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中考考点朝代更替列举中国与世界各地交往的实例,知道百家争鸣及作用
历史中考复习考点(七年级全部)
中考复习考点(七年级)考点一:中华文明起源——北京人【p2—p5】1、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2、生活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看图对应】3、体质特征:头部像猿,四肢像人4、使用工具: 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5、火的使用:会使用和控制天然火6、生产方式:采集、狩猎7、生活方式:群居考点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一】分封制【西周大分封】【p24—p26】1、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2、分封对象:王室亲属、异姓功臣、古帝王后代【出现了诸侯和列国】3、权利和义务:权利—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给诸侯义务—诸侯要服从国王命令,镇守疆土、保卫王室、交纳贡税,定期朝见周王等4、作用:巩固了西周统治;维护了西周森严的等级制度;开发了边远地区5、与分封制相对应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二】商鞅变法【p43】1、原因:【1】根本原因: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推动生产关系变革【2】阶级基础: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队伍的日益壮大【3】秦国落后,巩固统治的需要2、性质:是战国时期封建地主进行的一次重要改革3、国家:秦国4、人物:秦孝公支持,商鞅主持变法5、指导思想:法家思想6、目的:富国强兵7、时间:公元前356年8、内容: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民间自由买卖【最能体现改革性质】2】奖励耕织、重农抑商3】奖励军功【限制旧贵族的特权,提高军队战斗力。
】4】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全国划为41个县,加强对地方控制】5】严明法令,实行“连坐法”9、影响【意义】:【p43】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军队战斗力也大大提高,为以后秦灭六国,实现统一打下坚实基础。
10、对今天社会改革的借鉴:改革要符合人民群众利益;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紧跟时代发展;改革要有良好的环境。
考点三: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皇汉武】【一】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p50—p52】政治上: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立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确立】【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和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李斯的小篆】思想上:焚书坑儒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南平越族,开灵渠【二】汉武帝【p60_p63】1、巩固统一的措施【1】【“文治”】加强中央集权1】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势力2】设刺史【地方】、司隶校尉【中央】,强化监察职能3】削弱相权,加强皇权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发展儒学教育【2】【“武功”】巩固边疆1】派卫青、霍去病击败匈奴2】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2、对比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方式和结果不同:前者,采用法家思想,手段粗暴,加速灭亡;后者,以儒学为正统,促进大一统【2】目的和实质相同: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质都是文化专制【三】张骞通西域【p66_p70】1、西域的地理范围:汉代,人们把今天甘肃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广大地区叫西域。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命题点1:青铜器与甲骨文 1.★(2022·广安)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一部殷墟 发掘史,半部中国考古史。”“殷墟”发掘有助于研究( AA ) A.中国文字的形成和发展历史 B.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管理 C.玉米、甘薯、马铃薯等的引进 D.中外陆路和海路交通
命题点2:动荡的春秋时期 2.★(2022·眉山)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 土地。最能印证此结论的是( AA ) A.多处春秋墓葬发掘出的铁农具 B.影视剧作品里的有关生产场景 C.民俗研究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D.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传说
(1)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 分 形成过程 (2)田氏代齐:齐国由大夫田氏取代 (3)当时的诸侯国有十几个,其中齐、楚、燕、韩、赵、 魏、秦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战国七雄”
著名战役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长平平之战
战争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
特点
兼并战争
续时间长
历史解释 析和评判,包括意义、影响、作用等。如:商鞅变法 后,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是指历史事件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历史本质的外部 历史现象 表现,历史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如:西周建立后实行分封
制 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做出的一种主观性、总结性认 识,包括对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性质、意义、地位、影 历史结论 响等的认识。如: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为 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简
学说集中在《老老子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这部
介 书成为道家的经典
老 (1)政治:主张“无无为为而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
思 子 就能太平
治
想
(2)哲学: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顺应应自
2023中考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古今中国的对外交往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对外开放闭关自守汉佛教传入中国西:张骞通西域朝 鉴真东渡 唐:玄奘西游朝 设置市舶司宋:海外贸易兴盛明:郑和下西洋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政策:闭关锁国西汉 张骞通西域,沟通了欧亚大陆,促进了古代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大秦(古罗马)意义:1.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2.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以及以后,中国与西亚、欧洲各国的联系之路。
1.丝绸之路链接中考(2022·海南)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不同历史时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
材料一: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唐朝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明朝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闭关锁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对外交往的方式并列举两例其他方式。
和平交往:货物交换、学习文化。
暴力冲突:侵略、战争。
互派使节、直接拜访、联姻等。
西汉末年 佛教从古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对我国的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佛教传入3.玄奘西行唐太宗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取经,带回大量佛经,写成《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4.鉴真东渡宋朝时期,海外贸易兴盛,广州、泉州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市舶司加以管理。
5 海上丝路6.元代的交往。
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夏商周的更替》
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夏商周的更替》一、开场小段子同学们,咱们今天要来聊聊历史上的“接力赛”——夏商周的更替!这可不是简单的你追我赶,而是三个朝代在历史的赛道上轮流闪耀、接力前行。
准备好,一起开启这段精彩纷呈的“接力赛”回顾吧!二、考点梳理1. 夏朝的建立与特点建立者:大禹的儿子启,他打破了禅让制,开启了家天下的局面。
特点: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转变。
它的政治中心是阳城,国家机构初具规模,有了专门的军队、刑法和监狱。
笑点插入:启同志可真是个“有野心”的人,直接就把禅让制给“砸”了,开启了家族传位的先河。
不过,这也使得我们的历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2. 商朝的建立与特点建立者:商汤,他推翻了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桀,建立了商朝。
特点:商朝的政治中心是亳,后来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
商朝的文化非常繁荣,尤其是甲骨文和金文,成为了我们今天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笑点插入:商汤同志可真是个“会搬家”的皇帝,不仅建立了商朝,还多次迁都。
不过,这也使得商朝的文化更加多元、更加包容了!3. 周朝的建立与特点建立者:周武王,他联合其他部落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特点: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其中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各地的统治。
同时,周朝还制定了严格的礼仪制度,形成了“周礼”,为后世的儒家思想奠定了基础。
笑点插入:周武王可真是个“团结友军”的高手,不仅联合了其他部落推翻了商朝,还实行了分封制,让各地的诸侯都乖乖听话。
不过,这也让周朝的统治更加稳固、更加长久了!4. 夏商周的更替规律从夏朝到商朝,再到周朝,这三个朝代的更替都遵循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每个朝代的兴起都是因为统治者能够顺应民心、得到人民的支持;而每个朝代的衰亡也都是因为统治者失去了民心、引发了人民的反抗。
笑点插入:看来,“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的!同学们,如果你们将来想要成为领导者或者政治家的话,可得好好学学这个规律哦!三、课堂小结好啦,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了夏商周的更替这段历史。
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中国古代文明与历史进程
中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梳理中国古代文明与历史进程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演进与变迁。
对于历史科目的考生来说,掌握中国古代文明与历史进程的重要知识点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考历史考试中可能涉及的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与总结。
一、夏、商、周的建立及演进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可以追溯到夏朝时期。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也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人类社会从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转变,以“三纪”为主的农耕与玉器制作成为其特征。
商朝是夏朝的继任者,它的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商朝以青铜器制作和文字的发展为其特点,发展了贡赋制度和宗庙制度,形成了以王朝为中心的封建社会。
周朝在商朝之后兴起,经历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时期实行了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东周时期则经历了春秋和战国的分裂局面。
周朝的灭亡标志着封建社会的终结,进入了战国时代。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与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其间涌现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学派。
在这个时期,采用了分封制度来维持国家的统一。
分封制度使封国成为诸侯之间的主要国家形式,加剧了诸侯之间的争斗。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和哲学理论也日臻成熟。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各种思想学派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形成并举,相互交流争鸣,推动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进步。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崛起,其核心理念即仁与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秦始皇统一中国与秦汉时期社会制度变革秦始皇的统一战争标志着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时刻,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况。
秦朝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改革,如实行郡县制、修筑万里长城和推行标准化的度量衡等。
汉朝是秦朝的继任者,其统治持续了400多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
汉朝时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和制度,如推行科举制度、设立郡县制和实行屯田政策等。
汉朝还开展了多次著名的西汉文化繁盛阶段,涌现出了众多的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事件回顾
高中历史必考知识点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事件回顾1. 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繁荣在汉朝时期,中国与欧亚大陆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这就是丝绸之路的开辟。
丝绸之路贯穿中国、中亚和地中海地区,不仅促进了商品的交换,还带来了文化的交流。
通过这条古老的贸易网络,东西方的文化、艺术、科技、宗教等方面的交流逐渐增多,对世界的影响至今可见。
2. 唐朝的文化繁荣与外交往来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兴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
许多外国使节、学者和商人来到中国,进行交流与考察。
唐朝通过外交渠道将中国在文化、艺术、科学等方面的成就传播到周边国家和远方之地,同时也接纳了外国文化的影响。
3.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中心。
在这个时期,意大利城市兴起了大量的艺术家、学者和文化交流中心。
他们通过翻译古代希腊、罗马的经典著作,传播了人文主义思想;艺术家通过对古代艺术的研究和借鉴,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意大利的文化繁荣吸引了来自欧洲各地的人们,成为当时的文化中心。
4. 西方科学的传播与发展在近代历史上,西方科学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殖民扩张和贸易活动带来了知识的传播与交流,欧洲的科学家通过对外界科学成就的研究和借鉴,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同时,科学的发展也为西方国家提供了优势,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世界事务。
5. 二战后的联合国与国际合作二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联合国成立了。
联合国以其总部设在纽约的经济和社会理事会为依托,推动了各国之间的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联合国通过组织国际会议、开展跨国项目等方式,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并为各国合作提供了平台。
6. 当代的数字化与全球化当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
数字化和全球化的趋势使得信息的传播和文化交流更加便捷、迅速。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和分享各种文化资源,以及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与合作。
初中历史古代史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中外的交往与冲突1. 早期的中外交往:早在商朝时期,中国就开始与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各国更是与周边强国如韩、赵、齐、楚等展开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2.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西方国家进行交流的重要通道。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可以出口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也可以引进马匹、大象、石油等商品。
3. 汉武帝时期的外交:汉武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往达到了高峰。
汉武帝派出张骞、班超等使节,走出了汉朝的疆域,前往西域、大宛等国家进行交流,推动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
4. 唐朝的对外关系:唐朝时期,中国与外国的交往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唐朝通过丝绸之路与中亚、西亚、欧洲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推动了唐朝与外国的友好关系。
5. 蒙古帝国的崛起:蒙古帝国在13世纪崛起后,迅速征服了中国北方。
蒙古帝国扩张的过程中,与中国、中亚、欧洲等国家发生了许多冲突和战争。
6.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1.郑和下西洋:——最远大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南岸(1)原因: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2)时间:1405-1433年(3)影响: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强化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2.戚继光抗倭——岳家军与戚家军是我国两支著名队伍:戚家军(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载入史册)3.葡萄牙于1553年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明清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逐渐加深。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与南洋诸国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清朝时期,康乾盛世,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得到了极大改善。
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 秦朝的统一和集权:秦朝建立后,始皇帝采用了一系列措施强化君主集权,包括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币制等。
同时,始皇帝还实行焚书坑儒,禁止私人藏书,以加强对文化思想的控制。
2. 汉朝的官僚制度:汉朝时期建立了官僚制度,大力选拔贤能之士进入政府机构,并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集中了国家的最高权力在皇帝手中。
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
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2024一、先秦时期。
1. 原始社会。
- 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 北京人:距今约70 - 2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具有审美观念。
2. 夏商周时期。
-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 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土地和人民分给诸侯,诸侯要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等。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3. 春秋战国时期(东周)- 春秋时期:- 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 政治上,诸侯争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
诸侯争霸的影响: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 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内容包括: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④严明法度,禁止私斗;⑤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⑥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⑦统一度量衡;⑧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 思想文化: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 儒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初中历史百家争鸣知识内容总结(2篇)
初中历史百家争鸣知识内容总结一.基本内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
至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但至汉武帝时,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于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正统,统治中国思想、文化到汉朝末年。
二.历史环境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
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
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这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
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在这个时期,社会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各学派热烈争辩,著书立说,阐述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
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
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诘难,于是出现了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由于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本身政权还不巩固,他们的思想也还没有形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就为诸子百家的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期社会的各阶级、阶层的思想家,都能够自由地著书立说和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并不受到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的排挤和束缚。
而一旦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确立,封建大一统的国家形成,就很难再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那样的“百家争鸣”的盛况了。
三.文化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辉煌,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社会大变革时代为各个阶级、集团的思想家们发表自己的主张(即诸子学说和老百姓家训)进行“百家争鸣”提供了历史舞台;同时,它也有赖于多种因素的契合。
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中考必备!!
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中考必备!!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考点一:北京人时间:距今约70-20万年。
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特征:有猿类特征。
生活习惯/方式特点:(1)能够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2)采集渔猎。
(3)使用天然火,能保存火种。
(4)过群居生活。
考点二:分封制度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依据:血缘关系远近以及功劳大小。
影响:积极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巩固了西周的统治。
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容易导致地方分裂割据。
(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考点三:商鞅变法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背景:略。
政治: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变化,各国统治者都实行变法改革,以求富国强兵。
经济:铁制工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新兴地主势力不断增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其中秦国商鞅变法的成效最大。
治国思想:法家思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性质: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考点四:百家争鸣孔子(春秋):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仁”、“礼”、“以德治国”、教育思想。
老子(春秋):道家学派创始人。
“无为而治”、事物都有对立面,可互相转化。
考点五:汉武帝巩固统一(作用:巩固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政治:推恩令。
(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经济: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文化:诸子百家学说流行,依附诸侯批评皇帝;董仲舒: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张骞出使西域。
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考点六:北孝文帝改革政治: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经济:推行均田制,使无地农民获得了耕地。
推行新的租调制,大大增加国家收入。
民族:495年,迁都洛阳以后,改革的重点在于移风易俗:易服饰、该汉姓、讲汉话、通婚姻、该籍贯等。
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必看
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必看中考历史涵盖了丰富的知识内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以下是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中国古代史部分: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商朝的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对研究当时的社会具有重要价值。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政治上,诸侯争霸,分封制逐渐瓦解;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
他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但秦朝的暴政导致了它的迅速灭亡。
汉朝时期,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隋唐时期,隋朝虽然短暂,但开通了大运河,对加强南北经济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使得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为读书人提供了公平的晋升机会。
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
宋朝经济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元朝实现了全国统一,疆域辽阔,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三司;清朝设立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同时,这一时期的对外交往也有新的发展,郑和下西洋展示了明朝的强大国力,但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中国近代史部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初中历史中外文化交流考点
初中历史中外文化交流考点在初中历史的学习中,中外文化交流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它不仅展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也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丝绸之路。
这是古代中国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之间的重要贸易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
丝绸之路的开通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这条连接东西方的通道。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精美物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而西方的香料、珠宝、玻璃制品等也传入了中国。
这种贸易往来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
例如,佛教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并逐渐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对中国的哲学、艺术、文学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再来说说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开放的时期,吸引了众多外国使节、商人、学者和艺术家前来交流。
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他们将这些知识带回日本,对日本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日本的文字、建筑、服饰等都深受唐朝的影响。
同时,唐朝也积极地与周边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如与新罗的往来密切,相互学习和借鉴。
接下来是宋元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的航海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海上丝绸之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的商船远航至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等地,加强了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指南针、火药等发明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明清时期,虽然实行了一定程度的海禁政策,但中外文化交流仍在继续。
郑和下西洋是这一时期中外交流的重要事件,他率领庞大的船队远航,访问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展示了中国的强大和文化魅力。
同时,西方传教士也来到中国,如利玛窦等,他们带来了西方的科学知识和宗教思想,与中国的学者进行交流。
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艺术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中国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影响。
中考历史备考要点重点关注历史文化交流事件
中考历史备考要点重点关注历史文化交流事件历史文化交流事件一直是中考历史备考中的重点内容,掌握相关要点对于备考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关注历史文化交流事件,给出备考要点并加以解析。
古代历史文化交流事件古代历史上,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古代历史文化交流事件。
1. 丝绸之路的开辟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起初主要是汉朝与西域、中亚的贸易往来。
这一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也带来了文化的交流,如佛教的传入和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
备考时需关注丝绸之路对于古代文化交流的影响。
2. 文化大交融的唐宋时期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时期之一。
在这一时期,中原文化与外来文化产生了深入的交流与融合,如佛教艺术的繁荣、外来文化的汇入等。
备考时需熟悉唐宋时期文化大交融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近代历史文化交流事件近代历史上,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和国家间的接触增加,东西方文化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以下是一些近代历史文化交流事件的重点要点。
1. 鸦片战争与中西文化冲突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中西文化冲突的一个缩影。
备考时需了解鸦片战争对于中国文化交流和国家命运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变革。
2. 日本明治维新的文化启示日本明治维新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参照。
备考时需了解明治维新对于中国的影响和启示,包括政治制度、教育体制和社会文化的改革。
现代历史文化交流事件现代历史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东西方文化交流变得更为频繁和深入。
以下是一些现代历史文化交流事件的关键要点。
1. 世界两大战争对文化交流的影响世界两大战争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和深入。
备考时需了解两次世界大战对于文化交流产生的影响,如艺术、文学、科学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和变革。
2. 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趋势近年来,中西文化交流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多。
〖2021年整理〗中考历史核心考点04 中国的对外交往
③1997年香港回归、1999澳门回归
④202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⑤“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G2021;金砖会议;加快自贸区建设等
认 识
1、综合国力是外交的基础
2、坚持对外开放
三、现代中国对外交往:独立自主,对外开放
概况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02150年代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02170年代
①中国重返联合国;(1971年)
②中日建交(1972年)
③中美建交(1979年)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后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对外开放,逐渐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专题04中国的对外交往
一、古代中国的对外交往:由对外开放变为闭关锁国
朝代
对外政策
概况
西汉
开放
1、开辟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贸易与文化交流。
2、汉武帝时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东汉
开放
甘英出使大秦
唐朝
开放
日本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天竺;鉴真东渡日本;开放性的国际性大都会长安。
宋朝
开放
宋朝海外贸易兴盛,鼓励海外贸易;设立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北洋军阀
统治时期
1、巴黎和会上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交给日本;
2、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九国公约》等,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的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国民政府
统治时期
雅尔塔会议上,再次损害中国主权
中考必考历史类知识点总结
中考必考历史类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周三代简介夏朝是中国最早的一个朝代,朝代的名字就是以这个朝代的国家名字来命名的。
夏朝是中国文明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初期的较为繁荣的朝代。
夏朝的历史时间相对较长,约有500年。
夏朝国号大发,是一个农业国。
商朝是中国金属冶炼业的开山之作。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别重要的朝代,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理想社会。
周朝逐渐发展为一个强大的农耕国家,是中原文明的结晶。
2. 春秋时期的变革春秋时期曾发生过的许多的社会变革,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谷梁、召公和寅丘的变革。
谷梁变革是以郑国为中心的早期改革运动,虽然变革没有成功,但这对春秋以后的变革有深远的影响。
召公变革是鲁国君主召公继位后引导的社会变革运动,召公通过变革巩固了自己的政权。
寅丘变革是晋国国君寅丘引导的社会变革,变革的目的是加强王权,加强中央集权的色彩。
3. 秦汉时代的变革和发展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家族建立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
秦朝在历史上一共存在了15年之久。
虽然秦国的统一成果非常富有创意和创造性,但是它伴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恶化,最后导致社会的大动荡。
西汉王朝始创了封建专制。
由于西汉国力强盛,国民经济培育,而农村大力发展了水利工程,故经济繁荣。
经济一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统一的字体。
学校发展,文化大发展。
汉武帝开始三过管辖。
设置县令制度。
郡县制。
汉武帝开始盐铁制度。
史称大泽法。
4. 唐宋时代的变革和发展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尤以天宝年间最为辉煌。
在唐朝的长治久安时期,国家集权逐渐完善,农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纲常的振兴。
唐朝经济迅速发展,商品经济蓬勃兴盛,政治文化方面也引发很多的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产生。
宋朝的铁蝇子基本上还是延续了北宋的形势。
二、近现代史1. 清朝的倒退和衰落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个王朝。
尽管清朝在开国初期取得很大的成功,但随着内外交困,清朝衰落。
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中国
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中国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考历史知识点归纳主要围绕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事件、人物及其影响进行。
以下是对中国中考历史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古代中国1. 夏商周时期: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标志着中国文明的开端。
夏朝的建立、商朝的青铜文化和周朝的分封制是重点。
2. 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流派开始形成。
3.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修建长城等。
4. 汉朝:汉朝的建立,特别是汉武帝时期,对外扩张,开辟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中古中国1. 三国两晋南北朝:这一时期中国分裂为多个政权,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三国鼎立、赤壁之战等。
2. 隋唐时期:隋朝的短暂统一和唐朝的繁荣昌盛,特别是唐朝的文化、经济和对外交往,对后世影响深远。
3. 宋元时期:宋朝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以及元朝的统一和对外征服,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内容。
近现代中国1. 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对晚清政治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戊戌变法:清朝末期的一次政治改革尝试,虽然失败,但为后来的变革积累了经验。
4.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现代中国1. 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斗争,是中华民族的一次伟大胜利。
2. 新中国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新时期。
3. 改革开放: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结束语中国历史是一部丰富多彩的史诗,它不仅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中国历史,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九年级必考知识点历史
九年级必考知识点历史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
九年级历史学科的学习,主要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重要时期,以及与其他国家的交往和影响。
以下是九年级必考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标志着封建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夏朝位于黄河流域,商朝与夏朝相继,二者都是封建制度的代表。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西周时期实行了分封制,推行天子、诸侯、卿、大夫等种姓制度。
春秋时期是东周的后期,百家争鸣,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国思想文化史奠定了基础。
二、秦汉时期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朝代,统一了中国,开创了封建帝制。
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了律令制度和标准化的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汉朝继承秦朝的制度,更加开放,兴修水利,实行属地制度和科举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隋唐时期隋朝统一了南北朝,实行了科举制度,推行均田制,修建了大运河,沟通南北。
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鼎盛时期,实行进士科举制度,开放经济贸易,推广佛教,开展海外交往。
四、宋元明清时期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文化艺术氛围的朝代,实行科举取士制度。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推行科举制度和农业发展。
五、近代史近代史涵盖了中国晚清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历史。
晚清时期,中国遭受了列强侵略,形成了多次反对外国侵略的农民起义。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民主革命的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战争,为中国带来了新的希望。
六、现代史现代史主要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了社会主义制度,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开放政策,加快了经济建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世界上的大国。
七、历史人物九年级历史还会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孔子、秦始皇、汉武帝、诸葛亮、李世民、武则天、毛泽东等。
中考中国古代史考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中考中国古代史考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为您整理“中考中国古代史考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中考栏目。
中考中国古代史考点: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1.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他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明政府派戚继光抵抗倭寇,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
3.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怀抱。
最新中考历史各朝代的知识点汇总
最新中考历史各朝代的知识点汇总 历史知识并不复杂,但是多样的历史时间以及事件,需要背诵的地⽅就有很多,那么今天⼩编就给⼤家整理了关于历史各朝代的知识点汇总,希望能帮助到⼤家。
历史各朝代的知识点汇总 原始社会—战国 ⼀、元谋⼈、北京⼈、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 1、元谋⼈: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类,距今约有170万年。
2、北京⼈:发现在北京西南周⼝店龙⾻⼭⼭洞⾥,距今约有70万年⾄约20万年,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已经懂得使⽤天然⽕,过着群居的⽣活。
3、河姆渡遗址(⽔稻)和半坡遗址(粟): 距今约七千年到五千年,开始了原始农耕,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已经种植⽔稻。
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主要种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稻和粟的国家。
过着定居⽣活;都懂得制造和使⽤陶器,半坡原始居民烧制的彩陶是原始艺术的精品;都懂得纺线织布。
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是我国原始社会时期母系⽒族公社繁荣阶段的典型代表。
⼆、商鞅变法 1、⽬的:战国时期,各国地主阶级为确⽴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2、开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商鞅进⾏变法。
3、内容: (1)废井⽥,国家承认⼟地私有,允许⼟地⾃由买卖; (2)奖励耕战,废除奴⾪主贵族的特权; (3)建⽴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地⽅。
4、历史作⽤: 经过商鞅商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兼并六国统⼀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商鞅变法是当时⼀次最为彻底的变法。
三、⽂字、孔⼦、百家争鸣 1、⽂字: (1)甲⾻⽂:商朝的⽂字,刻写在龟甲和兽⾻上,所以称为“甲⾻⽂”。
这是⼀种相当成熟的⽂字。
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发展来的。
我国有⽂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字,叫“⾦⽂”,⼜称铭⽂。
(3)⼤篆:西周晚期,有⼈将⽂字统⼀整理成⼀种样式,这种字体称为⼤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考点: a,朝代更替时序,123页
歌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二、中考考点,a,列举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交往的实例,知道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汉代开辟丝绸之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唐朝的玄奘西行,鉴真东渡日本,元朝海上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郑和下西洋。
三、中考考点,a,知道百家争鸣及其对早期中华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
儒家孔子,《论语》,仁、礼。
儒家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道家老子,《道德经》,无为,自然;道家庄子,顺其自然。
墨家墨子,反对战争,非攻;爱一切人,兼爱。
韩非子——法家
孙子——《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膑——《孙膑兵法》
四、中考考点:概述元时期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举措(b)
五、中考考点18:知道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a)
(二)宋元时期的重要的科技成就和重要发明(P113—115)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高峰。