强烈情感变化的精神运动性抑 制或精神运动性兴奋,可有轻度意识障碍; ⑤病程短,评判随着应激源消的除或环境改变迅速 缓解或逐渐减轻。 若病程超过一个月,应变更诊断或考虑别的诊断。
按照临床优势分类: 1.反应性朦胧状态(reactive twilight state) 2.反应性木僵状态(reactive stupor state) 3.反应性兴奋状态(reactive excitement state) 4.急性应激性精神病(acute stress psychosis)
第二节 急性应激障碍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应激(stress)加拿大生理学家Sely H于1936年提出,也可 称做紧张刺激、紧张反应、紧张状态或压力等。
强调心理因素在应激中的重要性,常用心理应激 (psychological stress)的概念。
第一节 概述
三、发病机制——心理应激学说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现代应激概念:
1.应激是一种刺激 2.应激是一种反应 3.应激是一个过程 (输入、中介、反应、应对) 4.应激是一种处理

精神病学教学课件:第10章 应激相关障碍

精神病学教学课件:第10章 应激相关障碍
情感麻痹,对一般事物的反应显得麻木
创伤事件后的数天至半年内发病,一般在1年内 恢复正常,少数可持续多年
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s
旧称 急性心因性反应,是指一急剧、严重的精 神刺激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 (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 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 制。
发病急骤、历时短暂,预后良好 出现与否与严重程度与应激事件、个体的人格
经对症治疗,4天后意识基本清晰,定向力恢复,接触较好。 结合心理治疗,劝告如何对待妹妹的意外事件。住院2周,精神 状态恢复正常,对住院前后过程大部分不能回忆。建议门诊复 查。
12
鉴别诊断
分离性障碍:症状丰富多变,并有夸张性、表演性、 暗示性,给人以做作的感觉,且多次反复发作
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有一定的器质性基础,意识 障碍具有波动性,常伴有丰富的幻觉;体检和实验 室检查结果异常
13
治疗与干预
• 治疗干预的基本原则是及时、就近、简洁、紧扣 重点。
• 尽快摆脱创伤环境
•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 建立有效应对方式
• 详细回忆事件经过

药物治疗是对症治疗。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 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 续的精神障碍
特点、对应激源的认知和态度、应对方式及机 体健康状态等密切相关
10
临床表现:有较大的变异性
初发症状:多数患者表现为“茫然”或“麻 木”,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
有些患者出现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有些患者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并伴有恐惧性 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应激相关障碍--精神医学和心理学专业学生和老师必备

应激相关障碍--精神医学和心理学专业学生和老师必备

适应障碍
• 临床相可有占优势的症状群,也可以混合症状群出现 • 抑郁心境的适应障碍 • 短期抑郁反应 • 中期抑郁反应 • 长期抑郁反应 • 焦虑性适应障碍 • 混合性焦虑抑郁反应 • 其他恶劣情绪为主的适应障碍 • 品行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 • 心境和品行混合性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
适应障碍
• 诊断标准
重的威胁性 • 分类:严重生活事件;重大自然灾害;战争场面
美国911事件
人们惊恐、无助的表情
地震现场
海啸现场
痛失亲人
急性应激障碍
• 发病机理
• 巴甫洛夫:超限抑制 • Kaplan: 将应激后果归纳为三期
• Ⅰ期:冲击期,一种“茫然”休克状态 • Ⅱ期:以明显的混乱、模棱两可及变化不定为特点,
• 决定因素:应激性生活事件或不愉快的处境;患者个体的易感性;文化 传统、教育水平和生活信仰;干预和社会支持系统。
病因与发病机制
• 心理应激源
• 分类
• 严重的生活事件 • 生活工作方面有关的刺激 • 生存环境改变的刺激
• 应激源的分析
• 应激源的强度、性质和持续时间 • 个体对应激源的态度、个性特点及耐受性、躯体情况 • 社会支持系统
伴情绪障碍 • Ⅲ期:长期的重建和再度平衡
急性应激障碍
• 临床表现
• 起病:急,数分钟到数小时 • 临床相:
• 精神运动性抑制:最常见 • 精神运动性兴奋:伴恐惧性焦虑和植物神经症状
• 病程:短,数小时至一周,最长不超过一月 • 预后良好,恢复后难以全面回忆
缄默状态
悲痛中的居丧者
急性应激障碍
不安、恐惧,也可抑郁或欣喜若狂 • 行为动作:坐立不安、震颤、或刻板、转换动作 • 植物神经功能症状: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口干、尿频、性

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
• 应激源分为三大类: • 1、家庭因素 • 2、工作或学习因素 • 3、社会因素

概述——应激源
• 遭遇应激源是否出现应激相关障碍以及障 碍的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除了与应激源 的性质、强度、持续时间有关外,更重要 的是与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主观体验、 应对方式有关。同一事件对不同的个体会 有不同的反应。应激源只有其强度和主观 体验超出个体的耐受能力时,才能成为致 病因素。
概述——易感因素
• 按精神创伤性事件发生前后的时间来分, 可分为:
• 1、创伤前变量 • 2、围创伤期变量 • 3、创伤后变量
概述——病因和病理机制
• 1、生物学因素 • 2、心理因素 • 3、社会因素
应激相关障碍
9.11事件
汶川地震
概述
• 应激相关障碍是一类与应激源(主要是精 神创伤或精神应激)有明显因果关系的精 神障碍。
• 应激相关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 应激障碍、适应障碍三大类。其中,创伤 后应激障碍是临床症状最严重、预后最差、 可能有脑损害的一类应激障碍。
概述——应激源

《应激相关障碍》课件

《应激相关障碍》课件
《应激相关障碍》PPT课 件
探索应激相关障碍的定义、分类以及常见症状。
研究背景
定义
明确什么是应激相关障碍,解释其特点和表现 形式。
分类
介绍不同类型的应激相关障碍及其症状。
诊断标准
1 常见症状
列举应激相关障碍的常见症状及其影响。
2 诊断标准
详细解释如何确定是否患有应激相关障碍。
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介绍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法及其副作用。
心理治疗
2
探讨心理治疗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和
心理动力疗法。
3
其他治疗方法
讨论其他替代治疗,如艺术疗法和运动 疗法。
预防与管理
应对应激的方法
分享有效的应对应激的方法,如冥想和呼吸练习。
提高心理抵抗力的技巧
介绍提高心理议
给予建议,帮助人们预防和管理应激相关障碍。
结论
总结应激相关障碍的重要信息,并鼓励人们寻求专业帮助。

应激相关障碍(临床医学)

应激相关障碍(临床医学)
22
思考题
• 应激相关障碍的概念与共同特点 • 各临床亚型的主要临床表现 • 应激相关障碍的处理与治疗原则
23
参考文献
• 姜佐宁主编:现代精神病学(修订版),科学
出版社,2001年 • 陈彦方主编: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 护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 郝伟主编:精神病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
8
1.2.4 急性应激障碍—鉴别诊断
• 急性脑器质性综合征:此时意识障碍往往具有昼轻夜重 的波动性特点,而且具有丰富生动的幻觉,以幻视多见。 • 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情感障碍为主,很少出现意识障碍, 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是协调的,病程长,常有反复发 作的倾向。 • 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妄想特点为荒谬离奇、脱离现实、 妄想不系统、结构不紧密、有泛化倾向;此外还存在着 情感平淡与不协调,行为怪异和病程迁延等症状特点。 • 癔症:从癔症的性格特点,症状丰富多变,并具有明显 的表演性、夸张性、做作性、暗示性、躯体转化症状多 见及反复发作等方面可予以鉴别。
以焦虑症状为主的适应障碍 混合性焦虑抑郁反应 品行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
逃学、斗欧、偷盗、说谎、物质滥用、离家出走、过早 性行为。
心境和品行混合性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
15
1.4.3 适应障碍—诊断
• 症状标准:
–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尤其是生活环境或社会 地位的改变; –有理由推断生活事件和人格基础对导致精神障碍均 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抑郁、焦虑、害怕等情感症状为主,同时有适应 不良的表现。
版社,2002年
24
Thank You!
25
7
1.2.3 急性应激障碍的诊断
• 症状标准:以异乎寻常的和严重的精神刺激为 原因,并至少有下列1项:

精神障碍护理学,知识点讲义,第十二章 应激相关障碍

精神障碍护理学,知识点讲义,第十二章 应激相关障碍

第十二章应激相关障碍一、概述——P1601、应激:为个体能力不足以应对环境要求而引起的生理、心理或行为的失衡状态。

2、应激源:是对个体而言涉及实际或威胁性死亡或严重伤害,或者对自身或他人身体完整性构成危险的创伤性事件。

主要包括严重的生活事件、重大自然灾害、战争、恐怖袭击等。

二、急性应激障碍——P160-1621、概念:为创伤事件发生的当时和以后出现的反应,持续至少2天,但不超过4周。

2、病因:包括事件的性质、个体的素质、既往经历、应对方式等。

3、临床表现:持续的重新体验创伤,回避,警觉性增高,分离症状,麻木,与环境的疏远感,对周围环境的觉察能力降低,现实解体,人格解体,分离性遗忘等。

4、诊断:严重的创伤经历,至少有3项急性分离症状,再体验症状,回避,过度警觉,持续2天至4周间,排除器质性病变及其他精神疾病。

5、治疗(1)治疗原则: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2)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紧急事件应激晤谈等。

(3)药物治疗:包括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等。

三、创伤后应激障碍(考点42)——P162-1651、概念:是对严重的应激事件强烈的、迁延的或者延迟的异常反应,以不自主的再体验应激事件的片段,并伴有警觉性增高、对有关事务的回避为特征。

2、病因:包括应激源、遗传、个体的素质、神经内分泌、神经影响学等。

3、临床表现(1)警觉性增高:持续性的焦虑和警觉性水平增高,容易受惊吓,无法安心做事等。

(2)闯入性症状:患者以各种形式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闪回(患者处于意识分离状态,持续时间可从几秒到几天不等),患者有完全身临其境的感受,伴有强烈的心理痛苦和生理反应。

(3)回避:患者对创伤相关的刺激存在持续的回避,包括场景、情景、想法、感受或话题等。

还可表现为“心理麻木”或“情感麻痹”。

4、诊断:有创伤性事件,再体验创伤性事件,回避行为,情感麻木,警觉性增高,持续至少1个月,患者有明显主观痛苦,社会功能受损,排除器质性病变及其他精神疾病。

最新心理学应激障碍PPT课件

最新心理学应激障碍PPT课件
36
治疗与预后
治疗原则:教育训练为主 药物治疗为辅
❖ 教育训练 ❖ 药物治疗
预后:本病一旦发生, 智力损害常伴随 一生
37
提纲
概述 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孤独症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品行障碍
38
儿童孤独症
(childhood autism)
概述:
❖ 是一种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以社会交往障碍、 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 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
(mental retardation MR)
概念:指生长发育阶段(18岁以前)的儿
童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或社会心理因素 等原因引起,以智能发育不全或受阻为特 征,以各种技能不同程度的损害和 社会适应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一组疾病。
33
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愚鲁、痴愚、白痴 依据智商数:轻、中、重、极重 按受教育程度:可教育型、可训练型、
学习目标
掌握应激、应激源的概念 了解应激状态下个体的表现及
常见的心理应激源 熟悉临床特点及分型 了解应激相关障碍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1
提纲
概述 临床的特点及分型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及预后
8
二、临床的特点及分型
应激相关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是指 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 起异常反应所导致的精神障碍
采用道家的处世养生法,改变价值观 念,减缓应激
进行家庭治疗、社会环境治疗,使患 者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有 助于尽快康复
24
道家处世养生4条原则: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少私寡欲,知足知止; 知和处下,以柔克刚; 清静无为,顺其自然。
25
第十五章 儿童和少年期常见的
精神障碍
26

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应激相关障碍〔stress related disorders),旧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指一组主要有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临床分类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

创伤后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反应,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

如创伤性体验反复出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或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适应性障碍适应性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s〕指在易感个性的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

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应激障碍症应激障碍症是指人在心理、生理上不能有效应对自身由于各种突如其来的、并给人的心理或生理带来重大影响的事件,例如战争、火灾、水灾、地震、传染病流行、重大交通事故等灾难发生所导致的各种心理生理反应,应激障碍症也叫做应激相关障碍,主要包括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三大类。

急性应激反应是在应激灾难事件发生之后最早出现的,其典型表现包括意识改变、行为改变、情绪改变三个方面。

意识的改变出现得最早,主要表现为茫然,出现定向障碍,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对时间和周围事物不能清晰感知。

比方有些人听到亲人去世的消息后当场昏过去,醒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认识周围的亲人,不知道身在何处。

这种神志不清有时候会持续几个小时,也有的能持续几天。

行为改变主要表现为行为明显减少或增多并带有盲目性。

行为减少表现在不主动与家人说话,家人跟其说话也不予理睬。

第八章-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ppt课件

第八章-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ppt课件
2018/10/23 7
四、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社会文化件和悲痛性事件, 如严重车祸、飞机失事、财产巨大损失、被强暴、 被劫持,亲人死亡、亲人离别、情感破裂等。 突发的自然灾害 :如山洪暴发、强烈地震、严重 火灾等。 战争场面 :如亲临了(或间接听到、看到)残酷 的战争。 日常生活中的困扰 :多为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事 件。
29
2018/10/23
基础护理 (1)做好病人的基础护理,防止皮肤 破损,控制感染。 (2)及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维 持水及电解值平衡。 (3)及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和生命 体征,对症护理。保证病人足够的睡 眠休息时间。
2018/10/23 30
心理护理 (1)沟通技巧:尊重关心病人,用清晰简短 的语言与病人沟通交流,态度和蔼,并与 病人保持适当的目光接触,耐心倾听,适 当运用非语言沟通方式,着重当前问题, 给予简明的指导。 (2)鼓励病人表达情绪体验:对病人的情绪 反应要采取接纳的态度,不应加以限制。 健康教育 待病人症状好转后,在可能的情况下组织 安排病人参加多种娱乐和体育活动。
创伤后应激创伤后应激障碍障碍创伤后应激创伤后应激障碍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反应强烈的灾难的应激如地震凶杀被强暴等使患者出现极度恐惧害怕悲痛或忧伤无助之感
第八章-应激相关障碍的护理教学
第一节 概述
概念及特征 流行病学特点 病因与发病机制 治 疗
2018/10/23 2
一、概念
应激(Stress)一词在物理学上译为压 力、应力。原意是指一个系统在外力的 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状态。 1936年加拿大生理学家塞里(Selye) 将这个词引入到生物学领域,提出了应 激学说。 目前的研究较倾向于把应激看作是机体 与环境之间的不适应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stress related disorders),旧称反应性精神障碍或心因性精神障碍,指一组主要有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

一、急性应激性精神病是一种由强烈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事件直接引起的精神病性障碍。

属于“急性应激障碍”的亚型,症状和应激源密切相关,以妄想和情感症状为主,多能被人理解。

起病呈急性或亚急性,经适当治疗,可在短期恢复(仅个别病人超过一个月),且预后良好。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如遭受酷刑、被强奸、目睹他人车祸或受到迫害等)引起的延迟出现并长期持续的应激相关障碍。

次障碍的潜伏期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很少超过六个月),病程波动,多数患者可恢复,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多年不愈的慢性病程,或转化持久的人格改变。

三、适应障碍是一种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而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可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不注意卫生、生活不规律、
退缩等)或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障碍、食欲不振、体虚乏力等)的慢性应激障碍。

本障碍的发生与应激源和个体的易感性有关,通常在应激事件或困难处境发生后一个月内起病,病程较长,但一般不会超过六个月。

如应激源持续存在,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随时间的流逝、刺激的消失,患者经过调整可形成新的适应,症状也会随之缓解,一般预后良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